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司资产如何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司资产如何管理范文1
关键词:上市公司 资产重组 绩效评价
我国证券市场从上世纪90年代建立以来,其功能不断得到深化和拓展,从单纯的上市融资发展到企业利用证券市场进行并购重组,而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是促进证券市场结构和功能调整非常有效和直接的手段。本文就运用财务指标对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绩效评价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完善提出相应建议。
一、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绩效分析方法
分为共性分析法和特性分析法两种。所谓共性分析法,就是指从共性角度来分析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是否取得成功,主要是看其经过资产重组后,资产的质量是否取得实质性提高。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对财务报表数据分析来论证,从财务报表上可以从三方面来论证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一针对重组前负债比率偏高,债务结构不甚合理的上市公司重组后资产质量提高应论证为长、短期偿债能力是否得到显著提高;二是经过资产重组后,上市公司资产质量的提高也应表现对资产管理能力的提高;三是由于目前不少上市公司在资产重组时存在一定的“利润包装”的行为。因此,未经过实质性 “利润包装”的资产重组上市公司一次性的非主营业务收入在总利润中应占较小比重,而且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应能得到明显增强。对于以上所列的三个方面,具体可以用下表涉及的指数体系来反映。
上述三个方面所涉及的十一个指标都是从各个方面反映了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状况,但在具体论证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是否取得成功时,需要综合分析这些指标提供的信息,对这些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后才能确定。
二、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时财务指标评价进行完善
首先做到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权重分配。所谓的定性指标是指领导班子的综合素质,基础管理水平,长期发展能力,市场占有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十分频繁,而且证券市场的财务数据积累年度又相对较短,较难对公司重组行为进行长期跟踪、分析和评价。为尽可能减少公司管理层短期行为对公司运行的影响,应赋予定性指标较大的权重,而同时由于定性指标在评分时要依靠资深专家的工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定量指标所占权重又不能太高。目前国内对企业绩效评价一般分别赋予定量指标80%与定性指标20%的权重。这里充分考虑到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评价的特殊性,分别赋予了定量指标70%、定性指标30%的权重。
在确定了资产重组绩效评价体系定性和定量指标的权重后,需选择一种合理的计分方法对重组前后一定期间内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分。由于企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综合经济体,要实现对其综合、全面的评价,就必须按多种经营目标规划的原理,通过一定的计量模型,将企业确定经济目标、以及为实现经济目标所采取的各种管理行为、以及其对社会责任、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分析指标,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标准进行量化打分,从而形成一个整体分析量化概念。具体评价方式有许多种,实行定量指标评价与定性指标评价的计分方法也有一定区别。可根据资产重组绩效评价目标的不同来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体系,可选择国内外业绩评价普遍采用的先进的功效系数法作为定量指标的评价计分方法,把评价因子隶属度赋值法作为定性指标的评价计算方法。
当运用这些方法进行打分得到各个分析指标的具体得分后,可再根据综合评价得分=∑某单项指标评分系数×该指标所占权重;计算获得一个总得分。通过这个最终分数能很好的了解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的优劣。这就是共性分析法的具体操作方法。
公司资产如何管理范文2
关键词: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财务会计;股权转让;收购扩张;资产置换
近些年,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的发展势如破竹。资本市场在促进资源配置优化方面的优势逐渐显现。部分公司基于各自的经营情况,尝试进行了资产重组,其中有些公司在进行了资产重组的基础上,还进行了外部股权转换与资产置换重组,企业的业绩突飞猛进,备受市场的期待和社会的意义。
1问题的提出
资产重组一般定义为:企业把一项(批)资产通过一定程序向另一项(批)资产进行转化,以便实现合理分配资产的交易行为。根据不同的重组形式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四类:上市公司资产置换、股权转让、对外收购兼和对外转让资产。上述方式中均存在相应的会计问题,有待进一步分析和探讨。
1.1股权转让
该重组方式中值得推究之处的问题是:若新股东转而掌握了上市公司控股权,那么该企业的资产负债会计基础是否应当随之做出调整呢?变更股东与原本的企业独立法人归属是相互分离,并不是一体的。依据目前应当尽量维持“持续经营”的行业取向,公司向外界提供的企业会计报表仍然应当依据其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表示。出于我国目前存在若干制约因素,上市公司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不进行调账。其制约因素表现如下:截至目前仍缺乏针对性较强的法规,明确提出在股权转让时,应当评估上市公司资产,获得更多具有公允价值的数据;国内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缺乏标准一致的交易规程,受政治因素影响也比较明显;公司数额巨大的股权转让交易如果频率过高,公司在进行调账时将会面临繁重的工作量;在转让股权的过程中如果调账频繁,将使得企业财务方面的数据变动增加,使数据接受者对这些信息的理解脱节,感到信心不足。
1.2上市公司对外收购扩张
国内的上市公司由于还未有单向扩股收购的权利,因此主要通过股东通过实物配股投入来扩大经营规模。基于会计角度,摊销合并价差或投资差额能够促进投资利益变成按照投资企业的成本计算,基于公司资产的角度,如果不进行摊销,那么投资资产与商誉在持续消减之后,与之对应的长期投资还有所保留,将会造成账面失真。对合并价差与投资价差进行摊销,在一定程上表明了权责发生制具体的要求,但很有可能会造成部分上市公司在利润上的压缩。
1.3资产置换
在当前的部分重组企业中,出现了交换不等值的公允价值资产的情况,从而使得关联交易大量出现。由资产置换而衍生出的会计问题是:是否需要对资产置换损益给予确认。在当下的实际情形中,有些企业在确认收益时常将置换资产的公允价值超过账面价值的部分算在里面,并且记入到投资收益里面。这种做法并不妥当,即使资产能做到交换到相等公允价值,但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之间存在的差距却被忽略了,没有对这种差额给予完整的呈现。为体现稳健原则,伴随资产置换而带来的收益部分,应当将其归并到资本公积,避免即时减损;一旦损失产生,应当及时将其确认为企业支出,在对应时期的企业利润表中将其表示出来。
1.4资产剥离
部分上市公司在一段时间内所产生的剥离资产数额过大,会随之出现对应数额的处置损益。如果遵循当前的会计制度,将处置损益归并到当期损益,将使得企业业绩受到明显波及。对于数额特别巨大的收益,其购买方按照年度进行该款项的分期支付,那么在税收方面对应年度的实际收款项纳税额度,能够呈现出时间性阶段差。并且企业在进行利润配置过程中,同样适用更加保守的、精确度要求高的分配政策,避免分配中不合理现象的出现。
2资产重组中会计问题专题研究
2.1确定重组资产公允价值
大宗股权的转移、企业资产置换、企业剥离资产和企业收购等,均牵涉到资产公允价值确立问题。这些问题一般能够通过独立的第三方进行评定。但是,目前国内在进行资产评估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不可小觑,许多因素在其中起着制约作用。对于交易方而言,进行交易的公司一般在企业渊源上存在关联,涉及关联交易的现象时有发生。当企业经营业绩不理想时,借由资产重组的捷径实现上市公司内部的利益转移,将会显露出其对投入资产低估、对剥离资产高估的问题。对于独立中介机构而言,国内的资产评估机构还缺乏独立性,负担不了在风险评估中的责任,无法提供真正意义上的公平资产评估服务。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根本没有证券业从业资格的机构浑水摸鱼,扰乱了中介评价行业秩序。对于市场环境状况而言,国内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高,那些非市场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交易原本的公平性,上市公司的发展受到行业分割、地区利益的制约和羁绊,对于企业的资产重组发挥了负面效果。对于法律监管而言,重组资产评估至此仍未有明确的立法,某些重组过程中的操作没有对应的法律依据可循。
2.2确定购并前利润和购并日留存利润
在理论上会计处理针对企业的合并有购受法和权益合并法这两种处理方式。当中采用权益合并法对企业的合并业务处理更好,能更大程度上帮助企业短期内获得相当可观的利润。缺乏科学依据的“一组就灵”偏差认识在证券市场中蔓延,上市公司也对重组十分偏好。由于权益合并法能方便操控利润,使得各国对权益合并法如何使用一般都施加了严格的限制条件。上市公司存在于管理中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企业管理者对资产重组的期待过高,期望短时间内实现企业业绩的大力提升,但管理效率却没有一起跟着大力提升,甚至资产重组已经不再是企业管理优化的一种方式,而是变为了上市公司用来规避摘牌风险及进行利润操纵的手段。
2.3调账基准日的确定
问题的关键在于购买日的确认时点。当前在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中,对于购买日的确认不够明确,部分上市公司追求被购利润最大化,随意将购买基准日前置,缺乏有力的依据作为支撑。
2.4如何处理职工安置费
目前在对外收购的重组行为中,亏损方可能是被购并方。在整体兼并形式中,收购方需解决企业在职工安置和退休员工的养老医疗问题。企业所在的该地区政府一般会分拨专款或预留土地,提供给兼并方。会计方面对相关安置费的处理方式是否合理是其中一个需要再考虑的问题。有些上市公司将这笔款项作为补贴收入算进企业当年利润总额,这并不合理。由于安置职工只是收购资产阶段里的责任,是公司的隐性负债,不应当把该部分列为收入。
3若干改进建议
3.1相关会计准则的制定及信息披露标准,会计处理的规范资产重组
3.1.1让资产重组的信息更加透明化。企业资产重组的内容涉及很广,牵涉到企业合并、企业投资和固定资产等多项具体规范准则。相关负责部门应当尽快完善相关的会计准则,明确确认好合并范围,资产置换损益,对购并前利润如何处理,计算好中止营业损益的计算等相关问题。上市公司在年报里,关于资产重组为公司造成的经济波动没有给予充分的展示,不利于接收信息的人充分使用好相关数据。政府相关机构可以通过规定对信息披露的最低限度帮助使用信息的人合理有效地判断企业的经营成果,进行更加科学有效的计划制定,对公司会计行为进行严格监督与规范,维护市场环境平稳、有效的运作。
3.1.2令控股合并公司提供购并日财务报表。企业的购并行为能够对整体财务与经营绩效造成一定影响,同时还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公司的资产负债布局和范围随之出现变更,编制相关报表能够比较明晰地呈现出购并行为所产生的财务影响。考虑到投资者由于购并日出现的财务变动会影响,因此建议控股收购的上市公司能制作相关合并日会计报表并公布。
3.1.3注意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伴随资产重组,部分企业的主营业务调整幅度较大,重组前后难以有效比较,因此在会计披露中出现的主营业务结构的变动应该体现出来。相关管理机构在执行对公司配股资格的审批时,应当将净资产收益率在重组前后的可比性纳入考虑范围内。对企业的合并范围的确定,应当以更加认真、严谨的态度执行范围划分标准。
3.2改进利润表中的相关项目
目前,国内的企业在利润表中的净利润一般是由营业利润、投资净损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所构成。在证券市场的有效运行下,市场能对企业的净利润构成项目增减变化做出反应。我国现行的制度中关于营业利润的构成列示得比较完善,但是在营业外收支和投资净损益方面还存在着进步空间。在营业外净收支方面,以往的企业营业外收支业务较少,可以令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分别反映,基本可以达到信息使用者的要求。随着新形势的发展,上市公司的业务活动量显著增加,营业外收支的项目种类繁多,数据量巨大,增加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的难度,使得营业外收支的相关含义和反映更加不明晰。营业外收支本身概念不够明晰,其他分门别类的非经营性项目含糊纳入其中,使得投资者更难做出判断。上市公司常常会通过营业外收支中的一些特殊项目来操纵利润。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及相关的委员会一般情况下是不设置营业外收支的。
4结语
上市公司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资产重组是顺应市场经济大环境的表现,机遇与挑战并存。对资产重组中的财务会计问题深入挖掘,在资产重组的各个环节中均有所表现。面对诸多问题,需要征询业界内外专家学者、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广泛收集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促进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中的财务会计工作实现优化与完善。
作者:陈镜宇 单位:佳木斯大学
参考文献:
[1]江海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4).
[2]裴昌永.试论上市公司重组的难点及应对策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20).
公司资产如何管理范文3
一、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情形
我国《公司法》第二十条规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②。从该规定不能看出公司人格否认的适用情形,对此问题很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一般而言,笔者认为其应包括以下几种:
(一)公司资产显著不足公司承担责任的前提是拥有与其责任相对应的资产,这里的资产不仅包括流动资金,还包括固定资产等。如果公司的资产明显与业务所要求的公司承受能力相距甚远,远远无法满足业务风险对公司责任能力的要求,那么此时公司已沦为股东利用公司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规避责任、把经营风险隐蔽地不正当地转嫁给公司债权人的工具。根据诚实信用和公序良俗原则,有必要追究股东责任以保护债权人,除非债权人事前已知悉有关情况及公司状况,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视作债权人有意识到并且愿意承担这种状况会产生的巨大交易风险。在判断这一情形时,有以下两点值得注意:其一,公司资产显著不足与注册资本。公司资产与注册资本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公司资产包括公司全部的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它来源于债权人权益和所有者权益的总和,而注册资本是公司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或发起人认购(实收)的股本总额③。通常情况下,注册资本是公司成立时的一个资本持有情况,不能代表公司在运营过程中真实的资金实力,而资产代表着公司拥有或控制的全部财产,其状况的好坏可以较好地衡量公司承担风险的能力是否足够。所以说,判断公司资产是否充足,不能仅关注注册资本,而应以公司从事具体业务时的资产是否充足为标准;其二,公司资产显著不足与股东出资不实。从公司资产不足的源头上讲,股东出资不实与公司资产显著不足存在重合之处。根据《公司法》第二十八条规定,股东出资不实仅需承担补缴出资的责任,关于是否需要承担人格否认所带来的后果,本条并不明确,因此股东出资不实并不必然导致公司人格否认。但换个角度,法律在这种情况下也没有否定股东要进一步承担责任,如果股东出资不实导致公司资产显著不足,名为出资不实,实为以此逃避债务,把经营风险不正当地转嫁给公司的债权人,那么也可以激发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结合来看,股东出资不实不仅对内要对股东承担违约责任,对外也可以适用公司人格否认来对债权人承担责任,两种责任其实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
(二)人格混同人格混同,是指股东与公司的人格特征高度一致,难以区分,形成股东与公司之间的高度重合性。主要有公司与股东之间的财产、业务、人员组织机构混同三种情形。1.财产混同的根本特征表现为公司的财务不独立和财产不分离,财务不独立是指公司缺少必要的独立财务权,由股东决策取代公司独立财务决策的状态,财产不分离是指关联公司的财产或公司与股东财产混杂,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公司缺少独立的财产时,也就缺少了作为独立法人承担责任的根本。2.业务混同在实践中表现为债权人在与公司交易的过程中,作为交易对象,公司与股东的业务主体发生重合,就同一业务,公司与股东均与债权人进行交易,债权人不能区分与其进行交易的是公司还是股东,是母公司还是子公司,是此公司还是彼公司,比如公司以自己名义签订合同,但后续却是直接以股东、母公司或关联公司的名义与债权人进行实际交易。3.人员组织机构混同,典型的为“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其实质就是以两块牌子之名,行一套班子之实,名义上相互独立,实际上却互为一体,从而也就丧失了公司的独立性。以上几种情形是否必然会导致人格否认呢?也不尽然。理由如下:从目前人格否认案件认定宜紧不宜松的倾向来说,具体个案还应具体分析。公司具有独立的财产权,是公司存在的前提条件,也是对外独立承担责任的基础,能否否定公司法人人格,关键也正在于公司的财产是否独立、是否存在混同,换言之,财产混同必然导致公司独立人格的丧失,此点应无疑议。与之不同,业务、人员组织混同并非独立人格丧失的必要且充分条件。诚然,公司业务、人员组织机构混同无形中会导致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被滥用的风险大大提高,进而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倘若如此,确有必要否定公司独立人格。但如果业务、人员组织混同程度不高,财产仍然独立,并且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未被滥用来损害债权人利益,此时公司并未丧失独立存在的基础,不宜一概忽略其独立性而单纯地以各公司之间的业务、人员组织机构混同作“一刀切”式否定。
(三)利用公司法人人格规避法定或约定责任我们这里说的规避法定责任,是针对强行性法律规范而言的,任意性法律规范属于私法自治的范畴,无需对其进行强行干涉。利用公司法人人格规避强行性规范或约定责任,现实中表现有逃避税务责任或者契约上的竞业禁止义务等,这种行为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对公而言,会损害国家或社会公共利益;对私而言,会导致民事欺诈或者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行为的发生。当利用公司法人人格规避法定或约定责任,导致债权人或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严重损害时,其行为属无效行为,因而可以适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来追究背后股东的责任。由于客观情况的错综复杂,很难通过列举法穷尽其所有的适用情形。归根结底,法人人格否认的认定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对法官“心证”的能力与水平提出强有力的挑战。实务操作中,看是否构成人格混同,应全面分析、综合把握人格否认的各种因素。当我们在认定是否需要揭开法人面纱时可以秉承一些基本的规则去判断,正如Sanborn法官在1905年美国诉密尔沃基冷藏运输公司一案中指出的那样:“一般而言,公司应该被看作法人而具有独立的人格,除非有足够的相反的理由出现;然而公司为法人的特性如被作为损害公共利益,使非法行为合法化,保护欺诈或为犯罪抗辩的工具,那么,法律上则应将公司视为无权利能力的数人的组合体”④。
二、人格否认制度的扩大适用
《公司法》第二十条规定的是公司的债权人对公司股东提起的要求其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其最终的责任主体指向公司的股东,理论上称之为顺向人格否认。除此之外,还存在逆向人格否认与横向人格否认,所谓逆向人格否认,是指股东利用公司来损害股东债权人的利益,股东债权人据此提起的揭开公司面纱,要求公司对股东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横向人格否认是指公司与关联公司之间人格混同,公司的债权人要求关联公司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关于逆向人格否认与横向人格否认这两种模式,目前还没有出台明文的法律规定,那么在司法实践中,我国对这两种模式认可的态度又究竟如何。
1.逆向人格否认是以股东所在的公司为最终责任方发起的责任倒溯,当前包括英美法系国家,各地法院对该制度的适用态度不一,比较著名的是美国的斯拉•帕特森诉开奈斯L•斯皮尔斯案⑤。在我国,就追加公司对股东个人债务承担连带债务的问题,同样比较谨慎,究其原因在于:首先,缺少明确的法律支持,我国成文法体系不能支撑这种追索目的的实现;其次,在追索公司的财产时,若公司中还有其他无需承担责任的股东,则此时让公司的财产为个别股东的债务买单有失公允;再次,股东债权人可以通过现有的法律制度寻求救济,比如我国法律规定的撤销权、强制执行权与代位求偿权,在撤销权中,公司股东有逃避债权、转移财产与公司时,股东的债权人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撤销股东与公司的有关行为,保护自己利益的实现。除了撤销权,还有强制执行权与代位求偿权,也都可以实现类似的目的,这里不一一赘述。由于司法实践与立法的发展,设立逆向人格否认制度的条件尚不成熟,有关问题尚待在今后的理论与审判实践中逐步完善。笔者认为,可以保持开放的态度去研究,如果公司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对股东的债权人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比如设立公司以转移个人财产),在不存在损害公司其他没有责任的股东利益的情形下,可以适当地突破当前的顺向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设立逆向人格否认制度,这样可以实现公正的市场价值理念,也有利于完善整个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框架,形成顺向人格否认与逆向人格否认的有益补充。
2.无独有偶,横向人格否认的发展也经历了长期的缺少明确依据的真空期,但与逆向人格否认结果不同,2013年1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第四批指导案例第15号案例——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诉成都川交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等买卖合同纠纷案中明确了两点:“一是关联公司的人员、业务、财务等方面交叉或混合,导致各自财产无法区分,丧失独立人格的,构成人格混同;二是关联公司人格混同,严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关联公司相互之间对外部债务承担连带责任”⑥。可以说,本案的出现在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发展的进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其明确的第一点来讲,也印证了本文“人格混同”一章中论述的内容,即最高院偏向于认定财产混同构成人格混同,而不仅仅由于人员、业务交叉或混合而全然认定为人格混同。事实上,在此之前,早在2008年9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8)民二终字第55号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成都办事处诉四川泰来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等纠纷一案中,最高院就已经明确了各公司之间构成人格混同,因此损害债权人合法权益的,该多个公司法人应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裁判宗旨⑦。虽然中国为成文法国家,但结合以上两个案例看,在我国横向人格否认制度的确立已是大势所趋,尤其是指导案例的出现,对理论界及实务界如何看待关联公司人格否认具有重要的参考与指引作用,对今后的司法实践处理类似的案例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三、结语
公司资产如何管理范文4
【关键词】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
2006年,我国颁布的新的资产减值准则把资产减值作为单独的准则,但是很多上市公司还是为维护公司的利益利用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中的空子来进行信息的误导。因此,资产减值会计成为国内外会计理论界研究的重点,但是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的发展还很不完善,很多上市公司将资产减值会计作为公司盈余管理的工具。
一、上市公司在资产减值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具有随意性
上市公司在人为地进行计提和转回 减值准备。例如,有些上市公司通过变更会计估计来改变应收账款坏账计提的数额以及比例以达到调整和控制利润的目的。另外,大部分公司一般会在连续两年亏损年度确认存在着大量的资产减值损失而在其亏损的第三个年度则转回大量的资产减值准备,以退为进,达到其扭亏为盈的目的,从而避免公司被暂停上市或者终止上市的命运,这种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完全是公司为了保证自身在交易市场中的立脚点而而随意计提的。但是,由于新会计准则中关于资产减值计提方面规定的笼统性,以及一些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判定企业计提和转回减值损失的合理性就很难得到准确的判定。
2、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
按照要求,上市公司在进行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时,年末资产减值损失是作为利润的来进行抵减项目被计入到利润表,也就是说,减产减值是一个会影响到企业当期利润的
非常关键的因素。上市公司在计提或者转回减值准备时,总是围绕着其盈利水平来大作文章的,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非常明显。
3、资产减值准备信息披露不充分
按照新会计准则规定,上市公司应当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把上市公司当期确认的减值准备的金额以及企业减值准备累计金额数进行披露。重大减值损失还应当特别注明其发生的原因并且说明怎样进行可收回金额的确定。但是大部分公司并没有对其可收回金额确定的过程及如何确定其折现率选择的标准,也没有解释减值准备计提和转回的原因,信息披露有所缺失,这就使信息使用者无法不能够真实了解公司资产的价值,因此就不能够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二、完善中小板上市公司资产减值问题的相关对策
1、完善资产减值准备相关会计准则与制度
由于资产减值损失会影响到企业当期的收益水平,只有不断规范相关准则才
能切实维护投资者的利益。一是限定资产减值计提的比例。二是禁止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不符合资产的本质。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在利用长期资产减值准备来进行盈余管理。三是建立和会计准则相关的法律法规。
2、健全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
首先,应该由政府部门牵头联合物价等相关部门,建立一个有效的市场定价体系,实时相关资产的市场价格,对资产正常价格的变动充分披露,使企业在确定相关资产减值的时候更加透明,增加资产减值的可靠性。其次,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近年来在绝大部分公司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财务软件的普及度越来越高,应该充分利用这种形式,通过互联网及时向企业传递相关信息,提高信息的对称性。
3、改进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
上市公司之所以将资产减值准备作为盈余管理的工具进行利润操纵,粉饰报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将被 ST 处理,连续三年亏损将被终止上市。这种以净利润为核心的业绩指标评价体系的弊端暴露无遗,为了克服这种弊端,证券监管部门应该改进现有的业绩评价机制,建立上市公司全方位和多层次的业绩评价体系。
4、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的本质是权力如何在公司内部进行划分,一个良好分工和有效制衡的治理结构,能够有效促进公司业务的自觉性和自律性,使其走上良好的业务循环。为此,公司首先应该合理划分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的职责,使监事会能够真正的发挥其监管职能。
5、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资产减值从确认、计量到披露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管是资产减值迹象的判定还是可收回金额的确定都需要会计人员运用大量的主观判断进行会计估计,这不仅需要会计人员具有较高层次的理论知识储备还要对资产的外部市场和环境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随时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但是,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对外部环境的关注度也不高,因此提高其综合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杨丹,王宁,叶建明. 会计稳健性与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基于资产减值角度的实证分析[J]. 会计研究,2011,03:27-33+94.
[2]王建新. 公司治理结构、盈余管理动机与长期资产减值转回――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会计研究,2007,05:60-66+96.
[3]龚群.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应用状况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
公司资产如何管理范文5
【关键词】资产管理;商业模式创新;业务组合
在目前中国资产管理市场上,银行、基金和保险在理财产品的规模上占有优势。其中银行以其自身的渠道优势及高于同期存款的保本理财产品迎得了庞大的投资者青睐,产品规模飞速扩张;基金受益于发展初期累积的大量客户和存量资金,目前增长较缓但规模得以维持;保险则通过规模庞大的营销员队伍进行深入渗透维持销售规模;信托机构以其独特的营运模式、产品设计和资金运用上的灵活和多样化,管理规模亦获得长足发展。
本应该是资产管理主力机构的券商资产管理部门由于政策限制,一直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在长期低迷的市场环境下更是面临存亡之危。突出问题表现在,券商资管在满足企业和居民多元化理财需求方面的专业服务能力不足,与银行、信托等金融同业以及国际先进投行相比,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尚未完全形成。鉴于以上现状,笔者基于业务组合的商业模式,尝试探索我国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创新,提出可行方案以供业内参考。
一、现阶段券商资管发展的制约因素
去年以来市场低迷,券商资管的理财产品净值亏损严重,而银行、信托的理财产品快速增长,券商资管专业服务能力不足、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及时有效推出新产品新服务的问题充分暴露。造成现阶段券商资产管理服务能力欠缺的原因主要有四方面:
一是受国际国内大形势的影响,各方对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和产品创新很谨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上对金融创新过度的问题进行深入反思,并系统推进金融监管制度改革;国内股票市场大幅波动,证券公司将主要精力放在了风险控制上;在此情况下,对已经研究论证多年的新业务方式新产品都放慢了推出进度。
二是受行业发展阶段所限,证券公司资产管理部门经营机制不活、创新能力有限、创新动力不足,综合治理之后行政监管主要是推动证券公司资产管理部门强化管理、夯实基础,进行内部管理创新,当时缺乏加快业务与产品创新的基本条件。
三是资产管理行业身处公开市场,直接面对投资者,行业敏感度强,矛盾易发多发,社会关注度高,对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和创新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容忍度低,解决手段可选择余地小,客观上对行业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要求较高。
四是受市场深度、广度制约,券商资产管理业务与产品创新的空间有限。证券公司与证券市场相生相伴、相互依赖,许多新交易模式和新产品的推出需要市场的结构、层次、交易品种和交易规模与之相匹配,证券公司资产管理部门难以单兵突进。
目前是券商资管业务有史以来运作最规范、财务最稳健的时期,但也是券商资管业务面临压力和挑战最大的时期之一;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加快推进和新股发行、信用债券、金融期货等方面的改革创新深入开展,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正在拓展。综合判断,推进券商资管业务创新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行业进入创新发展为主导阶段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
二、基于业务组合的商业模式理论解析
1.商业模式创新
商业模式创新是近年来证券行业谈论非常频繁的热门话题,其作为一种新的创新形态,重要性已经不亚于技术创新。要理解什么是商业模式创新,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商业模式。虽然最初对商业模式的含义有争议,但到2000年前后,理论界与实务界逐步形成共识,认为商业模式概念的核心是价值创造。商业模式,是指企业价值创造的基本逻辑,即企业在一定的价值链或价值网络中如何向客户提品和服务、并获取利润的,通俗地说,就是企业是如何赚钱的(Linder等,2000)。商业模式是一个系统,由不同组成部分、各部分间连接关系、及其系统的“动力机制”三个方面所组成(Afuah等,2005)。商业模式的各组成部分,即其构成要素之间密切相关,如核心能力和成本是企业内部价值链的结果或体现,客户关系依赖所提品或服务的性质及提供渠道。每个要素还以更为具体的若干维度表现出来,如市场类的目标客户要素,从覆盖地理范围看,可以是当地、区域、全国或者国际;从主体类型看,可以是政府、企业组织或者一般个体消费者;或者是根据年龄、性别、收入、甚至生活方式划分的一般大众市场或细分市场等。
商业模式创新是指企业价值创造提供基本逻辑的变化,即把新的商业模式引入社会的生产体系,并为客户和自身创造价值。通俗地说,商业模式创新就是指企业以新的有效方式赚钱。新引入的商业模式,既可能在构成要素方面不同于已有商业模式,也可能在要素间关系或者动力机制方面不同于已有商业模式。
2.基于业务组合的券商资管商业模式
业务组合(Business Portfolio)即大公司赖以依存的各战略事业单元的组合;而最佳业务组合(Optimal Business Portfolio)则是指公司内的业务组合最具优势开拓最有吸引力的产业或市场。在现有的业务组合战略研究方法中,母合优势理论近年来逐渐得到实业界的接受并认可,该理论提出企业应以核心业务为基础发展业务,以核心能力作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基础来建立业务组合并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
在证券公司的业务实践中,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自营业务与资管业务作为四大主营板块,虽有明确分工,但是不妨通过管理模式创新,搭建业务组合平台,携手拓展市场。例如目前较为常见的市值管理项目,在操作过程中即是经纪业务与自营业务的组合,亦可经纪业务与资管业务的组合。
三、基于业务组合的商业模式实战案例
(1)案例背景
商业银行A是一家业务范围限于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作为一家高速成长的民营银行,城商行A具备相对充沛的自有资金与相对滞后的客户理财能力,由此决定其需求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为支持其高速成长所需的大额存款;二是为保证其盈利增长所需的资本运作支持。在此背景下,城商行A向券商B的资产管理部提出:希望以券商B上市为契机,将募集资金中的2亿元作为同业存款存入,城商行A将按协议价支付利息;同时将委托券商B的资产管理部为其打理一款规模2亿元的理财产品。
(2)解决方案
此款产品的设计要点是采取稳健的资产配置策略,主要投资于固定收益类品种,把握相对确定的债券一、二级市场投资机会,在控制产品资产净值波动的基础上,力争实现投资目标。
(3)模式点评
在传统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销售模式中,券商资管与城市商业银行之间属于两条平行线的关系,并无交集可言。而在基于业务组合的商业模式中,券商资管与城市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基石来源于传统的存款业务。在此过程中,券商不但可以获得稳定的同业存款利息,而且还能有效扩充资产管理规模,获得管理收益;而城市商业银行不但可以获得同业存款,优化其存贷比率等考核指标,而且还能获得自身理财业务的协助与支持。
参考文献
[1]Linder,Jane,Susan Cantrell.“Changing business models:Surveying the landscape”,Accenture,2000,May 24:1-15.
公司资产如何管理范文6
金融产品筛选――沟通供需的桥梁
在诺亚看来,金融产品的筛选,是搭建一座供需双方的桥梁。
客户确定了自己的理财目标,按照自己的资产规模、风险偏好和投资限制等,制定理财规划方案。方案要落地,要配置各种金融产品,如不动产投资、固定收益类产品、权益类投资等,配置什么样的金融产品?这是个问题。
金融产品像其他产品一样,成千上万,目不暇给,令人眼花缭乱;私募基金作为高端金融产品,由于法律法规限制及其本身运作的特点,更是被披上一层神秘面纱,多不足为外人道也。
诺亚的一个重要角色,就是为投资者筛选出合适的金融产品,搭建一座投资者与金融产品供应商之间的桥梁。
筛选标准
以私募资产管理公司为例,诺亚筛选在筛选金融产品时,主要从公司层面和基金经理层面进行分析。
公司层面
公司实力如何:如注册资本多少、团队数量与质量如何?
公司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是初创、磨合、发展,还是已经成型、稳定?
公司组织形态如何:是合伙制、公司制,还是个人主导?
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大小:是大、中,还是小?
基金经理层面
主要考察基金经理的投资经历。其投资理念如何?比如是“自上而下精选行业”,还是“自下而上精选个股”等。投资风格如何?是保守、稳健,还是积极。过往业绩如何?等等。
诺亚调研方法与产品推出时机
诺亚会对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实地拜访,对基金经理进行访谈,进行研究和持续跟踪等,对金融产品供应商进行调查研究。诺亚特别强调对私募资产管理公司的深度了解。
诺亚会根据金融产品供应商的投资理念、风格与市场环境考虑问题,当这些因素相契合时,择机推出。比如诺亚没有在大盘6000点时推出但斌先生主持的港湾证券市场集合信托计划(而且是5年期),而是在目前不到3000点时推出该产品。
选择实例
以上海证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证大)为例,具体地说明诺亚是如何“看上”它。
1、公司实力:资产管理规模有20亿元,旗下基金总计10只,其中与上国投合作4只,平安3只,华宝3只。
2、基金经理:朱南松
男,1966年生,籍贯江苏。上海证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裁、公司创始人,苏州新高董事、西安国际信托董事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等。
学历:中国人民大学学士;1992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生部经济学硕士毕业;2008年获复旦大学哲学博士。
从业经历:P992年从业;1994年至今,在证大任高管,有15年从业经验。
投资业绩:1994年成立的内部职工基金到2007年,年均复合收益率47.6%;2007年在中国私募基金排行中,为信托组第一名。
优势:证大和朱南松先生对中国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把握能力强,有经历过多次牛市熊市转换的经验。
投资理念:
“科学、客观、长期、组合”是证大稳健经营的原则。
“项目、时机、价位、组合”是决定成功的四大要素。主流板块,主流行情;投资“股中股”。
3、市场契合度
2008年A股市场最大风险:系统风险。
众多大事件:国内出现雪灾;台湾大选;汶川地震;奥运会;大小非解禁;通胀;人民币升值;从紧货币政策,等等。国际上有次贷危机;越南通胀;美国大选;高油价、弱势美元。
证大公司:有雄厚的资本实力;稳定的团队,公司发展处于成型或者稳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