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美术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美术论文

幼儿美术论文范文1

【关键词】美术创新培养

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将是以创造性为特征的世纪。”杨振宁博士说:“中国课堂教学世界第一,而创造教育是世界末流。”因此,我们要有紧迫感,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小让幼儿受到创造环境的熏陶。幼儿期,幼儿的头脑中充满了离奇古怪的幻想,他们的许多想法往往超越现实,而美术可以使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把幼儿想到的、超越现实的美好愿望、美好想象变成可见的作品,由美术绘画带来的惊喜和成就感就能成为幼儿进行美术活动的原始动力。也许美术技能并非人所必须具有的素质,然而,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所培养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却会深深地铭刻在他们的头脑中,长期在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发挥作用。在幼儿时期逐步培养具备创新素质者,就能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不畏困难、敢于突破陈规陋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存着比一般人更多的方法去攻克难关,因而也就得到更多的成功机会,使自己不断走向成功;不具备创新素质者,在新问题新情况面前,限于框框,因循守旧,束手无策,等待别人的指令办事,就会厌恶问题的及时顺利解决,阻碍事物发展,更不利于自己的发展与成功。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新素质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新素质呢?

1只求其意不严求其形

目前,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着两种即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教学方式:其一是设定画的总体框架,以临摹为主,其二是过多强调儿童的自然发展,放任自流。这两种方式都在不同程度上扼杀了幼儿潜在的创造意识。还会使幼儿形成依附的性格,头脑中永远不会有创新的火花。我认为,对幼儿进行绘画教学的目的并不是把孩子都培养成画家,而是通过绘画活动,提高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审美创造能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因此,我在指导幼儿绘画时只求其意不严求其形为准则,不过分表扬、批语或限框框,而是给孩子充分的自由,使他们写其所钟,画其所想,真正感到绘画是一种极有趣的事。并且在绘画过程中,能运用示范文化范例让幼儿临摹,使他们掌握绘画技巧,知道示范只是所画对象的主要的最基本的部分,其余的部分要求幼儿自己去添补,自己动脑去想象和创造。如我教幼儿画青蛙,教学前我将青蛙图片拿给幼儿观察,介绍青蛙的特征,生活在什么地方?喜欢干什么?有哪些姿势?然后示范青蛙如何画,把基本的技能技巧教给他们,还要告诉幼儿,青蛙是人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幼儿在了解青蛙的画法后,自己画出了许多构思独特、妙趣横生的图画来。如《青蛙音乐会》、《青蛙一家》等都十分有意思。《青蛙音乐会》画的是一只大青蛙坐在一片大荷叶上,手里拿着指挥棒,指挥着一群小青蛙在唱歌。《青蛙一家》画的则是生活在水边的青蛙一家生活情景,爸爸在唱歌,妈妈在睡觉,没有人和小青蛙玩,所以它生气了,在哭鼻子,画面上还滴着几滴眼泪呢。

2创设鼓励创造的环境氛围

幼儿好奇心强,想象大胆,在他们充满童真和稚气的想法中,创造性若隐若现,教师要及时发现并精心培育,当孩子的一些想法稀奇古怪超越客观现实时,当他们的描述与实际情况出入时,当他们乱涂乱画而兴致勃勃时,我们切不可用“像不像,对不对”等成人固定的思维模式去限定他们,或盲目否定,而应敏感地捕捉创造思维的闪光点,加以科学的引导,为孩子们创设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气氛,让他们能够自由思索,大胆想象,主动选择并作出决定。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安全”、“心理自由”是有利于创造性活动的最基本的心理因素,教育学家托伦斯认为“友善与宽容”的环境有利于创造力的发展。只有在融洽的气氛下,幼儿才不会有心理负担和心理压力,才能放开手脚参与各项活动,才能进行创造。因而在教学中,将美术技能融于宽松、愉快的游戏之中,富教于趣,富教与情,富教于乐。其次,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听着欢快的音乐,跟着老师逛公园,自然地引发出帮鸡妈妈找蛋宝宝、孵小鸡(撕图)这一过程,教师适时的示范、指导,使幼儿无拘无束地投入到活动中,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再让幼儿讲讲“我的小鸡在干什么”,充分肯定了每一位幼儿的作品,让每一位幼儿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3通过绘画、粘贴的形式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

创造想象是指不依据现成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形象的思维过程。幼儿早期的思维离不开形象的支持,他们需要靠直觉行为思考。只有不断的开拓幼儿的思路,使他们的思维越来越活跃,如看到水中的鸭、鹅就联想到各种各样的飞机……让幼儿打破时空限制进行分解组合,创造想象,甚至幻想,异想天开,使幼儿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幼儿在绘画实践活动中,动眼动脑,以自己画出的画与别人的不同,构思独特、新颖为自豪。如:我班五岁的梁立宇小朋友,他以《我爱美丽的大海》为题目,用树叶、瓜子、蛙壳等制作了一幅粘贴画,在美丽的大海里,有悠扬的“小船”,“小船”上有一位渔民自由地划船,小鱼成群结队,螃蟹排成行,生动地表现了孩子对美丽的大海的热爱和向往,幼儿的创造想象是丰富的,他们可以随心所欲的将现实和想象的东西绘制出来。愉快的情感体验,永远留在记忆中。

4在活动中,鼓励幼儿进行自我表现,培养他们创造的兴趣的个性

在创造活动中,既要用脑筋积极思考,用眼睛细心的观察,又要通过双手认真的劳动,在幼儿手脑并用的过程中,能够使幼儿的手、脑、眼等各种感官协调发展,逐步做到心灵手巧,从而使幼儿的综合认知活动有效地提高,可使幼儿养成勇于克服困难、集中精力、认真细心的个性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制作“娃娃”为例,我从各方面启发幼儿想象,用小瓶能做“娃娃”,还能用什么做“娃娃”?让幼儿大胆想象,自由创作。另外,小瓶除了能做娃娃,还能做什么呢?有的幼儿做出了小兔,有的做出了大灰狼……边做边讲,还编成了故事,整个制作过程妙趣横生,他们把平时十分向往的理想世界在做做玩玩中尽情地表现出来,充分体现了儿童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超级秘书网

幼儿美术论文范文2

一味强调创造力,忽略美术最基础的方法与技巧随着社会的发展,一种涂鸦式的绘画形式即“思维绘画”形成一股热潮席卷着当今的幼儿美术课堂教学,它依据儿童心理学、潜能科学、思维科学及创造学的理论,将心智训练、脑能训练与绘画艺术结合,从而缔造出了具有优化个性,优化思考状态的新派儿童绘画。孔子在《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思维绘画的课堂是把故事与游戏融于一炉,使幼儿进入情景中学习,从而满足了幼儿对于事物的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美好事物的兴趣,增加课堂的趣味性。然而思维绘画的教学特点是不限制学生的发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天性在画纸上自由挥洒从而得到自己满意的作品。俗话说无规矩不能成方圆,此教学方法不能使学生对美术创作的造型、构图和色彩等表现方法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并且在绘画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

二、针对幼儿美术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应对策略

幼儿教师在既不抹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同时还要上好一堂精彩的美术课,这不仅是对于一个幼儿美术教师的考验,更是对于解决当今幼儿美术课堂教育难题,教学方法的一个重大的突破口。简单的没有章法的信手涂鸦跟我们所谓的绘画艺术是截然不同的,涂鸦只是宣泄情绪和个人感情的一种形式,如果没有一定的绘画技巧和手段,它提高的仅仅只是幼儿的想象力而非创造力。然而想像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激发幼儿的想像力,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表现的空间,对发展幼儿创造力尤为重要。培养幼儿对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兴趣,使幼儿感受到美术课堂的乐趣,鼓励幼儿大胆的想象创造,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在幼儿美术教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学习思维绘画的教学优点,用故事,音乐,边做边玩等游戏,使幼儿感受到美术课堂的乐趣,让幼儿拥有新奇的情感体验,使幼儿创造出表达自身情感与体验的作品。因此,针对于幼儿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好奇心重的性格特点,教师应该采取适合激发幼儿美术课堂兴趣的方式方法,培养幼儿的兴趣及各种能力,促进幼儿自身的发展。“教无定法、学无定法”采用适合幼儿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方法,让美术课堂活起来。

三、结论

幼儿美术论文范文3

1.幼儿亲自参与收集过程,使资源更具情感性。以“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为立足点和归宿点,确定“以幼为本”意识,所开发的民间美术欣赏内容,要面向全体幼儿,要使每一位幼儿都喜欢参与,有能力参与,都能产生成功体验,促进每一位幼儿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因此,我们把挖掘地方美术欣赏资源,让幼儿从欣赏自己的家乡开始,喜欢家乡,喜欢民间美术作品,成为我们挖掘地方民间美术资源的探索点。我们带领幼儿深入民间,通过带领幼儿实地参观、图书馆查阅资料,通过网络搜集资料,挖掘吴越地区民间建筑、年画、石雕艺术;民间歌谣、童谣、传说故事;民间游戏、玩具;民间传统节日、服饰;民间音乐、戏曲欣赏、打击乐;民间传统美食等。幼儿亲身参与、亲自体验,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与共鸣。

2.发挥社会、家庭、社区的力量,使资源更具完整性。我们注重整合社会、社区、家庭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源远流长的优秀民间艺术作品,发挥多元文化的总体效益。如我们联系小满戏社团,请社团的人员为我们介绍小满戏的来源、请家长带幼儿去看小满戏,观察小满戏头饰的装饰物、戏服的图案花纹等,联合社区,采访当地的老人,并从他口中了解更多的民间习俗,如端午节挂彩蛋、穿老虎衣服,二月二吃桂花糕等本地习俗活动;还请民间面塑师来幼儿园传授捏面人技巧,请家长利用周末等带幼儿参观古建筑、各类石桥、先蚕祠,带幼儿品尝家乡的盘龙糕、大麻饼、梅花糕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收集欣赏内容的过程更加贴近生活,更便于幼儿感受和理解。

二、刷选民间艺术资源,使欣赏内容更适宜幼儿

民间美术作品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在挖掘有价值的民间美术欣赏内容时,不要一味的求大求全,也不是拿来就用,而是遵循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选择的每一个欣赏内容都符合幼儿的精神需要。

1.选材以生活性、活动性为原则,选择的作品要接近幼儿的生活,才会被幼儿理解和认识,才能引发幼儿进行相关心理、动作活动,使幼儿通过心理、动作等反应更好的来理解作品。如选择幼儿会经常经过的一些古桥,幼儿不仅熟悉,而且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观察。家家户户节日都要吃的盘龙糕,欣赏盘龙糕的形状、装饰的图案等。

2.要把民间艺术作品欣赏化繁为简,取其精华,选材以提高幼儿的艺术感受为欣赏目的。民间艺术作品生动有趣、自由奔放、色彩绚丽,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美感。这与孩子们平时接触到的儿童画有着很大的区别,从理解到实践再到创造,需要一个内化的过程。因此,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取其精华,帮助幼儿理解民间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及其深刻内涵。

3.选材要摒弃落后的资源,关注积极向上的。只有积极向上的资源,才有利于进行资源创新,使幼儿在原有经验上有提高。如有些民间艺术作品表现出欢庆、美满、喜悦、追求、向往美好等情感,如:“百子图”、“古建筑上的双龙雕塑”、“定胜糕”,这些象征美好愿望的作品,有利于幼儿在欣赏表面现象的同时,内化为自己的情感认识,激发幼儿再创造的热情。

三、归类民间艺术资源,使欣赏内容主题化

幼儿美术论文范文4

美术情境教学与讲授式、讨论式等传统美术教学不同就在于情感和情境上。笔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观察了几个美术情境教学活动,并结合情境教学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整理、分析,总结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活动的特征为以下几点:

(一)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

兴趣是孩子前进的动力。情境教育使孩子在体验趣味的基础上,在探索中收获巨大的欣喜,激发成就感。

例如《眼睛想象旅行》的情境活动,老师和孩子一起坐在软软的靠垫上,随着音乐展开旅行。旅行中,小眼睛似乎长了翅膀,它飞到了小河里,看到了太阳和小鱼在一起游戏,小眼睛飞到了……看到了……又和谁在一起……孩子们还把自己的作品用儿歌说一说:小眼睛变变,变成了热气球的世界;小眼睛变变,变出小刺猬的乐园;小眼睛变变,讲述着鲤鱼跳龙门的传说……从幼儿出发,将“趣”贯穿活动始终,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并有丰富的作品。

(二)以情感因素为动因,渗透教育性

李吉林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以情感为纽带”。儿童是最富有情感的,而情境教育正是利用儿童心灵上这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情感纽带的驱动作用。

例如中班美术活动《福娃啦啦队》,因为北京举办奥运会,孩子们对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特别关注。教师抓住孩子这个情感,进行活动的创设。在活动中,从开始观看FLASH,了解福娃的由来,到紧张激烈地观看福娃比赛“实况”,到组建福娃拉拉队进行彩绘布置,最后创设游戏情境进行福娃大比拼。孩子们的情绪始终高涨,教师用情感做桥梁,拉近了师幼之间的距离。

(三)以年龄特征为前提,体现游戏性

游戏是每个幼儿都喜爱的活动。在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孩子更加好地沉浸在教师创设的环境中,可以用游戏化的语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例如在幼儿初学画画时,经常可以看到画笔乱放、乱丢的现象,这样的习惯可以通过开展艺术游戏来纠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广阔的大海是鲸鱼的家,冰冷的南极是企鹅的家,辽阔的沙漠是骆驼的家……”老师创设游戏情境:“红、橙、黄、绿、青、蓝、紫”笔宝宝们要回彩虹家。和孩子们一边认识颜色、一边给每个笔找“家”,在这样的游戏中让孩子自觉自愿地摆放画笔,慢慢地养成了习惯。

二、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活动的指导策略

指导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采取的相对系统的行为。为了让孩子更快乐的接受美术教育,让美术情境教学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笔者结合美术情境教学活动的特征,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美术情境教学的指导策略,总结了以下六个方面:

(一)以语言描绘情境

想象可促进孩子更好地进行艺术创造。教学中教师通过和孩子谈话,创设与美术活动有关的情境,让每个孩子都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艺术的天空自由翱翔。

在《美丽的西班牙之旅》中,欣赏米罗的画的时候,就让孩子畅谈自己的感受。用语言的描述来表现情境,孩子的认知有着一定的指向性,并且这种语言带着感彩作用于孩子的感官,激发孩子的情感,帮助孩子的思维想象,从而使孩子进入特定的情境。

(二)以自然、生活展示情境

大自然中的感受、生活情境等都是创造的起点是灵感的源头。自然是那样的美丽多姿,生活是那样的绚丽多彩:有形、情、境。在自然生活情境中引导孩子去体验艺术的语汇、丰富创作的灵感是最恰当的。

例如美术活动《有趣的想象旅行》,旅行是生活的一部分,旅行中所见所闻更是大自然的杰作。老师以旅行贯穿活动,让孩子充分感受大自然的奇特景色,孩子在自己的想象旅行中才有了创作的根源,才会有更丰富的想象。

综合活动《大家来帮忙》,以汶川大地震的现场情境引导幼儿联想森林里发生地震的场景,用真实的生活情景展示情境,激发幼儿创作的激情;从汶川地震后为灾区人民造房子迁移到我们小朋友要帮忙森林的小动物一起盖房子,包括盖房子的基本要求都是以孩子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

(三)以游戏展现情境

在孩子们心中,各种绘画工具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概念,能画出线条色彩,是这种“玩具”的特殊功能。笔者开始了游戏在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在组织幼儿绘画过程中,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化的手段,使教育语言成为孩子能听懂的游戏化语言,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得到发展,让他们感到美术活动本身就是轻松愉快的游戏。

例如小班美术活动《和叶子做朋友》,自始至终孩子都是沉浸在游戏的氛围中——和各种各样的叶子做朋友,做游戏。首先用玩宣纸给叶子拍照的拓印的游戏;然后在印画画找秘密,玩添画的游戏;最后大家都很开心地下雨啦,体验晕染的游戏,每一个环节孩子都在“玩中学习,玩中作画”。

(四)以表演体会情境

表演是直观的、是视觉的,通过表演传达信息、反映情感,增强情绪体验,有利于孩子在作品中的情感再现,并且也是孩子乐于接受的。

在活动中,可以以表演的形式开始,让孩子一下子融入情境,充分传达直观的信息和情感;以表演的形式结束,孩子通过肢体可以更加自如更加愉悦的表现自己内心世界。情境表演极大地调动了孩子学习与探究的积极性与激情。

(五)以多媒体演示情境

在美术教学中使用电脑,创造出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的生动、形象的情境,能激发孩子学习美术的兴趣,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从而提高了美术课堂效率。

《美丽的西班牙之旅》中的师幼合作创作范例这个环节就用到了多媒体演示情境这一策略。教师用电脑软件与孩子一起在米罗的画上进行再创造,画面生动形象,一下子就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住了。化静态画面为动感画面,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从而使课堂教学变为孩子边看、边听、边动手实践的全新教学情境,当孩子在美的氛围中进行创作时,自然会用心灵绘画,释放自己的潜能。

(六)以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中优美的旋律、跳动的音符、轻快的节奏都会撞击、触动孩子幼小的心灵,随着音乐波动变化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以音乐渲染情境,更容易把孩子带到特定的情境之中。

幼儿美术论文范文5

(一)多媒体技术含义

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把文字、图形、影像、动画、声音及视频等媒体信息都数位化,并将其整合在一定的交互式界面上,使电脑具有交互展示不同媒体形态的能力的技术。

(二)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征

1.信息媒体多样化,即多维性。多媒体在内容上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优势,它将多种媒体特性“集于一身”,这是指多媒体技术具有的处理信息范围的空间扩展和放大的能力。

2.集成性。它是多种不同的电子信息的集成,并把结果综合表现出来,这种集成性不仅是指多种媒体单一的罗列,而是将多种媒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它是信息系统层次的一次飞跃。

3.交互性。交互性是多媒体技术最大特色之一,也是多媒体技术的关键特征。用户可以介入到各种媒体加工、处理的过程中,从而更有效地控制和应用各种媒体。交互性可增加对信息的注意力和理解,延长信息存储的时间。

二、多媒体技术提高幼儿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一)多媒体的利用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营造出感官上的刺激,通过生动的画面来理解英语的意义,使幼儿进入一个直观、有趣、生动、活泼的英语情境,以此引起幼儿对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使幼儿能在多媒体英语环境中自主愉快地学习英语。

(二)多媒体的利用可以帮助幼儿提高英语语言能力

结合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幼儿听到标准的发音,并结合视频或图片的方式将幼儿带入语境中,使之有意愿主动根据多媒体中所播放的发音去模仿学习。

(三)多媒体的利用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可以在课前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多种教学方式,结合幼儿的反应及反馈,选择适合幼儿程度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帮助不同层次幼儿英语水平的提高。

三、多媒体技术辅助幼儿英语教学的实例应用

(一)多媒体技术辅助下的幼儿英语语言知识教学

语言知识教学是指以语言知识为对象的教学,是幼儿英语教学的核心,主要涉及语音、词汇和语义教学。

1.多媒体技术能促进幼儿英语语音的习得。目前的传统英语教学很容易忽视语境、语音、语义三者的结合,使幼儿很难将单词的发音与实景情境统一起来。但是随着多媒体技术引入幼儿园,我们发现幼儿的英语教学已经潜移默地开始了着实有效的变革。比如“Goodmorning”“Goodafternoon”“Goodevening”“Goodbye”等英语礼貌用语的学习,教师可先制作Flash,进行情境的展现。情节要贴近幼儿生活,可以限定为幼儿早晨到幼儿园看见教师,进行相互问候,晚上离开幼儿园时师生间的告别等。多媒体进行Flash播放过程中,很容易将幼儿带进真实的情境,即使在没有得到提示的情况下,幼儿也能猜出这些礼貌用语的意思。在稍后的互动环节,幼儿就会主动模仿Flash中的语音,并乐意与周围小朋友进行现场互动。最后,教师再播放一曲既有图像又有歌声的幼儿英语歌,内容也是这些礼貌用语的运用,让幼儿在英语语境中掌握发音,以此完成习得的巩固。

2.多媒体技术能促进幼儿英语的词汇教学。为了改变传统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多媒体的出现可谓突破了一直以来的教学瓶颈。如在学习数词“one”“two”“three”“four”“five”,幼儿很难把这些单词与1、2、3、4、5等阿拉伯数字联系在一起,所以教师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个PPT课件FiveLittleMonkeys,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幼儿很容易将单词与含义统一。另外教师可以让幼儿一起做游戏,每组5个小朋友围成一圈,然后每个人扮演一只PPT里面小猴子的角色,于是每个幼儿通过聆听儿歌来协调自己的行动,将课件中的英文数字与所扮演的角色相融合,从而在游戏中掌握词汇的含义。

3.多媒体技术能加深幼儿对英语语义的理解。语义的理解有助于幼儿英语交际沟通的实现。如在学习AliBaba’sFarm(阿里巴巴的农场)这首幼儿英语歌曲时,由于词汇量较大,幼儿可能开始只能记住曲调和简单的词汇,但具体的语义则根本无法理解。但通过Flash软件的播放,幼儿很容易将声音、图像内容与歌曲内容匹配,通过小羊,小牛和小猪的叫声和图像掌握lambs,cows,pigs的含义,最后结合人物装扮推测出阿里巴巴是个农民,而且他的农场里有很多小动物。如此一来既掌握了每个重点单词的含义,又理解了整个歌曲的内容。

(二)多媒体技术辅助下的幼儿英语语言技能培养

幼儿英语语言技能培养是指,对幼儿进行系统地训练,进而提高其英语语言技能。幼儿英语语言技能培养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和实践技能。

1.听的方面。传统的听力教学,以磁带、MP3、光盘的读为主,幼儿通过耳朵这一感观接受知识,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过于枯燥,很难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而在多媒体环境下进行听力练习则要生动得多,相比单一的听觉,视觉感听一体的效果更适合低龄幼儿的学习规律,也更有效地帮助幼儿提高听力技能。例如,“mother”和“grandmother”两个单词,有相同部分的词根,幼儿就特别容易把这两个词混淆。如果幼儿在听发音的同时,辅以一张图片上面画着一位年轻的女士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进行对比,那么幼儿再次听到这两个单词发音时就更容易进行区别,从而达到听力的提高。

2.说的方面。至于“说”这一技能,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边看边听进入一个直观生动的英语情境,从而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使幼儿自觉模仿相应的语音语调,在欢快的情绪中自主进行开口发声阶段。

3.读的方面。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读”的技能的培养,通常是教师进行所谓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所带来的结果,主要还是以教师为主导,而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幼儿“读”的水准。多媒体技术通过播放标准录音或视频,使得教师和学生的发音都突破了被曲化的命运。

4.写的方面。较之其他几个技能,“写”的技能对幼儿来说更加困难,属于动手的实践技能。教师在教授幼儿背写英语单词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完成教学目标。如使幼儿掌握“Cat”这一单词时,可通过带有小猫的图片作为释义的提示,然后逐个字母填空的方式完成最后的默写。

(三)多媒体技术辅助下的幼儿英语语言情感培养

情感培养是人的素质培养的重要方面,它包括信仰的树立、品德的修缮、性格的陶冶、精神的充实等具体内容。

1.通过静态的多媒体技术培养幼儿英语语言情感。教师可以通过静态的多媒体技术来展现一些英语国家的人文风情、地理状况、性格特性。例如用图片来展现英语国家的地理位置、展现英语国家的国旗、展示英语国家人种的构成。这样幼儿接受起来就更加容易,比单纯教师的说教说明所取得的效果更好。

幼儿美术论文范文6

①远足工作的系统构建首先是选择恰当的主题和任务,因为主题不同幼儿活动的兴趣和内在动机不同,那么幼儿在远足活动中的心理反映就不同。主题是一个活动的灵魂,它决定了整个活动的性质,通过任务引导幼儿参与进来,对他们的思维进行定向,心理进行激发,才能最终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是对远足活动内容、形式、方案设计的策划,舒适安全第一,人性化教学第二,因材施教第三。通过精心的设施、材料准备,适当的感官刺激,知识点的准确穿插,以求最终达到教学与环境相结合,活动与生活相结合,时间与环节相结合的目标。最后,远足活动是教育的持续,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吸引儿童参加活动还不足以保证教育的效果,只有从旁边获得评价有益的结果才能带来满足今后并诱发今后的行动。因此,教师应该在远足活动结束后对幼儿进行记忆强化,在活动以后的教学中时时帮助幼儿回忆,最终提升幼儿的经验认识。

②街头艺术激发审美情趣的必要性研究幼儿在幼儿园的审美情趣主要来源于传统美术教育活动中的培养,所接触的大多是画纸画布上的艺术作品,种类大多为油画、国画、水彩画等,作画的材料多为各类颜料、水彩笔和油画棒。容易让幼儿在脑中形成固定思维,认为美术就是这个样子。而街头艺术打破了这种思维定性,无论是在创作地点、创作材料还是表现形式上都给幼儿带来全新的感受,不仅极大丰富了幼儿对艺术形式的感知,更大大拓展了幼儿的艺术想象空间。只有打破了艺术表现形式的单一性,激发审美情趣的多元话,才能使幼儿在艺术创造力上天马行空。

③街头艺术激发审美情趣的可行性研究以美感人,以情动人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激发审美情趣的主要手段。在街头艺术的活动中,幼儿因为自身的兴趣始然,同时又在观察、触摸和联想中获得了自我享受。街头一件件表现方式各异的艺术品,老师的循循善诱,幼儿的全身心投入,激发了幼儿在审美中的喜悦感、自由感、质疑感、惊异感等,调动了审美潜力,产生了审美激情。

于是,街头艺术在激发审美情趣的可行性上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提供的审美素材丰富而且角度各不相同,好比同样是雕塑,其作者的创作构思和表现手法都会有很大的不同。幼儿其实也是有各自喜好的,他们总会找到自己称心如意的艺术作品,主动地激发自己的审美要求。二是街头艺术的审美中出现的闪光点多。美是通过媒介展示出来的,而这些媒介往往具有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局限性,在户外具有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直观媒介更多一些。因此,在远足活动中,当幼儿更贴近自然,更贴近生活,那么审美过程中的闪光点也会更多。

二、具体研究过程通过对本园幼儿三个月一系列远足活动的总结,课题组准备从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细化总结,主要从审美价值的不同角度,幼儿在不同街头艺术中的不同表现在以及审美情趣培养中的细节把握这三个方面入手。

(一)审美价值

1、“街头艺术”和幼儿的成长相结合

(1)静态“街头艺术”的欣赏教育如:雕塑、涂鸦墙、广告牌、橱窗艺术等等都属于静态的“街头艺术”。欣赏教育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美术作品,从自然环境中发掘美好事物,了解形式美的初步概念是欣赏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只有学生丰富了他们的美感经验,才能提升他们的审美评价能力。如何从不同角度、不同元素、不同心情去“读”懂美术作品中的美感和内涵是欣赏教学的重要方法和策略。幼儿的感官主要来自于色彩、线条和形状,而意境则需要老师去启发,如从马风驰电掣的奔跑图画解读为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从欧陆风情建筑群解读外国的文化;从斑点狗群去解读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等等。

(2)涂鸦审美教育涂鸦墙在南汇惠南镇的街头时常可见,而幼儿正是一个喜欢涂鸦的最广泛的群体。4岁左右的孩子在涂鸦的时候往往没有顾虑,创造性很强,我们把这一时期寓为创作的黄金时代。他们喜欢随心所欲地去画,不愿意接受技法的限制,没有比例空间的概念,为了表达自己的意思,可以随意夸张某一部分。涂鸦是一种原始表达愿望的潜意识体现,在涂鸦中帮助孩子们保持主观的意志和夸张的手法,并借助外景色启发他们自由思索,大胆想象,最终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孩子间互相交流彼此对涂鸦墙上面图形的各自看法,主动参与实际的涂鸦绘画中,对审美教育效果来说会更好。

(3)动态“街头艺术”的人生观启发街头献艺、街头表演、行为艺术等等都属于动态的街头艺术。远足活动的根本意义在于贴近生活,而贴近生活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认识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幼儿大多都是好动的,而让他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进表演中去,不但增强了幼儿的体力和脑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外面的世界有了更直观的感受。老师适当的表扬,让孩子们在街头表演中获得成功的经验,对于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是非常有帮助的。让他们认识到世界的美好,对这个世界充满爱心,不正是审美情趣的最高要求吗?通过街头献艺的活动,孩子们用自己的汗水创造了社会效益,老师帮助孩子们认识到奉献的意义,乐于帮助他人是种美德等等,让幼儿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价值观。

2、街头审美的人文价值很多的雕塑、建筑、图画都是以文化为载体,浓缩人类文明,包含丰富的礼仪形式。它们所体现的对春天的期盼,对自然的亲近,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对家庭的热爱,对天伦之乐的享受,对先烈的缅怀,对亲情的寄托,对友情的珍视,对情绪的宣泄,对人性的回归,对和谐的追求,它们所具有的伦理道德、文化审美内涵,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人生意义,具有潜在的人文生命力。远足的本身就是自然和人浑然一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街头审美则是自然与社会、人与伦理秩序相得益彰,艺术与道德的合理结合。这正体现文化即人化,意味着自然的人化,人自身的人化。通过街头艺术实现人文氛围的浸染,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传播,促进幼儿良好人格、气质、修养等稳定内在品格的形成。

(二)幼儿在街头艺术活动中的表现

1、群体表现(分为:高、较高、一般、不高)

街头艺术类型兴趣集中度注意力集中度活泼指数相互交流程度

雕塑较高较高高高

店面招牌一般一般不高较高

涂鸦墙高较高较高较高

各式建筑一般不高一般较高

橱窗艺术较高一般较高较高

根据上图的数据进行分析,在街头艺术的活动中,不同种类的街头艺术其优势具有很大差异。综合来看,雕塑和涂鸦墙最能调动起孩子们的兴趣,究其原因无非两点一是幼儿的爱模仿,二是幼儿的表现欲。雕塑的生动形态往往能让幼儿在模仿中增强物质的形体认识,同时幼儿的涂鸦欲望仍然很强,如果在街头艺术中将幼儿引入实际的涂鸦活动中,可以更加广泛和迅速的调动起幼儿审美情趣。同时,我们还发现,无论是哪种街头艺术,幼儿之间的互相交流都明显要比在幼儿园多一些。这就说明,幼儿在街头艺术活动中产生了沟通欲望,而这一时期正是幼儿语言教育的关键时期,《幼儿园教育纲要》强调“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街头艺术锻炼了幼儿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境下使用不同语言的能力,也对艺术性语言具有较强的敏感性,一定程度也促进幼儿审美能力提高。

2、个体内在精神表现和意志品质表现(积极的方面)

内在精神表现:①愉快②热情③求知④个性⑤专注⑥自由⑦放松

意志品质表现:①热爱生活②互助③理解④独立⑤坚定

【静态街头艺术】内在精神表现意志品质表现

雕塑①③⑤⑥⑦①④

店面招牌①③⑥⑦①

涂鸦墙①④⑤⑥⑦①②③

各式建筑①③⑥⑦①

橱窗艺术①⑤⑥⑦①

【动态街头艺术】

街头献艺②④⑤①②③⑤

街头表演②⑤①②③⑤

行为艺术④⑤①④⑤

根据上图来分析,内在精神方面,静态街头艺术活动中,幼儿们内心相对放松,并且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兴趣盎然,普遍感到愉快;而动态街头艺术中,幼儿相对感觉到拘谨,由于过于专注或者紧张,并未表现出太多的愉悦感,但是他们却在意志品质上获得了提高,因为通过活动中幼儿之间的交流和互助,幼儿学会了相互理解,并慢慢懂得坚强和独立。我们也欣喜的发现,无论是静态街头艺术还是动态街头艺术,幼儿都会更加热爱生活,理解生活。

(三)审美情趣培养中的细节把握

1、动作和语言上的把握街头艺术的形体模仿是促进情趣教育的重要环节,可以把“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形式引入到去街头艺术的审美中来。如观看海螺雕塑的时候,老师此时就拿个道具放在背上,然后弯着背模仿海螺的缓慢移动,然后询问孩子们:海螺是怎么走路的呀?孩子们争相模仿的时候,就再进一步提问:海螺为什么要背这样一个重重的东西呢?让孩子自己讨论,最后再揭示答案:海螺是为了要保护自己。在整个过程中,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和形体把孩子们仿佛带进了海洋世界,让孩子们不但增长了知识,也形成了更加形象主观的思维习惯。

2、艺术上的“突然进入”孩子们的注意力往往很难集中,在课堂上如此,在户外更是如此了。老师应该周密的作好前期安排,就如同话剧表演的舞台布置一样,给孩子设置引人入胜的“艺术跳入”环节,通过对孩子的感官产生刺激,迅速吸引他们的眼球和耳朵。例如在瓦罐喷泉的艺术审美上可以实现让喷泉的管理单位将水关闭,让孩子们在喷泉旁边观看的时候突然让喷泉展现出来。用一种“突然进入”的视觉或听觉美感去提升孩子们的审美情趣,老师这个时候只需要当好一般导游的角色就行了,让孩子们自己多看、多听、多想,用心去感受艺术的真谛。

3、消除影响老师要十分注意审美对象的两面性,一方面审美对象可能促进审美情趣的形成,另一方面也可能对孩子产生的消极影响,因此老师要权衡利弊。因为孩子知识经验有限,辨别是非能力差,而又喜欢模仿。孩子欣赏艺术作品时,尽量避免提及那些消极元素。幼儿的自制力普遍较差,还不完全具备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反应的能力,因此老师要懂得对幼儿的习惯培养,景区内出现的例如乱扔东西、践踏草坪、折花攀枝等行为,要及时作为反面教材对幼儿进行教育,消除外来影响。

三、研究取得的初步成果

1、创设环境引导感受

通过一系列活动,我们已经对主题策划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发现在街头艺术活动中创设环境元素能引发幼儿更加直观地对美产生一种认识和反映,包括场地选择和划分,优美作品的选择,整个氛围的营造,主要是环境中的背景和音乐。

2、和谐交流激发爱

人与人之间和谐友爱关系时能产生的一种愉快心理体验,交流的和谐感对人的心理情绪影响是十分重要的。除了教师对幼儿的关心和爱护外,在街头艺术活动中,一旦发现幼儿之间相互友好、帮助的行为时,老师应及时地让幼儿知道,这种表扬可以激发幼儿彼此间的互相理解,为审美情趣的健康形成奠定群体基础。

3、从评价美到表现美

审美情趣的真正提高,不应仅仅停留在欣赏层面,应该让幼儿在感受美、理解美的基础上,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并通过言行表现出来。评价美是幼儿与幼儿间,幼儿与老师间的互动,而表现美是幼儿和自己,幼儿和这个客观世界的互动,幼儿要健康成长就必须战胜自己,融入世界。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利用幼儿评价美的基础,积极为他们创造表现美的平台,例如举办服装表演、涂鸦大赛等等,激发幼儿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原始动力。

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