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艺术文化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艺术文化论文范文1
一个有价值的文化艺术作品必须可以和接受者进行对话或交流,尽管在有些情况下这种对话或交流可以是非正向的甚至对抗式的。这就是我们所强调的艺术的真实性或客观性。这种真实强调的是一种逻辑上的真实,而不是简单的写实主义式的真实。可以说,真实是一种原则,它来自于创作者的诚意和真诚表达的能力,同时也成为接受者理解和沟通的基础。所谓文化艺术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即是说文化艺术作品的形象要符合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实际,符合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实际。这是一般再现型或再现性艺术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特征。所谓“再现”是指艺术家在其作品中对他所认识的客观对象或社会生活的具体描绘,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写实,追求感性形式的完美和现实的真实;在创作倾向上偏重于认识客体,模仿现实。再现性的文化艺术创作是中外文化艺术史上的主要倾向,其作品平易近人,如实摹写,生动细腻,具有独特的审美魅力,一般容易为受众所欣赏和接受,拥有广大的群众基础。其特点是感性的现实和冷静的理智在创作中起主导作用,观察缜密,技法严格,细节真实。文化艺术的真实性还体现在表现艺术家主观世界的真实,即真实地表现创作主体的精神世界,包括他的思想、情感、个性、人生态度和理想追求等等。这是一般表现性文化艺术所特别强调的。所谓“表现”是指艺术家运用艺术表现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理想地、情感地表现对象,或抛弃具体的物象,追求超感觉的内容和观念,常常采取象征、寓意、夸张、变形以至抽象等艺术语言,以突破感受的经验习惯;在创作倾向上,则偏重于表现主体意识,直抒胸臆。文化艺术中表现的真实,即文化艺术形象中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家的真诚与真挚。表现性艺术具有震撼人心、高度概括、不求形似等特点,是中外文化艺术史上的另一主要倾向。不论是再现性艺术,还是表现性艺术,只要达到精品的程度,一般都会具有较高的作品接受难度,但其程度并不妨碍接受者的感受和认知。事实上,思想或形式上的高度或难度并不是阻碍读者或观众接受的根本。创作者充满诚意的言说以及有效的表达,是文化艺术精品产生群体影响力的前提和基础。在这种交流沟通机制中,文化艺术精品的社会功能得以实现。很多时候,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才可以真正地改变接受者,并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在这种有价值的交流与沟通中,接受者自身的理解力、创造力和感受力都会得到提高,从而产生对作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认同。
二、完善文化艺术精品的育成机制
制定精品战略,提倡精品,都需要借助一定的平台和机制才可以最终落到实处。而文化艺术精品的育成首先要从艺术家创造力的涵育入手。我们知道,任何一件文化艺术精品都是由某个或某群艺术家倾力创造出来的,除了生活阅历、个人信仰和创作诚意外,艺术家一般还需要系统的专业训练。艺术家的艺术技能、个人才情,再加上必要的作品物化条件,构成了一件文化艺术精品的“胚芽”。为这些有价值的“胚芽”提供成长所需要的土壤、水、阳光等环境条件,并为这些胚芽破土而出、成长为一棵枝叶葳蕤的大树保驾护航,最后设计渠道将果子输送给有需求的人,这就是贯穿于文化艺术精品生产与消费全过程的涵育与推动机制。可以说,文化艺术精品的育成机制是一个需要各方协力的系统工程。
(一)文化艺术精品育成的环境条件
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文化艺术精品的育成需要具备必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条件。首先,国家和政府必须从战略高度进行顶层设计,为文化艺术精品的生产与推广铺设有效的绿色通道,并借助法律、法规的制定来使之常态化。比如,我国近年来连续推出的文化产业政策、艺术教育政策等新的相关文化政策,都为文化艺术精品的育成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基础。除了匹配支持政策之外,某些约束性政策和法规的出台则为文化艺术精品生产的专业化、规范化提供了环境条件。其次,文化艺术精品的育成还需具备必要的经济条件。据有关文化产业研究的论证,某些文化产业类型的兴起与人均GDP有直接的对位关系,而文化产业的发展更是可以带动经济的整体增长。这种文化经济学的分析方式也可以用到文化艺术精品育成机制的分析中。事实上,文化艺术精品的规模化生产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了可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系统推进文化艺术精品生产的程度,而且国民购买力也已经可以基本支撑起文化艺术精品的消费。最后,文化艺术精品的育成需要匹配的文化和社会环境。其一,文化艺术精品的育成需要文化资源的依托。因此在文化艺术精品育成的过程中,应深入挖掘所在环境中的文化资源,整合、利用并借助各种新的文化理念、艺术手段和技术条件,在数量和质量直接推动文化艺术精品的生产。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多元的民族和广袤的地域,千百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何将文化资源转换为文化创意,一直是文化艺术生产者探讨的重点。其二,文化艺术精品的育成需要培养创造性的思维环境和宽容的社会文化环境。艺术家个体创造性的激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一个比个体作品创造还复杂的创意激荡环境。从纵向的角度看,艺术家既有长期积累的惯性优势,也有一定的群体依赖性和个体惰性。真正独立、自主的创作者必须在时代背景下,借助有效的手段激发和培育出来。此外,从横向的角度看,文化艺术精品的育成还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宽容的社会文化环境。虽然在文化发展史上,不乏“悲愤出诗人”的个案,但一个宽容的社会文化环境才是保障人才和作品井喷式出现的基础,文艺复兴时期群星璀璨、盛唐时期文化精品频出充分说明了多元的文化、宽容的环境才是文化艺术精品育成的根本条件。
(二)建立文化艺术精品的创作支持机制
良好的环境条件为文化精品的育成提供了必备的土壤,但“胚芽”破土而出还需要更有效、更直接的支持机制。就目前而言,文化艺术精品的育成应该在国家顶层设计之下,建立相应的引导、激励和扶持资助机制,以提供系统的、长线的、高效的文化艺术精品育成支持。我们知道,艺术家完成一个有价值的艺术创作往往受诸多因素影响与制约。其中,就主观层面而言,艺术家的个人情感、心理诉求、生活阅历、创作灵感、形象及抽象思维能力都会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此,对艺术家的“同情的理解”和“适当的管理”就构成了文化艺术精品育成的引导机制。如果这个原则和分寸把握好了,并且在具体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那么,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国策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这样一来,长期困扰基层管理者的“一管就傻、不管就疯”的窘境才可以改变,而艺术家的精神独立性和个体创造性才会得到有效的保障。在此基础上,科学的文化艺术精品激励机制才可以建立起来。要实现文化艺术精品的育成,仅仅靠政府财政补贴和奖励等直接物质激励是远远不够的。甚至在科学评估体系和绩效评估体系尚未确立之际,一味的补贴和奖励或许会走到精品育成的反面。久而久之,趋利的寻租心理将束缚而不是激励艺术家的心灵。艺术家创造的初衷如果掺杂了过多杂质,那么他的创造活力和深度势必会受影响。因此,分类分层管理才有可能实现正向的激励作用。简而言之,设计高效的文化艺术精品激励机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妥善处理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找到一个富有成效的平衡点。而在此基础上,还需要通过政策、舆论甚至物质刺激等手段,梳理艺术家乃至全社会的精品意识。在文化艺术作品生产过程中,精品艺术也是精品生产的先导。可以说,没有精品意识就不可能有文化艺术精品的产生。精品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它不是某个人靠一时的灵感侥幸创造出来的。它需要艺术家不断丰富自己,并经过艰苦努力才能创作完成。在这期间,精品意识始终占据着创作者的头脑,它是创作者精品创作的先决。当创作者怀着一种生产精品的意识去从事创作时,他才会用十分的心思到生活中去选取素材,用十分的心思去结构布局他的作品,用最为真挚的深切的语汇去表现他的作品,而只有这样,那种高品位的、人民群众最为喜爱的精品之作才能够产生。
(三)构建良性的文化艺术传播与接受机制
文化艺术传播古已有之,方式多种多样。从远古就出现了口头传播,随着时代的前进、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又陆续出现了文字、纸质出版、电子和网络等传播方式。当今时代,传播方式中比较集中、为人们普遍接受和经常使用的传播方式是现场传播、展览式传播和大众传播等。文化艺术作品因其自身的特点,有其独特的接受机制。文化艺术作品通过受众的鉴赏来体现自身的价值。文化艺术鉴赏指作为文化艺术传播的接受者,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开展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文化艺术作品为了满足更多受众的期望同时又承载了传承优秀文化艺术的重任,不仅仅只停留在外在形式的推陈出新。受众的需求、要求不断提高,促使文化艺术作品不断涌现出精品。精品本身所具有的教化作用、审美功能也深深影响着受众群格调的提升。
三、建立文化艺术精品的判定标准
(一)文化艺术精品的分层与分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文化艺术作品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艺术创作者精益求精,力求打造文化艺术精品。然而,划分文化艺术精品和非文化艺术精品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在此,我们着重将文化艺术精品与非文化艺术精品在内涵层次进行区分。真正让受众感同身受、产生较好审美感受的是传统文化艺术精品;次之,大众流行文化时尚精品也为我们提供了文化艺术社会化的典范;再次之,审美功能一般、旨在填充精神生活的,便只能称作文化产品。其中,传统文化艺术精品在内容上更加具有经典性、先锋性和开创性,形式紧紧围绕内容并为内容服务,同时,传统文化艺术精品更加注重作品的艺术性,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大众流行文化时尚产品在内容上具有大众性、流行性和时尚性的特点,形式多样,形态也更加开放,传播手段丰富新颖,注重受众的拓展,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在两大类文化艺术精品中,根据其基本形态又可以划分为视觉艺术类文化艺术精品、表演艺术类文化艺术精品、影视艺术类文化艺术精品、建筑及城市时尚类文化艺术精品、城市民间及公共艺术类文化艺术精品等五种。一般而言,文化艺术精品是文化工作者思想水平和艺术造诣的体现,是对时代生活的思考和再现,是一种复杂的意识活动,是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和审美需求不断提高的产物。因此,对文化艺术精品的判定标准绝不是单一的、绝对的,而应该是复杂的、辩证的。任何一件艺术作品的好坏与观众的主观意识和审美水平有很大关系。观众通过用视觉、听觉等感官意识对艺术作品进行观察和欣赏,经过复杂的审美过程得出结果。迄今为止,并没有专家学者得出绝对准确的审美判定标准,更多的是通过各门类艺术作品的审美特征,对作品进行理性和感性分析,从而得出相对合理的判定。例如:对建筑艺术作品的判定,首先应遵循“实用、坚固、美观”的标准,其次看其是否具备形象美、文化性和时代感的艺术形式,综合各方面数据判定是否是建筑艺术精品;对影视艺术作品的判定,看其是否有效运用影视艺术的艺术语言,将各门类艺术和谐统一,其作品是否具有情节性、文学性、表演性等艺术特征,是否具有时代感,是否具有创新性。简而言之,判定一件文化艺术精品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需要仔细探究每一门类艺术作品所具有的统一性和特殊性,并制定相应的一般标准和特殊标准。
(二)文化艺术精品的判定标准
首先,我们要对文化艺术精品的主要类型进行判定标准的设置,就要对其有所判断。我们必须考虑到的是文化艺术精品的民族性、时代性,同时还要兼顾到各门类艺术作品的本体特性。各种因素下更需找到综合考量的一般判定标准,即文化艺术精品大体一致的评价体系。据此,在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中国文化艺术与西方文化艺术等艺术精品之间,我们势必应当找到一种可能的桥梁———沟通路径。在沟通路径的选择上,通常情况下,我们有艺术创作维度与接受维度的沟通,创作、接受艺术与社会文化判断基础标准的沟通。而倘使我们将其两个方向上的沟通剥离开来,将内核部分抽取出来,弃置差异性,回归共通性,就找到了文化艺术精品的“最大公约数”,这也是一种可行的文化艺术精品判定标准。好的文化艺术精品需要具备怎样的“最大公约数”呢?就艺术系统角度而言,文化艺术精品需要同时具备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也只有这三性合一,好的文化艺术精品创作才能真正成为精品。在这里,我们找到了文化艺术精品判定标准的“最大公约数”。据此,我们可以对文化艺术精品进行一个初始界定,并进而找到文化艺术精品判定的具体方法和标准。首先,文化艺术精品必须具备思想性。所谓思想性标准一般会根据作品的层次和类型而有所区别。比如,对传统文化艺术精品而言,作品的深度、广度和厚度就是必备的思想性要求。这类文化艺术精品往往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或者一个时代的精神价值与追求。当这样的精神信息传递给读者或者观众时,往往会起到启迪心智、涵育情怀,甚或提升意志的作用。而对大众流行文化时尚精品而言,作品的娱乐性、消遣性和舒缓性作用就会凸显出来。这类作品所传递出的思想、意识、情感大多已经类型化、正典化,接受难度不高。大众流行文化时尚精品往往会起到缓解社会矛盾、提升生活品质的作用。在有些情况下,一些有难度的传统文化艺术精品也会向时尚类精品转换,而其富含的思想精神则会在这种转换过程中随着受众的拓展而“稀释”,从而成为某种时尚的元素。例如,早年颇具先锋意识的孟京辉话剧如今已经成为都市白领们的时尚消费品。同样,某些流行时尚精品随着流行性的降低,或许会因其承载的文化含量的上升而为传统文化艺术精品。例如,早年的流行剧场艺术京剧,在今天则成为居庙堂之高的传统文化精品了。其次,文化艺术精品必须具备艺术性。我们固然强调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但事实上,文化艺术精品的艺术性标准主要用来衡量其艺术本体的价值,包括作品的独特性、原创性和有效驾驭同类艺术的技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丰富的审美价值等。具体而言,评估一个文化艺术作品是否在艺术性方面已经达到精品的高度,可以有如下两个评估维度入手:第一,其艺术语言是否鲜明、独特、准确,能够有效传递其精神内涵,并且创造了典型的艺术形象或意蕴;第二,其创作手法是否老道、精准或创新,能够创造节奏适当的艺术结构,并在艺术处理和表现方面达到巧夺天工的高度。
艺术文化论文范文2
1.结合地域文化
确定邯郸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目标和原则。邯郸城市公共艺术发展应深入挖掘邯郸城市文化主题所蕴涵的丰富文化内涵,突出邯郸城市公共艺术的独特魅力。以高艺术水准原则、高环境效益原则、持久性原则、公众参与原则打造有地域特色的城市空间。邯郸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为邯郸留下了很多历史典故和名胜古迹。在邯郸市公共艺术发展研究中,可以赵文化,时代文化为核心主题,并向下延伸形成整体的主题构成。打造出体现和承载邯郸本地区的文化精神和社会心理,并具有邯郸地方文化特色的公共艺术形式。建设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层次分明、标识明晰、环境宜人的高品位公共艺术空间格局。
2.结合城市规划
定位发展结构。在发展结构中,本着突出城市特色、紧密结合邯郸城市用地功能和城市空间景观系统、以点带面逐层展开、紧密结合城市生活。在结合邯郸城市总体规划以及总体城市设计的基础上,将邯郸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结构定义为“六区、九带,多节点”的布局。这种布局结构将起到突出重点,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的整体作用。总之,邯郸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结构应结合城市总体设计及总体规划,并充分考虑城市的人文生态与空间的连续性与完整性,以形成整体而又丰富的空间层次。
二、发展策略建议
在研究中从邯郸历史传统文化、公共艺术区域策略、提升艺术作品品质计划等角度对邯郸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进行了多方位的思考并参考多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策略研究,总结邯郸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策略思路为:
1.深度挖掘历史传统文化
使公共艺术作品能够体现邯郸地域文化,并通过公共艺术作品的公共性让民众能够感受到文化气息并传承传统文化精神,加强邯郸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地域特点。对于公共艺术区的策略,以邯郸市城市发展规划为基础。在老城区突出传统文化,在新区注重传统文化和新区发展的时代精神相结合。同时,结合城市景观轴线和景观节点规划公共艺术品的设计。形成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策略。
2.公共艺术实施措施
艺术文化论文范文3
文化艺术素养必须融入具体的旅游线路讲解中,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的反复训练才能得以提升。通过这条旅游线路,把相关的文化艺术串联起来进行完整展现。譬如,在讲江苏导游的过程中,可从以下线路来串联讲解,综合运用。苏州古典园林文化艺术一日游—吴文化、文人画家、园林艺术、昆曲、评弹、苏绣、茶文化(洞庭碧螺春、茉莉花茶);无锡灵山佛教文化艺术一日游—佛教文化渊源追溯;无锡太湖影视文化艺术一日游—三国文化、水浒文化、陶瓷文化;茅山道教文化艺术一日游—易经文化、道家学说。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将全班同学分成几组,反复模拟操练,并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如徐州的汉文化,南京的陵墓文化,扬州的饮食文化,等等,课本上只是基础知识的简单罗列,只有按专题细分,联系游客需求,才能适应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
(二)强化导游技能训练中文化艺术的素养培育
1.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理论紧密结合实际
课堂实践主要利用角色扮演、模拟导游、案例分析、播放短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感同身受,通过自身的体验和分析获得对职业道德的理解认同。通过举行导游词讲解课堂比赛,即习专题演讲,突发事件的情景应对,达到强化技能、提升境界的效果。
2.积极开展课外实践,增强各种服务意识
通过调查研究、参观考察、志愿服务等方式,一方面,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职业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利用周末假期,让学生走进寺庙,熟悉宗教场所建筑配置,进行观察,明了当地风俗文化,更好的融入社会。利用周末假期,让学生在民间收集当地一些地理事物的名称由来和相关传说故事,丰富乡土文化。
(三)融入社会课堂终身学习不松懈
艺术文化论文范文4
(一)现代艺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应用的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使得对现代艺术设计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要求也更上一个层次。而将民族文化符号应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之中,对于提升现代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和民族底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现代艺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应用存在的问题由于民族文化符号自身的完美性与极具代表性和设计者本身对民族文化符号的内涵认识不足,导致其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对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其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民族文化符号的滥用。设计师在设计作品时,将民族文化符号应用到其中,已成为当前的一种风尚。民族文化符号的广泛应用,一方面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播,提升了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却导致滥用民族文化符号的问题。有些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所选用的民族文化符号并不与自己的设计理念相适应,纯粹只是为了应用而应用。
(二)民族文化符号的误用。民族文化符号是经过长时间的打磨、沉淀并传承下来的,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由于其一般相隔的年代都很遥远,从而导致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当今人的思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三)民族文化符号的搬用。民族文化符号的价值在于它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而不仅仅只是一个符号。因此,设计师在对其进行运用时,必须与当前的时代精神相结合。但是目前,有些设计师在对其进行运用时,只是照搬照用,对符号进行简单的拼接组合。这既没有达到对设计创新的要求,又对传统文化精神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二、现代艺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方法
由上文可知,目前民族文化符号已被广泛应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之中,但是应用的现状却并不乐观,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如何将民族文化符号应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之中已成为当前设计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现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方法是:先对民族文化符号进行观察理解,并再在此基础上了解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然后再通过联想和想象对现代艺术设计中作品进行解构和创造;最后再将其与时代相结合,赋予民族文化符号时代的特征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突破创新,从而实现对民族文化符号的再创造。下面来对这几个步骤做一个具体的分析:
(一)观察理解。设计师在进行任何设计的基础和前提就是观察理解。只有先对其进行观察理解,才能在对其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造。例如,由于我国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家,这使得我国的民族文化符号极具丰富的内涵和本民族的特色,如在我国遗留下来了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历史文物。设计师只有对民族文化符号进行观察了解后,才能明白其所蕴含的文化的内涵。
(二)联想创造。作为一名合格的设计师,其必须具备想象和联想的素质和能力。设计师在运用民族文化符号进行作品设计时,先在民族文化符号观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和联想,将其与具体的设计内容联系在一起,从而为设计的作品提供素材与准备。然后再对联想的内容进行处理与选择,从而创造新的形象。
(三)时代结合。在将民族文化符号应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之中,在继承和保留其传统的同时,还必须与当今的时代相结合,这样设计师才能设计出符合现代人审美或价值取向的优秀作品。除此之外,设计师还要不断学习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与方法,并将其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样做,可以创造出全新的文化意蕴。
(四)突破创新。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可以使民族文化符号被更好地应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之中,形成更强的视觉冲击力。
三、结束语
艺术文化论文范文5
(一)楚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1.楚文化的概念
楚文化作为我国春秋时期文化的重要代表,起源于古老的华夏文明,也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延续。楚文化吸收借鉴了华夏文明和南蛮文明的优秀成果,在春秋战国时期发挥着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作用。通过不断的发展和借鉴,楚文化自身的风格更加突出,文化艺术成就显著。楚文化的文化性质源于中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劳动创造。楚文化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长期发展已经十分成熟并独具风格。楚文化作为一整套文化系统,包括历史、文学、经济、科技、文艺、人文等重要方面。楚文化的发展和成熟是古代中国人民发挥丰富的想象创造的结果,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古代中国人民审美意识的发展。因此楚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符号之一。
2.楚文化的内涵
楚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内涵十分丰富。最杰出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楚文化是一种神秘想象力的象征。
楚文化作为中国农耕文明的代表,其中包含着中国人民最原始的崇拜。楚文化的神秘性正体现在古老的图腾艺术中,古代中国人民发挥想象力,将耕种和祖先的崇拜结合起来,创造了属于各个氏族的图腾文化。主要有凤凰、公鸡等图腾符号。通过图腾艺术传达人们祈福、祭祀等最原始的意识。楚文化丰富的想象空间还体现在人们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春秋时期我国的青铜器冶炼达到了顶峰,人们将丰富的想象力表现在纸质、青铜、陶器和漆器上,从而成就楚文化中绘画、青铜器、陶器和漆器的繁荣。
2.2科学技术的进步。
楚文化时期不仅人文艺术繁荣,相应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表现在数学和天文知识的新探索和新发现上,也表现在建筑和农业的发展上。春秋时期的建筑集中反映在都城的建设上,楚文化建筑地址的选择和建筑的布局设计已经逐渐成熟,楚文化的建筑都城已经集群化发展,不仅有了护城墙,也开始建造护城河,兼顾建筑美观、居住舒适和国家防御的功能。举世闻名的章华台就建筑在这个时期。楚文化时期的农业发展十分迅速。楚文化我国的南方和北方相互学习和借鉴,楚国融合了南北农业文明的优势,开始修筑水利工程来解决农田旱涝的问题,孙叔敖修筑的期思陂就是我国第一个水利工程。
2.3文化艺术的发展和创新。
文化艺术不仅是楚人智慧集中体现,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审美意识的进步。青铜器是春秋时期出现,并在战国时期走向成熟,因此青铜器是楚文化艺术的集中代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冶炼和青铜铸造技术已经逐渐成熟。楚国人民能够博采众长,结合焊接和铸造技术冶炼青铜器。同时还将自身的审美情趣和传统的装饰纹样结合起来,通过圆雕、浮雕和透雕的技法让我国的青铜器走向成熟。除此之外的制陶业、漆器、丝织刺绣、文学、音乐、绘画也彰显了楚文化的特色。
(二)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楚文化艺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
1.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楚文化艺术的应用现状
富含楚文化艺术精髓内质的湖北高校校园文化系统是中国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应用楚文化的代表。但是总体来说我国的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楚文化的应用现状还不容乐观。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指校园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行为文明和制度文明的共同和谐发展。其中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都是静态的,而精神文明和行为文明却是动态变化的,因此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动静结合,在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碰撞的基础上,促进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的融合。但是楚文化在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理想,实际上楚文化在我国的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应用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楚文化在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范围不广
我国的高等院校的数量在逐年壮大,每个学校也有每个学校的校园文化,但是我国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地域性比较强,北方学校十分注重儒家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应用,南方特别是湖北的部分高等院校会结合地域文化适当的吸收和借鉴楚文化。因此总体而言楚文化在我国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范围还很小,甚至大部分的高等院校对楚文化并不熟悉。
1.2楚文化在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楚文化在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用是为了起到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但是实际应用中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为数不多的楚文化应用高等院校中,楚文化有的单单作为符号,被摆放在学校当中,学生缺乏对相关校园景观的了解,楚文化在校园中的文化认同度并不高。因此楚文化的传承作用完全不能得到发挥,另一方面学生也没有从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中受到教育。以武汉大学为例,武汉大学的建筑应用了楚文化的建筑风格,学生只知校园美,却不懂得将这种楚文化的美传承。
2.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楚文化艺术的发展
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楚文化艺术的应用现状不容乐观,但是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楚文化艺术的发展前景很广阔。
2.1楚文化和高等院校的精神文明的融合。
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精神文明主要是指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传统、人文环境、校训等潜移默化的软件。这些都可以和楚文化结合。利用楚文化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古代楚国人民勤劳智慧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来教育影响高等院校的学生,让他们形成勤劳、创造、智慧的观念,将楚文化融合到高等院校的学校文化中,形成高等院校独具特色的文化软实力。
2.2楚文化和高等院校的物质文明的融合。
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物质文明是指学校中的建筑、雕塑、教学设备、科研设备和基础设施。楚文化可以充分的和高等院校的物质文明融合,楚文化中的青铜器和漆器等手工艺作品可以作为学校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增加学校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底蕴,利用楚文化中的绘画、文字、音乐符号来装饰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利用楚文化中的建筑成就来设计学校的教学楼,让楼宇更加具有文化气息,从而提升学校的整体硬件条件。
二、国内外高校在导入民族地方艺术特色方面的应用研究成果综述
(一)国内外高校导入地方文化艺术特色的应用现状目前国内外高校在导入地方文化特色方面各有千秋,本文选取国内高校和国外高校的典型代表进行研究。
1.中国高校在导入地方文化艺术特色方面的应用差距很大
有的高校能够将民族地方艺术特色完美的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做到相互融合。以江苏省的苏州大学为例,苏州大学校园不仅自然景观优美,民族文化气息浓厚,学生置身校园自然而然的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但是部分中国高校在校园的建设方面过分的追求现代化,而忽视了民族文化和地方文艺的教育渲染作用,整个学校的文化建设缺乏根基。不仅让民族地方文化艺术渐渐被学子淡忘,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岌岌可危。
2.我国的高等院校在导入民族地方文化艺术应用方面存在着地方上的差别。
以山东高等院校为例,山东是孔孟之乡,因此山东文化中一直具有浓厚的儒家氛围,山东的高等院校在导入民族地方文化艺术应用方面多重视儒家思想的再现,在山东高等院校的校园中孔子雕像在校园中很常见,孔夫子在时时刻刻教育学子勤奋努力。但是在我国的南方地区,高等院校的校园中多注重地方文化的发扬,还是以苏州为例,苏州校园中处处流露出古代吴国的文化气息,东吴文化盛行,学子在漫步校园的时候也仿佛回到古代和圣人对话。
3.国外高等院校在导入民族地方文化艺术应用上要略胜一筹。
国外的高等院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不仅吸收了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也将地域文化融合到学校的文化建设中,经过长久的发展和融合,已经实现了民族地方文化和学校文化的和谐相处,形成了独具特色和富含魅力的校园文化。以哈佛大学为例,哈佛大学的校园文化中不仅有美国的传统建筑等硬实力,也有美国传统文化等软实力,因此哈佛大学的校风一部分的贡献来自于美国的民族地方文化艺术的应用。
(二)湖北省高等院校建设楚文化艺术内涵的校园文化的迫切性及必要性
湖北省作为楚文化的发源地,理所当然的应该承担起传播楚文化和发扬楚文化的责任,高校作为地区文化集中地,更加应该将民族文化和校园文化有机的融合。湖北省高等院校建设楚文化艺术内涵校园文化十分的迫切和必要。
1.湖北省高等院校校园建设中存在很大程度的文化失根现象
校园文化缺乏民族文化的渲染,而民族文化在重塑校园文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民族文化也容易引起学子的共鸣。因此解决湖北省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失根现象,需要借鉴楚文化的优势,将楚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应用于校园,渲染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将楚文化的理念传播给学子,引起学子的共鸣。
2.楚文化的传承本身遭遇危机
楚文化发源于湖北省,但是人们目前对楚文化的认同感并不高,只是简单的知道楚国的青铜器和漆器等文物,对楚文化的内质并不清楚,湖北省的高等院校作为文化传播的主阵地,有义务将楚文化艺术内涵和学校的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做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既让楚文化得以发扬,有让校园文化得以鲜活。
3.湖北省高校建设楚文化艺术内涵的校园文化是创新发展的需要
湖北省高校的学校建设需要创新,楚文化要想在时代的潮流中继续发展,同样需要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因此湖北省高校建设楚文化艺术内涵的校园十分必要。
三、结语
艺术文化论文范文6
数千年书法艺术的伟大生命力,在其根植于中华民族智慧,根植于中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根植于中华民族生产力发展的迫切需要,根植于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沃土,所以传承的本质,应从中华文化寻根与发展中寻找答案。
当中华文明还处在襁褓中时,作为萌芽状态的书法艺术便诞生在华夏母亲的摇篮里。古老中华在文明进化之初期,由结绳记事的蒙昧时期到仓吉造字文化文明的转化,即根植了书法艺术惊人的智慧与灵根。据唐代张怀王灌《书断》记载:仓吉“博采众美,合而为字”,仓吉独具慧眼拮取自然之美造出文字,这叫作“依类象形”,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把古人造字方法归纳为六种,称为“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象形文字象图画一样再现自然,记载自然,传替自然信息,这种象形之美,就是中华书法艺术的美的萌芽和灵根,是先人书法美的伟大创造。
《汉文字是书法艺术的载体之本源,象形与会意是传统书法的艺术本源,汉文字以象形、会意为特色,在尔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变化万象,起源于象形意义的中国初期古文字,“形无定体,笔无定画”,至小篆经省改,才出现形体方整、笔画圆匀的定型化书体,但仍保留形象痕迹。经过汉代隶书的变化以后,汉字由繁复的象形文字,趋向于符号化、抽象化、简笔化,但它的象形性质依然存在,又如鲁迅所说:“将形象改得简单,远离了现实。篆字圆折,还有图画的余痕,从隶到现代的楷书,和象形就天差地远。不过那基础并未改变,天差地远之后,就成为不象形的象形字。”(《门外文谈》).可见中国书法艺术源于无法,变而有法。创新是结于有,起于无,又承于有,变于无。但万变不离其综,象形与会意的艺术本源没有变,汉文字的载体本源没有变。这是其他语言文字所不能比拟的。“象形”或“不象形的象形”,是汉字最基本的特点,也是继承与发展传统书法艺术最重要的、最核心的内容和规律。
那么如何对待书法艺术继承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呢?笔者认为:传承和创新是书法艺术发展历史过程不可分割的链条,继承首先是对先人书法艺术创新精神与成果的继承。
提倡尊崇优秀传统,必须解决继承什么?如何继承?笔者认为继承书法艺术的优秀传统,首先必须继承先贤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成果,这些是先贤书法艺术智慧的结晶。只求复写传统的“传统唯美主义”或脱离优秀传统“创新”的“流行主义”对发展书法艺术都是偏颇的、畸形的、是不可取的,先贤探索的书法艺术发展规律和创新成果是传统书法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传统,优秀传统是创新的结晶,创新是传统的发展。只有深刻认识传统书法艺术发展的规律,才切身感受到创新才是揭示传统书法艺术经久不衰的发展规律的精髓所在。
继承传统,在于推陈出新。创新更是渐进中继承,继承中的变革。如石鼓文是上承西周金文的精粹,下启秦代小篆的楷模,被后人誉为“书法第一法则”,至今仍引人入胜。大篆、小篆、隶书(如前)都有其传承与演变的轨迹,小篆都是中锋、藏锋用笔、线条挺劲圆匀,富于立体感,结构整齐对称,它把庄严凝重与舒展自如统一与于崇高肃穆的气度之中,在书法艺术上折射了封建中央集权威严统一的特征,这是秦篆反映的时代精神。“隶书”作为书法史上一个伟大的变革。汉朝“汉承秦制”“秦篆汉隶”,汉朝隶书发展逐渐定型,与此同时草、行、揩都逐渐从隶书中演变出来。民间习隶书的热情蔚成风气。定型后的隶书彻底消灭了汉字的象形形态,造成了汉字形体的巨大变化。汉隶脱胎于篆书又大异于篆书,是从笔画到结字方正平直化的新书体。汉隶具有波、磔之美,创“蚕头”、“燕尾”笔法,用笔方、圆、藏、露诸法齐备。同时它又为未来书法艺术的发展前景开拓出广阔的前景,为后来的草书、行书、楷书的产生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可见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是传承基础上的创新,继承也是创新基础上的继承。书法艺术的发展史本身就遵循着揭示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史观。
流行书风该如何认识啊?笔者认为流行是传承和创新结合、推进社会文明的结果,流行书风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技法上都是深受社会欢迎的书法艺术极至之法,流行则是传统与创新的交融会合的“贝多芬交响曲”。历史上流行书风是因其释放了书写的效率,拓展了美的视野,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方能千年流行。根据社会生产生活需要去创新与发展是书法文化的生命。流行书风是适应社会生活需要而为社会广泛接受和喜爱的创新书体书风,脱离社会需要虽标新立异,矫揉造作、即使名噪一时,但终归不能“万紫千红总是春”。书法艺术流行数千年无一不与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要结下深厚的根源,格调高古的甲骨文取代结绳记事适应人类蒙昧向文明的起步,小篆适应中华一统的文化文明的需要,是中华大地迈出了书同文的坚实脚步,隶书、草书都顺应了社会生产生活的书写便利解放生产力的需要,“草书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其后产生于汉代的草书,西汉黄门令史游作《急就章》,东汉章帝甚喜爱,因而名“章”草,章草传承了隶书的笔画形迹,仍有波磔,字字独立不连,实际上是隶书的草率写法,杜度、催瑗便是东汉章帝时代闻名的章草书法家,汉末张芝传承章草又进一步“草化”,将上下字的笔势牵连相通对偏旁作了许多省略和假借,而创今草。张旭,怀素将书法艺术的创造性“心灵之音”得到神灵极至的发挥。通观古今流行书风无一不是传统与创新相交融的结晶。
楷书是数千年书法文化中应用最广与流行最持久的书体,草书是扬弃了汉隶的规矩追求书写速度,至今的简化汉字无不得益于草书创造性的书写艺术。魏太傅钟鹞对楷书作了重大的改革,以横代替“蚕头”、“燕尾”又融入篆书、草书中的圆笔法使楷书定型化,加之其超妙入神的书写艺术,新体楷书很快得到了推广。又如流行至今的行书据说为汉末书法家刘德升创造的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其法盖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刘书人称“风瞻妍美,风流婉约,独步当时。”王羲之创造的行草继承古迹中古掘朴质的风格为妍美流便的新书风格,古人喻之为“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王羲之“博采众"美,熔铸古今”,其神韵超逸的《兰亭序》倾倒千载书家,可见流行书风不仅是当代的更是历史和未来的,不仅是书家自娱自乐,更是社会发展的责任和贡献,不仅是别出心裁,而是高超传统艺术和革新智慧交融的结晶。不是书家冥思苦想的结果,而是适应时代需要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