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村级集体资产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村级集体资产管理范文1
伴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上村乡集体资产也大幅增加。截止到2014年12月底,我乡农村集体资产账面上共计840万元。村委会房屋及建筑屋310万元,集体资金530万元;还有一部份山林、土地使用权没有价格入账,没登记在账内。
二、本乡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权界定困难
不少村干部对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缺乏正确的认识,加上管理制度上的缺位,很多制度难以落实到位。村级干部习惯应付了事,财务数据不实,不能如实反映出农村集体资产情况。产权之间界定不清晰,产权界定组织权威性不足。比如,随着投资主体多元化,由此形成的集体资产产权往往模糊不清。又如,政府、农民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投资建设的道路、农田水利、文化设施等集体资产产权也难以界定。这不仅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构建。
(二)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
由于农村集体资产尚未形成一套健全的管理机制,责任主体不明确,缺乏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监管微弱,管理混乱。相关财务台账不健全,原始凭证不完整,不规范,村委会换届交接工作不规范。另外,由于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并不了解自身拥有的权利与义务,无法对村集体资产实行民主监管。因此,一些法律意识淡溥的村干部,会通过挪用、无偿占有、低价转让、甚至通过变卖集体资产的方式为个人谋取私利,导致村集体资产大量流失。
(三)管理水平低下
一是村干部的素质偏低,缺乏法制观念。为了追求个人利益,会出现侵占、损害农村集体资产现象。二是很多村里的报账员、村监委会主任并非专业出身,也未接受过系统的业务培训,不能按时向村级会计核算中心和上级管理部门报告资产的增减情况。另外,农村资产管理队伍稳定性较差,常常是随着村委会的换届而发生人员变动。
三、健全管理机制,提高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水平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首先,必须转变村干部观念,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农村集体资产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特殊意义。各级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并成立具有权威性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组织,明确其法律地位与法人资格,并配备足够的工作经费。同时,理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组织与村委会间的关系,明确其职能作用,保障其对集体资产的所有权、收益权与处置权。
(二)建章立制,形成健全的管理机制
首先,必须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制度,要详细制定关于收益分配、资产保值、资金融通、土地有偿使用、民主管理等制度。其次,要形成健全的台账管理制度。在乡、村建立农村集体资产台账。各种资源性集体资产、非经营性集体资产与经营性集体资产一经核实后均应及时登记入账,从而为集体资产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再次,要健全相关考核体系,着重加强对资产的净值考核。同时,要积极鼓励对资产增值的承包经营行为,可出台一些激励措施,吸引承包者。另外,要形成健全的农村集体资产承包合同管理机制,合同内必须注明承包人的相关责任与义务,同时,附上承包末期的相关评估奖惩措施。最后,必须健全农村集体资产评估机构,主要负责对有产权变动的农村集体资产与企业进行评估,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另外,加强农村村务公开管理制度,出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制度,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参与对集体资产的管理。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相关违法违规行为,包括不履行承包合同、强行侵占、挪用、私分、挥霍集体资产等行为,切实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
(三)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的营运管理
首先,要全面清查农村集体资产,并对产权进行界定。对于各类农村集体资产都必须作出一个清晰的界定,防止由于产权不清而引起的矛盾纠纷或法律问题。这也能有效解决集体资产严重流失的问题。其次,对村集体拥有的荒山、荒地、荒滩等资源进行产权界定,同时,实行公开竞争方式进行开发利用,由村集体管理集体资产所得资金,禁止任何单位与个人侵占、挪用或平调这些资金。再次,要做好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工作,管好用好相关经营性资产,并对资源性资产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从而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资产管理队伍
村级集体资产管理范文2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固定资产;策略
近年来,国家致力于发展和建设新农村,期望从提升农村经济水平的角度来创造和谐小康社会。“三农”政策已经在全国各地普及,与农村的生产、生活相关设施也不断被建设,农村拥有的固定资产越来越多。如今,为了美化农村环境,为农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老年活动中心建设、农村道路修建、水利工程设施建设等工程一一落实,农村经济已经具有非常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但从目前农村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情况来看,很多农村甚至存在固定资产并未在账目中反映,在账外运转的状况,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与其监督制度存在不协调的现象。文章详细阐述农村存在的固定资产管理问题。
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固定资产概述
所谓的农村集体经济就是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在我国《宪法》中有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的相关规定,其认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是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并且以统分结合的形式实现双层经营的经济体制。农村集体经济中包含各种合作经济形式,其中有生产、信用、功效以及消费等,属于社会主体群体形式的所有制经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房屋、机器、设备、工具、农业基础设施等劳动资料,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价值超过500元以上的都属于固定资产,部分生产设备虽然在价值上不足500元,但在使用年限上已经达到标准的,也将被列入到固定资产的范畴当中。[1]当然,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拥有的固定资产也属于共同财产,因此,其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需要具有明确的数据,在投入与产出方面表现得公开化透明化,才能够确保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的真实性。
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存在的固定资产管理问题
2.1固定资产管理理念落后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管理固定资产方面存在的先决性问题就是管理观念的落后。很多管理者自认为大部分固定资产的价值都不高,并且其属于公共财产,因此在使用该部分固定资产或者是出借设备的时候都没有做详细的记录,其认为依靠村民的自觉性,能很好地使用、保管这些设备。也有部分领导者认为购买固定资产属于为大家谋求福利的事情,并且一些设备的价格并不高,因此其在购入设备或者是修建部分设施时并没有将这些看似小额的花费纳入固定资产核算。但长期以往,该种管理思想下,部分固定资产由于村民使用不当而遭到破坏,部分资产则因为借用过程中被遗失,很多购买或者是修葺设备、设施的花费没有具体的记录数据,导致村上资产存在不明花费情况,其使用固定资产非常随意。
2.2固定资产管理手段不足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还存在管理固定资产手段不足的现象,该问题主要表现在其在出售或者是转让固定资产时并没有办理规范的手续,也没有像是决策重大事项一样进行村内议事。确切地说,在出售或转让固定资产的时候缺乏相应的审批程序,没有按照规定完成逐级审批。[2]这不仅是在固定资产处置方面存在管理手段不足的问题,其在文档资料方面也存在资料管理不规范的现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于固定资产处置大部分都没有按照规定形成书面文档资料,事实上,这些文档资料将会作为会计入账的重要证据。但由于农村管理固定资产在文档资料方面的缺失导致其会计入账无法真实反映出固定资产的价值信息和管理水平,导致集体资产存在流失情况。
2.3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缺失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缺失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固定资产时存在的最为明显的问题。目前国家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已经开始采用农村“三资”管理的形式,农村集体经济所拥有的固定资产受到乡镇会计部门的监督,并且受服务中心的管理。但在服务中心对农村固定资产进行清查阶段发现固定资产的存量、使用情况很多都没有按照规定纳入固定资产管理,在核算时也缺乏详细的账本记录。尽管通过服务中心的监督,农村在管理固定资产方面已经开始转变管理态度,但由于农村所拥有的固定资产在种类和数量上本来就比较复杂,因此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依然存在很多困难。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并没有制定关于固定资产管理的专项制度,如果依照财务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那样无法将固定资产的所有内容都包含进去。而固定资产所处的位置也比较分散,部分固定资产并没有明确的标准,参与使用的人员以及其在固定资产设备的保养手段等方面都没有明确的制度规范,导致固定资产存在浪费情况,管理人员也没有意识到自身的责任所在。
3缓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优化策略
3.1创新固定资产管理理念
固定资产管理需要摒弃传统且守旧的管理思想,改变原先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思想认知。因此,在创新固定资产管理理念,首先,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宣传教育工作,该宣传教育主要是宣传固定资产的重要性,让村干部和参与管理固定资产的人能够认识到固定资产对农村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其次,村干部需要指派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和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的程序,管理人员能够明确自身的管理职责,端正自身的管理态度,对于固定资产进行明确的统计,掌握固定资产的数量及使用状态。[3]最后,通过对先进固定资产管理理念的宣传,让村干部和村民都能够形成民主理财观念,增强其对固定资产的保护意识。
3.2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手段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需要采取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手段,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一方面,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流程,先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定其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权以及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权,坚持按照法律规范对固定资产进行处理,严格控制固定资产处置的审批程序。如果存在数量较大的审批或者是转让固定资产行为,需要召开村民会议逐级完成固定资产处置的决策。另一方面,确定好固定资产的监督程度。固定资产属于公共资产的一种,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需要公开化、透明化。村部需要建立其监督委员会,明确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职责,在对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及时公开管理过程和管理结果,促使其受到监督委员会的监督,向村民公开反馈固定资产的处理情况。
3.3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为了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走上正轨,其需要健全固定资产的相关制度。首先,建立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固定资产的会计管理制度,在该制度中规范对于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和处理要求。其次,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该制度主要用于在清查阶段规范固定资产清查行为,有效解决账实不符的现象,防止集体资产流失。最后,建立其固定资产的处置审批制度。在村级组织运行过程中,如果有固定资产转让和处置行为,需要按照规定进行审批,从而规范资产处置行为,减少处置的随意性。
4结论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既关系到其资产的使用效益,也关系到公共资产是否被破坏或者是侵占的问题。因此,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优化固定资产管理程序能够满足村民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需求。以“公开、公平、公正”的态度管理固定资产,能够逐渐转变农村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状态,帮助农村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夏文杰,康玉霞.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问题的探讨[J].经济研究参考,2017(34).
村级集体资产管理范文3
我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保障农民利益。农村集体资产归属集体所有,其管理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利益,由于我国农业发达、农民人数众多,因此拥有庞大的农村集体资产。如何对这些资产进行科学的管理,是现阶段开展农村工作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二、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概述
(一)农村集体资产的含义
农村集体资产是指乡、镇、村、组中的集体经济成员以农具、耕畜、土地等农业生产基础要素进行入股,在以后长期生产经营中所形成的公共资产。一般来说,这些公共资产主要包括集体所有的无形资产、流动资产以及其他资产,同时也包括相应的自然资源,如草原、湖泊、山岭、土地等等。
(二)农村集体资产的所有权界定
所有权的界定与农民的切身经济利益密切相关,在界定农村集体资产的过程中一般要遵守三个原则,即维护所有者合法权益、谁投资谁所有、以事实为依据。界定范围主要包括集体经济组织中所有成员拥有的非经营性资产、经营性资产以及资源性资产。因为农村集体资产具有相对比较复杂的特性,因此在界定的时候不可避免会出现一定的纠纷,这时候就需要上级所有权界定部门出面进行调解。
三、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现状分析
(一)资产流失较为严重
第一,个别农户为了个人利益侵占资源性资产。比如,有些农户侵占集体山林和园地,私自种植速生桉及粮食作物,还有些农户将集体鱼塘作为私人财产,填埋之后用于个人宅基地的建设等。第二,村办企业的资产由于经营管理出现问题而暂时搁置,因为无人管理,造成部分器件丢失,甚至出现人为毁坏现象。第三,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很多地方出现低估地价的现象,导致集体资产流失。第四,在对集体资产进行合并的过程中,部分人员私自瓜分集体资产,还有部分人员私自侵占和挪用集体资产,导致集体资产的不断流失。
(二)资产管理不规范
资产管理不规范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首先,与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有关。很多财务人员在对集体资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没有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财务科目设置存在问题,账目记录过于简单,没有详细的批注,导致资产管理不全面。其次,资产的台账过于模糊,很多地方甚至没有建立资产台账,这就导致集体资产的使用和管理混乱,不利于以后的管理。再次,集体资产发包的形式不规范,没有严格依据相关的规定进行,导致发包不民主,不利于维护集体利益。最后,集体资产的利用不当,很多固定资产处于闲置的状态,这样不仅不利于资产价值的发挥,而且容易导致资产管理出现问题。
(三)集体资产监管不到位
对集体资产加强监管,不仅是人民大众的事情,也是各级政府部门的事情。但是就相关状况来说,政府部门并没有做好实时监管集体资产,保障集体资产安全的工作,部分地方的政府部门对集体资产不够重视,没有将集体资产监管放在重要位置,平常疏于对集体资产的管理,导致集体资产流失。另外,民主监督不到位,形式化严重,在集体(资产)管理过程中,很多问题趋于形式化,没有实际的意义。例如,一些地方的集体财务信息公开只是出于形式,而没有真实的数据等等。
四、提高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严防农村集体资产流失
1.明确资产管理主体。明确资产管理主体不仅要确保资产管理的安全,还要具体落实到人,合理划分相关人员的职责范围,避免因为职责交叉而造成管理混乱。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种,最为主要的原因是乡镇政府人员对集体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条例不完善。因此,要想防止农村集体资产流失,单纯依靠资产管理责任人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相关的政府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制定完善的法律规范,加大违法惩罚的力度。另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集体经济的代表,要做好人民群众和政府部门的沟通,做好资产监督和管理工作,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
2.盘活闲置集体资产。集体资产闲置不仅不能为农民带来利益,而且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在对闲置资产处置过程中要用发展的态度看待问题,将闲置资产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改造,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利用,发挥闲置资产的最大价值。例如,可以及时回收和管理闲置的厂房、机器设备以及土地等等,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同时可以对厂房进行再建造使其成为能够利用的房屋等,提升闲置资产的利用价值。还可以对那些能够继续利用的闲置资产进行承租或者转让,避免闲置资产贬值。
(二)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
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在管理制度方面做改善是很有必要的,不仅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还要建立全方位的监管机制,不断提升资产的管理水平和效率。首先,要对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的划分和明确的界定,要选择那些具有资产管理专业知识的人员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对资产进行细致的统计和详细的记录。其次,与资产管理相关的财务人员要具有专业化的能力,对财务科目的设置要合理,台账的记录要严谨,确保与集体资产有关的账务清晰明了。最后,要加强集体资产租赁、承包的监督,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在租赁和承包的同时确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保障人民的利益。
(三)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管
一方面,政府部门要设立专门的监管小组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不定期审计,赋予乡镇审计人员足够的权限,不定期对各村集体资产进行清查,仔细调查资产盘亏和盘盈的原因,以减少资产流失。另外,将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工作与村干部的业绩挂钩,提升村干部对集体资产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要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将人民大众放在主要位置,对于一些大型的项目建设或者投资决策要充分考虑民主的意愿,与人民讨论,并及时向民众公开。另外,要避免形式化的存在,相关的财务信息或集体资产数据信息的公开要透明化、真实化,让人民群众能够及时了解集体资产的具体状况。总之,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不仅需要政府人员的努力,还需要人民大众的努力,只有两者相互协调合作才能真正防止农村集体资产的流失。
五、结语
村级集体资产管理范文4
关键词: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现状;对策
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现状分析
发展和管理是协同并进的过程,对于农村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来说也是这样,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加强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实现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在管理上加强维护,不能只是重视发展而忽视了管理的重要性。对于当前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来说,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对此笔者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第一,没有建立和完善良好的监管机制。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农村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但是在当前的农村发展进程中,一些基层的政府和党委把工作的重点主要放在了引进投资和大力发展经济上,而对于集体“三资”的监督和管理存在着严重的缺失。这样一来,一些农村的“三资”管理也就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管理队伍的落后,集体“三资”的产权以及监管的责任变得模糊,也就造成了一部分的资产和资源被闲置下来或者是受到长期的侵占。与此同时,一些基层党委和政府对于农村集体“三资”的处理也相对随意,没有进行科学有效的规划,从而有效地开展资源配置,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管理的缺失,甚至出现了无人管也无人问的现象。
第二,集体资产开始逐渐地流失。农村的集体“三资”问题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缺乏监管,以及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也不够健全,这就造成了对集体“三资”的约束不够,进而出现了相关集体资产流失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相关的管理部门也没有及时地进行资产清查和资产评估,对于监护和管理来说更是十分松懈。一些资产或者是资源不入账、人情发包、低价发包时有发生。
第三,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在近年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很多集体经济发展前景都不太好,发展的速度也相对缓慢,甚至有一些地区的集体经济收益几乎为零,这样一来,就有一些村会把相应的集体资产进行变卖,从而投资于其他的一些收益相对较好的产业。与此同时,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投资的一些企业发展监管也不到位,进而出现企业倒闭之后,相关的资产难以收回。
第四,资产管理腐败的现象时有发生。长期以来,对于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到位,相关管理制度的缺失,进而造成了资产管理的腐败现象。在资产、资源、资金的管理上没有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来进行约束,通常会有一些村出让了相关的集体资产,但是对于集体资产出让的收益却没有及时入账,从而造成集体经济的流失。
第五,维稳压力相对加大。由于集体“三资”管理的松懈和其他的一些腐败问题,进而也就导致了群众的不满,因为其管理的不够公开和透明,甚至是对集体资产进行随意的处理和变卖,这样一来也就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从而出现大量的上访和举报,这些情况的出现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二、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措施和对策
以上我们对于当前农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的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其中也发现了存在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对此,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相关领导管理部门也要重视起来,全面规范和整顿当前农村集体“三资”,力求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确保农村集体“三资”的安全和完整。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一些措施。
第一,加强全面监管和治理。一方面,农村的集体“三资”管理要尽快的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监管制度和具体的规章条例,另一方面,就要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来开展对集体“三资”的各项管理。对此,相关的党委和政府要重视起来,成立相关的管理小组进行管理。如对于一些长期拖欠村组承包款的企业,我们要开展严格的清查和管理,收回相关的款项,对于一些违规和违纪的现象要严厉的进行查处,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加强对集体“三资”的委托,寻求专业的的人或者是机构进行专项管理,明确相关的责任产权和职责。
第二,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查,推进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针对长期以来“三资”管理不规范和不科学的问题,相关管理部门一定要进行全面的清查和管理,不仅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监管清查制度,同时也要在各个环节上进行核查和管理,在资产的处理上、转让承包、租赁等方方面面加强监管,同时做好相关账目的核对和对账单资金的审查,出现违规的要严格惩处。与此同时要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发生,特别是在对集体“三资”的产权上、责任上以及监管上出台详细而明确的权责规定,严重杜绝违法和的现象,实现科学的监督和有效的制约。
第三,对于农村集体“三资”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做好相关资源的配置和优化,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对于农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来说,管理是重要的基础和前提保障,是为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为中心的。所以,我们在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资产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进而用到农村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进程当中,以此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在这方面,我们就要开展各项管理和规划,既要做好“三资”的运营管理,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地进行各项投资和建设,盘活闲置资产,把相关的集体资产充分利用起来。如一些村镇就会把一些闲置下来的固定资产在确定相关产权和责任之后,进行变卖或出租。
参考文献:
1.张亚平,凌志群.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9(8).
村级集体资产管理范文5
【关键词】 高校 固定资产 管理 措施
高校的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高校教学、科研、后勤等工作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衡量高校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效率和力度直接影响到办学规模、教学质量和高校投入的经济性、效益和效率性。因此,如何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成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不完善
高校固定资产的购置和分配使用过程中,资产使用人与购买人分离,使用人在使用过程中不负责保管和维护,使部分固定资产损坏严重。高校内部人员发生工作调动时,由于未建立固定资产移交制度,造成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登记的使用人与真正的实物持有人不符,甚至少数人员离职后将其使用的固定资产据为己有,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
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由校财务部门统一进行财务核算、监督,固定资产的管理名义上归属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但其具体使用分布在教学、科研、行政等各部门,形成了固定资产实物流动与财务核算、职能部门管理与各部门占有使用相互脱节,致使固定资产管理松散。部分高校固定资产的购入、使用和退出等各个环节没有置于有效的财务监督之下,加之没有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可能造成固定资产账实之间、账账之间严重不符,进而造成已有固定资产存量不明,购置状况不清等问题。
高校的固定资产无明确的统一管理体系,高校内部各职能部门往往只管理自己的固定资产,因此存在多头管理、甚至无管理状态的局面,使固定资产很难得到科学、严谨的监督管理,造成部分固定资产不能及时入账,甚至漏账,进而导致有些固定资产的名存实亡。
2、固定资产共享性差,利用率低
由于高校固定资产所有人一般为各单位或部门,难以实现资产在全校范围内共享。部分高校固定资产购置无长期规划,往往为应急而购置,之后长期闲置不用,未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这种现象在一些大型教学科研设备方面尤为突出,如一些设备仪器在专业调整或科研项目结题后长期处于闲置状态,致使已有资产的无形损失加大,形成隐形资产流失。
3、固定资产流失严重
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或执行力度不足,加之长期以来的行政管理模式使各部门将资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混为一体,还没形成教育成本核算和节约意识。在产权方面缺乏具体的责任人,因此学校很难对固定资产的毁损、流失查究责任,导致可能出现学校部分掌握固定资产使用权的二级单位或个人私自对外出租、出借学校固定资产,甚至将国有固定资产据为己有等现象。更有甚者擅自利用职权,将非经营性固定资产转化为经营性资产,导致有相当数量的非经营性固定资产未经资产评估和办理相关资产审批转移手续即流入生产经营单位。经营单位无偿占有和使用学校的固定资产,造成该收缴的固定资产经营收益未收缴,或者收缴的收益明显低于市场价格,导致固定资产的经济性、效益性、效率性无从体现。
4、领导重视程度不够,财务制度不健全
有些单位的领导由于缺乏财务知识,对单位的固定资产存在片面的认识,偏重于对现金、银行存款等流动资金的管理使用,形成了重货币资金、轻固定资产,重购入、轻管理的观念,造成了财产的流失。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学校等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折旧,财务部门只记固定资产总账,固定资产的购入、领用、报废等手续往往不够健全,不能及时记账跟踪。一些资产的报废、毁损、外调、变价处理等也没有形成正规的审批程序。资产所有部门的擅自处理,更有一些部门为了避免资产购置过程中各种繁杂审批手续,采用变相购买方式,更加使得财务无法正确入账,造成账物不实,账外资产大量存在。
二、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1、定期进行固定资产清查工作
定期开展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是固定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是开展资产管理工作的前提。必须根据资产管理的需要有目的地定期开展清查盘点工作,做到至少每半年清查一次。通过全面开展资产清查,明确现有固定资产状况,从而为加强资产预算管理、建立资产监管系统及实施资产动态管理提供信息支撑,以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可通过广泛宣传和动员、组织专门人员培训等方式,对实物资产进行全面清点,要求以物对账、对账查物、不重不漏,弄清资产来源、去向和管理情况。在资产清查的基础上,还应做到规范日常操作,严守资产的入账、调剂、报废、处理等环节,防止前清后乱的情况出现,保持账物、账卡、账实相符。同时要进一步完善高校在校办企业、经济实体、对外投资、联合办学等工作中固定资产的产权登记、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价值评估核算等基础性工作,严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此外,每个年度还应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的清查盘点,对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进行清理,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卡相符。
与此同时,还要将资产清查工作与资产评估工作结合起来,对没有入账或账面不能完全反映其实际价值的土地、房屋建筑物等要重新评估,使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
2、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
对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应按照管理法规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实施产权管理,保障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使固定资产得到充分合理配置和使用。(1)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监督管理责任制,将资产监督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科室及个人,明确固定资产物资管理部门、核算部门和使用部门以及个人的责任。(2)要规范固定资产的购买和转让规定,明确购买、转让原则和条件,坚持审批程序,不得随意购买和转让学校的固定资产。(3)坚持固定资产日常使用维护制度,加强维修、保养,提高固定资产的质量和使用寿命。(4)要完善资产报废注销制度,处置固定资产应严格履行审批手续,规范操作程序。
3、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素质培养
管理人员自身思想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固定资产的管理成效。因此把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建设列入学校整体规划中去,对确保管理工作的规范、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资产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首先要选拔一批思想进步、作风踏实、责任心强、熟悉政策、懂业务、善于管理的人才,并在工作中要经常性的对资产管理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和廉政勤政教育,提高其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使他们热心资产管理工作,做到爱岗敬业、廉洁奉公、坚持原则、不谋私得、遵纪守法、不搞权钱交易。资产管理工作要做到,(1)精业务:通过多种形式对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精通业务,提高管理水平。(2)严制度:要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对管理业绩突出和管理混乱造成损失的人员分别予以奖励和处罚。(3)高效率: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系统,实行网络管理、网上对账等,实现固定资产的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逐步达到固定资产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快速高效的要求。
三 、结语
高校固定资产是提高教学、科研、管理能力的物质保障,是提高高校办学条件及提升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基础,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极其复杂的工作,必须充分认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不断加强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为高校的综合实力水平提升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鲍学曾:新编事业单位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2] 赵春荣:对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经济师,2003(4).
村级集体资产管理范文6
一、固定资产管理存在“三紧三松”现象
(1)对钱管的“紧”,对物管的“松”。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深入,使得“有钱好办事”、“有钱能办事”的思想深深的根植于人们的观念意识中。在“钱”的安全问题上,各单位每年、每季度都要讲,都要查;在“钱”的使用上,各种法规制度有着明确而详细的规定。对“钱”,思想重视程度高,管的紧。相反,对“物”思想重视程度不够,管的松。诸如以下普遍存在的现象:对固定资产的丢失、损毁或浪费等现象各单位普遍很少关心;对固定资产的认识仍然是“谁购建、谁使用、谁所有”,认为自己单位或部门出钱购建的,就是本单位、部门的财产,可以自行安排,任意调配,擅自处置。(2)资产购置管的“紧”,处置管的“松”。多数单位在购置固定资产时,由各部门提出购置需求,按照经费使用审批权限逐级审批,购置后在本单位教学资产管理系统中按照品名、规格型号、数量、单价、金额等逐项进行登记,购置过程规范,管的非常紧。相反,固定资产处置过程随意性比较大,管的松。一些单位对因盘亏、损毁、报废等原因造成的固定资产减少,由于怕承担责任,迟迟不做报批核销处理;一些为个人配备的办公、通信设备,物随人走,公物逐渐转变为私人财产。如检查中发现,某单位自2002年建立固定资产账以来,资产减少数近千万元,但账面却显示只有两辆10年前购买的捷达。(3)对账管的“紧”,对物管的“松”。固定资产核算存在三套账,管的较紧。一套是事业部门设立的账,对本系统固定资产进行序时明细核算;一套是会计账,通过设立“固定资产”科目,对资产进行总分类核算和明细核算;一套是资产账,按照“固定资产”科目,对固定资产存量和增加、减少等情况进行登记挂账和统计分析。但是,资产流失现象依然严重,主要原因还是对物管的松,具体体现在:一是单位领导对物管的松,单位领导对本单位或使用者如何用好、管好资产不够重视,导致资产占有单位或个人对物管的松;二是事业部门管理制度执行不严,事业部门本身对资产登记、保管、检查和报告等基本管理制度的落实不到位,导致对物管的松,出现固定资产公私混用、家底不清的现象;三是财务部门对物管的松,体现在财务部门对事业部门监管不力。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1)严控预算过程,打破紧钱松物现象。加强和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使用的计划性,把固定资产与经费预算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存量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固定资产,调剂使用闲置固定资产,减少固定资产重复购置,打破紧钱松物传统。预算编报前,事业部门要统计存量固定资产,根据年度事业任务、存量固定资产家底、资产编配限额等情况,进行经费需求测算,编制详细的固定资产购置计划,资产管理部门在此基础上编制固定资产预算。预算执行中,财务部门要坚持清查制度,不得超预算购买固定资产,清查结果以《资产清查认定书》的形式,由事业部门和财务部门领导签字备案,并在上报决算时附编报说明。预算执行终了,要对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与奖惩。财务部门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各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进行考核,对管理较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管理较差的单位和个人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方法,对下年预算中固定资产部分进行核减。(2)严格责任约束制,打破紧购置松处置的现象。做好资产处置规范化、制度化,关键要严格责任约束制。只有严格责任约束制,才能做到责任清晰到人,才能使人人有责任,人人有义务对所负责、所使用固定资产进行规范化管理。为此主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做到产权清晰、责任到人。按照固定资产信息编码明确资产归属单位、使用人,做到权属、责任明了。其次,明确部门后勤主管领导负责制。各事业部门后勤主管领导除负责本单位固定资产购置外,还要负责资产的报废、退役。按照购买固定资产时登记的使用年限,定期核查。报废、退役固定资产要经部门后勤主管领导认真审核、批准,并按保密办划分的不同类别采取不同的处置方式。再次,规定财务部门总负责制。财务部门要起到总负责的作用,定期检查相关职能部门固定资产管理情况,并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对固定资产购置、处置、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清理。核查中发现固定资产在数量、金额、规格型号等与账面不符的,要查明原因,盘盈盘亏要奖惩到人,并根据清查报告调增或调减固定资产账面,做到账实一致。(3)严控编码与实物对应关系,打破紧账松物现象。统一固定资产信息编码,使财务部门和事业部门管理信息数据对接,做到信息编码与实物唯一对应。事业部门对所购固定资产采取卡片式管理,卡片编号为信息编码。信息编码由前置编码、编码位数和后置编码组成。固定资产购置时,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按照固定资产科目的类、款、项、目和单位编制序列设置各类固定资产编码的前置编码,然后根据固定资产预算编制总数,确定各类固定资产编码的位数,最后根据编码的位数和购买固定资产的序时数量编制编码的后置编码。同时根据所购固定资产详细信息填制卡片,将卡片存档保管。固定资产信息编码一式两分,一份由事业部门随发票作为所购置固定资产的原始凭证报销,一份贴于所购固定资产显眼位置。其次,会计记账时,先核对事业部门前置编码是否正确,然后进行核算。最后,负责固定资产的会计对资产的增加和减少进行登记,通知单号为信息编码。定期联合职能部门,根据信息编码定期检查,做到账账、账实相符,从而打破紧账松物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