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终身体育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终身体育论文范文1
一、终身体育的概念及与大学体育的关系
(一)终身体育的由来
终身体育这一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法国的教育家保罗•郎格郎在其著作《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出的。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才产生终身体育这个概念。我国终身体育相对于国外来说起步比较晚,且经验还不够丰富。
(二)终身体育的概念
针对终身体育,国内外体育理论专家有着不同的定义。国外体育理论专家比较倾向于将终身体育定义为人的一生坚持接受体育教育,并进行体育锻炼。并把终身体育的含义分为两方面来阐述:一方面,终身体育作为一种行为模式,是指人的一生都接受体育教育,并坚持体育锻炼,在体育锻炼中提高身体素质和对于体育的热情,并能够依据自身的身体素质制定长期的、有效的、适合自己的练习计划;另一方面,终身体育作为一种思想,是指人们通过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信念来影响其一生的体育行为。国内体育理论专家将其定义为:终身体育是指人通过接受阶段性的体育教育之后,能够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并长期进行体育锻炼,使体育伴随一生。终身体育教育是终身教育理论的创新和进步,它是将终身教育的理论应用于体育教育的创新成果。终身体育的目标是使得学生在接受小学、中学、大学不同阶段的体育教育过程中培养体育热情、增强身体素质、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学生真正掌握体育锻炼的技能和方法,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在自己离开学校步入社会之后,能够应用在学校学到的体育锻炼的技能和方法坚持锻炼身体,进一步增强体质,并且针对社会体育活动要具备应有的组织和裁判能力,使体育伴随一生。
(三)终身体育与大学体育的关系
大学体育是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体育教育的最高阶段也是最后阶段,它是体育教育从学校向社会的过渡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做好大学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衔接工作十分必要。大学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的最重要场所,大学的体育教育的设施、项目、课程设置是充分考虑到学生步出校门之后的社会体育而制定的,其一般都具有周密的时间计划和课程强度安排,这对于学生培养体育热情、掌握体育锻炼的技能和知识、树立终身体育观将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大学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社会体育教育的前一阶段,它衔接着学校体育教育与社会体育教育,其体育教育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之后的体育锻炼。因此,做好大学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的前提与保证。
二、大学体育教育中终身体育教育的现状
(一)取得的成绩
在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各项体育活动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体育教育中的终身体育教育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1.多样化的课程设置
终身体育教育开展以来,我国各大高校进一步丰富了体育课程中的体育项目,在传统的篮球、足球、排球等体育项目的基础上增设了健美、太极剑、中国武术、跆拳道、体操等体育项目,新增的体育项目进一步满足了学生的体育爱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热情和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
2.灵活的教学方式
大学体育教学避免了传统的强制性课程安排、不分学生身体素质差异,不考虑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的教学方式,采用的是学生自主选择体育课程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考虑到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且学生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也有利于提高其课堂积极性,也提高了教师的授课效率。学生通过自选体育课程的方式与和自己有相同体育爱好的同学聚在一起,会更容易、更高效地掌握体育技能和方法,在课下还可以与同学切磋技艺、交流经验,必定会进一步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3.丰富的社团活动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大学中的社团活动也越来越多,其中有关体育活动的社团也越来越多,社团活动越来越丰富,活动内容越来越新颖。这些社团,如滑板、街舞、轮滑、台球、拳击、健美操等,它们在丰富学生的体育生活的同时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和能力。学生们通过参加这些社团活动,在各种竞技比赛中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相关方面的体育技能,又能在组织这些社团活动中提高自己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这在自己步入社会之后的体育实践中都是十分有利的。另外,在社团之中,学生们又可以结识很多与自己有着相同体育爱好的同学,这对于提高自己的体育水平意义重大。
(二)有待解决的问题
1.对于终身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我国大学体育教育中终身体育的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首先,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角色,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单一的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只注重教授体育项目的运动技巧,教学内容只针对考试范围,同时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只注重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部分,而忽视了终身体育的重要性,导致终身体育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其次,学生没有端正对体育教育的态度。有些学生认为进入大学学习好专业知识就足够了,对于体育教育根本不予重视,没有把体育课程当做正规课程来对待,参加体育教学完全出于一种随便、散漫的心态,有些男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长期不进行体育锻炼;女同学则整天担心体重增加,又怕苦怕累,不愿参加体育锻炼,于是采用节食的方式来控制体重,导致营养不良,使身体素质越来越差。
2.基础设施不全
有些大学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或没有真正理解终身体育的理念和重要意义。在教学活动中削减或挤占体育教学经费,以节省办学资金,这使得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不全,甚至因基础设施配备不完整,或经费不足而无法开展部分体育课程。体育基础设施是开展体育课程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基础设施配备不全,必然会导致师生的部分体育教学要求无法得到满足。基本要求都无法满足,更无从谈起体育兴趣、爱好和终身体育教育。这将严重影响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使得终身体育教育不能得到真正的贯彻和落实。
3.考评机制有待健全
目前,大部分高校在评价学生的体育水平时只注重学生在体育考试中,相关课程的运动技能是否达标,把体育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而忽视了学生是否通过参与体育教学提高了体育热情,增强了身体素质,掌握了体育锻炼的技能和方法,树立了终身体育观,这是一种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表现,是不合理的、不科学的。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本身就存在差异,在参与体育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的身体素质本来就比较好,那么其掌握运动技能的速度就比较快,可能不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就可以在体育考试中拿到优秀的成绩。相反,有些学生本身体制就比较弱,或体育水平比较低,可能其经过刻苦努力,体育考试成绩也不够理想。因此,如果只单一地将体育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和评价标准必然有失公平,也不利于教师实时了解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利于因材施教。
三、解决方法与对策
(一)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1.提高重视程度
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主导和终身体育教育的重要实践者,一定要从自身做起,提高对于终身体育的重视程度,树立终身体育观。并且要对学生做好正面教育与引导,采用多种形式使学生真正了解终身体育的内涵和重要意义,促进其增强体育锻炼,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
2.改进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方法
大学体育课程的设置要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真正勤于锻炼、乐于锻炼。教师要改变单一死板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组织游戏性、趣味性比较强的体育竞赛或体育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教师也要注意讲解知识时语言的生动性和动作示范时动作的优美性。另外,教师要多肯定和表扬学生的进步,增强其学习信心,对于学习速度比较慢的学生千万不可讽刺挖苦,要给予其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3.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
大学体育教育不仅仅要对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教育负责,更要传授给学生正确的锻炼方法和技能,培养其终身锻炼的习惯,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受益终生的。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期间,学校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教师要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学生要充分意识到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的重要意义,从日常生活做起,逐渐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提升基础设施建设
高校要提高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得随意削减、挤占体育教学经费。与教育主管部门做好交流,进行专项资金申请,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最大程度地满足师生对于体育基础设施的需求,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引进先进的体育教学仪器、设备等,为体育教学活动提供支持。
(三)建立健全考核机制
高校只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才能真正掌握学生体育水平,并针对其程度完善下一步的教学方案。高校不能将成绩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而要注重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和变化,将学生体育兴趣的提高、身体素质的增强以及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等加入到考核机制之中,使考核机制能够反映学生在体育教学整个过程中的心理、身体、技术水平、体育意识等多方面的情况。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校可以考虑采用不同的考核标准。教师要因材施教,将学生作为个性化的主体进行个性化的体育辅导。
四、结束语
终身体育论文范文2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人文精神 渗透
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目前教学的主要课题。高中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对人文精神的必要性以及渗透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人文精神的概念
人文精神是人类的自我关怀。主要表现为对人的尊重,对尊严的维护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塑造。人是人文精神的核心,处理好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其精髓所在。人文精神教育是教导学生成为“人”。人文精神本身不是学科,因此需要一门具体的学科作为载体,向学生灌输人文精神。语文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主要学科。高中是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最佳时期。通过高中语文教学向学生渗透人文精神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建立正确的人文价值观。人文精神是语文学科的核心,两者都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为学生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人文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我国是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人文教育不仅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对我国传统的优秀民族文化的弘扬,更是与世界文化接轨的必经之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教育的主要方针。高中语文是高中的一门主要学科,但是语文教师更加关注考试的内容,而对人文精神重视不足。因此,选取高中渗透人文精神的课文重点教学,就是希望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尤其是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教育课程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更需要将人文精神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语文课和现实生活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三、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方法
(一)树立人文语文观
在实行新课程改革后,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的基本性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古代的优秀作品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可以吸取丰富的古代文化。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语文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文观,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二)营造良好的人文教学氛围
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积极影响。人文精神渗透是指在大教育环境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深学生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结合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育。例如,在高中课文关汉卿的《窦娥冤》、的《雷雨》等课文的讲解中,将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改编,以节目的形式表演出来,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文章内容。或者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生动形象的教学使语文课堂富有生机,学生通过表演,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自然而然地加强了人文精神在语文中的渗透。
(三)语文教育的扩展
语文无处不在,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因此,要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学习语文。例如,学妈妈的生活语言,学习陌生人个性化的语言,并细心领会他们生活语言中的人文关怀。这样可以有效地将生活语言和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相关调查发现,在语文课堂中引入人文关怀,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四)人文精神的评价
教师要对学生的优点予以积极的肯定,教师的鼓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正确的引导,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树立正确的人文精神教育观,可以促进教学工作高效开展。因此,学生在良好的人文精神引导下,会更快的提高语文素养。由此可见,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四、小结
人文精神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高中语文教学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对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非常重要。因此,利用语文学科本身的优势,利用语文的魅力可以吸引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人文精神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孙缅.浅论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J].环球人文地理,2014(12):184.
[2]李字海.浅论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J].求知导刊,2014(09):36.
终身体育论文范文3
一、对运动参与的满足
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如:高部学生都有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文化学科的压力,相比之下,体育课的压力就小得多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设计能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使学生有更大的优势从中得到乐趣,同时,也获得参与的满足感,学生就将在文化课的压力能在体育课中得到释放,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设计这环节更有必要加强的一方面,才能产生更积极的作用。又如:每次观看体育比赛时能让众多体育爱好者欣喜若狂,彻夜不眠,参与到比赛之中所感受到的乐趣,一切均发自肺腑之言,不需要规定,更不需要强制,情感与运动的交融,参与的满足就足够了。如果体育教师能使学生在多年的体育学习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不管现在学生有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他个人成长的真正意义,就已经不知不觉地接受体育。那么,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成为孩子们运动的乐园,多增设一些体育比赛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这样,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
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本人在多年体育教学中认为应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的锻炼,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
三、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在体育教学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很多。如:发现法、探究法、范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等。但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逐渐渗透到各学科里,多媒体也引进到体育教学的课堂,体育方法的改革也随着教学教育现展而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断增加。如:教师在一节课中交替使用讲解示范,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切到多媒体平台进行讲评,容易出现的错误的演示,甚至可以用录像的方法把学生练习的动作录下来进行讲评。这样,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交叉使用结合,呈现出多样性。又如:现代多媒体的体育教学方法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它是用光、声、音像等多种手段取代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作为体育科目,特别在室内课、理论课上,教师可将更多最近发生的体育事情更直观搬上讲台。如申奥、奥运知识、我国足球出线等体育信息、知识及时传播给学生,充分体现现代技术教学的应用,发挥其整体功能。因此,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培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采取的手段,使学生为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炼,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全过程,使他们从小喜欢体育,乐于体育。
四、教师素质的自我提高
终身体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人文精神;培养
一、前言
大学体育教学不仅是体育知识的教学过程,同时,更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传授过程。因此,我国大学的体育教学应该加快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两方面的转型,从而提高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教学效果。
二、体育与人文精神具有相互的内在联系
体育是围绕人的身体运动机能对个体进行的培养和教育。人文精神是人具备的动物属性以外的社会属性部分,它是人的社会属性中的精神文化层次。从体育与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来看,体育与人文精神具有相互的内在联系。
1.体育的核心目标,就是提升个体的人文精神境界。“体育”一词的英文是physical education,其具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的意思。体育狭义的含义就是对个体进行身体训练,传授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这种理解侧重于对人的运动机能正常发挥或其潜能的开发,强调人的生理机能的训练、人的生命活力的激发、身体运动素质的提升。体育广义的含义不仅强调对个体的身体运动机能训练的内容,更强调以承接和弘扬体育运动精神、运动文化为基调的社会文化和社会精神层面的内容。这种理解从个体身体素质提高出发,将视野扩展至人的意志、道德品质,它以个体的身心协调、完善发展为目标,并将个体纳入人类社会大环境中进行教化与引导,是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发展、推动社会文化前进的重要层面。体育是一种有组织、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文化活动,其核心是通过对身体的教育来提升人的人文精神境界。
2.人文精神可以在体育中得到体现并使之传承。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人文精神是人的精神境界的部分,其核心部分内容指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素养、品质、技巧和追求。
人文精神蕴涵于各种学科知识中,也依托社会活动来体现与传承。因此,人文精神总是以一种文化载体形式或以社会活动中的行为方式来体现。由于大学体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大学生的互动性强,尤其可以使学生在完成体育动作,掌握运动要领,接受体育训练,达到体育要求的过程中,调动持久性、冲击力和尝试性等方面的潜能,激发学生与团体成员之间沟通、协调与合作的精神和能力,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等。因此,体育是一种体现人文精神、传承人文精神的重要层面。
三、人文精神教育教学的意义和高校体育教学实施人文教学的必然性
1.人文精神教育教学的意义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一直沿用着一种师生间单向传习式的教学摸式。在这种摸式中,教师即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又是教学过程的管理者和控制者,教师讲什么、怎么讲,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全由教师一人说了算。而学生,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这种教学方式使得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始终处在统一化和单一化的氛围之中,禁锢了学生的头脑,不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可有可无。
人文精神教育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带有强烈人文理念特征的教学方法,主张教学过程应是一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学习氛围及情境,学生的学习是探究性的、建构性的,而不仅仅是完成规定的任务;主张教师重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议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协商、合作与互动的过程。这一新型关系及机制使教师“从‘独奏者’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是仅仅单向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与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
通过上述比较不难发现,人文教学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意义已远远不只是教师用什么方法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而在于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学会学习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真正融入课程教学的过程,使高校体育教育真正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2.实施人文教学的必然性
人文教学是当前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新生事物,更是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新课题。高校体育课程能不能实施人文教学?当然能。其主要理由有:课程实践性。从课程的结构、任务或内容分析,其实践性均有利于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的教学任务和内容的空间和余地相对其它课程较大,课程教学的硬件条件相对较好,最重要的是课程教学对象具有探究性学习的主观愿望和主观条件。如学生的年龄、学习动机、学习经验等条件均能满足开展人文教学的需要。这些有利条件表明,高校体育课程实施人文教学将成必然趋势。
四、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缺失
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过于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的锻炼,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背离了体育的精神。体育教学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而不仅仅是“技术训练场”或“体质加强班”。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正是步入了这样的歧路。许多高校将参加某种竞赛视为高校体育教学的子目标之一,运动员成了比赛夺魁的高级机器,单纯的体育竞争和体育教学已经成为人们谋取功利的手段。正是由于过于重视竞技体育的功利性,使得高校体育教学,特别是运动专业的体育教学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另外高校体育教学中,由于教师教学方式以及观念的影响,过于强调体育知识的传授、重视体育技术的训练,而忽视情感体验、意志锻炼等人文精神的培养。再加上单一的教学模式,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阻碍着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影响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评价标准过分统一,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影响到他们人文精神的养成。
五、大学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
1.教学目标偏离正轨,竞技体育功利性过重
这里,又回到了教育的本源问题:教育是什么?教育是为了什么?笔者认为,归根究底教育总离不开为了人的更好发展这一根本目标。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似乎并没有真正去关注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而仅仅从生物学、唯技术论或工具论的角度出发,把体育课堂变成了“技术训练场”或“体质加强班”,“将原本是作为健身手段的运动技术变为教学的目的”,忽视了对“完人”的培养。日本教育家井深大在批评崇尚工具理性的教育模式时,将这种现象称为“忘记了教育的方向”、“丢掉了另一半的教育”,这对形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偏离也是十分贴切的。
“竞争是体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因此,将参加某种竞赛视为高校体育教学的子目标之一是无可厚非的。然而,在现实中却将这种竞争异化:我国体育专业50年一贯的教科书认为“竞技或运动项目就是比赛夺牌”3;奥运奖牌的深层含义被无限放大;运动员成了比赛夺魁的高级机器……这些都在证明着,单纯的体育竞争已经成为人们谋取功利的手段。所以,裁判员舞弊、兴奋剂滥用等恶性事件层出不穷。正是由于竞技体育这种过重的功利性,使得高校体育教学(特别是运动专业的体育教学)背上了沉重的负担。那么又是何种因素使得当代竞技体育具有如此浓重的功利主义色彩呢?相信不难追溯到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偏离吧。也完全可以这样认为,由于高校体育教学缺乏一种以人为出发点的最终目标和教育理念,致使其中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
2.教学内容片面单一
在上述教学目标的指引下,难免会继而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出现内容片面、单一等具体问题,如:无论是教材还是实际的教学内容,都普遍存在着强调体育知识的传授、重视体育技术的训练,而忽视情感体验、意志锻炼等人文精神的培养这一历史问题;体育教学“过分强调竞技性,忽略休闲娱乐性”;学生的“三基”掌握情况较好,但其内在的价值观、责任感、心理素质、人际交往能力等等都成了高校体育教学可有可无的附属品;等等。不得不承认,高校体育教学被简单化了,其基本功能也被片面化了,这也难怪会给人们留下“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陈旧观念。然而,如果人文精神缺失的现象没有得到改善的话,这一陈旧观念将成为长期的、挥之不去的阴影。
3.教学形式墨守成规、方法简单
虽然高校体育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必要的教学活动,但多年来,基本上一直是“按照讲解、示范、练习、防止与纠正错误、巩固与提高的过程和模式”进行的。出于种种原因,师生们似乎都习惯并默许了传统的、简单的教学方式:教师讲述、学生记忆;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这种单纯的墨守成规的教学方式虽无大过,但如若常此以往,必将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抑教师的创造精神,并阻碍着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影响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这无疑是与人文精神的真谛相违背的。
4.教师素质有限,教育主体错位
不可否认,目前我国高校里存在着一大批优秀的体育教育工作者,但同时也不能排除在众多体育教师中有一些“鱼目混珠”之辈。他们或是不能严于律己,或是不够以身作则,或是知识面较窄,或是教育理念陈旧……这都直接影响着他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人文精神的融入程度,制约着高校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
更为突出的是,他们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不够,无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内在需求,将自己视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者,而学生们只是“任人摆布”、“唯命是从”的“加工品”。因此在他们的体育课堂里,看不见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人文精神更是无从谈起了。
5.评价方式不够科学
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大多数采用技评、达标、理论考核的方式来评价学生,注重了终结性评价,而忽视了形成性评价”6;评价标准过分统一,共性之强难免会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评价的结果又局限于其甄别或筛选的功能,而指导改进层面的功能相当薄弱。以这种不够科学的评价方式为教学导向,必然会制约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影响到他们人文精神的养成。
六、大学体育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的措施
1、提高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人文精神理念
体育教师是整个体育教学的执行者,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对体育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求真、求善、求美的教学理念,还要完善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手段,真正地实现在体育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体育教师首先把自己的教学理念明确清楚,再运用体育课自身特有的教学特点――自主、竞争、团结、合作、公平、公正等,有目的地组织活动,把人文精神有意识、有计划、有措施地渗入到体育教学中,不仅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要突出其人文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团结合作、相互理解的重要性,激起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体验和社会责任感。教师还要不断帮助学生去树立、改造自己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发展一定的道德情感、审美能力、合作精神等,帮助学生明确正义、邪恶、高尚、卑劣等等,帮助他们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明确自己对社会的责任,确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和生活方式,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一堂体育课的好坏,体育教学的优劣,人文精神的培养实施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教师,所以,体育教师首先从思想和教学理念上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再通过自己的方法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去,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2、调整课程体系,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性
高校的学生,个性张扬的特性比较突出,对课程的内容要求比较多。只有体育教学丰富,内容多样性,才能吸引高校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好的通过体育教学,将人文精神逐渐灌输到学生的思想当中去,才能实现通过体育教学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目的,这就需要在体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要多加研究和调整,实现满足学生的上课需求。
3、优化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
通过多种教学形式来组织课堂教学,提高高校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才能更好的把人文精神通过体育课堂逐渐渗透到学生的人文素质中去。如果体育教师还是一味的沿用陈旧的、单一的或者一成不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只能是从根本上影响了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更不用说通过体育课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因此,教学方法的优化,教学手段的改进,是不容忽视的方面。
4、加强学校体育教育中人文体育思想的实施
学校体育教育中人文体育思想的培养不仅仅是一个教与学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氛围、环境的塑造。一般情况下,学生对人文体育思想的习得并非全是在课堂或者考试中的识记过程,而是在缤纷多彩的体育课余活动中对人文体育思想的领悟。这需要学校体育教育具备基本的基础设施,可以从多角度出发,开展众多运动项目,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需要有针对贯彻人文体育思想的实施方案和措施予以保证。所以,学校应该建立科学的适宜于发展学生人文体育思想的领导体制、管理体制和评价体制。
七、大学体育教学实施人文精神教育教学的几个原则
1.教师引导与学生自觉学习相结合
引导学生的人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师在课前充分了解体育教学的任务、内容、教学对象的条件和学习愿望,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创造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与促进”是教师贯穿人文教学全过程的主要任务,教师应通过积极的旁观,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想;通过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和创造良好的氛围,保证自觉性的持续进行;通过正确的引导,促进学生手脑并用,唤醒“潜能”。除了必要的引导,应分配给学生较多的时间和空间,注重教师“引导”与学生“自觉”有机结合。
2.接受式人文精神教育与发现式人文精神教育相结合
人们的学习主要依赖于两种方式,一种是接受式的,另一种是发现式,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对于相当多的内容,学生不可能也没必要自主发现式地加以建立,应该采用人文理念的接受式教学方法。虽然是接受式学习,但却是主动的、积极的,需要师生共同来完成。
3.自主式人文精神教育与合作式人文精神教育相结合
自主式人文精神教育是学生个体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教学方式,是自己设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参与制定评价指标,积极展开各种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应以合作式人文教学为主,并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适得其所,为每一学生充分展示和发挥创造潜能铺设舞台。
八、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是当代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必然要求,面对各种高校体育教学人文缺失的现象,高校体育老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精神素养,进而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制定有人文精神气息的课程教学计划,从而有效发挥体育教学的人文精神理念。
参考文献:
[1]张海燕.浅谈体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关注,2009;2:47
[2]卢镜.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人文教育[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1
[3]王志平.论大学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武夷学院学报,2010,(5)
终身体育论文范文5
摘 要 进入新世纪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于当代大学毕业生而言,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形势下,在高校体育课程中适当增加人文教育的内容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与认知社会,构建其健全的人文世界。
关键词 高等院校 体育教学 人文教育 创新路径
在高校体育教学课程中渗透相关人文教育的内容既是社会现实的需求,同时也是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对着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通过人文教育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养与社会适应能力,为大学生后期的顺利就业奠定基础。因此,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是必然之选,然而人文主义教育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足,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当前人文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一)就教学模式而言,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性
当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尽管引进了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但是在教学模式本质方面依旧是教师“一言堂”的尴尬局面,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没有得到体现,“填鸭”式教学也不利于其学习内驱力的激发。
(二)就教学内容而言,难以体现人文性
当前大部分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而言依旧是对于理论知识与体育技能的重复灌输,对于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却少之又少,缺乏对于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导致了高校体育成为了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复制。
(三)就教学评价而言,未能渗透人文教育
部分高校在其体育课程的考评方式上深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依旧采用单一的定量考评方式,即仅仅将学生的体育考试成绩作为考评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个人提升。这种片面的评价方式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与身心发展规律,不利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
二、高校体育教学实现人文教育的创新对策
(一)树立科学健全的教学观念
人文主义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大学生健康人生观念的确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因此,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实现人文教育首要工作就是明确人文教育的意义所在,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其次,在人文教育开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人本主义教学理念,即坚持以学生为本,这也是实现人文教育的前提条件与理论基础,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尊重其个体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服务于教学;最后,教师要实现体育科学精神与人文主义精神的有机结合,这也是促进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重要路径。
(二)制定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对于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设置,主要包括五大方面的内容,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以及社会适应等,可以看出新课改十分注重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与全面发展,新的教学目标渗透着人文主义内涵,同时也是素质教育核心主旨的具体体现与总体要求。高校理应制定出清晰明确的人文教学目标,其一,在教师的引导与教授之下,培育学生掌握科学方法进行体育锻炼的技能;其二,通过体育人文及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保持健康的体魄;最后,培育大学生良好的体育人文理念,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从而促进其个人全面发展。
(三)创新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
就高校体育课程中进行人文教育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同时具有灵活的特点,充分体现出高校体育教学的科学性与包容性优势。对于大学生的心理素养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育采用综合的教学方法,即人文知识方面主要是通过课堂讲述的形式向学生传递,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育以及良好心理素养的塑造则主要是在实践交流中获得的,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还可以设计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增强师生交流,从而逐步实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四)构建完善的教学考评体系
高校体育教学人文教育的体现不仅仅同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相关,同样也贯穿于教学评价过程中,可以说体育人文教育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过程。由于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深化影响,加之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手段等革新变化,与此相对应的教学评价模式也应当予以完善创新,以适应高校体育教学变化的需要。对于高校体育的教学考评环节而言,应当充分体现出学生学习主体的重要地位,始终坚持评价育人的基本原则,教师理应明确科学合理的评价对于学生个人发展以及人文教育产生的深刻影响。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坚持定量评价同定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评模式,既要对学生的体育素养进行评价,同时对于学生在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综合心理素养进行考评,从而构建相对完善的教学考评体系,为促进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提升与全面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 张教如.试论人文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11).
终身体育论文范文6
论文关键词:终身教育;教师职业发展;主动学习
1965年,法国成人教育专家保罗·朗格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国际会议上首次提出终身教育理念。1972年,以埃德加·富尔为首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把终身教育理念的实施同创建“学习化社会”结合起来,并把终身教育视为“学习化社会”的基石,随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规划研究所负责人库姆斯提出“终身教育的核心即学习”的观点。终身教育理念包含了“终身性”、“自主性”、“发展性”等特征,注重学习者自身的主体性,对教师职业发展的指导作用日益明显。
一、教师职业发展主体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分析
(一)主体性的内涵及在教师职业发展中的价值
认为,人以主体的方式对待世界和生活,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的存在方式,是人类活动的特性。人可以支配和表现自身的主体性,那么,如何发挥自身的主体性?这和人自身的知识水平、经验、能力、活动背景、生活环境及外界能够提供的条件密切相关。主体在认识活动中自觉地将相关因素投入认识过程,融合认识结果而使认识活动能积极有效地进行。在认识过程中,主体性能促进认识系统诸要素整合构建,在主体接收和加工信息时,所有因素都被调动起来,不仅认知因素十分活跃,而且感情、意志因素也起重要作用。
教师职业发展的主体是教师,主体性的发挥直接影响教师职业发展的水平与进程。人的智慧的发展“没有可以不通过个体的经验、独立的体悟就能完成将外在的知识、文化以及其他人的创造转化为自身的发展与成长”。教师职业发展中主体性价值的认识,其要义在于注重发展过程中教师对职业的自觉认识,不但在观念上有“应然”的发展观,在实践中也有“实然”的发展行为,在教育生活中通过经验的不断改造或改组把外在的经验转化为内在的素质,即把教师职业发展的要求,由外在的“应然”的客观规定引向内在的“实然”行动。教师在成长过程中所履行的学习活动不是指令性的,而是通过主体性的发挥转化为自觉习得与发展,通过意志机能与客体相互作用实现自我发展。
1. 主体性使教师明确了“需求意志要素”。教师自觉具有强烈的对外界对象的欲求状态,它激发教师进行教育实践活动的需要,鼓励并引导教师不断对教育实践和理论进行探索,因此,主体性对教师职业发展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2. 主体性明确了价值目标要素。发展主体确定价值目标并不懈追求,这样就进一步激发了主观能动性,更自觉地从事实践活动。当主体性充分发挥作用时,人们对客体的探索范围、理解层次、方法手段都会相应地拓宽、提高和深化,认识客体也就更全面、深刻。
3. 自主性是主体性的内在体现,在教师成长过程中,主体意识和能力是成长的关键因素。教师职业发展是一个能力构建过程,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参与中反思,主动探求应用教育理论知识、优化教学过程对教师的成长来说具有推动价值。
(二)教师职业发展主体定位的历史及现状
1. 工具价值理性倾向影响教师自我价值的考量。教师职业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教师自我价值的定位。从词源上看,“教师”一词由“教仆”(pedagogue)演化而来,源自希腊语,原意是指担任监护任务的奴隶或卫士,其职责是指引儿童去上学,关心和保护儿童,确保儿童不出危险和举止得体。由此看来,古代教师职业就是一种生存手段,具有工具主义倾向。追溯对教师职业的认识,荀子曾明确提出“尊师”,将教师与天地、祖先及君主并列,“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学记》中也提出:“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敬学。”“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韩非子更是以“法”代“道”,以“吏”为“师”,提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儒法两家在“治国”、“重道”、“教化”、“强法”中注重教师的社会工具价值。从历史溯源上看,过分重视教师职业的社会外在价值,忽视教师职业的内在价值。教师自我职业价值的考量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使教师职业内在价值被忽视,更多依赖于外在的社会工具理性的需求。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历史结合体,通过文化沉积具有相对稳定性,为教师观念的生成、转化、改变提供了基本的人文背景,影响着教师的心理倾向、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教师会不自觉地背上传统观念的沉重包袱,忽视了主体自身的能量而诉求于外界压力,教师关注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客观压力,自身职业价值往往被忽视或搁浅。
2. 专业自我意识薄弱造成教育实践研究行为匮乏。专业自我意识旨在通过对职业本身的反思和认可提高主体积极性,进行再创造。长期以来,我国教师专业自我意识和自主发展颇为欠缺。“不少教师的视域往往被局限于学校课堂教学的范围,其教育教学行为观照处于较低的层次、较窄的范围,教师的工作被窄化为‘教书’。教师角色被社会上不少人乃至被不少教师自身贬为教书匠”。缺乏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反思,缺乏和教育经典名著的直接对话,出现了汲取教育理论的急功近利心理,身处教育一线的教师“成了游离于研究过程之外的盲目模仿者、机械执行者、简单照搬者和被动旁观者。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缺乏主体自主意识”。过分注重职业发展的外在的社会工具价值而忽视了内在价值的追求,从而造成了教师专业自我意识的缺省,自主发展似乎无缘于职业生活。
3. 课程设置及学习方式压抑了职业内在价值的诉求。长期以来,我们对师范教育的认识相当肤浅,认为师范生只要掌握了一门学科知识,再学一点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便足以为师了,因而将教育课程作简单拼凑,“课程的师范性特征不明显,师范教育课程有向综合性大学靠拢的倾向”。课程设置过分强调专业性而忽视师范性,课程结构极不协调;另一方面,我国教师教育管理部门“条块分割”现象明显,教师教育的职前培养、职后教育、教育研究基地等存在不协调现象,教师培养被人为割裂为职前和职后两个独立阶段。由于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不畅,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忽视了成人的学习特点和知识结构,把知识从复杂的背景中抽离出来加以简单地学习,只能使他们外在的负担感更强,接受继续教育的愿望受到压抑,教师对继续教育产生了认识偏差,不再将之视为自身生命价值和专业理想得以实现的必然途径,而是将之功利化、异化为对外在利益的追求,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的价值追求被忽略甚至退化。
4. 传统教师评价制度使教师产生急功近利行为
教师评价从教学过程和结果的维度看,有两种根本性的评价方法,即形成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依据的是教师在工作过程中的表现,诸如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注意学生的情感、是否进行反思教学等,也称为教学输入式评价;结果性评价根据教师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来进行评价,也称为教学输出式评价。“我国目前进行的教师评价仍以后者为主要的评价方式,即根据教师所教学生在各级各类考试中所取得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的主要指标或唯一指标”。教育评价的功能只重视选拔,致使教师产生急功近利的心理,影响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再者,不少学校对教师评价工作认识不足,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师评价形式化倾向的问题。由于教师工作评价中更注重学生分数,在学期总结时重点突出了考试结果,而对教师的日常工作和学习仅做笼统评价或给予简单的总评等级,疏于诊断和发现教师工作中较为具体的优点和弱点,不能为教师职业发展及工作改进提供具体反馈信息。另外“马太效应”也影响着教师评价的结果。各种荣誉和奖励趋向于已有声望的名优教师,而没有对普通教师给予应有的重视和评价,处于被忽视状态的教师对评价结果的申诉愿望不是很高,实质上也削弱了教师自主发展的积极性。
二、适应终身教育发展趋势。构建教师职业发展平台
终身教育“强调的是自我导向学习、自我评价、自我完善、提高生活质量等。这表明终身教育的主要原则趋于倡导独立自主和不同的社会体验,而不是倾向于把人限制在一个一成不变的社会经济体中。值得一提的是不能简单地把终身教育看做是使人们更具有生产能力,成为更好的雇员的一种手段。虽然我们不能忽视掌握职业技术知识,但是终身教育更关心的是文化体验、个人发展、使人们获得自由”。教育和学习是为促进人终生发展服务的,学习应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学习活动不是指令性的,而是自觉履行,通过教师执著的职业信念和职业追求实现职业价值。因此,适应终身教育理念,注重教师成长的“自主性”、“自觉性”、“发展性”、“终身性”,使教师职业获得可持续发展。
(一)激发教师专业自觉,提升职业发展的价值认同
终身教育以自主选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为其根本要义,而促进自主选择、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动力基础是自我身份价值的认同。教师职业发展首先应重视教师的职业认同,构建专业自觉,“教师职业决不是异己的‘它在’,教师也决不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的牺牲者”。当代教师的职业角色概念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原有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的形象也逐渐变得丰满,教师职业的价值追求和定位具有了新的特点。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学习者,教学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师生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成长、共同探索、共求新知、共享生命、共同体验的完整的生命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职业身份认同不断扩展和深化。马克思曾说过:“能给人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教师应反思和重建自己职业行为,重视职业发展内在价值。因此,激发教师的专业自觉,把社会赋予的外部目标转变成内在需要,自觉地参与教育、研究教育、热爱教育,这样才能使教师职业发展主体价值真正显现出来。论及教师专业发展也应进一步确立教师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突出主体性与责任感的密切联系,防止教师缺乏责任感,出现教学的任意行为和盲目行为。要树立责任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构建专业自觉,彰显主体价值,促进自我发展,使教师的职业人生成为“奋斗的人生,成功的人生,健康的人生,快乐的人生”。
(二)凸显职业发展主体,提高学习研究的自觉性
终身教育理念强调学习者的自觉性,这不但影响学习的目标、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方式,还影响个体对职业理想的追求和职业生涯的良性发展。教师的终身学习不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对事物的认识依赖于主体指向事物的活动,依赖于主体对自身活动的反思。”教师的自主性学习即自觉自愿地、积极科学地学习,可以使教师更有效地获取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把自身知识的更新视为自己的责任,使“终身学习”内化为自觉行为,汲取知识,培养能力,为教师职业发展奠定深厚基础。从教师学习的特点看,教师的学习行为具有实践性和自觉性,无论是日常实践还是培训进修,教师应从一个实践者的角度自觉体味教育问题和教育意蕴,这既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开端,也是一种延续。教师终身学习中必须把学习、研究、创造、发展从外部需要引向主体自身的人格建设、社会价值、职业规范、主体价值的内部需要上来,通过主动学习和研究提高教学设计、自主分析、教学管理等教育能力。教师终身学习应注重群体交往效应,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性,克服学习过程中本应作为主体的教师却出现了学习主体失落的现象。在自觉学习的同时,教师还要成为研究者,提倡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进行反思及合作研究,以促进教师的职业道德、学科知识、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
(三)注重发展性教师评价,促进教师职业发展
传统教师评价重视终结性评价,其价值取向是工具理性,忽视了教师成长的内在需求。所以,应转变价值观念,在进行评价时关注教师未来发展的需要,把教师的职业追求纳入评价的视野之内,实行发展性教师评价。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形成性评价方法为基础,通过总结教育评价方法发展历程中的经验、教训,解决教师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逐步形成的适合发展性教育评价的方法体系。通过价值观念转变,发挥评价主体和客体的互动作用,面向未来,以发展为目的,关注教师的个人价值,关心教师的内在感受。所以,它注重解放教师,尊重教师的主体价值,重视教师的发展,以“价值理性”为主导思想,为发展而评价,以评价促发展。在评价过程中,不仅注重教师个人的工作表现,而且更加注重教师和学校的未来发展,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确定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通过激励性评价、自主性评价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启发教师的专业自主和专业自由的乐趣,在充分满足教师自我生命价值实现需要的同时,实现学校的管理目标和发展目标。以评价的生成性为契机,以促进发展为目的,引导教师将自我发展目标和评价目标相结合,积极学习,不断进取,促进专业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