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会计制度与核算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会计制度与核算办法范文1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带动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也进一步提高了医院成本核算的标准以及要求。目前,新财务会计制度下的医院成本核算工作,不仅有效解决了原有成本核算中存在的缺陷以及不足,还极大地提高了整个医院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因此,相关医院要对新财务会计制度加以重视,并将它贯彻落实到医院的成本核算环节中,从而实现整个医院财务管理科学化以及规范化的提升。
关键词:
新财务会计制度;医院成本核算;探讨;实践
引言
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以及完善的时代背景下,各大医院想要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发展壮大,就必须要对新财务会计制度下的成本核算工作加以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工作中存在的弊端以及漏洞进行有效处理,从而在提高整个成本核算工作效率以及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医院成本核算的内涵以及现状
1.医院成本核算的概念
医院成本核算,简单来说就是指按照一定原则以及方式来对医院的医疗服务环节、业务活动以及管理活动中产生的费用进行归纳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医院运营成本的过程。其中,针对不同成本核算对象,医院成本核算工作还可以细分为医院总成本、病种成本、科室成本以及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等内容。
2.医院成本核算的现状
(1)缺乏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目前,绝大多数的医院在开展成本核算工作时,会按照《医院财务制度》以及《医院会计制度》行事,然而在这两种制度中只是单纯表述了成本核算的内容、核算级次等,并没有明确指出实际的操作流程以及实施办法,从而缺乏实践指导作用;此外,仍有很多医院没有专门成立一个负责成本核算的小组或团队,通常将这份工作交由财务部门负责,从而使整个成本核算工作的效率以及规范性得不到保证。
(2)对成本核算缺乏正确认识。现如今,仍然有一部分医院将成本核算当作是一种满足绩效分配的重要手段,不仅没有发挥成本核算应有的作用,同时还会因为缺乏正确认识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以及资源浪费,从而极大阻碍了医院整体的健康向上发展。
(3)成本核算结果的运用没有与绩效考核相联系。绩效,作为医院与医务人员间最重要的纽带,它在资源配置、激励竞争以及增值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某些医院绩效考核体系中,不仅没有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指标或者成本控制指标形同虚设,更是由于成本控制的优劣没有与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相联系,使得相关医务人员对实施成本控制缺乏必要的积极性以及责任感,从而给医院的良性发展蒙上阴影。
二、新财务会计制度下的医院成本核算的优化措施
1.做好旧制度向新制度的过渡
为了让医院的成本核算、成本控制以及成本管理等一系列日常管理工作更加的科学化以及规范化,在新财务会计制度中针对这些内容进行了重新表述,其中,对每一项会计科目的定义也进行了重新划分,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因此,相关医院要在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对入账标准有一个熟练的掌握,从而确保新制度的顺利落实;此外,在新财务会计制度中,对有些会计科目进行了适当的删减以及改动。举例来说,与原有制度不同,在新制度意将科研经费管理独立出来。而针对出纳人员,未经允许以及授权将不能接触相关资金或者票据,特别是不能在上面签字办理业务;等等。
2.加强全院上下的成本核算意识
新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还处于初级阶段,而运用在成本核算领域也是一个全新的尝试,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很多医院对于新财务会计制度下的成本核算工作缺乏正确认识,也没有充分意识到成本核算对于医院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为有效缓解这一现状,相关医院就要对所有医务人员进行全面彻底的培训教育,提高他们的成本核算意识,从而在提升医务人员综合素质的前提下,实现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有序展开;此外,还要针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指导以及培训,帮助他们理解以及掌握新财务会计制度下的成本核算工作内容以及方式,并为今后的成本控制打下坚实基础。
3.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的监督管理机制
新财务会计制度的推出以及实行,对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又提出了更严苛的标准,所以,相关医院必须要构建一个完善的成本核算监督管理机制,来对成本核算工作涉及到的预算、收支以及负债等内容进行全面彻底的监督审查,以此来实现对医院成本的有效管理以及控制,从而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的成本核算水平以及工作效率。
4.实行全过程的全成本管理
在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应该将成本核算工作当作是一个整体,而为了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以及真实性,就必须要在医院内部实行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其中,在决策阶段要保证预算方案的科学合理性,并对具体的成本支出等内容进行明确表述,以便在之后的执行过程中实现对预算方案的准确落实,此外,预算方案告一段落后,要对整个执行过程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详细记录,从而在合理控制成本的基础上,为今后的成本核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5.将成本核算与绩效考核相连
在新财务会计制度下,除了要提高医务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之外,还要将实际的成本控制效果与他们的绩效考核挂钩,并定期开展综合评定工作,对那些工作做到位且有效节约医疗成本的医务人员或者科室予以奖励,反之则要进行处罚,通过这一方式,来提升医务人员对成本控制的责任感以及积极性,从而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对医院成本的有效控制,最终达到医院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医院想要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必须要做好相关的医院成本控制工作,而成本的有效控制与医院成本核算密不可分,所以,医院一定要在对新财务会计制度进行彻底了解以及掌握的基础上,提高全院人员的成本核算意识,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监督管理机制,对新财务会计制度给成本核算带来的影响进行准确把握,从而在保证医院良好运转的同时,进一步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刘秀侠 单位:安徽省涡阳县人民医院急救中心
参考文献:
[1]韦健,王晓飞,蔡晓锋等.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4):48-49.
[2]黄佑娣.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探讨与实践[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7):66-66,37.
财务会计制度与核算办法范文2
关键词: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 实施情况 经济运行 影响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2-122-02
一、新医院财会制度的主要变化
(一)财务管理制度的变化
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要求医院要实行“统一领导”的财务管理制度,医院的财务活动在医院的负责人统一领导下,由医院的财务部门集中统一管理。
(二)预算管理的变化
在新的制度规定下,我国对公立医院实行了系统化的规定,具体内容是“核定收支,定向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规定。要求整个医院要实行全面的预算管理,保障预算管理的制度的顺利实施,它包括预算编制、审批等等。除此之外,医院还需要与相关部门的预算保持协调一致。
(三)收入、支出和结余的变化
1.收入的变化。纵观医院收入的变化,其中医院药品的收入结算到医疗收入中,卫生材料的收入结算在医疗收入中,新增加的“结算差额”能够反映出医院在结算时出现的差额,比如说医院与医保中心进行账目结算时,除医院由于违规治疗等管理方面的原因被医疗保险机构拒付以外的差额。新增加的“科教项目收入”能够反映出医院在用于科研、教学上的非政府财政补助的收入情况。
2.支出的变化。医院的支出方面上,药品的支出和医疗支出都合并为“医疗业务成本”,把以往的“提取修购基金”变成“固定资产折旧费”,因此把用于财政资金和科研教育的资金购入的固定资产折旧费不再进入到医疗成本;考虑到会计制度中修购基金的取消,大型的设备修理和房屋的修缮将直接算入到成本中恚增加了“提取医疗风险基金”的支出,增加了“科教项目的支出”科目等等,并且核算出使用除财政补助的收入以外科研教育项目的收入开展科研教育教学项目活动时,发生的各项活动支出情况。
3.收支结余的变化。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中将医疗收支结余和药品的收支结余合并成为本期结余。增加科教项目结余,利用此项目专门记录医院用于科研教学项目的非财政补助的收支结余记录情况。
(四)成本管理的变化
新制度规定通过医院财务的成本核算和分析,进行成本控制的措施,最终降低医疗卫生的成本。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把医院的各个科室划分成几个类别,其中有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和医疗辅助类等等,这些科室互相关联,同时,成本应本着相关性、成本效益关系等原则,按照分项逐步结转的办法进行分摊,最终所有成本都转移到临床服务类部门中来。成本核算分为科室的成本核算、医疗服务的成本核算、病种的成本核算等等。根据成本核算的结果,医院需要定期安排成本分析报告单,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对成本形成的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控制。
(五)固定资产的变化
新财务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进行整改,单位价值都有所提高,比如由原来的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提高到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新制度同时也规定了对固定资产的变化,把以往的提取修购基金改成提取折旧,目的是真实的反映医院固定资产的净值。
(六)对外投资管理的变化
新制度规定公立医院保证财务工作正常运转和医院日常工作能够正常发展的同时,要以货币资金购买国家债券或者实物或者无形资产等等而开展的投资项目,投资的范围仅局限于医疗服务等相关领域。医院不能对此使用财政拨款,财政拨款的结余对外投资,同时,医院不能够从事有关股票、期货、基金和企业债券等有关性质的投资。医院的投资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充分认可才能够实施,并且把投资项目报告给相关部门和财政部门,经批准后方可执行。
(七)负债管理的变化
新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医院需要加强病人的预交金管理。病人的预交金的额度是根据病人的病情和治疗中所需要的实际情况处理的。从原则上来看,医院是不得借入偿还期在一年以上的负债的,但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确实需要借入或者融资租赁的,需要根据有关部门规定报告到主管部门进行审批,并根据负债流程,原则上由政府部门进行偿还。
二、新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对医院经济运行的影响
(一)新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状况的影响
新会计制度实行之后,由于重新界定固定资产的标准,并且对固定资产的计提实行累计折旧,基建并账,取消由于固定基金科目和专用基金的修购基金项目,从而巩固了医院的总资产,与以往相比,医院改变了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医院的资产运营效率和资产流动性与以往相比都有了相应的变化,在风险管理能力和偿债能力上都有所提高。
(二)对医院收入支出结余的影响
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中对医疗卫生机构的收入支出和结余科目重新划分,同时增加调整了一级、二级科目,改变了相关科目的核算内容。
1.收入总额和收入结构的变化。新的制度设置了“结算差额”的二级明细科目,核算医院同医疗保险机构结算时,由于医院按照医疗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确认应收医疗款金额和医疗保险机构实际支付的金额不一样,因此产生的需要调整医院医疗收入的差异,因此,这就会导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医院的收入会减少;新的会计制度对收入类科目重新划分,增加了科教项目收入的一级科目,同时把药品收入的科目合并到医疗收入科目下,医疗收入的二级明细科目下设了卫生材料收入和药事服务收入二级明细科目,即改变了医院的收入结构。
2.支出总额和支出结构发生的变化。新制度下对医院支出类科目进行了重新分类,新增设了科教项目的支出科目,同时,将药品的支出合并到医疗业务中进行成本核算,医院的医疗业务成本科目设置了人员经费、药品费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改变了医院的支出结构,也同时改变了医疗业务成本结构;对于新增加的待冲基金和提取医疗风险基金的核算,改变了坏账准备计提范围,相应地对支出总额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结余的结构和可分配的结余发生变化。由于新的会计制度改革对医院的支出和收入都产生了影响,它改变了医院的结余结构,从而导致可分配结余发生了变化;医院使用财政项目和科教项目资金构建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以及材料物资形成领用不再进入医疗业务成本,导致医院的可分配结余也随之发生变化。
(三)对医院资产配置方面产生的影响
由于财务会计制度取消了可用于房屋设备构建的“修购基金”,同时事业基金要按照医院的规定来弥补亏损,所以,医院的资产配置使用上资金的指标没有办法将单一的财务基金账面上直接提供决策数字,需要综合的考虑医院的现金流量、本期结余、项目预算、财政补助、事业基金等等各个方面,这就预示着将对医院的资产配置上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对于新的财务会计制度采取的相关对策建议
对于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的状况和对医院产生的经济运行的影响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医院Y产管理,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新的会计制度重新划分了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标准,同时将药品纳入了库存物资进行审核,扩大了存货的管理和核算的范围。所以,医院要协调各个部门的资源配置与应用,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和效益,同时也要严抓存货的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情况的发生。
(二)规范医院的收入管理
医院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起相应的收费管理标准,严格医疗、药品和价格的管理,规范收费的行为,合理的规划组织收入,制定合理的检查用药等相关规章制度体系,落实相关的管理部门。医院还要积极地参与到医保部门制定的病人医药费定额标准当中,让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够得到应有的补偿,尽所能的减少结算差额。
(三)制定成本管理方法,严格控制成本
新的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医院要通过成本的核算,对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降低医疗成本。医院的管理层要认真学习新财务会计制度下新的管理政策,制定医院成本管理办法和成本费用预测管理制度,建立成本费用分析制度,提出成本控制的措施和方法,利用科学的管理办法严格控制成本,降低病人看病的费用,解决看病难的问题,真正实现医院的公益性。
四、语结
在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实施之后,以往的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和控制手段已经不能够适应新的制度管理要求,为此建议医院要实时调整控制内容和控制的手段,采取新的制度和要求控制相适应的会计控制手段。加强医院的财务监管和会计的核算管理,让医院的财务会计进行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国有资产的完整性。
参考文献:
[1] 王建彬.浅谈加强医院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8)
[2] 王庆艳.医院会计内部控制的途径[J].黑龙江科学,2015(16)
[3] 汤建凤,王燕,周新燕.医院成本核算中员工角色管理与人力资源成本分摊模式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11(9)
[4] 周瑞,金昌晓,于燕.关于医院成本核算几种不同理念的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10(3)
[5] 来有文,孟庆跃,班巴山南地区人民医院成本核算和控制实践[J].中国卫生经济,2012(1)
[6] 薛林南,线春艳,陈颖.医院成本核算中设置“其他科室”的设想[J].卫生经济研究,2016(2)
财务会计制度与核算办法范文3
【关键词】监狱;财务会计制度;弊端;措施
近年来,我国公共财政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环境下逐步完善,财政预算管理和政府会计也不断深化,政府也修订出台了新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监狱的存在主要是为了惩罚和改造罪犯,它是国家刑罚执行机关。因此,完善的监狱体制对监狱发展具有很重大的意义。
一、加强和完善现行监狱财务会计制度的必要性
1.适应和体现公共财政改革需要
为了跟上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步伐,我国在很多方面做出了相应的改革,具体来说,包括部门预算、政府收支分类等方面,在相关的管理方面也作出了很深入的改革。
2.适应监狱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监狱财务管理的需要
2010年末,监狱按国家司法的部署完成了“全额保障、监企分开、收支分开、规范运行”的改革目标。在监狱党委统一领导下,创建了两套管理体系,分别体现在监管改造和生产经营两个方面。
3.促进监狱依法执行刑罚,提高教育改造罪犯质量的需要
司法部《教育改造罪犯纲要》明确提出监狱要将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放在第一位,最大程度上减少罪犯二次违法的情况。监狱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与一般企业的不一样,除了正常的事项,还有关于罪犯人权保障、生活服务以及与罪犯息息相关的社会服务机构等特别事项。健全完善的现行监狱财务会计制度,有利于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
二、现行监狱财务会计制度存在的弊端
现行监狱财务会计制度存在一些不足,它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监狱企业财务活动缺乏具体制度指引
监狱体制改革之后,监狱企业也有了新的目标,主要是为了改造监狱罪犯服务的,在此同时,也要考虑到经济效益。监狱企业也是遵循《企业财务通则》以及国家统一规定的企业会计制度,但监狱企业虽是国有企业,却有其特殊性,在生产管理以及组织形式上与普通企业有很多不一样,其国有资产的管理以及其职能考核等方面没有具体的制度作指引。
2.监狱经费预算管理机制不健全,财政动态保障不到位,绩效管理缺失
监狱体制改革之后,国家将监狱也纳入统一的行政单位预算管理当中,履职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全额保障。但因为原来监狱经费一直都是由省级地方财政负责的,而每个省份的财政发展又不一样,就会出现不一样的保障标准,有些标准与实际不符,还有的根本就不到位,经费正常增长机制缺失。
3.会计核算基础不适应监狱发展需要,会计报告和特殊经济事项处理亟待规范
1997年监狱财务会计制度出台后,国家财政预算和监狱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的核算基础和会计报告已经不符合新形势的要求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行的制度并不能完全的反应出监狱相关的财务情况,只是规定以收付实现制来核算;二是对一些特别财务没有具体规定,比如代管罪犯个人财务、生活服务等都没有涉及。
三、加强和完善现行监狱财务会计制度的对策措施
要加快监狱体制改革,逐步完善现行监狱财务会计制度中存在的弊端,进而加快监狱事业的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措施:
1.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和财政保障机制
一是不再沿用原来的预算管理办法,而是采用“依法全额保障,定额、定向拨款,超支不补,结转结余按规定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二是对项目经费、非正常项目经费各自建立管理机制,同时建立相关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三是对财政保障进行定期调研及调整,这样可以跟上监狱体制改革的步伐,将新变化考虑在内。
2.规范监狱特殊事项的核算和管理
监狱的特殊性之一就是体现在它存在带罪犯管理其财务这一事项,这个资产是罪犯个人负责的,但是由监狱代为保管,代管也应该有相关的规定,应该做到专户存储,单独管理,相应的资产收益也应由罪犯个人所有,在年度报表中应该将代管资产金额列入其中。
3.改革会计核算基础和财务会计报告制度
第一,在会计核算中引入权责发生制,不再只是以收付实现制进行核算,最完整最真实的将监狱资产负债情况反应出来,加强监狱财务管理并同时加强风险防范。第二,按照国家出台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以及财政部门预算要求,将相关报表完全披露,这些报表需要与国家规定的口径统一。
四、结论
总而言之,为了健全监狱经费财政保障体系,保证监狱各种体制改革的运行,比如将监狱与监狱企业分开、收支分开体制改革等,财政预算管理相关制度的改革对监狱财务会计核算有很深的影响。因此,现行的监狱财务会计制度已不能满足监狱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需要,在之后的制度改革进程中需要将存在的一些弊端进行逐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里程.监狱财务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时代经贸,2008(03)
[2]李刚.现行监狱财务会计制度存在的弊端及改进建议[J].中国城市经济,2011(29)
[3]薛小平,土智新.新时期我国监狱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创新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0 (4)
财务会计制度与核算办法范文4
关键词:会计制度;税收法规;差异
引言:
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由此也会引发相应的一些社会问题:比如征纳双方的纠纷和纳税调整增多等等,但二者的关系是经过从不同到统一,进而再进行协调的过程,最终将差异降至最低点。因此通过认真分析二者差异,理清形成二者差异的原因及影响,提出建设性建议,努力对这些差异进行合理控制,以防止导致国家税源的部分流失现象进一步扩大。针对此问题制定相关具有针对性的政策,使现代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能达到真正有效意义上的协调,是源头上,根本上的重要举措,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一、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联系
在我国,税务会计是以国家现行税收法制为准绳,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运用会计学的理论和核算方法,连续、系统、全面地对税款的形成、计算和缴纳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个会计学分支。它是以财务会计为基础,在财务会计的形成发展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而,税务会计与传统的财务会计有着质的继承性和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法律法规的条文来看,《会计法》第33条规定:“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督等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税收征收管理法》第19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记账,进行核算。” 《税收征收管理法》第22条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应当报送国家税务机关备案。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国务院或者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有关税收的规定抵触的,依照国务院或者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有关税收的规定计算,应纳税款、代扣代缴和代收代缴税款。”上述条文体现出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高度重合。
二、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差异
虽然税收会计和财务会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关联,但是,税务会计毕竟是一种不同于财务会计的特殊会计,所以它们又有着诸多不同之处。
会计核算和税务核算虽然原则相同,但其具体内容存在差异,如配比原则,相关性原则;会计核算不遵循税务核算一直遵循的合理性与确定性原则;同样税务核算也对会计核算规定的谨慎性以及实质重于形式这两个原则没有明文的具体规定。会计核算与税务核算具体差异表现如下:
(1)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差别。企业的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但是,税务会计处理却是按收付实现制的原则进行核算的。如在增值税的交纳是在产品销售的基础上,计算出应交增值税的销项税额,并扣除已购入原材料所支付的进项税额后,再来核算本期应交纳的实际税额。由于当期购入的原材料并不一定全部被消耗在当期已销售的产品成本之中,因此,企业每期所交纳的增值税,并不是企业真正的增值部分的税金。尽管从长期来看,企业所交纳的增值税总额与其增值总额是基本对应的,但是,就每个会计期间来看,增值税实际税负水平不同会计期间存在差异。
(2)在计提减值准备上的差异。新《企业会计制度》明文规定了包括计提坏账准备在内的八项减值准备措施,这些措施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独特的重要性。税务制度中根据《企业财务通则》的规定,只对坏账准备的计提作了规定。而对其他七项的减值准备没有做出相应的规定。这就容易造成企业利用减值准备来调节收入,调节利润,达到延期纳税甚至避税的目的。
(3)在时间配比原则上的差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配比原则。配比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配比原则包括含义之一是时间配比,即一定时期的收入与同时期的费用相配比,如将当期的收入与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相配比。而税务制度规定纳税人发生的费用在应分配的当期申报扣除,不得提前或滞后申报扣除。
(4)对收入的确认方面。由增值税条例中所规定的“纳税人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的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定期销售额”。财务会计和税收的角度不同,所以两者的经济来源有所不同,这种不同就体现在税收除了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卖价或劳务的价款还包括着其他的价外费用。
(5)借款费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体现:①利率限制。税收法规规定,一旦借款的费用实际上比贷款利率高并且超过了规定的数额和比例,就会在政策规定下做出一定的协调性调整。但严格的利率控制在会计上实际上是没有的。②辅助费用。对于左右着会计的重要事项应该进行不同的处理,这些必须是有明文规定的,在会计核算中是有着重要性原则进行规划,但是税收没有对重要或者次要的辅助费进行细化和分条说明,影响着会计的工作。③折价摊销。税收法规没有具体规定这一问题,但是会计法的规定中明确引导可以使用直线或者实际利率法。④筹建期间的借款费用(计入固定资产的除外)。税收法规规定这些费用要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分摊,但是会计上的规定就不同了,是在经营的第一个月一次损益。⑤资本化费用数额。税收法规对于会计上规定的,认为这些资本化的借款费用是受到实际的输出成本购入的资产影响的,同时这些借款费随着利率的变化也需要进行不同的计算并未进行规定。
三、 现代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差异造成的影响
(1)对税收征管工作的影响,容易引起税源的流失。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成本费用是没有在具体规定指引之下进行核算的,对于可以计算入内的没有具体的比例限额进行限制,通常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就将全部的费用当作成本,因为落后的税法法规对于这一点并没有进行铭文的规定。
(2)对于税收细则方面,造成纳税调整项目增多。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差异有着永久性和时间性,这就体现在收入界定的标准以及划分的时间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一旦增多,需要随之调整的地方也会增多,这样便会对于企业核算造成不便。
(3)对税收监管的影响。从企业的角度看,会计核算与税收核算的差异扩大对于征税的顺利进行很不利,不但是使各种税务信息变得庞大复杂,另一方面也是对于很多躲避税务的经济行为者提供了钻空子的机会。对于企业而言,这种差异要是扩大开来,会加大会计信息的复杂性。不仅,一方面增加纳税金额,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导致逃税漏税现象频发,这对企业的发展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很多企业已经或者说正在参见国际相关条例和法规进行着商业活动,但是税收法规落后于会计制度,并没有适时做出调整,这就难免会有争端和争议产生,两方的利益的确难以协调。
四、缩小现代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之间差异的建议
面对我国目前的现状,税收的作用日益明显,尤其是维护社会公平这一作用至关重要,因为会计制度方面相关建设还在逐步完善,作为一种制度其规范作用还未能充分发挥实效。会计信息的质量高低与否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解决好现代会计制度和税法法规之间的差异问题,而现代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之间差异的协调显得不仅重要,且十分必要,基于上述分析思考如下:
(1)企业会计制度与税务制度的规定能一致的应当尽可能一致。国家财政分配的基本原则是处理好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利益,而这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对立的统一。税收是国家财政分配的主要形式,考虑到由于经济决定税收,所以从长远来讲,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应当是一致的,这就决定了企业会计与税收法规能够一致的地方应尽量保持一致。在制定《企业会计制度》时,应在不违背会计核算一般原则和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原则的前提下,尽量与税务制度保持一致。同样,税收法规也要吸收会计制度的合理规定。
(2)企业会计制度与税务制度之间可以保留必要的、少量的不一致。由于会计制度与税务制度规范的对象和目标不同,两者在会计处理上的差异不会消除,因而纳税调整也是国际通行的做法。如2000年在大中型企业采用、2001年在所有企业采用的“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格式及其填列方法,充分说明税法越来越显示其与财务会计的“独立性”。过去的纳税申报表是以企业的利润表为基础,而新的纳税申报表则从税法认定的收入开始填列。会计制度尽管在遵循会计一般原则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其与税法的差异、减少纳税调整事项,但因两者目标差异的存在,却不可能做到完全同步。由此带来企业纳税调整是必须的,企业进行纳税筹划也是必然的,这些都可以由税务会计来承担。财务会计应该保持其基本规范,不能再因“财税合一”而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当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核算,在计算缴纳所得税时按税务制度规定进行纳税调整。如果不实行会计与税收相分离,会计的 “稳健”等若干会计原则将无法贯彻。
(3)税法中有些政策急待明确。如会计制度遵循谨慎性原则,规定了可以计提8项减值准备,税收政策应从保护税本,降低投资风险,刺激投资欲望出发予以确认,但为了防止企业过度谨慎,税务制度应明确其计提比例,以保证国家税源不流失。
(4)借鉴他国经验。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存在差异并难以协调,不仅是在我国有之,对于世界很多国家而言,这是普遍存在的一个社会经济问题。因为这本身也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经济衍生的一个问题,所以面对问题,首先要有信心和底气,坚信可以解决好,同时要想办法如何借鉴他国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配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找到适合我国的那个有效途径,这就需要观察和学习,研习他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成功历史性做法,基于本国国情,不断创新制度和计算方法,充分发挥税收对于稳定社会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对我国市场经济的一个完善。
六、总结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新型的经济事项不断涌现,财务会计发展成独立的个体就是最明显的体现,在这各个体之中,税务会计就是作为基于财政财务的基本法则而衍生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分支,这就需要从事财务核算的人员不仅要具备财务会计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对税收知识税务理论有一个明晰的了解,这样会计制度和税法法规的差异才不至于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扩大,乃至于最后影响纳税人的利益,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这是一个亟待深入探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王丽红.浅谈所得税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的差异协调[J].现代商业.2011(15)
[2]赵顺娣.会计制度与税务制度差异的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2005(07)
财务会计制度与核算办法范文5
《小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小企制度》)是根据小型企业相对于大中型企业规模较小、业务比较单一等特点,在《企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对有关规定和内容适度简化而制定的。因此,在对企业发生的某些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核算和会计处理上,《小企制度》与《制度》相比,其具体会计处理有一定的差别。
《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范围和实施的相关要求
㈠ 《小企制度》总说明第二条规定:“本制度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
本制度中所称“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是指不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符合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2003年制定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企业组织(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中界定的小企业,不包括以个人独资及合伙形式设立的小企业)。具体标准可见上述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厅评价函[2003]327号《关于在财务统计工作中执行新的企业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
㈡ 《小企制度》总说明第三条规定:“符合本制度规定的小企业可以按照本制度进行核算,也可以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1.按照本制度进行核算的小企业,不能在执行本制度的同时,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小企业,不能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同时,选择执行本制度的有关规定。
2.集团公司内部母子公司分属不同规模的情况下,为统一会计政策及合并会计报表等目的,集团内小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3.按照本制度进行核算的小企业,如果需要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等,应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如果因经营规模的变化导致连续3年不符合小企业标准的,应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小企业应在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前提下执行《小企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二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必须依照本法办理会计事务。”。
《小企制度》总说明第一条规定:“为了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和法规,制定本制度”。
《小企制度》总说明的第四款至第十款分别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对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设置、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会计档案的管理、会计核算的前提和假设等相关事项作出明确规定。
根据上述规定可知,小企业在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经济事项和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时,必须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及相关文件和《小企制度》的规定。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虽然《小企制度》的总说明中未对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对外提供,作出明确具体的要求,《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第四十五条规定“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编制和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的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条例的原则另行规定”,但小企业在开始执行《小企制度》和颁发的财务会计报告编制报送办法后,应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照《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规定,做好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前的全面清查财产核实债务、检查会计期间对交易和事项会计处理的合法性,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数据进行核实和核对,有关责任人员对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依照一定程序进行审查和批准,均应依照相关规定执行。
应注意严格按照《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规定,进行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第九条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十条对收入、费用、利润的定义和会计报表的列示分别作出了明确规定,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应严格按照上述规定,分析判定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小企业应严格遵循会计核算基本原则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处理
《小企制度》总说明第十一条列示的十三项会计核算基本原则和《制度》第十一条列示的十三项会计核算基本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只不过是在个别条款上根据《小企制度》的制定原则进行了修订和简化。其中:
㈠ 客观性原则:《小企制度》要求为“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制度》要求为“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亦即在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编制中不再规定必须提供“现金流量”的会计信息。
㈡ 相关性原则:《小企制度》要求为“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而《制度》要求为“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其差别在于《小企制度》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再要求“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作必备的内容。现金流量由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确定是否对外提供。
㈢ 历史成本原则:《小企制度》要求为“小企业的各项资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资产账面价值的调整,应按照本制度的规定执行。除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另有规定外,企业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而《制度》要求为“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本制度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另有规定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另一项差别在于《制度》规定:“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本制度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即凡所有资产项目发生资产减值均应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而《小企制度》仅规定“各项资产账面价值的调整,应按照本制度的规定执行”,即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范围两者有所不同(小企业仅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三项)。
《小企制度》与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的衔接
截至目前的现行十六项企业会计准则,除《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准则――存货》和《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由于公布时间晚于《企业会计制度》颁布执行时间(2001年1月1日),其规定的内容和要求未能包括在《制度》之内,其他《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和规定基本上已包含在《制度》之中。但根据财政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准则问题解答》及有关的规定,执行《制度》的企业,在执行《制度》的同时必须执行相关的会计准则。因此,固定资产、存货和中期财务报告的相关规定在执行《制度》的企业已同时遵照准则的规定执行。
《小企制度》是在《制度》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简化,因此实质上也是对现行十六项企业会计准则的简化。
㈠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和建造合同两项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在上市公司执行,为此《小企制度》未对上述事项给予具体规定。
㈡ 现金流量表准则虽要求在所有企业范围内执行,但《小企制度》规定小企业是否对外提供现金流量会计信息,由小企业根据需要决定,因此,现金流量表准则的相关规定含于《小企制度》之中属于选择执行。
㈢ 《小企制度》总说明第十二条根据非货币易准则的规定和要求,对小企业发生非货币易经济事项的会计核算和会计处理作出具体规定,总说明第十三条根据债务重组准则的规定和要求,对小企业发生债务重组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核算和会计处理作出具体规定。
㈣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准则,规定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范围内执行,但《小企制度》“5101主营业务收入”的会计科目说明第三条第二项第2款规定:“……对于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报告年度或以前年度的销售退回,应增设“5801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并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由上述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报告年度的销售退回事项的处理,按《小企制度》规定进行的会计处理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的规定基本上是一致的;对于准则提及的其他调整事项、非调整事项、股利和持续经营事项可以参照《制度》和《小企制度》的规定,确定其会计处理方法和披露内容。
㈤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会计准则规定在所有企业范围内执行。《小企制度》会计报表编制说明第五项会计报表附注第1款规定:“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的说明,包括:
⑴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和理由;
⑵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和理由。
小企业执行的各项会计政策,如果法律或行政法规、规章等要求变更,应按相关衔接办法的规定执行,没有相关衔接办法或是衔接办法未予规定,应进行追溯调整。”
虽然《小企制度》中未单独对此相关事项的处理作出明确规定,但根据上述规定,小企业应按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准则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和披露。
㈥ 或有事项准则规定在所有企业范围内执行。《小企制度》会计报表编制说明第㈤项会计报表附注第2款第(2)条的规定:“未决诉讼、仲裁形成或为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形成的或有负债”,是小企业的年度会计报表附注应披露的内容。
由于或有事项的发生和存在,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将产生一定甚至较大的影响,为使企业对外披露会计信息能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且《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对或有事项的披露均有具体要求,因此,小企业应对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或有事项,特别是“很可能”形成的负债,作出合理的判断,按准则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和披露。
㈦ 租赁准则规定在所有企业范围内执行。《制度》会计科目使用说明“1501固定资产”第三条第四项规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入账价值。如果融资租赁资产占资产总额比例等于或小于30%,在租赁开始日,企业也可按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同时按上述规定计算“未确认的融资费用”按月摊销。
而《小企制度》会计科目使用说明“1501固定资产”第三条第四项规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照租赁协议或者合同确定的价款,加上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以及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利息支出和汇兑损益后的金额作为其成本”。
由上述规定比较可知,《小企制度》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和《制度》相比是比较简单的,因而简化了融资租赁固定资产 的会计核算。其他内容的会计核算基本上是一致的。
㈧ 无形资产准则虽然规定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执行,鼓励其他企业试行,但比较《制度》与《小企制度》的会计核算方法,除了《制度》中企业的无形资产应当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规定小企业不执行以外,其他核算的方法和内容《小企制度》与《制度》的规定是一致的。
㈨ 存货准则虽然规定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执行,鼓励其他企业试行,但比较《制度》与《小企制度》的会计核算方法,除了对已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日常的会计处理,《小企制度》采用了简化的方法“……除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等以外,小企业售出商品时可不结转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待年末时一并进行调整”外,《小企制度》与《制度》和准则相关规定是一致的。
㈩ 固定资产准则规定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执行,鼓励其他企业试行,比较《小企制度》与准则的相关规定(准则的有关规定《制度》尚未修订),为了简化小企业会计核算,《小企制度》除了未按准则规定:“如果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企业应当按可回收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要求,期末检查固定资产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相关事项未予规定外(减值后折旧的计提、减值恢复的会计处理等),包括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财务处理等均和准则的规定和执行《制度》企业现行的实务操作会计处理是相一致的。
[十一] 借款费用准则规定在所有企业范围内执行。比较《小企制度》和《制度》的会计核算方法和内容,《小企制度》会计科目使用说明“2301长期借款”第三条规定:“小企业所发生的借款费用,是指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等。
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专门借款,在满足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的条件至购建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借款费用,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以后发生的,应于发生时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根据上述规定,为了简化小企业会计核算,即不再按准则和《制度》规定划分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和暂停资本化。符合资本化条件期间的借款费用可以全部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
[十二] 收入准则原规定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执行,但《制度》的会计核算有关规定已涵盖了准则的内容。比较《小企制度》和《制度》的内容,其主要的区别是对外提供劳务时,劳务的开始和分属不同会计年度时收入的确认:
《制度》会计科目使用说明“5101主营业务收入”第二条第二项规定:“……如果劳务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的会计年度,在提供劳务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情况下,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相关劳务收入。当劳务总收入和总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劳务的完成程度能够可靠地确定时,则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
在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不能可靠估计的情况下,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收入分别以下两种情况确认和计量:
⑴ 如果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应按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收入,并按相同的金额结转成本;
⑵ 如果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不能全部得到补偿,应按能够得到补偿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收入,并按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作为当期费用。确认的收入金额小于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的金额,作为损失;
⑶ 如果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全部不能得到补偿,但应按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作为当期费用,不确认收入”。
而《小企制度》会计科目使用说明“5101主营业务收入”第二条第二项小企业提供劳务的收入,按以下规定予以确认:
(1)在同一会计年度内开始并完成的劳务,应当在完成劳务时确认收入;
(2)如果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的会计年度,可以按完工进度或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
注:小企业在按《小企制度》对外提供劳务确认收入时,从谨慎性原则考虑,亦应充分关注“经济利益是否能够流入企业”,以免形成资产的虚增。
(十三)投资准则规定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执行,并鼓励其他企业试行。对企业有关投资业务的会计核算和财务处理,在《制度》开始执行以后,财政部以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准则问题解答㈠――㈣中对原规定作出了一些补充和修订。因此,现行执行《制度》的企业对于有关投资业务的会计核算,应当说是按《制度》和相关问题解答的补充和修订执行的。
《小企制度》与《制度》和问题解答的规定相比较,简化的主要内容有:
㈠ 《小企制度》会计科目使用说明“1401长期股权投资”第三条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在取得时,应按实际成本作为投资成本。以现金购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作为投资成本。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应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减去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后的差额,作为投资的实际成本……”;第五条规定:“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账务处理:㈠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应根据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进行调整。㈡股权持有期间,企业应于每个会计期末,按照应享有的或应负担的被投资单位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的份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
由上述规定可知,当小企业对外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权益法核算时,不再按准则的规定,根据初始投资成本与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计算差额,将差额借方或贷方分别计入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或资本公积金,而是将上述实际支付的价款减去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后的差额作为投资成本,反映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此后,逐年按规定进行调整;
2.根据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小企制度》未要求每年年末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逐项检查,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注:综合前述规定,执行《小企制度》的小企业,按制度应计提的资产减值仅有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三项。
(十四) 对于所得税的会计核算,《小企制度》只要求小企业实行应付税款法,未规定要求执行纳税影响会计法。
《小企制度》的会计报表附注会计信息的披露
《小企制度》会计报表编制说明第五项规定:“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小企业的年度会计报表附注应披露如下内容:
1.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的说明,包括:
⑴ 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和理由;
⑵ 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和理由。
小企业执行的各项会计政策,如果法律或行政法规、规章要求变更,应按相关衔接办法的规定执行,没有相关衔接办法或是衔接办法未予规定,应进行追溯调整。
2.其他重要事项
⑴ 应收票据贴现,用于贴现的应收票据的票面金额、利率、贴现率等;
⑵ 未决诉讼、仲裁形成或为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形成的或有负债;
⑶ 本期购买或处置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情况;
⑷ 本期内与主要投资者往来事项;
财务会计制度与核算办法范文6
中水电公司正式成立于1983年,从其前身算起,从事海外水利电力工程建设已有50多年历史。截至2008年6月,中水电公司已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各类工程项目600余个,累计签约合同额超过51亿美元,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中水电公司的财务会计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发展历程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公司的发展,大致分为以下4个阶段:
一、会计改革初始阶段(1979~1992)
这一阶段,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中水电公司的业务正处于转型成长阶段,从被动地等待政府部门分配经济援助项目逐步转向主动积极地申请项目,进一步学会了自己去国际市场竞争项目。公司当时的财务核算依然是随着经济援助项目会计核算办法演变而来的,一时还不能适应业务经营的转型。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我国进行了财务会计改革,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财务会计制度,对公司财会工作影响较大的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这是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制度接轨的起步。参照此制度,中水电公司对自己的财务核算体系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主要有:
(一)根据《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建立了公司标准的会计科目体系,并要求各项目依据此体系进行财务核算,明确了收入确认原则,总公司开始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财务状况变动表。
(二)确立了以工程项目为主体的独立核算办法,即使同一地区同一业主的连续项目也根据合同独立核算,明确了会计核算的对象。这一办法的实施使得项目的经营成果有了可供考核的依据,从而激发了项目执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建立了项目会计人员由财务部直接委派的制度,保证了会计人员相对的独立性,这一制度的建立从人事控制权的角度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供了保证,在其后近30年的实践中,这一制度被证实行之有效并沿用至今。
经过改革,公司初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会计管理体系,标志着中水电财会工作向着现代会计体制改革的目标迈出了第一步。
二、会计制度接轨阶段(1993~1997)
这一阶段,我国财务会计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93年7月1日开始实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般原则、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与报告提出了原则要求,把全国各行业的企业会计工作统一到一个标准上,这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开始。为了规范和加强股份制试点企业以外的各行业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1992年起财政部陆续制定并了十几个行业会计制度。中水电公司执行《施工企业会计制度》。
作为中国最早的8家外经公司之一,当时的中水电公司正处于规模增长期,已经拥有几十年的国际承包工程施工及管理经验,在20余个国家和地区完成了近百个工程项目。公司财会工作紧密结合业务发展,重点围绕3个目标展开:一是制定一套符合本公司业务特点与实际需要的财会制度;二是统一分布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项目会计核算办法;三是编制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财务会计报告。通过组织财会人员学习提高与招聘优秀的专业人才相结合的办法,公司培养了一批财会骨干。大量接触海外工程,甚至长期工作在工程第一线,使得中水电的财会人员不但熟悉工程项目核算、熟悉进出口相关业务,而且熟悉海外(项目所在国)的税收法律制度,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工程财务管理经验。这对日后的公司发展乃至适应重大财会变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水电公司财务会计改革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经过多年的积累,到1998年前后,公司的财务信息系统已经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各类型国际承包工程的多项财务历史数据。由于中水电公司从事国际承包工程起步早、项目多,公司的财务信息系统已经包含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10年来的水电工程建设相关的财务数据,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1992年至1997年是中水电公司业务快速发展的阶段,在国际工程承包领域,公司逐步确立了中水电的金字招牌,在众多的中国承包工程企业中独树一帜。虽然我们发展得很快,但同许多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一样,还不能通过会计信息系统来实现有效完整的会计控制,企业也还没有充分认识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公司资产扩充过大,不注重现金流动性的管理,当系统性风险发生时,由于并没有事先提取准备,也没有进行细致的资产筹划,系统性风险迅速引起了非系统性风险的合并爆发,具体体现就是“亚洲金融危机”对公司造成的影响。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泰国铢、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的汇价,致使公司在泰国及香港地区的经营遭受到巨大损失。
但由于我们及时避险、操作得当,也取得了成功的经验:马来西亚槟城供水项目2号合同施工期间正值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最严重时马币贬值96%,项目经理部采取了索赔与理财金融工具并用的办法,不但高质量地完成了工程,而且将项目扭亏为盈。马来西亚槟城供水项目被列为马来西亚公共工程部优质工程记录在册。
完成2号合同后,马政府出于对中水电公司的极大信任,再次将3号合同授予公司,合同金额7 864万马币。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洗礼”,公司开始在投标时注重控制汇率风险,在3号合同执行中,通过原币分包的方式,将可能发生的汇率风险转移给了分包商。该项目被评价为业主满意工程。
这一期间,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我们开始关注财务风险控制。
三、会计控制系统形成阶段(1998~2001)
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综合反映了公司生产经营的全过程。长期以来,中水电公司在筹集资金、资产管理、外汇管理、税收管理、国际结算、成本管理、会计核算等方面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为更好地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在多年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2001年公司制定了一套《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财会制度》,主要包括7项具体制度,这也是公司第一次在财会制度中明确了资金管理和会计电算化的具体规定,这套财务会计制度对公司的财务基本制度、资金及账户管理、费用管理、成本费用的核算、固定资产管理及核算等均提出严格规范的要求。比如外币的核算问题,由于一些国家存在外汇管制,公司项目部持有的当地货币既不能自由兑换,也无法随意汇出,如果当地短期内没有后续项目的话,这些不能兑换成硬通货的当地存款往往成为了变相的“固定资产”,丧失了流动性,如果当地的经济情况发生变动的话,还面临着大幅度贬值的风险。针对这一情况,《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财会制度》要求:项目只能经总部同意保存限定金额的当地币,必须按月向财务部汇报当地存款和用款计划。这样,虽然还是无法完全避免当地币的流动性问题,却极大地降低了风险。
这一阶段公司也建立了预算制度,对收入及成本费用开始实行严格的预算管理,为公司的开源节流提供了制度保障,公司的效益每年均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财会制度》的制定实行和预算制度的建立,是多年来公司财务管理经验的总结,标志着公司会计控制系统的形成。
四、财务管理全面强化阶段(2002~2008)
2002年以来,中水电公司在制度健全、管理有效的经营环境下,业务实现了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公司的各项主要经营指标屡创新高。2007年与2001年相比,国际工程承包合同额增长2.25倍,年均增长17.6%;国际工程承包营业额增长3.3倍,年均增长27%;各工程项目实现利润合计增长3.22倍,保持年均增长26.3%。通过清产核资和企业重组,在资产负债率控制在合理水平的同时,总资产增长了65%,净资产增长了72.3%。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优化了资产结构,提高了资产质量。公司坚持围绕着发展这一核心目标,不断完善财务制度;通过资本结构控制,在贷款总量增加的情况下,降低了平均资金成本;通过税务筹划,直接帮助海外项目合理有效地避税;通过财务预算控制,在经营规模连年扩大的情况下持续多年降低管理费用。这一阶段,是会计信息系统与会计控制系统共同得到强化的阶段。
2007年12月,公司了新的《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财务管理制度》,这是公司整体财会工作进一步发展、财务管理全面强化的重要标志。这套财务管理制度主要是依据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和《新企业财务通则》制定、修订的,它弥补了2001年的制度的不足之处,在公司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和方法中提出:依法合理筹集资金,科学、有效使用资金,促成资金良性循环,力争现金流量最优化。
这套制度第一次在财务管理制度中明确现金流的重要地位;同时明确:财务管理的目标包括参与公司经营决策,控制财务风险,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及发挥其作用的主要方式做出了规定;制度还对总会计师、各级财务部门领导及财务人员的岗位责任进行了细致的规范;明确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及核算办法;对保函、信用证的开立及管理做出了细致的说明;对资产管理的规定亦体现出公允价值的概念;对投资的管理及处置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对成本费用管理做出了进一步的细化。在资金管理实施细则中,集中体现了资金限额管理的办法;较详细地明确了对外担保管理等等。
进入2008年,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公司的财会管理体系再次面临新的挑战。公司对业务经营进行改革创新,开始实行境外业务地区化经营的发展模式来适应新形势。与此同时,公司出台了适应地区化经营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在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公司将在今年完成新的财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借助这套量身定制的财务会计软件,公司将实现全球各工程项目的会计信息通过网络实时集中于总部,信息共享,实行远程控制,为会计核算、资金管理、预算控制、领导决策提供更为方便、快捷、高效的平台。这些管理改革措施的实施,将使公司的财务会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回顾总结中水电公司30年财务会计工作发展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
(一)财务管理是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是贯穿企业经营全过程的综合性管理;财务会计部门不仅仅是提供后方支持的一般二线管理部门,同时也是战斗在国际承包工程第一线的管理部门。
(二)财务会计工作是一项知识密集型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合格的会计人员不但要掌握并不断更新财务会计知识,还要掌握财政、金融、经管、税务等方面的知识。此外,还要掌握外语、计算机等专业技能,因此学习任务相当繁重,贯穿整个职业生涯。
(三)财务会计工作要不断创新,不能墨守陈规,要紧密结合经济发展、发现业务经营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提出新课题,不断探索创新,这样才能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发挥好自身的作用。
(四)财务管理可以为企业直接创造经济效益,这已为我们30年的工作实践所证实。我们通过科学预算、合理融资、降低成本、境外税收筹划、利用金融工具合理规避财务风险等等,为公司创造了巨额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