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村集体资产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加强村集体资产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加强村集体资产管理

加强村集体资产管理范文1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原因;对策

1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

1.1 固定资产管理观念淡薄

长期以来,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忽视现有资产的管理使用,轻视现有资产的合理搭配和使用效益,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近年来,企业对资金的支出能够严格把关,但对所需的固定资产购置以后,对谁来管、管什么、如何管的概念模糊。同时,固定资产管理认识上错位的现象普遍存在,企业更多关注的是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管理,而对其实物的的现状、流转缺乏必要的重视。由于固定资产管理观念淡薄,没有严密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

1.2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当前,某些企业没有健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财务部门的职责分工制度和管理岗位责任制,欠缺管理牵制、制衡制度。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虽然明确了固定资产的归口管理部门和分工原则,但由于没有制度约束,在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和财务部门信息不对称,固定资产的增加、调拨和清理报废工作虽然能按一定的工作流程进行,但由于在时间上没有严格的限制,单据流转速度慢,造成财务入账时间滞后;由于保管人员的责任职责不清,造成固定资产的损耗严重,维修成本加大,有的固定资产因相关责任部门的工作失误,造成了资产重复进账或漏进等现象,这些都会影响企业的财务指标和全年固定资产预算购置情况。

1.3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与实际背离,折旧方法过于单一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所规定的折旧年限与某些属于技术进步型的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寿命相差甚远,例如,办法规定其折旧年限为5年,而由于相关技术的迅猛发展,此类设备2年到3年就需更新,有的甚至已面临淘汰,故现行规定的折旧年限与实际存在着相背离的状况。

2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内部约束机制不健全

企业内部约束机制不健全是造成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涉及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务部门,各部门职能不同、分工不同,因缺乏相互的牵制、约束机制,加上有的部门履行职责不到位、各部门之间沟通不及时,造成固定资产管理信息沟通不畅,形成了管理漏洞、管理死角、导致管理断链。

2.2 主观认识不到位

某些企业管理层在财务管理方面十分重视收入、成本、现金这些敏感的会计科目,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淡薄,认为固定资产都记在账上,对资产管理和资产质量的优劣重视不够,未将固定资产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

2.3 核算的基础不健全

大型国有企业以及上市公司,他们的固定资产与管理规模相匹配,是物质基础的象征,所以企业会严格加强固定资产核算方面的规章制度。但是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管理卡片填写不全或者不及时,过后又不补,固定资产折旧一律采用平均年限法,另外固定资产的账本不全,有的干脆不建立明细账,这样管理会使固定资产盘点账实不符。

3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加强对策

3.1 充实资产管理人员,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素质

企业除了要在设备、技术、财务等相关部门设置专职资产管理岗位外,还应在其他职能科室、部门内部设立二级资产设备管理员,这样可有效提高对其所在部门设备使用和变动情况的监管力度,以将资产任何一点的变化都能及时反馈给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设备、技术的资产管理人员应深入学习由财务部门牵头编写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了解固定资产从购入、保管、转移到报废的一系列处理程序,知晓固定资产卡片的主要内容。作为财务固定资产核算人员,目前固定资产的现场管理工作仍很薄弱,尤其缺乏现场管理意识,与设备管理部门相互沟通也不够,不能及时掌握设备的动态。为杜绝财务与设备管理严重脱离的现象,通过完善财务与设备管理部门的双向沟通互动、管理岗位责任制和工作标准,促使固定资产核算人员不仅要学习财会业务知识,还要经常深入施工现场,了解资产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实现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的有机紧密结合,保证财务核算与监督工作切实做到位。

3.2 折旧方法多种并用,折旧年限适当缩短

企业的折旧政策一经确定是不能轻易改变的,但如果新的折旧政策更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时,就应当考虑变更。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类别的固定资产,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而不是采用单一的平均年限法,在选择折旧政策时,应考虑固定资产的磨损状况、企业的获利能力、一定时期的现金流量、纳税义务、资本保全与技术更新、会计信息的稳定性等因素,选择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折旧年限计提折旧,对于足额补偿固定资产损耗,保证固定资产重置的顺利进行均有重要意义。同时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企业的筹资、投资、利润、所得税以及固定资产的风险-收益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3.3 建章立制,落实责任

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建账、核算及为资产清查提供数据工作。建章立制,就是要财务部门会同本单位其他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设立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使用过程中各自的职责,要求各部门配备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实现“以制度管事”、“有章可循”,尤其是配备给个人使用的的流动性较大的专用固定资产,如计算机、打印机等,因其移动的便利性,非常容易滋生管理上的漏洞,因而从其购置之前就定好使用人、使用部门,以明确责任,并将印有上述内容的标签贴在此类设备之上,使信息予以显性化,资产使用者以外的人能够知晓,形成一种外在的监督力量达到增强资产使用者责任心的目的。同时,建议实行固定资产管理奖惩制度,将资产日常使用和维护保养管理目标与个人业务绩效评定挂钩形成制衡机制,并严格落实资产非正常损失责任追究制度,不断规范管理工作。

3.4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对固定资产实施全过程管理

在现行体制下,建立健全企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固定资产投资、更新改造预算制度。企业每年年初应根据实际经营发展需要及资金情况,合理安排固定资产投资、更新改造预算,预算批准后,一般不予突破,对“紧急需求”固定资产的报批应在制度上有所规定,并从严掌握,做好事前控制。(2)指标考评制度。对相关指标进行考评,可对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反馈,以促进薄弱环节的改进。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可对固定资产管理设置不同评价指标,例如卡片一致性指标、记录及时性指标、盘点周期性指标、流程规范性指标、检查独立性指标等。利用各项指标反映资产管理效果,从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好事中控制。(3)资产处置制度。单位处置资产(包括调拨、转让、报废等)应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以强化资产的事后监控,未经批准一律不得随意处置。处置重要资产应按规定进行资产评估,参考评估金额作为处置资产的依据,以有效防止资产流失。资产处置后要如实进行资产核销的账务处理,对残值收入和转让收入要及时进账,不得私设“小金库”或另存专户以外的账户。

参考文献

加强村集体资产管理范文2

(一)台账、家底不够清晰与全面

通过核查农村集体财务账,发现集体资产大多缺乏真实性与全面性。首先在资产总额上,由于多数农村没有对账本明细进行核算,也没有对资产台账进行搭建,故而难以核查资产类别以及使用和管理情况。其次,在核算财务时缺乏准确性与及时性,部分已经变卖或者报废的资产未得到及时处理,没有进行账务登记;或者部分是在帐外运行,没有及时将其纳入帐内中,导致账实不符;最后,对于资源性资产多数未开展登记,家底模糊。

(二)资产管理缺乏规范性

国家逐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得农村经济获得极大发展,一些基础设施例如水利、房屋、道路以及农田等数量也在逐渐增加,一些承包经营项目例如鱼塘、集体耕地等也在逐渐增多。在对上述资产的出租与发包进行管理时,由于操作简便故而村干部即可做主,就算是通过开会后决定的村干部也可以擅自更改。同时,资产管理合同缺乏规范性,有些资产管理没有制定书面合同,即使制定了也缺少要素或者条款,为日后管理带来了较多麻烦。此外,在收取承包项目的款项时缺乏及时性,拖款、欠款现象较严重。

(三)农村集体资产未确权,管理主体混乱

在各个地区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中普遍存在产权界限模糊的现象。在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唯一的集体经济组织便是村委会。村委会一支独大,拥有资产所有权,类似于独立法人,主要目的是利益的最大化。但是村委会一般是作为行政单位存在,并非专门管理集体资产的组织,故而组织内部人格化缺失。这就导致在管理集体资产时效率较低,且没有得到任何保护。政府虽然对于确权的重要意义有所了解,但是在实际开展过程中速度十分缓慢。此外,在中西部地区由于主体混乱而产生的资产流失还有一个重要“暗道”,即由于农村集体资产没有一个系统、科学且完善的管理经营方式,故而产生了贬值。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土地大量荒废,无人管理。

(四)缺少有效、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

农村集体资产流失严重最主要且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没有构建一个有效且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我国虽然出台过相关法律法规,对村民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向上级报告的权利以及在会议中针对违法问题的表决权进行保护,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受到成本过高以及政府基层部门在处理问题时效率低下与缺乏公平的影响,难以将监督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针对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各级政府部门应该组建领导小组,以强化对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审计、国土、农业以及监察等部门要保持密切合作关系,同时各司其职,对于各项规定职责要切实履行,以更好地监督与指导集体资产管理活动。乡镇则要大力承担责任,在组织协调上多下功夫,亦要对监管体系予以健全完善。

(二)建立管理台账,实行规范化管理

对于集体资产中的所有资产均要进行登记核查,同时做好入账工作。对于一些将要变卖或者报废的资产必须做好核查与登记工作,若发生在帐外一定要及时纳入帐内,以保证账实相符。在乡村要建立管理台账,以实现规范化管理,还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促使人们生活水平获得提升。

(三)健全与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加大执法力度

对农村集体资产的监督管理机制进行健全与完善,使其更加系统与全面。同时还要加大执法力度,对于一些不良行为,例如挪用、浪费、侵占、损坏、哄抢或者不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批的均要予以处罚。相关部门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通过法律途径来对农民的相关利益进行维护具有必要性。

(四)对于调整村规模时的集体资产进行正确处理

农村集体资产流失不仅受到监督机制不完善的影响,而且在调整村规模时也会出现集体资产流失现象,因此为了保证集体资产不无故流失,需将原村的资源性、公益性、经营性等资产均并入新村中进行统一管理。对于原村的土地、企业、水利以及山林等资产在纳入新村后要确保其营运正常,对于集体公益性资产,例如路灯、道路、水利以及学校等则直接纳入新村管理中。由于并村而出现的资产闲置现象,例如村公屋、学校等可盘活存量资产,主要通过拍卖或者租赁等形式,收入所得应该优先对由于资产闲置而产生的债务进行偿还,而后再用于建设新村的公益设施。

(五)强化农村集体资产的规章制度建设

要保证农村资产管理工作的全面性与有效性,首先需强化农村集体资产的规章制度建设,以加强制度约束,保证资产管理工作开展的顺利性。其次,加大对农村资产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有制度就必须执行,农村资产管理最终效果的优劣取决于执行力的好坏。最后,可增加民主制度。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投资项目或者比较重要的资产,在对其开展处置或者购置工作时,先要组织会议让各位成员进行讨论或者表决,通过后方可执行。这样既保护了各位成员的参与权,又能够对资产管理活动进行民主监督。

三、结束语

加强村集体资产管理范文3

一、规范农村集体资金管理

1.收入管理。集体经济组织的集体收入,社会捐赠资金,“一事一议”资金,集体建设用地收益等,必须全部进入收入帐户,及时入账核算,做到应收尽收。严禁公款私存、多头开户、私设小金库,杜绝“白条”抵库。备用金不得突破核定标准,要定期与开户银行核对账目,盘点库存现金,不得坐支现金,做到日清月结,账款相符,账实相符。

2.支出管理。所有开支实行一支笔审批。发生支出时,必须取得合法的原始凭证,注明用途,有经办人、证明人签字(盖章),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单位负责人审批,经济管理科复核后,由单位会计人员交村财中心审核支付。大额资金结付应当以转帐或存单方式支付,提取大额现金必须经单位负责人签字、经济管理科确认、村财中心核准。重大事项开支应当履行民主决策程序,集体讨论决定。

3.预决算管理。年初应当编制全年资金预算方案,按民主程序形成决议并张榜公布;预算调整时,要严格履行相关程序。年终应当及时进行决算,并将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结果向全体成员公布。

4.资金管理岗位职责。要明确财务管理岗位的职责,实行账、款分管,支票、财务印鉴分别保管,并切实加强票据管理。集体财务要按照会计核算主体分设账户(簿)。不得改变集体资金的性质。不得挪用公款,不得拆借资金给私人及私营企业,不得违反国家金融规定搞资金运作。不得将集体资金、资产为私企及个人担保抵押贷款。

5.投、融资管理。集体经济组织因生产经营需要,确需投、融资的,要切实把握投、融资的数额和期限,降低投融资成本,提高投、融资效益。凡投资项目投、融资500万元以下须报街道资产管理委会审批,开发区集体经济发展办公室备案,超过500万元以上须报开发区集体经济发展领导小组批准同意。

二、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

1.资产清查。每年定期进行资产清查,重点清查核实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各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做到账实、账款相符。

2.建立台账。集体所有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器具和农业基本建设设施等固定资产,要按资产的类别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及时记录资产增减变动情况。资产台账的内容主要包括:资产的名称、类别、数量、单位、购建时间、预计使用年限、原始价值、折旧额、净值等。实行承包、租赁经营的,还应当登记承包、租赁单位(人员)名称,承包费或租赁金以及承包、租赁期限等。已出让或报废的,应当及时核销。

3.资产承包、租赁管理。集体资产实行承包、租赁,有条件的原则上实行竞争性发包、招租,应当签订经济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并向全体成员公开。合同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

4.出让资产管理。集体经济组织出让集体资产应当实行招标投标方式,应当进行资产评估。评估由街道资产管理委员会与具有资质的单位实施。评估结果要按权属关系经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或代表确认。凡以调拨、报损、拆迁、翻建、出让等方式进行资产处理,单项原值50万以上须报街道资产管理委员会、开发区集体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审批,单项原值50万以下须报街道资产管理委员会、开发区集体经济发展办公室备案。不允许直接或变相对外出让(转让)资产。

三、加强农村集体资源管理

1.登记管理。法律规定属于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土地、林地、山地、草地、荒地、滩涂、水面、沙场、码头等集体资源,应当建立集体资源登记簿,逐项记录。

2.包租赁管理。集体资源的承包、租赁,原则上应当采取竞争性发包招租的方式。发包租赁严格按照资源性质,不得超范围经营。

3.合同管理。集体资源的承包、租赁应当签订书面协议,统一编号,实行合同管理。合同应当使用规范文本,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资源承包、出租合同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1年,超过规定年限须经街道资产管理委员会审批。

加强村集体资产管理范文4

关键词: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体制主体的推动下,农村经济也实现了相当规模的增长,这也给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每个村民都是集体资产的利益相关者,解决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也将更好的促进农村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1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中常见管理问题

1.1管理者管理意识不够,专业性不强。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集体资产规模大小不同。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者中,绝大多数是本村综合能力相对更高的村民或者村内领导。因为其并不具备资产管理的各种专业素养,导致一些不必要的管理问题和管理混乱。管理者的管理意识和责任心本来就没达到一个应该有的高度。1.2村民整体思想意识不高。当前主导社会的这个年龄段,他们没有像现在必须经历义务教育,农村的文化知识水平就更加低,导致集体资产中一些非常细微的资产。因为确确实实又关系到自身的利益,村民会给管理者提出过高的管理要求,增加了管理者思想上的负担,加上本身就是比较担责任的工作,相比之下管理工作的报酬又很小,形成无人愿意承担管理工作。1.3缺乏监督机制或者监督机制执行不到位。在集体资产管理中,每个村都有政府统一或自己的一套监督机制。但机制本身就存在缺陷和不完善,具体的可操作性不强。另外,监督单位或个人对监督工作的具体执行不到位。1.4现金转换过程不严格,资产流失严重。对于一些可变现的集体资产,在进行变现的过程中,管理者和村民沟通不够,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基层领导的法律意识淡薄,更是拿着集体资产去进行所谓的应酬。这其中有些确实是必要的办公开支,但也不排除变相的违纪消费。另外,对一些不起眼的小资产会存在持续性的流失。1.5农村集体资产的所有权存在一定的不明确。现在农村的改革程度也在不断加大,作为村级的集体资产,一个不可避免的争议就是村的单位下面还有不同的社、组、区,有些村级的集体资产确确实实出自某一个单个的社区。另外,有些集体资产在资产登记是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在后期的管理工作中时不时机会冒出定时炸弹。1.6资产管理人员的确定机制不尽合理。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者的确定时,没有相关法理条文作为依据。村级领导干部的直接委任或者直接就是某位领导直接担任管理者,这也是现实中最常见的形式。1.7缺乏科学的培训机制。农村村民普遍文化素质不高,这是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的事实,但政府部分在此方面的培训很少,村民也没有多少机会可以直接学习集体资产管理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的实践管理经验。

2常见管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2.1加强管理者责任管理意识,政府单位对管理者进行针对性工作培训。所谓态度决定一切,管理者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并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得到体现。但凡能作为管理者的无论是领导还是个人,肯定都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储备。农村接受直接管辖的乡镇政府应适当根据具体情况对管理者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可以使半年一次或者一年一次。既确保了管理工作者的工作能力达到要求,也不会增加太多的培训工作成本。2.2提高村民整体思想意识。农村人口的整体文化水平较低是不争的事实,思想意识难免跟不上。村级领导在全体村民大会上,有必要对其思想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做一定的教育。在集体资产这个关系每个村民贴身利益的事件上,引导村民科学合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不要想当然的对管理者提出过分的要求,增加管理者不必要的管理负担。2.3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管理监督机制并切实执行。集体资产管理必须建立一定的监督机制,对既有的监督机制分析其合理性和有效性,对不合理操作性不强的地方进行必要的修正。管理者必须在既定的监督体制约束下,无条件接受监督,监督机构或个人必须切实执行好其监督职能。2.4建立集体资产处置措施机制。在对集体资产进行变现或报废处理工作中,建立一套公平公正公开的处置机制,并接受监督机构和全体村民的监督。2.5明确集体资产的产权归属。集体资产的产权归属所导致的纠纷时有发生,对已确定产权归属的集体资产合理存档,并建立一定的规章制度,形成统一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任何人不得违反。另外,对产权不明确的集体资产,当根据相关的法理依据,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妥善处理,将产权归属明确。2.6制定科学合理的集体资产管理者确定机制农村可根据村内的实际情况,确定“村级领导+村民代表”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者确定机制,既避免了领导对集体资产管理的单向性,又避免了全部由村民代表管理带来的知识能力的缺乏。

3结束语

毫无疑问,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会有效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必然需求,能够促进社会和谐。但就目前我国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现状,管理问题依然突出,优化和完善工作依旧是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的重要任务。

作者:热比古丽·阿布拉 单位:新疆巴州尉犁县塔里木乡财政所

加强村集体资产管理范文5

一、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村民对财务管理知识缺乏了解,民主管理难以执行。虽然大部分村民都认为财务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调查问卷也显示有59%的村民认为农村财务与新农村建设关系密切。有67%的村民认为财务管理工作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村民素质较低。缺少财务管理知识,对于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知之甚少,对于其具体含义和如何执行并不清楚,36%的村民没听说过民主理财小组及其作用,另有48%的村民不知道“一事一议”制度,这就使得民主理财、民主管理难以落实到群众当中去。

2 会计核算不规范,没有严格遵守会计制度,影响了会计报表的“真实性”

2.1大量资产不入帐,存在资产流失隐患。如:部分村在征地拆迁过程中通过土地置换或用征地补偿费、工作经费抵土地出让金等形式形成大量的土地资产,这些土地资产未通过帐面付款,形成巨额帐外资产;部分村用置换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与他人联合开发商住房,建成后分得的房产未在帐面反映,变成帐外资产;还有的村办企业被注销后,其投资建造的许多房产及土地没有及时收回,变成帐外资产。

2.2少数村为了年终考核需要,虚增收入。有的村为了年终考核时取得好成绩,采取虚增收入做法,一边增加收入,一边全部挂“应收款”帐户。

2.3弄虚作假,隐瞒招待费用开支。目前农村村级财务支出中招待费用实际发生数额大、比例高,许多村采取多种方式隐瞒招待费用开支。如用征地补偿款收入直接冲抵,虚开沙石料发票套取现金,虚构村民冒领征地补偿金等方式用于帐外招待。

3 财会人员专业素质水平低

当前,农村财会人员大都是村“两委”指定的,没有经过正式的业务培训,有的会计业务上只能做到“记记账、打打算盘”,还不能完全适应新会计法的要求,不能及时发现村经济运行中的问题,不能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造成村财务工作专业性和连续性差,出现了“断头账”和“年年培训村会计、年年有新会计要培训”的现象。

4 缺乏民主管理和监督

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人员虽然经村民大会选举产生,但由于种种原因造成部分人员文化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责任意识不强,没有认真履行权利和义务。要么以村委的意见为理财依据,形同虚设;要么与村委对着干,民主监督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二、改进和完善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对策

1 加强教育,采取措施,切实提高村级干部素质

新农村建设,关键在村干部,因此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方法,加强对村干部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一是要加强对现有在岗村级干部的教育,如文化基础教育,人生观、权力观教育,财务管理和法律法规知识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政治素质和法律意识;二是引进新生力量(如大学生)充实村干部队伍,把他们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意识带到农村中去,提高整个村干部队伍素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2 制定和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制度。化解村级债务

农村集体资产是广大农民多年来辛勤劳动积累的成果。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从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人手,明确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架构。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明确集体经济组织是集体资产管理的主体地位,切实履行其职能: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管理与监督机制。做到依法管理:因地制宜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集体资产管理运营模式,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农村集体资产流失。有效促使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另外。还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减债措施,积极稳妥地处理好已经形成的债权债务问题,通过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等途径遏制、化解村级不良债务。

3 进一步做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

以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为重点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是在制度上完善和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之外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没有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就会使相关制度的执行脱离群众基础,实施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如实、全面、详细的财务公开和村民民主理财小组的有效监督检查,将使村级财务置于全体村民的监督之下,一方面村民可以直接进行监督,另一方面为政府监管提供线索和依据。

4 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

加强村集体资产管理范文6

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村级班子建设滞后。一是村级组织建设重视不够。有不少乡镇重视经济工作,但对基层 班子建设往往重视不够,不够注重后备力量的培养与发展;干部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的 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村级组织作用的发挥。二是村级干部培养、选拔、任用制度不够健全。现在农村存在靠家族、帮派势力当选村干部的现象,而懂经济的优秀人才难以进入到村级 班子 ,主要是因为村干部的选拔和任用上缺乏有效的工作机制。三是村干部的工作合力不强。有的村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还不能及时足额兑现误工报酬和固定补贴。另一方面是部分 村两委班子关系不协调,造成了工作上的不合拍,难以发挥村班子应有的作用,村干部在发展村级经济上缺乏应有作为。

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土地面临法律困境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对土地需求越来越大,农村集体所有土地急剧减少,存量土地及其厂房、商铺租金等土地非农收益成了社区集体的主要收入来源,经营土地成为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途径。”宪法规定“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但作为下位法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只有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或者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共事业的情况下,经依法批准才可以使用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集体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对民间私人资本推动的农村工业化,引起的对集体非农建设用地需求扩张估计不足;没有为私人创办企业留下合理的用地空间。自发、私下的农村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实施带来较大冲击,并且由于村民集体出租非农建设用地不受法律保护,如发生争议,集体就要遭受损失。

3.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活力。一是尽管有些村的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上作了一些改进和完善,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触动,这种模糊的制度不仅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同时也导致村民对村集体资产的好坏不关心;二是管理难度加大,不同程度出现集体资产流失现象,使部分干部群众对发展集体经济丧失了信心。由于集体经济在体制上存在先天不足,导致集体资产流失比较严重,同时村干部领导水平低下,思想作风不正,素质不高,管理不善等原因挫伤了干部群众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三是财务管理制度形同虚设,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而且往往只负责核算,不履行监督职能,村干部的行为失去了监督。

4.集体资产产权不明晰且管理体制不顺畅

农村集体资产形成时间长,构成复杂,目前多数没有进行确权登记,产权不明,容易造成资产流失。加之目前集体资产的经营和管理主要还是村两委成员,多数没有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经营管理缺乏有效监督,制约了集体经济的发展。个别得益于地缘经济优势,靠土地征用积累较大集体资产的村,没有及时进行量化固化,集体资产名义上“人人有份”,实际上掌握在个别或少数人手里,有的出现决策失误,有的资产流失,审计中发现多起违规问题。

二、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建议

1.提高村干部综合素质。一是以党校、成校、农函大等阵地,采取脱产、函授、短训班等形式,对农村干部加强轮训,提高村干部驾驭经济发展的能力。二是加强村支书队伍建设,把素质好、能力强、头脑活、有号召力的党员请进来担任党支部书记。三是逐步提高与完善村干部的报酬和激励机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2.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一是成立村集体财务管理中心,完善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办法,强化乡政府对村级集体财务监督管理的职能;二是坚持按村级典章办事,增强村干部调配使用集体资金的约束力;三是规范和完善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切实加强集体经济审计监督,实行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相结合,充分发挥专职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

3.增强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加大资金扶持。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建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专项基金,用于扶持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项目的创业启动资金、项目贷款贴息和信用担保。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项目,在用地、税收、信贷、用电等方面,各有关部门都要给予政策优惠,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