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水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技术水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技术水平

计算机技术水平范文1

【关键词】 输卵管妊娠;肌酸激酶;孕酮

文章编号:1003-1383(2007)04-0400-02

中图分类号:R 714.22+1

文献标识码:A

目前诊断输卵管妊娠的方法虽日趋完善,但误诊率仍较高,所以,寻求灵敏度高的生化指标十分重要。本研究通过检测输卵管妊娠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孕酮水平,旨在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孕酮水平与输卵管妊娠之间的关系,为输卵管妊娠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2月~2007年1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的妊娠妇女。输卵管妊娠组(Ⅰ组)入选条件:均有停经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阳性,经阴道B超筛查宫内未见妊娠囊、附件区发现混合性回声团,或诊断性刮宫未见绒毛,最后经剖腹手术及病理活组织检查证实为未破裂的输卵管妊娠。共60例患者入选。按孕周相同的配伍原则,1∶1∶1随机收集同期就诊的自然流产妇女(Ⅱ组)60例;正常宫内妊娠妇女(Ⅲ组)60例。所有入选者近期均无胸痛、外伤、手术史,无心脏、肝脏、肾脏、甲状腺及肌肉疾病史。三组孕妇年龄分别为27±4岁、27±3岁、26±3岁;孕次分别为2.0±0.8次、1.6±0.9次、1.7±1.0次;流产次数分别为1.2±0.5次、0.9±0.3次、1.0±0.3次;停经日数分别为46±9日、46±7日、46±6日;月经周期分别为30±2日、30±2日、31±2日。三组的年龄、孕次、流产次数、停经日数和月经周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所有入选者术前或产检时联合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孕酮水平。肌酸激酶检测采用分光光度法,正常值为10~60 U/L;孕酮正常值为9~15 nmol/L。

3.统计学处理 计量数据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

三组血清肌酸激酶、孕酮水平比较,Ⅰ组肌酸激酶水平高于Ⅱ组和Ⅲ组(P均

讨论

近年来,随着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阴道B超的临床应用,输卵管妊娠的诊断率有所提高。但在妊娠早期,无论是宫内妊娠还是异位妊娠均不易被察觉,尤其异位妊娠中的假妊娠囊和蜕膜征更易误诊为宫内妊娠[1],以往常采用连续动态测定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孕6周后复查B超协助诊断,故常延误诊断[2]。所以,我们希望通过有效的生化检查以辅助早期诊断输卵管妊娠。

肌酸激酶是肌肉能量代谢的关键酶,大量存在于肌肉组织中。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清中有一定量的肌酸激酶,肌细胞坏死时,细胞内的肌酸激酶释放入血,血清肌酸激酶升高,其水平取决于肌细胞损伤的性质和程度。本研究发现输卵管妊娠组的血清肌酸激酶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对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阳性,尤其是B超检查宫内、宫外均未见妊娠囊者,联合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孕酮等生化指标,可作为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如果有停经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阳性,而B超检查宫内、宫外又未见妊娠囊者,再进一步检查如果肌酸激酶明显升高、孕酮明显降低,则要考虑输卵管妊娠是否存在。

参考文献

[1]Ardaens Y,Guerin B,Permt N,et al.Contribution of ultrasonogt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ectopic pregnancy[J].J Gynecol Obstet Biol Reprod(法文),2003,32(7 Suppl ):S28-S38.

[2]Timmerman D.Predictive models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of ectopic pregnancy[J].Verh K Acad Geneeskd Belg(比利时文),2004,66(2):155-171.

[3]Kurzel RB,Mazdisnian F,Paige S,et al.Serum creative kinase is not a reliable indicator of ectopic pregnancy[J].Int J Fertil Womens Med,2001,46(6):300-303.

[4]何善阳,林国翘,李小毛,等.检测肌酸激酶/孕酮比值在诊断输卵管异位妊娠中的应用价值[J].新医学,2005,36(12):703-704.

计算机技术水平范文2

【关键词】云计算 数据挖掘技术 信息服务

云计算时代的到来使云计算条件下数据挖掘技术成为一种解决传统集中式数据挖掘的高效、信任的方法。数据挖掘的过程就是在大量数据库中,自动地进行搜索发现有用信息的过程,在此条件下,与高校信息服务相结合,定会对服务水平具有很大提升的作用。

1 云计算

现阶段,由于云计算还在不断深入研究,云计算还未有确定的意义。但网络上对于云计算的定义大多认为是一种基于因特网的计算,以请求的方式将软件、信息资源分配到计算机或其他设备上,其类似一个公共基础设施。还有学者认为云计算就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大众互相参与的一种计算模式,内容其实都是被虚拟后的,并且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

在计算机科学角度分析,云计算是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中交互的使用模式,以因特网为基本平台,按所需扩展方式来获得需要的资源。其中提供资源的网络平台被称为云,云中的资源是被虚拟的,是可以无限使用和随时获取的。云计算是分布计算、网格计算和并行计算的方式发展的,来进行商业的实现。

云计算特点也很明显,其规模巨大的服务器来实现超强的计算能力,谷歌云计算已经拥有了数百万台的服务器;用户可以在不同空间来获取各种终端服务,用户请求的资源是动态无形的,用户不必关心其具置便可在任何地方使用,这便是资源的虚拟化;数据多副本容错等措施来保障云计算的高信任服务;元计算下可延伸出更多的应用,具有很强的通用性;云计算还有很强的可扩展性,可根据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而扩大;云计算的低成本优势使得价格便宜,并且用户可根据自身实际需要进行购买使用。

2 云计算条件下的数据挖掘技术

因为数据挖掘处理的数据信息规模是庞大的,要从庞大的数据信息群中挖掘出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知识,其大规模的数据挖掘也是必须的。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上数据的翻倍增长,这就加重了数据挖掘的任务量,这就使数据挖掘需要有良好的硬件基础设施和安全的使用环境的原因。并且基于低成本的云计算服务,数据挖掘在此基础上可大大降低企业成本,并且也节省了设备开支。在并行化条件的云计算可以有效利用原有设备来提高大规模数据的处理速度和能力,并且效保证了其容错点和结点。

所以,云计算条件下数据挖掘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一整套的数据挖掘开发和应用所不可缺少的能力,能够更好的为解决数据挖掘服务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并且根据数据挖掘的需求和行为,云计算还可以结合其结构来设计基于云计算的数据挖掘服务的架构。

3 云计算条件下数据挖掘技术对高校信息服务水平的提升作用

随着云计算条件下数据挖掘技术的出现,高校的信息服务水平也有所提高,传统的信息服务方式不再能满足高校学生的需求,资源的信息数字化成为高校信息服务的主流。

3.1 提高教务管理信息服务水平

数据挖掘是对深度的数据信息的分析方法,作为一种决策支持的过程,将教务管理带入到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中是非常有意义的,在此基础上云计算条件下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全面地分析课程设置和教学资源等因素之间存在的潜在联系。在教务管理系统中运用数据挖掘的关联规则,并且操作简单,对高校往年中的专业、课程、计划、选课等的信息都保存在教务管理系统中的情况,根据数据挖掘技术对教务管理系统中存在的数据进行有用的多方面分析后,为教师学生等提供有用信息,优化教育资源。

3.2 提高学生成绩分析系统中的信息服务水平

建立一个树状网框架,框架中每个节点的就是一个属性,连接着一个测试结果,每个小节点代表一个类别,框架的最高点就是根节点。在此框架中可以根据其对数据的属性值进行测试,形成相应对象的类别预测。根据其基本原理,其特定的算法可以从定量的角度精确分析学生的成绩等各个方面的数据,从数据中发现学生成绩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是否和老师教学水平有关,从而有助于老师改进其教学方法。

3.3 提高在教学评估系统中的信息服务水平

教学质量的评估在高校教学工作中具有一定意义,在每学期末的教学质量评估时,数据库又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怎样利用这些数据来发现教学质量的好坏与何种因素有关系,这就离不开运计算条件下数据挖掘技术。利用数据挖掘中的算法对教学质量评估的关联规则,分析教师本身素质和学生评价结果之间的潜在联系。关联规则的挖掘理论的应用的不断深入,其在教育管理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可以分析高效师资队伍的发展趋势,对评估指标进行优化等。

4 结束语

本文针对现代科技热门的云计算条件下的数据挖掘技术进行简单的解说和探讨,以及云计算条件下数据挖掘技术对高校信息服务水平的提升作用的简要总结。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其又会是一个崭新的局面。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有效利用云计算条件下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工作流程,从而更好地在此基础上发挥更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王鹏.走进云计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12(34):43-44.

[2]尹小明.基于价值网的云计算商业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邮件大学,2012,4(12):34-35.

作者单位

1.军械工程学院信息管理中心河北省石家庄市050000

计算机技术水平范文3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甲状腺激素和环核苷酸水平的变化,探讨右归丸对实验性脾肾两虚证大鼠的防治作用,并从微观角度阐释脾肾之间的联系。【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右归丸组。前期采用大黄液灌胃(剂量为4 g/只)复制脾虚模型,后期采用氢化可的松肌肉注射(剂量为25 mg·kg-1·d-1)复制肾虚模型,分别给予蒸馏水、右归丸(剂量为58 g·kg-1·d-1)灌胃。观察动物的一般状态并测定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及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促甲状腺素(TSH)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T3、T4、rT3含量在脾虚和脾肾两虚时均显著降低(P

【关键词】 右归丸/药理学;脾肾两虚/中药疗法;甲状腺激素;环核苷酸;疾病模型,动物;大鼠

脾肾两虚证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实验研究中往往侧重研究单一脏器,涉及脾肾两脏损伤的则很少。本实验根据脾肾相关理论复制脾肾两虚模型,通过观察模型组从脾虚发展为脾肾两虚时大鼠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促甲状腺素(TSH)含量的变化,探讨脾肾相关的微观基础,并观察补肾方剂右归丸对脾肾两虚证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动物清洁级SD大鼠,雄性,体质量(200±20)g,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许可证号为粤监证字2007A024,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SPF级动物实验室饲养。

12药物右归丸为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产品,批号:7013033;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由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705252。

13试剂T3、T4、rT3、TSH放射免疫检测试剂盒由北京科美东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批号:20070525;cAMP、cGMP试剂盒由上海中医药大学提供,批号:20071009。

14仪器SN695B型智能放免γ测量仪由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日环仪器一厂生产。

15实验方法在适应性喂养2 d后,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11只,模型组13只,右归丸组12只。造模分2个阶段完成:第1阶段采用大黄液灌胃复制脾虚模型[1],第2阶段在脾虚基础上采用氧化可的松肌注继续复制肾虚模型[2]。

第1阶段(14 d):正常对照组用等容积蒸馏水灌胃,每天2次,每次2 mL;模型组上午以2 kg/L大黄液2 mL灌胃,下午以2 mL蒸馏水灌胃;右归丸组上午同模型组,下午灌服右归丸水溶液2 mL,给药剂量为58 g·kg-1·d-1。

第2阶段(11 d):正常对照组每天肌肉注射生理盐水1 mL/只,同时灌服蒸馏水2 mL/只;模型组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25 mg·kg-1·d-1,并灌服蒸馏水2 mL/只;右归丸组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25 mg·kg-1·d-1,并灌服右归丸水溶液58 g·kg-1·d-1。

造模灌药期间,每天观察动物的一般状态(包括饮食、毛发、精神、活动等)。第14天眼眶取血,-40 ℃保存待测;第25天再次眼眶取血,并处死大鼠。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观察各组大鼠各时间点血清T3、T4、rT3、TSH及血浆cAMP、cGMP含量的变化,所有样品一次完成实验,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

16统计学方法实验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结果

21实验动物数量分析实验过程中因灌胃操作失误及造模所用药物损伤等原因引起正常对照组死亡1只,模型组死亡3只,右归丸组死亡4只。共损失8只,最终进入实验结果分析第1阶段为30只,第2阶段为28只。

22一般状况正常对照组动物表现为:毛发顺滑,体质量日渐增加,双目有神,反应、活动灵活敏捷,叫声响亮,正常进食饮水。模型组大鼠于第4天出现便溏,以后逐渐加重;第14~25天时症状更加明显,体质量减轻,毛发枯燥松弛,肢冷,身体瘦削,喜蜷缩扎堆,目光无神,反应迟钝,少动,眯眼或闭眼,行动迟缓,叫声低而无力,饲食和饮水量减少。右归丸组动物的症状较模型组有所改善。

23体温变化动物造模前,各组动物体温无显著差异。造模后模型组大鼠体温逐渐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24各组不同时间点血清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比较脾虚及脾肾两虚模型组大鼠血清T3、T4、rT3含量均比正常对照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25各组血浆环核苷酸含量变化比较脾虚模型组cAMP含量和cAMP/cGMP比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

3讨论

本实验复制大鼠脾肾两虚证模型,前期采用大黄灌胃,苦寒泻下损及脾阳,致使脾脏运化失职;后期采用氢化可的松肌肉注射,导致肾脏虚损,同时前期受损脾阳亦未恢复,最终出现脾肾两虚、元气虚损的症状。在本实验中,模型组大鼠前期出现便溏,体质量增长缓慢,后期毛发枯燥松弛,肢冷,身体瘦削,喜蜷缩扎堆,符合临床脾肾两虚、元气虚损的体征。

甲状腺通过分泌甲状腺激素来影响和调节几乎所有细胞的生长发育和能量代谢活动。本实验结果显示,不论是脾虚还是脾肾两虚模型组T3、T4、rT3含量均显著下降,与以往的研究报道[3-4]相符合。可能是由于脾失运化,精微物质合成不足;同时肾失温煦,推动脏腑正常生理活动的功能减弱,致使甲状腺轴功能减退,激素的合成减少所致。而甲状腺激素水平的降低进而影响了机体生长发育和能量代谢,随着时间的延长,体温逐渐降低。在脾虚时,模型组体温下降,而到脾肾两虚时,体温明显降低。右归丸能使下降的T3、T4及rT3水平升高,表明右归丸对脾肾两虚证大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使受损的甲状腺轴得到恢复,维持甲状腺激素含量。右归丸能使体温略有升高,但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可能与右归丸用量,或与动物数量较少有关。

cAMP、cGMP作为机体的第二信使物质,是由受体、环化酶以及偶联于两者间的G蛋白组成的多种活性蛋白的传递系统。当作为“第一信使”激素的配体并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诱发受体分子构象改变,G蛋白把受体与环化酶偶联在一起,并控制该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第二信使”的生成。“第二信使”作为细胞新的信号,激活相应的蛋白激素,再通过蛋白质磷酸化等一系列酶促反应,调控细胞的活动[5]。在甲状腺激素行使功能时需要cAMP和cGMP信使体系调控细胞的活动。cAMP和cGMP信使体系在体液调节中,由cAMP引起的生物效应与cGMP的效应相反。本实验结果表明血浆cA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在脾虚和脾肾两虚阶段都呈上升趋势(P

对脾虚和脾肾两虚比较发现,甲状腺激素在这两期均有明显变化,并且体温差距加大,环核苷酸中cGMP由变化不明显到有显著差异,这些提示我们脾虚和脾肾两虚之间可能有着共同的物质基础。而甲状腺激素和环核苷酸可能是其中之一。机体由脾虚到脾肾两虚的病理变化可能是通过影响这些共同的物质基础来达到的。右归丸温补肾阳,以助脾之运化,可以通过改善这些潜在的物质基础,达到调节脾肾虚损的功能。

由此可见,脾肾两脏在多方面存在着相关性,而作为甲状腺激素与环核苷酸信使体系可能是其中的物质基础之一。右归丸是通过综合调整甲状腺轴激素含量和cAMP/cGMP比值来防治脾肾两虚证的,从而为临床该方治疗脾肾两虚证提供了实验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伟荣,杨蓁中医实验病理学[M] .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5:144.

[2] 陈小野.实用中医证候动物模型[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100.

[3] 陈芝喜,刘小斌,周名璐,等. 健脾补肾药对脾虚大鼠环核苷酸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J]. 放射免疫学杂志,2003,16(5):278.

[4] 周联,王培训,李杰芬,等.肾虚与脾虚动物甲状腺轴功能的比较[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3(2):31.

计算机技术水平范文4

【关键词】 脓毒症;乳酸水平;血小板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病情凶险, 预后差, 是当前ICU患儿的主要死亡原因, 病死率高达28%~50%[1]。近年来, 早期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及目标性复苏治疗在脓毒症抢救中受到重视, 然而如何早期评估其病情及预后还缺乏有效的指标。本文通过研究脓毒症血小板、乳酸水平的变化, 分析其在脓毒症患儿病情及预后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入住本院ICU的60例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 所有患儿均符合2008年美国胸科协会和危重病医学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33例, 女27例, 年龄1个月~11岁。

1. 2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 将60例脓毒症患儿随机分为死亡组(17例)和存活组(43例), 监测入院第1天、第3天及转出或死亡前血小板及乳酸水平变化, 比较两组检验指标有无差异。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死亡组与存活组血乳酸水平的比较 分别比较两组患儿于入院第1天、第3天及转出或死亡前乳酸水平, 死亡组均明显高于存活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死亡组与存活组血小板数量的比较 分别比较两组患儿于入院第1天、第3天及转出或死亡前血小板数量, 死亡组较存活组均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机体过度炎症反应所致的综合征, 是危重症中发生乳酸酸中毒的最常见疾病。动脉血乳酸是反应外周组织灌注和细胞内是否缺氧的间接指标, 对判断脓毒症患儿的预后及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正常情况下, 动脉血乳酸

血小板在止血、炎症反应、血栓形成等生理病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脓毒症所产生的内毒素或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等促炎因子可诱导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释放激活凝血系统, 还可损害内皮细胞的抗凝作用, 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造成血小板等凝血物质的降低, 引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脓毒症在DIC早期仅表现为血小板下降[6]。本研究结果显示:死亡组血小板数量在入院第1天、第3天及转出或死亡前均明显低于存活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乳酸水平及血小板数量可作为评价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检验指标。脓毒症患儿应及时监测乳酸水平及血小板数量的变化, 早期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 改善患儿预后。

参考文献

[1] 徐艳霞,陈建丽,肖德卫,等.严重脓毒症患儿血乳酸清除率和剩余碱变化及临床意义.贵州医药, 2014, 38(2):155-157.

[2] Delling RP, Leve MM, Carlet JM, et al. 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2008.Crit Care Med, 2008, 36(1):296-327.

[3] 刁孟元,王涛,崔云亮,等.入院动脉血乳酸联合剩余碱检测对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的回顾性研究.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3, 25(4):211-214.

[4] Volwerk C, Lmyman B, Coats TJ, et al. Prediction of mortality inemergency department patients with sepsis. Emerg Med J, 2009(26):254-258.

[5] 王昊,吴大玮,陈晓梅,等.血乳酸水平及清除率和升高时间与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预后的关系.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9(21):357-360.

计算机技术水平范文5

[关键词] B型脑钠肽;同型半胱氨酸;踝臂指数;老年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22-215-02

Study the changes of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homocysteine levels and ankle-brachial index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ubcortical arteriosclerotic encephalopathy

LIU Weixuan

Department of Geriatrics,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de,Changde 415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and relationships of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homocysteine(Hcy)levels and ankle-brachial index (ABI)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ubcortical arteriosclerotic encephalopathy, to provide better reference for clinical. Methods 108 elderly patients with subcortical arteriosclerotic encephalopathy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0 - December 2012 were selected, patients'Hcy、BNP levels and ABI were measur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Hcy normal group and Hcy elevated group according to the Hcy levels. Observed and analyzed the differences of BNP、ABI, biochemical indicators,arteriosclerosis index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82 cases'Hcy levels were elevated,26 cases'Hcy levels were normal. Compared with Hcy normal group,BNP in the elevate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P

[Key words]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Homocysteine?;Ankle-brachial index;Older subcortical arteriosclerotic encephalopathy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是临床上一种特殊类型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果不经过及时治疗,患者可能发展成为脑梗死、TIA等严重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1]。同型半胱氨酸是蛋白质代谢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B型脑钠肽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密切相关,踝臂指数是患者踝部动脉的收缩压和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这三者在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中有显著变化[2],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本研究通过对老年患者的B型脑钠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踝臂指数的测定探讨其临床发病机制,为更好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老年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其中,男68例,女40例,年龄在63~92岁之间,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全国脑血管病标准制定的老年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的Hcy水平将患者分为两组,Hcy正常组26例,Hcy增高组8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各项生化指标和动脉硬化指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检查方法

常规检查包括患者的身高、体重、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

生化指标检查包括患者的血生化、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方法是:嘱患者晚上8点后禁食,第2天空腹状态时采集静脉血,使用自动生化检测仪进行测定。

BNP测定:采集患者清晨空腹的静脉血,采用医院的AXSYM化学发光仪和配套试剂进行测定。

Hcy测定:采集患者清晨空腹的静脉血,应用生化分析仪和Hcy检验盒,采用酶终点比色法测定患者的Hcy水平,并根据Hcy水平对患者进行分组,小于等于10μmol/L时为Hcy正常组,大于10μmol/L时为Hcy增高组。

ABI的测定:采用电子动脉血压计测定患者踝部动脉的收缩压和肱动脉的收缩压,ABI为踝部动脉的收缩压与肱动脉的收缩压的比值,诊断时以左侧肢体为标准。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身高、体重、血压、心率、血脂、血糖无显著差异(P>0.05)。

Hcy增高组患者的BNP水平明显高于Hcy正常组(P

表1 两组患者的BNP、ABI比较()

组别 n BNP(pg/mL) ABI

Hcy增高组 82 140.32±23.41 1.04±0.13

Hcy正常组 26 57.26±24.14 1.17±0.08

t 11.2579 4.8136

P

把Hcy增高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血生化、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肝功、肾功等作自变量,把Hcy作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研究Hcy、BNP、ABI的相关性,结果显示,Hcy与BNP呈正相关,Hcy与ABI呈负相关。详细数据如下表所示。见表2。

表2 回归分析数据示意表

指标 B A.E Wold Sig Exp

BNP 0.006 0.003 4.063 0.043 1.005

ABI -9.369 3.276 8.189 0.004 0.000

常量 10.425 3.692 7.967 / /

3 讨论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是一种脑部缺血性病变,是老年人在脑动脉硬化基础上,大脑半球白质弥漫性脱髓鞘性脑病。大多发生在50岁以上,在老年人中发病率为1%~5%。以小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脑部白质变性为主要特征,如果不进行积极治疗,其病情可进展为脑梗死等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为此并没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可以确诊[3-4]。

患者的血浆Hcy一般较高,Hcy是蛋白质代谢中的一种硫醇,容易发生氧化作用,引发患者机体的氧化反应,人体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被称为H值(H Score),H值可以更准确的预测患心脏病或中风的危险,而且可以比基因更好地预测患老年痴呆症的危险。研究发现高Hcy血症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较早,动脉僵硬程度较高,是心脑血管走样硬化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5]。

BNP是心室分泌的一种重要物质,具有扩张血管、利钠利尿、降低血压等多种生理活性,其变化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BNP作为心衰定量标志物,不仅反映左室收缩功能障碍,也反映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瓣膜功能障碍和右室功能障碍情况。在急性呼吸困难患者中有30%~40%存在急诊医生难以确诊而影响预后,以BNP 100pg/mL作为临界值的阴性预测值达到90%,可以减少74%的临床不确定性;而BNP超过400pg/mL提示患者存在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可能性达95%。而BNP在100-400pg/mL时可能由肺部疾病、右心衰、肺栓塞等情况引起[6]。

ABI是患者踝部动脉的收缩压和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由于其测量方便、无创,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几年研究发现,ABI在脑部动脉硬化方面有着较好的预测价值,当其值小于0.9时,能够准确有效的预测脑部动脉狭窄的病变情况,并可以作为缺血性脑卒中和脑部动脉硬化关系的依据。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的Hcy与BNP一般呈正相关,Hcy与ABI一般呈负相关,三者联合应用可以有效评估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及其危险程度,且三者的检查简单易行、无创伤,可以广泛的应用于脑血管疾病的筛查,进而有效地防治疾病的发生发展。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Hcy、BNP、ABI在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中有显著变化,可以作为预测疾病危险程度的指标,且Hcy与BNP一般呈正相关,Hcy与ABI一般呈负相关。

[参考文献]

[1] 何龙锦,唐涌,丁树林,等.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4,11(6):361-363.

[2] 许慧宁,代青湘,左小芹.老年人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认知功能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1):43-44.

[3] 谢瑛,贾建平.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踝臂指数与动脉硬化程度及其危险因素相关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16(4):268-72.

[4] 王领军,胡大一,李田昌.踝臂指数评价缺血性卒中下肢外周动脉病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05,7(1):27-29.

[5] Dieter RS,Chu WW,Pacanowski JP.The significance of lower extremity peripheral disease[J].Clinical Cardiology,2002,25(1):3-10.

计算机技术水平范文6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TM76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当前社会生活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电力系统中存在的缺陷,提升电力系统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了确保电力系统能够平稳进步和发展,加强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促进电力系统朝着更加智能化方向发展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概述

电力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代产物,是人类社会的一次重大变革,自其诞生之日起,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人类社会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是在二十世纪被提出,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和演变,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加之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升级,电力系统自动化速度随之加快。电力系统同计算机技术联系密切,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和发展。当前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方向主要是以电网调度为主,详细可以划分为五个等级标准,按照不同等级标准进行调度。在电网调度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终端设备同系统整合后,连入内部局域网后能够对电网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进行检测以及调控,这些数据通由计算机智能系统展开分析和评测,一方面能够及时发现电网设备中存在的故障问题,并且发出警报提醒,远程调节设备故障问题,确保用电客户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不受影响。我国当前电网系统划分的五个等级标准中,能够自动化调度最高和最低的电网系统,促使计算机能够实时对电网调度进行监控,保证不同等级电网的用电安全。为了确保电网系统智能化,应用计算机技术将配电系统划分为三级,能够有效提升电网输送效率,最大化配置电网信息资源,使配电系统得以高效智能运行。变电系统主要是为变电站同用户之间传输电能,在计算机技术未应用之前,两者之间需要依靠人工进行联系,不仅难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同时浪费了大量人力资源。

二、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一)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当前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的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小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这种技术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研发基础条件,能够确保电力二次转换设备的目标实现。第二,计算技术在数据收取系统中的应用,数据收取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用计算机技术主要是为了对实时数据进行集中收集和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数据管理效率;第三,电力系统中中间件的应用,主要是体现在对计算机资源和通讯状况监控上,实现对电能数据的高效管理。尽管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是仍然存在众多尚未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计算技术的日益更新、设备兼容性以及互感器问题上。总而言之,就是计算机技术发展过快,与操作人员自身技术水平相背离,并且需要考虑到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应用可靠性。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尽管其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完善,但仍然难以忽视计算机技术应用的积极作用,是当前智能电网技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具体表现。智能电网主要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对电能的生产、传输以及配电等环节的整合,实时进行监控,对存在问题的电能设备进行远程报警和调控,从而确保电网系统的稳定;计算机视觉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能够更好的满足图像信息处理需求,借助计算机智能分析得出图像数据。由此看来,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应用计算机图像技术,使数据分析结果更加客观清晰,同其他系统设备良好兼容,提升电网运行处理效率,对于电网系统平稳运行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意义十分深远,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电能传输效率,同时能够保证电网系统整体的安全稳定性,已经成为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就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现状而言,仍然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诸如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和操作人员技术水平未能保持平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计算机前沿技术的广泛应用,由此看来,加强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以免系统整体稳定性受到影响,确保电能的正常传输。

参考文献

[1]林淑娜,林若波.远动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理论版),2012(09):215-216.

[2]白艳伟,薛辰斌,赵晓强,梁伟伟.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12):27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