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核算的基本步骤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核算的基本步骤范文1
现对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提出如下意见:
(一)制定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总的目标是,到2000年,力争达到有40%~60%的大中型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国家机关在帐务处理、应收应付款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材料核算、销售核算、工资核算、成本核算、会计报表生成与汇总等基本会计核算业务方面实现会计电算化;其他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开展面应达到10%~30%。到2010年,力争80% 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从根本上扭转基层单位会计信息处理手段落后的状况。各级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要在摸清本地区、本部门会计电算化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发展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需要,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发展规划,并采取切实措施组织实施。
(二)加强会计电算化人才培训。会计电算化人才缺乏,是制约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环节。要大力培训会计电算化人才。,要立足于在职会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培训可分为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程序设计和系统设计人员等层次进行,从基本知识培训抓起,逐步提高。具体要求是,到2000年,力争使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国家机关的会计人员有60%~70%接受会计电算化知识的初级培训,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础操作技能; 有10%~15%接受中等专业知识的培训,基本掌握会计软件的维护技能;有5%能够从事程序设计和系统设计工作。会计电算化知识应逐步成为在职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知识之一,其培训工作要逐步纳入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会计证考试和在职会计人员培训的相关课程中。在职会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工作,以各级财政部门为主组织实施,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配合进行;行业特点较强的部门,可以在财政部门的统一规划下,由业务主管部门具体组织在职会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同时,,鼓励具备培训条件的其他部门、单位进行在职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
(三)加强会计核算软件管理。会计核算软件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基本环节。各级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会计核算软件开发、、推广、服务等环节的管理,推动会计核算软件开发研制的规范化、专业化、商品化,促进会计软件质量的不断提高。要推进会计软件咨询、服务的社会化,进一步引导会计软件市场的健康发展。
第一,继续搞好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工作。要在近几年来评审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商品化会计软件评审标准,以推动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质量的不断提高。要使评审工作程序化、制度化。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工作的组织今后逐步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和具备条件的计划单列市财政局进行,财政部只组织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在保证质量、鼓励会计软件公司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应注意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地区分布,积极扶持会计电算化较落后地区的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市场的发展。要定期组织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人员的培训。各级业务主管部门要做好本系统推广应用的非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管理工作。
第二,加强软件市场的管理。我国的会计软件市场已经初具规模, 对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起到了重要作用。财政部门要及时会计软件市场发展的动向和,依据市场发展,适时采取相应措施引导会计软件市场的健康发展;对通过评审的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研制和销售单位的售后服务情况要定期进行检查,对售后服务不好的会计软件公司,应根据情况责令其限期整改,直至取消通过评审的资格;对进行不实宣传的会计软件公司,要及时予以纠正。财政部门对会计软件市场的管理,应积极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四)加强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是会计电算化工作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建设,对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功能、会计核算软件开发的基本程序、实行会计电算化后的会计档案管理、基层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等一系列问题,应逐步建立规章制度,以规范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指导基层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开展,逐步实现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法制化。
会计核算的基本步骤范文2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下;收益计划;会计核算
为了切实改善和提升我国现代企业职工薪酬要素的会计核算与公开揭示工作环节的开展水平,2014年1月27日,财政部会计司在充分遵照现代会计事业发展领域基本准则文件《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基础上,针对我国现行的会计事业领域规范性指导文件《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展开了系统化修正,并在这一修正处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引入并且实施了企业在职员工离职后福利概念要素,为我国现代企业会计事业发展过程中,员工薪酬福利水平的核算和形成工作,带来一系列全新的变革要素,有鉴于此,本文围绕新准则下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问题,展开了简要阐述。
一、企业设定收益计划的有关范畴与基本特点
企业员工群体的离职后福利,是在企业为离职员工提供短期薪酬结算,以及辞退福利基础之上,因切实获取企业职工提供的劳动和贡献,而在企业员工办理退休手续,或者是与企业组织自身解除劳动合同关系过程中,企业为员工个体提供的其他各类形式的劳动报酬和福利项目。
在最新制定并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通常在企业员工实际离职后设定提存计划,以及收益计划两个具体表现类型:
第一,所谓设定提存计划,主要指的是企业在向以基金机构为代表的独立性社会机构完成固定费用项目缴存工作环节基础上,无论该基金机构是否具备用于支付现有在职职工群体,和过往职工群体福利需求的资产项目,企业都无需向社会性基金缴纳组织结构承担和实施进一步的资金支付业务行为。
第二,所谓的设定受益计划,是企业在完成设定提存计划基础上为企业离职员工群体提供的离职后福利项目,在这一项目的具体提供过程中,企业可以具体结合员工在岗工作期间的服务年限,以及实际获取的工作收入水平,具体确定员工在实际退休之后应当获取的年金收益规模,并在此基础上具体计算明确企业在每一个独立的经营发展周期之内,应当为退休或者是离职员工群体缴纳的金额水平。
从我国现有的现代企业会计事业发展的路径表现特征角度分析,我国企业组织中具体涉及的提存计划项目,目前主要包含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及企业年金两类组成项目,而受益计划类项目,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组织均尚未涉及。
从表现特征角度展开具体分析,设定受益计划和设定提存计划相对照,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系列表现鲜明的相互差异:(1)在设定受益计划的工作实践环节开展过程中,企业员工个体实际能够获取的收益金额规模,在其具体加入计划之前就已经能够实现明确确定,而在设定提存计划过程中,企业员工在离职后能够获取的收益规模无法明确确定,通常会遭受投资风险要素的显著影响。(2)在用于设定收益计划的提存金数量规模无法对现实存在的支付需求实现充分满足条件下,通常应当遵照预先设定的收益水平计划实施补充支付,而在具体设定和运作提存计划项目过程中,企业实际对外支付的进而项目,仅以独立性主体预先缴存的金额规模作为限制条件。(3)在具体设定和运作精算计划过程中,企业实际面对的精算风险和投资风险要素都是有企业组织主体来承担的,而在设定和运作提存计划过程中,上述风险项目则都是有企业在岗员工群体具体承担的。
二、设定受益计划会计核算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础框架
在我国2014年修订并实施的新版企业会计工作指导准则中,其在设定受益计划工作领域的相关内容过程中,严格遵照了《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规范性文件中列示的相关内容,因而为实际开展的设定收益计划开展过程,规划和建构了内部结构特征极其复杂的会计核算工作实施步骤体系,以及工作要点规划方案,为我国现代企业实际开展的设定收益计划实务工作环节,创立和提供了基础性的观念指导方案。
在现有的业务实践环境发展条件下,我国现代企业在设定和运作受益计划项目过程中,应当具体遵循的工作实践步骤如下:
第一,明确统计核算接受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现值规模水平,以及当期阶段应当承担的服务性支出成本。
第二,明确统计核算接受设定受益计划条件下发生的净负债,以及净资产要素。
第三,明确确定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科目的金额规模。第四,明确确定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的金额。
在现有的会计核算监督工作基本准则规范条件下,企业内部会计核算监督工作人员,在基于精算假设针对设定受益计划开展过程中涉及的会计业务核算监督项目展开组织过程中,要优先针对义务要素展开系统划定,确保实践开展的会计核算监督工作,具备扎实而充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三、结束语
针对探讨新准则下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问题,本文具体选取企业设定收益计划的有关范畴与基本特点,以及设定受益计划会计核算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础框架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分析,旨意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孔庆林,赵甍.设定受益计划会计核算初探[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6,01:103-107.
[2]郑天娇,叶明,李经彩,周振,李浩举.新准则下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解析[J].会计之友,2016,06:64-67.
[3]孙敏娜,傅宏宇.新职工薪酬准则中设定受益计划会计处理探讨[J].会计之友,2014,31:91-95.
会计核算的基本步骤范文3
(一)变革银行的会计凭证
在手工操作的条件下,以格式及用途作为分类依据,有基本凭证与特定凭证之分。基本凭证根据性质来分,又可分为现金收入传票、现金付出传票、转贷方传票、转账借方传票、特种转账借方传票、表科目收入传票等十类。在网络条件下。该种分类一无存在基础。目前,现行凭证以来源为分类依据,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一是供应商开的各种发票账单;二是金融机构填写的银行间资金清算报单;三是客户填写及提交的每种支付结算凭证、存取款凭证及贷款凭证等;四是银行内部会计工作人员结合经济业务事实与相关法律或是协议制的会计单证;五是行政执法部门开的罚单等。在对这些凭证进行核算时,大多是由银行柜员手工输入业务然后电脑打印生成,少数业务则是银行办理时自动生成。换言之,银行结合业务事实或是原始凭证而编制的基本凭证无不存在。加上受电脑容量及技术条件制约,机制凭证和手工凭证的格式几乎不相同,机制凭证基本是打印在仅有凭证名称的空白凭证上,故基本凭证格式已经不存在。此外,银行基本已采用复式记账凭证,区分借方传票及贷方传票已失去意义。
(二)统一使用复式记账凭证
在手工操作的会计核算年代,银行主要采用单式记账凭证。在电算化条件下,银行主要采用的是综合柜员制,每一笔业务都可由一人同时记载收款双方的账户。在这样的形势下,单式记账凭证则体现不出其优势,若仍继续使用,则会影响财会工作质量的提升。在电算化条件下,电脑可自动完成账簿登记、报表编制等业务,而核算质量主要由凭证要素输入的正确性决定。如果采用单式记账凭证,每一笔业务均要审核借方、贷方凭证,重复内容富多、联次多、时间长,还可能导致高的差错率,极大影响了会计工作质量。所以,为了顺应时展需要,应尽量使用复式记账凭证。
(三)对银行会计核算的记账法进行变革
在手工操作的条件下,银行的表内科目采用的是复式记账法,而表外科目则使用单式记账法,其余企业通常是使用复式记账法。一般而言,使用单式记账法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对会计核算手续进行简化;第二,传统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欠发达,主要是为了备查登记一些重要空白凭证及有价证券。现阶段,许多商业银行除传统业务外的一些业务发展速度非常快,且基本会涉及到或有负债、或有资产。比如,期权业务,有引起增加应收款项及应付款项的可能性。若继续使用单式记账法,则不能对会计信息作出较全面的反映,就无法及时对或有事项,尤其是或有负债进行披露,最终不利于银行对风险的防范。除此之外,在网络条件下,在复式记账框架中加入表外科目,工作人员工作量不会有所增加,且方便电脑校验输入数据,这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业务的正确性。
(四)对银行账务组织与处理系统进行变革
在手工操作的条件下,办理业务时大多是由柜员结合凭证进行分户账的登记,包括甲、乙、丙、丁四种账格式;如果是现金业务,还要在现金收付日记簿上进行登记;如果是表外业务,则要在登记簿中记载。后台综合人员则结合凭证进行科目日结单的编制,然后对总账进行登记、编制日报表,最后再进行核对,以确保财务处理质量。在网络条件下,柜员办理业务仅需根据系统提示及相关规定录入有关信息即可,系统则会自动上报有关数据到相应会计科目,然后自动声场账簿。在整个账务的处理过程中,均由系统自动完成,柜员只是在各个时段交接班时负责将一些重要凭证及柜员现金收付的日结表打印好,然后整理、装订好当日的会计单证。一般来说,整理会计单证时应按照下列顺序进行:一是网点表内轧账汇总单;二是网点表外轧账汇总单;三是日终平账报告表;四是当日以及次日日始打印的批量记账凭证;五是柜员表内扎账汇总单等共9个步骤。总而言之,因为电脑程序的核算系统与以往的核算模式不相符,许多原本的账簿、账表打印也无法实现,故应对会计核算的系统作出相应的变革,使之适应网络条件下的会计核算工作要求,不断提高银行的会计工作质量。
二、结束语
会计核算的基本步骤范文4
关键词:新医院;会计制度
2009年我国开始实施医改,经过两年的时间运作,目前各方面改革初见成效,但是财务会计制度仍然落后于实际工作,这就有必要进行医院财务和会计制度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会计核算,这也是适应国际趋同要求。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情况,认为此次医院会计制度改革呈现以下亮点:
1.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并存运用。收付实现制主要是针对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财政补助资金、科教项目资金而言运用的,而对于医院自行收入、成本费用核算运用的是权责发生制,这也和今后一段时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相一致,这样有利于医院对发生的业务全面核算,能够反映医院业务的全貌,较过去收付实现制反映内容要广。
2.对于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按照会计上的谨慎性原则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此处要特别注意预付账款不能直接计提坏账准备,而是先要转入其他应收款后方可计提坏账准备,对于计提坏账的步骤和方法同企业会计准则如出一辙,分为计提、冲销、发生坏账、收回以前年度核销的坏账4个步骤,便于广大会计人员学以致用,做到举一反三。
3.将存货中的药品即基本药物取消了进销差价核算,更进一步地体现了医改的精神,彻底改变以药养医的被动格局,有利于科学制定医疗服务价格,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增长,逐步降低人民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同时在核算中运用了“药事服务费收入”,将医生的人生价值在此处体现,也是对广大医生的诊疗收入的进一步体现,有利于缓解医患纠纷矛盾。
4.期末结转时各自结转,互不掺和,将财政类收支和医院的自行收支清晰的体现出来,增加了医院会计核算的透明度,从而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也有利于医疗机构审计监督,维护了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
5.加强了预算管理,医院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讲,既要运营,更要发展,这就有必要引入预算管理,年初要编制全年预算,年末要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评分析,这对于医院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客观上要加强医院财务管理的制度建设,利于医疗卫生机构的长远发展。
6.与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部门预算相适应。目前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财政资金投入要求公立医院也要执行相应的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特别是财政补助收入(基本支出、项目支出)要求医院对此必须进行分别核算、分别列报,不得将其与医院自行收入费用混为一谭。
7.报表体系更进一步完善。此次报表体系是将在建工程等基建项目纳入进来,这样就改变了过去基建项目游离于医院会计核算范畴之外,这样合并列报使外部报表使用者对医院在建工程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同时此次报表改革引入了现金流量表,虽然增加了编制的难度,但对于分析医院的经营状况,经营效果评价至关重要,也能够客观评价医院“造血”功能。
8.对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核算有两大特点。第一是医院自行筹集资金购置固定资产,后续计量,处置和报废,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一致,即提折旧同企业准则一样,处置时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进行核算。便于广大会计人员接受;第二是对于财政补助资金,科教项目补助资金,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引入一个新科目“对冲资金”,该类资产计提折旧时,不计入相关的成本费用,而是冲销“对冲资金”,这样反映出财政资金不反映在医院的经营成果当中。
9.适应深化医改的要求,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若干意见的通知》([2009]56)明确提出,将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报表也纳入到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范围。对此医院会计核算既有内部监督也有外部监督,也能充分利用中介机构的监管将会计核算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10.引入成本费用核算。新的医院财务制度、会计制度重点强化了对成本管理的要求,对成本管理的目标、成本核算的对象、成本分摊的流程、成本范围、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等作出明确规定,细化了医疗成本归集核算体系,为医疗成本的分摊与核算提供口径一致、可供验证的基础数据,医院加强自身的运行管理控制水平提供了有力额数据支持,并为今后管理部门服务价格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医院会计制度.(财会[2010]27号).
会计核算的基本步骤范文5
不少财务会计教材对银行存款清查的核算方法重点放在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上。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原理是讲透了,但是学生仍然还是不会编制。问题是,未达账款是如何找出来的,不少教材只是蜻蜓点水般地说逐笔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存款对账单。怎样核对的?核对一次,仍然不能编制平衡咋办?教材没有写,老师也不敢讲。因为不少大中专院校的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讲课也是从课本到课本,没有遇到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一次或两次编制不平衡问题。实际工作中,企业会计人员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时,先用铅笔逐笔勾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存款对账单。剩余的,没有勾对的业务即为未达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上没有勾对的部分,属于“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银行对账单余额”项目需要调整的内容;银行存款对账单上没有勾对的部分,属于“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银行日记账余额”项目需要调整的内容。如果逐笔勾对一次,打“√”即可;如果勾对两次,应在“√”打一“一”字,即为“”;如果勾对两次,应在“√”打一“一”字,即为“”;依次类推。经过上述步骤,查出未达账款,进而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二、商业票据的处理
涉及商业汇票的业务,一般通过“应收票据”会计科目或“应付票据”会计科目核算。当企业取得或承兑商业汇票时,做增加“应收票据”或“应付票据”的会计处理,编制有关记账凭证。但记账凭证有没有附件?记账凭证的附件是什么?一些《财务会计》教科书或者《成本会计》教科书提及很少,甚至在一些中职教材中基本没有提及附件问题。实际工作中,企业对发生的商业汇票业务,主要是通过复印商业汇票作为原始凭证记账的。企业在保存好商业汇票原件的同时,做好会计核算工作,也为企业日后检查商业汇票业务提供依据。其实,会计实际工作中像这种票据,如银行定额本票、实物国库券等,均应复印一张作为原始凭证粘贴在记账凭证下边作为附件。
三、预借差旅费问题
不少《财务会计》教科书在讲解预借差旅费时,这样说明:有关人员预借差旅费,根据借据编制记账凭证如下: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借款人)贷:库存现金出差人员归来报销差旅费,多退少补。这只是理论上的差旅费的核算。会计工作中,预借差旅费的会计处理有三种。上述《财务会计》教科书只是其中之一。另外,还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一是,预借差旅费不做会计处理的方法;一是,退回差旅费撕掉副联的方法。所谓预借差旅费不做会计处理的方法,就是有关出差人员预借差旅费,先经有关人员按照内部控制规范逐一签字后,交出纳员。出纳员将借据作为库存现金,与库存现金一并保管,同时将库存现金支给借款人。出差人员归来报销差旅费,出纳人员将借据抵顶库存现金,多退少补。所谓撕掉副联的方法,就是借据像支票一样有正联和副联。填写借据时,借款人即填写正联,也填写副联。报销时,抵顶库存现金后,由借款人撕掉借据副联即可。因为只要撕掉借据副联就视为还款,所以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要求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保管。实际工作中,企业目前这种预借差旅费的会计处理方法很少了。
四、假退料问题
目前,不少《财务会计》教科书不再介绍成本会计核算了,而是按照会计六要素逐一讲解,费用要素只讲期间费用不再将会计要素的具体核算方法。成本会计核算业务专门用《成本会计》教材。但是,涉及成本会计核算中的材料要素核算在《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中就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材料出入库的核算,二是材料耗费的核算。
(一)材料入库的核算不论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还是按实际成本核算,不少教科书都对材料入库的核算按照货款与材料关系介绍,即按照货款两讫、先付款后收料、料到款未付、料验收短缺等四种情况介绍。但是,在实际会计工作中,企业购买材料,验收入库是通过编制“收料凭证汇总表”和“发料凭证汇总表”来完成的。不少教材在介绍完成购入材料的核算,或介绍完成发出材料的核算后,对于“收料凭证汇总表”和“发料凭证汇总表”一笔带过,甚至根本不介绍“收料凭证汇总表”和“发料凭证汇总表”的编制、账务处理方法。会计实际工作中,按照计划成本核算材料时,会计人员通过编制“收料凭证汇总表”和“发料凭证汇总表”进行材料入库和材料出库的核算。
(二)材料出库的核算实际工作中,企业的材料出库,一般会计人员根据领料单、限额领料单、领料登记簿等原始凭证,于月末或者定期汇总编制“发料凭证汇总表”。但是不少教材一般都说明:企业于月末编制“发料凭证汇总表”。
(三)假退料业务假退料也称为假退库,就是制造业企业于月末将已被领用但并未实际使用(耗用)的原材料等填制红字领料单,退回仓库;下月初填制相同内容的蓝字领料单等额领回,而实物不需移动的一种会计处理程序。假退料方法使企业成本核算准确,科学。实际工作中,企业对发生假退料业务应照常进行会计处理。实际在工作中,大中型制造业办理假退料业务非常普遍。但是,目前一些《财务会计》教科书或者《成本会计》教科书却非常少,甚至在一些中职教材中基本没有提及假退料业务。
五、在产品完工程度计算问题
制造业企业的在产品完工程度是企业正在加工产品的完工率。用约当产量法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就需要计算完工程度(也称完工率)。对于经过若干步骤生产产品,计算的各步骤完工程度,不少教科书一般把各该步骤的工时定额按50%计算,然后加以前步骤工时定额,算出该步骤累计完工的定额工时耗用量,进而除以完工产品各步骤工时定额之和,算出该步骤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各步骤在产品的工时定额为什么折算成50%?这是不少《成本会计》教科书解释成“流水线上正在加工的在产品,从第一件至最后一件加工时间前后均衡计算,折成50%”。实际工作中,企业生产工人各车间正在加工的产品,一般在下班前,一定会把产品加工完毕才能关掉流水线开关,才能走出车间。试想,如果流水线正在加工,不论产品是否加工完毕,工人紧急关掉流水线走人,车间主任愿意吗?管理人员愿意吗?哪怕是工人自己愿意吗?特别是,不少企业实行计件工资的今天,更不可能。因此,我们认为,实际上各步骤在产品完工程度就是该步骤在产品以前各工序定额工时之和除以完工产品工时定额耗用量。
六、工资的发放问题
会计核算的基本步骤范文6
课程内容设计
以企业会计实际工作流程为主线,采用真实的账证资料,指导学生完成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的任务引领课程内容结构。具体包括13个具体任务:取得原始凭证、填制原始凭证、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审核记账凭证、建账、登账、对账、结账、编制资产负债表、编制利润表、整理归档会计资料、会计档案的保管与利用。并根据各阶段具体工作的需要,引入相关理论知识,从而让学生熟练掌握会计的相关基础知识,及其在一个会计循环各步骤中的综合运用。
通过《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从事会计工作所必备专业知识,同时能够熟练掌握企业实际会计工作中建账、日常处理、期末处理以及会计报表编制等各环节的工作内容、操作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备基本的会计核算能力。
教学模式和方法设计
《基础会计》课程以行动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为主,围绕会计职业能力,推行以会计工作步骤为主线,以模拟企业为依托,以实际会计工作任务为驱动,以教学实践为纽带,将知识、方法和技能有机融合,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课程内容的选取和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始终围绕实际会计工作的步骤,以实际工作流程为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顺序,将割裂的会计核算方法,融于实际工作需求中,既突出了知识的应用性,同时,让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整体框架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实训中要求学生完成从建账、日常凭证账簿处理到期末处理,并顺利过渡到下一会计期间为止的各项工作,与实际会计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情况完全相同。教学中将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工作导向式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操作方法和技能,通过操作来学习相关知识,为了操作而学习知识,从而将教、学、做有机地结合,突出教学的职业性、实践性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任务驱动、“四位一体”、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角色体验等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用工作任务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训练,有效地调动学生对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实践理论一体化。在实践教学环节,我们以会计的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来组织教学,基于会计核算工作过程的13个具体任务,采用真实企业的案例资料,以完成每一任务为目标,让学生根据会计实际工作过程所需技能的操作方法和规范要求进行学习和训练,依次完成各项会计工作,最后提交工作成果,完成一个完整会计工作过程。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产生对会计核算基本技能的需求,针对其需求再引入相关理论知识,从而为学生建立起全盘账务处理的观念。
“四位一体”教学法。采用操作演示、仿真训练、操作考核和真账实做“四位一体”的技能训练体系。如填制原始凭证任务,通过操作演示、仿真训练及操作考核让学生掌握常见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方法和注意事项,但由于企业经济业务事项的复杂性,必然还有部分原始凭证没有接触过,再通过“真账实做”进一步补充、巩固学生对各种原始凭证的认识。
案例教学法。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要坚持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理论讲解以够用为度,安排丰富的复习思考题和练习题,以使学生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增加生动有趣的案例讨论,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模拟实训,以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根本。以真实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案例,导入每一工作任务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再以学生身边实例加以讲解,使抽象的理论通过浅显明了的案例变得通俗易懂。
情景教学法。课程教学情景除了校内仿真手工模拟实训室外,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课程见习,体验真实会计工作情景。如在讲授会计档案整理、装订与保管时,让学生到企业观摩、参与整个会计档案整理、装订过程,了解会计档案保管情况。
角色体验法。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体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如在会计凭证传递、日常业务处理流程等教学中让学生扮演业务经办人员、制单人员、审核人员、出纳、记账人员等角色,通过相互间的业务往来模拟,让学生掌握各会计岗位在实际工作中的分工及衔接、会计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的关系,以及如何在会计工作中发挥监督职能。角色扮演能够使学生在自己扮演的角色中体会、领悟会计职业的内涵和精髓。
以赛促学法。开展与课程相关的知识竞赛、数码字书写竞赛、点钞竞赛等。要求学生必须参加,根据竞赛结果设置团体和个人优秀奖,并与学生年度评优及奖学金、助学金评定相联系,极大地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通过竞赛促进学习的目的。
考核方案设计
《基础会计》课程实行百分制考评,采用理论考试与技能考核相结合,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注重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及水平。具体方式如下:
总分=过程性考核%+终结性知识考核%
过程性考核:是按照会计工作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在平时的阶段性学习中逐项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估,促进知识和技能在平时的积累。具体评价方法是:
过程性考核(40%):每个任务的操作考核(20%)+课堂考勤(10%)+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回答问题(10%)
终结性考核:是从单项技能和独立知识点的考核递进到综合性考核,检测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促使学生形成会计核算通盘账务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