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部固定资产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行政部固定资产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行政部固定资产管理

行政部固定资产管理范文1

关键词:资产 核算 管理

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关系国有资产管理重要因素。近些年来,上到国家层面,下到地方部门、单位,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无论制度创新方面,还是具体管理措施方面都有很大提高,为切实杜绝固定资产管理中的漏洞做了大量理论和实践探索。但不容忽视的是,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及管理工作还存在诸多的薄弱环节,不仅影响了固定资产正确计量,也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漏洞,国有资产流失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

一、固定资产核算及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理念层面

虽然近些年来各个地方、部门对资产管理工作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的认识有了很大提升,但管理理念一直禁锢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现在资产管理理念相对比较陈旧,仅仅是停留在记记账,建建卡,点点数的工作层次上。深层次上主要是长期传统体制“重预算、轻资产,重业务、轻资产”观念的影响,认为资产管理工作只是一项二级、三级的工作,是一项附带的工作,工作性质始终排在次要位置。

(二)管理制度层面

任何管理工作离不开体制机制框架约束,同时也必须有制度措施的规范管理。当前,固定资产管理中从部门规章层次上制定了一些制度,也了大量的基础工作规范文件,为保障固定资产管理核算、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打下一定基础。但部门规章毕竟法律效力有限,还不能达到强制性管理要求,限制性条文也未能很好地发挥管理作用,特别是因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缺失引发的漏洞也被经常利用,不同程度地造成国有资产管理不善,固定资产时常发生严重流失现象,造成国家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三)管理技术层面

主要是行政单位资产管理精细化程度不够,虽然这些年来,财政部积极推广财政信息平台的建设,预算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国库支付系统以及政府采购信息平台的利用,极大提高了各级财政部门、行业单位的管理效率,但相关的平台如预算管理、政府采购管理中涉及固定资产系统的工作,相互衔接不够,系统大多独立运行,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导致管理综合效率低下,不利于固定资产的综合管理和绩效评价。

二、加强固定资产核算及管理的对策

(一)理顺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强化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职能

突出财政部门作为固定资产管理主管部门的要求,理顺国家、地方、行业主管部门管理层级,明确在固定资产管理中涉及审批、采购、处置等管理环节中的职能、职权、义务,保障固定资产管理不脱节、无死角,环环相扣、相互制约,切实保障相关职能部门发挥监督管理职能。

(二)加强制度层面建设,建立固定资产管理长效机制

财政部35号令作为指导性部门规章,为今后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提出准则性管理要求,但相应的配套制度建设仍是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各省(市)、自治区要结合地方实际情况,特别是经济发展状况,全面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机制,规划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制定工作,分阶段、分层次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各环节的管理办法及措施,形成行之有效的配套制度体系。要重点围绕政府资金、投资项目形成的固定资产的绩效管理评价,从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评价结果的利用上着手,不断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三)梳理精细化管理理念,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绩效

要从推进财政基础信息平台建设的高度,积极构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发挥信息化管理优势,不断提高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水平,真正实现对行政单位固定资产从“入口”到“出口”的动态管理,为高效发挥固定资产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以及后续数据分析利用打下坚实的的信息支撑。

(四)创新管理模式,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规范资产配置管理,完善固定资产采购配置标准。要充分结合固定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通过严密的固定资产采购审核程序,有效资金监管流程,坚决防止超编制、超标准配置固定资产现象。同时要从提高固定资产监管水平入手,积极探索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可以参考招投标模式、产权交易平台,不断完善行政单位固定资产采购和处置流程,进一步降低固定资产采购成本,提高其处置的收益水平。要进一步探索建立固定资产集约管理的运营模式,通过部门集中管理、集中调度,有效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防止资产闲置不合理损失的加大,特别是过分的闲置浪费和局部资产过剩引起的不同程度的资产减值。

(五)强化监督管理,规范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和使用范围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0]19号)已明文要求,地方各级政府部门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禁以财政性收入、行政单位的国有资产,以任何直接或间接形式提供融资担保。这些要求主要出于谨慎性原则,同时也是基于保障行政单位正常开展工作,保障国有资产管理的稳定性,做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这项规定也与《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共同形成固定资产管理的约束性措施,对保障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具有很强的限制性,各级财政部门、各单位要从严控制,强化事后监管,坚决制止违纪违规的投融资行为。

参考文献:

行政部固定资产管理范文2

关键词: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2-0133-02

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 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 500元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行政单位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及构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

一、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行政单位固定的资产的监管不力

由于缺乏合理有约束力的固定资产配置标准,导致行政单位拼命争取财政经费随意性、盲目性的购置功能齐全,性能好的固定资产现象,“重购置、轻管理”、“谁购置谁拥有、谁拥有谁使用”的现状十分普遍,由于没有建立闲置固定资产资源共享机制,行政单位固定资产存在闲置和浪费现象较多,导致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配置不合理、总投资成本高、低效率使用的局面。资产管理部门只注重各单位申报的等待报废的资产进行检查和核准,而对长期挂账,却无实物资产的情况,不提出督促处理意见,经济管理部门只注重检查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不注重资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有检查监督,但末能从根本上遏制账实不符的现象。

(二)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不规范

行政单位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缺乏规范的管理,固定资产的毁坏丢失,流向不明无人监督,出现问题相互推诿,人员调整、人员调动时使用的固定资产不交接物随人走,固定资产的入库、领用、保管、出借手续不健全、报废处置随意性大,无有效的管理制度,问责机制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不相容岗位不相互分离、不相互制约、不相互监督,固定资产管理中的漏洞和差错就难以避免,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严重而无从查证。

(三)行政单位固定资产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相脱节,账实不符成为常态

行政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账实不符的主要原因:一是不记账,行政单位为个人配置的固定资产有意不记账,对于捐赠的固定资产不入账。二是记账不准,购置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安装费等不计入所购固定资产的价值,而列入经费支出,盘点中出现的盘盈、盘亏末及时调整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固定资产改扩建末按规定调整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三是账不全,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固定资产卡片、实物末能一一对应,已完工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未办理决竣工决算,游离账外。四是对固定资产末计提折旧,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均不计提折旧、不计提减值准备,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严重偏离,提供的数据有陈旧和静态的特征,未能客观地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状况 。

长期以来由于行政单位固定资产在配置、使用、处置、绩效管理等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考核,造成固定资产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相脱节,行政单位提供的固定资产数据信息失真。

(四)行政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严重的制约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效果,从事财务的人员无证上岗或素质不高,对有关固定资产的记录不清晰,相关固定资产业务末按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关规定进行处理,固定资产核算不准确。

二、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行政单位应当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实现固定资产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

行政单位依法设置会计机构,配备合格的会计人员,做好资产建账、核算和登记工作,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清查盘点,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卡、物相符。年度终了,应当进行全面清查盘点。对资产盘盈、盘亏应当及时处理。行政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和规范固定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管理,维护资产安全完整。

(二)运用信息化手段,构建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信息平台,对固定资产进行公开透明的管理,建立闲置固定资产资源共享机制

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将有关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配置、使用、调剂、评估、清查等信息及时在网络信息平台上公布,将固定资产的关键环节信息置于各方的监管之下。借助系统管理功能,对固定资产的配置、处置等实行网上申请、审核、审批提高办事效率。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使固定资产的相互调剂变成现实,为管理决策提供有效数据,合理安排固定资产资金的投放,节约财政资金,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三)引入权责发生制,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客观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

财政部门应对各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明确规定,便于行政单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采用双分录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增设“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等会计科目,随着时间的推移,客观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状况。购置固定资产时:借:经费支出,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同时借:固定资产,贷:资产基金(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借:资产基金(固定资产),贷:累计折旧;发生减值准备时:借:资产基金(固定资产),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处置时: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资产基金(固定资产),贷:固定资产,借:银行存款,贷:应缴财政款,上交国库款时借:应缴财政款,贷:银行存款。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购置固定资产时:经费支出增加,资产减少,同时资产增加,净资产也增加;计提折旧、发生减值准备时:资产减少,净资产也减少;处置时:资产一个增加,一个减少,同时净资产也要减少,如果有净收入,需上交国家。

(四)对于行政单位占用的车辆等固定资产,应组建运输系统,把各行政单位的车辆集中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使用,厉行节约,制止浪费,降低行政成本,注重车辆的使用效益

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应当转变管理观念,考虑行政成本的投入,引入权责发生制,加强审计的力度,公开透明固定资产的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情况。

参考文献:

[1] 周贤元.浅谈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金融经济,2008,(12).

行政部固定资产管理范文3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一、行政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行政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体制不健全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在日常财务管理中,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固定资产购置、保管、使用、维护、调拨、报废和盘存等相关制度,多数单位领导,只注重对有严格的财务制度规定的单位招待费会议费及差旅费及津补贴的管理,而忽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由于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和规定不够健全,往往只重视购置,不重视日常管理,缺少固定资产实物登记账或台账。资产领用及保管没有记录,手续不完备,造成固定资产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确。

外部监督机制力度不够。由于监管机制落实不到位,执行力度不够,致使保管固定资产的负责人责任意识薄弱,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不重视。许多机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都由不熟悉固定资产管理业务的办公室后勤人员兼管,而没有设立必要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没有严格遵照固定资产管理要求,实行账、卡、物“三位一体”管理。根据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要求,审计、监察等相关部门的监管工作仍有待加强,社会化监督工作亟待开展。

责任人处罚机制不到位。根据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定要求,应该对造成违规现象的责任人进行处罚。但实际上,一些责任人往往是现任领导或曾担任过领导工作,对其处罚往往是象征性的,或者根本不处罚,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任期考核中,也没有将固定资产管理列入考核目标,领导干部的任职调整,只进行财务收支审计,不进行资产移交的审计,客观上也造成有关负责人责任意识差,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不重视。

2.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程序混乱

固定资产增减变化不严格履行程序。一些行政行政单位在固定资产采购、领用、保管、报废、清查等程序不健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购置固定资产不纳入政府采购程序,自行采购的现象。固定资产毁损、报废、调拨、变卖、转让时,不按规定的程序报经审批,存在随意出售、转让、核销现象,一些已报废且经相关部门核销的固定资产由于信息没有及时反馈到财务人员,导致账目没有同步调整,引起账实不符。

对固定资产缺乏定期的清查盘点,疏于日常管理。长期以来,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缺少固定资产的定期清查盘点制度,长期不对账、不清点,监管不力,账面反映的固定资产与实物不符,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现象较多。

3.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不够合理

固定资产帐务设置不合理。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在购置固定资产时,将全部支出列入当期事业支出,同时反映其原始价值,不计提折旧。这种规定使得账面上所反映的固定资产价值严重高估,不能真实揭示单位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不规范,账簿设置不齐全,帐外固定资产多,管理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资产损失现象严重,总账与明细账不相符,形成了大量的帐外资产,无法验证资产的真实性、完整性。

固定资产财务会计信息不及时。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不及时、真实反映预算固定资产的数量和增减变化情况,导致固定资产的账实不符。如有的办公楼早已竣工投入使用多年了,由于资金不足、决算不办理等原因,仍挂在往来账上,没有按照财务制度规定清理入账;对固定资产更新、维修、捐赠及上级主管部门无偿配置的和其它单位调拨等形成的资产不及时入账;对报废和处置的资产不及时调账;很多年代久远已无法使用的资产没有得到及时报废清理,长期挂账。

固定资产账簿记录不完整。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由于会计人员管理意识不强,对单位购置的图书、其它固定资产以及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未按规定在固定资产账面反映。有的单位对部分由上级投资基建形成的的资产两边都不入账,在管理上易形成账外资产。综上所述,由于历史上长期粗放式管理及现有体制的不完善,使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种种问题,对此,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规范会计核算,据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二、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1.完善资产管理机制,加大监管力度

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并结合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和业务特点,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长效机制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的购置应坚决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对固定资产定期进行清查盘点,固定资产报废、调拨、变卖,坚持按规定程序申报、审批。二是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责任机制,实行单位主要领导为全面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使用部门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三级管理责任制。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将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定期考核责任履行情况,切实管好各项资产管理工作。三是加大外部监督的力度,审计、财政、监察等部门要履行好职责,切实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增减、租赁的监督,把固定资产的真实完整和保值增值作为经常性监督的重点,对各种违法违纪的单位和个人,要坚决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2.努力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设置固定资产管理岗位,实行竞聘上岗。资产管理员资产管理员必须由会计人员持证上岗,严格执行有关财经法规,认真学习相关固定资产管理及业务流程,严格按照业务流程办理各项业务,保证账账、账实相符。资产管理员要保证账实相符。同时要及时建立健全各级固定资产台账,完备实物信息资料。要对各部门管理使用的资产由具体保管、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报财务部门备查,按月对财务部门入账登记的新增资产进行核对、确认。通过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3.强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工作

各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完备的资产清查制度,使资产清查工作步入制度化、经常化轨道。一是要建立资产定期清查制度。各行政事业单位至少每年年终要对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核对,对盘盈盘亏的资产,要找出原因,分清责任,按规定及时处理;同时对资产结构和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盘活存量资产,防止资产长期闲置。二是建立重点资产抽查制。对资对贵重物品和重点部门要进行重点清查,确保做到账、卡、物相符。三是建立资产离任核查制。对调离本单位的单位领导或相关人员及内部调整工作岗位的资产管理使用人员,要对其管理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离任核查,按规定办理资产移交和监交手续,确保人走账清,防止资产流失。

4.改进完善固定资产核算方法

行政事业单位要规范固定资产日常核算,健全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卡片等资料,做到账卡、账账、账实相符。另外,现行的行政事业会计制度对在用的固定资产不要求计提折旧,这必将会使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得不到反映。建议参照企业会计制度,试行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在会计核算的帐务处理上可在资产类别中增加“累计折旧”科目,使折旧和固定资产在资产类项目中结合,直接明了的反映固定资产的年末净值;同时增加“固定资产清理”、“待处理财产损益”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以核算反映固定资产因改建、扩建等原因价值增加或减少以及清理后净损益的情况。

行政部固定资产管理范文4

关键词 高校 固定资产管理 问题 对策

一、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很多高校还没有成立一个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也没有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更没有统一的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等配置的具体标准,以对固定资产从购置、使用到清理各个环节的管理活动进行约束。因此相关部门在年初编制部门预算和配置资产时,标准不统一,缺乏统一的参考依据,无法做到科学、公平、公正、合理,影响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2)各职能部门管理相互脱节,管理意识淡薄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一般由总务处、设备处、图书馆等多头分管。这种分散管理、分散使用的做法使资金和资产相脱节,缺乏统一的管理与协调机构,造成学校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分离。使全校固定资产产权管理的责任主体缺位,不能对各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实行有效控制、协调。同时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手段落后,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管理意识淡薄,存在重购置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的思想,使许多固定资产无法发挥应有的效能。

(3)资产配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低 由于高校是以院、系为单位,行政管辖和利益分配相对独立,对固定资产的需求计划多是按系、部和专业提出,致使各部门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较多考虑自己系部使用的方便,导致高校固定资产设备重复购置。有些设备购置缺乏科学论证,没有全局性、前瞻性的系统规划,随意性较大,不能调剂使用,整体使用率低,闲置浪费现象随处可见。

二、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1)建立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建立起科学的适应高校发展的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体系,实行校领导全面负责,分管领导主要负责,管理者和使用者直接负责,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有关个人,构建学校处室和系实验室的分级管理体系。

(2)增强对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 提高管理意识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认识不到位,措施难到位。要使大家明白对高校财产的管理人人都是主人,人人都有责任,增强保护固定资产权益的主动意识,自觉维护固定资产的合法权益,通过宣传,提高全体职工的资产管理意识,从校领导到广大教职工,要做到人人都关心,人人有责任,增强高校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

(3)推行资产经营,实行保值增值责任制 在学校内部实行资产有偿占用制及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制,为提高高校资产的效益,可以引进企业管理机制,实行资产有偿调拨制度,用经济手段管理资产。通过使用权的转让达到资产的流动重组并最终实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的目的,从而使真正需要资源的部门有一个较为宽松的资源供给条件,通过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和资产增值率,来实现高校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

(4)构建高校资产绩效评价体系作为对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应该通过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来完成。通过对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目标及管理成本、效率的分析,构建高校资产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包括资产年增长率、设备利用率、资产增值率等指标在内的学校资产管理指标评价体系,通过计算来考核各部门。还可通过经费指标来控制与资产管理有关的单位,对考核优良的单位可适当增加经费指标,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扣减经费指标。

三、加强制度建设,为绩效管理提供法律保障

(1)加快《固定资产法》的立法步伐,加强行政事业性固定资产法律制度执行的监督,提高资产使用效益,防止固定资产流失,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行政事业性固定资产绩效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对绩效管理的主体、管理权限、绩效考核方式等关键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健全和完善认定、登记、使用、处置、核算、统计、评估等行政法规体系,为行政事业性固定资产绩效管理提供具体操作规程。

(2)全面落实科学发展现,彻底打破部门封锁,作为高等学校,首先,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在头脑中形成市场经济意识;其次,要彻底改革旧的行政管理模式,建立新型的市场经济管理方式,以促进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的规范管理,在观念转变和体制改革后,最根本、最紧迫的是要打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形成的部门所有的管理体制。

(3)进一步健全管理机构,强化职能监管体系,坚持“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资产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能是全面负责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负责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包括固定资产管理的购置、配备、使用、维护、报废的具体实施细则等);制定自负盈亏经济实体,有偿使用固定资产的制度等等。财务部门要强化一级核算,设置数量金额总账,侧重于掌握固定资产总值,实行总量控制;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学校的教学、科研设备、行政办公设备、房地产、家具;图书馆负责管理图书资料;各职能部门应配备专职或兼职资产管理人员,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资产数据库档案,对固定资产进行二级管理;实物的具体使用部门则实施三级管理,做到账物相符,管与用清楚,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使用。

固定资产管理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于资产管理的全过程,高校在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要提高办学效益,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厉行节约,正确处理好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合理配置,有偿使用,通过全方位的科学管理,使高校的资产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行政部固定资产管理范文5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Abstract:Thealllevelsadministrationbusinessunitandthemanagementsection,shouldinsisttounifythepolicyandunifytheleadership,theratingsmanagement,responsibilitytoperson,thingtothemanagementandusagesofthefixedassetstotheutmosttheprinciplethatituse,andpasstheestablishmentperfectmanagethesystemwithfinanceandtransactthefixedassetsthatautomationconnectwitheachothermanagementthesoftwaresystem,thenormfixedassetsclassificationandcode,strengthenthesupervisionofthestocktakingandhandleetc.measure,makethefixedassetsmanagementsystemrigidtoturn,attainsolidhoursuperviseandcontrol,thepurposethatrigiditycontrol.

KeyWords:administrationbusinessunit;fixedassetsmanagement;fixedassetsmanagementsystem

1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数量和金额增长迅猛,到2000年底,广东省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约达1529亿元,规模庞大,种类繁多。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发展,政府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于近年在全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清产核资及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在新形势的要求下,需要有相应的会计体系积极配合政府职能部门,根据政府实际管理工作的需要,对原有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完善,以满足政府部门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需要。

2预算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账实不符问题

账实相符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准确的基本要求。造成账实不符的原因,一是固定资产采购时项目被挪用,形成固定资产虚列;二是因历史原因违规购建固定资产,而不入固定资产账或部分入账;三是会计差错,即已报废、盘亏的固定资产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2.2责任人管理机制不到位问题

根据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定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对造成上述违规现象的责任人进行处罚。由于管理未得到彻底落实,保管固定资产的负责人责任意识薄弱,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就会不重视,产生更多的违规事件。

2.3闲置固定资产的处置问题

闲置固定资产是指不需用固定资产,主要表现为闲置房地产及闲置电子设备等。闲置固定资产的产生,主要源于以下三种因素:一是内部整合产生的闲置,在进行政府机构改革的过程中,对部分政府部门进行了撤并,造成了撤并后资产的闲置;二是科技进步造成固定资产无形损耗而产生的闲置,这在电子设备的更新换代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三是因历史违规行为产生的闲置。最明显的例子,如无定编车辆、违规购建房产,因产权问题无法解决而闲置存在于账外。这些闲置固定资产占用了国家大量资金,有些资产已无法使用但只要不报废就可每年得到财政的拨款,所以,需要积极加以盘活处置。

3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的对策

预算单位曾在2001年进行了清产核资,在2001年和2005年开展了清产核资检查,相当于在全国进行了全面摸清预算单位“家底”的工作,规范了固定资产的入账核算,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会计信息质量。但由于账实不符问题源于多年的历史原因,并未得到全面的解决。近年来,随着“责任政府”的建设及政府部门的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逐步将固定资产违规现象与有关负责人的任期业绩评价挂钩,这种情况已有所好转。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之所以存在上述种种问题,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历史上长期粗放式管理形成的遗留问题积淀,还有一部分源于现有体制的不完善之处。针对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

3.1实施电算化管理,按照预算单位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分类

由于近年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数量及金额增长迅猛,规模庞大,种类繁多,各项管理工作仅靠传统的手工管理、手工统计已远不能适应工作的要求,必须实现电算化管理,将固定资产的购建、决算、核算、处置、报废等各项业务予以反映,实现固定资产的电子化管理与实时监控。完善的固定管理系统将有助于政府管理机构实时掌握固定资产信息,提高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和透明度。同时,在实现核算电算化的前提下,建议取消手工固定资产明细账和总账,提高工作效率。但目前固定资产电算化核算方面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固定资产科目设定问题上。目前,通常的做法是根据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规定将固定资产分为房屋及建筑物、一般设备、专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六大类。在对房屋及建筑物、文物和陈列品、图书的分类中一般不容易产生差异,但在一般设备、专用设备、其他固定资产的分类中则产生了不少的差异。两个单位的固定资产分类,一个为行政机关单位,一个为事业单位(学校),从科目编码上就有不同,各个单位对专用设备与一般设备的分类也不尽相同,对某些单位是专用设备,对另一些单位又属一般设备,如幻灯机,在学校为专用教学设备,在大部分行政单位为一般办公设备。另外,单位自己分类明细,编码也多有重复,电脑与电脑微机就在专用设备与一般设备中重复出现。

作者认为,在实务中要按照预算单位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目录(根据GB/T14885-94摘编整理)作为固定资产卡片管理的分类依据更为可行。因该目录将固定资产分为四大类:(1)房屋及构筑物类;(2)交通运输工具类;(3)通用设备类;(4)专用设备类。每大类的分类非常细致清楚,比人为分类更科学、合理。由其对容易造成差异的分类项进行了明细分类,对专用设备更是按行业类别分为医疗卫生类、广播电视类、科研类、文化体育类、新闻出版、公安政法及其他类。目前,市面上已有不少固定资产软件的编码就是以此为依据的。另外,按预算单位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目录的另一大好处即是可自动导出清产核资数据,因日常就按此分类与代码做账,清查时就可事半功倍。如无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则根据预算单位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目录建立会计科目与之对应,也会为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带来极大的方便。

3.2建立与办公自动化系统相连接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块

会计信息系统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必将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桌面走向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构建和应用,能及时、迅速地获取单位管理运行及实时变动的情况,使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进行办公业务操作处理,做到有效地处理和利用信息。本文仅以会计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固定资产管理软件模块通常仅在财务部门进行核算,为核算型软件,但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导致会计信息系统向财务业务集成阶段发展。在财务工作中固定资产管理软件主要功能为核算资产数据,包括财产登记、登记财产卡片、财产单据、生成资产凭证、资产账簿(财产明细表、财产汇总表)等。而财产采购、财产处置、安全控制及财产登记中的验收登记、领用登记等数据在财务软件中很难连贯地反映出来,而在整个固定资产管理中会涉及单位所有人员,为完成固定资产管理功能,不同部门人员和同一部门人员,经常会发生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部门之间的交互关系,并需要对某项事务进行合作处理。所以,必须借助办公自动化系统与财务固定资产管理软件相结合,才能使各类数据资源实现共享,从而大幅度地提高财政部门的数据管理能力和运用效率。而整个固定资产管理软件模块主要功能应包括:财产采购、财产登记、财产处置、安全控制等功能。但如何实现两个系统的结合及数据的交换,各类数据资源实现共享,我认为可通过以下实际应用的方案来予以解决。

将所有资产的验收、登记、领用、查询数据工作均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资产管理模块完成。在资产验收保存时直接生成领用单并登记财产附件、图片等资料,并进行验收单据、标签、卡片打印。在办公自动系统中可以按资产的名称、类别、登记时间、资产状况进行组合查询。资产分配给各使用部门、使用人员,以便相关的资产负责人可以随时查阅当前资产使用的状况。包括资产的借用、部门间资产的调拨、资产赠送等详细记录。同时,财产管理软件增加导入模块:由办公自动化系统在导入财产管理软件前根据行政单位财务规则第二十六条关于固定资产单位价值及其他的规定标准条件,自动将资产数据分成固定资产数据及材料、低值易耗品数据两部分,并提供数据结构导入至财产管理软件中。财产管理软件中进行变动数据的审核、登记或更新财产卡片、自动编制分录、结账、财产明细表。财产汇总表、打印财产数据、查询财产数据、资产盘点等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工作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及财产管理软件的分功能管理,资产数据根据既定的软件程序和规则自动生成资产卡片、会计凭证、报表等,会计人员只需要维护相应的分类和汇总机制,就可实现从数据采集到数据输出的全部工作,大大减少了会计人员基础工作量。资产数据通过导入时的划分,进行了资产的分类,在进行资产管理时就可分重点、分层次的管理。

资产数据通过一次录入的数据同时被办公自动化系统和财产管理软件所共享,完成了几个系统的数据收集和规范,在这种模式下,所有数据来源一致,划分口径统一,从不同的层面进行数据分析产生的结果也是一致的。数据采集能够实现与交易事件发生、发展同步,真正达到实时反映资产的实际状态。

3.3完善资产管理机制

完成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工作必须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机制,以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机制必须受到政府相关领导的重视与认可,具体措施如下:各预算单位设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岗位人员责任制,财政部门也应设立监督预算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岗位人员责任制,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定期由政府的财政部门进行检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岗位人员提拔、任用等的依据;将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作为管理责任人审计的重要一项等。

3.4加强固定资产的盘点及处置工作

根据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第三章资产的规定,固定资产应每年盘点一次。但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的盘点往往由于年终人手少、工作繁杂而未进行。所以,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必须认真落实,从制度、时间、人手、领导抓起,对发现的账实不符、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及时进行处理。应建立切实可行的预算单位盘点、处置机制,并严格执行,落实到人。积极处理好闲置固定资产,引入资产评估程序,进行竞价出售、拍卖等公开、透明方式回收资金,或依法按政策捐赠边远地区等方式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固定资产的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政府的财政部门也应建立固定资产的盘点、处置制度的监督机制,对要处置的资产进行金额、数量上把关和审批,并定期对预算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清查。

4结论

本文在指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各部门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应坚持统一政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物尽其用的原则,并通过建立完善与财务管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相连接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系统,规范固定资产分类及代码、加强盘点和处置的监控等措施,使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刚性化,达到实时监控、硬性约束的目的。从而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参考文献:

[1]李广英,张俊萍.实行财政集中支付与集中核算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1,(6):9-10.

[2]李海波.行政事业会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行政部固定资产管理范文6

[关键词] 水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改革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1. 013

[中图分类号] F8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1- 0021- 02

水利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水利事业单位进行日常业务活动的物质保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我国,水利事业是属于政府所管辖的公共事业范畴内,水利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由国家财政拨款购置的,一些水利事业单位在使用过程中,对固定资产中不计提折旧、不计成本,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持续出现,我们应该进行一步加强对水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

1 水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1.1 固定资产管理观念淡薄

随着国家开始关注水利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各水利事业单位的管理者也开始逐渐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但相对于资金管理工作而言,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水利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健全的制度支持。由于没有相关制度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效果与单位、部门业绩成效进行明确,因而水利管理者往往只是口头上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没有从实际上去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如各单位不关心和不会核算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就是最典型的表现。第二是水利事业单位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缺乏相应的执行力[1]。某些水利事业单位虽然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也形成了一定的规章制度,但由于从单位管理高层至普通员工都未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给予应有的重视,即使有制度也形同虚设,无人真正去落实。

1.2 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当前我国水利事业单位仍然存在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现象,现有的会计信息无法有效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实物状况,水利事业单位的管理者自己也不清楚自己单位的固定资产的数量、转移、增减变化情况,造成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第一是水利事业单位在新购置固定资产时没有及时验收,同时也不记账,久而久之甚至都遗忘了;第二是水利事业单位没有按照正常处理程序对固定资产进行处理,如报废、报损的固定资产没有及时报批冲减或自行处理后无法冲减;第三是水利事业单位利用项目资金购置固定资产,而在做账时又将其列入项目资金范畴,使得某些固定资产根本无法查找[2]。

1.3 忽视对固定资产使用过程的监控

固定资产使用过程的监控涉及财务部门和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由于这两个部门平时缺乏沟通,致使两个部门监控工作的衔接出现问题,如财务部门只管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而对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如何使用全然不闻不问,再加上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又没有出台相应的规范的管理制度,没有指定相应人员进行管理,最后导致对闲置、报废固定资产的处置比较随意,在缺乏审批程序和评估的情况下,固定资产便能被擅自定价进行处理。固定资产监控形同虚设,根本没有起到监控的作用,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

2 水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改革的对策

2.1 提高认识,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我们要在水利管理实践过程中重视“行政成本”,重视相关的“绩效考评”,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我国水利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主要是利用国家财政拨款购置的,因而固定资产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能否降低行政成本,这就要求水利管理者首先在思想上加强对水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认识,转变旧的管理思想,带头在水利事业单位宣传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紧迫性、重要性和必然性,让水利事业单位的全体员工从心底重视水利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提高其日常工作执行力,从而推动水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推进我国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3]。

2.2 健全管理机构,规范管理机制

水利事业单位要从管理制度入手,对水利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化和制度化,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首先是建立健全固定资产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制度,从价值和实物两方面入手将固定资产从购置到报废处理这一过程所有行为都纳入管理制度当中,从而形成一个科学的管理机制;其次是将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责任落实到人,用登记造册和建立卡片等方法,把水利事业单位所有固定资产的负责人进行一一明确,并确定好责任人的转移程序,从而确保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真正得到落实。

2.3 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监管,落实资产管理责任

水利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部门应该加强与财务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结合水利固定资产的有关财经法规和本单位的相关管理制度,对水利固定资产从购置到报废全程加以监控,并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对现有的水利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确保水利固定资产的账物相符,从而杜绝国有资产的流失。

2.4 建立固定资产管理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有效性

当各水利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陆续出台时,我们需要考虑的下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充分发挥这些制度的作用,来确保水利固定资产的效益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时我们需要引进固定资产管理激励约束机制,通过激励水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者,提高其工作积极性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

3 结 论

由于我国水利事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特殊性,因而做好水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探索适合水利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水利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的。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淑芳.水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22):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