大学语文文体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语文文体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语文文体知识

大学语文文体知识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身体素质;大学体育

中国近年来屡次在奥运会、亚运会上夺得数量可观的金牌,可以看出我国对于体育事业的发展相当注重,但是从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中可以发现,我国的大学生身体素质很不过关,肥胖与视力不良为首要问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佳,说明了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不强。

一、大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分析

1.成长环境缺乏引导

随着我国的建设与发展,物质生活越来越优越,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会尽可能满足孩子们的物质需求。学生上学由家长车接车送,连楼梯都不必走,用电梯代步。且由于城市规划,对于孩子而言,成长的环境中运动的地方并不多,很多孩子都沉浸到网络世界中,严重缺乏体育锻炼。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健康意识不足,以至于到了大学这种自由的环境中,身体更缺乏锻炼,身体素质问题更加突出。

首先,大多数学校对体育的重视不足,大多数学校都“重文轻武”,在高中的应试教育下,学生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学习中,体育课程只是形势,但是在大学里面,并没有应试教育的压力,那么学校就可以加大对身体健康的重视,鼓励学生参加更多的体育运动。其次,学校的体育设施投入不足,场地以及体育器材等不足。

3.社会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不高

当今社会人们的价值理念中对于身体素质的要求并不高。在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网络的普及,催生出越来越多的视力问题,视力不健康成为正常的情况;人们把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网络上,颈椎病与肥胖成了常态。且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忽视身体素质,更造成了大学生对于身体健康的忽视。

二、几项改革建议

为了使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得到提高,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要对体育提高重视,对于体育锻炼更加重视,鼓励大学生参加户外活动,鼓励大学生参加体育竞赛,加入体育社团。

其次,加大体育设施投入。对于基本的体育锻炼设施要建设起来,如,体育场、篮球场等,大学生想运动即可以运动。

最后,体育课程的改革。现如今很多大学的体育课程普遍太过简单,强度太低,体育课程不仅要让学生参与到锻炼中去,也要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总之,要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那么高校的重视是必须的,只有多鼓励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并为他们创造运动的硬件条件,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才能够得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大学语文文体知识范文2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感恩意识;问题研究;感恩意识现状

一、感恩意识溯源

在我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感恩”一词最早出现在《三国志·吴志·骆统传》当中的记载:“令其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陶志琼在其发表的文章(《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中,对感恩概念进行如下的解释,他认为感恩实际上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

而在国外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感恩”一词最早是用“gratitude”来表示,而“gratitude”实际上是来源于拉丁字根“gratia”。从字根的意思上来理解,它所表达的也是恩惠和令人愉快的意思。发展到现代,对于“gratitude” 一词的理解则认为:“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

通过以上对于古今中外“感恩意识”的各种表述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大家理解的角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从实质上来说都没有脱离对于“感激”和“回报”的强调。正是基于此,我们在研究高职大学生感恩意识相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将感恩意识理解为一种心理需求,是对别人所施恩惠的一种“感激”和“回报”的心理需求。它应该是目前高职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

二、中外高职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及启示

1、美国的感恩文化

美国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优秀代表,在对其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广泛地推崇感恩思想。感恩节( Thanksgiving Day)是美国社会提高学生感恩意识的有力工具。感恩节定于每年 11 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在这一天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都会以“善待亲友、帮助路人、拯救饥民”等形式来一起欢度感恩节。通过这样的节日来不断的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其感恩意识。

2、韩国的感恩文化

韩国作为我们的亚洲友邻,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意识教育方面的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孝道,作为韩国人对感恩意识的诠释,在韩国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已经浸透到韩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角落。

3、我国的高职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

针对我国高职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是比较高的,普遍存在着感恩的愿望和相关行为,从总体上来说他们的知恩、感恩、报恩意识强烈。但是,高职大学生群体中还有部分学生的感恩意识现状令人担忧,具体表现为对父母的养育缺乏感恩之心、对老师同学缺乏感恩之意、对社会缺乏感恩之情等。这些感恩意识低下的现状已经对高职大学生的行为产生了影响,他们自私无情,对待父母朋友冷淡,部分情况较为严重的高职大学生甚至对社会道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会导致社会道德的滑坡。

所以,通过以上分析,借鉴国外先进教学方法加强高职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途径,也是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主要任务。

三、我国高职院校应该如何培养和提高高职大学生的感恩意识

1、强调感恩教育实施的科学性,不断加强教师自身的素质修养

高职院校的教师要在自身的学识以及人格品质上做学生的楷模,高职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准和教育技能,必须首先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道德义务,做到先正己、后教人。善于把教育目的寓于各种精心选择、设计的情境之中,在教育的全过程中与高职大学生交朋友,更多的时候以平等的身份进行沟通与交流。只有在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才能打动和感化高职大学生,以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最佳教育效果。

2、发挥高职院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与感恩意识缺失的危害性,坚决克服实际工作中所存在的“一手硬,一手软”现象,积极开设感恩教育的课程,并建立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感恩教育的长期性和生活化,将感恩纳入高职大学生人格的塑造中,以引导学生内化、注重实效为重点,努力促进高职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3、掌握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达到感恩教育的理想境界

高职大学生不同于别的群体,他们有着极其丰富的情感世界,而且普遍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民主意识较浓,不喜欢抽象的理论说教,面对简单的、甚至是“强行的”灌输式课堂教育,内心往往有抵触情绪。有效的开展感恩教育,势必要求我们要充分熟悉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之觉得这些道理源于生活,不是遥不可及的。

大学语文文体知识范文3

湖南文理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魏恰教授在其论文《大学语文的学科性质与教材编写》一文中提到:“大学语文应当遵循语文学科工具性、人文性和美育性的三性定位,美育是其灵魂,对学生汉语言的听说读写实用技能的提高是其最基本的任务。突出技能训练、努力增强大学生就业前的语文适应能力是其目的。”

目前大学生的听说能力普通较差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形成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应该培养大学生听说的能力。正如美国成人教育家戴尔卡耐基在《语言的突破》一书中指出的“任何人都没有天生的演讲能力,当众说话是培养这种能力的第一步。”首先我们来分析下为什么大学生没有机会当众说话,听说能力较差。

其一、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语文课堂教育中普通存在着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不自觉地把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看成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而置听说能力于不屑一顾,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视读写结合,以文取士的科举选拔人才的制度,根深蒂固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了写好作文就是学好语文的观念。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个人要获得大量的信息,于是又把阅读能力提高到重要地位,自然而然忽视了素质教育的另外一方面――听说能力。

其二,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中学和语文教师迫于升学压力,根本就摒弃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甚至认为听说能力是在读写能力基础上自然具备的。

大学语文要有效地承担起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作,就必须拓宽教学视野,树立起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因为中小学语文教学在听说训练方面的缺失,大学语文教学就需要在有限的教学空间中,担当起补缺填漏的工作,把语文作为人文语文的基础,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的语文能力在社会交际,专业工作中体现出更大的实用性。

在我多年的的大学语文课堂中,坚持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主要有两个环节:课前练讲和课堂讨论。

一、 课前练讲提高学生听说能力

大学语文的每学期开始,我都组织学生报名参加课前练讲,安排好顺序,我做了以下要求:

1.课前练讲内容要有知识笥和趣味性

(1)知识性。在5分钟的讲时间内。要求学生准备的内容要适合全体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在听到后有所收益。摒弃过去浅显的儿童故事等形式,也不能过于专业性,不能选择枯涩难懂的知识,那样的话,既不利于讲也不利于听。

(2)趣味性。要求学生在准备的时候,有意识的倾向时代性强的内容,时效性、新闻性的内容是首选,再配合诙谐风趣的语言,才能有上佳的表达效果。

2.表达上要求学生要脱稿和普通话

要求学生在练讲时既不能读也不能背诵,练讲时要用普通话流利表达。不能有方言夹杂在其中。在练讲中针对出现的问题,我从几方面引导,使学生说的能力得到提高。

我主要采取对症下药的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很多学生没有当众讲话的经验,面红耳赤,张口结舌的理象很多,教师要帮助学生调控。

(1)自我调控。①平稳心情,慢步走上讲台,站在中央。我教的大学语文课堂是2个班级公理课,课前练习时学生有的就站在自己班级一侧,我要求他勇敢的站在中间面对全体同学②要求学生把注意力集中自己的说话内容上,尽垒力说不在乎别人怎么想,这样有一两名学生讲过后,其他同学就解除了一些心理障碍。

(2)、给自己信心:有学生带着稿子上来,我要求学生不能带稿子,先不要在意表情语调说态等因素,只要满怀信心的说。

(3)、多褒少贬:对学生进行热情但中肯的赞扬,说的是否理想,我都是先找出进步,挖掘优点来点评,然后指出不足。只要学生不背稿不看稿,能报找到的材料融会贯通,用自己的书面语结合口头语有逻辑性的表达出来就是基本的合格。一下子要求学生无论是语音语调还是表情动作、仪表仪态等方面都做得完美是不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

3.要求全班学生进行听的训练

据一项调查表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对于进入社会后成为幼儿教师的学生来说听同样重要。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都是听教师讲授知识比较单一,而课前练讲和小组讨论提供另外一个平台,可以进行听的训练,主要可以从二个方面进行:

(1)、听辨。辨别重音、语音,也要找出普通话不正确的字音。

(2)、听记:记住练讲同学和讨论发言同学的语言,能够复述并品评。在此基础上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能在听的过程中,确定话语的可信性和真实性,分辨信息的真伪以获取真实有用的信息,并进一步的能体察说话人的感情内涵,能听出话外之音,能体会出弦外之意。以及能理解发话人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一语双关,正话反说巧用谐凌晨,旁敲侧击等,品评出话的意味来。

二、课堂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要使课堂讨论达到良好的效果,完成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教学目标,就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结合课文精心设计讨论内容

在学生课前顾习思考以及教师讲授一定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设定讨论问题,我的经验是要设计出高质量的讨论问题。一定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兴趣爱好,个性心理,这样斟酌出的讨论内容才能激发学生思考,有不吐不快的欲望。比如说在大学语文Ⅸ世说新语任诞》的教学中,针对学生对古文兴趣太浓厚的特点,我设计的思考和讨论内容由原文的任诞内容拓展开来,延伸至“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学生刚刚进入大学校门,离开小家融入班级的大集体中,对人与人间相处正探索前进,有着交流这方面经验的欲望,踊跃发言,效果较好。

2、教师要善于引导

例如,在《天才梦》一文讲解完后,我布置学生谈谈读后感,引导学生把讨论方向转到对恋爱观看正确树立后面,我先以法律对婚姻恋爱的规定,讲到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现状,引导学生结合张爱玲爱情悲剧根本原因,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3、问题设计要有时代感、实用性

学生经过了高考的强化训练,对文章写作有一定固定模式,讨论问题要求学生多联系社会现实、生活实际,避免空谈,有感而发的发言才是成功的、感人的,这一要求也激发了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例如,《西湖七月半》本是篇古文,我根作者身特点,设计讨论题目《苦难是一种财富》,要求学生从自身谈起,制定自己苦难的标准,学生大多有感而发,总

结了自己的人生经验,而非名人名言,典型事迹,泛泛而谈,说者有心,听者有意,使大学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

4、保证讨论小组进行讨论的核心是民主和自由

很多人抱怨说,学生不肯讨论,其实学生大部分不是不想讨论,而是不会讨论,教师简单的一句下面开始讨论吧,学生不可能就完全调动起来,教师要作一些讨论要求。

(1)、小组要优化组合,可以选一有组织能力学生做组长,另外3名最好选好、中、差组成既可互相学习又可互相促进。

四人讨论小组的优点是人人参与,学生以自己为活动中心,普遍动脑少,可以广泛交流信息,能最大限度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2)、要求先有顺序性的轮流发言,当然有成熟讨论经验的小组也可不做硬性要求。

(3)、讨论结尾要组长组织总结,并选定汇报讨论结果的组员。

5、要求当一名学生发表观点时其它同学注意倾听。

训练听的能力时首先要让学生掌握鼓励的方法。

(1)非语言性进行鼓励。学生可以目光长时间注视发言学生的两眼,或额头部分,并辅之以一定的肢体语言,例如点头微笑,身体前倾,而且一定要停止其它一切无关的动作。

(2)语言进行鼓励。在不打断不影响学生发言的前提下,用。哦,对,是的等轻声、短促的语言加以鼓励。

(3)回应,当发言者有问句出现或泛读了互动时,倾听者要有所回应。

6、重视互评和考核

在课堂练讲之后,和讨论小组进行课堂汇报之后,我都要进行评价也会让学生互评,并对学生互评进行指导。

(1)要求学生听的时候,在辨音和词汇感知的基础上记忆听到的内容及要眯,在此基础上理解并抓住中心,而且有意识地去思考判断是否有隐语。

(2)练讲后和讨论汇报后我会设计问题,通过提问考察学生听的效果。

(3)要求学生互评。对练讲或汇报讨论结果的讲说人从几个方面评价,其中必定评到的有:

A.普通话。找出错误及方言语调。

B.说的内容是否全面有条理,结构清晰。

c.语速是否恰当,表达是否流畅。

D.肢体语言是否得体。

7、每学期都对听说训练进行考核

我不仅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的听说训练中使学生激发兴趣,也把这种手段应用到考核中,制影音资料,然后让学生复述其基本内容,说出要点和中心。设定问题让学生回答检测他听、说能力。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产出的即见成效成了人们的普遍追求,语文教学的细火慢慢虽然是改变不了的事实,课堂教学的听说能力训练,却可收到立竿见影的功效,几堂课下来学生自我感觉学到了很多。

大学语文文体知识范文4

文化价值观是指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深受文化传统影响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其实,不同民族文化产生的文化价值观也不尽相同,即文化价值观的形成深受民族传统文化影响,它体现着传统文化的继承。另外,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传播下,文化环境所处的时代性也深深影响文化价值观,它主要批判、吸收、改造和发展传统文化及外来文化。因此,为了消除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冲突,使其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本文将进一步探讨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冲突与调适问题。

一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现状

1重视个人价值、权利和利益

尽管人们的物质化文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漏洞百出,他们缺乏自我认识,缺乏对社会的理解。新时代下,大学生往往趋于独立化和个体化,大部分学生崇尚于寻找自我,偏执或走极端现象接连不断。这些学生忽视了社会和他人的价值评价,过分强调自我感受和需求,通常只考虑个人价值、利益和发展,而忽略他人价值及社会利益,即社会责任感急剧下降。当然,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将会导致极端个人主义泛滥,所以,我们必须及时引导和教育,以便纠正这种不良文化价值观。

2形成多种价值观并存的格局

当前社会,各种风气盛行,中国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失去了昔日的稳定,绝对一元的文化价值观已经消失了,大学生在价值评价标准与选择上更加趋向于多元化特征。进一步讲,承认大学生价值评价标准,以及价值选择的多元化,这是尊重历史和现实的集中体现。但是,现有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合理的,决不能完全提倡,由于某些多元文化价值观也会让社会生活无序,甚至暗含生活危机。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多种价值观并存的格局,引导大学生走正确之路。

3思想观念由保守向现代转变

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变化非常明显,最突出表现在“重金钱,轻道德”方面。现代社会,大多人极趋向于金钱观念和实利意识,金钱主义盛行,而泛道德主义和道德本身所具有的绝对价值尺度受到极大冲击。与此同时,竞争、进取、效率、富裕等文化价值观却得到充分肯定,比如:优胜劣汰、公平竞争等现象越来越普及;与世无争的思想意识在大学校园内渐渐淡化;依法治国和依法行事观念渐渐盛行,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以言代法和以权代法”的落后思想;大学生开始关心社会和世界,充满了积极参与的热情,轻视一切“漠不关心,事不关己的腐朽思想等等。

二新媒体下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冲突

1政治意识淡薄

在全球化经济的迅速发展的时代里,世界各国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我国也不例外,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活跃,各种各样的思想潮流聚集在一起,万事万物似乎都围绕着社会新思潮运转。在不同因素的影响下,高等院校出现了前所未所的革新态势,特别是大学生文化价值产生了巨大变化,主要由于多媒体教学的深入,网络化一举成为高校的新型教学模式,而网络所带来的社会文化也渗入到高校,从而淡化了大学生的政治立场、政治信仰及意识形态。在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冲突明显表现为生活冷漠,态度消极,政治意识淡薄,缺乏精神信仰。

2民族意识纠结

新媒体视域下,外来文化大肆向我国文化市场进军,而这些外来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成了中国大学生的奢好。在高等院校,大学生都热衷于美国好莱坞电影、各种影片、服饰等,形式上看是商品,但也属于文化载体,传播着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与价值观念,它以一种“商品化”形式图谋文化霸权。对于中国80后和90后大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一个矛盾统一体中,这群青年愿意为祖国贡献力量而倍感光荣,却又无法抵制外来文化的诱惑,崇尚外来文化,将“外来文化”作为最流行的一种时尚元素,从而陷入民族意识纠结的情形之下。从二者权衡来看,大学生文化价值观选择代表价值取向,主宰着我国文化发展的生命力。

3价值取向模糊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自我意识也渐渐觉醒,网络的普及丰富了他们的个性世界,同时也埋下了西方利己主义思想的种子。毫无疑问,现代大学生开始注重个人价值、权利和利益,确实有利于大学生独立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但是一部分高校学生却忽视了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他们过分崇尚自我价值的实现,强调西方文化的个性张扬。尽管有的大学生也能认识到社会和集体对于个人生存与发展起的重要性,但他们集体和国家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从而淡化社会责任感,缺少集体协作观念和服务奉献精神。也就是说,在新媒体视域下,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出现了严重失衡现象,其文化价值观发生冲突,有着极强的极端个人主义倾向,形成了价值取向模糊的不良现象。

三现代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冲突的原因

1全球化与网络的双重影响

现阶段,受全球化与网络的双重影响,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盛极一时,文化全球化也渐渐走上了历史舞台。所谓全球化,指的是地域、国家和民族从封闭状态走向开放状态的整个过程,经济发展和信息科学技术推动着全球化不断深入,使其向内在化和深层次方向发展。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后,人们的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也深受影响,特别是对当代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起到空前的影响。在网络普及应用的今天,网络文化的核心就是价值观,在全球化与网络化的双重影响下,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讲,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和文化价值观都将发生冲突与碰撞,并且愈来愈频繁。

大学语文文体知识范文5

论文摘 要: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丰富的形式和广泛的主体广受大学生好评。它对大学生的精神状态、思想观念、道德水平、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良好的激励和规范作用。如今,健美操作为一种体育形式已经广泛应用于大学体育教育之中,为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本文对大学体育文化的含义和现状,以及健美操在校园体育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大学体育文化和大学健美操之间的关系。  

  

一、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含义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指的是在大学这一个特定的范围内,人们在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与体育相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广义上讲,所谓校园体育文化就是所有的师生及员工在健身运动、体育教学、体育设施建设和运动竞赛等活动中创造和拥有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狭义上讲,就是指所有师生员工的体育意识和观念。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既拥有深刻的内涵,又拥有丰富外延的独特文化现象。体育文化与德育、美育、智育等一同构建了校园文化群,它也同群众体育文化、竞技运动文化一同构建了广义的体育文化群。  

二、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1.健身功能  

体育文化作为大学校园特有的文化现象,在高校中正蓬勃发展着。体育不仅仅能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效率,还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记忆和清晰的思维。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血液循环会加快,心脏功能会提高,呼吸系统会改善。大学生还在生长发育的阶段,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为良好的身体素质打下基础。  

2.娱乐功能  

对于大学生来说,体育文化是对校园生活良好的调节剂。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帮助体力脑力进行恢复,还可以进一步为学生提供娱乐。诸如体育舞蹈、健美操等体育竞赛,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是放松身心的途径,丰富了师生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3.审美功能  

审美功能又被叫做美化功能,可以作为推动人类自身发展的内动力。体育文化就是要人们去欣赏它、发展其中之美,之后去体验。与此同时,审美功能在校园体育文化中是潜移默化的,而且融入了校园每个人情感之中。校园是充满感情的世界,丰富的校园体育文化,填充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的空缺,从而提高与美化了我们的精神境界。如缺乏情感的熏陶,欠缺审美的修养,人们的精神世界就会贫乏、单调,校园生活就不会有美感和光彩。对于现今大学生来讲,健康而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为他们提供了欣赏、展示与创新的展示平台,从而使他们获得多元化的体验并且极力按照美的规范来塑造自己。  

三、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和大学健美操之间的关系  

1.健美操在大学校园体育文化中的影响及地位  

健美操运动可以说是现今高校流行和传播最为广泛的体育文化活动形式,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健美操是在当今快节奏生活方式下,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同时“文明病”蔓延开来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健身运动。这些初期是以健身为目的运动不断吸收迪斯科、体操等舞蹈和其他体育类的造型和动作慢慢演化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注重力度、增强负荷,加之音乐节奏和旋律的健美操,而且逐步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拥有明确目的性、科学性与针对性,也渐渐发展为集舞蹈、体操与音乐为一体的以健身心、健美和健身为目的的新型体育项目。同时它还有非常强的群众性、娱乐性与创造性,因而被推崇为适应性极广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体育文化活动。它以自我锻炼为主,兼顾自我塑造与最求健美的协调统一的发展而被现代大学生所接受,促进了校园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给高校注入了新的活力。  

健美操在很早就传入了我国,引入之初就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与关注。特别是近些年正逐步在国内高校中迅速普及与推广,在很短时间内就成为大学生体育的热点。其健美、健身的时效性、组织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等吸引着大学生在闲暇时间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健美操的行列中来,激发了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加强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同时健美操活动的积极开展带动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升温,不仅是校园的广场,而且运动场、表演台和体育馆都所处可见健美操爱好者矫健的身影,促进了体育文化的建设。校园的体育文化活动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健美操所具有的凝聚力,像一只无形的手把众多情趣相近、兴趣相同的人连结在一起,进行一些表演或是竞赛的形式来增进学生间的友谊,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有效地调动与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健美操活动的带动下,体育文化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不仅丰富了体育文化内涵,而且促进了整体高校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2.健美操与校园体育文化相辅相成  

(1)增强体质。  

健美操具有有氧代谢运用的特性,长时间、大密度、高强度的训练,会对身体各个关节、韧带,以及主要的内脏器官和肌肉群施加合理的运动负荷,进而有效提高心脏系统、呼吸系统的技能,有利于发展学生耐力、灵敏度、柔韧性、速度等运动素质。  

(2)提高审美能力,完善个性品格。  

健美操本身是一种健身与美的创造。练习健美操的过程其实是一种美的体验与展现。学生在人体美的实践中,自己去感受、去鉴赏、去表现和创造美的感情和能力也会得到培养,同时提高主体的审美意识。大学生进行健美操运动,会使情操、精神境界得以升华,从而可以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塑造自己的人格。  

(3)高雅的娱乐功能。  

高校校园与社会其他社区一样存在着多种休闲娱乐生活方式的空间。有健康也有颓废,有高雅也有低俗。健美操以充满时代气息的面貌迎来了健康,驱走了颓废,那令人震撼的旋律,那欢快的节奏、强力的节拍,让人耳目一新,给大学的校园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给高校休闲生活增添了不少绚丽的色彩,也提高了体育娱乐活动的文化层次。  

大学健美操与校园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健美操作为一种相对新颖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形式,既丰富了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又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洪.健美操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大学语文文体知识范文6

一、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宿舍文化是指在大学生宿舍内展开的一切活动及其全部存在方式的总和,是赋予宿舍集体具有生命活力并反映其群体意志特征面貌的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它以相对独立的方式存在于校园之中并属于校园文化的范畴。”[1]

作为校园文化的微缩景观和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宿舍文化在校园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价值。笔者把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内部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即以卫生状况为代表的表层宿舍文化、蕴含各种规章制度的中层宿舍文化和以政治信念等为内容的深层宿舍文化。“大学生宿舍文化的这三个层次互为表里、相互影响、互为转换,从而构成一个特殊而相对完整的文化体系。”[2]其基本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指向性

宿舍文化的内容、方式及宿舍文化形成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对大学生起到直接的导向作用。它像一根无形的纽带,联结着每一个宿舍成员,引导着个体把自己的追求、自己的理想置于学校的统一目标之下,在这其中又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行、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由于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祖国的公民。宿舍文化的目的指向正是这一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宿舍文化是宿舍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旨在创建一种育人环境,使宿舍成为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综合素质养成和提升及健康文化生活环境形成的前沿阵地。

2.共融性

宿舍成员大都来自不同的地方,他们所受的家庭教育、成长环境、经济状况、生活习惯等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差异。这些差异在同一环境中之所以仍然可以得到发展和延续,是由于宿舍文化具有共融性。宿舍也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在这里学生的思想得到交流,智力得到碰撞,感情得到升华。从而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可以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勤奋学习。

“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宿舍为主要空间,以宿舍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宿舍文化作为群体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文化,是一个多成份,多层次,多内容的复合体。”[3]一般来讲,社会政治经济问题、校园中的学习生活、各种人生观点见解等,都可以在宿舍中得到广泛的讨论。我国社会的发展动向、国家政策的调整,都会在学生中激起层层波澜。这也表现了大学生群体的主人翁意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宿舍文化对大学生个体的影响不应该通过硬性灌输、外力强制的方式来完成,而是应该通过它所创造的精神氛围和相应的环境辐射来感染人的情绪、规范人的行为、塑造人的心灵,从而引起大学生群体的共鸣。这种渗透性所孕育出的共融性,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妙。

3.相对独立性

大学生宿舍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向大学生生活区域延伸与扩展的一部分,既反映和体现了校园文化的特点,又具有特有而明显的文化个性色彩。即使是同一所院校内,由于学校、院系、班级等各层次的管理要求不同,各个院系的宿舍作为独立的单元集体也就具有了一定个性特色的单元文化。“文科专业性质的寝室氛围之所以和理工科专业性质的寝室文化氛围有着明显的差别,这主要是由于专业的不同,所受文化教育的影响不同。”[4]尤其是一个个学生宿舍,由于大学生群体内性别、爱好、观念等方面的不同,也会由此形成色彩斑斓的宿舍文化。所以说,大学生宿舍文化往往各有特色,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特征。从宿舍文化的发展趋势上来看,大学生宿舍文化的独特性越突出,个性就越鲜明,其生命力也就越强。

二、加强宿舍文化建设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途径

学生宿舍虽然是学校最小的单位,但却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宿舍文化活动是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人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成才的有效途径。为了增强大学生育人工作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笔者根据多年学生工作的经历,对大学生宿舍管理和宿舍文化建设的思考与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1.建设高素质的宿舍管理队伍和服务人员队伍

加强宿舍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队伍建设是宿舍文化建设的重点。作为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的执行者和落实者,这两支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宿舍的管理和使用,影响到宿舍文化建设的开展。因此要选派优秀人员参与到学生宿舍管理队伍,并加强管理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素质培训,宿舍管理人员也要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在业务上,要熟悉精通本职岗位业务,为学生做好服务工作,同时要严格管理,一视同仁。在落实制度上,要从新生抓起,从老生着手,自始至终一点一滴地抓,使落实制度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在处理问题上要严格依照制度执行。同时,宿舍管理与建设应将学生干部推向基层管理的实践平台,积极探索并推进宿舍大管理的工作模式,提高自身的主人翁意识,更好地推进宿舍文化建设及管理工作。

2.加强制度建设,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公约规则不仅有利于维护大学生宿舍正常的秩序,而且可强化积极向上的群体价值观,还能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起到重要的制约作用,使其生活在各种有益的规范当中。为了使大学生有一个文明、优美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应不断调整思路,紧密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对规章制度的制定实行量化考核,应着重从卫生与纪律两方面入手,量化评比,对系、年级、班级、宿舍直至学生个人的层层考核,日日有检查,月月有评比,并及时将结果反馈公布,从而充分调动各系、班级、学生参与宿舍管理的积极性。并纳入大学生综合考评体系之中,使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3.积极烘托氛围,加快宿舍文化建设

宿舍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休息的地方,是同学们自由的聚居地。让文明、文化进宿舍,把文化建设作为推进宿舍建设工作的龙头,在宿舍成员中渗透新的知识和理念,加强同学们的生活内涵建设,培养同学们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是推进宿舍文化建设的必要举措。

文化建设要落到实处,要有好的环境和氛围才能够保持下去。可在宿舍区张贴“走路走出节奏,着装着出品味,讲话讲出文明,做人做出高尚”等一批旨在提高学生精神文明素质,促进学生宿舍良好舍风形成的警示标语,通过一目了然的勉励牌来督促同学们不断成长。可在每个宿舍建立“学习与分享:手香与书香文化分享园地”。为加强宿舍成员之间的学习交流,可带头制作学习心得小纸板,让同学们记录自己读书看报的心得体会并进行宿舍之间的定期学习交流活动。这样有利于丰富宿舍文化,提升宿舍软环境,有助于真正实现学生内涵与素质的双提高。

4.党建带团建,推进思想政治建设

新时期要求大学生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够经得住风浪的考验,才能够面对严峻的竞争和挑战。面对新形势,应从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入手,大力开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在宿舍开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对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实施“以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思路推进思想政治建设,着力把宿舍打造成快乐成长、提升自身修养的温馨家园,可在男女宿舍区各开辟新的思想教育阵地――学生党建活动室。并配备专用电话,由值班的学生党员为咨询和寻求帮助的同学提供服务,配备党建书籍,使学生党员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理论水平。可以以党建活动室为工作中心开展工作,通过定期召开学生党支部会议、辅导员和值班学生走进学生宿舍与学生深入交流等形式,了解学生的需求,促进以宿舍为单位的团小组建设,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此外,加强学生宿舍管理、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专题研讨。定期召开座谈会、交流会进行调查和研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学生宿舍管理、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探索学生宿舍管理、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同时积极开展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星级宿舍(或文明宿舍)评选活动、寝室美化设计大赛,举办“我爱我家”“我的寝室生活”等宿舍文化征文比赛。此外,还可以举办宿舍名片征集大赛,楼铭、楼标征集活动,宿舍楼联谊活动,寝室口号征集活动,开展“大学生宿舍文化节”等主题文化活动,为推动和谐宿舍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姜连清.谈大学生的宿舍文化[J].中国高校后勤研究,1999(2).

[2]原雪辉.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焦作大学学报,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