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固定资产出入库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固定资产出入库管理范文1
关键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措施
固定资产管理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充分发挥其效能,对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医院竞争力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现阶段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职工管理意识淡薄,设备购置盲目,核销处置不及时等问题,因此,如何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促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已成为医院管理者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一、目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观念淡薄。
长期以来,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忽视现有资产的管理使用,轻视现有资产的合理搭配和使用效益,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近年来,单位对资金的支出能够严格把关,但对需要的固定资产买回来以后,对谁来管、管什么、如何管的概念模糊。由于固定资产管理观念淡薄,没有严格的财产管理制度,人员工作岗位变动对原来使用的资产没有移交,久而久之,设备物品没法查找,造成了固定资产的流失。
(二)固定资产的账实不符。
固定资产的账实不符主要表现在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及时、无法真实反映和有效控制固定资产实物状况,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数量和增减变化情况,有的单位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有固定资产相差甚远。例如:新购置的固定资产不验收、不登记入账;报废、报损的固定资产没有冲减等。
(三)忽视固定资产使用过程的监控,固定资产处置不够规范。
财务部门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财务部门只管固定资产的财务核算,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资产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和具体办法,资产使用部门无管理制度、无管理人员、财产登记不全。单位向各部门安排、配置了固定资产以后,对使用情况却不闻不问,以致于一些固定资产已长期不存在,单位却一无所知。
(四)固定资产配置不合理,利用率低。
一是医院不顾自身实际,过分追求设备全面和高档,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和市场调查,盲目购置;二是医院部门与部门之间、下级部门与上级部门之间条块管理、利益分割的格局,造成部门林立,自成一体,互不协调,卫生主管部门不能统筹规划安排,导致固定资产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和铺张浪费。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医院资产的使用效率
(一)建立严格的资产清查制度。
要充分发挥固定资产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就要建立严格的资产清查制度。清查过程中不仅要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还要对资产的盈亏情况、使用情况、使用效率等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在固定资产需要更新改造时,哪些可以继续使用,哪些需要淘汰做到心中有数。盘活现有固定资产,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减少重置和闲置。进一步完善“三账一卡”制度。由固定资产会计做好固定资产总账和一级分类明细账,对全院固定资产按资产主管科室及资产大类实行金额控制;按资产分类、名称、规格分别设置账户,记录固定资产的数量和金额,并按资产使用科室进行归类管理;各科室护士长或科室负责人为资产责任人,建立固定资产台账,记录本科室领用的固定资产的名称、规格、数量等。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把各责任中心的终端与物资中心链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这不仅使医院的管理者对全院的固定资产的分布、使用情况一目了然,而且也有利于使用部门核对和管理本科室的资产,从而为医院的管理、发展规划、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二)建立健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相关的规章细则。
1.固定资产采购制度。对一般资产的采购,要实行公开招标采购制度,对大型的仪器设备还要采用采购论证制度。购买前使用部门要组织人员对当地医疗市场进行调研,进行本量利测算,并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交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要召开会议进行认真研究,并组织有关方面的医学与工程专家开会讨论,从应用和性能等全方位来论证购买大型设备的可行性、必要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杜绝盲目采购。
2.固定资产出入库制度。物资中心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管理,责任到人,配备专职人员实行专门化管理。保管人员建立固定资产保管账,要严格出入库单制,财产的增减均应及时反映在出入库单中。对财产的购置、调入,在入库单上登记;对财产的调出、借用、领用,应由医院领导审批,凭出库单领取财物,保管人员根据出入库单及时在明细账中登记,以反映固定资产的转移、增减变动情况。
3.固定资产日常维护制度。成立医疗设备供应中心,对于数量较多的制备,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由医疗设备供应中心统一管理,统一维护,统一调度,不仅延长了资产的使用寿命,某种程度上等于节约了大量的维修费用,降低了成本支出,提高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减少重置。对闲置不用或使用效率低的固定资产予以合理的调配,并及时办理调拨和核销手续。
4.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制度。有的固定资产盘亏是由于使用部门无专人保管,使财产流失或视为废物丢弃。有的盘盈固定资产不入账,而将盘亏的固定资产入账,其结果减少了医院的收支结余。发现资产盘盈、盘亏,应及时查明原因,区分不同情况做出处理。
固定资产出入库管理范文2
【关键词】高校 资产管理 信息化 B/S结构
近年来,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不断增大,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高校资产规模逐步扩大。资产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高校对资产“重购置、轻管理”,造成学校资产管理不善甚至失控,财务管理水平低下。
一、资产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1.提高资产管理效率。传统的手工资产管理效率十分低下,资产验收单、报废处置单依靠手工填制,分类汇总、资料归档等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错误时有发生。网络版软件的使用,可以大大节省人力,并且对账简单。资产购置时,使用部门资产管理员填制验收单后,通过网络上传至资产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并经相关部门负责人在网络上电子审签后,直接生成资产卡片,完成资产入库登记工作。资产调剂或报废处置时,处置部门在网络上申请并经审签后,资产进入调剂或报废处置库自动汇总。资产管理信息化能够全面简化资产入库登记、调剂、报废处置和清查对账等工作,极大提高学校资产管理工作效率。
2.确保资产信息质量。目前,许多高校已采用资产信息系统对资产进行管理,但信息化水平不高,使用的管理系统仍然是单机版,资产使用部门负责资产实物和卡片管理,资产管理部门负责资产入库登记和资产明细账管理,财务部门负责财务报账和资产价值总账管理。由于主观和客观因素,经常出现数据不同步或不一致,相互对账的工作难度较大,造成资产信息不真实。提高高校资产管理信息化力度,使用网络版资产软件进行管理,能够确保资产使用部门、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之间数据的适时更新,保证资产数量、价值等各项数据一致,提高高校资产信息质量,确保资产信息真实完整。
3.防范国有资产流失。运用网络版资产管理软件进行管理,能够实现资产从采购、验收、登记入库、使用、报废处置等全流程监控,资产使用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可随时查询部门和个人管理的资产情况。工作人员调离或离岗时,相关部门可以核查资产交接情况,防止电子产品或其他便携设备随人员带走。高校房屋和设备对外出租或出借时,资产管理部门可以对数据库资产信息进行更新,相关部门可以随时查看资产出租出借状况,督促资产出租出借收入上缴。资产报废或处置时,处置部门可通过网络申请,上报资产管理部门形成资产处置库。通过信息化管理,资产使用部门、管理部门、监察审计部门和学校领导均可根据赋予的权限查看资产管理情况,提高资产管理透明度,有效防范国有资产流失。
4.优化办学资源配置。高校使用网络版资产管理系统进行资产管理,资产管理部门可以将大型仪器设备数据在校园网内公开共享。学校在编制年度预算时,能够更好地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合理安排资产购置预算项目,避免大型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节约办学经费,优化资源配置。通过资产信息化管理,学校资产管理部门和公用房分配部门能够方便掌握办公和教学科研等用房的配置情况,防止公用房的多占和闲置。在资产处置过程中,资产管理部门可以将资产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的待处置资产信息挂在网络系统主页,各部门资产管理员登陆界面后可以查找仍有使用价值可供调剂的资产,并直接点击该资产申请调剂,即方便校内各部门进行资产调剂,又可防止部分到报废期限但可继续使用资产被报废处置。
二、资产管理信息化模式选择
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已摒弃了资产手工管理模式,采用的信息化管理方式主要有单机版资产管理软件模式、C/S结构模式和B/S结构模式。
1.单机版资产管理软件模式。与传统手工管理模式相比,单机版资产管理软件使用优势明显。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快速扩张,特别是多校区办学模式的兴起,单机版资产管理软件逐渐不能适应管理要求。单机版资产管理软件只能由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管理人员操作,其他部门不能参与资产数据操作等相关工作,无法满足跨校区资产管理要求。资产清查和对账时,资产管理部门只能导出数据后与财务部门、资产使用部门逐项手工核对。
2.C/S结构资产管理模式。C/S(Client/Server)结构模式,即客户机(Client)和服务器(Server)数据链接模式,是一种局域网管理模式。在C/S结构模式下,资产使用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都能够参与资产管理工作,但由于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需要安装资产管理软件支持,对不同的计算机操作系统需开发不同版本的软件,并且新增一个客户端就需资产软件安装工作。同时,C/S结构模式虽然是对用户开放,但仅限于局域网内,即客户机需与服务器物理连接,并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管理环境。一些跨校区办学的高校,利用VPN等方式搭建链接平台,但投入巨大,且系统操作速度经常受到影响,达不到管理的要求。C/S结构模式扩大了参与资产管理的部门和人员,但无法满足全员参与资产管理的要求。
3.B/S结构资产管理模式。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和广泛运用,一些高校运用B/S结构模式对资产进行管理。B/S(Browser/Server)结构模式,即浏览器(Browser)和服务器(Server)管理模式,是对C/S结构模式的改进。在本模式下,只要终端用户具备Internet网络工作环境,即可通过网络浏览器来实现与服务器的链接,不需安装客户端资产管理软件。资产使用部门、管理部门、监管部门和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可以从不同地点访问和操作数据库,高效便捷,且成本相对较低。B/S结构资产管理模式以Web服务作为基本单元,能有效解决异地访问和操作,大大提高高校特别是跨校区学校资产管理效率。通过B/S结构模式的访问权限控制,还可以设置网上审批功能,实施资产的全电子化管理,实现全员参与资产管理工作目标。
三、高校资产管理信息化模式构建
2012年末,《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教财〔2012〕6号)中明确提出,“高校应当按照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录入相关数据信息,加强国有资产的动态监管”。财政部、教育部新出台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财教〔2012〕488号)要求高校应结合办学实际,以信息化为方向,选择合适的资产管理信息化模式,切实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目前,与其他模式相比,B/S结构资产管理模式普遍适合高校发展规模和管理现状,一些部属院校和沿海省份高校已经建立或正在构建基于B/S结构的资产管理信息化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创建资产管理责任人系统。高校资产管理工作涉及资产使用、管理、监督部门和财务部门等,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各大类资产,特别是固定资产涵盖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和档案、家具及动植物等六大类,资产管理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构建B/S结构资产管理信息化模式首先需要创建校内资产管理责任人系统。资产管理系统中的部门目录应按照树状结构,按教学、科研、学生、行政、后勤等大类归类,即方便WEB系统查询和审批等操作功能赋权,也为高校下一步资产计提折旧、归属费用并进行成本核算奠定基础。各资产使用单位应建立专职或兼职资产管理员和资产审批人等相关制度,并由学校资产管理部门将相关信息初始化录入资产管理系统。资产审批人为校内资产使用部门主要负责人,是资产管理直接责任人,资产管理员负责部门资产管理日常事务,协助审批人参与资产管理工作。
2.设定分类资产管理模块。为确保学校资产账账、账卡和账实相符,高校资产管理系统应包括存货类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模块。货币资金等其他流动资产、在建工程和对外投资等可根据单位工作实际设置操作模块。固定资产模块下设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和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等子模块。各资产使用部门可根据需要分别登录不同模块和子模块进行相应操作。材料、试剂、燃料、低值易耗品等资产通过存货类资产或材料模块进行采购申请、出入库管理,并定期开展盘点。房屋及构筑物子模块用于对学校教学、科研、行政办公等公用房和其他构筑物基本信息的管理,初始信息包括建筑物名称、开工和竣工日期、建筑和使用面积、建筑结构、单元数量、工程造价以及建筑物内房间号、房间使用面积等。设备和家具等其他固定资产子模块应与房屋及构筑物子模块信息进行对接,资产管理部门可即时追查每一设备的具体存放位置和保管状态。资产管理部门定期通过资产管理系统自动生成的资产明细账与财务部门进行价值量核对,保证资产明细账与财务核算总账相符。
3.设置资产管理操作权限。B/S结构资产管理信息化模式是一种开放型的资产管理操作方式,需对访问人员和操作权限进行合理设置。操作的权限包括采购申请、查询、出入库登记、调剂、汇总统计、审批、财务记账、日志管理和系统管理员等功能。资产管理部门在设置人员权限时必须按照资产购置、使用、出租出借、报废处置等流程,按财务内部控制要求,赋予资产管理员和审批人等不同的操作权限。在工作人员离岗、离职时,按财务交接规定,由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办理相关工作人员操作权限的交接和变更。操作权限的设置必须互相牵制,不得由一人拥有资产管理全流程操作权限,以防范财务风险。此外,资产管理部门应配备独立的稽核岗位人员,对资产管理流程和权限功能进行经常性监督检查,稽核人员不得拥有出入库登记等日常操作权限。
4.启动资产数据共享。运用B/S结构资产管理信息化模式,在服务器上安装资产管理软件,并将服务器置于良好的防潮、防尘物理环境下,可以保证用户全天候登录查询和操作。目前,高校内部资产入库和财务报账一般经过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两个部门办理,使得资产部门资产账和财务记账数据不能够同步更新,存在时间差。同时,高校财务制度中将固定资产分为六大类,教育部固定资产分类及编码为十六大类,造成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入账科目分类不完全一致,给对账工作带来麻烦。资产数据共享应将资产管理系统和财务核算系统进行有效链接。实际工作中,财务部门经常担心财务系统直接对外链接会带来外部攻击风险,对两个系统的直接对接存在疑虑。高校应结合管理实际,在条件成熟时可以将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系统直接对接,财务核算时直接取用资产管理系统中入库登记数据,形成记账凭证。若未能达到直接对接,财务部门可采用物理隔离方式,运用其他WEB端口计算机与资产管理服务器链接。资产管理部门将资产入库信息通过条形码等方式及时传送到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将入账数据同步反馈到资产管理系统,完成资产入库登记、财务记账整个流程,做到数据有效对接,保证账账相符,避免手工对账等繁琐工作。
5.加强网络风险防范。B/S结构资产管理信息化模式处于开放性网络环境,高校在运用WEB工具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管理效率的同时,应提高网络风险防范意识,防止外部攻击。风险防范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如加强软件操作内部控制,合理设置登录用户权限,强化登录用户管理。设置资产管理系统服务器防火墙,安装杀毒软件和木马检测程序,定期扫描服务器运行环境。利用WEB访问网址对登录访问进行控制,或将资产管理系统WEB主页控制在校园网内用户访问。定时对资产管理数据进行异地备份,保证资产管理数据安全。加强资产系统日志管理,对日志描述情况进行监控,将日志信息定期进行归档,以备后期查看。资产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应适时对数据操作情况和审批权限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出现异常情况时即刻进行分析追查。稽核人员对信息化管理流程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监督资产管理人员操作规范情况,排查可能存在的风险。
四、小结
高校资产管理部门以价值管理为主线,基于B/S结构资产管理信息化模式,运用资产管理系统软件,有效协调资产使用部门、财务部门开展资产动态管理工作。加强资产管理内部控制,使各部门之间相互牵制,将每一资产定位于领用人或保管人,实现资产管理中“人、财、物”的统一。同时,资产管理部门应定期开展资产清查,与使用部门和财务部门进行实物和价值核对。在条件成熟时,高校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射频识别(RFID)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对资产智能化追踪和监控,切实提高资产管理能力。
(作者为国有资产管理处副处长、会计师、硕士)
参考文献
固定资产出入库管理范文3
关键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固定资产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和卫生经济体制的改革,固定资产占医院总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大。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成为医院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1.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常见问题。
现阶段,我国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以下常见问题:
1.1帐物不清。医院固定资产品种多,数量大,分布广,不易清查,或清查时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对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和使用效率掌握不清,影响领导决策,造成重置和闲置。
1.2利用率低。一是内部原因,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缺乏统一协调的调配使用机制。各部门各自为政,只顾局部利益,追求“小而全”的固定资产配置模式;从自己使用方便出发,要求增加投资用以购置仪器设备,造成了固定资产重复购置,资产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导致固定资产使用价值隐性流失。二是外部原因,各地医疗市场有限,但在市场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上还不够。例如核磁共振一般市级医院都有,可每天就诊人数一般不超过四人。再如一些有着相似功能的医疗设备,提高了数字胃肠使用率,必然降低X光机使用率,提高螺旋CT使用率,必然降低一般CT使用率。
1.3缺乏严谨的固定资产成本核算机制。近几年来,要求对医院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呼声越来越大,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医院固定资产不提折旧,账面所反映的固定资产价值都是构建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这与真实价值相差甚远。虽然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每月按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用于固定资产的购置和维修,但由于修购基金不是按预计固定资产所发生的实际损耗而提取的,这与单位实际发生的损耗相脱节,使得维修费居高不下,难以控制。
2.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的对策。
2.1摸清家底,建帐立册,定期清查,盘活存量。要充分发挥固定资产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就要建立严格的资产清查制度。清查过程中不仅要做到帐实相符,帐帐相符,还要对资产的盈亏情况,使用情况,使用效率等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在固定资产需要更新改造时,哪些可以继续使用,哪些需要淘汰做到心中有数。盘活现有固定资产,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减少重置和闲置。医院要进一步完善“三账一卡”制度,所谓“三账一卡”制度,即总账、一级分类明细账、二级分类明细账、固定资产管理卡(台账)。由固定资产会计做好固定资产总账和一级分类明细账,对全院固定资产按资产主管科室及资产大类实行金额控制;协助设备和材料采购主管科室建立二级分类明细账,按资产分类、名称、规格分别设置账户,记录固定资产的数量和金额,并按资产使用科室进行归类管理;督促各科室护士长或科室负责人建立固定资产台账,记录本科室领用的固定资产的名称、规格、数量等。很多地方医院都实现了医生、护士、药房、收款的连接,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把各责任中心的终端链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这不仅使医院的管理者对全院的固定资产的分布、使用情况一目了然,而且也有利于使用部门核对和管理本科室的资产,从而为医院的管理、发展规划、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2.2制度健全。管理的混乱,需要制度上的规范,这就需要医院管理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资产管理制度。具体包括:
2.2.1固定资产采购制度。对一般资产的采购,要实行公开招标采购制度,对大型的仪器设备还要采用采购论证制度。购买前使用部门要组织人员对当地医疗市场进行调研,进行本量利测算,并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交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要召开会议进行认真研究,并组织有关方面的医学与工程专家开会讨论,从应用和性能等全方位来论证购买大型设备的可行性、必要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杜绝盲目采购。
2.2.2固定资产出入库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管理,责任到人,配备专职人员实行专门化管理。保管人员建立固定资产保管帐,要严格出入库单制,财产的增减均应及时反映在出入库单中。对财产的购置、调入,在入库单上登记;对财产的调出、借用、领用,应由医院领导审批,凭出库单领取财物,保管人员根据出入库单及时在保管帐中登记,以反映固定资产的转移、增减变动情况。2.2.3固定资产日常维护制度。日常维护不仅延长了资产的使用寿命,某种程度上等于节约了大量的维修费用,降低了成本支出,提高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医院可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对各科的设备管理、使用和保养人员进行考核和监督。对责任心不强,工作失误,管理不善的人员按责任制惩罚。同时,设立设备管理奖励基金,用于奖励设备管理成效显著,效益突出的科室和个人,以提高科室人员对医疗设备的维护意识。
2.2.4固定资产内部调拨制度。对闲置不用或使用效率低的固定资产予以合理的调配,并及时办理调拨和核销手续,以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减少重置。
2.2.5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制度。有的固定资产盘亏是由于使用部门无专人保管,使财产流失或视为废物丢弃。有的盘盈固定资产不入帐,而将盘亏的固定资产入帐,其结果减少了医院的收支结余。发现资产盘盈、盘亏,应及时查明原因,区分不同情况作出处理。
2.2.6固定资产报废制度。固定资产报废和转让,需由使用部门写出书面报告,列出清单,报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审核备案,经班子会议讨论决定后,上报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批准方可核销。
2.3加强成本核算,正确计算和提取修购基金。
医院应积极推行院科两级成本核算,将固定资产折旧和维修纳入科室成本范围,实行固定资产有偿占用。合理安排固定资产的维护更新,加强成本费用意识,强化经济核算,保证固定资产及时得到维护、更新。通过成本核算,促进科室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利用,树立起投资要有回报,占用资产要缴费的成本意识,对闲置和报废的固定资产及时调拨和处理,用经济杠杆调节医院资金的投向,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益。
2.4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医院要配备专门的审计人员,为医院资产管理起到“增值保值服务”的作用,防止舞弊,及时堵塞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漏洞。审计部门不仅要对固定资产的购置、清查和清理进行监督,还要定期对本单位固定资产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审计,提高固定资产的营运收益。审计固定资产是否得到充分利用,是否有账外固定资产以及固定资产有无流失现象,切实解决固定资产保管不善、账实不符、闲置浪费以及非法侵占等问题。
固定资产出入库管理范文4
关键词:医院 固定资产信息网络管理平台 RFID技术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090-02
医院固定资产是保证医院正常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是衡量医院综合实力及其规模的重要标准。近年来,医院规模日益扩大,随着医院发展迅速,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面临着资产规模扩大,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手工、半手工操作的管理方式,每年在全院进行固定资产清查及盘点时需要动用大量的人、财、物,并且在固定资产清查及盘点中经常会出现账账、账实不符,管理混乱、资产使用效率低甚至资产流失等问题,从而影响医院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因此,过去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医院发展要求,医院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平台,借助RFID技术,实现固定资产信息网络化管理。
一、RFID技术
RFID技术是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集编码、识别、制作、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为一体的自动识别技术。利用RFID技术作为数据的采集终端,将过去传统的手工登记转变为数字化信息管理,从而大大缩短了医院固定资产信息查询、检索的效率。RFID技术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将固定资产本身与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将所有收集到的动态信息及时反馈给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后台数据库。有利于监测系统内的账目与实物是否一一对应,监控医院固定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例如,可以掌握固定资产从购置、验收、保管、发放、使用、维护、报废等相关工作中的运行状态,从根本上保证医院固定资产信息采集的准确性,为医院各部门成本核算和效益分析积累基础数据。
二、我院固定资产网络平台主要构成
笔者所在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信息网络平台是由HIS系统、财务会计总账系统和院内办公网等组成,财务会计总账系统、资产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在独立网络运行,资源不能共享。目前,应利用信息网络管理平台理念,建立医院固定资产信息网络管理平台,已经成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发展总趋势。因此,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网络平台首先应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并与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其他子系统进行无缝链接,从而实现数据交换、文件传递和信息资源共享。同时,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在自身内部更强调各个子模块之间的紧密联系,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有效解决管理工作中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脱节问题。
三、利用RFID技术辅助采集数据,提升我院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1.RFID电子标签对于条形码技术有如下优势:(1)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缩短固定资产出入库核对时间,提高固定资产整个业务操作效率。(2)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得到了加强,可以全方位、全过程地进入到整个医院固定资源管理领域。(3)提高医院固定资产数据实时采集能力,缩短固定资产库存盘点及资产清查的时间,增强了医院固定资产盘点及清产核资的准确性。(4)有利于借助于行业标准和信息共享,实现医院固定资产在整个流通环节的跟踪,找出哪个管理环节出错,从而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因此,RFID技术作为固定资产基础数据采集的最新手段,可以帮助医院建立起一整套统一、有效、实时的固定资产管理平台,通过网络化平台集中管理的运行模式,把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的信息贯穿起来。
2.完善医院现有业务流程:(1)使固定资产从计划采购、入库、出库、盘点等一系列经济活动,实现了识别自动化。(2)解决了医院固定资产实物—卡片、卡片—财务账目不符的问题。(3)实现固定资产从采购到报废的全部生命周期管理。(4)实现资产信息共享、业务协同,资源集中分析,提供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资源,从而改善了医院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模式、流程及效果。
四、利用RFID技术建立我院固定资产信息网络管理平台
1.RFID技术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应依托我院现有的网络管理平台资源,建立起固定资产信息网络管理平台,对我院的固定资产业务进行处理。管理系统网络平台包括:资产登记、资产维修、资产报废、资产盘点等功能,实现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化管理,使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职能部门和使用部门之间达到信息资源共享。
2.利用RFID技术,以实物管理为基础,以RFID技术的应用为特点。把固定资产电子标签在天线范围内被阅读器阅读,信息解码后进入医院固定资产信息网络管理平台,管理平台将完善系统维护、资产日常管理、维修维护、清查、折旧、报表、综合查询管理等功能,建立起医院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从而实现我院固定资产管理部、财务部、职能部门、使用部门及维修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
3.利用RFID技术,实现对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1)RFID技术可实现医院固定资产的自动识别,管理工作可实时、动态、精确控制,达到对固定资产从采购、验收入库、出库、使用变动、维修维护,直到报废处置整个固定资产生命周期全程跟踪管理。利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RFID技术,将固定资产增加、减少、处置等大量基础性电子标签的录入工作,分散到各使用科室完成,直接由RFID技术系统自动阅读电子标签,实现固定资产处理的自动化。使各使用单位能更大程度地参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大大地强化了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管理的责任。(2)通过建立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完善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等的接口,实现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及资产使用部门固定资产账目的实时核对,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管理模式带来的医院固定资产实物—卡片、卡片—财务账目不符,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对账困难,信息闭塞,监控不力,管理效能低等问题。确保医院固定资产基础信息的全面和完整,为实现资产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有效提高医院资产利用率和使用效益提供了保障和可能。
五、建立全信息、全过程、全方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平台
1.对固定资产进行全信息管理。把医院固定资产的实物信息、价值信息、技术参数、运行记录等方面的信息进行全面管理,同时对资产清查、核算等业务设置相应的事项处理功能。
2.对固定资产进行全过程管理。将固定资产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所有重大事件进行管理,每件固定资产从新增到消亡的过程中主要有如下经历:(1)制定新增计划并报批;(2)固定资产购入、工程转入和调入;(3)财务部门报账;(4)建立固定资产卡片;(5)日常管理与维护;(6)定期计算资产折旧额并做相应的财务处理;(7)固定资产清查;(8)根据清查情况进行资产价值的统计与核算;(9)根据资产价值调整现有资产重新核算价值;(10)资产在医院内部各单位使用调动或调入、调出医院;(11)故障运行、停用、测试、维修;(12)报废处理。将固定资产的全过程通过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利用RFID技术,进行有效的管理。
3.对固定资产进行全方位管理。利用FRID技术构建现代固定资产信息网络管理平台,改变固定资产清查数据的采集方式,解决固定资产实物清查的瓶颈问题,可以让各级相关管理人员、使用部门及有关领导快速查询、统计固定资产情况,实现合理配置资源、为决策提供依据,提高工作效率,克服传统管理方式带来的缺陷。对固定资产进行全信息、全过程、全方位管理,充分利用医院现有网络技术力量,全面整合资源,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使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提升到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卢晓苇.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中国档案,2012,13(8):33-33
2.袁青,刘谦,王国光,牟忠林.依托信息化网络平台构建医院物流管理体系.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23(7):56-56
固定资产出入库管理范文5
【关键词】医院财产 物资管理 解决措施
对于当前阶段的医院管理者而言,加强管理对医院财产物资力度,从而促进医院资产的使用效率的有效提高,已然成为了其迫需解决的难题。
一、医院财产管理的重要性
不动产、设备、医院必备耗材、卫生材料等均属于医院财产物资。我国不断推进医疗改革的现在,医院所增加的财产也越来越多,并且所涉及的层面也愈发广泛,可如果不有条例的进行财产的管理,很容易造成资源缺口甚至账目不清等严重现象。因此,现如对医疗财产的管理也逐渐取得的很高的关注度,对财产物资进行合理高效的管理是当前必须解决的严肃问题。可就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对于医院财产物资的管理还存在着很多待解决的严重问题,例如:采购、检验、设备等,以及各部门的相互沟通等等,这些问题已经在无形中增加了资金的浪费,导致医院财产物资的流失。
二、现阶段医院财产物资管理中的问题
(一)采购环节
医院财产物资部门在进行物资采购时,通常以经验管理取代存货成本管理,不重视购置项目的效益以及可行性分析。并且设备时常出现盲目购置亦或是重复购置的情况,如此一来,造成了设备使用效率过低,且间接性地导致使用价值隐性流失。在对财产物资进行补充时,相关部门不依照采购计划,不考虑医院的实际情况,从而购进了较多不必要的物资,进而使得大量库存物资出现积压的现象,造成大量的流动资金被占用,资金的周转速度也因此受到极大地影响。
(二)验收环节
物品验收的工作在的医院中没有足够的重视,且相关部门不会额外地安排人员进行该工作,通常情况其是由采购人员执行,从而产生走过场现象,验收环节则无法起到把关的作用。
(三)保管环节
物资品种相对众多,摆放也非常混乱,财务部门以及各科室无法对其进行定期盘点,这样会造成固定资产则无法得到及时地处理,逐年累积,造成了物资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严重不符的情况。
(四)领用环节
医院内部科室不重视成本核算工作。对于医疗科室而言,希望招收更多的医务人员,以此使工作量得到减轻,但对于领用耗材与使用设备却没有进行相应的成本控制,医院在大量的人力物力耗费的同时,自身经济效益却没有显著的提高。
(五)维修与保养环节
医疗人员不够重视设备的日常保养,通常情况下,相关部门只会在机器故障后,让技术人员进行修理。长此以往,仪器的精度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设备使用寿命缩减,维修成本增长以及医疗资源浪费严重的情况发生。
三、解决相关管理问题的方法
相关部门以及领导的重视程度是医院财产物资管理能否做好的关键所在。财产物资管理工作与医院的各个部门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此可见,相关领导需要对其高度重视,把财产物资管理作为工作重心。例如:对财产物资管理指标加强考核力度,并将财产物资管理融入医院对科室的考核内容之中。与此同时,医院需要对宣传渠道加以利用,强化人员的管理意识,实现对医院财产物资的有效管理与使用。
(一)采购环节
医院的管理者需要有一定的投入产出观念、资金成本^念以及效益观念;而医院在购置大型设备或仪器时,需要由财务部门与使用设备的部门进行可行性论证,并且从专业的经济角度作出分析。
(二)验收环节
医院需安排专门人员在财产物资入库前,进行验收,待到其验收完成,并且签字后物品方可入库。那些检验不合格的设备以及未通过正当渠道采购的所有物品,或是存在与规定数量、规格以及金额不符的物资,验收人员不予验收,财务部门则不予入账。与此同时,采购人员与财务人员在验收时需要回避,从而实现舞弊现象的减少。此外,医院还需建立专门的检查小组,通过各科室对物资使用情况的反馈进行整理与归纳,对于价格高却不具备相应质量的物品,拒绝付款,同时查明原因,处罚有关责任人。
(三)保管环节
建立管理存货的岗位责任制,仓库管理人员需要将验收的物资进行及时的分类,进而整理入库。就当前阶段而言,大部分医院已在财产物资管理中运用了计算机管理模式,并对财产物资进行分类,大体分为:卫生材料、固定资产、其他材料以及低值易耗品等几个大类,而后进行出入库、盘存核算,且对财产物资价值进行正确计算,核对账物数量。此外,保管环节不仅仅要对存货流失、损毁和被盗的情况进行预防,还要对储存环境进行关注,杜绝设备因为霉变、受潮而遭到毁损。医院还需要对财产物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清查与盘点,且在每个年度结束前做一次全面的清点。对于仓管员与采购员,人事部门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轮换,以防止舞弊现象发生。
(四)领用环节
医院需要对采购物资的使用效率进行关注。且时刻遵循成本效益的原则,合理地控制成本,以实现最佳的控制效果。此外,医院还需在内部进行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且深入比较具体专业科室,对其相应的投入与产出以及使用效率进行研究,从而减少浪费,节约开支,降低费用,进而实现成本的控制,使医院的经营绩效得以提高。各科室需要对成本的可控性进行充分的认识,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于成本的节约,且对成本进行全方位的管理,用最低的成本输出换取最大的利益回报。此外,还需对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随时进行检查,倘若发现问题,则需要分析原因,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各个科室进行成本核算,能够使各科室争人员的矛盾得以缓解,且明确了各科室的经济责任,则便于财力控制,使固定资产无偿使用问题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使设备利用率提高的同时,将设备的潜力与效能发挥了出来。
(五)维修与保养环节
对仪器设备进行日常的维护与保养是保证仪器设正常运转的基础,且对仪器设备进行保养与维护,可以使其技术状况得以改善,且实现其使用寿命的延长。如果管理人员存在管理不善或是未按要求操作,导致仪器损坏或丢失的现象发生,医院则需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四、结束语
医院需要对实际情况加以考虑,进一步推动医院财产物资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且进行合适管理方法的选用,确保工作能够落实。伴随着医院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相应提高的管理要求,相关部门需要在工作中对制度进行不断地修订与改善,如此一来,才能使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到有效地提高。
参考文献
[1]侯登林.浅谈后勤管理人员如何进行财产物资管理[J].管理观察,2010,(17):242.
[2]张丽.浅谈完善我国卫生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J].中国总会计师,2012,(8):148-148.
[3]王利群.中小学学校财产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会计师,2013,(4):24-25.
固定资产出入库管理范文6
关键词血站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国家对血站建设非常重视,2001年国债中西部地区血站建设,投入大量资金,加强血站设备建设,配置了血液采集、运输、检测、分离等专用仪器设备。该批设备使用已10年有余,随着血站事业的不断发展,设备的更新换代是血站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暴露出血站固定资产管理中一系列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管理经验,分析血站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供大家探讨。
1.血站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领导重视不够,管理机制不健全,少数血站无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有的甚至将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纳入财务人员的工作范围,违反了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账物分离”的基本原则;有的血站固定资产保管基本上是“谁用谁管,谁买谁管”,保管人员众多,责任不明确,管理混乱。由于管理的不规范,造成了部分固定资产的遗失。1.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3】。购置固定资产无计划性,盲目购置,无论证、不考虑经济效益、不考虑资源共享。有的在购置设备时不顾原有设备是否可持续使用,一味追求性能好、功能全、款式新的设备,致使原有的设备被闲置;有的设备购置后,几乎没有使用,导致资产浪费,忽视了资产效益的发挥。
1.3固定资产入账不规范。财务人员对固定资产入账的价值标准把关不严格,存在单价低、批量购置的固定资产未入账,导致固定资产减少。另外存在由于制度不健全、缺乏监管、领导易人、财务纠纷等种种原因,使固定资产无法及时入帐等现象,导致固定资产的账实不符。
1.4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松散。日常工作中,固定资产的管理未按规定执行,或执行了只是流于形式,管理松散、漏洞较大。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规定,超过使用期限确已不能继续使用的、因管理不善造成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应填制“固定资产报损、报废审批单”,按规定的权限批准后,注销其固定资产原值和固定资产卡片。但由于未按程序执行固定资产报废和出账,导致账物不符。
2.对策
针对血站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采取以下有力措施,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防止固定资产流失。
2.1高度重视,健全机制。血站领导要高度重视【1】,要进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把固定资产管理纳入议事日程,提高员工认识,落实专人负责,明确工作责任,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纳入单位工作目标管理,并实施绩效考核。同时,要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岗位责任制度,对本单位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编号、登记入账。逐步健全采购、验收、出入库、保管、领用、维修、报废制度,对登记入账的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清查盘点,对调出、出售、报废和报损的固定资产按规定程序及时处理,明确责任,确保固定资产的购入、入账、管理、报废、处置等工作符合规定程序。
2.2加强宣传教育培训,提高认识【3】。认真组织固定资产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财务基本处理程序、资产入账标准、报废处置规定、管理的责任等内容的培训,使血站领导、财务管理人员和员工充分了解固定资产是血站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是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必须清晰反映和监督固定资产的收入、调出、保管、使用以及清理报废等。进一步增强员工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对财会人员要加强以会计法、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有关行政单位的财政文件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使会计人员熟练掌握各基本环节的规定和要求,不断更新知识,从而提高看家理财的本领以及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
2.3强化维修管理和报废处理。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使用维修管理制度,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使用单位和使用人要对固定资产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做到使用登记、细心维护、妥善保管。同时,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的处置制度,对固定资产的转让、出租、出借、变卖、抵押、报损、报废等,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财务规定进行财务处理,要制定严密、详细的固定资产处置程序和办法,防止单位和个人随意处置固定资产,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对一些长期不能使用或到报废的部分固定资产,按有关规定和权限进行清理、处置。注销其固定资产原值和固定资产卡片,并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2.4加强基础工作管理,实施内部控制。要从固定资产入口把关,在购置固定资产时,严格审核,考虑今后使用效能,参考企业管理,加强投入产出比,对有些利用率不高,价值较高的物品,可以考虑借用形式解决。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做到入账有验收,领用时有登记,不用时移交及时,保管账与实物一致。建立固定资产使用人对固定资产的责任制度.确保固定资产按规定用途合理使用。
2.5开展内部清查【2】,确保管理规范。血站领导要组织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定期进行固定资产清查核实,制定固定资产清查实施方案,明确清查范围及工作目标、各部门职责分工,制定清查工作时间节点要求,彻底查清固定资产底数,然后按制度规定登记造册。做到账、卡、物相符,对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要找出原因,及时处理。完善管理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定期全面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盘亏情况,查明原因,并按规定程序及时进行帐务处理。还应对造成固定资产损失的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对那些侵占、挪用、非法交易、馈赠人情,以及毁坏、窃取、丢失固定资产的违纪违法和失职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3.结束语
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对提升血站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