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特殊教育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特殊教育方案范文1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建设;特殊教育;职业教育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教育”是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的一场大变革,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延伸和改进,其优势不仅仅局限于用大屏幕代替黑板、用现代教育工具代替老师手中的粉笔,而是利用先进成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教学乃至学校各项事务的信息化、网络化,为广大师生提供全新的学习方式以及简便快捷的服务,彻底改变传统的教与学和教学管理工作。随着“云”计算、SDW(软件定义世界)等新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核心设备性能的提升,对汇聚、接入设备的要求逐渐降低;综合平台的应用开始注重个性化,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可穿戴智能设备等新型移动终端的移植逐渐成为新趋势;资源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在“云”存储、资源区域共建的助推下,优秀资源的丰富大有促进教学模式转变的趋势;网络建设在进一步追求速度、安全性、稳定性的基础上,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可穿戴智能设备等新型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提出了“有线/无线双网高速稳定覆盖”的新要求,同时不难发现,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综合平台的应用还是资源建设以及在其基础上的教学新模式发展都对网络性能有着深刻的依赖性,网络建设无疑是“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的重中之重。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2013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高等特殊教育独立院校。作为省内乃至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残疾人职业教育院校,辽特高专不断探索满足特殊职业教育需求的信息化建设方案,拟逐步建立全面覆盖的无线网络,满足数据、图形图像、语音、视频等多种媒体各种教育信息的传输,为学校网络运营管理、办公自动化系统、多媒体教学管理等多种应用提供必要保障。
一“互联网+”的网络建设目标
(一)极简化网络。通过高性能核心设备实现全网有线、无线统一架构,网络扁平化,实现真正的“极简”网络。(二)无差别体验。结合学校环境规划部署,无线覆盖全面,网络性能良好,注重用户使用体验及感受。(三)资源内网化。通过网络加速设备,将外网资源内网化,建立学校自有热点资源库,进一步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同时,减轻出口带宽压力。(四)安全性管控。规划安全、准入策略,在提供便捷接入的同时,提升接入安全性及可控性。(五)全息化运维。对全网信息化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减轻维护压力的同时提供大数据收集,充分了解网络的运行情况,提供未来发展的数据支撑。
二基于“互联网+”的辽特高专网络建设方案
以建立稳定、安全、可靠、易用、易管的校园信息化网络,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个优秀的网络基础平台及无线网络环境为目标,按照科学规划全面改造学校网络结构,重点建设覆盖全面、稳定高速的无线网络。
(一)拓扑结构设计
整个网络采用三层网络结构(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无线网络、网络管理系统及身份认证系统设计。核心区域通过两台高性能核心交换机管控所有有线、无线设备的安全、认证,核心交换机高性能的处理能力可简化网络部署,减轻维护压力,扁平化结构可有效提高设备的兼容性。核心区域基于冗余思维配置主备两台交换设备,使用虚拟化方式建立主备关系,毫秒级切换,在主备设备发生切换时用户无感知,并且通过大的ARP表项,高效承载全网有线、无线用户访问转发。无线采用瘦AP形式部署,区域包括宿舍区、行政楼、教学楼、体育场、食堂、图书馆,集中配置、集中转发数据,实现无线全网用户无缝漫游,全网AP集中管理,提高良好的网络体验,集中管理故障及问题,方便、快速定位,结合实际场景,在开放区域及房间较大的区域部署放装型AP进行信号覆盖,办公区房间较为密集的区域使用墙面AP进行覆盖,寝室等用户使用要求较高的区域采用高性能的智分+AP进行部署,通过802.11ac提供最好的无线使用效果。通过网络加速设备对于网络的热点信息进行缓冲,提供内网访问,提高用户的体验。实现资源互通共享、资源分发共享,提高资源的完整性及资源访问的体验。并将热点资源缓冲至内网,提升用户访问速度,减轻出口对于重复性流量的压力,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放大出口带宽的效果。通过运维管理系统,对校园中所有有线、无线网进行实时监控、呈现,基于WEB的管理方式,能够对无线网络实现详细的集中管控,并提供故障快速定位,减轻维护压力。
(二)无线网络建设
1.无线场景描述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目前包括行政楼、教学楼A、教学楼B、图书馆、文体馆、交流中心、接待中心、实训楼、宿舍A、宿舍B、体育场、食堂等区域,在校学生约1000人,在校教职员工约200人。行政楼:数量较多的小办公室和少数中型办公室,房间紧密,墙体较厚;教学楼、实训室:数量较多的教室、大型阶梯教室,人员密集;图书馆:办公室和空旷的阅读区;文体馆:空旷的室内训练场、小办公室;宿舍:寝室走廊房间较为密集,房间内柜子、床、电脑座均为金属材质,并且摆放较为紧密,寝室区用户上网时间非常集中,并且寝室用户使用习惯为:男生大多应用P2P下载、在线游戏、视频,女生大多为在线视频、网页游戏、实时聊天、购物,使用网络流量较大,学校未来可能会有教学系统如教学视频、实验视频等也需为寝室用户开放,便于学生随时随地的访问教学资源。体育场:体育场为室外区域,面积较为空旷。在举办活动及典礼时,用户较为集中。食堂:食堂区域面积较大及空旷,也是用户比较集中的区域,并且容纳人数较多。2.无线设计思路图书馆、阶梯教室及报告厅(接待中心、交流中心)等空间大、用户相对集中的环境,可以采用放装无线部署方式,确保该区域无线信号的全面高质量覆盖。小型办公室主要集中在行政楼,通过地勘发现,墙体结构比较牢固,为实现信号覆盖无盲区,可以采用墙面AP形式进行部署,通过墙面AP实现AP在房间内,提供优秀的无线网络覆盖效果。宿舍区建筑墙壁厚,信号穿不透;走廊狭长,无线信号在狭长的空间中被来回的反射,会形成“多径干扰”;另外,宿舍区域网络用户数量多,应用带宽要求高,无线的性能要求也高,可以采用智分+的方式,入室部署,信号直接在房间内发射,提供每个房间良好的信号覆盖效果。智分+方案的特性把每个房间看成一个独立的AP,为每个房间提供满格信号,高性能体验。3.设计原则(1)无缝覆盖建设高性能的无线覆盖,采用802.11ac网络协议标准,单个AP的无线带宽接入能力不低于1.1Gbps;无线信号全面覆盖所有房间及体育场等室外环境,网络稳定高速,网络接入体验良好。充分利用现有有线网络资源,有线、无线混合组网,降低建设成本。(2)多种服务支持支持校园用户(管理和行政人员、教职员工、学生)的多种网络应用需求,如,语音应用、视频应用、监控等,具备较好的兼容性和低成本升级的能力。无线系统需要具有IPv6协议和流量的分类转发和管理能力。(3)安全性整合安全防范措施、密码保护技术、权限设定、控制机制等多种有效手段,防范各种形式的网络非法入侵和内部攻击,保证网络安全、数据安全。(4)兼容性本次建设的无线网络能够与现有校园网很好的兼容,对于无线接入校园网的用户,采用统一身份准入认证,实现对用户访问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认证。(5)扩展性在网络规模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具备冗余备份能力和冗余扩展能力。(6)高性能网络链路和设备具备足够高的数据转发能力,保证各种信息的高质量无阻塞传输;交换系统具有很高的交换容量与多服务支持的能力,保证网络服务的质量。(7)可管理运用接入认证、上网行为记录等必要手段维持学校网络稳定、健康、可持续应用。(8)规范化和标准化按照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网络体系结构、通信协议及软件的设计和开发,模块化、结构化、数据代码化,以便于信息交流、共享及维护。
三结束语
基于“互联网+”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有巨大的研究空间,特别是作为其基础内涵的网络建设,对于教育信息化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方案吸取了大量国内外学校建设经验,结合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特殊”+“职业”的实际特点,旨在构建适用实用的特殊职业学校网络建设方案,促进“互联网+”与特殊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作者: 单位: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特殊教育方案范文2
1问题的提出
特殊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具有重要意义。推进特殊教育事业,是人道主义和促进人权事业发展的具体体现。党的十七大提出“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是党在新时期对包括特殊教育在内的残疾人事业的基本要求。加快发展特殊教育,缩小和消除各类教育的差距、改变残疾人的命运、推进社会公平。随着特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于受过专业学习和有经验的特教教师需求很大。基础教育改革实践对教师的知识面、文化底蕴要求越来越高,对特殊教育教师要求也逐渐提高,因此特殊教育教师的教育(职前教育)和再教育(职后培训)成为特殊教育界人士日渐关注的问题。研究特殊教育师资的教育和再教育不仅能准确的把握其发展现状、程度、模式,利于完善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理论,为今后的特殊教育师资体系的建设提供更为强大的理论支持,同时在日后的师资实践中给予切实可行培训方案,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师资培训模型,从而推动特殊教育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2文献综述
2.1国内研究现状
从国内外的特殊教育师资比较研究来看:李明虎、谢登斌①采取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以及历史研究法、通过对美国特殊教育教师教育发展历程及其现状分析,结合我国发展的实际,为我国的师资发展提供改进策略;刘增雷②通过对中美两国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的比较、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并吸取教训,达到完善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体系的目的;江琴娣③秦丽霞④探讨、分析造成美国特殊教育教师缺失的原因,以此为鉴,对我国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提出建议;从特殊教育教师胜任力研究来看:隋文婧⑤中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行为事件访谈法以及验证性因素分析法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胜任力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探索了我国城市特殊教育教师所需的胜任力特质;丁勇、陈岳⑥采用用比较法,对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目标、课程和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以达到为我国的高等特殊教育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经验和启示的目的;陈晓饮⑦中对国内外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与专业发展模式的述评,奠定特殊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基础;马芳、石学云⑧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教师胜任力的分析和研究,对完善我国特使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提出建议;朴永鑫⑨中对特殊教育教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存在原因及改进措施。
从地方特殊教育教师的发展研究:蒙军⑩对国内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现状的分析比较,采用问卷调查对该市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诸多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罗建华,王慧中探讨了四川省特殊教育发展现状的问题;陈琳,王辉,李晓庆对江苏省特殊教育教师的职后培训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2.2国外研究现状
从美国特殊教育的相关研究来看: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通过对特殊儿童分类,提出康复教育应具有针对性、康复教师应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主张特殊教育需得到国家更多的福利照顾和经费支持,与此同时康复教师要不断提高完善自身以便更好的完成康复工作;在特殊教育的资源利用与康复效果关系的相关研究中:《今日学校中的特殊教育》中通过应该对教给聋学生什么、在哪里对聋学生进行特殊教育以及怎样对聋学生进行特殊教育三个问题进行探讨,得出特殊教育机构和教师应在自身已有资源下,采用最佳方法获得最好的康复效果;在特殊教育服务机构功能的研究中:邓恩强调特殊儿童教育安置的功效问题,德诺提出瀑布式的特殊教育服务机构,加拉格尔倡导签订特殊教育的服务模式;Feng,Li、Sass,TimR.阐述了特殊教育老师与残疾儿童发展的关系,通过二者关系的解析加强了特殊教育教师职业技能的重要地位;Dobbins,Nicole中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普通教师和特殊教育教师之间的水平、技能等;中通过调查了解美国的农村特殊教育的状况,通过调查美国北部12个农村地区的特殊教师的职业培训,给出相应的评价。
特殊教育方案范文3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特殊教育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3-0221-02
一、从宏观国家层次的培养目标看,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
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看,宏观国家层次的培养目标是指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它是国家根据教育目的和高等教育的性质而对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总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此培养目标明确规定,一是高等教育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二是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国《高等教育法》颁布于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和发展,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时代适用性遭到某些学者的质疑。有学者认为,“高级专门人才”的表述存在着“易导致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标准和办学模式而忽视人才成长的个体差异、易导致一味强调专业技能和‘现成专家’的训练而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等问题”。该学者同时指出,从社会实践看,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高级专门人才”范围只限于硕士学历以上,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是面向基层和第一线的生产、管理、服务部门的劳动者,并不属于“高级专门人才”[1]。该学者的观点得到其他学者的支持。另有学者认为,此培养目标是“基于精英教育理念提出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应该作出相应调整,“一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重心整体上要降低,更多地关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二是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应该多元化,以适应社会和个人需求的多样性。”[2]
至于这些学者的观点正确与否,暂不评价。但是,他们提出的观点中所反映出的一些改革理念,比如,培养目标多元化、培养主体个性化、培养模式多样化、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并重等,却极具有时代感。尤其是,坚持重心下移原则,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不仅是整个高等教育的新时代使命,更是本科教育的应有之意。
二、从中观学校层次的培养目标看,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是本科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高级专门人才”是一个十分抽象、概括度较高的概念,其是不同层次类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总称。“没有一所大学能够包容所有的专业领域”[3],它们只是选择其中某一层次类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培养对象。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制定培养目标的前提是,对“高级专门人才”进行分析、分类,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人才培养类型。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人才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由于大学“是以知识生产活动为基础的……学者的社团”[4]。因此,从知识生产过程的视角审视人才类型符合本文研究目的。一个完整的知识生产过程始于新知识的发现,止于新知识转变为具有社会使用价值的物质或非物质形态。其生产流程大致可以描述为:客观规律科学原理设计方案或图纸产品。根据知识生产的性质不同,整个知识生产过程可以分为知识发现和转化运用两个阶段。知识发现阶段是指,从客观规律到科学原理阶段。转化运用阶段是指从科学原理到产品阶段。据此,我们可以将人才分为学术性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学术性人才是从事研究客观规律、发现科学原理的人,其任务是致力于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客观规律转化为科学原理”[5]。“应用型人才则是指从事利用科学原理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而工作的人,其任务是将科学原理或新发现的知识直接用于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领域”[5]。其中,知识转化阶段包括将科学原理转化为设计方案或图纸以及把设计方案或图纸转化为产品两个阶段。相应地,应用型人才又可以细分为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工程型人才负责将学术性人才发现的科学原理转化为可以直接运用于社会实践的工程设计、工作规划等。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负责将工程型人才的设计方案转化为具体的产品。其中,后者是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通过实际操作将工程型人才设计图纸或方案变成具体产品的人才。前者是“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组织管理生产、建设、服务等实践活动以及技术工作的人才”[5]。
地方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哪种人才?潘懋元教授的高校分类法给出了答案。潘懋元教授将我国的高校分为三种类型,即“研究型的综合性的,大体是我们国立的重点大学”、“应用型的专业性的,培养各行各业的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包括一般的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高等学校”和“职业性的技术技能型”[6]。显然,为各行各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院校的根本所在。如果按照所受高等教育的学历层次不同进一步分类的话,应用型人才可以细分为专科层次、本科层次、研究生层次等。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应属于本科层次。那么,地方院校培养的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到底属于哪种类型的应用型人才?根据《高等教育法》中关于本科教育学业标准的规定来看,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应该定位于技术型人才或工程型人才。
三、从微观专业层次的培养目标看,地方本科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的是特殊教育本科应用型人才(特殊教育教师)
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是“根据国家培养目标、学校培养目标再结合专业性质等作出进一步的具体规定”[7]。本科院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特殊教育本科应用型人才(特殊教育教师)。“特殊教师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师)是特殊教育职业本质特点的要求”[8]。那么,特殊教育本科应用型人才(特殊教育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规格?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考察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共同特征。
1.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征
有别于高职高专面向岗位或职业培养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型属于专业应用型,对应的是职业群或某个行业[9]。因此,本科应用型人才“在突出‘应用’特征的同时,还具备‘综合素质和谐发展’的特征”[10]。在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表现为:
第一,在知识方面,本科应用型人才一是要有一定的知识广度,不仅具有扎实的、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还需要有过硬的应用性知识,甚至包括基本的管理、法律和人际关系方面的知识,形成复合性的知识结构。二是要有一定的知识深度,在满足“够用”和“实用”要求的同时,还要达到“基础扎实,增强后劲”的未来发展需要,不仅要掌握职业岗位技能和技术操作性要求的知识,还要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科学性的专业知识体系,以保证他们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能力。
第二,在能力方面,本科应用型人才应具备复合能力,不仅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还要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前者包括“以成熟的技术、专业规范为基础,具有某行业或职业群所共有的职业技能、技艺和运用能力”。后者是指构建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科学研究的能力。
第三,在素质方面,应用型本科人才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素养,还要有一定的非专业素养。因为,在生产活动过程中,责任心、世界观、道德观、身心发展等非专业素养与专业知识的运用、技能的发挥密切相关,直接影响专业工作完成的效果和质量。
2.特殊教育本科应用型人才(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目标表述及解读
专业形成的依据是学科分类和社会分工需要。特殊教育专业即是通过整合有关特殊教育学科知识,培养特殊需要教育社会领域需要的师资。根据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征以及特殊需要教育领域的特点,特殊教育本科应用型人才(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目标可以表述如下:
培养目标:特殊教育专业(本科)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具备较高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养的特殊教育教师。
培养方向:特殊教育教师
使用规格:应用型
规范与要求:
(1)知识:系统地掌握特殊教育专业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比较系统地掌握特殊教育专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较好地掌握特殊教育专业所必需的专业技能和方法;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人文素养方面的知识;对本专业范围内的新发展有一般的了解。
(2)能力:具备职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具备符合高等教育专业要求和特殊教育需要的基本文化能力和操作技能;具备特殊教育教学必需的能力和操作技能(精通某一专业方向(学科)的教育教学,能够胜任其他专业方向(学科)的教育教学);具备初步的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
(3)素质: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和教师职业道德;具有正确的特殊儿童观和良好的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陈玉祥.高等教育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吗?[J].江苏高教,2007,(5).
[2]雷庆,赵囡.高等工程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11).
[3]克拉克·克尔.大学的功用[M].陈学飞,等,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66.
[4]柯文进.社会转型期中国大学社会定位研究[N].中国教育报,2005-03-05.
[5]郑晓梅.应用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之辨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5,(1).
[6]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色和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2).
[7]季诚钧.大学课程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90.
[8]丁勇.专业化视野下的特殊教师教育[J].中国特殊教育,2006,(10).
特殊教育方案范文4
关键词: 特殊教育学校 特殊学生 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教育手段,它担当着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品质的重任。在特殊教育学校当中,体育教育不仅有上诉重任,还对特殊学生的身体康复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特殊体育教育专家Paul Jansma把特殊体育教育定义为:“特殊体育教育是体育教育的一个特殊领域,是为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所提供的发展计划,主要包括适应性体育、矫正性体育和发展性体育三个部分。”[1]通过广泛的学校体育教育,不仅可以增强特殊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改善特殊学生的健康状况,更可以培养他们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从而改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丰富他们的生活。但是现阶段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存在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相对不足;教材参差不齐;教育指导性不强;课堂形式僵化;课堂内容单一和体育教育受重视程度较低等一些值得我们研究思考与改进的地方。
一、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育中存在问题
1.体育教育受重视程度较低。
在中国当前的特殊教育学校发展的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课程发展程度往往被有关部门、学校领导和教师对于体育课程的认识程度影响。虽然特殊教育学校一般都会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但是出于安全、卫生和普通小学体育课程发展认知等方面的考虑,特殊学校体育教育往往是被忽略的部分。
2.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相对不足。
很多体育教师只能掌握自身在体育领域所学到的知识,并未有过关于特殊学生体育教育教学甚至是特殊学生障碍的基本学习。这也使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不能真正了解教学需求,落实教育教学目标。由于许多教育策略相对于特殊学生不相适应,从而导致对于特殊学生的教育在教师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上显得更加复杂。
3.课程标准教材不完善,学校采用教材水平差距大。
由于在目前我国的特殊教育体系当中并没有形成完善的课程与教材体系,各级特殊教育学校在进行体育教育时多数采取直接借鉴部分发展较完善的学校教育模式的方法和自己研发符合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进行学校内的体育教学。这便导致在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材的选用上,存在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就算有较高水平的教材,由于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缺乏相关专业知识技能,教学往往缺乏指导性。
4.课堂形式僵化,课堂内容单一。
在特殊教育学校的日常体育教育教学中,由于班级人数较多,教师教学目标单一,从而使得教师无法针对每一个人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化教育。并且,由于教师要实现教学目标、达到已经制定好的课程设置要求,教师在课堂教育中往往只是僵化地要求学生学会课堂内容,从而导致其在课堂教育模式的选择上僵化、单一。加之体育成绩的评定和体育学习的评价随意性大[2],教师缺乏相关专业知识,所以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育目标很难使学生真正实现。
二、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课程教育现状存在问题的原因
1.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受重视程度不高的原因。
一些地方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认识并不充分,无法将特殊体育和普通体育区别开来。美国学者张加贝曾从服务的对象、课堂教学多层化、教学方法的个别化、教学要求的适应性和学科的融合性五个方面对特殊教育的本质加以诠释,从而将特殊体育与普通体育区分开来[3]。我国的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育往往并不能真正将特殊体育与普通体育相区分,通常是照搬普通学校体育教育进行的,加之体育教学工作从学生安全和学校卫生等方面相对于其他科目使特殊教育学校存在更大的教育风险,以及我国并未建立有参考性的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所以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往往并不受到重视,甚至会人为地缩减其教育教学时间。
2.教师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相对不足的原因。
在当前的高等院校特殊教育专业或是其他相关专业的课程规划中,很少会有关于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的学习安排,导致高等院校的特殊教育专业或是其他相关专业学生无法学到专业的体育知识。所以很多特殊教育学校只能选取体育专业的教师进行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甚至不设置专职的体育教师,以兼职教师代替专职教师。
3.课程标准教材不完善,学校采用教材水平差距大的原因。
我国以往的体育教育存在一些诸如教学观念滞后、教学大纲对于教学内容安排过细等问题。这些问题,随着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教材的不完善,导致各级特殊教育学校间的体育教学课程目标设置存在较大不同,所选用的教材不尽相同。并且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相对于普通学校学生来说,在接受学校教育时,由于个体间障碍不同的因素,因此需要更多的个别化教育训练安排。
4.课堂形式僵化,课堂内容单一。
虽然在特殊教育学校中都普遍设置了体育课程,由于相对于班级中的特殊学生人数较多和个体间障碍差别较大,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在实践中对于特殊学生的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不能符合部分学生甚至绝大部分特殊学生的自身发育水平,因此常常导致教师在进行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时只追求完成任务而忽视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虽然一些特殊教育学校就本校特殊学生个别化教育训练有编写个别化教育训练方案(IEP),但是由于学校教师专业知识技能缺乏和家校联系不足,导致其编写的方案大多流于形式。
三、特殊教育学校如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1.提高主管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对于体育课程的重视度。
在提高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之前,首先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场地及设施设备。如王龙在河南省周口市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其所抽取的9所特殊教育学校的规模都比较小,场地紧张,所以教育主管部门要使特殊教育学校达到教育部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4],才能保障特殊教育学校可以正常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其次是提高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的待遇,实行一些可以提高其工作热情和工作质量的有偿奖励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建立健全对于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监管体系,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
2.加大教师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力度。
培养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首先要从高等院校的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开始,完善其课程安排,合理增加与特殊学生体育教育有关的课程。其次应该努力完善体育教师针对特殊学生教育方法的培训体系,可以运用相关会议、进修班和访问学者的形式,逐步建立起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针对特殊学生的教育方法培训上的长效机制,使教师的培训不间断,从而实现教师专业化。
3.建立健全教材编写体系。
国家应该针对所有特殊教育学校中就读的特殊学生的障碍类型来编写完善的体育教育的相关教材,区别对待特殊学生,促进教材可以真正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各级特殊教育学校应该依据国家编写的相关教材,针对本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可执行的个别化教育训练方案。并且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将优秀地区、优秀学校的教育模式向各级特殊教育学校进行推荐,促进各地的教育模式进行融合。
4.促进体育教学形式多元化。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实践当中,教师普遍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度,但是班级授课制度对于特殊学生存在较大的弊端。所以,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可以尝试改变原本的班级授课制度,尝试设立开放式教学模式等新的多元化教学形式,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体育教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
[1]Rud juinbull,(方俊明,译).今日学校中的特殊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洪邦辉.贵州特殊教育学校的现状与发展研究策略:[硕士学位论文].贵州:贵州师范大学,2009.
特殊教育方案范文5
【导语】
根据2018年上海市特殊教育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安排,参加今年本市特殊教育高中阶段学校(含中职特教班)招生录取的残疾考生,应于5月23日(星期三)至25日(星期五),和家长(监护人)一起到就读的初中学校填报《2018年上海市特殊教育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报考志愿表》并进行书面志愿现场确认。
市教育考试院友情提醒考生和家长:在填报《2018年上海市特殊教育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报考志愿表》之前,请认真查看《2018年特殊教育高中阶段学校(含中职特教班)招生计划》和《2018年上海市特殊教育高中阶段学校和中职校附设特教班招生方案》。
视力残疾考生可在志愿表中“提前招生录取志愿”栏填报上海市盲童学校,听力残疾考生可在“提前招生录取志愿”栏填报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这两类考生不填报“统一招生录取志愿”。
智力残疾考生、自闭症、脑瘫等残疾考生可在“提前招生录取志愿”栏填报上海市鹤琴职业教育学校,同时可在“统一招生录取志愿”栏填报考生报考区举办的特殊教育高中阶段学校或中职特教班。考生不填报“提前招生录取志愿”,或填报后未被录取,不影响“统一招生录取志愿”的投档和录取。
特殊教育方案范文6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国家开始关注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的教育,这部分特殊的人群有的是在听力、视力、智力、语言能力或是身体运动能力方面有残疾或残缺,而身体某一方面的残疾与残缺也很容易使这部分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之中心理发展上产生一定的问题,进而导致他们在理解生活中的事物方面存在困难与偏差。这就要求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教师针对这部分学生的特殊性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特别是作为基础教育一门重要学科的思想品德教育,这门学科的知识学习可以让这部分特殊的学生在生活中明辨是与非。
关键词:
特殊教育;思想品德教育;课堂教学;分层施教
一、引言
近几年,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在国家进行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进程中,特殊教育的发展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而特殊教育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也成为特殊教育发展的关键,思想品德教育是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与世界观的根本保障,思想品德教育能够教会这些学生如何在生活中明辨是非,让他们用阳光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使这些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健康发展,更好地融入社会中去,用自己坚强的意志与乐观的心态去回报社会。由于这部分学生的特殊性,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实践之中需要广大的特殊教育教师耐心与细心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只有教师在工作实践之中长期地坚持,在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切实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学生生活中的事例与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这些特殊的学生真正接受与理解教师所传授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知识。
二、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培养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
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因此,教师在特殊教育工作中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更应该把学生的年龄与性格特点、成长与生活环境作为备课的重点,这样才能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学生才能够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理解与扎实的掌握,并能够在生活实际之中对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思想品德教育是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这门学科的特殊性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自己学生的心理需求,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不断发展自己的个性,使学生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观念与认识,为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从思想的源头上净化学生的心灵,不断促进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特殊教育学校的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或研讨辩论等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来给学生讲解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中的知识与其阐述的人生哲理,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
三、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课堂问题的精心设计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
特殊教育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使学生在教学实践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在教学实践之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生施教。在教学实践的不断反思与总结中,我认为特殊教育所面对的教学对象在认知能力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障碍,这种认知上不同程度与层次的缺失使这些学生在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上与正常的孩子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从事特殊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之中,教师更应该把教学问题进行精心的设计,教学问题的设计应该联系学生的实际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设计,围绕一个知识点进行由浅入深的问题设计,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特殊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启发性,特殊教育的教学主体由于自身发展的局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教学会有一定的难度,这些孩子普遍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因此,教师要通过富有启发性的教学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敢于发言,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并予以纠正。
四、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教学中分层施教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
首先,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在身体上都有一定的缺陷,这些缺陷也不同程度地限制了学生在生活之中获取各种信息的能力,这也是导致这些学生在生活之中对是与非辨别能力较弱的主要原因。这些学生身体上的缺陷使家长在他们的成长之中对其过于溺爱,这些学生身体上的缺陷与家长的过份溺爱使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之中性格比较孤僻与自私,不会与人沟通与交往。这些性格特点也给教师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活动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针对他们的性格特点教会学生与人沟通与交往的方法,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让他们能够树立自信心,以阳光、乐观的心态融入社会中去。其次,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由于自身的缺陷使他们在生活中产生很大的负面情绪,他们在生活中表现出很强的自卑感,他们在生活中害怕与人交流,内心长期充满着各种压抑与不满,这也是这些特殊学生形成心理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思想品德教师要正确认识这一点,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使每一名特殊的学生都能在学习与生活中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正确认识与评价自己,不断克服自卑的心理,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坚强地面对自己的生活,教给学生对逆境的应对方法,使每一名有残疾或残缺的学生都能做思想上的巨人与生活的强者。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