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目标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学习目标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学习目标计划

高中学习目标计划范文1

一、《目标》产生的背景

1989年,前布什总统主持召开了全美第一次教育高峰会议,针对美国中小学教育质量滑坡的现状,制定出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此次会议之后,马里兰州立即作出反应,在“州长委员会”(The Governors Commission)的提议下,于当年设立了“学校成绩评价项目”(school performance assessment program),试图通过州级严格的学业评价来促进教育改革的进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全州统一的“高中评价”(high school assessment),就是这个项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时该州对高中学业评价改革的热情很高,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在考试题目设计方面开展了不少研究。但是,由于标准化考试的长期影响,人们一下子还很难摆脱传统课业评价模式的束缚,仍然把学生对学科基本知识的掌握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很少涉及各种技能的测试。自那以后的几年中,马里兰州的高中考试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没有多大变化,改革的步子比较缓慢。[1](2)

到了90年代中期,美国高中学业评价改革出现了新的趋势。其重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美国国会在1993年10月颁布了《从学校到就业法案》(School-to-Work Opportunity Act),对高中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学校的课程与教学必须同学生的就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2]二是克林顿总统于1994年3月宣布了《2000目标:美国教育法》,并批准成立了全国技能标准委员会(National Skills Standards Board),对高中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些法案公布之后,美国劳动部和教育部联合设立了一笔专项资金(从1995年起每年拨款3亿美元),用于支持各州建立企事业单位和高中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职业活动的场所和机会,开展与就业有关的实践活动。同时,联邦政府还要求各州利用款项中的部分经费,研究和开发高中学业评价的考试工具,使各种与就业和升学有关的重要技能在考评系统中体现出来。美国政府期望通过这些措施,促进社会各界对高中教育的支持和参与,提高学校教学改革的效果,使高中学生能够在劳动力市场中顺利就业或在学业上继续深造,成为参与未来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的优秀人才。

在这些国家政策和法案的推动下,马里兰州于1994年初组建了一个“教育合作体”(Educational Partnership),由州教育委员会牵头,讨论和确定该州高中教育改革的方向与对策。这个合作体共有40多位成员,分别代表马里兰州的重点企业、大型商业集团、地方学区、高等学校、高中学科教学研究会、家长协会和其他政府部门,共同担负改善和加强马里兰州公立教育的领导责任。他们当时所要完成的中心任务是:建立新世纪马里兰州高中教育的目标,确定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为学生学习成就考核和学校绩效评价建立明确的标准。

21世纪的全球经济竞争将更加激烈,要保证美国在世界上的优势地位,高中学生必须具备哪些技能,才能应对未来的挑战。这是马里兰州“教育合作体”所讨论的重要议题,也是全美高中教育改革关注的焦点。来自州内各个领域的代表们一致认为,高中学生所面对的是一个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时代,承诺终身的工作已经不复存在,用人单位对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需要雇员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与目前高中的培养内容已有很大的不同,成员之间的合作、各种问题的解决、工作局面的不断创新,已经成为所有行业的共同特征。另外,大学对高中毕业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自我学习和自我创造的能力。所以,高中教育如果还像以前那样,只强调学科知识的教学,不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关注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是不能够为国家培养出有用人才的。这种紧迫的形势要求高中必须重新调整教育目标,从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努力培养学生适应就业和升学的各种技能,使他们有能力在未来不断变化的竞争中取得成功。

为了使高中培养目标具有前瞻性,保证由此而展开的课程与评价改革的正确性,马里兰州“教育合作体”开始了为期三年的目标探索过程。在这个时间跨度较长的研究中,他们经历了如下五个阶段。(1)开展广泛的资料查询工作,从其他州的教育管理部门、研究单位和高中那里了解学生技能培养目标。(2)对收集来的目标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比较,再根据本州的实际情况,起草马里兰州高中《目标》的初稿。(3)在州内各行业中全面征求对初稿的反馈意见,调查的对象还包括高中学生家长以及学生本人。(4)在反复修改并且达成共识以后,将修改稿送给美国国内50多位专家进行审阅。提供意见和建议的专家包括知名教育学者,优秀高中教师,学校教学管理人员,教育学术团体负责人以及具有成功人才管理经验的企业经理等。专家们认为:“马里兰州的目标研制工作进入了正确轨道,所提出的目标很好地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马里兰州自身的实际,是美国在这方面研究中做得最好的州。”[1](3)(5)将国内各方面的反馈信息汇集起来,再对原稿作进一步的整理和修改,确定出应该保留的技能目标,最后将报告呈交到州政府接受审批。马里兰州教育厅于1996年9月正式批准了高中《目标》,要求全州将它作为高中课程、教学与评价的重要依据。1997年,州教育厅又组织专家为每个指标加上了详尽的说明,使整个目标体系更加清楚、具体。在2001年1月美国国会颁布了《“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法案》(No Children Left Behind Act)以后,马里兰州更加重视《目标》的实施,尤其在学生学业评价中,努力将每一条学习目标具体落实到课业考核当中,使评价能够全面、准确地检查出每个学生达到《目标》的程度,从而制定出适合学生个人发展的培养方案和学习计划

二、《目标》的具体内容

马里兰州高中《目标》不同于一般的课程标准,内容不直接体现学科特点,不对学科知识与技能提出具体的规定,而是对高中学生必须具备的跨学科技能提出总体要求。美国一些课程学者曾把在所有学科的学习活动中都要用到的技能,叫做“必要技能”(essential skills)或“核心技能”(core skills)。他们认为,这些技能无论对学生的学业发展还是对就业成功都是必需的,比具体的专业知识和行业本领更加重要。因为有了这些技能,学生就可以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就能应对将来在学习或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挑战。[3]

经过反复、认真的研究和论证,马里兰州最后把高中培养目标指向了五个技能领域。它们是:学习技能、思考技能、交流技能、技术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每一个技能目标领域都有四个层次,即目标(goal)、期望(expectation)、指标(indicator)和详述(elaboration)。“目标”是对某一技能领域的总体要求;“期望”是在总体要求下对具体技能的规定;“指标”是具有某种技能时所表现的特征行为;“详述”是为特征行为提供的实际例子。下面就以这个层次顺序,对《目标》的五个技能领域进行逐一介绍。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在这里没有列出每个指标的“详述”部分。

(一)学习技能

总体目标: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设计、监控和评价自己的学习活动。

期望1:学生能够建立和实施清楚的、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以下各项为到达“期望”的特征行为指标)

建立短期和长期的学习目标。

制定能够促进学习目标实现的计划。

利用适当的资源、技能和学习策略来实施学习计划。

期望2:学生能够监控学习进程、解决问题和评价自己的学习活动。

监控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进步情况。

识别和评价对学习产生阻碍的困难。

坚持在困难的情况下进行学习。

辨别和适应学习中的困难以及变化的情境。

评价学习计划和活动。

期望3:学生能够将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策略有效地运用于新的学习情境之中。

发现和评价新的学习机会。

区别当前和以往学习情境的相似与不同之处。

选择和使用适合于新的学习情境的知识、技能和策略。

评价所学知识、技能和策略在新的学习情境中的有用性。

(二)思考技能

总体目标:学生能够创造性地、批判性地和策略性地思考,作出有效的决定,解决各种问题,实现个人学习目标。

期望1: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提出和评价创造性观点。

表现出对复杂情况的多种思考与行为方式。

运用对于目的和情境都适合的形式来准确表达创造性观点。

采纳创造性观点之前对其进行检验和评价。

期望2:学生能够对观念、信息、论点和立场进行批判性的评价。

鉴别复杂情境中的主要论题和观点。

评价观点和论点中的支持性信息的关联性和有用性。

考查观点、论点、立场中的基本概念和前提假设。

建立评价观点、论点和立场的清楚的标准。

辨别信息中的误差、偏见、陈旧、编造和误用等现象。

利用证据和理由支持或反对观点、论点和立场。

期望3:学生能够表现出策略性思考技能,在不同情况下作出有效的决定,解决问题,达到学习目的。

表现出对自己以及别人的策略性思考的清楚了解。

弄清具体情境中的问题、困难和争论。

确立适合于资源、技能和情境的任务目标。

选择达到目标的多种策略。

制定计划并且逐步加以实施,作出有效决定,以便达到预定目标。

监控、评价和调整目标、计划与行动。

期望4:学生能够系统、合理地解决问题。

弄清问题产生的背景。

界定特定情境中的问题。

鉴别和评价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选择和运用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

评价解决问题的策略和结论。

(三)交流技能

总体目标:学生能够设计、参与、监控和评价在不同情境中的交流活动。

期望1:学生能够设计成功的交流活动。

确定交流的目的、听者、内容和场合。

选择适合于不同目的、听者与场合的交流手段。

采用适合于不同目的、听者与场合的口头交流形式。

利用写作技能和策略进行书面表达。

练习所要交流的内容。

期望2:学生能够运用多种技能、策略、资源和技术,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传递。

运用多种技能、策略、资源和技术,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

利用倾听技能和策略,收集与解释言语信息。

利用阅读技能与策略,收集信息和解释书面语言。

评价为特定目的所收集的信息的有用性。

利用恰当的书面语言、图表、计算机技术以及其他形式,对信息进行组织、储存和提取。

使用适合于听者、交流目的和情境的策略与手段进行信息传递。

期望3:学生能够监控、调整和评价交流活动。

监控持续进行的交流过程。

发现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在必要时加以解决。

评价在达到交流目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功。

评价为满足听者、交流目的和情境而使用的交流策略与技术的效果。

(四)技术技能

总体目标:学生能够在迅速变化的信息社会中,了解、使用和评价对于不同目的而选择的技术。

期望1:学生能够了解和评价现代技术对于不同目的和情境的使用情况。

发现和使用资源与策略,以便掌握最先进的技术。

鉴别和描述用于满足不同需要的现代技术,包括在各种情境中获取、管理和交流信息,并将信息用于完成工作和解决问题。

评价现代技术在特定情境中的使用情况。

确定现代技术不能满足的需要,并且制定可以满足其需要的技术性解决方案。

期望2:学生能够在不同目的之下和各种情境之中有效地使用技术。

应用各种技术时做到安全、有效。

使用技术的方式符合法律和伦理要求。

运用恰当的技术,获取、储存、管理、分析和交流信息。

应用恰当的技术进行研究、创新和解决问题。

监控、评价和设计技术性活动,以便提高对技术的使用能力。

期望3:学生能够理解技术对个人、社会以及环境的影响。

分析技术对个人、社会和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评价技术对个人、社会和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五)人际交往技能

总体目标:学生能够与他人一起有效地工作,并且在各种情境中积极参与群体互动。

期望1:学生能够在群体中进行有效的交往。

承诺自己在群体中的行为责任和对集体活动的贡献。

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

利用反馈信息对自己在群体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调整。

期望2:学生能够在不同的群体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参与制定群体活动的目标。

参与制定群体活动的规则和程序,并且能够自觉遵守。

明确和承担自己在群体活动中的各种角色。

在群体活动中贡献个人资源。

支持群体的共同决定,并且尊重不同意见。

鉴别和解决群体中的冲突,并以适当的方式帮助群体达成一致。

期望3:学生能够计划、监控和评价群体工作的改进。

监控群体活动中个人和整个集体的表现。

使用明确的标准对个人和群体的表现进行评价。

制定个人和群体工作的改进计划。

期望4:学生能够发挥一名有责任感的公民应当具有的作用。

参与不同社会情境中的民主决策。

作出代表公民利益的合理决定。

负责任地管理财务资源。

参与支持社区的计划,并且在其中采取积极的行动。

三、《目标》的主要特点

通过对美国马里兰州高中《目标》的仔细研究,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这套目标与通常的学科课程目标相比,有一些不同之处。认真分析这些特点,对于借鉴其中的有益经验,搞好我国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目标指导的统帅性

虽然《目标》不是针对具体学科课程而制定的,没有直接告诉教师应该讲授什么内容,学生应该学习什么知识,但所发挥的指导作用要远远大于一般性的学科目标,其教学意义十分深远。这些目标所规定的技能,是美国对21世纪人才提出的素质要求,每一个高中学生都要努力达到。不论将来从事哪一个行业,做什么样的工作,学生都必须具备这些最基本的能力。尽管没有专门的“课程”来训练这些技能,也没有单纯的“测试”对其进行检查,但是没有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可以离开这些技能而获得成功,也没有任何一项学业评价不与这些技能有关。[1](5)例如,《目标》中提出的批判性思维,就是学生在各科课程中都要运用的一种思维技能。它不是一种抽象的技能,而是能够帮助学生对不同思考对象(具体的学科知识)进行辩证分析的一种高级思维能力(higher-order thinking ability),可以促使学生吸收其中有价值的信息,摒弃不正确的观点,建立自己的独立认识,达到较高的学习水平。《目标》为高中学生的技能培养提出了总的指导纲领,统帅所有学科教学与评价活动的开展。它不仅要求学科教师,而且还包括学校的全体员工,共同为学生发展这些核心技能以及其他专业技能,创设有利的学习氛围与环境。[4](1)《目标》的确立与实施,使马里兰州高中教育改革的重点更加明确,学校的教学过程更加有的放矢。

(二)目标体系的详尽性

《目标》由五个领域和四个层次所组成,包含了高中学生应当掌握的重要技能。这种多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建构方式,使目标制定得全面、严密,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目标系统。目标的阐述从一般到具体,不但确定了高中学生学业评价的主要领域,而且还为评价的实施提供了详细的参照标准。例如,在“人际交往技能”领域中,“期望1”要求学生能够在群体中进行有效的交往。在这个要求提出后,目标的陈述并没有停止在这一水平上,还继续指出下一个层次的要求(即“指标”层面)。“指标2”要求学生能够在集体活动中尊重他人。对于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目标体系又进一步给出了详细的描述(即“详述”层面)。比如,“以温和的语气与别人交谈”、“使用正确的肢体语言进行交往”、“虚心倾听别人的观点”、“认真分析别人不同的意见”、“承认别人对集体的贡献”等等,把这些具体的行为标准集合起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全面检查,便能够衡量出一个学生在群体中对他人的尊重程度。这种内容上的层层递进,使目标体系非常清晰和详尽,体现出很高的教学应用价值。

(三)目标行为的可测性

从前面列出的目标内容不难看出,每一项目标所包含的指标都是用动词来规定学习行为的,而且所要求的行为非常具体,清楚反映一种特定的、可观察的学习表现。用这样的方法来表述学习目标,能够使学业评价的操作有据可依,评价结论有明确的含义。在所有指标的陈述中,没有出现人们习惯使用的抽象性动词,如理解、学会、掌握等。用“理解”来描述的学习目标,指的不仅仅是学习活动中可以观察出来的一种学习行为,而是学生通过过程所达到的一种心理状态,可以有许多种外显的学习表现与之对应。如果不对“理解”进行具体的行为界定,所进行的教学检查就没有明确的指向,课业评价就没有清楚的标准,那么结果也就不能揭示出学生对内容是如何理解的,达到了什么程度。因此,这样的目标对于实际开展学习成果的评价来说,没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和实在的意义。用“学会”和“掌握”等类似的动词来定义学习目标,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马里兰州在制定高中《目标》时,有效地避免了目标阐述的模糊性,在提高学业目标的可测量性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四)目标评价的多样性

由于《目标》涉及学生发展的诸多方面,包括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动作技能、问题解决等,所以单独使用常规的纸笔考试已经无法对学生学业水平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为了有效地测量《目标》实现的程度,弥补纸笔考试所固有的局限性,马里兰州、地区和学校的各级考试系统开始尝试多种评价工具,采取能够深入考核学生各种能力的评价手段,使《目标》所要求的技能真正体现在学生评价的内容之中。[4](3)对于“学习技能”和“思考技能”领域的考查,很多学校增加了能够如实反映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如课后检查、课堂观察、师生谈话、课题研究等。而对于“交流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的评价,则通过书面与口头汇报、小组合作学习以及社会实践等途径来完成。在“技术技能”的评价中,所使用的方法又不一样,采用了操作、演示、作品设计和成果展览等评价程序,以便真实、准确地考查学生运用各种技术的能力。由此可见,马里兰州《目标》的建立,为该州高中学业评价改革开辟了广阔的领域,同时也为学生评价多元化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

参考文献

[1]Maryland Stat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High School Core Learning Goals:Skills for Success.The Department Document,Baltimore,MD.1997.

[2]Maurer R E.Designing Alternative Assessments for 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 in Middle and Secondary School.Eastchester,NY:Allyn and Bacon.1996.

高中学习目标计划范文2

【关键词】学生 自我监控能力 培养

2003年3月,教育部正式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明确提出:“普通高中课程应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我们的教育和学生的自身发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普通高中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普遍感觉最难的还是在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让学生能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

什么是自我监控?自我监控(self-regulation)自M・Snyder(1972)博士提出后,受到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M・Snyder认为,自我监控是一个人在自我表现方面的心理结构。但有人认为:自我监控是以一种监控主体及监控对象为同一客观事物的监控。而学习者的自我监控能力主要是指学生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的效果,达到学习的目标,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的计划,监察、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还有人认为:自我监控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有意识地、系统地监测、评估、调节自己的思维、感知、情绪、动机与行为,以达到其目标的心理活动。答案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管是哪一种说法,大家都认为:学生的自我监控是学生本身的行为,自我监控能力培养的关键也在于学生自己。

尽管大多数高中学生在高中学段的学习目标相较于初中时期来说有了更进一步的明确,自我约束能力也有了不断的提升,但毋庸置疑的是他们的自我监控能力仍需要大大提高。他们更需要树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丰富学习策略,拓展学习思维,并能及时反思学习过程,从而使他们变得想学、会学和乐学。下面将结合实际情况,谈谈与高中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相关的问题。

一、高中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现状

为了初步了解高中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实际情况,笔者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将学生自我监控的主要内容设计成以下几个方面:学习活动的目标、计划与执行;学习活动整体过程的监察、评价与反馈;学习进程的主动反思与评价;学法的灵活运用。然后在所任教的两个班(一个是文科实验班,另一个是文科普通班)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基本情况大概是这样:

1.学习活动的目标、计划与执行方面

调查发现:72.2%的学生学习目标明确,15%的学生学习目标较明确,12.8%的学生学习目标不太明确;67.3%的学生有较具体的学习计划;68.7%的学生有较好的执行力。

2.学习活动整体过程的的监控、评价与反馈方面

在克服身心障碍和外界干扰因素方面,调查结果显示:61.5%的学生能做到课前预习;55.2%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抵制各种因素的干扰,上课从不分心;88.7%的学生做作业的时候能做到自查自纠。在作文测试或各类综合检测成绩出来之后,65.3%的学生能主动思考自己的问题到底在哪里;38.5%的学生能积极面对,不断勉励自己;35.5%的学生有时会勉励自己;20.8%的学生看不到自己的进步,表现出无所谓。

3.学习进程的主动反思与评价方面

调查发现:只有30%左右的学生能每天对学习进行反思和小结,超过50%的学生不能进行反思和小结。面对学习效率低,有35.5%的学生能积极面对,能主动与他人沟通;有45%的学生能正确处理好学习与休息的关系。在紧张后,有78.5%的学生有放松的表现,说明学生能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

4.学法的灵活运用方面

调查发现:所学知识能融会贯通的29.8%;能认真作笔记的占63.5%;能对笔记及时进行整理的只有33.3%;在预习过程中,能把问题记录下来,并经常主动询问他人的只有17%;在学习小组中能主动和大家分享学习经验的只有10.5%;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整理复习提纲的占65.2%。相反,不能发现问题,或有问题不能主动请教别人的有44%。

二、要提高高中学生对自我监控的认识

综合调查所了解的情况,我认为:要培养高中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对自我监控的认识。因为态度决定高度,思想决定行动。没有正确的思想认识,做什么都会漫无目的,也是徒劳的。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说,学习的主要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全力冲刺高考。然而,大部分高中学生的学习仍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尤其是高一学生,目标意识和竞争意识都不强,自我监控能力也比较差。为了增强学生的目标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高中学生对自我监控的认识,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前途理想教育,既要教育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又要让学生了解学习与生活、学习与社会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以“挑战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以“我的青春我做主”、“我的人生我做主”、“我的学习我做主”、“实现自我价值极大化”为主题的班会等形式,来不断激发学生自我奋斗的动机与热情,增强其自我监控的意识,让学生逐渐认识到:在学习中,自我监控能力的高低是影响自我学习成绩好坏的重要因素。比如:开展以“我如果想学什么,就一定能学会”、“我喜欢学习,就要让自己的学习充满乐趣”、“有奖问题猜猜猜”、“读书争霸赛”为主题的竞赛活动等。我想,如果同学们的成功感和自信心增强了,毫无疑问,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就提高了,那么他们的自我监控能力也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三、要努力为学生营造自我监控的氛围

新课改大力提倡的是充满生机和自我管理的课堂,诸如:“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型课堂”、“问题探究式课堂”、“开放式课堂”等等。在这些全新的课堂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不断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就高中学段来说,还要重点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如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比较能力、概括能力、抽象能力、推理能力、论证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要达成上述目的,学生没有高度的自觉性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我们需要为学生努力营造自我监控的氛围。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根据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诸如多让学生自觉尝试使用归纳法,少用或不用演绎法。老师提出问题后,要尽量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独立思考,鼓励生生互动。我们也要努力去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多从正面评价,尽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诸如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参与程度、创造能力等方面去评价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不断凸显自我。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学法指导,比如:合理安排时间,随处学习,学会速读和精读,善做笔记,作业规范,快速记忆的方法,评价的标准及方法等等。在每一个环节中,我们都要关注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这样就能使学生的学习真正变成一种自主学习的行为。

四、要大力培养学生自我监控的能力

自我监控能力的形成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需要一步一步地去培养。所以说,自我监控能力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

首先,要求老师要帮助学生制订合理的目标、可行的计划和具体的措施。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他们一起来制定学习的三维目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要完成老师设计的预习案中相关的练习,借助这一过程,来避免学生预习的盲目性,避免他们对教师产生强烈的依赖感。上课时要检查同学们完成的情况,并且对做得好的同学应及时给予表扬,做得不好的要进行批评教育。在此基础上,学习小组内成员之间还应主动交流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只有思维不断发生碰撞,思想才能产生火花。自己发现了问题,就能及时调整学习的方向和步骤。这实际上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计划进行自我监控。同时,也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成就感。

其次,要鼓励学生每节课后能及时主动进行反思、矫正和小结。为了让学生养成自我监控的习惯和提高自我调控的水平,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不断反思和矫正自己的行为习惯,鼓励学生勤作笔记,一边听课一边记重点,不是事无巨细全盘记录,要特别善于记下老师补充的东西,课本上没有的东西特别是思维方法更需要认真记录。能及时整理笔记,对老师强调的重要知识点格外注意,特别注意让知识系统化,积极思考能解决什么问题。能勤写随笔,能对阶段性学习及时进行小结。而对那些自我监控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要求其上课时先把老师讲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对不懂的地方要及时进行标注,鼓励他们就不懂的内容主动发问。这样做,能帮助学生成为真正的自主学习者。

高中学习目标计划范文3

【关键词】职业高中;职业生涯;重要性

随着就业形式的日趋严峻,职业高中学生就业即失业的现象频频发生,特别是高职院校,这类现象更加严重。为避免上述现象发生,在大学期间帮助职业高中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关系到职业高中学生进入社会后职业发展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职业高中学生在校期间有针对性地对日后走向社会做学习准备,为今后的事业发展做全面长远的发展。高职院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职业高中学生由每天只知道学习的高中毕业生培养成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完善的人格的人才。

一、职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1、 帮助职业高中学生正确自我认知,准确定位

职业高中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会引导职业高中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物质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唤醒生涯意识,激发职业高中学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人生态度,帮助职业高中学生完善自我,明确奋斗目标,引导职业高中学生积极地进行职业生涯探索和规划,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择业、就业竞争力,并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及自主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帮助职业高中学生正确认知自己,帮助其对自己进行职业定位,通过自己本身所具有的劣势、优势分析,引导职业高中学生找出现实目标和个人目标之间的差距,确立与个人目标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定位,并采用科学的方法、正确可行的步骤,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2、 提高职业高中学生核心竞争力

大众化中等教育模式在让大多数人有上职业高中的机会的优点下也有着其不可避免的缺点,即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就业竞争相当激烈。职业高中学生在就业中是否具有竞争力就显得犹为重要。加强职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现有教育体系下注重专业能力和成功素质的有机结合。增加职业高中学生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3、提升职业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周密的计划和确实可行的步骤才能实现职业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教授职业高中学生制定一份符合自身特点、兴趣爱好的的职业规划书,引导学生围绕职业目标确定阶段性学习目标,提高工作核心胜任力,以便更好的实现职业目标。

4、有利于实现学生顺利就业和稳定就业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对自身客观认识和准确定位,会摆脱求职困难。顺利就业,而且职业高中毕业生就业的一大突出特点是稳定性差,跳槽率高。主要是由于就业经验不足,在工作岗位上受到挫折不能正确的认识而产生焦虑和矛盾,直接影响其职业生涯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明确职场目标,保持就业的稳定性。

职业高中学生涯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其是否成功,取决于是否有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高中学生想要未来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应按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实施,为自己的人生发展多储备能量、创造机会。

二、职业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1、职业高中学生不能正确认知自己,难以作出精准的职业生涯规划

作为九零后的职业高中学生,在家里受到家长的百般溺爱,本身抗挫折、抗压力能力欠缺。家长的心理是只要好好学习,其他一切都不用管,导致学生对于未来从事什么职业、未来做什么、自己适合不知道,只知道家长让毕业后自己做什么就做什么。严重缺少对自己正确认知、对未来职业的价值取向。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要么过高的评价自己、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就业期望值过高,非大城市不去,非公务员事业单位不进。不能以端正的态度进行择业,往往导致求职失败。

2、企业"畸形"用人制度,导致学生不愿意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我国有不少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是平均主义,企业员工的收入与其劳动付出并不成正比,兢兢业业工作的员工和马马虎虎工作甚至在在编不在岗的员工收入相差不大,付出的比别人多的努力,报酬却和别人没有什么差别,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在一些家庭企业,家族以外的员工没有归属感。进企业的能人不能及时公平地提拔重用,不能形成庸者下、能者上的用人机制。挫伤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这种企业用人制度对职业高中学生的影响就是形成"人际关系是用人的根本"的心理,导致学生认为制定不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没有什么作用,只要毕业生有人际关系就能找到好的工作,也会直接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低,影响到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思考。

3、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体系不健全

职业高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自我,增加学生求职成功率,是伴承受学生在职场中的重要因素,因此应该对学生进行不同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而目前大部分职业高中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重视不足,职业高中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但是只是注重就业形势教育、就业技巧、职业意识的培养等就业指导工作。没有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是一学期两学期能够完成的。往往忽略对大一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没有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紧迫性。到毕业前夕才想起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由于缺少规划导致学生就业时艰难险阻。

高中学习目标计划范文4

高中的终极目标也是绝对目标是:考上大学,而且不能是三本起码也应该是二本,尽量是考上成都的大学,比如川大、电子科技大,实在考不起就考重大,记住―上面说的二本仅限于高考是发挥失常。

在高中学习期间要放弃一切爱好。篮球只在体育课上和班级联赛上打;电脑每个月只用一个小时收发电子邮件,如果违反了上面的条款就一学期不能碰篮球和电脑,包括放假。

在学习方面除了自己要努力学习外,还要多问老师和同学,每天的学习任务不可拖到第二天,英语单词要天天背,语文古文要教一课背一课。没次考试的试卷要拿回家给家长签字,每次考试后要认真总结然后再定一个小目标下次考试一定要达到这个小目标。如果做不到以上几点就任由家长惩罚!决不宽容!

在人情世故方面不能从蹈初中的覆辙,不等把自己龙到感情旋涡中,要做到一心只读圣贤书,更不能谈恋爱!对学校所有的女的保持正常的同学关系,要和女的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能和社会上的人混在一起!也不能和他们联系。

高中学习目标计划范文5

关键词:高中理科;学习困难;对策

1.前言

高中阶段是的学习重要阶段,也是养成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的关键阶段,大多数家长充满期待地把孩子送到好的中学培养,以便为孩子的人生理想铺上道路。然而,少数同学由于种种原因,学习成绩没有像初中那样平稳或优秀,甚至出现了下降的现象,假如不能及时的纠正过来,会导致后面的学习越来越吃力而无法达到家长和学生的预期目标和愿意。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发生改变呢?又有什么办法和对策可以解决和克服这种困难呢?本文将在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

2.造成高中理科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2.1.消极的学习情感和学习动机

理科学习过程中伴随着紧张、焦虑、恐学、厌学等不愉快的情感体验,理科学习困难学生多数以消极的态度对待理科学习活动。学生开始对理科课的学习还是很感兴趣的,随着学习的深入,部分学生对理科课的学习逐渐从主动变为被动,有的学生甚至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很重要的原因是部分理科教师在教学中过分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的培养。

2.2.理科知识储备量严重不足

认知加工水平与相关的知识储备量有着密切的关系。理科学习困难学生,往往伴随着理科知识储备量的不足,即理科知识基础薄弱。从理科学习的角度讲,理科认知结构中缺少与新知识相关的旧知识,将影响其后有关知识学习上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导致机械学习;从理科教学角度讲,后继教育在认知结构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的影响下,丧失了应有的成效。值得说明的是,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理科知识贫乏,则理解困难,思维不灵活,这看似是学生智能有问题,实际部分要归因于理科知识基础薄弱。

2.3.理科元认知水平低下

元认知,其实质是认识主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有关方面的研究证实,理科学习困难学生在元认知整体水平上均低于一般优秀生,理科学习困难学生不能自觉地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首先,他们的理科认知结构中往往是陈述性知识所占比例最大,程序性知识次之,策略性知识最少,由于缺乏必要的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不能有效地被感知、理解、记忆并用来解答问题;其次,理科学习困难学生头脑中的理科知识多是处于表浅的加工状态,直接制约了他们对学习策略的使用。

3.克服和解决高中理科学习困难的对策和建议

3.1 指导与管理学生制定学习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制订好的学习计划对学习又具有导航的作用。通过制订计划,同学们可以寻找一些成功的探索,发现一些不足,能理清学生的思路,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有利于下阶段更好地学习。合理地安排学习内容和时间,使学习有条不紊,变被动为主动,使学习达到事倍功半的目的。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可以改变学习的无序状态,减少学习的随意性,使学习逐渐由自发转为自觉。

(1)进行自我分析:分析自己的学习风格及特点;分析自已的学习能力及长短;分析自己的学习现状及成因。

(2)确定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要有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学习目标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习目标要明确和具体;目标要便于实现,要突出重点。

(3)科学安排时间:要突出重点,要符合“全面、合理、高效”的要求;合理安排常规学习和自由学习时间;撰写时间安排表。

3.2 学生自我管理的增强

学习自我管理就是学生为了在学习过程中达到预定的目标,将自身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作为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计划、监察、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能力称为学习自我管理能力。它包括学习过程中确定目标、制定计划、选择方法、管理时间、调节努力程度、执行计划、反馈与分析效果、采取补救措施等能力。

(1)自我提问:使用自我提问法时,可以先拟定一个自我提问单,鼓励自己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地逐个自我提醒,待形成了自我监控策略的技能后,则可取消自我提问单的使用,但为了防止旧习惯的反复,隔一段时间后再进行一两次自我提问的训练,直到策略的使用己经自然转化为一种稳定的能力和习惯为止。

(2)自我诊断:学生不仅要进行知识上的查漏和补救,更重要的是总结学习活动中成功和失败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心理体验,这样可以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建立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

3.3 不断地进行反馈与反思

对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及时反思、讨论与评估,检查与回顾自己所有的学习行为,并不断地把有关的学习变量与所实施的学习计划、学习方法联系起来进行对照和检查,以评估其学习计划与学习方法所能达到的学习效果。根据反馈的信息,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并及时进行改进。各科教师结合学生学习中的具体问题和困惑,有针对性地开导、解释和训练,帮助学生矫正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学习反思的内容包括:知识内容的反思、学习目标的反思、学习资源的反思、策略方法的反思、自我评价的反思。例如:

(1)课后反思:课后反思的设计目的是,促使学生养成每一节课都进行自我反思与自我评价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每学习完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后,及时反思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反思自己掌握知识的学习策略与方法,从而运用复习、阅读课本、请教老师等学习方法来监控自己的学习,使自己不断取得进步。

(2)考后反思:考试不仅能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更应成为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效率的检验,制定了考试自我诊断表,根据提示的反思条目结合考试情况进行反思,使反思有依据。这一举措有效地促进了考后反思,促进了学习效率的提升。

4.结束语

本文的内容只是分析了理科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和提出了一些一般性的建议与对策,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更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一对一的分析和指导,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走出学习困境,重新回到良好的学习轨道上来,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和人生规划。

参考文献

[1]刘新春,陈仕清.高中理科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对策.广西教育B(中教版),2014(1).

[2]石胜敏.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对策分析.大观周刊,2011(32).

高中学习目标计划范文6

一、高中学生学习心理特征分析。

1.高中学生学习动机分析。学生动机是推动学习主体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原因或内在动力。在不存在智力障碍知识缺陷时,学习动机的有无与强度对学习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起动员、定向、维持和调节作用。在近十年来的教学中,我作过不间断地调查,方式是个别询问或间接了解(因为问卷调查中有些同学会被其他同学的观点左右而使结果不够真实)。高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很复杂的,多种多样的。根据学习动机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学习动机不明确。表现为(1)为了应付家长和老师,在家长和老师的检查督促下被动地进行学习的;(2)学习无目的、无兴趣,没有人检查督促就不学习;(3)混到中学毕业,拿到中学毕业证书,以便找工作,免得呆在家里没事干,这类学生约占班级人数的20%。第二类,学习是为了履行社会义务,表现为(1)学习为了给家长争气;(2)为班级争荣誉;(3)为了免受老师的批评和家长的责骂;(4)为了不成为后进生。这类学生约占班级人数的25%。第三类,为了个人的前途,表现为(1)把学习成绩看成基础,只有学习好,才能有前途;(2)为了升大学,找出路,为了成名成家。这类学生约占班级人数的40%。第四类,学习是因为有兴趣,表现为(1)学习可以增长知识、才干;(2)学习中有乐趣;(3)学习可以提高自身素质。此类学生约占班级人数的15%。此外研究发现,每一个高中生的学习动机是由多种动机组成的复杂的动态系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其特点有:(1)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同时并存,但内在动机逐渐占有优势,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学习目的、态度、学习抱负、志向逐渐成为学习的主要动机,起主导作用。内在动机的作用比较持久,并且具有主动性。(2)获得地位是高中生的主导动机,高中生面临职业和人生道路的选择,如果能升大学,这既证明于自己的能力高,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所以获得地位是高中生的主导动机,其他动机只是次要动机。(3)高中生的长期动机占主导地位,高中生一般不会因为学习上取得一点小小的成绩就沾沾自喜,受到一点挫折就垂头丧气。而大多数的同学都有长期追求的目标,当然长远目标是要通过具体的小目标来实现。但真正树立远大的崇高的奋斗目标的人还不多。(4)高中生学习动机的稳定性在逐渐增强,不像初中生学习的积极性时高时低。

2.高中生学习活动分析:(1)高中生学习内容是以掌握系统的理性的间接经验为主,间接经验是前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利武器,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掌握系统的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直接经验的亲身积累相对缺乏。因此有必要构建一个以课堂学习为主的课内与课外相互结合的新的学习系统。(2)高中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为升学就业打基础,应以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知、情、意、行协同发展,形成知识、能力、个性特长共同发展,以适应升学就业两方面的需要。(3)高中生的学习与初中生不同,正在逐渐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学习动机更加强烈,有意注意、有意想象占优势;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学习的依赖性明显减少;学习的选择性逐渐发展,会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特点主动选择要学习的内容;学习的计划性增强能较科学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自主学习的能力明显提高。(4)高中生能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学习策略,学习技巧更加完善。主要表现为:高中生的识记策略注重及时复习和重点重复:对比较简单的无意义的学习材料进行加工,人为地赋予意义,或采用各种记忆方法:对复杂意义的学习材料,通常采用分段、归纳、类比、扩展、评价、自问自答、列提纲等方法。同时高中生的元认知能力逐步发展起来,他们会经常考虑怎样学习效果才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不断地总结自己学习的经验教训并根据反馈信息修正自己的学习策略,能主动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5)高中生学习的途径、方式、方法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他们不但向书本学习,也注意向社会学习,他们积极地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广泛地吸取信息,并开始意识到掌握基本知识结构的重要性,重视所学知识的系统化和综合化。不同学科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他们既注意勤奋学习,又注意改进学习方法和策略,他们既重视知识的吸收、理解、巩固,又重视知识的实际应用。很多学生还会利用网络拓宽知识面,查阅资料,提高学习效率。总之高中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统一的过程,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

二、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根据高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和高中数学的特征而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平时在课堂上多介绍一些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是学生能看得到的,能领会的,能展现数学威力的具体事例,以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让学生有一定要学好数学的需要,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然后进行外部强化,可以让学生多做一些数学应用题,或让学生自己搜集关于实际生活中数学应用的例子。这样经常强化学好数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数学的愿望。

2.调控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

首先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心理,帮助他们制定长期的数学学习方案和近期的数学学习目标。数学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学生必须明白数学的学习不是一天、两天所能学好的,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和需要顽强的毅力才会进步,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对不同的学生提出相应不同的目标要求,目标的难度要适当,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长期的目标通过近期的小目标的实现可以达到。计划简明扼要,以便学生自检和老师的检查督促,经常反馈各阶段计划的执行情况,以此来调整目标和修改计划。

其次根据数学难学的特点和高中生愿意接受挑战的心理。鼓励学生自学质疑,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即在学生自学过程中,设置不同层次的数学问题,学生通过自学,独立解决。一般来说分为三个层次水平,一般水平,是全部学生都必需达到的水平;较高水平是指大多数的同学通过独立思考能达到的水平,高水平是少数学生能达到的水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能力自主掌握,不作硬性规定。研究表明,这种自由掌握的做法。更能激发学生的成就心理,学生更愿意去挑战较高层次水平的数学问题。这样可以达到培养高中生独立观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的能力,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假设,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