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风控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采购风控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采购风控管理制度

采购风控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立

现阶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态势的愈渐猛烈,众多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其日渐复杂的的市场环境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也更多,在这种市场形势下企业要想实现自身良好发展就必须要加强内部财务控制管理,建立完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确保企业在经营发展中能够尽可能减少财务风险。因此,企业应正确认识到财务内控制度在企业管理中所发挥的价值作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行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从而为其健康、高速发展保驾护航。

一、财务内控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一是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营利,获取市场经济效益。而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可以对企业各项财务涉及相关流程进行规划管理,显著降低企业各项运营成本,为企业实现市场经济效益最大化提供保障。通过制定完善财务内控制度,可以对财务事前、事中、事后等进行严格预算分析,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消耗,进而有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二是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有助于规范企业财务管理。财务内控制度可以及时、真实、准确反映出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水平,在确保企业各项财务管理工作规范有序进行的同时,还能够为企业各项经济决策的准确性提供保障。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可以确保财务管理各个流程都能够规范进行,从根本上杜绝财务管理中弄虚作假行为的发生,显著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三是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有助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任何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都会面临经营风险,这是所有企业都必须重视的问题。制定完善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有效规避经营风险,提升企业运行过程安全性,进而确保企业能够有更高经济效益。对于资金的管理是一个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和关键,财务内控制度能够及时有效的对资金进行管理,从而有利于企业降低经营风险。四是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有助于避免企业资产流失。现阶段我国企业在治理中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比如财务管理中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财务报告失真不能准确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内控制度可以有效的对企业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和监管,从而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从根本上杜绝贪污和弄虚作假行为的出现,从而有助于企业资产流失。

二、企业如何建立完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

(一)制定财务评估风险制度

现阶段很多企业都尚不具备较强的风险意识,尤其是类似于应收账款这部分,很有可能欠款方会因为经营管理不善导致破产而无力偿还,从而产生款项的坏账。为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企业应当强调资金成本的核算,采取销售折让代替赊销的经营模式,确保企业资产安全以及资金利用率。应当做好对市场动态的分析,尽快制定材料采购、保管与领用制度,科学分析与预测原材料的未来市场价格走势,进而真正给企业管理者带来更加准确真实的财务信息。另外还需要定期对企业库存产品价值量进行分析,第一时间上报贬值的陈旧产品,同时调整账务上的资产数额变动,确保财务数据及时更新,真实有效。

(二)明确企业内部审计职能

第一,应当尽快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并为其分配经验丰富的审计工作者,确保企业内部审计活动的有序开展。改变过去由企业财务工作者担任内部审计工作岗位的情况,进一步发挥出内审监督核查职能的作用;第二,内部审计工作要确保其独立性,不能够让其变为某一部门的附庸,从而维护好内部审计活动的公正性与公平性,在设置内部审计部门的基础上让其独立于其他各部门,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准确;第三是要在做好上述两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内部审计,促进企业自我约束监督机制的完善,确保企业生产效益的不断提升。

(三)加强企业财务资金管理

做好企业资金管理工作必须要尽快规范会计核算和财务监督体系,确保制度体系得以贯彻落实。对于物资采购、领用、销售和样品管理方面应当制定严格的操作流程,对财产的管理和记录应当分开,形成有效的内部约束,要坚决避免资产管理、记录、核对“一人制”,定期对企业财产进行盘点,确保管理人员与记录人员保持警戒。另外要加强外部监督职能,进一步发挥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的功能;做好企业存货与应收账款管理,进一步优化存货结构,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企业“零库存”;构建全方位的应收账款催收机制,定期对应收账款进行核对,制定更加完善的收款管理办法,对死帐呆账进行妥善处理。

(四)完善财务岗位权责制度

企业应当对直接参与各项经济业务的职工进行权利的制约和隔离,不能够为控制经济成本,就以经营规模小为名义兼并或者整合财务岗位,应当尽快建立财务用人岗位权责制度,强化对各岗位职工参与财务管理活动时的制约与监督,确保不相容职务分离。比如说资金是企业的核心资源,应当制定严格的出纳工作制度,将支付密码、财务印章、票据这三类物品分别由不同的财务人员保管,不能由出纳一人掌握,防止财务风险的产生。

(五)重视全面财务预算管理

第一,要进一步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根据企业预算要求,制定有针对性的预算管理措施,同时让其成为有力的制度保证。把预算编制的相关依据、流程以及考核标准纳入到企业章程中来,对企业预算管理活动实施统一部署;第二,进一步完善预算编制工作,在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预算编制工作内涵,强化宣传工作,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氛围,提升全体职工对预算编制活动的认识;第三,应当对预算流程实施有效审核,按照自上而下、分级编制的预算程序执行,在这一过程中不断优化和调整全面预算管理方法,促进企业财务内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六)加强企业财务信息建设

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必须要重视的一个问题,可有效强化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管控,同时能够固化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比如说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说,可引入ERP信息管理系统,对企业产品库存状况进行查询,实现采购、生产、经营三位一体的管理功能。借助于信息系统能够对企业各部门活动流程实施有效控制,可以尽可能降低人为因素对财务内控管理活动的影响,同时获得准确的财务数据信息,保证各项业务活动的高效开展,巩固财务内控管理工作成果。

三、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制定完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可显著降低企业运营中各项财务风险的发生,增强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保障,对企业在竞争激烈经济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来说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采购风控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完善

对于群体庞大的中小企业而言,加速构建起相对完善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不仅可以让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还可以有效提升中小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助力企业的健康、稳健发展。但当前大多数中小企业在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内部控制基本上形同虚设,只有在正式内控管理制度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合自身实际的有效措施,才能借助健全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确保中小企业的高效运营及稳健发展。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和特点在注册企业总数中占比高达90%多的我国中小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就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对助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业不仅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还对扩大就业、维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在群体庞大的中小企业当中,蓬勃发展的科技型企业更是为社会进步提供了不竭动力。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呈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非国有企业占比大的特点。

中小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1.领导层管理意识薄弱当前中小企业当中,领导层管理意识薄弱是影响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建设的关键因素。多数中小企业管理层对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缺乏明确认知,他们认为将有限的资金及人力资源放在产品研发等一系列与生产经营相关的方面更靠谱,大型企业才有精力且有必要建设内控制度。领导层的管理意识都如此薄弱,都认为内控管理制度可有可无。一方面导致中小企业很少将精力投入到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上,另一方面更导致中小企业自上而下忽视内部控制,中小企业不仅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更缺失对提升企业凝聚力起着重要作用的内控文化。在日常工作中,由于领导层管理意识薄弱导致的营私舞弊现象甚至违规违法行为极容易导致企业面临极大的经营风险。

2.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无法有效发挥作用当前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设置有内部审计部门,但缺乏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的作用根本无法有效发挥。第一,包括企业领导及内部审计人员在内的人员都对内部审计的重要性缺乏科学认知,这与内部审计并非企业生产经营必备步骤有一定关系,并且对于企业领导而言内部审计很容易影响自身利益,上述因素都导致中小企业实施内部审计工作积极性不高。第二,由于多数中小企业领导者对内部审计的性质、含义缺乏充分认知,他们认为查账即内部审计,且将内部审计与财务部门“财审合一”,因而导致内审工作范围小,且内部审计对财务部门的监督职责形同虚设。第三,由于中小企业“财审合一”,内审工作的权威性大大降低。由政府推动实施的内部审计行政性极强,但对中小企业而言,财审合一削弱了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自身行政待遇有赖企业提供,纠缠不清的利益关系使内审工作受到严重不良影响,内审工作的权威性自然大幅降低。

3.资产管控力度不强,容易发生风险当前,私营企业在中小企业中占比较大,家族性质的私营企业占有一定比例,在这些集权管理现象严重的中小企业当中,绝大部分企业经营者对资产管控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知。第一,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规范、适用性强的资产管理制度,业务流程也极为混乱。当前我国多数的中小企业仍旧沿用传统的集权式财务管理方式,中小企业包括原料采购、财务管理等在内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权都集中在中小企业经营者身上。而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对资产管控制度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科学、深刻的认知,他们认为企业员工、不同部门正常运作,企业就会获得较高的运营效率。第二,资金使用随意性强,欠缺必要分析、科学计划及科学合理的安排。第三,对企业重要资产的管理模式落后,风险风控意识差。重要资产如固定资产、应收账款等缺乏先进管理手段、健全的管理制度以及严格的监督;存货占用过多资金导致资金流转不畅。第四,多数中小企业不重视纳税筹划,纳税筹划成效低下。

中小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完善策略

1.加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力度对中小企业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中小企业应该从管理层做起、自上而下提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力度。首先,中小企业管理层必须积极转变陈旧管理观念,对在企业内部实施内部控制、建立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具有明确、充分、合理认知,提升对内部控制的认同感。有了企业管理层的认同,内部控制制度才能顺利构建起来,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才能进一步优化。管理层在积极推进内部控制制度构建、完善的基础上,应让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理念渗透进整个企业当中,借助学习、培训等多样化的方式向不同层级员工灌输正确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理念以及经营理念,从而在中小企业内部树立起正确经营观、科学价值观,企业内部才能自上而下提升执行内控职能的自觉性,为企业运营营造良好内控环境、形成浓郁内控文化氛围,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及合规经营意识。

采购风控管理制度范文3

一、实施内控管理对企业的作用及意义

企业内控管理是以专业管理制度为基础,以防范风险、有效监管为目的,通过全方位建立过程控制体系、描述关键控制点和以流程形式直观表达生产经营业务过程而形成的管理规范。

内部控制管理作为对企业进行全面管理的统筹性经营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通过实施内部控制管理可以对各部门起到约束作用,在出现问题时及时进行内部调整,且有利于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顺利执行经营方针以达成其经营目标,可以有效保护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避免企业资产遭受不必要的风险,促进企业经营更经济化、高效化,提高企业整体竞争能力。企业实施内控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对的风险,尤其是财务风险多角度进行分析,判断企业是否会存在潜在风险,针对存在的风险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降低其对企业的不良影响。实施内控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考核资料等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从而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规避财务风险,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企业的内控管理对企业各方面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例如大到收入、资金支出;小到物资的采购、保管、和领用等,严格保护企业的财产不受侵犯。内控管理制定适合企业管理的规章制度,做到有规可依促进企业内部管理向正规化转型,同时对企业内各工作流程以及职能、职权进行明确分工,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保证企业经营活动和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另外,企业的内控管理还有助于企业方针政策的顺利贯彻与实施,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重要保证。

二、财务风险防范下企业内控管理存在的缺陷

(一)企业进行内控管理的动力不足

所谓内部控制就是企业对自身进行控制和管理,企业通过努力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和制度对自身的行为实施控制和束缚,显然没有人喜欢制定一些规章对自身实施控制,所以企业在制定控制制度方面缺乏动力。此外,企业实施内部控制所需要的成本必须由自己来承担,加强内控管理势必会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因此,虽然加强内控管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有的企业仍然只重视眼前利益,缺乏加强内控管理的动力。

(二)内控管理制度不完善

所谓内控管理制度既是以进行内部控制度管理为目的,制定而成的相关规章制度。企业内控管理制度不完善大部分原因是由于,企业只将工作重点放在如何增加经济效益上,忽略了财务风险的存在以及危害,因此出现了财务风险防范缺失不能及时完善内控制度等现象。在内控制度存在缺失与漏洞的情况下,其组织架构也很难健全起来,最终使内部管理控制之成为一纸空谈。监督评价机制不健全同样会影响内控管理制度的实施。监督评价机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形同虚设,是否按规章操作已经没有任何的监督,做的好没有奖励,做得差也没有惩罚,因此制度逐渐被忽略。

(三)企业员工缺乏对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的正确认识

由于企业员工还没有形成风险防范意识,对内部控制管理的作用、意义认识不够全面,忽视了内部控制对企业长远发展存在的积极促进意义。即使企业已经制定了相应的内控制度,员工的认识度不够在执行上缺乏力度,其效果将会大打折扣。还有一些企业甚至根本忽略内部控制管理,只有在上级开始检查工作时才临时抱佛脚,员工开始有模有样的按照内控管理制度办事。这些认识上的偏差不仅使实施内控管理的积极作用难以发挥,还削弱了风险防范、应对能力,尤其是财务风险。

三、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提高企业内控管理水平对策

(一)改善内控管理环境

企业内部环境是实施内部控制管理的基础,是决定内部控制管理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并成功进行风险防范的重要因素。由于各企业实际情况存在差异,因此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规定企业的内部环境应达到何种标准,各企业应该根据实际发展情况按照自身需求制定目标。改善企业内控管理环境可以从三方面着手:第一,通过讲座、会议等形式对企业管理者进行专门培训,及时吸收先进的管理理念,提高其对对财务风险防范不及时的危害的认识,了解企业内控管理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作用。第二,发挥法人治理的积极作用,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建立起管理结构,为有效防范风险,避免企业重大决策只有少数人决定的现象,发挥法人治理结构就非常必要,在企业进行重大决策和制定对企业有重大影响的方针制度前应采取集体决策。第三,对于没有形成企业文化的企业,要尽快树立起适宜自己的文化理念,已经有企业文化的企业则要迅速使其成熟并发挥其作用,在企业内形成按规办事、按流程操作的良好风气。

(二)根据企业特点完善内控管理监督评价制度

企业对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防范的过程,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备不时只需,还应有监督部门进行监督,如审计部门、财务监察部门以及其他的内部监督部门采取其各自的方式对其进行监督。如发现其防范过程中存在问题,则要及时进行调整与弥补。在突发重大问题时应快速决策,采取相应的应急预案,以避免风险进一步扩大缩小企业损失,之后再对处理流程进行评价总结经验,对风险防范存在的漏洞及时弥补。

内控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监督制度督促其运行,其成果也需要科学的评价制度进行衡量。由于企业员工存在不能正确认识监督评价机制的情况,一味认为这套机制仅仅是为了“抓短处”,因此要改变员工这种片面的认识。监督评价机制存在的主要目的,并不只是监视内控管理制度的运行是否存在偏差,因此要明确奖惩对于优秀的员工及时进行表彰与奖励,促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减少其对监督评价机制的误解与抵触。由于监督评价机制在管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保证职能的发挥不受影响要保持其独立性。例如企业的会计部门只有上级审计部门进行监督,减小企业 内部对其的影响。

(三)提高员工对内控管理的认识

员工对内控制度的重视程度,会影响到这套制度能否认真被实施。企业应注重培养员工的风险意识以及对内部控制正确的态度,尤其是财务部门的员工。他们直接管理着企业的资金,更应时刻保持警醒具备及时发现存在的风险,迅速判断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快速制定应急方案的能力。归根结底要提高员工对内控管理的认识,必须让他们接触到更先进的管理理念,更新管理思想做到与时俱进。

三、结束语

在全球经济复杂化的情况下,企业进行内控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对风险的防范能力,尤其是潜在的财务风险。经过对现阶段企业内控管理现状的分析,发现一些普遍问题,例如存在的企业实施内控管理的动力不足;已实施的内控管理制度不完善;企业员工缺乏对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的正确认识,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企业对财务风险防范的能力,因此必须及时解决。

参考文献:

采购风控管理制度范文4

内控管理是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企业实现管理职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内控管理的关键地位和发挥的巨大作用,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有目的的进行内控管理效率的提升和质量的改进,促进企业经营效益的改善和长期发展战略的实现,帮助企业取得更好的发展。

二、内控管理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性探讨

内控管理是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影响因素,是企业实现健康、长远发展的基本保障。内控管理与企业经营活动密不可分,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改善有着决定性作用,是促进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有效措施。因此,在企业进行经营活动过程中,必须重视加强内控管理,强化控制力度,不断完善内控机制,对于企业经营活动形成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总体来讲,内控管理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性。

(一)内控管理是确保企业管理信息真实、有效的前提

要想实现经营成本的合理降低,就必须加强对于经营活动的内部控制,重视完善相关内控管理机制,确保管理设计以企业的经营目标为指导和参照。健全的内控制度是保障管理信息真实有效的基础,也是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举措,对于保障企业财产安全具有重大影响。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就必须重视管理决策和经营方针的贯彻实施,拓宽信息获取渠道,全面掌握企业的运营状况,了解企业各方面的真实情况,确保管理经营决策的科学性。但是,信息的获取来源是非常广泛的,要想保障其真实有效,就必须重视健全内控制度。大量实际案例证明,会计信息失真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意义,而且我国法律对于会计信息也做出了明文规定,指出必须重视完善会计监督机制,显而易见的,财务会计信息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在企业的发展和管理过程中,必须加大重视力度。

(二)内控管理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重要手段

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讲,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实现经营管理目标,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改善。同时,由于企业身处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因此,要想实现经营目标,首先必须重视加强风险预防,降低风险危害。内控管理是企业实现风险预防和评估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科学的内控管理,可以全面掌握风险状况,及时的对于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合理调整,尽量降低风险的发生率和破坏力,实现科学的风险预防。完善内控机制,应从加强环节控制和采购管理等方面入手,实现对于企业经营过程的有效控制。对于企业的管理者和内部员工,应重视权责明确,同时完善信息系统;提高内控管理措施的可行性;重视员工信息反馈。另外,内控管理应遵循科学的规范原则进行,不断健全相关管理制度,确保各项管理政策落到实处。内控管理不能忽视企业经营活动的任何一个方面,因此,管理任务重、范围广,必须尽可能的完善各项管理措施,实现对于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的全面管理,确保员工执行企业的管理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三)内控管理是确保企业资产完整的必然要求

内控机制的关键是会计控制,我国的相关法律明确指出,必须对于内部会计进行严格监督,员工之间和部门之间应形成互相制约和牵制的关系;商业活动的处理必须具有相关的许可证,禁止个人和某个部门单独进行业务处理,以便形成有效的权力制约;对于重要岗位应实行调任制度,应尽量避免固定人员长期担任重要职务,对于关键岗位必须进行严格控制,使内部结构形成互相制约模式。内控制度的完善,对于确保企业的资产完整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健全的内控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明显的监督和督促作用,对于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有着显著的积极意义,能够对企业物资进行合理调控,实现对于企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和流程的有效管理,减少其中的资源浪费,维护企业财产的完整性。

(四)内控管理是企业经营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保障

对于目前来讲,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企业的经济实现了大发展,但是管理水平却还有待提高,无法适应和匹配企业的经济发展现状,严重者甚至会存在管理失控现象,对于企业经营形成了严重威胁,因此,现代企业的管理工作必须重视管理水平的提升,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企业只有在发展过程中,重视内控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措施的健全,才能够实现对于经营活动的有效调控,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改善企业管理成效,达到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目的。内控管理的开展应以各部门的规划和制度要求为参照,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力度,可以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管理,实现更好的部门配合,加强经营活动各个环节的联系,通过分散式管理可以达到提升整体管理水平的作用,促进经营目标的实现。并且,通过加强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对于员工实施全面的绩效考核,可以促进工作实效的改善,合理利用绩效考核结果,对于优秀员工实施物质或精神奖励,对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激发其创造性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有利于企业经营效率的显著改善。

采购风控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地方财政部门;内控管理体系;建议

目前,构建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对于地方财政部门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可以充分发挥其财政职能,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性与规范性,严格规范地方财政部门的工作行为,予以强有力的制度性约束,推动财政管理朝着科学化、规范化以及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增强地方财政部门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所以,构建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可以助益地方财政部门管理水平的提升,为地方财政部门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地方财政部门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的可行性因素分析

(一)内涵

地方财政部门构建的内控管理体系,属于管理机构之一。在内部控制中,必须重点监督和审查财政资金使用中的预算、编制以及核算等方面的工作,正确防范财政资金运作风险的出现,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构建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可以严格约束财政部门的工作行为,保证资金分配的合理性,充分发挥出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而确保公共服务效率的稳步提升。

(二)重要性分析

在相关法律法规颁布的影响下,对地方财政部门内部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绝大多数地方财政部门已经认识到了内部控制管理的积极作用,并已经开始构建与自身实际相符合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为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大大规避了资金风险的出现。同时,政府在内部控制方面的经验不是特别多,所以通过地方财政部门内控管理体系的构建,可以为政府积累内部控制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政府内部控制起到了一定的导向性作用。

二、地方财政部门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构建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财务部门内部控制体系比较落后

目前,不同地方经济的发展是不相同的,一些地方财政部门内部管理体系是相对落后的,其灵活性和动态性有待提升。基于实际情况的分析,一些地方财政部门内控管理工作形同虚设,没有将其落实到具体管理过程中。由于内控体系的滞后性,地方财政部门相关内控机制不完善,现有组织机构不完善。而且一些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缺少较强的创新观念,新产生的经济业务事项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内控措施执行力度严重缺失。

(二)信息交流与沟通较为失力

现阶段,财务部门在信息搜集与传递工作中,没有进行及时有效地交流与沟通,大大增加了审计部门和监督部门工作的难度性,难以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监督与管理力度没有得到有效地落实,极容易滋生出行为。而且现行的内部控制体系较不完善,各个部门之间没有进行紧密的联系,一些检查监督工作往往在资金支出之后进行,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信息不对称现象。

(三)内部监督效率有待提升

在地方财政部门内控体系较不完善的影响因素中,还包括内部监督工作难以有效落实,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内部监督效率始终停滞不前。诸多审计部门或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对监督工作的进行存在着一定的心理误区,难以做到、做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监督部门应用的作用难以发挥,严重阻碍着内控体系的构建。

(四)缺少较为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

在市场经济的强大推动力下,内部审计使内控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一些地方财政部门缺少对内部审计的高度重视,没有构建专门的审计机构,专业的审计师不足,影响着具体工作的开展。而且一些内部审计机构附属于其他机构、部门,其独立性与权威性严重缺失,限制着地方财政部门内控管理体系的构建。

三、地方财政部门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构建的建议

(一)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要想将内控管理体系的构建落实到位,地方财政部门要结合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规定,深入分析自身地区的经济结构,制定出配套可行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促进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在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要融入一定的创新因素,不断优化和调整组织结构,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合理划分财政部门内部管理岗位,严格规范人员的工作行为,以便于地方财政部门内控体系的构建。

(二)加强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

地方财政部门要充分利用好计算机技术,加强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节省人力和物力,促进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同时,在信息化管理实施以后,可以将财务数据集中整合到系统之中,加快各个部门之间财务信息的实时性与共享性,为单位管理人员了解财务信息提供一定的便利条件,确保决策的准确无误,确保内部控制与现代化要求保持高度的一致与协调。此外,将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操作流程等措施严格落实到各个部门和具体业务流程中,并基于计算机系统来构建内部控制管理监督平台。

(三)加大内部监督力度

地方财政部门工作人员要对审计部门开展监督工作予以配合态度,主管部门要发挥出自身的协调性角色,避免监督部门和被监督部门之间出现矛盾现象。监督人员要保证自身较高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养,坚守自己的工作准则,以免造成单位的经济损失。同时,要进一步细化监督工作,在资金使用之前,要做好相应的调查工作,创造最为安全的资金使用环境。此外,要加大预算和执行监督力度,在预算范围内实现资金的合理使用。

(四)构建适宜的风险评估体系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普遍提升,大大提升了财政工作的精细化和信息化要求。然而,在财政资金的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地方财政部门要树立高度的风险防范观念,将全面风险管理渗透到内部控制管理的指导方向中,对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将其控制在萌芽状态。做好风险评估,达到规避和防范风险的目的,有利于构建内控管理体系。并利用综合评价法和PERT风险评价法,对地方财政部门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将风险保持在可控状态内[4],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进而实现内控管理的信息化和程序化。

(五)做好内部审计工作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构成内容,首先要保持内部审计高度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在开展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出内部审计的积极作用,设立内部审计部门,正确处理好审计方与被审计方的权责关系,避免双方纠纷现象。审计人员要做好市场调查工作,注重预算环节,对预算编制的审计要与单位实际情况相契合,做出最客观、公正的评价。

(六)对财政采购行为加以严格控制

地方财政部门要对采购行为加以严格的管控,构建财政采购制度,以便于地方财政部门做好支出管理工作,创建公平、公正的财政采购环境,将财政采购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这也是提高地方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一种方法。财政各部门要实施统一公开投标方式,以此来开展物资采购工作,确保财政内部采购制度执行效率的稳步提升。在财政采购行为活动中,要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监督,适度公开财政采购结果,比如投标方的名称、价格以及中标方的价格等。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地方财政部门构建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做好合理使用财政资金,保持财政资金使用的清晰度与透明度,确保地方财政部门较高的执行力。在内控管理体系的构建中,要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目标。

参考文献:

[1]郭玮.地方财政部门内部控制理论架构与优化设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

[2]张进丽.地方财政部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5,36(20):204-205.

采购风控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 施工企业;现场材料;内控管理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B

一、施工企业现场材料管理特点分析

现场材料管理就是及时地为施工工地提供材料保证的经济活动,是施工企业主要的经济活动,是工程按期交付使用的关键。根据施工企业自身特点分析,现场材料管理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施工现场库房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满足现场施工的需要。项目经理在库存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好现场材料的特点,在材料保存和仓储建设寻找新的平衡。二是工程材料形体庞大,品种繁多,运输难度较大,材料的管理和供应要根据施工现场进度进行采购。三是施工企业所面对的客户较为单一,工程产品具有量身定做的特征,这就要求施工方必须按照工程设计完成,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就是现场材料的控制。四是施工企业必须重视材料信息系统建设。施工企业核心体系就是供应链体系,主要是以施工企业为主体的圆环型体系,信息系统可以及时关注库存和材料使用情况,是整个施工企业的中枢系统。五是建筑施工企业的考核评价体系也是以现场材料为核心,要加强现场材料的考核评价,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

二、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研究

内部控制理论产生于18世纪的美国,内部控制理论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一是内部牵制阶段,主要是不相容的职务相分离;二是内部控制制度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制度建设和完善阶段;三是会计控制管理阶段,主要是通过财务分析和会计核算,加强财务管理和控制;四是内部控制结构阶段,主要是内部控制内容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五是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主要是完善了内部控制概念框架和风险管理概念框架,形成了一贯性和整体性的框架体系,内部控制体系逐步发展和完善。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具有不可复制性和单一性,投资项目数额巨大,施工周期较长,需要建设方投入大量的资金,大型基础设施项目通常建设周期较长,按照完工百分比确认工程项目的收入和成本。施工技术较为复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施工中受地质影响较大,对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工程项目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安全、质量的控制目标。

企业内部控制包含五个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内部控制环境、控制活动、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内部监督。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部分内部控制制度未能结合施工企业的自身特点与管理流程,部分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未能起到管理控制的作用。风险控制意识较为薄弱,监督力度不足,施工企业面临的各种施工风险加大,工程材料的实施监督管理和控制较为薄弱。施工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缺乏信息与沟通,施工企业需要多方配合,人员管理难度较大。施工企业成本预算管理较为薄弱,缺乏预算控制和过程控制。施工企业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投资大、项目周期较长,资金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导致施工企业财务风险较大。

施工企业现场材料的管理面临的工程风险较大,面临的风险具有多样性,材料采购量大,涉及的材料种类较多,除了面临市场风险外,还存在操作风险、质量风险和操作风险。材料采购、使用风险频率较高,材料损失风险较大。

三、施工企业现场材料管理现状分析

1.材料采购目标不明确,存在认识误区

施工企业对现场材料的采购重视程度不够,对采购工作的认识不到位,认为采购不如施工重要。在采购过程中,只是由物资部经理授权审批后即可采购,授权层次较低,容易存在管理漏洞,出现暗箱操作,在施工企业中容易出现采购人员的逆向操作。材料采购往往是采购价格较高、服务水平较低,产品质量较次。施工企业采购成本和采购风险较大。材料采购后,对于不同的材料,未对材料进行妥善保管和保障,不区分重点,容易造成现场材料的损耗,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施工质量。

2.现场材料管理制度不完善

施工现场是施工企业完成生产任务的主战场。现场材料的管理和使用属于生产领域物料消耗的过程管理,是施工企业物料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现场材料种类较多,包括水泥、泥沙、建筑板材、各种磨具模具、易燃易爆品和周转材料。企业只是制定了相关使用规定和存放管理规定,但是尚未形成制度性的约束,也没有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来评估和约束。材料的采购、使用、回收是一个完整的循环体系,而不是现场管理这一阶段。现场材料的管理没有真正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相应的制度约束,管理职责不明确,职责划分存在相互交叉。没有建立起现场材料管理的流程和制度。绩效考核体系不健全,没有建立起真正的材料使用统计评价标准,致使相关管理办法流于形式,发挥不到内部控制的作用。

3.施工现场人员混杂,材料领购不登记

施工现场由于多个工程队干不同的工程,施工现场工程人员、工程队施工人员、材料供应人员较多,人员流动性较大,库存管理跟不上,不同施工对领用一批材料,无法区分各工程队的材料成本,导致材料管理混乱,管理难度较大。部分人员领用一些低值易耗品材料不登记,材料分配统计存在一定的误差。材料管理体系不健全,由企业法人管理控制项目进程,项目经理分管现场材料的机制制度尚未建立,项目经理权责不明晰。

4.现场材料浪费严重

在实施现场材料管理过程中,建筑材料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在现场材料的采购环节,没有按照采购要求进行按需采购,采购的材料保管欠妥当,在材料的使用上缺乏严格控制,在材料的使用和领用上尚未实施限额领用制度,施工班长或工程人员领用材料上控制不严格,领用较为随意。对现场材料缺少专项管理,浪费现象严重。例如在一些木块的使用上,往往规划设计不当,没有充分利用边角料,材料损耗较大,废料的回收上也存在随意丢弃的现象,随建筑垃圾一块外运了。现场人员对材料的管理没有落实到相关人员身上,只是以班组为单位,缺乏必要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对于一些小的现场材料,没有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看管,往往缺啥拿啥,管理控制较为混乱。

5.现场收料计量签收不规范

现场收料计量不准确,材料签收不规范。例如工程中钢筋等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是点根数换算成重量的,材料员偷懒或其他原因,在收料过程中随意地签收了发料清单,实际到工地现场的材料存在短斤缺两的情况。混凝土等材料一般都是灌装进入施工场地,一车是否满载进场不能确定。

四、完善现场材料内部控制的意见建议

1.明确材料采购与供应管理的目标任务

施工企业现场材料管理要明确管理目标和任务,确保提供不间断的物料供应和服务,以便施工企业能够正常运转。施工企业一旦缺少材料会停工,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给工程质量带来严重隐患。要保证库存材料的供应,采用VMI供应管理模式,确保最低库存,减少材料的仓储成本。质量是施工企业的生命线,要始终将材料质量作为材料采购的首要条件,假冒材料会给国家、集体带来巨大损失,要严把质量关,在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制品的质量上要加强内部控制,强化风险管理,将质量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要及时发现有较大的具有一定实力的供应商,分析供应商的供应能力和产品质量,建立发展同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将采购的现场材料标准化,严格审核材料,按照指定的材料标准进行标准化采购。

2.完善材料招投标制度和大宗材料竞标制度

要进一步完善材料招投标制度和大宗材料竞标制度,强化材料供应商的准入机制和竞争机制,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实现材料采购的制度化、公开化和透明化,为工程项目节约成本,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组建由主管副总经理和物资管理部、财务部、法务部等部门人员组建招投标工作小组,负责供应材料的招投标和竞标工作。有条件时建立现场材料采购供应商评价评审制度。保证供应商的评审工作公正、公平、公开,防止暗箱操作。

3.建立现场闲置材料管理制度,加强库存管理

为充分发挥闲置材料的作用,进一步加强现场闲置材料的管理,必须建立现场闲置材料管理制度,降低施工成本。要做好材料的调剂工作,统筹各项目工程用料安排,制定材料使用调剂方案,对闲置材料转让拍卖进行论证分析,各施工队要积极配合闲置材料的处置和账务处理工作,减少库存。加强库存管理,可以采用VMI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及时满足施工工程的需要,可以对库存材料以ABC分类管理的方式进行,提高库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4.建立健全基于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要进一步树立内部控制管理的理念,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库存管理、预算管理、质量监督等部门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进一步优化现场材料内部控制管理环境,建立决策、监督一体的内部控制体系。要建立层层目标责任制,出现内部控制问题责任倒查。加强领导集体决策,探索实施工程队末位发言和总经理不分管现场材料工作。加强关键控制点的管理,进一步加强风险评估。确定好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风险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于财务战略、投资决策、组织机构、管理体制等重要决策加强风险识别和控制。加强材料预算管理控制,严格按照预算编制执行。

5.严格材料签收,规范材料计量

现场材料的入库和签收要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材料入库登记和领用制度。加强现场控制审核,工地设“地秤”,进场车辆过秤,出场再秤,差量可以估算实际材料量。

[参 考 文 献]

[1]沈泽勋.S公司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改进策略研究[J].兰州大学,2013

[2]靳瑞萍.建筑施工企业内控管理初探[J].会计师,2014

[3]赵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塑胶地板项目施工规划与实施策略研究[J].吉林大学,2014

[4]曾华华.探讨制造企业材料内控管理中ERP的运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