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核算职能的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核算职能的内容范文1
关键词:央行业务;事后监督;内控体制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2(4)-0010-03
目前,人民银行逐步建立健全了由业务核算部门、内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事后监督等部门构成的内部控制体系。这些部门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维护央行业务的稳健运行,防范和控制风险。事后监督部门单设以来,从其职能发挥的效果来看,各级会计核算部门的整体业务差错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会计核算质量逐步提高,防范和化解资金风险的能力不断提升。但是,整体来说,内控体系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内部信息传导沟通机制和协调机制尚待建立,内控体系中职能部门的职责划分尚不明确,监督检查职责和监督内容相互交叉(尤其在会计核算业务的监督控制方面),事后监督职能的发挥与总行对事后监督工作的要求和希望存在差距等等,而事后监督在内控体系中的角色定位不够清晰是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因此,需要科学定位事后监督在央行内部控制体系中扮演的角色。
一、事后监督在央行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作用分析
(一)事后监督具有的监督优势
在人民银行内控体系中,事后监督部门成立较晚,但其提高会计核算质量,防范资金风险的职责,以及对核算业务监督的专业性,使它与其他内控部门相比,具有独特的监督优势。
1、每日实施监督,监督具有连续性
事后监督每个工作日持续进行,监督人员对上一工作日的核算业务进行全面的审核与检验。这种对业务的不间断的监督,能及早发现存在问题,尽快采取措施。相对于内审、纪检部门的不定期检查监督,克服了时滞现象,是目前央行唯一能对核算业务进行持续日常监督的机构。
2、监督重点突出,具有风险防范能力
事后监督在全面监督的基础上,重点对大额资金汇划、特殊业务处理等涉及资金出入、核算系统管理、重要事项变动的风险环节进行监督。对这些风险点的监督,可以充分利用各类业务资料集中齐全的优势,从账务关系对应的角度,准确核对业务操作的真实性,有效监控资金来源和资金去向,造就资金风险防范的“防火墙”。
3、作用独特,具有业务督导作用
基于上述两个特性,事后监督的存在有助于消除怀有作案动机人员的侥幸心理,有效规避道德风险。事后监督以对日常业务核算的规范性要求为基点,按照制度规定,将发现的问题和苗头通过多种渠道反馈,不断提示对业务操作及操作流程的要求,督促核算部门加强核算管理和控制,将有可能转化为资金风险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事后监督在内控体系中的独特作用
事后监督对会计核算业务实行全面和连续监督,与会计核算部门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直接接触到会计核算的具体业务和详细数据,其监督结果可为上级领导的科学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为其他内控部门提供监督信息、监督线索,为被监督部门提供促进会计核算规范化的改进建议和加强风险防范的意见。因此,鉴于事后监督工作的特点和其在央行内控体系中的监督优势,处在联系着前台业务核算部门和后台内控管理部门的位置,身兼会计核算控制和监督控制的双重角色,从人民银行内部控制管理的实际状况看,事后监督处于内控体系中核算业务监督的“中枢”位置,发挥着中心监督作用。
二、事后监督职能定位的局限性影响其职能的充分发挥
(一)事后监督职能定位偏低与其担负的监督职责不相适应
在总行《关于改进和加强事后监督工作的意见》中,虽然指出事后监督属于“会计核算监督的范畴”,但又指出事后监督工作“是会计核算过程的延续,是会计核算业务的后台”,强调事后监督工作的会计核算属性甚于其会计核算监督的属性,弱化了事后监督的内控职能。事后监督职能定位与其肩负的把好会计核算质量关,加强资金风险防范的职责不相适应。工作实践中,由于事后监督职能定位偏低,对事后监督工作存在着认为其只是前台会计核算业务的延伸和二次复核的观点,把事后监督简单地定位为“事后”的查错纠弊部门,忽视其具有的对会计核算的监控职能,不利于事后监督工作向纵深发展,不利于内控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二)事后监督职能定位偏低制约其职能的充分发挥
一是制约监督的独立性。事后监督的独立性包含形式上和实质上两方面,形式上的独立以事后监督部门单独设立可以实现,实质上的独立必然伴随着职能地位确定,工作职责、工作范围、工作方法等的清晰界定。职能定位的局限显然在实质性上制约事后监督的独立性,使事后监督在履行职责时难以处于超然地位,且容易受到来自外部的干扰,监督的有效性难以保障。二是制约监督权威的树立。事后监督的对象一般是同级的业务核算部门,若会计核算过程结束于事后监督工作完毕之后,核算部门会有“产品”(会计核算)还有下一道“工序”(事后监督)作处理的想法,出现降低对核算业务质量要求的倾向,一些不规范的作法得不到及时纠正,甚至出现有些问题屡查屡犯的情况,事后监督的监督权威得不到有效树立,由此导致事后监督的工作压力增加而监督效力却大打折扣。
三、事后监督在内控体系中的角色定位
从事后监督与央行其它内控部门之间的关系看,既相互独立、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目标一致。清晰定位事后监督的职能,并对其职能加以细化、完善,有利于其全面履行对会计核算业务的监督职能,有利于发挥内控体系的整体效能。
会计核算职能的内容范文2
关键词:会计业务;职能;信息化环境
一、会计业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
会计业务的基本职能是对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进行及时核算和有效监督。
(一)会计业务的核算职能
会计业务的核算职能就是为企业经营管理采集、处理、存储、传递各种会计信息,会计核算是会计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企业、单位在一定会计期间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真及时、准确、真实、完整的记录、计算和报告,贯穿于整个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量、报告,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息的职能。
(二)会计业务的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是指通过调节、指导、控制等方式,对客观经济活动的合理、合法性进行考核和评价,并采取措施施加影响,以实现预期目标。会计监督的内容包括:对财务收支的合法性进行监督,对公共财产的完整性进行监督,对经济业务的真实性进行监督。可以说会计监督贯穿于企业会计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后整个过程,
实现会计监督职能最重要的体现形式就是履行会计监督职能的作用,同时这也是检验会计监督实施效果并籍以评价会计监督机制优劣的根本标准。虽然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环境以及每个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类型都可能完全相同,但会计监督的职能都是相同的,而发挥会计监督的作用则各有不同。这是因为会计监督的最终目的是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使会计信息达到“规定要求或符合某些特征”是他们的共同要求。
会计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之间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就无法进行有效监督,只有正确的核算监督才有真实可靠的依据。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证,只有核算没有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就不能发挥会计职能应有的作用。
二、会计业务反映和控制职能
随着会计环境的不断变化,尤其是在信息化的环境下,会计在内涵和外延这两个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导致会计职能的本质内容也在发生变化。根据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程度,会计职能已经被财务业务一体化所冲击,并有逐步发展到符合会计决策支持系统阶段要求的综合分析和事前监控职能,换句话说,会计的基本职能已经从原来的核算和监督发展到反映(核算和信息服务)和控制(控制和预决策支持)。
(一)会计的反映职能-核算和信息服务
会计的反映职能主要是在财务业务一体化阶段的会计信息体统上体现出来,由于会计信息系统对与业务同步的会计信息能够实现实时的采集、处理和存储,使会计核算可以自动完成,达到企业各系统之间的信息高度共享。会计信息系统作为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实现在一个规范的信息流中对信息的确认、核算、存储、传递和输出,使会计信息在企业财务部门与各业务部门之间得到及时的分解、传递和交换,决策层和管理层能够及时得到高效、准确的财务信息和商业报告。
在反映会计信息质量的水平上与传统会计核算职能相比会计在信息化得环境下所具有的反映职能已经大大提高。传统的会计核算所反映的结果是对事后进行检查,主要反映历史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信息非常滞后致使参考价值大大降低。而会计的反映职能在财务一体化条件下是通过实时采集对企业能够产生影响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详细的会计信息,同时进行实时的控制和处理,保证在会计信息系统中事中控制和事后统计能够紧密联系,从而使决策层和管理层能够根据处理过的会计信息及时制定相应的经营决策。
(二)会计的控制职能-实时控制盒预决策支持
会计的控制职能已经从传统的监督职能转变为实时控制职能,并能够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具有建设性和前瞻性的决策支持,在会计的传统职能中,会计监督针对只是会计的事后核算,原因主要有,一方面,是由于会计信息与业务信息存在时间上的差异,采集信息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了满足会计账表的登记,业务的活动与会计信息加工之间缺乏关联性,业务信息与会计信息之间存在的差异、会计信息相对滞后于业务信息,导致了会计信息缺乏实时性、有用性和相关性。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利用滞后的会计信息无法对整个经营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更无法为决策层和管理层的预策、决策提供有效支持。
会计控制在信息化环境下,通过货币、实物、时间对企业业务的经营过程进行不间断的控制和实时分析,从而能够对企业的各项经营业务进行有效的指导、调节和约束,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经营效率。在信息化环境下,会计实时控制职能的含义也在扩展,包括时空控制、过程控制和动态控制。时空控制是指相关人员通过网络可以再最短的时间内和任意地点获取会计控制所需的信息。过程控制是指在利用实时信息的基础上对包括产品的研发、采购、仓储、生产、销售、服务等所有环节的整个业务价值链进行实时有效的控制。动态控制指的是实时获取与所有业务活动同步的动态信息,而不再是获取事后的静态会计核算信息,在获取动态信息的同时进行实时的分析和调节,使会计的控制行为从静态走向动态,从事后葱香事中。实时控制的三层含义必须依靠一个功能强大的、完善的并且能够支持决策层和管理层预测决策的会计信息系统才能够发挥真正的作用,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信息系统才能够把会计业务的职能从传统的核算发展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支持决策的方向,使企业的会计信息可以随时被企业的经营者和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所利用,可以随时利用企业的会计信息准确预测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经营形式并为企业的经营者制定正确的经营决策提供支持。
三、结论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会计职业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会计在经济活动中的职能作用也在扩展和深化。会计信息化是新时期会计职能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会计信息化将计算机、网络、通信等先进信息技术引入会计学科,与传统的会计工作相融合,在财务处理等方面发挥作用。同时,它还包含有更深的内容,如会计基本理论信息化、会计实务信息化、会计教育信息化、会计管理信息化等,是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者单位: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杨周南,吴沁红,续慧泓,中国XBRL研讨会综述[J],会计研究,2011(9).
会计核算职能的内容范文3
关键词:行政单位会计;会计核算;会计管理;核心能力
一、行政单位会计的科学定位
《会计法》中提及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现代会计又派生了会计决策、会计计划、会计组织等职能,广义而言,会计组织、会计计划、会计决策、会计监督都属于会计管理的范畴,所以,用会计系统的概念可以将会计职能划分为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行政单位会计无论是会计核算,还是会计管理,都必须以社会公共治理的需要为前提,以本单位的财务管理的需求为目标。
(一)误区一--会计不重要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会计核算工作为会计电算化所代劳,出现以会计电算化普遍应用为由削减单位会计人员的提案也就不足为奇了。会计管理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使得会计与其他管理系统相互影响、交叉、渗透,会计的部分作用逐步为其他管理取代。20世纪80年代,我国正式提出“会计管理”的概念,但由于种种原因,相关讨论并没有更大的突破。所以,如果行政单位会计的定位仅仅是会计核算,当核算都由计算机代劳了,会计也就不重要了。
(二)误区二--会计在于管理
随着管理学的发展与盛行,人们对管理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许多人迫不及待地将会计的重心从会计核算转移到会计管理。有此误区主要是源于对会计核算作用的否定,没有给会计管理一个科学的定位,抛弃了会计核算这个根基。当然,会计首先是从历史上的官厅会计发展而来的,行政单位会计自产生起就是为管理服务的。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遍应用,会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单位的行政管理;同时,会计核算强,而管理弱,会计管理成为了会计职能作用发挥的瓶颈,因而得到大家特别的关注。但不能否认,会计核算是这种管理的性质和内容。
(三)科学定位--会计核算基础上的会计管理
会计核算是基础,正是会计核算的存在,才使得会计管理具有独特性,有其他管理不具备的优势。行政单位会计的发展变化的过程,是一个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共同发展的过程,会计核算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了会计管理水平的提高,重要性不断增强,更引起了人们对会计管理越来越多的关注。会计只是固守在会计报表披露研究的狭小空间里不求发展,确实将逐步走向消亡,必须充分发挥会计的管理优势,开辟愈走愈宽广的会计之路。不言而喻,行政单位会计的定位离不开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这两个方面。
二、行政单位会计提供会计信息的特殊性
在公共财政框架下,行政单位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国家政策的一种表现方式,具体能够提供以下信息。
(一)提供政府自身管理信息
政府部门通过行政单位会计来获取充分而必要的信息,借助会计信息,监控财政资金支出情况、资金绩效,以及债务状况、资产管理情况等,进一步加强管理。政府采购、部门预算、财政监督、收支两条线等公共财政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也需要行政单位会计持续提供相应的信息,不断调整改革措施,以实现改革预期效果。
(二)提供政府财政状况信息
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的资金主要是政府收取纳税人的税收、在国内或国外举借的债务等。因而,行政单位会计提供相应的财政资金的使用状况、资金支出结构以及资金使用效果,还有政府的资产状况、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等;同时,还提供的政府平衡财政赤字的能力、偿债能力以及债务结构等方面的会计信息,供政府国债购买者使用。
(三)提供政府受托责任信息
随着政府职能转变,为提高政府透明度,建设阳光财政,政府部门主动向社会公众公开行政单位会计信息,反应收支状况、现金流量状况、资源状况等,揭示经济流量和经济存量,展现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也体现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从而达到解脱公共受托责任的目的。
(四)提供公共财政调控信息
按照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在市场经济中,公共财政的宏观调控作用主要通过财政政策来发挥,公共财政制定和实施财政政策,必须依据充分的信息。行政单位会计是公共财政核算体系,提供独特的、能带来价值效益的、甚至是难以模仿的会计信息,因此会计信息是行政单位会计提供的核心品牌产品。
三、行政单位会计管理对会计信息的重要影响
行政单位会计自产生以来就是为政府管理服务的,行政单位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满足了多方面管理的需要,应该说行政单位会计本身就具有管理的职能。
(一)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确认、计量和传递政府公共管理活动中经济信息
在会计核算过程中,行政单位会计始终发挥着分析、判断、预测、监督等控制的职能。会计科目的设置是会计对财政收支归类的体现,对进入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的审核体现会计对财政收支合法合规性的分析与判断,会计核算的基本要素往往是依据会计管理的需要来设计和调整的。
(二)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反映政府全部财务活动及其结果
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系统,是本单位决策层了解财务状况、获取决策信息的显微镜,实时反映一级政府作为完整的一个会计主体全部的财务活动及其结果。在核算过程中,行政单位会计更通过自身的职业判断,对会计信息系统产生的会计数据进行专业分析,帮助决策阶层深层次的了解会计信息。
(三)行政单位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将有助于相关者作出合理的决策
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决策,是对于各类资源的各种备选用途作出合理选择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明确问题、拟定解决问题的备选方案、研究选定最终方案。无论哪个步骤,都需要充分的相关信息,只有对尽可能完整、相关的信息综合研究后,才能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四、行政单位会计核心能力是会计核算基础上的会计管理
(一)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是两个行政单位会计的组成子系统
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有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天然联系。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会计管理调节控制的职能发挥。在决策中,管理人员设定目标、分析方案、选取方案时,都离不开会计核算提供的会计信息作为参考决策依据;甚至在管理人员执行方案之后,也有赖于会计核算提供方案执行后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反馈的信息,用于评估执行情况,必要时调整原定目标。由此可见,无论是会计管理的事前计划、预测与决策,还是事中追踪与监控,甚至是事后的分析与评价,始终离不开会计核算提供的会计信息。因此,会计管理受会计核算质量和效率的制约,而会计核算的发展与改革也必须充分考虑会计管理的需求。
(二)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是行政单位会计两个互相依赖的子系统
在现代会计系统中截然分清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不仅徒劳无功,甚至适得其反。会计核算既是会计管理的出发点,也是会计管理落脚点,会计管理必须是建立在会计核算基础上的管理。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公共财政改革的深入,行政单位会计也不能停留在核算的层面上,要从会计管理的需要出发不断完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打造会计信息的品牌,让会计管理成为会计核算的引航灯和目标,会计信息的品牌不能单靠会计核算,它需要来自会计管理的远见和统筹。由会计核算提供全面完整、及时可靠的财务信息和预算信息;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以会计核算对各个经济活动数据进入核算系统前的审核把关为引子,进而有针对性利用会计核算信号牵制引导本单位的收支行为,从而开展会计管理,形成一系列收支规范机制,为预算管理和财政决策服务。
(三)行政单位会计具备微观管理的先天优越条件
最基层的资源获取、资金使用和预算管理方面的活动信息是进行微观管理的必备信息,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和管理的正是最基层的财务运营资源,行政单位会计具备微观管理的先天优越条件,主要体现在:
1. 基于报告的需要。从政府每一笔最基础的收支核算为起点,行政单位会计记录了第一手的财政资讯,反映的公共财政信息最为直接、最为感性,为财务报告使用者追踪机构层交易提供及时、可比、可靠和全面的关于财务和预算的信息,以满足管理、决策和评估受托责任的要求。
2. 基于管理的需要。行政单位会计在核算和管理上比总预算会计更灵活,可在大框架下,进行一系列的改进或者细化,达到核算细致、管理到位的效果。无论是对行政单位的管理,还是行政单位进行的自身管理,要将单位治理真正融入会计系统建设并取得进展,在预算管理中嵌入与治理相关的制度控制和实施机制等,行政单位会计是不可替代、最合适的角色。
综上所述,行政单位会计的核心能力着重体现在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的有机结合之中,无论是从内容还是逻辑层次来看,二者都是会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正是两者的有机结合,才形成了政府公共财政收支的会计管理、控制的循环,构成了行政单位会计的核心能力――会计核算基础上的会计管理。
参考文献:
[1]葛宇飞.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管理措施探讨[J].管理视野,2013(01).
[2]史冬.浅议企业管理中会计职能的转变[J].中国市场,2015(19).
[3]虞珍芳.行政单位会计管理职能提升探讨[J].管理纵横,2014(21).
会计核算职能的内容范文4
关键词:会计核算;企业内控制度;管理措施;人员配置
会计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与基础,通过高质量的核算工作,能够帮助企业及时找到企业经营中的不足之处,科学对企业经营模式以及相应的管理模式进行调整,以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的稳定提升。不过目前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工作还是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整体开展质量并没有达到预期值,为了确保各项核算工作的高质量实施,各企业应对自身核算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1企业会计核算的不足之处
1.1人员配置与会计机构方面的问题
根据笔者多年工作经验,目前仍然存在着会计人员任用不合理以及机构设置不规范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因为部分企业出于对成本的考虑,并不会设置相应的会计机构,而会计人员也多以直系亲属或者外部聘用者为主,其中外部聘用者往往承担着多家公司的财务工作,这就会对核算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开展质量形成直接的影响,并不利于核算工作的发展。
1.2会计核算制度方面的问题
核算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以两点为主:第一,账目设置与相应制度不符。部分会计核算人员在对企业账目进行设置时,并没有将企业实情需求以及发展战略考虑到其中,这样的账目设置质量自然可想而知;第二,核算主体清晰度较低。这一问题与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人员能力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很容易就会产生个人资产与企业资产发生混淆的问题,并不利于核算工作的开展。
1.3内部监督机制方面的问题
为保证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内部会建立一定量的内控制度,以达到对内部核算情况进行监督与控制的目的。但目前部分制度的建立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且会计反映职能以及监督职能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都会对核算工作的开展造成影响,会对核算人员造成直接的束缚,导致会计监督职能无法得到切实体现。
2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建议
2.1完善会计机构建设
针对企业内部会计机构建设存在的问题,各企业首先要对国家相应会计制度以及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进行深层次解读,并要以此为基础来对核算工作的独立性进行保障;其次要按照企业经营方向、规模以及经济特点等内容科学对会计结构进行设置,这样不仅能够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完成率,同时还可以帮助企业对自身经济效益进行提升;最后要建立起配套的机构管理制度,要利用这些制度对会计人员的操作行为进行规范,以降低不良操作的发生机率,为后续核算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提供保障[1]。
2.2增强核算监管力度
由于企业内部制度还没有达到完善,因此为了保障核算监督职能的完全发挥,企业可以尝试借助中介结构的力量,来对企业核算监督工作进行强化,要对企业各项财务工作进行明确,并要对每一项财务工作实施监督,要带动企业会计管理规范化工作的开展[2]。应建立起严格的财务管理监督制度,如果出现会计工作违反规定的情况,要实施多部门联合核查机制,使各个部门能够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从而实现对违规行为的高质量盘查,保证企业财务工作的管理质量,以确保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2.3建立健全的核算制度
为了对企业会计核算实施规范化管理,企业还应对建立起健全的会计核算制度,并以此为基础,对会计人员所负权责进行明确,实施责任明确制,以便对会计人员工作行为进行有效规范。同时要运用专业培训以及技能宣传等方式,来对会计核算主体进行明确,要保证个人资产与企业资产的清晰度,妥善解决两项资产混淆的问题[3]。此外还要对会计核算流程以及手段进行详细规定,要保证各项核算工作都能按照章程进行,以保证各项工作开展的规范性。此外还要对会计流程以及会计工作开展方式进行优化,要对流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正视,以便及时对其进行调整与完善,真正实现财务规划化管理。
2.4完善会计核算岗位设置
针对会计核算岗位设置存在的问题,各企业应对各会计岗位的职能、责任以及相应的工作内容进行明确,并以此为依托制定出科学化的岗位设置调整方案,企业要至少建立资金筹备、会计稽核以及组织核算与账目清查四个岗位,以便对企业资金实施科学分配,以实现对每笔资金的合理运用,为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企业管理者也应给予会计工作一定的自,要保证各项财务工作都能按照相应规章制度开展,整体会计工作流程能够得到切实强化,每项工作都能有序进行。同时各企业要对会计核算制度进行更深层次的认知,要改变以往单一的算账以及记账模式,不仅要对会计核算知识进行不断学习,同时还要提高企业内部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认知程度,要确保各项核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落实,保证无论经济环境如何变化,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都能适应。
3结束语
鉴于会计核算对于企业经营的重要性,各企业要对会计核算存在的弊端进行审视,并要通过完善机构建设、增强核算监管力度、优化核算制度以及完善会计岗位设置等手段,切实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进行优化,有效提升企业会计核算管理水平,保证企业经营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发现与解决,为企业的稳定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管健 单位:济南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宿明俊.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8):271.
会计核算职能的内容范文5
关键词:财务会计;核算类型;业务拓展
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4-0083-02
一、传统财务会计工作的现状
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为组织核算工作所建立的工作机构和制定的工作制度及工作纪律,也被称之为“财务管理”;而另一部分则是为进行反映、核算并按照规定的技术方法和手段进行的经济事项处理过程,即被称之为“会计核算”。传统的会计核算一直沿袭着用原始的手工方式进行凭证编制、账务登记、编制报表等机械、重复性的工作,会计人员周而复始地劳作于相应的会计核算程序之中,影响了会计人员探寻更加科学的会计业务处理方法和有效发挥“参谋”作用的积极性。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财务软件的应用,会计工作者已基本摆脱了原始手工工作方式的束缚,获得了时间与空间的解放,亦即有可能在更广阔、更具有深度的范围和领域对会计核算业务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和探讨。
二、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比较
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是企业会计系统中的两个不同的重要领域。财务会计着眼于过去和现在,注重对经济事项的“复制与还原”,严格遵守“公认会计原则”,按照客观、真实和历史成本原则反映经济业务的活动轨迹,且主要服务于与本单位经济事项有联系外部环境;管理会计侧重于现在和未来的发展,依据管理经济学、工程经济学、数量化管理和决策等理论,将财务管理、成本核算、会计系统信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引进、吸收和应用到的经济效益决策分析业务中,注重强化对现在和未来经济事项的评价、分析、预测和确定,其工作的侧重点主要在单位的内部。
三、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向财务会计领域渗透与扩展的趋势
全球性经济秩序的建立和形势的不断发展,使得企业的管理层对外部市场环境未来变化的把握以及对内部管理、控制的需求更加迫切。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经营管理层对强化财务部门的职能、扩展和提升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参谋”的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表现形式和反映效果上,要求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能够在经营目标决策、防范经营风险、建立内部控制机制、保障实施经营过程等方面提供准确反映、判断和确定未来经营活动的数据、信息、方案、意见及办法,这也成为管理层确定经营目标的首选内容。工作内容的深化和扩展,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扩大知识视野,汲取和应用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提高对本单位事业未来发展的前瞻性认识,尽快摆脱传统核算办法对自身的束缚,从服务单位发展的长期目标出发,把严格细致地核算与科学有效地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借鉴和参照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原理、技能、办法等具体内容,使其融入到日常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业务中,以适应经营管理活动的需要;同时,协助企业管理层强化内部管理,科学谨慎地制定既能代表符合市场需求的经营策略,又能合理有效地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充分调动和挖掘经营潜力,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优质服务。这也是对转换会计工作机制提出的新要求。
四、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业务的相互包容和有效发挥作用
会计核算职能的内容范文6
关键词:乡镇财政所;会计核算;现状分析;对策建议
1前言
乡镇财政对于地方建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构成之一,对于我国财政政策方针的落实和执行,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中,在财政管理中,会计核算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挥地方财政的作用,维护广大基层群众的实际利益,就必须重视改善会计核算,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保障财政资金的合理利用。
2会计核算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的形势来讲,会计核算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管理模式不健全,虽然已经采取了一定的手段和措施进行改进,但是目前其依旧处于完善和发展阶段,管理方面仍旧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其中较为普遍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2.1核算内容没有进行清晰界定
当前,乡镇财政所会计核算的开展缺乏明确的规定,实行的模式是“乡镇使用,县级监管”,实际上上级财政管理部门只是提出了较为笼统的管理方式,并没有进行具体的细化和明确,其中规章制度以及执行规范方面都缺乏完善,核算内容没有进行清晰界定。
2.2核算和财政管理混为一谈
严格意义上讲,会计核算和财政管理的功能、作用是不同的。但是在实际上,很多乡镇财政所既负责财政管理,同时也肩负会计核算责任,两种职责兼任,导致其在具体工作时,很难将二者完全分离开,常常是混在一起进行,不仅财政管理效率和质量较为低下,会计核算也同样非常不规范。
2.3财政所自身定位不科学,没有明确权责
经过税费改革之后,乡镇财政的税收权力被严重削弱。我国相关政策提出,改革后乡镇财政的主要职能应以税费核算以及监督为主,但是,由于缺乏规范指导以及自身性质的复杂性,很多乡镇财政部门的职能不够清晰和明确。其中有一部分单位将落实国家政策为工作重点,忽视了自身的管理职能,导致财政工作重心偏移,造成会计核算中出现了很多实际问题。
2.4专项资金核算很难保障准确性
近些年来,国家加强了对于基层地区的支援,为了解决基层地区的发展问题,国家财政拨付了大量资金。但是,与此同时,乡镇财政的专项资金核算中却存在一些问题。由于缺乏匹配财政资金用途的明确核算体系,导致在具体的核算工作中,很难严格依照国家法律要求实现统一管理和核算,造成核算的准确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2.5尚未实现精细化管理
与省市级单位相比,乡镇单位普遍存在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并且经常还伴随着内容多的情况,导致管理工作较为复杂。另外,由于村级财务的项目比较杂乱,会计核算包含的内容很多,再加上管理模式的差别,导致财政管理实施中存在很多实际困难。
3改进乡镇财政所会计核算的对策建议
3.1制定规范的政策,采取有效的核算方法
当前形势下,要想改进会计核算工作,就必须重视相关制度和体系的完善。目前,对于核算体系的完善,很多地方都在依据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依旧需要加强改进。鉴于这种情况,各个乡镇财政单位的上级部门,应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重视根据具体情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形成一套与当地财政和核算工作实际相符合的管理体系,促进财政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协调性,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促进管理工作的改进。
3.2强化核算工作,加强专项资金的规范管理
就当前来讲,国家对于基层地区的财政扶持都需乡镇财政付诸实现,比如资金使用分配等,都需要乡镇财政去具体实施,因此,从某种方面来讲,乡镇财政目前最重要的责任之一是为基层建设服务。因此,为了确保专项资金的科学使用,乡镇财政单位必须做好详细的资金使用记录和管理。乡镇财政管理工作是确保国家政策落实的基本保障,也是实现基层扶持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加强对于专项款项的使用管理。
3.3健全监督机制
国家财政对于基层地区的拨款大多是为了改善民生的专项资金,由于资金性质比较特殊,乡镇财政的作用显得格外重要。一旦资金管理发生问题,造成的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因此,为了实现有效的控制,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就必须重视健全监督机制,防止因监管不到位导致的财政问题的发生。同时,由于财政工作人员对于管理工作的改善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重视加强人员的素质教育,帮助其树立责任意识和廉政意识,保障财政工作的质量,实现对于专项资金的科学管理,确保财政资金能够真正起到改善民生的作用,保障专项资金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4结语
乡镇财政在国家财政政策实施和促进基层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管理工作的质量关系到基层群众的实际利益,也关系到国家的政府职能转变,影响力不容忽视。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乡镇财政单位应重视加强财政管理工作,强化会计核算,保障国家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使专项资金能够真正发挥出改善民生的作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基层政府的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
参考文献
[1]王晟.施工企业流动资金借款费用会计核算探讨[J].商业会计.2015,(05):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