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单位会计核算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单位会计核算制度范文1
会计核算是指会计主体对已经发生或是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相应的核算,其实是记账,算账,报账的总称,只有很好地做好会计核算才能做好会计工作,并且会计核算的顺利进行这样将有利于更好地进行会计的相关工作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及编制准确和及时的报表,可见实现会计核算的顺利进行对会计工作的重要作用。现行的会计制度随着我国财政体制的改变也有了相应的变化,如在进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时每年都会制定相应的政府收支的科目,这是需要适时的增加或减少会计科目,此外还需要对账户做相应的改变,这样也对会计核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改变同时使得会计要素有了改变由原来的三个会计要素变成了五个,因此会计核算也要发生改变。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主要是体现在随着我国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制度改革,使得企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为了使得会计的核算能够跟上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并且以确保企业的经济不受到影响,这就需要事业单位对会计核算制度提出相应的改变。然而现在事业单位主要是在采用收付实现制的方式进行会计核算进行的,这其中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因此需要对企业的会计核算进行改革,以更好地规范国家预算资金的使用,此外还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强化了事业单位在社会中的职能,可见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可行性:主要是可以借鉴外国在会计核算方面的改革,并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即事业单位的会计业务的范围和事项等方面的特殊性,对事业单位中的会计核算进行改革,可见在进行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上具有可行性。
三、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3.1 会计制度不完善。
会计制度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方面:第一,在实行会计核算改革后,虽然针对事业单位的情况建立相应的法律和制度,但是在实际的开展中因为会计核算人员的能力有限和事业单位还没有设计出较合理的会计核算的制度如在会计的科目和核算的内容上就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这些使得会计核算未能很好地开展。第二,由于在不同的事业单位中对会计的科目及会计的内容上有一定的不同这使得不同的事业单位之间出现了报表不能一致的情况,这样导致了会计信息的不准确性及理解性较差,并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事业单位在经济方面的往来更是密切,不同单位不同的会计科目这使得单位之间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出现了困难。第三,我国对事业单位的监督制度不到位,虽然会计在进行核算制定了相应的条例,但是由于监督的不够好,企业在进行经济活动时违反了成本过低或是不力造成了有法不依等违法的操作。第四,事业单位内部因控制制度不健全也使得会计核算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主要是一些事业单位私自挪用国家的专项金或是对一些项目进行私自收费等这些行为都是由于会计制度不健全造成的。
3.2 会计的行为不规范。
会计的行为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下面的的情况中:第一,原始凭证方面,存在着填写不完全,主要是在一些项目中没有进行填写或是表述不清晰,甚至对其中的一些数据进行更改,论文格式这样的行为严重违反了事业单位中在会计核算中的相应的规定即在填写会计凭证是必须将其填写完整,而且对数据不得随意更改否则将严重的影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第二,记账凭证方面,同样存在着与原始凭证一样的问题,并且对原始凭证的审核并没有达到要求。第三,在账务方面,主要是指由于在事业单位的内部由于实行财务与会计核算的分开管理,这种形式大大的对企业的财务管理造成了影响,使得单位的管理事物和账簿之间进行了严格的划分,因为这样的结果是财务人员只是在资金的规范使用方面发挥着作用,但是并不能实现对事业单位的资产的监督。第四,在对支出方面的审核和控制也出现了力度不行等,主要是在原始凭证的审核手续不完整。第五,在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上实行的是收付实现制这种做法反映的会计信息并不能符合配比原则,并且不能准确反映事业单位的结余情况,不能准确反映事业单位的资产和负债情况,这些都是会计的一些不规范行为。
3.3 会计预算的执行力较差。
事业单位预算的执行能力较差主要是表现在以下的一些方面:第一,事业单位对经济活动中的一些资金支出情况并没有进行很好地记录,并且在对资金的管理和审核方面并没有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这种情况很大的程度上造成了资金利用的浪费。第二,在事业单位对预算进行编制的过程中,每个部门都在争取自己部门的最大利益,并没有就公司的整体情况进行把握,这样为预算的进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第三,一些事业单位在使用专项资金上,只是对拨款的过程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但是专项资金分配到各部门中将不再对其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这样往往导致了专项资金并不能很好地发挥其的作用,甚至有些单位对于专项资金的分配中,并没有将专项金用于专项的研究,而且事业单位使用这些资金对其他资金的不足进行弥补,以上的这些情况都导致了会计预算的执行能力较差。[LunWenData.Com]
3.4 会计核算实物存在问题。
会计实务核算方面:主要是对于固定资产的核算问题和无形资产的核算问题上出现的问题。在固定资产的核算上,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并没有得到很好证实,固定资产应该只是核算账面的价值并不计提折旧。在无形资产的核算上,一般事业单位对无形资产时常忽略,即使将其登记入账但是还是会存在不健全的情况,并且事业单位对无形资产的认识不足,这样都造成了对无形资产的浪费。
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
4.1 完善会计核算体制 .
在进行会计核算体制的完善方面需要从下面的几方面着手:第一,在各项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实现其科学和实用性,并且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的监督体系,对于非法行为要依据相应的法律和法规对其进行严惩,这样将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由于会计核算导致的损失。第二,完善事业内部的监控体制,对事业单位中的一些工作进行严格的规范并对任务进行很好地控制,这样才能使会计核算顺利的进行。第三,坚持收支两条线的方针,并要继续加强国库集中收支政府的集中采购为重点的制度改革,认真贯彻制度的实施,规范好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
4.2 加强财务的监管工作。
事业单位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内部管理体制,科学的对财务进行监督管理这将使得财务管理活动顺利进行,为了做好财务管理的监管工作,这就需要做到:第一,加强对事业单位的日常经济活动的收支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第二,事业单位预算的一些情况需要与任期领导的离任专项审计要进行结合,这样可以提高在任领导对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的重视。第三,在财务方面实行公开制度,通过民主和大众的监督来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进行提高。
4.3 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将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的顺利进行有很大的影响,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不断地改革中,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将成为事业会计核算进行的重要内容主要可以采取以下的一些方法对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素养进行培养:第一,首先要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可以通过学习班或是对会计人员进行定期的集训以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第二,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方面的考核,并对财务人员的工作提出标准和要求,促使财务人员不断的自觉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第三,在招聘财务人员时需要提高标准,以便引进高职业技能的财务人员。
4.4 正确反映资产的价值。
要想正确地反映资产准确的价值这就需要从下列几方面进行着手:事业单位在报表中要对固定资产的价值要正确的反映,这就需要遵循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并且将固定基金取消掉,并设置累计折旧作为备抵账户,并且需要在负债中增加固定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及固定资产净值的内容。第二,在对无形资产的核算中要确保对无形资产的价值要很好的利用,以便使无形资产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单位会计核算制度范文2
关键词: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影响
为更好的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积极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重要发展局势,财政部门在2014年1月1日在颁布《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该项制度的出现不仅提高了行政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并且增强了行政单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全面性[1]。根据对《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解读,无论是会计科目核算的内容还是报表体系构成均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为进一步阐述该项制度对我国行政单位会计核算所产生的影响,本文从诸多角度分析,希望能够为行政单位会计人员提供理论借鉴。
一、《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实施的重要意义
在《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行政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得到加强,这不仅有利于行政单位权责发生制财务报表制度的建设,并且能够推进我国行政单位会计工作的创新变革,提高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工作质量。
(一)《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顺应财务管理工作改革内容在《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推出之前我国纷纷推出了不同类型的财务工作改革条款,其中涉及到的内容包括预算制定、政府拨款等,这一系列内容的改革均需要会计核算制度进行支撑。另外,在在2013年国家财政部门所制定的《行政单位财务管理规则》中,对行政单位预算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将《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积极应用其中,能够完善行政单位的会计信息,将各项改革措施进行落实。
(二)《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能够提高行政单位会计信息质量众所周知,行政单位的财务会计信息质量对整个财务工作起到直接作用,行政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好与坏关系到了财务工作的优与劣,决定了行政单位财务状况以及财务预算执行的整体质量[2]。在旧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有关会计核算的内容非常少,没有严格按照实际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采取解决措施。比如旧的制度并没有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问题进行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虚增行政单位的账面价值。在新制度上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严格规定,不仅可以提高行政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并且也增强行政单位会计财务管理质量效率。此外,在《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明确要求加强会计人员的教育与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基本素养以及业务能力,增强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力。与旧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相比较,新制度的出现可以激励行政单位员工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让员工在实际操作能力中发挥出最大的限度。
二、《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对行政单位会计核算所带来的影响
根据对《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解读,行政单位会计核算有所影响,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在《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对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科目的核算内容进行设定,并将旧制度中所规定的“固定资产”核算内容由行政单位负责人进行管理与维护,为公众提供服务的公共基础设置进行核算,并且还将其计入到了“公共基础设施“之中,这种现状能够对固定资产核算项目进行划分,能够保证固定资产核算项目的有序开展[3]。
(二)在《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之中将旧制度中所设定的“库存材料”这一项目进行改变,改为“政府储备物资”与“存货”两个科目。新增加的两项科目符合行政单位的基本要求,并且从行政单位实际角度出发,“存货”科目主要是对行政单位中价值比较小的物资进行核算,而“政府储备物资”科目是对我国行政单位直接存储管理的各项物资进行核算。
(三)在《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将旧制度中“暂付款”科目取消,并且严格按照科目的内容将内容性质计入到“应收账款”以及“预付账款”之中。并且将旧制度中记录在“暂付款”之中还没有出售的物资款项记录到“应收账款”之中,将采购物资记录到“预付账款”之中[4]。这种新制度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旧的制度,并且推动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得到稳定发展。
(四)在对旧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可以了解到“固定资产”科目主要采取的核算制度为“双核算制度”,在《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之中,在原有基础上曾倩了各种非货币性质以及负债科目的双核算制度,比如像“应付账款”、“长期应付款”、“预付账款”等。
(五)在《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之中又增设了两个科目,分别是代偿债净资产与资金基金。其中代偿债净资产主要的核算内容是对净资产的抵押资产进行核算,通常情况下,在我国行政单位对净资产核算的过程之中,往往需要将财政拨款资金与其它资金进行结转,然后再进行核算[5]。此外,资产基金科目的核算内容主要是对行政单位中的预付账款、存货以及无形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所占据的金额。
总而言之,在《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实施之后,对我国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可以将政府资产的负债情况进行表现,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全面性,可以对行政单位财务状况进行客观反映。在《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指引下,可以提高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可以促进行政单位的长期稳定发展,对推进我国公共财政预算管理的改革具有重大作用。由此可见,《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我国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稳定发展,能够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付美华.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对资产处置的影响[J].会计师,2014,02:12-13.
[2]刘艳丽.新制度对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分析[J].会计之友,2014,25:74-77.
[3]刘艳丽.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对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影响[J].财会通讯,2014,22:56-58.
[4]杨周南,毕瑞祥,吴鑫.会计核算和管理模式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管理模式的影响[J].会计研究,2005,05:66-70.
单位会计核算制度范文3
【关键词】新制度;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进步,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不断拓展,会计制度逐渐出现局限性和弊端。财政部为了让事业单位适应社会发展,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修订,并于2013年开始全面施行。观看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旧制度相比,在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净资产类账户、收入类账户和支出类账户五大类账户会计科目和财务报告中有很大变化,新制度的改革符合财政改革需要,全面完善了会计科目体系和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使得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更细化,更规范化。
一、正确运用权责发生制
新制度中明确规定事业单位会计经济业务核算应采用权责发生制,在具体制定权责发生制时,事业单位应明确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范围和技巧,以及权责发生制的适用条件。如,权责发生制运用于其他盈利性活动,而收付实现制则应用于专项财政拨款。另外,事业单位还需要处理好基本建设投资会计工作。在新制度中新增“正在建设的工程核算”项目,事业单位应设立专用账户对在建工程承建进行单独核算,实行独立管理。在新制度背景下,事业单位基本建设项目余额由专用账户进行核算,核算依据为日常会计核算基础与实际发生额。在新制度中,资产类和净资产类会计科目变化最大,直接影响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编制和财务报表编制,因此事业单位应加强资产类和净资产类核算管理。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新制度中对固定资产的规定也有很大不同,具体表现为固定资产入账条件和标准的变化,故此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务处理中,不能构成固定资产,而是将资产余额转入“存货”会计科目。另外,新制度中还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进行重新规定,最大的亮点是“虚提”固定资产折旧,具体按照“固定资产”会计科目和“累计折旧”会计科目,判断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和损耗情况。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工作,全面系统核算固定资产后,按照新制度相关处理规定,对固定资产进行重新分类,重新估计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已使用年限、固定资产剩余使用年限等,对固定资产折旧进行补提。
三、强化零余额账户管理
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新设资产类“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匹配与财政改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强化零余额账户管理,加强资产核算管理。第一,加大零余额账户监管力度。事业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向财政部门申请专项资金,经由财政部门审批后,层层下调,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管理。财政部门对事业单位计入零余额账户的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考评,监督财政资金流向,严格按照资金使用规定实施资金使用计划,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第二,减少零余额账户操作步骤。在零余额账户资金实际操作过程中,账户资金到账速度高于资金支出速度,导致账户资金到账与实际支出进度不一致。因此,要结合事业单位零余额账户实际情况,简化账户资金使用审核级次,缩减账户资金支付程序。在设计零余额账户资金使用流程时,尽可能的简化录入、审核、确认程序,增强审核系统灵活性,实现资金即时到账。如,国库集中支付用款额度采取限时办结制度,提高资金使用审批效率。第三,规范零余额账户操作。零余额账户资金存在“只许出不许进”的特殊性质,除了在资金支付过程中,发生退款被退回零余额专用账户。所以,事业单位应在确认收款人基本信息后,确认无误再打款支付,严格规范财政授权支付操作业务,降低资金被退回概率。在资金审核过程中,一旦银行发现错误,应及时查明原因,退回资金,因此银行要仔细审核。
四、完善财务报表核算
在新制度中新增“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改进和完善了事业单位各财务报表项目、排列方式和结构,使事业单位会计惯例与财务报表体系更加协调,满足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多方面信息需求,增强财务报表体系实用性,财务报表体系更完整。事业单位应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按照新制度规定,有效规范财务报表体系,全面改革资产负债表,新设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完善收入支出表结构,强化会计附注披露。事业单位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收支两条线、部门预算制度,详细规定了财务报表编制要求,财务报表内容和注意事项,完善事业单位财务报表机制。新制度的实施,给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带来很大影响,新增五大类会计账户和财务报表体系,凸显出新制度会计核算主体和基础的优势,要求事业单位正确运用权责发生制,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强化零余额账户管理,完善财务报表核算,加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菁.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评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04:172-173.
单位会计核算制度范文4
关键字:会计核算;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我国的会计体系按照核算主体性质划分为企业会计体系和预算会计体系两大类。预算会计体系主要包括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和财政总预算会计两个分支。通近几年来,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越来越快,事业单位核算会计的客体运行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颁布和实施《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是我国会计准则体系进一步完备的标志,也表明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更加完善。虽然我国事业单位现行会计核算制度有其所独具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新的问题需要解决。
一、事业单位现行会计核算制度的有利之处
随着《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我国会计准则体系进一步完备,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也改善很多,较之以前更加完善。
第一,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得到确定。《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一次把会计核算的11条一般原则全面系统地提了出来,统一协调了不同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使之具有了可比性。
第二,统一核算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事业单位收到的预算外资金不再单独设帐,其支出按性质划分;预算外资金是财政部门对事业单位的一种注入资金的渠道,由财政部门决定注入的数量和多少。将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统一核算处理,使事业单位的会计处理变得简单易行,也使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得到综合平衡。
第三,规范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加强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不仅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还规范了会计核算工作,突出了会计核算的方法。在原来,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内容是混合在一起的,不容易区分;现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则明确了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关系,加强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第四,会计集中核算制是财政体制改革的新举措之一,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会计集中核算制能自始至终全面监控资金运动,推动了反腐倡廉的深入开展,堵住腐败的源头。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各预算单位银行不允许另设账户,而由会计核算中心统一集中设立账户,有利于规范会计行为,控制财政资金的支出,使财政资金支出的真实性得到保证。会计集中核算还统一了支出标准和审核标准,,有利于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的实现,保证各项财政规定能得到贯彻的执行。
二、事业单位现行会计核算制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已经开始建立会计核算管理模式,核算的管理制度和客体运行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现行会计核算制度逐渐表现出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
(一)会计制度存在着问题
现行的会计制度并不是很完善,虽然改革后的事业单位会计法律体系较之先前有很大改进,与事业单位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也能相符,但在会计实务中,仍难以顺利及时地开展基层单位的会计业务,并且不同的事业单位的会计业务的具体执行办法也不一致。在会计科目和核算内容的设计上, 还存在着与部门预算编报不一致的现象。一些单位的实际情况并不适合执行单一的会计制度,从而出现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差、可读性不强的问题。由于省、市、县各级行业部门的经济业务往来增多、日益复杂,但单位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数量有限,使有些经济业务不能得到准确的反映。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收付实现制就是将本期全部现金收入作为本期收入, 将本期全部现金支出作为本期耗费。收付实现制虽然能使事业单位的现金流量得到客观反映,但它存在着年度收支不配比的问题,因为按年收取的一些收入,在当年可能无法全部支付与其相配比的支出项目,这些支出也可能会发生在下一年。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会导致会计信息模糊不清,不利于事业成本的准确核算和成本效益观念的形成,更不利于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活动的开展。
(三)会计核算实务中存在的弊端
1. 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在固定资产原值中不能得到真实反映。资产总量随着固定资产的磨损而虚增,账面价值与净值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逐渐背离和事业单位因业务活动成本不包括折旧费用而造成成本核算不完整等是现在固定资产核算存在的一些显著的问题。由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规定, 固定资产只核算原值不计提折旧, 在资产负债表中以原值反映价值形态的固定资产也只核算原值,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损耗的核算问题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使固定资产的净值在固定资产原值中得不到反映,也就导致了上述问题的发生。
2.财政专户资金管理与核算并不规范。由于核算科目的不完整以及预算外资金属于财政性资金的概念的错误理解,现在事业单位的许多会计行为出现了错用会计科目、混淆资金性质的问题,一些单位为了逃避预算外资金的管理,直接就把收入抵作了支出,这些行为很不规范,有些已经违反了相关的会计制度。
(四)会计集中核算制存在的问题
会计集中核算制是适应经济形式发展新的尝试,各单位进行帐务核算将逐步采用会计集中核算制,其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有不足的地方,在这里本文将单独谈一下会计集中核算制存在的问题。
会计集中核算制的弊端主要是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第一,集中管理事业单位的财政性资金会引起责权利的变化,很多单位领导不能转变意识,并不支持集中会计核算制的实施,而财政部门也很消极,不利于事业单位和财政部门组织资金运动与处理财务关系的进行。第二,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制后,财务管理的权限发生了部分转移,必然影响单位财务管理的积极性,而本单位的事权仍需本单位来负责,容易造成财权与事权的脱节,导致资产浪费与流失现象的出现,不利于资产的管理。第三,事业单位的资金应分于财政性资金的事业性收支和属于非财政性资金的经营性收支两部分。按照会计集中核算制的规定,集中核算的范围只包括事业性收支而不包括经营性收支,使单位的会计业务被分成两部分,造成了会计信息的不完整。
三、对改进会计核算制度的建议
(一)建立完整的会计体系
要使会计核算制度更加完善,就要建立完整的会计体系。这些体系包括会计科目核算体系、责任项目核算体系、预算单位核算体系、财务报告核算体系,会计科目、责任项目核算体系是通过报表格式体系、凭证格式体系及账本格式体系来体现的。我们来具体说一下怎样建立完整的财务报告核算体系。要建立完整的财务报告核算体系,不仅要补充内容,还要剔除一些项目,也要完善一些内容。在建立完整的财务报告核算体系时,为了使一定时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状况得到准确地反映,应该增加现金流量表。在资产负债表要剔除的项目是收入类和支出类项目,资产、负债和净资产三类要素要在资产负债表中得到体现。事业单位基本数字表也要完善,以便能使事业单位的情况得到全面地反映。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事业单位也是生产部门,只不过于企业相比,它生产的是精神产品;事业单位也有经营性,只不过经营目的于企业不同;并且也要面向市场,致使程度比企业要弱。事业单位的特点与企业比较相似, 完全可能采用与企业相同的会计核算基础。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的基础,不仅与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和客观性原则相符合,还能使单位的资产和负债如单位的资金运行过程、单位的业务收支及结余情况等得到如实地反映。会计核算的基础转变为权责发生制,可以将事业单位债权债务的核算转变为单位的资产或负债的核算,能使单位的可用财力和潜在风险得到充分反映。
将会计核算的基础转变为权责发生制,不仅能正确核算成本费用、提高单位经营效益,在权责发生制下,更能提高会计信息的利用率,有效的运用现代管理手段。权责发生制能正确核算成本、有效计算利润,因此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应尽快完成向权责发生制的转变。
由于事业单位之间的情况不同,是否要将会计核算的基础全面转变为权责发生制,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定。为了维持事业单位正常的会计工作秩序,会计核算基础向权责发生制转变,不仅需要对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进行修改,还需要其他方面如立法、应用软件设计等的配合,要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以及资金利用的合理性。
(三)固定资产原值应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
为了使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在固定资产原值中得到真实地反映,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应实行折旧制度。由于要使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和净值得到记录和反映,事业单位应增设“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净值”这两个会计科目。事业单位如果实行的是内部成本核算,应将折旧费用在相关的成本费用中列支。如果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应只列出折旧费用而不列支出。
为了使会计核算制度更完善,事业单位应规范财政专户资金管理与核算,正确理解预算外资金属于财政性资金的概念,完善会计核算科目,避免滥用错用会计核算科目。对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的单位,应使其领导尽快完成思想意识上的转变,调动财政部门的积极性,并尽快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的相关规定,使事业单位的两部分资金得到统一处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的完善,对规范单位内部的会计行为也有重要的作用,使事业单位能更好的适应客体运行环境的变化,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参考文献:
[1]常青.浅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3. 8.
[2]黄长富.关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改革的几点思考.石家庄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03. 6.
[3]张璇.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若干问题评析.财会月刊,2001.10.
单位会计核算制度范文5
一、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主要区别
(一)会计要素和主体发生改变
会计科目和会计要素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在原来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没有对会计要素做出明确的规定,直接将会计科目作为会计要素,分为资金来源类,资金运用类,资金结存类三大类科目,造成分工不明确的现象。在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明确划分了资产、负债、收入以及支出等各项会计要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会计核算。规范会计要素可以为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旧的会计制度中核算是以预算资金为主体的,其他的财务状况无法全面有效的反映出来,难以反映事业单位真实的经营成果。而在新的会计制度中,事业单位将自身的各类经济业务统一进行会计核算,从而提高了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率。
(二)增加了新的核算内容
原有的会计制度无法正确划分财政补助和非财政补助之间的界限。相对于原有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不仅对会计要素进行了详细、明确的划分,为了保证事业单位的账目公开、透明,还增添了国库集中支付、部门预算、收支的分类和国有资产管理等内容,合理地衔接国家的一系列财务会计方面的政策法规与事业单位的实际核算工作。新增的各类非政策补助方面的科目对非政策类的补助进行单独核算,重新规范了财政补助的核算方式,实现事业单位财政的科学化管理。
原来的会计制度中的会计报表无法体现完整的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例如基建数据,原有的会计核算制度的大账中不包含相关内容,但是在新的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中,新增了“在建工程”系列科目,用于核算基本建设投资,并详细规定了账目处理方式。这一制度的改变有利于加强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提高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三)固定资产的核算方式发生改变
原来的固定资产只通过固定资产的账面进行核算。但是这样计量十分不准确,影响会计信息的信息质量,使会计信息变得不方便核算,账面信息无法真实地反映资产的实际信息。新的会计制度在固定资产的核算方面引入了累计折旧科目,使资产折旧了多少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来。在取得固定资产时,以原值计入固定资产,在折旧时对非流动资产基金进行相对应的冲减,而不是直接计入费用支出。
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
(一)会计制度的变更对核算内容的影响
鉴于现在我国还无法明确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的区别,因此在新的会计制度当中对具有经营模式的事业单位做出了趋近于企业模式的调整。新的会计制度主要调整的是会计科目方面,调整的方面也参考了经营类企业的会计制度和会计科目,比如将投资细化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两方面,连接了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的会计核算,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更加偏向企业化。新制度也取消了一些多余的不实科目,对一些科目的名称,如应缴税款等进行了调整。不仅影响了传统的核算方法,还促进了核算的创新能力。
而最大的变化则是规定了事业单位核算的唯一核算主体,并且规定将基建项目也归入单位大账进行统一核算。为了保证效率以及质量,会计核算人员必须引进新的会计核算方法与核算制度,而且必须按时按照制度要求完成每月的核算工作,会计核算管理的创新工作也就随之展开了。虽然增加了核算的难度,但是更能保证会计并账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会计制度的变更对核算过程的影响
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会计报表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旧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报表主要是用来向上级以及拨款单位等报告单位年份间的经济利益信息,对于事业单位的收支?款一般并不予公开,不便于社会的公开管理和监管。并且,时期和时点的会计信息也都混在一起,在会计报表中没有明确的区分。
但是随着财务报表在新制度中的转型,改变了报表的表现形式,增加了报表的社会职能。新制度规定,会计信息有的要上报主管部门,有的必须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主要的改变是将原有的一份资产负债表划分为两份,一份是原来的资产负债表,另一份是关于收入和支出的收支表。这些调整要求预算的会计信息准确、及时,使报表反映的资金情况更加详细、细致,也更加全面。同时,也提高了报表核算过程的质量和完整度,更能真实地反映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
三、融合新会计制度与实际会计核算工作的对策
(一)提高会计核算水平
事业单位应该加强会计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落实新规定和新型制度,改变传统的核算方式,合理运用新制度做好会计核算工作。同时对于有改变的科目应该严格按照新制度执行会计工作,加强资金管理和核算科目管理,确保资金运用的合理性。同时做好新旧会计核算工作的衔接工作,利用账目的互相核对进行相互之间的监督,保证账目衔接时的严密性,防止出现科目更改造成的数据错误。
事业单位的命令都是层层传达,难以做到合理的内部控制管理,随着新企业的实施,单位的领导也应加强内部控制意识,结合实际进行合理的预算编制工作,做好资产和资金流量的综合管理工作,并对实时发生的问题做好总结和改正。各单位应更新单位的电算化以及信息系统,保证软硬件设施可以更好地适应新的会计核算制度,防止因会计软件老旧而发生核算问题。
(二)研究报表实用性,发挥报表作用
在实际的事业单位工作中,应按照新会计制度,提高会计报表的公开性与可对比性。将各个财务信息进行细化,将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支出以及收入等情况进行整合。
为了达到提高会计报表透明度的要求,单位应该提升会计报表的对比性,使事业单位的具体财务状况可以被社会各界监督。另外,财务报表可以为会计工作的决策提供支持,发展工作。为了适应新的报表制度,事业单位应对本单位的资产进行合理清查,保证账目和资产的事实相符。
(三)参考企业会计制度开展科学核算
为了贯彻落实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就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会计工作展开核算。首先应该加强有效宣传,发挥微博、微信以及网站的宣传优势,让相关人员可以正确地了解到新会计政策的主要内容和更改措施,使新的会计制度可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引用权责制度,划分每一位会计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引入签章制度,使会计人员的管理工作有据可依。
新的会计制度做出了很多改变,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更加趋近于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因此,在使新的会计制度与实际会计核算工作的融合过程中,可以有选择性地借鉴企业的核算方法。但是毕竟事业单位和企业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因此这种借鉴还是要参考事业单位的自身情况,不能完全照搬企业。
单位会计核算制度范文6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为了更好的应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其在经济交易的过程中遇到的情况,提升其获取经济利润的能力,就一定要加强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心的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与完善。根据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变动,一定要不断提升其财务管理的能力与效果。一套完整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心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不仅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还强化了对社会资产的管控,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改善与质量提升。
一、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制度依然处在探索的发展阶段,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的完善是有一定阻碍的。比如财务人员素质的不平均、实务操作手段的不完善,都使得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分析与改善。
(一)人员方面
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部门过度看重自身业务的发展能力,强调资金的使用情况,而忽略对于会计核算中心的整体内部控制的管理,造成其在会计核算方面存在缺陷,不能合理的对会计核算中心进行管理与控制。这种管理人员思想认识的不足,不利于会计核算中心整体发展,员工的思想认知不完善,会影响其对会计核算管理与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另一方面,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足等现象,也使得会计核算中心的建设过程迟缓,影响其不断发展的速度与成果。[1]这种队伍建设的不恰当,使得其工作过程存在较大的缺陷。比如很容易出现违法乱纪的行为,导致会计账簿的不真实情况经常出现,对于其真实性、合法性的监督比较困难。另外,对于票据的管理手段不完善,使得其对于票据在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进行及时的解决,不能合理掌握票据的真实性。这些都会影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的完善。
(二)实务操作方面
对于实务操作方面的不合理现象的产生,使得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遭到一定的阻碍,影响其发展的历程。首先,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比较复杂,并且工作量大,很多情况下是一人身兼数职,对其工作的质量的控制便成为一项难题。再加之对其进行监督的措施不完善,使得很多工作质量不达标的现象出现;另外,会计核算工序的复杂,也使得很多财务人员不能对其进行全面的控制;同时,对于财务项目明细项目的控制不全面,也使得对于单位的预算管理不能进行合理的确认,使得很多明细项目的设置空有其表,资金混乱的现象经常出现。这些实务操作过程的不完善,无疑为会计核算的管理增添了难度。比如,有些单位对于已经入账的财产管理过程存在不完善的情况,甚至取消了有些会计项目的明细账目的设置,使其对于财产的控制受到很大的不利影响。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制度措施
针对上述列示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行政事业单位一定要正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且积极的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结合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实际状况,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不断地改善与治理,不断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能力与水平。下面将提出一些具体的措施,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制度提供一定的建议:
(一)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与查报账制度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特殊性,一旦其会计核算中心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合格,不仅会对事业单位的财务造成一定的状况,还很容易对于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过程都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在落实国家相应的制度标准的前提下,一定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与查报账制度,加强对于会计的不同核算类别的整理与核算。[2]对于传统的抽查式的凭证审核方法,造成凭证的审核过程不全面,有些存在问题的凭证很容易被忽视的现象,现阶段的复核制度的完善合理的解决了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很大程度上加强凭证检查的效果,提高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于岗位之间的监督与制衡,设置专人专岗,并且使得不同的岗位之间相互制衡,减少谋求私利以及利益互通的现象出现,不断的提升其内部控制制度的效果,加强对于会计核算中心的整体管理。同时,由于我国科技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系统也不断的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普遍应用电算化软件对于会计核算进行全面的控制。电算化系统通过对系统管理员、出纳、财务主管等不同身份的管理,形成一种自动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这种自动的查报账系统,使得信息的处理与传输更加高效,大大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对于会计制度管理的有效性。同时,通过电算化系统可以进行账号密码的设置,并进行一定的岗位职责分离,使得不同职位之间相互制约,不相容岗位之间有一个合理的监督与制约机制,使得财务信息的处理更加安全与高效,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能力。
(二)完善人员内控意识,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财务人员作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主体,其行为是否规范对于会计信息的处理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为了更好的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控制的有效性,一定要不断完善人员内控意识,提高人员综合素质。首先,加大对于内部控制重要性的宣传,使得财务人员重视对于内部控制的遵守,树立正确的财务工作意识;其次,要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加大对于财务人员专业素质的培训与教育,使其接触到最新的经济与政治等相关的知识,不断丰富其会计核算方面的知识,提高其会计处理的能力。具体的方法可以选择知识培训、网课讲授以及知识讲座,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综合提升其工作能力;最后,要完善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机制,将财务人员的工作成果直接与其工资水平相结合,不断激励其提高工作的能力与质量,促使其不断的遵守国家的制度标准的要求,使得财务工作的具体指标得到落实。
(三)创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监督环境
为了保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制度的不断落实与完善,需要对其内部控制创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监督环境,加强内外部对于其工作情况的监督与管理,提高财务工程处理的水平。对于内部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可以设置监督小组,监督小组的成员由不同的财务工作人员与单位人员组成,对于财务工作的过程进行监督与管理,及时发现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一定的改善,防止会计核算过程出现过大的偏差;[3]对于外部监督,要加强其他部门与单位对于本单位的财务运行状况进行控制。为了创造良好的内控监督环境,最重要的还是加强对于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从整体上提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能力与水平,为内部控制的监督管理营造一种良好的范围。
三、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经济体系中一种特殊的组成部分,其对于经济的贡献也是十分必要的。为了合理的控制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能力,需要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心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不断地完善与控制。针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不足,一定要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结合本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状况,对其进行相应的措施改善,不断提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中心内部核算的能力与水平。
财参考文献:
[1]李樱.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管理会计应用[J].中国总会计师,2016,11:114-115.
[2]孙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内部控制现状及化解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