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程标准学习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程标准学习计划范文1
一、顶岗实习的性质与任务
《顶岗实习》是本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完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学习的重要内容。其任务是:通过实习,使学生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锻炼综合应用专业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深入了解发电厂、变电站、电力调度所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的安装、调试、运行、检修和管理等技术工作,具备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所必备的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基本知识,具备继电保护、自动装置运行、安装、调试、检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备电气二次部分设计的能力,具备正常运行、维护及操作,事故分析及处理的基本技能以及综合运用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手段的能力,为从事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的安装、调试、运行、检修和管理等技术工作,以及到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生产企业从事产品的组装、调试和营销工作奠定较牢固的基础,为毕业后增强工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等方面应达到下列目标:掌握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的基础知识及安全工作知识;具备本专业必需的发电厂和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的基本原理及运行和故障分析的基本知识;具有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安装、调试与校验的基本技能和技术管理的初步能力。形成分析问题、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加强安全文明生产教育及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知识目标
本实习的教学目标是: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使学生对电力系统运行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具有必需的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的安装、调试、运行、检修和管理等的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生产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初步的独立工作能力。
1. 结合已学过的课程,通过实践巩固并扩大知识面。
2.通过现场参观与跟班实习,了解电力系统运行特点,学习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知识,为今后参加实际工作打下实践基础。
3. 熟悉电气运行的生产组织管理系统及有关制度。
4. 掌握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的基础知识及安全工作知识;
5. 掌握发电厂和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的基本原理及运行和故障分析的基本知识;
6. 熟悉主要设备继电保护自动装置配置及投退原则。
能力目标
1. 具有电工工艺、电子工艺的基本技能;
2. 具有识读和绘制电气二次回路图的能力;
3. 具有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安装、调试与校验的基本技能和技术管理的初步能力。 4. 具备系统主要设备运行监视、调整、维护、巡视等工作的能力。
5. 初步具备典型事故分析、判断、处理的能力。
素质目标
1. 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2.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责任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3. 通过现场实践和学习,学习电力系统工人及技术人员的优良品质,培养遵章守纪、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献身于电力事业的志向。
二、实习内容
参加生产实习的同学,在实习期间,要完成以下实习任务中的一项:
1. 发电厂实习
(1) 入厂安全教育(包括“安规”考试);
(2) 了解发电厂的类型,所实习电厂属哪种类型?主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 熟悉发电厂电能生产的基本流程(一次系统)
(4) 熟悉发电厂电气部分二次系统
1)了解主接线中的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的配置原则、目的、方式及作用;
2)了解全厂公用二次回路(中央信号系统、同期系统、交直流绝缘监视)和主要设备控制回路接线图;
3)熟悉主要单元的保护配置及其作用;
4)了解自动装置的工作原理,熟悉发电机开机,停机及运行中的自动、手动调整操作;熟悉自动装置的配置及动作过程分析,进行自动装置的投退操作;
5)看懂发电机、变压器、母线、线路等设备保护图纸;
6)熟悉微机保护的功能并能进行正常运行方式下的操作。
7)发电厂二次系统有待解决和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5) 了解本厂发生过的重大事故,事故原因、处理经过及其在提高安全运行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效果;
(6) 了解发电厂的生产组织和管理、运行的经济性及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
2.变电站实习
(1) 了解变电站的电气结构,总平面布置,电气平面布置,主接线,设备配置和主设备的作用;
(2) 了解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功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软硬件系统构成,数据采集和通讯方式;
(3) 熟悉各主设备保护的配置及原理;
(4) 了解变电所防雷击措施,接地体布置;
(5) 掌握电力系统操作“五防”要求,了解变电所操作基本规范和程序。
3.调度部门实习
(1) 了解调度的作用,在电力部门的重要性,了解调度室布局和设备安排;
(2) 了解调度员的工作范围和工作程序,调度员处理紧急状态时的步骤;
(3) 了解地区电网运行特点,地区电网接线图;
(4) EMS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各模块间关系,EMS系统软硬件构成,EMS与各基层变电站的通信方式,通信通道及设备。
4.生产单位实习
(1) 了解生产单位主要产品与生产规模和应用范围;
(2) 了解生产单位主要产品功能、性能指标、生产标准及设计方案。
(3) 了解产品的类型及结构,柜面布置,主要部件及系统组成;保护装置生产及运行的安全要求及相关规定;
(4) 跟班实习,在工人师傅的指导下,参与设备的组装和测试。
三、实习制度
为保证实习的顺利和实习期间的安全,达到实习的目的,所有实习学生必须遵守以下制度:
1. 在实习过程中,必须服从校内外指导教师的安排,服从学校和实习单位的调配。
2. 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一切规章制度。作息时间与实习单位相同,不得迟到、早退。
3. 实习期间不得请假,特殊情况需提前提交请假条,经校内和校外指导教师同意才可请假。
4.非经批准缺席的或累计请假时间超过实习时间1/3的不计本次实习成绩。
5.在实习过程中,应尊重并虚心向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工人师傅学习。同学之间应在工作、学习、思想上互相关系、互相照顾。
6.注意安全,遵守实习单位和现场有关安全方面的规定。
在实习期间,要求每周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同校内指导教师联系两次,报告实习进展情况。每人每天都需书写生产实习日记,作为考核内容之一。
四、考核内容及要求
(1)实习期间,学生必须写好“实习日记”,包括实习内容、心得体会、收集的资料等。
(2) 生产实习结束返校一周内提交实习小结和实习日记。生产实习报告要求不少于3000字。实习报告包括实习单位概况,实习工作的内容,对实习工作中的问题、思考、归纳分析等。以及本人在业务上、思想上的收获和体会。
(3)实习结束时,由所在单位做出实习鉴定,填写“学生实习鉴定表”,加盖公章或指导教师签名后,由学生本人带回学院交给教研室。
五、成绩的评定
根据毕业实习报告、“实习日记”和“实习鉴定”等,由电力系继保教研室组织成绩评定小组进行考核,给出最终实习成绩。实习成绩五级计分,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按有关规定,未计成绩者和实习成绩不及格的必须重补生产实习。
六、说明
课程标准学习计划范文2
随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颁布,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也随之进行了改版,教材原先的编排体系、结构等发生了相应的一系列变化。这也引发了九年级化学教师研读新课标、解读新变化的浪潮,激起了进一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浪潮。细数新教材的种种变化,均与新课标的理念更为贴切,其中实验部分尤为明显。
一、新课标中实验部分的变化
1. “课程性质”中增加了“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内容,更加突出了化学的特点和实验的地位与作用。
“课程内容”部分在“科学探究”主题中增加了“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这一二级主题,不仅明确提出“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习实际,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开展化学实验活动”,而且还明确规定应安排和组织学生至少完成8项实验。
2. “课程目标”部分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中,将“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改成了“能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增进对科学探究的体验”。
“课程内容”中“有关科学探究学习的实例”部分,删去了难度较大的活动探究案例。并删去了部分“活动与探究建议”的内容,降低一些实验的要求。
3. “课程内容”部分的“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中,增加了“化学实验应高度关注安全问题,避免环境污染”,强化了“实验安全”和实验中的“环境保护”意识。
4. “课程内容”部分的“科学探究”功能得以强化,内容和目标要求更为具体和明确。“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中,对5处内容在表述上进行了修订,删除了1处内容,使得科学探究要素的语言表述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新教材中发生的相应变化
1. 将八项学生基本实验编排到教材相应章节中,这是在教学实践层面上的最大变化。这样的编排方式将学生实验与教学内容更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亲身经历、感受实验和探究过程,这在化学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
2. 部分知识或实验活动要求下降。如原教材上册第34页的活动与探究中,要求根据实验记录木炭、铁丝、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而新教材中则在正文部分详细描述了几个实验的原理和现象,表2-1中要求填写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只是作为验证出现。
再如原教材44页对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只有一句简单的描述以及文字表达式,而新教材43页中则以活动与探究为载体,提供了实验室制备、检验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图,更是在正文部分详细描述了实验现象、原理,提供了制备、检验的文字表达式;新教材中删去了第6章“活动与探究”栏目“水、蔗糖溶液、食盐水溶液的凝固点测定”实验。
3. 课本多处增加了有关实验安全和环保要求的文字。
三、关于实验教学的建议
在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变化中,有三方面与实验相关的内容最值得引起我们关注:一是强化了学生的实验探究;二是降低了实验探究活动的难度,力求保证各类不同学校都有条件去开展并完成课本实验;三是对实验的描述和解释更为详细、真实并增加了人文关怀因素。
面对以上变化,如何在课堂上突出“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贴近初中生的认知水平紧扣教学要求进行授课已经必然成为当下教学的重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关注。
1. 注重演示实验与强化学生实验并举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校教学硬件设施与实验室条件的有效改善,使得学生分组实验成为可能,并且越来越被重视。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亲自动手体验化学实验的乐趣,培养学生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这也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本保证。
2. 充分释放实验的探究效应,力求科学探究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以化学实验作为探究性学习的途径,就必须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恢复化学实验探究性的本来面貌。通过对课程标准(2011版)的学习,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探究要素和难度做适当的调整,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探究,让更多的学生获得真实的科学探究体验。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探究功能,要不断研究开发适合于探究性学习的化学实验,要注意从生产、生活实际中挖掘素材设计实验方案,因为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的实验探究性强,能极大程度的调动学生探究的主动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学科联系与渗透,将其他学科的科学探究与化学科学探究融合起来,形成科学探究学习的合力。
3. 增强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创设生活化实验情境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化学教学更是如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一些有趣味性的实验来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尤其是学生能亲自动手的学生实验的趣味性,使学生养成自由开放式的追问风气。
在校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有限,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化学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产生解决问题的迫切欲望。例如在进行关于“燃烧条件”的学习时,从实验室酒精灯的熄灭、燃烧木柴要把木柴架空、液化气灶及煤炉都留有通风口等学生非常熟悉的实验情景出发,引导学生思考,发现问题。另外,实验的生活化还体现在实验用品上,使用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如在粉尘爆炸实验中利用金属易拉罐和小眼药瓶,测pH选择生活中的一些物质等,这样的代用品实验虽然不多,但它能启发学生在生活中随时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探索。
4. 渗透安全环保理念,培养良好学科习惯
课程标准学习计划范文3
近几天来,我们听了专家对细化新课程标准解读的报告,感觉非常迷茫,现略谈几点体会:
一、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方式,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方面会做出许多有益的探索,而不再像过去那样把学生看作“空的容器”,对学生灌输知识填塞容器,而是认可和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见解,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指导他们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并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来不断地调整学习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他们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获取知识,教学中我们还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其它学习资源来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帮助学生独立指定具有个性的学习计划,并根据自我评价不断修正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逐步把学生塑造成为自主学习者。
二 要把教育变成学习,把学习真正变成学智慧。把培养学科能力、思维方法作为最高的学习目标。新的教育理念认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通过独立的思考和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环境激发出来的,基于这样一个观点,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活性,又要注重引导学生“质疑”,为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提供宽松活跃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必须改进以往沿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研究性学习。从教学模式上突出"探究",让学生主动参与以"探究"为目的的实践活动。要让学生去想,去说,去做,去表达,去自我评价,去体会科学思想的真谛。面对机遇和挑战,要敢于大胆实践、敢于否定既有,敢想敢做才能走向成功。
三、在教学中要建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同伴、教师以及家长共同关注和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提倡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他评与自评相结合,以自评为主;综合性评价和单项评价相结合,以综合评价为主。
总之,专家报告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只有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才能使我们的业务水平更上一层楼。
课程标准学习计划范文4
一、准备把握教师的“讲”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我们必须实施开放教学,然而,在开放教学中,一些教师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上,忽视了对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的把握,特别是忽略对学生参与的实际可能性的分析,以为只要给学生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就会主动掌握知识,忘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帮助者、指导者”的角色。教学在课堂上应该放开手脚,当点拨时还需要点拨,当讲授还需要讲授,只不过更要求教师要把握好“讲”的时机、讲在点子上,提高“讲”的时效性。
首先,在学习一个新概念、认识一个新的事物时,学生往往貌似理解其实并未真正弄懂,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或讲解或点拨,使其真正其含义。。
其次,应用题是数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用题的理解上,学生往往会出现差错,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走出来”点拨,使其正确理解。如在应用题中经常出现“增加到”“增加”“A比B多1/2”“ A是B的1/2”之类的词语,一字之差,其含义就相差很远,这时候教师就要通过画图、讲解指导学生正确理解题面。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对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概括能力,全面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我们的数学课也正是在学生的“说”中达到“妙口生花”的境界。
1、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
在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可以采取个人小声独立说、同桌互相说、小组内轮流说等形式。教师要经常演示教育、向学生提供鲜明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思考、理解、掌握知识。老师还可以开展一些游戏、竞赛。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比赛中练“说”,在“说”中发展思维能力。如:“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的竞赛活动,让学生说思路比速度,使学生在应用计算性质、定律进行运算时做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此外,利用插图和实物,也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错的选择。比如,准备一个牙膏盒、香皂盒等,让学生从顶点、棱、面等方面进行观察,然后让学生把观察到的长方体特征说出来。最后,再让学生总结长方体顶点、棱、面的特征。
2、让学生想说就说
数学学科不同于其他科目,本身具有特有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容易使学生感到无从说起。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作为教师,首先要不断的鼓励学生,使他们敢说、爱说,怎么想就怎么说,说错了可以重说,慢慢培养他们学习“说”。其次,课堂中还要创造更多的讨论机会,锻炼学生去说。同学之间更敢说,他语言组织好再大范围的说。再次,在教学过程中,一些简单的例题,可以有学生到讲台上给大家讲解,说说自己的理解,为什么这样理解,表达出学生的思维过程。
三、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在课堂中,运用直观形象和具体材料设置问题、故事等教学情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从而增加学习兴趣。传统数学课上,教师所讲的概念、法则、计算公式,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感到枯燥无味。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有意识的不断创设与学生心理变化同步的情境,诱发其学习热情,让他们总想“试一试”。
2、传授学生好的学习方法
老师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我们认为,学生按学习计划去实现学习目标,是学生有无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对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也特别重要。在从接受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时,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的指导。一是制定哪些学习计划,常见的如每单元的学习计划,期中期末复习的计划等。计划制定好后,教师要经常提醒督促,并发动家长一起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计划。
课程标准学习计划范文5
关键词:3W2H;课程标准;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251-02
一、引言
课程标准是教学计划制定的基础,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确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准性教学文件。课程标准也是进行教材的选用编写、教学组织与管理、进行教学质量评价、规定相关教学资源运用于获取来源的重要依据。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从事生产、管理、服务的高技能专门的生产一线人才,这就要求高职课程设置与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内容符合生产一线的技能和能力的要求,开发突出职业素质与技能培养的课程标准,必须科学准确地把握高职课程标准内涵,基于学习认知自然规律的开发原则对课程准确定位,明确课程目标,遵循学以致用的课程开发基本规律,确定课程内容,系统设计学习情境、评价方式,提出能力持续性拓展与不断完善教学闭环的方法。课程标准制订得是否科学、严谨、实用,关系到高职教与学的效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通过3W2H方法对课程标准的设计中的关重内容做了一些探讨。
二、3W2H模型的建立
课程标准的开发设计必须围绕职业方向,突出职业特性,明确其价值问题与方向问题;必须突出能力培养,目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明确其靶心问题;必须突出培养方法方式与评价体系,指出其方法问题;必须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阐明如何实现持续学习的机制性问题。鉴于此建立3W2H模型:课程标准设计的科学与实用:(1)为什么学习(Why to study)?(2)学习什么(What to study)?(3)学成什么样子(What to study to)?(4)怎样学习(How to study)?(5)怎样持续学习(How to continually study)?
三、课程标准设计的3W2H设计体系与实施对策
一般的课程标准基本结构通常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和附录五部分组成,主要阐述的是此课程的性质、承前启后课程以及课程需要达到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设置教学内容与标准,明确如何进行课程实施以及课程实施中设计的资源与需求。现有课程标准较为完整地解决课程的目标性问题,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基于3W2H的设计模式可以对现有课程标准进行有效的补充。课程标准应充分公开,教师与学生应在开课之前仔细研读并充分理解。如此才对所学内容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制定有效的教学与学习计划。
1.为什么学习(Why to study?)――价值问题。学习的目的需要明确,只有明确的目标才能有长足的进步,才能表达此类事件的必要性,要表达学习的必要性,必须明确影响其必要性的主要内容,如图1所示。
课程标准中要对此做明确的界定,且要针对影响其必要性的因素做详细的剖析。以期完整地体现本课程的设置与学习价值,准确表述为什么学习这个首要的价值问题。
2.学习什么(What to study?)――方向问题。一旦理清楚为什么要学习本课程这目标问题,下一步就必须明确学习的方向,此时必须明确学习什么内容,需要从空间、时间、技术、组织系统四个方面来拓展所学内容,并作出职业性的设计,如图2所示。
课程标准中应对此部分内容做周密设计与分解,明确学习内容所有需要涵盖的内容,围绕能力提升,逐一展开,并作出细化。
3.学成什么样子(What to study to?)――靶心问题。学习内容一旦确定就需要制定出学习的评价标准:学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效果,这是一个靶心问题,即学习的目标。目标一旦确定,如何实现目标就成为优先考虑的内容,如图3所示。
课程标准中涉及课程的评价标准与评价体系应完整有效。从有效性角度来看,学习目标必要有详尽的事前计划来实现,在整个过程中应有确定的方法,并且能在评价或者学习中得到明显的提升。最终达成学习的理想与愿景,实现技能或者知识的标准化与简单化。
4.怎样学习(How to study?)――方法问题。学习目标一旦确定,必须有一定的方式与途径实现这个目标。从主观上来讲,必须有明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状态;从客观上讲,必须设定科学的学习方法,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从管理上讲,应该阐明或规定有效的学习质量控制体系,如图4所示。
这个问题中,首要解决的是学习态度与学习状态的问题,只要在解决好这个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所以在课程标准的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到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掘上。
5.怎样持续学习(How to continually study?)――机制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要保证学习的连续性、有效性,要充分防止潜在的障碍与阻止实现目标的问题发生。要充分考虑到影响学习与持续学习的主要因素及其保障系统,做好前期策划,最终实现预定的结果。如图5所示。
基于以上情形,不仅要充分认识到惰性在影响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而且要创造良好的持续学习的条件,并不断保持与改进。在课程标准设置中,应采用各种辅助教学手段激发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用专业正能量来激励学生,促进持续学习的不断进行。
四、结论
以3W2H的事物认知思路,采用逐层剖析的方法,阐述了课程标准设计过程中应该关注的细节问题。3W2H设计思路不仅表达出课程标准的设计要充分认识为什么学习这门课程、学习这门课程的哪些内容、学成什么程度、学成什么结果,进而设计与提出如何学习这门课程的方法,如何在此基础上做持续的学习与持续的提升;而且在教学过程设计中也存在着较大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天明,熊焰.探析课程政策周期的模式:以爱尔兰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08).
[2]孙传远.当代美国课程研究之“域”――《当代课程问题》的检视[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08).
[3]张树德.当代课程改革成功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课程标准学习计划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 ESP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能力;语言学习者
Abstract: The learning process ESP learning strategies good can instruct students in ESP, reduce blindness students ESP learning, conducive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ESP students learning style, so that students can learn the esp from a single, passive learning style, to the independent, positive, the inquiry learning mode, at the same time, to promote students in strategy under the guidance of proactive personality to learn ESP, to achieve a multiplier effect.
Key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ESP learning strategy;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language learners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为进一步开发高职院校学生ESP学习动力,培养学生ESP自主学习能力,改善当前高职院校学生ESP学习现状,提高ESP学习效率,2011年6月,我们提出了“高职院校学生ESP学习策略研究”这一课题,其目的就是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ESP学习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探索出一套能实现高职院校ESP教学目标、贯穿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ESP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ESP学习效率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一年的研究,我们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ESP学习策略,具体如下:
(1)指导学生明确ESP学习目的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通过对我校学生ESP学习策略调查:80%的学生在ESP学习方面有信心和目标, 但只有57%的学生选择了制定学习计划,40%的学生选择了有学习策略,这些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有目标,但却没有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根据这一数据,我们指导学生结合课程标准和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ESP学目标和短期目标。首先,让学生理解ESP课程标准的要求,明确自己需要掌握的词汇量以及应达到的水平。其次,让学生在各个阶段不断反思自己的现有知识水平和不足,定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ESP学习目标和计划。
我们在教授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医护英语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根据课程标准和全国医护英语等级考试(Medical English Test System)的级别制定出具体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根据自己英语水平制定考METS-1、METS-2、还是METS-3,所以在教授ESP课程初始,我们让学生明确:根据课程标准,学习这门课程在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要求,根据要求制定详细的ESP总目标和短期目标以及相对应的计划并遵照执行。
(2)指导学生有选择性地学习ESP,合理利用学习资源。
有选择地学习ESP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有效地选择ESP学习内容,寻找合适的学习资源,并教授学生选材的方法和标准。比如,我们涉外护理专业所开设的医护英语口语课,是以病人从出院到入院的顺序为模块,以护士在各个模块中的典型任务设置的各种学习情境,内容如下:
1. Attendant 导医
2. Registration 挂号
3. Waiting for Consultation & at the Cashier’s 候诊和缴费
…
12. Mental Support 心理安慰
13. Nursing Dying Patients临终病人护理
14. Discharge 出院
针对各个模块中的护士典型任务,我们都有相对应的外籍人士录制的工作视频对话,这就是最好的学习资源。但是在一开始上这门课的时候,学生并不是很重视对视频的模仿和学习,把重点都放到了对课本的词汇和句型的学习上。对于他们来说,更容易接受一些文字的东西。这就是不会充分利用学习资源。针对这一点,我们做了适当引导,告诉他们工作视频是“活”的教材,实用价值更高。此外,我们还鼓励学生利用学校图书馆各类外语期刊、杂志去拓宽视野,增强外语阅读能力。显然,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便于学生独立探索知识、发展技能,这一学习策略是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关键。
(3)指导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独特的ESP学习方法、策略,并不断调整
在ESP学习目标和内容确定之后,我们及时对学生的ESP学习策略的合理选用予以指导,以保障既定计划的实施,如阅读、听力的技巧,课文的背诵及词汇的记忆方法等。对于我们的ESP教学来说,记忆词汇是学生感觉最头疼的,很多学生看到医护英语中那一串串长单词就发愁,感到茫然无助,面对此种情况我们首先从宏观上进行了指导,让学生通过广泛阅读、建立多方面联想、积极调动各种学习器官等方法去把握单词,其次从微观上再进行引导,比如从医学专业术语的词素、构词法入手,给学生讲解单词的词源和构词特点,让学生掌握专业词汇的搭配规律,找出单词的核心,将有共同核心的一组单词放在一起学习, 就可以认识一群单词,这样使枯燥的医学专业词汇的学习更富有趣味,大大降低词汇记忆的难度,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4) 加强学生的自我交际策略
自我交际策略是学习者在使用语言交际时,为保证交际渠道的畅通、保证信息的传递以及交际遇到困难时设法维持交际所采取的各种策略。根据ESP调查问卷,我们发现不到一半的学生能克服害羞和恐惧心理,课后主动和老师或同学进行ESP相关内容交流, 23%的学生在平常生活中经常以小组形式练习ESP对话。这一比例说明很多同学没有认识到ESP学习中交流的重要性。我们知道,语言的学习不应是“learning by listening”,而应该是“learning by doing”。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ESP自主学习能力和参与能力,我们把教学的重点讲解语言知识、语言理论和语言规律转变为注重培养学生的ESP语言实践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上来,加强学生对ESP的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尤其是加强学生听和说的能力。在这一点上,我们在涉外护理专业的ESP教学中做了很大的改革,充分体现加强学生的自我交际策略这一理念,加大了学生听和说的比例,让学生多做实践来提高自己的交际技巧。比如在“测量生命体征”(Taking Vital Signs)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依照护士工作任务,把它分为具体的四个学习任务,即测量体温(Measuring Temperature),测脉搏(Feeling a Patient’s Pulse),测呼吸(Measuring Respiration)和量血压(Taking Systolic and Diastolic Pressures)四个场景。这些场景都是护士工作流程中最基本工作项目。我们首先让学生学会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型;然后就对他们进行交际能力的训练,让他们看外籍人士录制的测量生命体征的对话,之后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最后,教师又创设了相关的四个情境,让学生带上相关医疗器械进行实景操练。有时还让学生把做的比较好的交流过程录下来,让大家一起进行模仿学习。通过这些 learning by doing 的实景训练,激发了学生的ESP学习兴趣,加强了学生对自我交际策略的认识。
(5)指导学生定期进行自我监控和评估
监控和评估自己ESP学习效果的能力是ESP学习的一项重要技能, 是ESP学习者必须获有的学习策略,也是学生ESP自主学习意识的高度体现,在自主学习中尤为如此,ESP学习的整个过程需要学习者本人不断地进行自我监控和评估,对自己的ESP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效果予以反思、评价,以主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并不断调整学习过程,进一步确立新的ESP学习目标。教学过程中,我们指导学生定期进行自我监控和评估,通过让学生记学习日记、填写调查问卷、参加访谈和讨论等,对他们的ESP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反思和监控:如:“这个问题我是如何解决的?我这么做有何根据?效果如何?我有什么经验教训?”等。但并不是说每完成一个学习活动就必须进行反思,而是根据情况分阶段进行反思,从而调整ESP学习策略。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向学生传授有效的ESP学习策略,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把握学习方向,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并为终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当然,学习策略因人而异,因时因事而变,我们及时对学生的ESP学习策略的合理选用予以指导,根据学生情况、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来选择合适的策略。总之,一方面,在课堂上我们整体讲解ESP学习策略和技巧,使学生了解相对有效的ESP学习策略,掌握必要的ESP学习方法,每两周后让学生就ESP学习策略和技巧的使用进行交流;我们还让学生用周记的形式进行自我评估,反思自己的ESP学习策略和学习过程。另一方面,我们弄清学生个人情况,协助他们制定出自己的目标和计划,然后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讨论等一系列手段来监控学生的ESP学习过程、学习策略的学习和运用。
一学期培训完以后,我们又对学生进行了一项元认知策略(也就是自主能力)的问卷调查,以表格和折线图的形式显示出来。
通过该表我们得知:学生在元认知策略的使用上,培训后较培训前均有了大幅提高。学生基本上可以做到经常制定学习计划,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定ESP学习策略。能够了解自己在ESP学习中的进步和不足,在遇到困难时及时问老师和同学,也可以做到定期跟老师及同学交流相关ESP学习体会和经验。
学习成绩方面也有很大提高:
(1)本校期末考试成绩
对我校2010级涉外护理专业1班((实验班62人)进行策略培训,2班(对照班57人)不予培训。
培训前两班ESP成绩如图表所示:
培训前两班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培训后两班ESP成绩如图表所示:
培训后两班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从本研究结果看,期末考试成绩表明,培训后对照班平均分为62.5,实验班为72.4,实验班ESP平均成绩好于对照班(P
(2) 全国METS考试成绩
培训后两班METS考试成绩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