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博士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博士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博士论文

建筑博士论文范文1

现代的电台主持人艺术的原因教学实践,因为这种教学方法有一定无比意义上说,通过开展艺术实践,让学生通过技能及学科应用知识,独立的教学目的的电台主持人。艺术实践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到激发兴趣的提升从而将学习效率大大的提高,帮助他们吸收和消化所学的专业知识类学生的手段。艺术实践,让学生积极参与广播电视节目和广播的过程中去,不仅可以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了解工作流程的本质和未来工作性质,提高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能力,并有有利于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工作的顺利建设。

二、艺术实践的方法和途径

为了保证中国目前的广播主持专业的学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的艺术实践,有必需要有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理念为依托。首先,我们必须建立和完善制度的实践侧重于教学,充分利用实践校园各种内部资源,以教师的授课伟基础,选用新的方法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教师应发展与教学人才培养目标,传统的教学方法需要更新,培养电视传媒的专业型人才,适应发展的需求,提升专业技能。在课程的结构方面和教学方法的不合理方面要进行不断的改进。要进行优化在实际基础上形成新的方案,媒体市场需求相结合的是教育的一部分,以确保它们是科学合理的,以实际学生的学习情况完善应有的教学计划。

使他们有一些艺术实践中更多的接触具体的工作。在做好本质工作的同时要提高学生的实践方式,使得原有的学习成绩得到更大的提升。满足以后的未来发展,学校和专业的媒体组织进行签订定点实习计划,保证学生的专业和实习环节不脱节。学校可以在外校建立联合媒体组织和一些艺术实践基地,确保学生学习和实践的专业知识是不脱节。在假期的时间学生可以充实自己,相应调整学生的假期的任务内容。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花在自己的兴起爱好上面。以提高他们的实践的有效性。学校的硬件环节上面要下大的手笔进行改建,陈旧的设备要进行更替让学生感受到在真实的工作室的环境和实际的参加工作环境要一致。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硬件设施都很重要,在固定的时间组织教师进行学术的交流,相互的交通自己的心得和经验体会。

三、结语

建筑博士论文范文2

30岁从头再来

Sara:您很早就开始创业,在同学中享有“土豪”一样的头衔,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黄博士:1992年我本科毕业后,分配到一家国有公司上班,单位类似“大锅饭”。1990年代初,社会上掀起了经商潮,我也开始边上班边业余创业。我先后做过建筑设计、工地管理、开装饰公司。在同学当中,我是第一个买BP机、手机和摩托车的人,也是第一个买房子的。

但是创业不可能一帆风顺,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2001年初,我和同学联手接了一个大的装饰工程,辛苦干了四五个月,最后因为对方赖账赔进去三四十万元。那段日子很狼狈,每天都有要账的材料商或工头找上门来。不得已,我搬回父母家。我开始反思过往,思考接下来的路怎样走。

Sara:创业经历低谷,您有了哪些改变?

黄博士:父亲是一名教授,他是1960年代初清华大学的研究生。上高二的时候我在日记本的扉页上用最大的字体写下了:“超过父亲就是胜利”。

然而,我在高考中失利,上了一所普通高校。四年后考研,因好高婺远又与名校失之交臂。人生的两次关键考试均败下阵来,我对学习的前景发生了动摇,工作之后更是把“超过父亲就是胜利”放到了一边。

在搬回家住的这段日子,母亲和我深谈了一次。母亲劝我:“我和你爸都认为你是块学习的料,你不是一直想超过你爸吗,我和你爸也在等着这一天呢。”

这次谈话让我重拾儿时的理想,自己的“豪言壮志”已经一拖十几年了,如果再不行动,我此生都会愧对自己和愧对父母。我给自己鼓劲和打气,“刚刚三十岁,还是有机会的!”

留学,苦、难,但心静

Sara:而立之年再次重拾课本,为出国留学奋力一搏,这个过程有没有过困难?

黄博士:当一个男人明白一个道理并付之实践,那股闯劲是不可估量的。因为感觉在国内读硕士年纪偏大会不好意思,再加上想跳出昔日的圈子,于是我决定出国攻读硕士。当时大家大都去欧美,我想避免这方面的竞争,就选择新西兰留学。

为考试我做了一年多的准备,硬着头皮,拣起近十年未看的英语,把自己一个人锁在屋里苦读,终于考取了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建筑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师从国际绿色建筑权威Brenda Vale和Robert Vale夫妇。

Sara:六年硕博生涯,难忘的事情有哪些?

黄博士:我读硕士期间最难忘的是打工经历。为了要挣出生活费,我打过许多工。国外人工较贵,我就去果园打工,摘过猕猴桃,摘过苹果,还割过草。割草我觉得特别累,毒太阳下,一直弓着背干活。

2005年,我获得“一等优秀硕士毕业生”称号,同年获得了奥克兰大学三年的博士全奖。硕士阶段比较顺利,我就以为读博也不会太难,但是前半年的学习就改变了我对读博的理解。

我原以为把硕士的课题往下做深入些,或者宽一些就好了,结果完全不是。国外对博士论文的要求是一定要有“创造性”,要与众不同。我那时每天一起床就是看书,就想着不一定看到哪一本书悟出一个大道理。

最后我还真是在看书的时候悟出一个道理,就是用社会科学的方法去分析自然科学的现象,我的博士论文“奥克兰地区交通规划的生态足迹”,用了社会科学中“生态足迹”的分析方法去分析交通。这种跨界就是创新。

在国外,博士是一种title,就像性别、爵位等一样,在有些国家如果你愿意,可以把博士头衔加在身份证上。父亲非常认可我读博士,他在电话说:“小宁,你超过我了。”那一刻我很激动。

Sara:留学的经历对您今天的影响和帮助有哪些?

黄博士:首先,博士学位顺利读完,给我的启发是:人的潜能是非常大的,你不去挑战就不会知道自己还有这么多可以开发的潜力。第二个收获是,通过专业的学术锻炼,我现在的组织能力和逻辑性都比以前强了很多。

国外留学经历,使我浮躁的心理得到平静。新西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那么干净,让我觉得除了追求金钱,还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值得去做。我做过一些义卖义工之类的活动,还热心组织一些学生团体、联谊会的活动,这些让我很充实。

Sara:留学中,您除了拿到学位还有什么大的成绩吗?

黄博士:我是做事情会尽最大努力的人,读博期间取得了一些成绩。2009年,我获得了国家留学基金委授予的“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称号,这在奥克兰地区是第一次,还因此上了《神州学人》杂志;2011年,我的博士论文获得所在学院的“最佳博士论文”,也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华人学生;2012年,我受邀参加了新西兰教育部主导拍摄的反映新西兰中国留学生的记录片《长白云之乡的中国蛟龙》,该片应会陆续在国内的电视台播出。

回国灭霾

Sara:2010年底,您本来可以留在新西兰工作并且移民,为什么毅然选择了回国创业?

黄博士:新西兰属于海岛文化,比较随意和轻松,而我属于事业型的。当年我来新西兰读书,是因为在国内创业时遭遇瓶颈和困难,但是多年过去,经历了各种蜕变之后,创业基因还在,我相信自己有了更大的能量,想再去追求一种创业的成就感。

我的导师Robert Vale教授是国际绿色建筑权威,现代绿色建筑理论的创建者。他非常支持我回国创业,他认为,现在中国可能在走一些以前发达国家走过的路,举个例子,北京的雾霾其实就是上个世纪伦敦雾霾的重现。我也希望通过回国创业,把所学、经历和资源整合到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上。

Sara:这件“有意义的事情”进展如何?

黄博士:我们成立了一个公司,公司的宗旨是“低碳改善生活”。公司的业务主要分为七个部分:城市的低碳规划;温室气体盘查;低碳生态规划、小区、新城的规划;绿色建筑的设计和评估;节能产品的开发和引进;低碳行为方式的教育和宣传;正在准备做“碳交易”。

公司虽然成立不久,但在国内的业务领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前年,北京市的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编写工作进行全球招标,公司作为一个刚成立的民营企业,获得了第二名,和中国建科院、清华大学等国内大腕共同参与了标准的编写。

Sara:现在北京雾霾气势汹汹,我们要怎样降服它?每个公民对此可以做些什么?

黄博士:环保事业有助于消减雾霾,另外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是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的。例如,现在国外提倡坐公交车、骑自行车。在丹麦,户均拥有自行车大概是两辆,他们到哪都尽量骑车前往。而中国,现在大城市里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少了。又比如,国外的很多电器都会使用很久。虽然国内外发展阶段不一样,但是对地球的责任感大家是一样的。

建筑博士论文范文3

学术论文是一种具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成果的记录,是进行成果推广和交流的手段也是考核科技人员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它是人类知识宝库的基本单元,或为人类精神财富的一部份,并能为科学界有效地利用,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起推动作用。

一、学术论文的分类

学术论文包括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者为申请学位而提出的论文。这种论文是考核申请者能否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可分为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及博士论文等三种,其水平由浅而深。学士要求达到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硕士要求达到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博士则要求达到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由字数来看,学士论文约一万字,硕士论文约五万字,博士论文则在五万字以上,有时多达十至廿万字。兹分述如下:(一)学士论文大学本科毕业生运用在校期间学得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分析、解决某一不太复杂的科研课题所写的毕业论文,顺利通过签辨者,均可授予学士学位。其条件如下:

1.能够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二)硕士论文

硕士所提之硕士论文应为指导教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者,其论文须有自己的新见解,并在过程中有一定的工作量。一般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约一年左右。其基本要求如下:

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

(三)博士论文

博士论文对本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本学科水平提高有重要的突破。其基本要求如下:

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2.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3.在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四)一般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论述创新性研究工作成果的书面文件,是某些实验性、或理论性、或观测性的新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

学术论文的内容应该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进步,而不是简单重复、纯属模仿或全盘抄袭前人的成果。学术论文应具有新的信息。

学术论文通常在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在学术报刊上发表等。它反映学科最新的前瞻科学技术水准及其发展动向,体现了科技工作者拥有的成果。

为进一步探讨学术论文写作特点和规律,应从内容性质和结构形式的差别方面将学术论文分为理论型、实验型、描述型和设计型等四大类。理论型论文的重点在于理论证明和分析。依研究对象可分两种:一种以抽象的理论问题为研究对象,其研究方法重于理论推导和运算;另一种则以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观测数据以及有关的文献数据为对象,其研究方法是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及抽象化,并通过归纳、演绎、模拟等过程,提出某种新的理论和见解。一般说来,理论型论文正文结构型式灵活,没有固定格式,可将研究的对象或结果划分为若干有联系的层面,按一定逻辑逐层进行论述。

实验型论文的重点在于设计实验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它也可分两种:一种是介绍实验本身为目的,重在说明实验装置、方法和内容;另一种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从而认识客观规律。实验型论文的正文结构与理论型论者不同,主要是由实验报告的结构演化而来,并已形成一定约定俗成的格式,一般有『材料和方法、『结果和『讨论等三部份。此三部份仍可做适当调整,其重点内容则必须对实验作说明和分析。

建筑博士论文范文4

【关键词】 建成环境 使用后评价 POE

1 使用后评价POE简介

使用后评价(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是20世纪60年代从环境心理学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针对建筑环境的研究,英文缩写POE。是指建筑物或环境建成若干时间后,研究者用规范化、系统化的方法,收集使用者对建筑或环境某方面的评价信息,并通过科学分析了解使用者对目标环境的评判。

POE的研究重点和应用方法是相似的。使用者是其评价核心,建筑性能是其重要概念,研究方法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建筑性能是POE的重要概念,它构成评价所需要的参照系统。

2 我国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的研究状况

目前,POE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发展成熟,许多学者从不同研究角度发展出一系列的评价理论和方法,POE研究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国外POE研究的发展已有学者进行过总结,笔者则要对国内的POE研究情况作一番梳理。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建筑界的一些专家学者利用学术交流及翻译著作等方式,陆续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引入环境心理学等理论,使用后评价也随着环境心理学一起进入我国学者的研究视野,对建成环境的评价研究由此初步展开,但在实践上还处于不自觉的理论吸收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更多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涉足此领域,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探索,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982年常怀生先生在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介绍建筑环境心理学,首先在国内传播建成环境评价理论。他1984年翻译出版了《环境心理学》一书,其书中介绍了日本的建成环境评价实践。1992年起,常先生着手进行了住宅、医院和办公室等建筑类型的使用后评价。他的评价实践偏重于研究人与微观环境的心理互动关系。他还于1999年出版了《室内环境设计与心理学》一书,书中较系统地介绍了使用后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杨公侠教授也是国内较早涉及环境评价的学者之一,他在理论推广和实践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他结合视觉理论进行了许多建成环境的评价研究,他于1981年将研究成果编著成《视觉与视觉环境》一书出版。之后,他发表《环境心理学的理论模型和研究方法》一文,重点介绍了英国学者坎特(D.canter)的“目标场所评价理论”和“块面语句法”。他还通过指导研究生及参与环境评价实践、结合上海地方情况做了一定范围的评价应用方法探索,其研究成果发表在《上海居住环境评价》一文中。

华南理工大学的吴硕贤先生于1990一1993年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对4城市17个居住区进行生活与环境质量使用后评价。以人群的主观评价为核心,利用量化的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环境综合评价的科学架构。在实践探索的同时,吴先生一直致力于使用后评价理论的推广,1998年,吴先生《提倡建筑师进行使用后调查》一文收录在《建筑百家言》一书中,文中强调了我国建筑界开展使用后评价的重要性。2009年发表《建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使用后评价》一文,介绍了使用后评价的意义和重要性、使用后评价的发展简史以及使用后评价的常用方法,再一次提醒国内建筑界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同时,吴先生还招收博士生开展使用后评价的系统研究。

庄惟敏先生于1999年出版了《建筑策划导论》一书,他在书中系统介绍了日本住宅空间的评价方法,并结合建筑策划理论研究,系统地发展了以“语义差异法”为中心的建成环境评价方法,强调利用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评价现状环境实态、收集建筑策划基础信息的重要性。另外,庄生先还指导研究生在硕士论文中讨论建筑策划与使用后评价之间的关系,提出使用后评价为建筑策划中的预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和评价方法借鉴。

胡正凡和林玉莲先生于2000年出版《环境心理学》一书。他们在“环境——行为”理论研究基础上,利用认知地图对校园环境和风景区质量做了评价研究。该书还介绍了POE的一些基本知识和特点。

北京大学的俞孔坚先生以生态和人文精神对景观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偏重于景观美学、偏好及敏感度评价等方面。他的使用后评价研究对象主要是城市公园等景观环境,在他指导下,其研究生对具体公园进行使用后评价实践,并将实践总结整理成硕士学位论文。

同济大学的徐磊青教授目前已经是国内从事建筑和城市空间与行为关系研究的重要学者之一。在硕士论文《场所评价理论和实践》中,徐磊青先生集中介绍了国外基于环境心理学的评价理沦、使用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并通过案例建立了上海居住环境评价模型。在博士论文中,他运用环境行为理论和方法对上海市中心区的广场与步行街进行分析与用后评价,系统揭示了人与开敞空间交互作用的影响因素。

朱小雷是吴硕贤先生的学生,在吴先生的指导下完成自己的博士论文。文中他系统总结了自己读博时期参与评价实践,在对比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构——人文”的主观评价方法体系。该论文于2005年整理为《建筑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一书出版,对国内的建成环境评价产生在很大的影响。

为了了解近几年国内对使用后评价的研究情况,笔者通过“读秀学术搜索”以“使用后评价”作为关键词进行了搜索,并将搜索到的学术论文进行了分类整理:

从数量上看,总体研究趋势是上升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使用后评价”感兴趣;从研究机构的分布情况看,使用后评价的主要研究中心在以吴硕贤先生为核心的华南理工大学。从权威杂志的发表情况看,《建筑学报》作为学界学术方向的领军期刊,2008年后就没有再刊登相关论文,《建筑师》《世界建筑》《城市规划》等其它学界权威期刊从没刊登过相关论文。这说明尽管有吴硕贤这样的学者在呼吁关注使用后评价的研究,但建筑学术界对此并没有显示出足够的热情。

3 我国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的研究特点

结合上面的讨论,我国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的研究特点可以归纳成以下几点:

(1)对建成环境进行使用后评价的研究仍处于理论探索阶段,研究内容偏重于对国外理论体系的推介,以及对评价理论和方法的探索。

(2)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没有受到普遍重视。学术上,引领学术界研究方向的权威学术期刊,对使用后评价的关注度不高,国外大量的评价实践研究著作也没有翻译引进;实践上,主要是个别研究机构或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进行评价,少有由政府和学术组织发起的持续性评价研究实践,而且市场也缺少对评价需求的刺激。

(3)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评价结果没能有效地促进设计水平。评价对象虽然从居住区、幼儿园、宿舍、老人院扩展到城市街道、公园、广场等,但由于社会观念和发展的限制,评价研究同设计实践脱节,评价未能从根本上提升设计品质。

(4)具体评价方法的理论研究仍十分薄弱。目前大多数实践中使用的评价方法引用了

社会学、环境心理学等学科中的研究方法,还没有建立起符合国情的、本学科的、实用的评价方法体系,这也是在业内推广使用后评价的重要障碍之一。

参考文献

[1] 朱小雷.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建筑博士论文范文5

关键词:法国;学位;文凭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8-0015-02

法国在《帝国大学法》颁布后,形成了中央集权的教育制度。在其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虽然追求大学自治与民主的声音不绝于耳,依然未能改变中央集权的教育制度。所以在今天的法国,文凭分为国家文凭和校级文凭。国家文凭由政府授权的单位颁发,遵照“全国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审议会”制定的章程行事,校级文凭由学校自行颁发,只需按照学校的规定行事。其中,校级文凭不享有国家文凭所享有的权利。本文侧重对国家文凭进行梳理,在梳理时按被授权的主体分别进行说明。文章分为学位制度与文凭制度的涵义、 现有的文凭与学位两个部分。

一、学位制度与文凭制度的涵义

所谓学位制度是指“当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一种高层次人才培养制度,是关于各种学位的构成,各级学位代表的学力以及学位授予资格的系统规定。”[1]借鉴学位制度的涵义,可将文凭制度理解为:文凭制度是指关于文凭的构成,各级文凭代表的学力以及文凭授予资格的系统规定。之所以将学位与文凭分别进行说明,是因为有些学校不能授予学位,只能颁发文凭。

二、法国现行文凭与学位制度

根据被授权的主体,本文将法国文凭发放单位分为:高级中学、大学技术学院、高级技术员班、大学校和综合大学。每个单位发放的文凭或学位都可用于工作或在相应的学校继续深造。

(一)高中颁发的文凭

法国中学毕业会考文凭被列为一级高等教育国家文凭,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业士文凭。将其列为一级高等教育国家文凭,主要基于以下原因:“第一,法国的中学学制为7年(初中4年,高中3年)比大多数国家的中学时间都长,毕业会考非常严格和统一;第二,中学毕业会考文凭曾同时是大学法律和神学专业的初级学位,也被视为相当于大学一、二年级的学习合格凭据。”[2]

(二)大学技术学院颁发的文凭

大学技术学院是招收高中毕业生进行两年培养的短期高等技术教育机构,其目标在于培养高级技术员和高级技工。“教学形式有大课,指导课,车间实习和2年年末的为期6个星期的实习。教学内容分为普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3]“每学年32周,每周32课时,两年共约2000学时。其中理论课,指导课,实践课分别占总课时的20%,35%,和45%。大学技术学院不实行学分制,注重平时成绩的考查,考查和实习合格,取得大学技术文凭。”[4]

(三)高级技术员班颁发的文凭

高级技术员班创办于20世纪50年代,旨在为各行各业培养高级技工,一般设立于职业高中之中。其在课程设置和教学上注重应用性和灵活性,强调专业知识。与大学技术学院相似,高级技术员班学生的成绩也由期终考试评定,成绩合格者,授予高级技术员证书。

(四)大学校颁发的文凭和学位

1.各种证书。大学校是法国高等教育独特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工程师学校、高等商业学校、高等农业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大学校的学制各不相同,除了2年预备班(CPGE)的学习,工程师学院和商业学院一般为3年,高等师范院校为4年,其他1到3年不等。”[5]大学校是法国的精英教育,其目标在于为法国培养高级行政官员、学者、企业管理人才及工程师。大学校主要招收大学校预备班结业的学生和持有高中毕业会考证书的高中毕业生。学生在大学校修完相应的课程,考试合格分别授予工程师、建筑师等证书。

2.工程师博士学位。1973年7月27日颁布的法令,对大学三个阶段的文凭和学位进行了统一和调整,新设的“博士―工程师文凭”改变了大学校不授予学位的传统。“工程博士学位是为工科院校的毕业生更好地从事应用研究所设置的一种学位,学制3至4年。”[6]第一年攻读深入学习文凭,进行理论学习和研究方法训练,参加有关的研讨班;后2到3年博士候选人到实验室实习并从事研究,进一步加深与工程师职业相关的学科知识,学习严格的推理,撰写博士论文。博士论文答辩通过,授予博士―工程师文凭。

(五)综合大学颁发的文凭

法国的大学系统分为三个相互独立又前后衔接的学习阶段,各个阶段的学生只要修完相应的学分并考试通过(有的需要论文答辩通过)就可取得相应的学位或文凭。前两个阶段为本科教育阶段,第三阶段为博士生教育阶段。在法国没有研究生教育阶段,它的研究生教育阶段相当于中国等其他国家的本科生教育阶段。

1.第一阶段:普通学业文凭。本阶段为基础教学阶段,学制2年。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得到并加深基础学科知识,使其多样化,以便他们能进入一个范围较广的工作领域;学会工作方法,取得对科学的敏感度”。[7]“本阶段不分专业,只设下列主修方向:法律、经济与社会行政、文学艺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应用数学、科学、神学、体育运动科学技术。教学分为理论课、指导课和实践课三种。”[8]“第一阶段学习结束,通过考试,可以获得大学普通学习文凭。第一阶段允许留级一次。”[9]

2.第二阶段:学士学位与硕士学位。本阶段为专业学习阶段,教学目的是“组织不同程度的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特别要考虑到针对某种或某类职业做准备;同时,使学生进一步完善其知识,加深文化修养,引导他们从事相应的科学研究”。[10]第二阶段与第一阶段一样,学制2年,这两年具有相对独立性,第一年获得学士学位,第二年获得硕士学位。

3.第三阶段:博士教育阶段。学制一般3―4年,是一种“研究性培养和通过研究进行的培养,包括实施个人或集体具有创造性的科学工作,和不断进行科技革新的专业培养。”[11]1984年《萨瓦里法》对法国第三阶段的学位与文凭进行了改革,取消第三阶段博士和国家博士学位,改设新博士学位,新增指导科研工作能力证书和LMD学制。

(1)深入学习文凭。深入学习文凭在第三阶段第一年授予,要求选修与博士论文相关的课程,并参加研讨班,撰写小论文。考试合格,小论文通过即获得深入学习文凭。它是一种研究型文凭,为进行研究工作做准备,其间的小论文一般成为博士学位论文的雏形。

(2)高级专业学习文凭。与深入学习文凭为研究做准备不同,高级专业学习文凭是一种为就业做准备的高级资格,不可用于申请博士学位。“这种文凭专业性和应用性较强,主要通过研究班,进行高度专业化的应用性培养,训练从事某种专门职业活动的技能,教学注重实际知识的传授,实习占较大的比重。”[12]

(3)新博士学位。1984年的《萨瓦里法》对原有的学位制度进行了改革,规定:“为更好适应国际通用的学位制度,取消大学第三阶段博士,改设博士学位,并冠以颁发学位的高校名,学制作适当延长,同时取消原有的国家博士学位”。[13]这种博士学位被称为“新博士学位”。“新博士学位的学制一般比原第三阶段博士多一年左右,即:(硕士)或(工程师文凭)+(深入学习文凭)+3至4年研究工作。新博士学位候选者,可以是大学博士文凭或第三阶段博士文凭的获得者;也可是高等专业学习或深入学习文凭的持有者;还可是没有经过正规大学培养的人。”[14]“新博士学位获得者,必须系统深入地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进行创造性的科学研究,并独立取得科学成就,必须提出高水平纯理论性博士学位论文。”[15]

(4)指导科研资格。指导科研资格是在取消国家博士学位后设立的,由于它一般要求申请者取得博士学位后工作几年并取得一定的学术水平,“指导研究资格并不是、也不应被视为申请人的第二个博士文凭,就其学术水平和价值而言,它高于博士文凭”[16],所以也有学者将其称为法国的博士后文凭。

(5)LMD学制。随着欧盟的建设,为进一步推进欧盟一体化进程,法国与其他欧洲国家于1998年开始尝试统一欧洲学制,LMD学制便是其中重要的措施之一。所谓LMD学制,即是“学生在大学三年级毕业时获得‘学士’学位,五年后获得‘硕士’学位,八年后获得‘博士’学位。”[17]

参考文献:

[1]王璞.国外学位制度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启示[J].煤炭 高等教育,2002,(3).

[2][14]钟金明.中法学历、学位和文凭关系的研究[J].武 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7,(5).

[3][4]邢克超.法国的大学技术学院[J].比较教育研究, 1982,(6).

[5][8]贺国庆,华筑信.国外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动向和趋 势[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95,103.

[6]李兴业.中法两国学位制度的初步比较[J].学位与研究 生教育,1985,(1).

[7][10][11]邢克超.战后法国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教 育出版社,1993:201,203,202.

[9][12]刘晖.二十国研究生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出版社,1989:306,318,320.

[13]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255,256,374.

[15]钟金明.七国学位的比较研究[J].法国研究,1991, (2).

建筑博士论文范文6

关键词:风景园林 小区绿地绿化建设 生态 景观 经济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1城市小区绿化美化现状

现如今老百姓是城市小区的主人,是创造社会经济效益的主力军,为了使他们能够安居乐业。他们居住环境就应得到改善,得到社会关注,那么在居住的同时配套的公共设施就应落实。而小区绿化就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小区绿地在景观设计和规划方面就应得到足够重视。环境问题已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人们越来越希望生活在一片似“世外桃源”的地方。

2设计原则

2.1、坚持生态原则

城市小区生态系统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最大的区别在于其组成成分的数量比例的不同,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生产者)所占的比例最大,因此增加城市小区绿地数量,是增加城市小区绿量的首要保证。增加绿地数量,首先要靠政府重视,政府要依靠城市小区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保证城市小区达到一定的绿地率和公园绿地面积,这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家提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倡建设生态省、创建园林城市小区等政策实施和大环境下,绿地分布的均匀性问题应引起重视,

其次是依靠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大力引导农民发展苗木生产,增加供应城市小区苗木的生产绿地。再者,就是通过我们的宣传发动,提高全体市民的绿化意识,使所有的单位、小区、居民、街道等都做到“见缝插绿”,争创园林达标单位、园林式单位等。园林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法律法规,把好绿地率审核这一关,把城市小区的绿地面积真正提高上去。

2.2坚持景观原则

坚持景观原则,也就是要有精品意识,在有了绿量的前提下,绿地要有美感,要有赏心悦目的感觉,这样,才会让人心情舒畅,才能达到促进人的心理健康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所种的绿地,不但要有绿量,还要有质量,充分发挥造景艺术手法,通过植物配置,营造出一种艺术化的园林景色。

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早在三千多年前,殷周时已筑台掘池开始有囿的营造。秦汉建筑宫苑时,筑土而山,开始进行山水创作,至魏晋南北朝,发展成以山水为主题的人工山水园,缀山理水技术已经比较高明。唐宋文化艺术空前繁荣,山水画名家辈出,造园艺术受山水画的影响,发展到以诗情画意进入园林的阶段,增强了意境的表现,称唐宋写意山水园。但历史发展到今天,中国的城市小区建筑风格早已与世界接轨,再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来建设绿地会与现代建筑显得非常的不协调。疏林草地,大草坪等景观不时出现,造成千城一面、地域不分、风格模糊的绿化局面,则丧失了中国园林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精髓,并非好的绿化手法。

2.3坚持经济原则

经济原则也可说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二十一世纪全球普遍关注的大事,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人口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等等。在我们小区建设中,也存在可持续发展问题,建成的绿地,今后大部分要由我们管理,除了建设费用,养护管理费用问题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一方面是直接的管理费用,另一方面是种下去的树木今后的发展和利用问题,这些都是园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2.3.1片植

要增加绿量,片植无疑是增加绿量的一个好办法,这样做,施工企业是最喜欢了,施工技术简单,工程量又多,最容易获利。可是,作为建设业主来说,就要仔细想想了,片植的利弊哪个大,利在哪里?无疑是增加了绿量、施工容易、初植景观好看。而弊呢?严重违背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限制了植物的地上地下生长空间,养护成本大,需要经常修剪,关键是寿命不长。按常规来说,十年的片植植物,生长必然严重衰退,此时挖出来的植物毫无用处,不挖难看,挖掉心痛,可是这与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方针是相违背的做法。所以笔者认为,要尽量少用片植,除非十分必要,如道路隔离带。提高绿量可以用球灌木代替,配置得好,可以做出很多好的植物配置小品,球灌木长大了挖出来可以用,既不浪费资源,又能获取经济效益。

2.3.2草花

城市小区需要绿色和彩色,需要生命的色彩,用草花来点缀城市小区绿地,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但在城市小区中大量运用草花来装扮景观,其运营费用是相当高的,显然不利于绿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会更加重绿化养护经费不足的压力。解决的办法就是尽量在一般的地块多用宿根花卉或是地产的可自播的花卉,如、一串红、鸡冠花、茑箩、紫茉莉、蜀葵、鸢尾、萱草、牵牛花等等。

2.3.3树种

要纠正外来树种比本地树种好的偏见。只要是活的植物,它都有生态效益,至于好看不好看,则要看我们怎么种植,怎么养护了,要大力提倡多用本地树种,本地植物,不用或者少用外来植物。

2.3.4地被(草坪)

草坪热曾经风靡中国,经过实践检验,在城市小区绿化中大量使用草坪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存在养护费用高、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生态效益相对不好等弊端,已被许多有识之士所认识,但在实际工作中,草坪的应用量仍然过大,用地被植物替换草坪仍需要我们大力提倡和推广。我们在这方面用大量的地被植物, 如金叶莸、金星草、萱草、鸢尾代替,效果很好。

2.3.5配套设施完善,综合功能齐全

居住区除绿地,以及衍生出的附属设施外,还要让居民享受到足不出院的一些便利措施:例如卫生保健,教育,商业,娱乐等。居民区绿化要推陈出新,注重人文化设计,博采众长。而绿化区域可划分为儿童区,老人区,公共区等。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在设计时要符合儿童特点,尽量规划种植一些色彩艳丽丰富的树种,一些低矮的树型,种植的树木要具备无毒,无刺,无飞絮的特点。而随着社会老龄化推进,老人数量逐步增加,老人休息场所应选择一些高大乔木为老人遮荫,晨练,散步创造美好的意境。而对大多数人群要通过运用大范围,色彩不一花灌木与草组合方式来给居民创造一个茶余饭后休息锻炼的环境。而这个环境要做到四季有四色,春季绿意盎然,夏季绿树成荫,秋季霜叶似火,冬季绿色常延的景观。而选择的树种要根据我市气候特点,土壤的习性选择一些如樟子松,火炬,卫矛,国槐、刺槐等树种,还有一些应时的花卉。做到植物萌芽,抽叶,开花结果时间相互交错,乔灌木花草相结合,长绿与落叶相结合等,最后达到以绿为主,方便居民的目的。

3 结论

城市小区绿地规划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求要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设计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才能真正提高城市小区绿化水平打造宜居城市小区。

参考文献:

1、《园林艺术》,张路红,安徽美术出版社,2003

2、《园林树木学》陈有民,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