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范文1

关键词:医院 固定资产管理 对策

近年来国家、省、市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江苏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通知、《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意见》等。医院作为事业单位,也要审时度势,关注自身的资产管理。在资产中固定资产所占金额最大,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就固定资产作一番探讨。

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一)账实不符,家底不清

许多医院对建设办公楼、购置公务车辆等不能及时入账;对更新、维修、调入、捐赠等形成的固定资产也不能及时入账。闲置不用或者已无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长期挂账不及时调账。对报废和已处置的固定资产不及时根据规定销账。缺少有效的管理约束机制,不能对固定资产的动态作出相应的调整。这些都导致固定资产名不符实,会计信息失真,摸不清真实的“家底”。

(二)管理松散,缺乏责任心

“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单位管理固定资产的负责人缺乏足够的责任意识,固定资产管理观念淡薄;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不能很好地及时沟通,核对固定资产的信息,掌握固定资产的动向。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更换保管人员或由于工作地点变化等原因变更了存放地点,类似情况不能及时反映到固定资产卡片中。不按规定进行盘点,对盘点中出现的盘盈、盘亏、毁损、遗失等问题也未能反映到固定资产账目中,使得盘点流于形式。对部门之间资产的调拨,平时出入库管理、验收以及维修等诸多现象不能及时按规定办理,使用部门台账管理混乱。

(三)购建不合理,使用效益低下

购建缺乏统筹规划和必要的可行性研究,不分轻重缓急,出现了随意购置、重复购置现象,购进的固定资产不能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许多固定资产处于闲置、半闲置状态,久而久之就达到了报废的边缘,造成资源的浪费。

(四)违规处置,固定资产流失严重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事业单位在规定限额以上的资产处置,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规定限额以下的资产处置报主管部门审批,主管部门将审批结果定期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部分医院对处置固定资产的规定认识不足未经审批或审核自行处置,未按规定执行评估或评估价过低,有的甚至随意报废尚有相当价值的设备,低价转让出售,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二、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思想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提高单位负责人、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以及使用部门相关人员对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意义的认识。树立依法管理资产的意识,遵照执行国家、省、市出台的关于资产管理的办法意见等。

加强资产管理人员、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认真学习相关资产管理的知识和文件,对各类资产的名称、功能、存放地点、使用情况等做到心中有数。

(二)建立岗位责任制,健全固定资产管理体制

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要求,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岗位,做到不得由同一部门或个人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全过程。由财务部门统一建账核算,负责总账和一级明细分类账;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统一登记管理,负责二级明细分类账;使用部门负责台账。

固定资产账目由财务部门负责管理核算,在新增固定资产时建立卡片,详细记录各项固定资产的来源、验收、使用地点、责任人。登记固定资产的名称、类别、编号等原始资料;在使用过程中涉及固定资产的运转、维修、改造、折旧、盘点、报废等都应及时在卡片中进行登记。

固定资产实物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管理,设立固定资产登记簿,反映各类固定资产的使用、保管和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与各使用部门签订固定资产使用、保管责任书。

使用部门保证固定资产日常的安全使用与维护保养;对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及使用状态及时填报,完善台账记录。

健全固定资产管理体制,规范和完善账目处理,优化固定资产管理操作流程,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及协作。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保证账账、账物、账卡相符。

(三)建立购建控制,严格验收,合理维修

一般由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提出采购申请,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审核资产存量,结合单位实际情况,优先考虑在本单位内部调配,以提高闲置资产的使用效率。本单位内部无法提供的资产,再根据预算考虑外部采购的方式,以杜绝重复、盲目购建。固定资产运达时根据购货合同等资料验收实物,保证数量无误,质量过关后办理验收手续,出具验收报告并签字以明确责任。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对其进行维修保养,做到细心维护、委善保管,延长其使用寿命。

(四)健全清查盘点制度

组成清查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盘点,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清查。根据盘点结果详细填写盘点报告表,盘点人员在盘点表上签字,并与盘点账簿和卡片相核对。发现账实不符的,应当查明原因,追究责任,堵塞管理中的漏洞,经单位相关负责人批准后做出妥善处理。

(五)强化报废处置管理

固定资产已超过使用年限无使用价值时,由使用部门提出报废申请,资产管理部门核实后,报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审批、审核,经同意后,再行处置,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六)加强社会监督

强化社会等外部环境对固定资产的监督,审计、财政部门以及车辆、房产等部门从各自的职责出发,加强监督,确保医院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

总之,固定资产是医院重要的经济资源,是医院开展业务及其它活动的物质条件和保障。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对于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效能,保证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有效地促进医院事业的健康发展,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2]《江苏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通知

[3]《盐城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文件汇编2011

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范文2

关键词: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分析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概况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用于公共事业建设和发展的坚实基础。由于事业单位的公益服务性特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属于国有资产中的一部分,因此,这一部分固定资产由国家拥有所有权和支配权,事业单位拥有使用权和占有权。由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特殊性,在管理上则需要实现政府分层监管的管理办法。所谓固定资产,具体指的是事业单位占有和使用的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专用设备在1500元以上,使用时间一年以上并能够在使用时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部分。具体来讲,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范围主要包括事业单位的房屋及建筑物、家具、陈列品、专用及通用设备、事业单位建筑物范围内的动植物等项目。以笔者所在的厦门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为例,我中心大楼,及楼内拥有的多媒体、才艺、成人素质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教室和教学设备,以及中心附设多功能会议厅、女子健身中心、乒乓球、羽毛球、气排球运动场馆等均属于我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范围。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我中心固定资产的数额和范围在不断扩大,如何妥善地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成为了当前财务工作中的关键问题。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认定给固定资产清查带来困难

目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实际清查过程中存在着职责不明、归口管理责任不明等影响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例如,在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若按实地盘点的方法,由各部室指派工作人员进行盘点,则存在工作人员对固定资产的辩识度不高,由于各部室的工作人员缺乏对于固定资产认定的专业经验,在盘点过程中不时出现把非固定资产也列入盘点资料中,造成了固定资产盘点数额同实际资产数额之间存在差异,导致了固定资产管理风险的出现。同时在固定资产的描述方面,由于各部室人员在进行固定资产盘点过程中缺乏统一的管理规范和登记标准,造成了实际盘点工作中对统一固定资产有着不同的描述方式。因此,管理人员在进行清查时面临着难度较大问题。

(二)清点和管理人员不专业性导致的固定资产管理困难

当前,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实行的是由各部门自行对部门的固定资产进行清点和管理,并上报给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在这种工作环境之下,由于清点固定资产的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性,在管理行为上就存在着很大的任意性,对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很难实现责任落实的管理办法。例如,笔者所在单位一般由财务部门按固定资产明细帐分部门打印出盘点表,并安排各部室人员按照固定资产盘点表进行清点。但是在实际的盘点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工作不细致、或对品类的理解不正确、不在表不进行盘点等问题导致各部室固定资产无法完整盘点。这种管理办法使得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着巨大的隐患,给国有资产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问题。

(三)固定资产调用随意性大

由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意识的薄弱性,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着规范性制度的缺失、固定资产管理重视程程度不高的问题。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中存在浪费、流失和限制等现象。尤其有些固定资产,如专业设备和通用设备等,部室间均存在调用的随意性。由于在固定资产调用过程中没有进行及时的备档、管理和回收工作,造成了在各部室进行固定资产统计时经常发现各部室工作人员不通过财务人员而自行移幼什的现象。这种现象导致了固定资产盘点和管理困难的上升。

(四)固定资产报废中存在问题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不时会出现由于设备陈旧、科技发展等原因导致的需要进行更新换代的现象,根据规定财务部门应对需要报废的固定资产进行核销管理工作。但是在实际的资产报废中如何科学规范地进行报废管理工作成为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一大难题。一方面,对于一些尚有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部室进行清点上报报废后早早地进行搁置,导致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遭到了极大的浪费;另一方面,一些应予以上报报废的固定资产由于缺乏专门的管理却还在使用中。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报废工作管理不善的问题,导致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浪费等问题,给事业单位的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分析

(一)加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为了解决当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事业单位首先应结合自身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情况和上级政府和领导部门下发的关于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文件,对自身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进行修订和完善。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体系,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程度,防止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资产清算不当、责任不明和资产浪费等现象的出现。于此同时,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完善工作还应同自身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相结合,降低固定资产评估和管理中的风险,防止国有资产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二)在固定资产管理中明确各部室和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职责

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事业单位要加强对各部室固定资产管理责任的教育和规范工作。首先,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要增加单位领导的重视,并指定某位领导全权负责固定资产相关的规划管理和安排布置的工作。其次,各部室要弄清楚自身实际的固定资产占有情况,并编写相应的账目明细,同时上报给财务部门进行资产实物状况总账的编制,尽可能清楚的对事业单位占有的固定资产进行反应。其次,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对各部室占有的固定资产要进行编号、名称、规格和型号的归口管理,将管理工作责任落实到人,明确固定资产的管辖范围内职责,为后期的盘点和核算工作打下良好的管理基础。

(三)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监督制度

为了保障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顺利进行,财务部门应定期组织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分配、维护、保养、处置和报废等工作进行核算与监督审计工作。在工作中,按照相关制度要求,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进行统一扫码入库管理,并对固定资产的核算结果进行全程的监督与审计。尤其是在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环节,财务部门要组织定期和不定期的固定资产基本情况普查及抽查工作,对固定资产条形码是否齐全、使用是否符合制度规范、报废处置手续是否齐全等进行逐一审核,并及时向领导进行汇报后公开审计结果,保证固定资产管理的公正、公平及公开。

(四)推进固定资产报废处理监督管理工作

在固定资产报废处理问题上,事业单位应改变原有的报废单位经主管部门签章后交表财政局的资产管理部门,由资产管理部门统一回收的管理制度;根据上级固定资产管理文件要求,落实由报主管部门后进行处置的管理办法。在固定资产报废管理工作中,事业单位财务部门首先应完善自身的固定资产报废处置管理制度,并组建专业的固定资产报废管理小组,进行固定资产的报废监督与管理工作。在实施固定资产报废处置环节中,要严格审查各部室上报的固定资产报废手续、审核固定资产残值及变价收入的入账情况,杜绝固定资产报废环节中营私舞弊现将及工作疏漏导致的国有资产安全及完整性受损的事件出现。

参考文献:

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范文3

1.1管理不善,账实不符。不及时记账造成账实不符。购入、自建及改扩建完工及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不及时报账记账;处置固定资产不及时做清理注销,账面上仍以原值反映其余额;漏记、重记或错记不进行调账等等;不及时盘点造成账实不符。资产管理部门不进行定期盘点,致使实物保管人员在退休或调出本单位时将配置的数码相机、笔记本等贵重资产随身带走等等;单位故意违规造成账实不符。逃避财务监督检查,设置“小金库”,用帐外资金随意购置固定资产;虚拟经济业务事实,化整为零、偷梁换柱购置固定资产;违规自建房屋等固定资产;向下属单位摊派购买固定资产等等,形成大量账外资产,并多处于失控状态;现行财务制度弊端造成账实不符。虽然新的《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规定,科学事业单位应当对固定资产采用平均年限法或者工作量法计提折旧,但并没有出台与之配套的新会计制度对各类固定资产折旧的相关账务处理做出明细规定,致使单位补提折旧时没有具体的操作标准,造成“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余额仍然仍以相等的原值反映在账面上,无法体现其净值。

1.2资产管理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随意处置固定资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应当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自行处置;事业单位在拍卖、转让、置换固定资产时应当委托具有资产评估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并报财政与国资部门备案。但目前多数科研单位领导重视不够,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部门之间各行其政,资产管理工作实行“背靠背”,导致处置资产随意很大,处置固定资产不申报、不评估、不鉴定,处置交易暗箱操作,收入不公开,故意低价变卖国有资产而从中收受回扣,给国家和单位造成巨大的损失。

1.3“非转经”资产管理混乱,资产使用效率无法考核。国有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简称“非转经”资产)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在保证完成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国有非经营性资产以出租、出借等形式从事生产经营的活动。科学事业单位在走“一院两制”或“一所两制”的改革之路中,有部分资产在未经任何审部门审批、评估的情况下擅自转移到其院办科技实体中。这些科技实体虽然是独立法人,会计上独立进行核算,但实际上产生的经济利益是和科研院所共享。科技实体无偿使用国有资产,但科研院所并不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将这部分固定资产应转移到实体财务账上作为投资处理,使实体资产核算不实,少提或不提折旧,从而少计成本,虚增利润。同时,财政部门对这部分“非转经”资产占用费失控,无形中造成国有资产收益流失。

二、加强科学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及建议

2.1提高认识,加强宣传,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要广泛宣传国家政策法规,提高科学事业单位依法管理国有资产的意识,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营造良好的舆论监督氛围。彻底摒弃科研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的思想,必须牢固树立起国有资产管理的责任意识,维护资产安全完整、发挥资产使用效益,全力促进科研事业发展。目前科研院所均实行“院长负责制”,建议将固定资产管理纳入领导政绩考核范畴,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使用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制定合理的考核指标,进行绩效评价分析,定期考核责任履行情况;单位还应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增加设备及人员方面的投入,加强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断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管理水平。

2.2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管机制。固定资产监管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是导致国有资产毁损、流失的主要原因。国家最新颁布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36号),科学事业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抓紧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并实行权责结合的办法加以落实。应成立专门的机构管理固定资产,建立起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明确各个管理岗位的工作职责及失职责任,做到凡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还应建立起固定资产监督机制,检查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内控制度达到应有的效力。科学的制度和监管机制能调动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全面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科学事业单位一定要按国家有关规定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盘点,摸清底数,明确经济责任,防止毁损或流失。

2.3强化固定资产的购入管理,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科学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应当与其履行职能的需要相适应,应当符合规定的配置标准,科学合理,优化资产结构,勤俭节约,从严控制。一定要把好固定资产购入关,需要购置哪些资产、怎样配置和处置资产,应当在充分分析单位的现有资产状况及其履行工作职能需要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论证,做出最优决策方案。一定要防止科研院所内部各课题间固定资产紧缺与闲置浪费并存的不良现象,按需合理配置规范购入,从根本上解决资产配置不均衡导致影响科研事业发展的问题,有效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各课题间可采取调剂与租赁相结合的办法,内部租赁费用单位统一安排用于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这样既能满足工作需要,又能节约资金,做到物尽其用,杜绝固定资产的闲置浪费,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2.4加强“非转经”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要切实加强管“非转经”资产管理政策宣传,规范“非转经”资产管理程序及收益管理,加大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科学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参与其实体经营,实质就是用固定资产进行投资,财政部门应对这些“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然后将这部分收入投放到科研单位进行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财政、税务、国资、审计等部门要协同对科研单位的“非转经”资产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三、结论

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范文4

摘 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卫生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如何科学有效地搞好固定资产管理,以确保其安全和完整,充分发挥其效能,实现其保值增值,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医院的竞争力成为医院管理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从当前医院资产管理现状入手,分析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个人的几点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医院 固定资产管理 概念 存在的问题 对策

医院的固定资产,是医院开展医疗、科研、教学服务等各项工作必要的物质基础;是保障人民健康和发展卫生事业的重要条件;是反映医院经济实力、规模大小和医疗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固定资产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卫生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如何科学有效地搞好固定资产管理,以确保其安全和完整,充分发挥其效能,实现其保值增值,对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医院的竞争力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明确各级管理者责任权利关系,促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已成为当前医院管理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现将本人从事医院资产管理工作中的观点总结出来,与大家共同商榷。

一、医院固定资产的概念及分类

根据最新《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1000元及以上(其中: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及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大批同类物资,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医院固定资产分四类:房屋及建筑物、专业设备、一般设备、其他固定资产。

图书参照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加强实物管理。

二、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领导重视程度不够,职工管理意识淡薄。部分医院领导存在重钱轻物的思想,导致资产管理人员工作得不到重视,管理力度不够。而医院职工则普遍存在重技术、重科研、重服务,对于固定资产则认为能够熟练使用即可,缺乏资产管理的意识。

2.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物资管理部门工作缺乏制度控制。医院各类固定资产品种多,数量大,分布广,这就要求必须要有严格的制度控制,但医院往往存在制度不够健全,即使有相应的规定,也只是流于形式,缺乏监督。

3.资产部门程序不够严密。验收入库环节:医院固定资产购入后,一般由供货商直接送到使用科室,资产管理员不到场,如果实物与所购资产规格型号不符,很难发现;盘点环节:盘点时只由科室负责人在盘点表上签字确认,而资产管理人员不一一查看实务,资产的盘盈盘亏很难发现;处置环节:资产报废随意,鉴定程序简单,对于更新换代淘汰的旧设备只做简单的报废处理,不能及时联系主管部门调拨给下级医院,充分发挥其作用。

4. 使用科室缺乏专人管理,造成资产管理混乱,甚至流失。使用科室缺乏专人管理,任何人都可以随意领用固定资产,随着科室人员变动,势必造成资产下落不明,导致资产流失。对于待报废固定资产处置不及时,只要新设备到位,不影响工作,旧设备报废问题便无人问津。

5.对于设备利用率问题关注不够。临床科室一味申请高新设备,设备一旦购入,利用率如何,是否能给医院创造经济效益,却无人关心。

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的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管理意识。使用科室设立兼职资产管理员,医院针对资产管理部门人员及使用科室的兼职资产管理员定期进行培训,使其认识到资产管理工作在医院管理及发展中的重要性,加强职工的责任心,增强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效率。

2.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做到责任到人。根据《医院财务制度》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结合医院具体情况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医院资产管理办法,明确资产从申请到处置整个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的操作程序、各岗位资产管理人员职责及其在资产管理中所起到的作用,做到责任到人。避免腐败现象的发生。

3.定期盘点,摸清家底。医院资产具有品种多,数量大,分布广,不易清查的特点,为医院资产管理增加了难度,这就要求资产管理人员定期进行盘点,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及时处置不良资产,只有这样才能摸清家底,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4.加强固定资产指标考核,将考核结果与经济效益挂钩。为提高医院固定资产使用效率,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将固定资产管理列入医院对使用科室考核的范围,由科室资产管理员定期对设备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医院质控部门对使用科室固定资产管理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科室直接挂钩。通过考核可以强化科室管理意识,有效地防止资产闲置及流失,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5.加强内部控制审计,将问题杜绝在萌芽状态。目前,医院基本上都设立了审计部门,在资产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作用,对资产管理的全过程进行不定期审计。事前可根据使用科室提出的申请,对市场进行调研,作出设备的投资论证,避免盲目投资,造成资产重置,为医院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事中应对科室的使用情况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论证,避免资产闲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事后可对报废及变价收入的去向进行监督检查,防止资产流失。另外审计部分还应对资产管理程序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及漏洞,不断加强管理,改进工作,将问题杜绝在萌芽状态。

总之,固定资产管理在医院管理工作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只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利用率才能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保证院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促进医院的良性循环,使医院更好的服务于广大患者。

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范文5

以较小的力量获得较大效果的现象成为杠杆作用。财务管理利用杠杆的目标是:在控制企业风险的基础上,以较低的代价获得较高的收益。

财务管理中的杠杆作用产生于固定费用的存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固定费用(如计时工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价值摊销额、固定的办公费用等,但不包括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方面的费用),形成经营风险。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过程中存在的固定费用(如债券利息、优先股股利等),形成财务风险。也就是说,没有固定费用的存在就无所谓杠杆作用。

为达到企业总风险程度不变而企业总收益提高的目的,企业可以通过降低经营杠杆系数来降低经营风险(可采取减少固定成本或扩大销售的方法),而同时适当提高负债比例来提高财务杠杆系数,以增加企业收益。虽然这样做会使财务风险提高,但如果经营风险的降低能够抵消财务风险提高的影响,则仍将使企业总风险下降。于是,就会产生企业总风险不变(甚至下降)而企业总收益提高的好现象。

经营杠杆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关系如下:

由此可见,通过控制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可以作为企业经营杠杆系数的调整机制,在经营杠杆作用最大时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效果,即在此时固定费用最大化能取得更为明显的效果。

2.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管理

由于固定资产可以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使用,并可以在多个会计期内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因而,在企业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的条件下,按照配比原则的要求,需要将固定资产的价值按一定的分配方式在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内进行分配,以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和当期损益,这就是企业按照不同的折旧方法计提的折旧。企业在制定折旧政策时应考虑固定资产的磨损状况、企业获利能力、一定时期的现金流动状况、纳税义务的考虑、资本保全与技术更新的考虑、会计信息的稳定性等因素。

企业计提资产的折旧方法,直接关系到固定资产回收时间和某一时期的经济效益,折旧的提取对企业筹资和现金流量、对企业投资、对利润等等都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固定资产规模较大的电网企业来讲意义更是重大。

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电网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同时资产较分散,资产使用部门多,使用地点范围大,可以说从市区到郊区,从平地到山坡,遍及辖区的每一个角落。同时结构分类复杂,覆盖面大,可以分为输电线路、变电设备、配电线路及设备、用电计量设备及通讯设备、自动化设备、工具器具、运输设备、房屋建筑物、土地、福利设施等十几大类。另外电网资产通常数量多,金额大,更新快,在管理上就要求及时准确反映这些变化,所有这些都为如何做好电网企业的资产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

目前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基本上都能做到账卡相符,在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中明确要求各单位要经常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每年至少全面清点一次,保证账、卡、物相符,但是事实上电网企业的资产量大,分布广,很难做到定期的盘点。同时还有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资产的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分属不同的部门,财务不能及时反映资产的各种的变化,固定资产价值的真实性和财务帐面资产信息的准确性是值得推敲的。由此可见,就目前状况来说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相对薄弱。总的看来无外乎如下几个原因:

原因之一:领导重视不够。领导重视的是企业直接的效益和安全生产状况,其考核指标主要有: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应收电费余额、购电量、公司经营电网线损率、售电量等。根据电网企业的特点,一直以来公司对固定资产更重要的要求是使用价值上的,即只要电网能够安全地输送电能,因而就比较容易忽视对固定资产经济价值的管理。

原因之二: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相对滞后。要保证固定资产账卡物一致,首先要保证各部门在管理上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从物料领用的申请到发料、建卡、财务入帐,都应该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流程,需要在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中用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形成工作流程的标准化。资产管理是各个部门互动的管理,对企业管理水平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财务部门应作为资产综合管理部门、生技部门作为主管部门、相关科室作为归口管理部门、使用部门作为具体保管部门。而我们目前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明显存在职能部门之间工作不衔接,即存在多头管理又有管理上的真空地带,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没有并轨,因此要搞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首先就要做到制度先行,有必要在管理制度上保证资产的日常管理。

原因之三:部分资产的产权问题。部分地区的10KV线路资产产权复杂,农电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由于历史原因,一条线路既有地方所属,又有农网改造中投入,还有用户投资形成,这对资产管理带来了较多的不便和难度。也有一些城市的用户工程产权没移交,供电公司却承担了运行维护以及相应的安全责任。根据目前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规定,企业接受捐赠的货币性资产,须并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须按接受捐赠时资产的入帐价值确认捐赠收入,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对于此类用户工程,企业入帐后将直接影响公司的现金流。因为对电网企业而言,税是现钱,资产固有即存在,这就意味着要用一笔“活资金”去换“死资产”,从财务上来看这么一笔交易对企业而言是不经济的,但事实上该资产本身又确实已经在为企业创造效益,由此导致用户工程不能及时移交、入帐,这也为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埋下了弊病。

改进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宣传,改变观念,重视管理。领导的重视是做好工作的关键,应努力在提高认识上下功夫,要把企业的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作为建立业绩考核和绩效评价的基础,业绩考核和绩效评价要做到公平、公正、客观、科学,必须保证企业有关资产及财务指标的统一、真实、完整、可靠和准确。建立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和绩效评价于固定资产管理挂钩的体系,建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激励机制。

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建立系统的资产管理体制。针对供电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生产轻管理,各自为政,随意处置电力资产的现象,打破条块分割,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意识,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并举,建立健全公司总部、分公司、班组三级的资产管理体系,并严格制定考核和奖惩制度。还要注意加强各级资产管理人员的协调,建立起资产管理信息传递及时、工作相互协调的管理模式,建立资产管理的网络,便于及时发现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以清产核资工作为契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高资产质量、优化资产结构。清产核资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清产核资的成果,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健全一套既符合今后电网企业实行新企业财务制度要求,又兼顾企业特性的资产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资产管理约束机制,并加以认真实施,继续深化资产管理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以适应今后电网企业发展的新形式。

具体来看,首先,企业应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制约机制。其次,应建立以出资人管理制度为中心,以资本管理为突破口,企业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的模式。它具体包括企业资本投入、运营、收益管理,企业资本保值增值、评价考核等。为实现这个目标,国家颁布了统一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会计报告格式,统一了对不同行业的监管,对企业接受资产的捐赠等加强管理,从而达到防止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目的。再次,应加强企业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比如利用清产核资工作,摸清企业家底,核实财物,使账外资产及时入账;再如切实做好企业资产产权登记工作,进一步明确产权关系,纠正和制止侵害企业资产的行为,清理出那些长期脱离管理的企业资产强化对资产的核算、监督和审查,提高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财务部门担负着对电力资产核算、监督和管理的重任。首先要强化对自己的要求,对新建资产要确保及时准确入帐,并正确计提折旧。对久拖未决的工程项目要督促有关方面及时编制决算。对随意处置电力资产的行为要严肃处理,并令其补偿损失。对该报废的电力资产及时向主管部门申请报废。对未在资产目录中列出的新设备要及时向主管部门反映,并积极探讨对策。同时财务人员不仅要努力学习财会业务知识,而且还要学习生产知识,熟悉生产技术设备,经常深入现场了解资产的使用、变动情况,加强与实物管理部门、使用保管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资产变动情况。

四、结合ERP上线,展望上海电力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的前景

随着2003年国资委的设立,一整套全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将随之得以建立,其中明确提出了要实行权利、义务和责任的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在这么一个大背景下,上海市电力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时地提出了“实施ERP工程,构建精品电网”的宏伟计划,将公司各个业务模块集大成于一体,旨在灵活地将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大大提升了电网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

可以预见,ERP工程的成功实施也必将会使电力公司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跃上一个新的水平。它通过运用科学合理的资产管理手段对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进行业务流程的重组,明确相关职能部门间的沟通和职责,实现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的并轨,从而旨在通过自动化的资产管理系统自行监控固定资产(比如重型机械)和商品(比如零件和原材料),并与会计系统和后勤系统相集成,使它能提供大量的功能,最佳化地用以控制和使用企业的资产。固定资产管理模块是ERP项目的核心环节,它所倡导的管理模式的确改变了我们过去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将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要求落到了实处:

实现资产变动管理与流程控制,加强动态监督(管资产);

通过实现跨部门流程处理,强调动态管理,加强资产监控。系统根据预设业务流程,实现资产变动信息的自动记录与传递,确保信息及时共享,达到数据规范准确的目的,并能对全公司资产的分布提供及时的掌控、分析与统计,强调对资产的统一调度和配置管理,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落实资产管理责任,防止资产流失,降低生产成本(管人);

通过建立一整套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将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每个资产的使用者,实施严密的资产控制与监管,达到防止资产流失,杜绝产生帐外资产的目的,从而有效地控制资产的使用成本,提高资产保值增值能力。

加强内控机制,分清工作责任,使得管理及时、有效(管事);

通过一体化的流程设计,使得资产管理不再只是部门级事务,实现跨部门的过程处理,有利于分清工作中的责任,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各项资产管理制度,确保资产管理与信息的及时、完整、有效,将对资产管理落实为企业经营活动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企业做好资产的保值增值工作打好基础。

五、总结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建立“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其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增强企业对于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电网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必须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为确保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作出不懈的努力。

作为电网企业来说,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又是所有基础管理工作的核心,有必要实行资产化经营,在盘活存量,用活增量的基础上,使企业资产高效益、低成本运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随着ERP过程的正式上线运行和业务流程的不断整合,相信上海市电力公司将围绕国网公司提出的“一强三优”的目标,通过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继续深化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在盘活现有资产的基础上抓管理、出效益,逐步适应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所提出的新要求,在不断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向建设国际一流电网公司的宏伟目标不断迈进。

摘要

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范文6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低值品管理系统;房产管理系统;资产调剂平台;贵重仪器共享平台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是对固定资产从购买到保管、使用、变更和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管理。高校的固定资产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资产管理是高校建设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意义在于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率和完好率,为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提供保障。

然而,通过合并重组高校得以快速发展,使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固定资产数量急剧增多、校园面积大范围增加、校区分散且相距较远,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出新课题。

一、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资产管理还是停留在独立的管理信息系统过程中,主要集中在相对简单的静态信息管理模式上,更多的是从财务的角度来进行资产管理,表现在建卡建账,简单查询、统计、报表等功能。这种管理模式逐渐发展成脱离了手工记账的原始阶段,改为通过计算机软件处理固定资产的数据及信息。

随着高校资产规模的扩大,要求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逐步呈现流程化、规范化特点。以单机使用为主的资产管理系统软件缺少动态管理功能,不适用现代资产管理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无法实现实时管理

随着各高校每年采购固定资产数量和金额的飞速增长,固定资产的报废更新也大幅提高。采用单机管理模式时,资产管理人员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固定资产数据的录入和变动等工作上,大大增加了校级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数据更新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较差,无法实现对固定资产信息的动态监管。

(二)缺乏对固定资产变动部门和保管人的动态跟踪

单机管理模式下,无法及时精准跟踪固定资产的变动和送修过程,不利于资产清查,设备报废处理;无法全面进行固定资产的故障记录和分析;无法对固定资产进行维护、成本记录和分析;闲置设备无法在不同部门之间进行合理调剂;资产采购部门无法判断采购需求是否合理。

(三)统计工作过分依赖校级资产管理部门

由于校级资产管理部门掌握全校资产的基础数据,每年的资产统计上报工作由校级资产管理部门完成,但二级单位专业实验室评估、绩效考核、教学水平评估等仅供参考的资产数据由校级资产主管部门提供,年统计数据难免不够准确。加之统计方法不统一,二级单位资产细目统计查找不准确,分类不明确、分部门统计资产占比不真实等。

(四)资产信息不能共享

只有深入了解部门资产的数量、种类等信息才能提高部门资产利用率,便于资产的调剂和管理。资产数据信息不能共享,各部门不能及时地掌握占有使用资产情况,这必将导致资产浪费和重复投资等问题。

二、高校资产网络化管理的优势

依据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所采集的基础数据,建立统一的数据库,以保证国有资产的管理、查询、统计、分析等一系列功能得以实现。

目前各高校的校园网及完备的硬件设施为资产管理带来了新机遇。网络的信息服务功能,能够为人们及时、准确地提供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对资产实行网络化管理,使固定资产信息资源具有了精准性、时效性、开放性,改变了原有的过度依赖校级主管部门管理的工作模式,使所有使用单位能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来,让学校的每位教职员工都能上网查询学校的资产情况、资产使用现状及资产比例构成等信息,从而使资产管理由封闭式管理逐渐过渡到开放式管理。

(一)有利于规范资产管理行为、有效控制

高校的资产管理不单是财务处、资产处或学校某个具体部门的工作职责,而是全校所有使用部门及每位教职员工的工作职责。网络管理软件可将资产管理工作分解到各个使用单位,使管理部门之间相互制约,杜绝绝对的权力部门,任何一个部门必须在其他部门知情的情况下才能完成一项从采购到报账的整个过程,从而规范了资产管理行为,有效控制。

(二)有利于资产数据准确规范,便于管理

无论录入原始数据新增资产,还是资产变动管理、资产报废处置,每个环节都需严格把控。例如,固定资产验收单的录入和资产卡片的建立时,必须按要求准确无误地填写完整,否则就影响下一步的操作,就无法提交给归口管理部门及财务部门进行审核,无法进入记账程序。这种严密规范的和可操作性的管理模式,使在不同的管理层次和管理形式下能够有效地实现实时操作,而且确保数据真实有效。

(三)有利于明确资产管理职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多层次的网络化资产管理,确保了从资产的采购、验收、审核到记账责任到人,而且,资产的领用人、存放地、使用情况等信息在网上一目了然。比如,本校某职工调出或退休,要查一下他使用的资产是否交还学校,打开计算机,使用网络化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只需几分钟就可以查得清清楚楚,既方便又快捷。

无论资产在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能即刻查出管理责任人,并追究其相应责任。因此,网络化管理不但具有很强的透明度,明确了管理职责,极大地避免了资产管理过程中的暗箱操作和国有资产的流失。

(四)有利于真正实现高校资产资源共享

资产网络化管理的能力延伸到高校的任何一个部门, 从过去的局部、分散管理向远程处理、集中式、实时管理转变,真正彻底地实现高校资产资源共享。及时、详尽的高校固定资产资料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到。上到校领导下到普通教职员工,需要了解本校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和数据,在资产管理网络系统上一查便知。同时,高校可以根据所掌握的内部各个部门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如:固定资产的种类、规格、数量、使用状况、使用方向等,有了这些详细的资料,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调整高校内部的固定资产结构。如,校内某部门需要购买某种设备,我们可以先在资产管理网络系统上查看高校内部其他部门是否有闲置的相同设备,如果有就可以调剂使用,既节省了办学经费,又使学校的资产得到充分的利用,防止了资产的浪费,真正实现高校内部资源共享。

三、实现高校资产网络化管理的路径与对策

面对各项资金的大量投入,学校基本建设项目,设备购置、教学科研仪器等固定资产的数量大幅度增加。怎样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如何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使有限的国有资产为学校的教育改革发展服务提供保障尤为重要。这就为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挑战。本人通过多年在高校从事资产管理工作的经验,结合资产管理网络化的工作要求,总结以下思路与对策。

(一)加强机构、制度建设,为实现国有资产的科学化管理奠定基础

第一,建立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在校级成立资产处作为一级管理机构,管理学校各类资产。在下属各学院、各部门设置二级兼职资产管理员,负责本部门资产的具体管理。指派一名副校长具体分管资产处,负责资产管理处的工作,以及在全校资产管理工作中与其他部门协调的各项事宜。

第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也是如此,如果没有法规制度的约束和护航,管理也只能是流于形式,虚于外表,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为了适应高校资产管理的需要,应主要建立:《资产管理办法》、《仪器设备管理办法》、《低值品管理办法》、《二级资产管理员岗位职责》、《无形资产管理细则》、《贵重仪器设备管理细则》、《资产处置管理条例》、《房产、土地管理条例》、《固定资产丢失损坏赔偿办法》等相应法规制度。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此外,为规范管理行为,实物资产登记入账的同时建立起资产管理责任制。将设备管理员、与部门领导挂钩,各自行使其职责。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如财务处、人事处、审计处配合资产处,无论是干部离任、职工调转、离退休等都必须按资产管理制度履行手续,相互监督、制约。其次,根据固定资产档案管理制度装订固定资产登记卡、大型精密贵重仪器信息材料、房产土地证件等编号归档、建档。各项资产管理材料齐全、并由专人负责保管。

(二)以清产核资为手段,摸清国有资产“家底”

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探索,目前清产核资已经成为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和财务监督的一项经常性管理工作手段。每年对固定资产进行了清查,全面摸清家底,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在清产核资过程中会发现有的部门对资产管理意识淡薄,存在“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管理缺乏规范化,造成账、物、卡不符等等。针对清产核资发现的问题,建立健全监控体制,明确管理责任,设备的保管落实到使用人。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有力手段。

(三)采用先进现代化管理手段,实现国有资产网络化平台管理模式

目前,适应高校资产管理网络化平台的软件主要有:仪器设备管理系统、低值品管理系统、房产管理系统、资产调剂平台、贵重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仪器设备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全校设备网上对账、查账、入账、调账、打印固定资产标签。为账账相符、账物相符提供了网络支持,提高了高校资产的完整性、准确性。还解决了仪器设备账物不符,前清后乱等疑难问题。

低值品管理系统中的低值耐用品,指用于教学、科研、实习实验和行政办公等方面工作,单价不属于固定资产管理范围的物资。这部分的资产量也比较大,为了便于管理可以由部门入账,财务审核,资产管理部门进行调拨、报废审批。

房产管理系统可以按校区编号、按楼房编号、按房间编号,每个房间分部门、用途、使用人等信息管理,便于房间的统计,有利于办公用房、教学科研用房的核算管理。

资产调剂平台是把有的部门报废、闲置的资产转到资产调剂平台上,给能够再利用的部门提供信息。在网上能够直接申请,经资产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归需要的部门使用。

贵重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是把价值较高的教学科学仪器设备在网上开放共享,调动仪器设备管理单位和相关人员面向校内外提供开放共享服务的积极性,提高学校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实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优化配置,通过补贴、奖励等方式鼓励大型科学仪器设备面向校内外提供服务,提高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开放和共享使用的程度。

(四)增加培训,提高资产管理员网络管理水平

先进的资产管理软件能够得到高校的充分利用,培养各部门的二级资产管理员非常有必要。通过建立资产管理员QQ群,召开二级资产管理员软件培训会,有利于资产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同时提升了资产管理员系统操作水平。在设备登记、资产调拨、报废、闲置申请、资产清查等方面减轻资产管理部门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平台系统的使用,将大大提高高校资产管理的使用效率和准确性,使固定资产重复购置、闲置浪费等问题得到根本有效解决,使高校的资产管理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虽然高校的固定资产网络化平台管理在全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固定资产网络化平台管理模式的优势必在未来几年的资产管理中得证实。实现高校固定资产网络化平台管理模式的过程中还必然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为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