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特殊儿童心理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特殊儿童心理教育范文1
关键词:特殊儿童 心理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1;G7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2-0162-02
一、特殊学生学习困难的成因
1.生理缺陷导致学习困难
听障学生由于自身生理有一定缺陷导致他们学习困难。由于听力障碍,他们接收信息渠道单一,获取知识面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弱,导致学习困难。以数学为例:听障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都有一个规律,低年级时成绩很好,高年级成绩不理想。原因是听障学生对文字理解、分析能力差,不能正确理解题意,但他们善于找规律,教材分章节来授课,往往是这一节课学习加法应用题,相应的练习题几乎全是加法题,反之,下一节课学习减法应用题,相应的习题全是列减法算式,所以学生发现这样的规律,即使不理解题意也能正确列出算式,或者是记住某些重点词语,如见到“一共”就列加法算式,见到“还剩”就列减法算式,完全不理解题意,导致越复杂的应用题越不会。
培智学生的智力存在一定缺陷,认知水平、语言表达能力都较弱,所以接受知识有难度,导致他们学习困难。
2.多疑、固执、冲动心理问题导致学习困难
特殊学生存在多疑、固执、冲动、冷漠的心理问题,喜欢用不信任的眼光去看待外界事物,往往看到别人议论什么,都会认为是在讲自己的坏话,对他人的言行过分敏感、多疑,导致他们人际关系差,在学习中不能很好地合作、交流。没有合作交流的意识,对他们步入社会形成很大障碍,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
3.自卑、消极心理导致学习困难
特殊学生由于自身生理有一定缺陷,导致他们心理出现问题:非常自卑、自暴自弃、消极。因为自己是残疾人,比较敏感,很难表现出开朗乐观、充满自信的精神面貌,甚至担心别人瞧不起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常把自己封闭起来,以掩饰自己的弱点。对一切事物敏感,习惯随声附和,没有主见。这些导致他们学习不积极主动,很难有理想的成绩。
4.家长的心态对特殊学生的影响
大多数特殊学生家长都很溺爱自己的孩子,他们认为孩子有缺陷很可怜,所以他们对孩子的学习没有要求,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不愿意写作业就不写了,导致孩子经常不完成作业,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孩子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不能及时巩固、复习,数学知识是环环相扣的,这样恶性循环成绩肯定不理想。家长们认为特殊孩子能认识几个字就行了,顺其自然能会多少就会多少吧!他们总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教育孩子,长此以往,会给特殊学生养成懒惰、消极的不良心态。
二、解决特殊学生学习困难的策略、措施
1.及时表扬,树立学生自信心
“星星再小,也会发光”,所以我努力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和正确批评。在实际工作中我恰当地运用表扬与批评的手段,对树立学生自信心有很大帮助。例如我的班级有这样一个孩子,个子不大,瘦瘦的,小脸像个麻土豆,衣服总是很邋遢。身上有一股y闻的味儿,不讲究卫生。我一贯采取的方式是批评,但效果并不理想。我甚至认为他无药可救,根本没有在他身上发现闪光点。偶然的一次活动中我发现他的歌唱得很好,于是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他当时很自豪,笑得合不拢嘴。在教学中我结合教学内容采取一些教学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他的成绩比较差,我就降低对他的要求,多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逐渐提升他的自信心,培养他的学习兴趣。在以后的日子里他的变化让我吃惊。每天早晨都会高高兴兴地跑到我面前告诉我,他今天讲究卫生了,认真洗漱了、剪指甲了。还经常拿出自己的简笔画、剪纸给我看。我看着他的画,线条越碓搅鞒,剪纸也越来越好。我竖起大拇指夸他。慢慢的他的性格开朗了,同学们发现了他的蜕变,都愿意和他做朋友。他的成长变化,让我像喝了蜜一样陶醉。表扬如和煦的春风,会温暖学生的心,表扬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他们产生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可见表扬的艺术性和特殊学生的表现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合理地运用表扬和批评有助于特殊学生自信心的树立。
2.正确对待差异,营造平等的学习氛围
由于特殊学生自身的生理缺陷,导致他们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我们要正视差异,理解和尊重学生。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欣赏不要比较。每个孩子都有差异,要善待差异,允许差异的存在。在平时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分组教学,每节课我对A组、B组、C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语文课上A组学生的教学目标是独立书写字词、句子,熟读课文。B组学生的教学目标是独立书写字词,在老师的辅助下写句子、读课文。C组学生的目标是在教师的辅助下书写生字,能跟读句子。通过分层次教学,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好。在一节课里营造出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涨。教育是培养人的,不是改变人的,苹果是苹果味儿,梨是梨的味,不要把梨改成苹果。
3.师爱育人
有人说:“爱在左,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迷漫。使得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挥,也不是悲凉!”而我要说:智慧在左,爱在右,在教学中,随时播种,随时开花。教师的工作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需要“智慧和爱”来塑造。班级里有这样一个孩子,父母离异,母亲远走他乡不能照顾他,父亲出外打工,对他关注很少,他和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没有父母的正确引导,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一些不好的影响造成了他道德方面的缺失,主要表现:学习态度消极、打架、逆反。好多老师对他束手无策,很是头疼。我接班后观察了他很久,发现他是典型的缺少爱的类型。于是我抓住了一次机会用师爱打动了他。有一次他生病了,家长电话打不通,校医不在学校,他自己躺在宿舍的床上,我就用脸贴贴他的额头,感觉他的温度,这看似平常的举动却感动了他,他眼圈一红眼泪掉了下来,伸出双手紧紧地抱着我,在那一刻我惊呆了,他是多么需要母爱呀,多么渴望母亲的怀抱啊!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对他嘘寒问暖,换季时及时提醒他更换衣物,还经常拿一些他爱吃的东西,他表现好时,我总是摸摸他的头,他情绪不好时,我总是用关爱的眼神望着他,尽量用师爱弥补他残缺的母爱。慢慢的他变了,变得很懂事,上课也能参与到课堂中来,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可见面对情感脆弱的特殊孩子,教师必须付出自己无私的爱和真实的情感,这样才能使枯萎的心灵苏醒,使冰冻的感情消融。爱是生活的原动力,爱也是教学的兴奋剂,生活因为有爱才感觉美好,教学因为有爱才充满激情。
4.重视家校联合
一个特殊孩子的成长是众人接力的结果,缺一不可,所以要想提高特殊学生的学习成绩,就要重视家校联合,调整好家长的心态。及时与家长联系沟通,及时反馈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家长也要反馈学生在家的表现。大多数家长不愿意带特殊孩子出门参加活动,他们认为孩子会让他们没面子。我采取定期开家长会和微信联系等方法,经常与家长沟通,通过这些方式改变家长的观念,鼓励家长为特殊孩子提供充分接触社会的机会。从而提高户外拓展和社会交往能力,为特殊孩子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巧明.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特殊儿童心理教育范文2
【关键词】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实践
受到社会上特殊儿童数量逐渐增多的影响,特殊儿童心理健康课程逐渐在各地区开设,针对不同特殊儿童实施了相应的教育和指导,希望特殊儿童也能够接受正常的素质教育,为特殊儿童的未来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因此,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为了兼顾特殊儿童的利益,维护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就应该进一步加强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条件,为特殊儿童实施科学的教育和指导。
一、引入先进教育理念,为课程改革提供相应的指导
教育理念和课程理念是人们在对教育和课程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对教育教学以及课程改革的共同追求,对教学课程的设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想借助特殊儿童心理康教育对儿童实施科学的教育和引导, 就应该对教师的教育理念进行革新,进而促使教师基于对课程改革的深入认识, 构建更为适用的课程体系,保证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得到顺利实施 [1] 。 特殊儿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心理健康问题是特殊儿童教育教学中重点关注的问题, 因此教师不仅仅要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引入先进的课程理念,向学生传授最为前沿的知识,还应该针对特殊儿童的特殊性制定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保证能够在教育实践中在向儿童传授各学科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引导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二、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全面改革教学手段
从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特殊儿童教育属于新兴学科,教学理论尚不够完善,教学方法的和教学手段的探索也不够全面,因此要想保证特殊儿童教育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应该注意借助信息技术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一)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构建良好教学氛围,对学生实施科学指导的重要保障,只有借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和交流,学生才能够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进而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完成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 所以教师在开展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尝试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切实了解特殊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对儿童实施更具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为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成长提供相应的保障。例如针对特殊儿童存在的畏惧交流心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多设置一些有助于激发学生沟通和交流欲望的场景,如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小朋友在假期愉快对话的场面、小朋友与家长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和谐场景等,让特殊儿童逐渐产生沟通和交流的欲望,进而在教育实践中促使幼儿畏惧交流的心理能够得到适当的改善,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2] 。
(二)联系生活实际设置教学内容
特殊儿童一般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愿意接触新的知识和内容,缺乏安全感,基于这一点,教师在针对特殊儿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入生活中的内容对学生实施相应的教育和指导,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熟悉感,进而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教学内容,切实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3] 。 在具体操作方面,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创设生活中的场景,然后教师结合场景开展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联系自身生活实际完成对相关内容的学习,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基础上为学生未来身心健康成长提供相应的保障。
三、注意教学实效,对学生实施多元评价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成长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来说,教师更应该加强对教学评价的重视,在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保证教学评价活动的开展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影响, 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一般来说,针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在开展教学评价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评价内容的科学性、评价教学的针对性以及评价方法的有效性,进而充分发挥出教学评价的重要作用,为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的获取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结语
综上所述,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实践探索更为科学全面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唯有如此,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进而有效改善当前我国社会上特殊儿童教育现状,让特殊儿童也能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廖红娅.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方法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4.
特殊儿童心理教育范文3
【关键词】音乐教育;留守儿童;人性关怀;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新思考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务工改善生活,但是处于种种考虑,但多数家庭的孩子被留在家里,一般都留给爷爷奶奶等老人照看,形成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居两地,得不到父母的和教育,个人成长受到极大的限制,许多孩子或多或少都存在心理健康上的问题。近年来,留守儿童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也十分敏感的问题。音乐是用组织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最能即时打动人的艺术形式之一。儿童对于事物有着特殊敏锐感知力,而且十分感性,运用音乐教育来感染留守儿童,让他们在音乐中接受爱的熏陶,能够很好地缓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压力。音乐作为一种非语言性的审美体验活动,更容易打动人心,使人放下心里防备,将音乐教育运用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对于音乐心理学、精神医学的发展,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留守儿童的主要心理问题,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运用不同的音乐教育方式来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可以在音乐艺术特有的世界里给予他们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调节他们的情绪、缓解他们的压力,陶冶情操,完善人格,保持心理健康。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主
要心理状况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
留守儿童群体存在许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也最重要的问题便是心理健康问题。当前,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与反思,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不仅会对留守儿童的家庭造成影响,而且还会影响社会的安定与和谐。笔者通过调查走访和总结,发现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可以归结如下:(1)主要亲属亲情和教育的缺失。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父母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作用。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迫于现实压力,在经济与入学等城市社会环境条件上父母无法满足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需求,只能将孩子留在农村,交给亲属照料,形成与孩子长期分居两地的局面。长期与父母的分别造成了父母与孩子情感交流上的障碍,长此以往使得孩子长期处于孤独寂寞的心理环境下,负面的心理情绪得不到宣泄,十分容易引发各种心理疾病。另外,儿童还没有形成独立完善的人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念模糊且没有分明的明辨能力,缺乏父母的教育会对孩子的人格培养极大形成负面影响。青少年犯罪心理学和青少年心理疾病研究发现,儿童时期缺乏亲情和教育是造成青少年健康问题,进而使青少年走向犯罪的重要原因。(2)监护人监护不力,对于孩子过多的溺爱或放纵。留守儿童中单亲抚养和隔代抚养是最重要的两种形式,其中单亲抚养占留守儿童总数的72.9%,隔代抚养占留守儿童总数的16.9%。对于单亲抚养的家庭来说,大多数都是母亲留下照顾家庭,母亲单独承担着照顾孩子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对于孩子的关注和管教便会相应的减少,作为一种心理补偿通常会通过对孩子过多溺爱和放纵的补偿。对于隔代抚养的家庭来说,一方面,老人受身体条件的限制,没有过多的精力来关注和照顾孩子,另一方面,老人对于通常都是十分溺爱和放纵的,这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了老人对于孩子的监护不力。(3)学校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的心理孤单的寂寞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用集体和同龄朋友的温暖来弥补,但是由于农村办学条件、教育资源、教学理念等的影响很难做到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4)社会管理的缺失。社会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上的投入不足,而且关注角度也有一定偏差,大多数的社会机构只关注办学的硬件设施的提高,做表面上的工程,而缺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上的关注和投入,使得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社会管理上的支持。
(二)留守儿童的主要心理问题
(1)孤独寂寞,性格胆怯。长时间的单亲生活和缺乏亲情的关怀,使得留守儿童心里常常寂寞孤单,并养成了胆怯的性格。(2)行为缺乏约束,常有对立破坏的心理。由于父母教育的缺失,留守的儿童的没有正确的行为准则,个人行为缺乏约束。(3)心理极端,常常有怪异的行为。与父母交流的不便,使得留守儿童心理孤单,影响了孩子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并常常以怪异的行为来掩饰和宣泄心中的负面情绪。
二、音乐教育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教育的结合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音乐能够改善人的心理状况。通过音乐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音乐作为媒介,引导学生合理的抒发自身的情绪,并利用音乐特殊的育人功能来影响留守儿童的内在情感,加强其内在情感的流露的交流,从而实现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教育的目的。
1.学校应加强音乐教育培养的力度。学校首先应该重视音乐教育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努力配合音乐教育,培养出适合音乐教育的教学环境、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使得音乐教育和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2.针对留守儿童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不同的音乐教育培养方案。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在运用音乐教育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教育时,应该具有针对性。(1)孤独寂寞,性格胆小怯懦。针对这些留守儿童,应该给他们欣赏一些情绪激昂,催人奋起上进的音乐作品,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英雄》、《田园》等,并通过音乐作品来教育学生,鼓励学生战胜自我。(2)行为缺乏约束,常有对立破坏的心理。针对这一部分留守儿童,应该引导学生抒发负面的情绪,可以给学生欣赏一些舒缓具有安抚性质的音乐,如《月光曲》、《阳关三叠》、《高山流水》等。(3)心理极端,常常有怪异的行为。长时间的心理抑郁会造成性格的扭曲,对于这类留守儿童可以给他们欣赏一些自然、旷远、安静祥和的音乐作品,如《蓝色多瑙河》、《星空》等。
3.社会应加大对于音乐教育的支持力度。政府要给予财政支持,加大对于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还要支持音乐教育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相关理论研究,为音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力结合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三、结语
音乐教育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工作不能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学校、教师、社会、家庭和孩子的共同努力,只有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将上述的相关建议切实的运用于实际的工作中,才能取得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康钊.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关注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学术论坛.2011(11)
特殊儿童心理教育范文4
〔关键词〕心理分析;童话故事;儿童心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4-0030-03
一、心理分析理论对童话的理解
童话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飞上枝头做凤凰的灰姑娘,昏死在玻璃棺材中的白雪公主,从大灰狼肚皮中钻出来的小红帽……这些伴随着儿童成长的故事,在孩子面前“闪现对另一种生活的希望之光,在那种生活里,有自由的、无畏的力量在跃动着,幻现着更美好的生活”,它们对孩子“智慧的增长,起十分肯定的影响”。我们对童话的需求亦是有目共睹的。当人类的高尚感、神圣感、想象力不断被损失、被放弃,当社会的悠久规范和价值观持续被颠覆、被解构,当今天的孩子们或被沉重的书包压迫得透不过气,或被感官化、平面化、碎片化的文化消费导入莫名其妙的精神亢奋状态……挽留童话的渴望便一次又一次执着地涌现在我们心头。
为什么人类,尤其是儿童,对童话故事如此痴迷?它能带给孩子什么样的想法?心理分析理论有助于思索这些基本问题。该理论把童话故事和人类的心灵紧密联系起来,认为童话反映了人类心理最原始的部分。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认为,成人将其无意识的担忧、内疚和愿望的实现在梦中以象征的方式安全地表现出来,儿童则可以依靠犹如梦一样的童话,宣泄自己的不安、恐惧、仇恨等消极情感。弗罗姆(Erich Fromm)则把童话称作“被成人遗忘的语言”,但这仅仅是被意识所遗忘,因为童话所包含的民间智慧已经深深地植根于儿童的无意识之中。他认为童话通常以儿童可以理解的方式解释社会习俗,尽管儿童必须等到长大以后才能完全理解这些习俗,但这却使儿童在无意识层面上深刻地习得了人类的智慧、社会习俗和种种美德。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贝特尔海姆(Bruno Bettelheim)出版了《童话的作用》(The Uses of Enchantment:The Meaning and Importance of Fairy Tales)一书,这本用心理分析理论来思考童话的论著引起了世人的瞩目。国外的研究表明,利用心理分析理论研究童话是一种趋势,审视国内的类似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将立足于心理分析理论,从心理学的角度思考童话的意义,以探讨童话研究中人们经常遇到又容易被忽视的一些基本问题:儿童为什么喜欢童话,其背后的心理机制何在;童话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和人格成长有何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在基础教育的童话教学中发挥这种作用。
二、童话的心理蕴涵
(一)主题内容――儿童喜欢童话的原因
现有的心理水平与新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发展的动力。心理分析学派认为,儿童发展的动力主要体现为自我发展中遇到的各类冲突。这些冲突是由个体目前的心理水平和新的需求之间的偏差带来的,自我的力量将在处理冲突的过程中得到增强。童话故事能够博得儿童的青睐,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童话故事提供了反映儿童心理发展冲突的主题内容。
1.内容之一:母子关系
亲子关系在儿童人格发展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童话中体现的母子关系有“母子一体”和“母子分离”两类。母子一体指两岁之前的儿童自我意识尚未完善,没有感觉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因而将自己与母亲视为一体,这时的儿童整个生命都寄托在母亲身上。心理学家玛格丽特・(Margaret Mahler)称此阶段为“共生(symbiosis)”。童话中的母子一体不仅包括母子之间的血脉相联,如《白雪公主》中王后扎破手指的鲜血滴在白雪上,然后生下白雪公主;《牧鹅姑娘》的母亲把含着自己三滴血的白色手帕交给远行前的公主,希望能陪伴女儿度过危难。也包括童话中善意的援助者,如《白雪公主》中七个小矮人不仅给白雪公主提供安全的堡垒,而且以母亲的形象来关心着白雪公主,告诉她“要当心那狠毒的王后,千万不要让外人进来”;《野天鹅》中给艾丽莎提供帮助的老婆婆以及艾丽莎梦中的仙女。这向小读者暗示:心灵中的好母亲会在危难之机出现,无论主人公身在何方,母亲总会时刻关注她的行踪,这有助于增强儿童的安全感。
母子分离指在发展独立自我的过程中,儿童所经历的与母亲分开的痛苦和挣扎。这是“使人痛苦、迷惑的阶段,如果儿童能够成功地把自己从父母身边分开,他将更加相信自己的力量”。母子分离的内容在童话中比比皆是:诸多童话中主人公的生母早早去世,如《白雪公主》和《灰姑娘》;或者主角离开了家庭――实为离开了母亲,如《牧鹅姑娘》;或者甚至根本没有提到主人公生母,如《野天鹅》。毫无疑问,这意味着主人公必须历经母子分离的过程。因为只有在经过了这种分离之后,儿童才能够找到独立的自我。
童话故事中如此截然相反的母子关系恰恰迎合了儿童对母亲形象的初步理解。处于共生阶段的婴儿希望母亲时刻陪伴自己,但实际生活中却感到母亲时而出现满足自己,时而隐藏不能给以照顾。这种母子互动导致了年幼儿童最初的“分裂(splitting)”,他们“将母亲分裂为两个精神实体:一个令他满足的‘好母亲’,以及另一个使他遭受挫折的‘坏母亲’。”儿童如此处理两个形象,仿佛面对两个完全分裂明确的实体,这给他们眼中不确定的世界注入了一些秩序。
2.内容之二:嫉妒心理
在自我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自我力量的弱小,因而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儿童会出现心理发展的偏差,嫉妒心正是偏差的具体表现。《灰姑娘》童话中的嫉妒就是非常明显的心理动力:开始是灰姑娘的姐姐们强迫她干活、穿破衣服、睡在厨房里;后来则是灰姑娘的继母嫉妒她将成为王子的妻子,一心想要让自己的女儿代替灰姑娘的身份。要解决故事主角的困境,就必须处理、消灭,或者至少要谴责嫉妒的情绪。如果放任嫉妒心的泛滥,后果将非常严重,灰姑娘的继母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当王子凭借灰姑娘舞会之后留下的一只金舞鞋来寻找神秘的公主时,她的嫉妒天性更是一览无余。她对灰姑娘的嫉妒如此强烈,甚至不惜让自己的女儿自残肢体,以求登上王位。还有一些童话故事也以嫉妒为主题:白雪公主一直受到皇后的追杀,是因为皇后嫉妒白雪公主的美貌;而《牧鹅姑娘》中的女仆嫉妒的则是主人的身份和将要拥有的地位。
以上几篇童话中的嫉妒都已渗入灵魂深处,这使她们的行为像可恶的女巫。如此严重的嫉妒将给她们带来严峻的后果,童话故事对她们的嫉妒给予了严厉的惩罚:在王子和灰姑娘的婚礼上,小白鸽啄瞎了两个姐姐的眼睛;皇后被迫穿着烧红的鞋子跳舞至死;女仆则被装在订满钉子与尖刀的木桶里,拖过街道受人唾骂,痛苦地死掉。这也给小读者们一种无形的提示和警告:过分地嫉妒将给自己带来伤害。
(二)结构情节――童话对儿童人格发展的作用
心理分析学家荣格曾经用原型来解释人类的心理模式和精神本能,他认为童话是“围绕着原型的主题而展开的,它显示了在世界各地和不同时代普遍相似的母题”。而童话的结构情节正类似于“受难原型”,是一个“平衡失去平衡平衡”的过程。同时这也是儿童的自性逐渐呈现的过程,借助于故事的发展,自性原型被激活、慢慢呈现,人格自我整合的功用逐渐展开,儿童人格中各个冲突的方面相互融合、不断协调,体现了儿童自我矛盾的逐步解决。
受难原型在神话和悲剧中广泛存在,具体表现为英雄人物受难――死亡――再生的母题。“它包含了人类最深刻的希冀和恐惧,具有非凡的震撼力,直至今天仍然是人类心灵中一股强有力的潜流。”在童话中,由于主要读者是儿童,因而受难的情境不如神话和悲剧中的那样严峻酷烈。与其他文学种类相比,童话的结构相对简单,经典童话故事的情节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这种态势与受难原型不谋而合:童话的开始通常是主角的母亲去世,或者主角被迫离家出走等,如《灰姑娘》、《野天鹅》、《白雪公主》,她们原本稳定的家庭关系遭到侵害,暗合了主人公的受难;随后主人公的生活环境完全改变,他们将历经一系列的波折,甚至遭遇女巫:灰姑娘被继母强迫做饭、洗衣服,如果她想去参加舞会就要把扁豆从灰烬中挑出来。《美丽的凡西丽莎》中,女主角被迫清理玉米仓、整理麦穗。小主角所忍受的痛苦和折磨意味着主人公面临一次死亡的危机。童话的终点是再生,主人公在此或者利用自己的力量,或者借助善意的援救者与女巫展开生死搏斗,最终女巫不可避免地死亡,这是童话故事中最重要的一段。消灭女巫是故事的情绪核心,正义获得伸张,邪恶得到惩罚。所以《白雪公主》中邪恶的皇后就要被迫穿着烧红的鞋子跳舞至死;《牧鹅姑娘》中可恶的女仆要被装在订满钉子与尖刀的木桶里,拖过街道受人唾骂……战胜女巫之后,便出现了盛大的婚礼或者家庭团聚,让欢庆的气氛围绕着故事而宣告结束,从此每个人都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象征着主人公获得了新生。
(三)幻想性表现手法――童话对儿童人格发展产生作用的机制
幻想是童话最大的特点,也是童话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法之一。童话中的幻想世界往往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具有超现实性和不可实现性。为了使主人公登上王位、成为王后或者过上幸福的生活,童话几乎动用了一切超自然的手段,这种幻想是童话奇幻美的表现。为什么幻想能够吸引儿童?儿童如何能够体会、理解童话中离奇的幻想?从心理分析的视角来看,幻想实际表现为童话中的象征,它借助于象征帮助儿童实现了心理能量的疏解和转换。通过童话的象征,儿童将自己的心理能量投射出来,进而,故事情境与儿童读者的个人经历相互作用,使得潜伏内心深处的情感得到抒发与表达。随着故事的不断发展、不断深入,读者加深了对自己心理冲突的理解和认识,甚至伴随故事的发展,心理冲突自行得到解决。
三、童话在儿童心理教育中的运用
分析童话故事在心理层面的意义目的在于打开新的视角,这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童话的功能,进一步丰富童话教育实践。根据上文分析中童话的心理蕴涵,在儿童教育领域内对童话的运用集中体现在三个部分:基础教育中的童话教学、儿童的人格评估和心理治疗。
(一)学校里的教育活动
纵然童话在儿童(尤其是基础教育中的低龄儿童)的成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但目前基础教育中的童话教育活动较少,也未能充分挖掘其内涵。本文对如何发挥童话在心理教育方面的意义提出一些建议和设想。
1.分析童话的主题
童话活动之前教师分析童话的内容有两方面的意义:教师只有先分析童话所表现的主题内容,才能够预计儿童会对哪些情节感兴趣,童话中的主题有利于儿童解决哪类心理冲突,在哪些方面促进个体的人格成长,这样在讲述的过程中才能够有所侧重、重点突出;再者分析童话的主题还可以帮助教师设想在活动时哪些儿童可能会产生问题,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某些儿童对部分童话痴迷留恋,这种偏差与儿童个人的家庭情况、生活背景、性格特点、气质类型都不无关联。教师如果预先考虑到特殊家庭类型、特殊生活经验或者相对敏感、相对脆弱的儿童,就能够对他们可能出现的状况有所准备。同时这种准备也为活动后的重点心理扶植埋下伏笔,给予铺垫。
2.活动中的分析讨论
在进行童话活动时,教师和儿童共同对童话加以分析讨论是必要的一个环节。讨论的范围包括童话的主题内容、情节发展、人物、场景等。讨论目的在于使童话的心理教育意义更加清晰、明朗。依据心理分析理论,童话能够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和人格成长产生影响,能够帮助儿童顺利解决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各种矛盾或冲突。然而儿童的自我意识能力相当软弱,心理成长中面临的许多压力事件或冲突被排挤在意识之外。分析童话故事中的事件、讨论人物所代表的角色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的过程,能够使儿童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被压抑的成长事件或冲突,从潜意识的状态中浮现至意识层面,进而达到意识与潜意识的交流、协作及融合。
童话表演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分析讨论”所发挥的作用。童话和游戏有很多相似之处,在某种程度上童话讲述的正是一个游戏。教师可以把童话和游戏表演结合起来,设计场景请儿童进行童话表演,这与角色游戏类似。儿童在表演的过程中也能够达到一定的情绪宣泄,或者在表演童话的过程中,个体的自性随着童话情节的发展逐渐呈现,进而实现一种自我整合,无形中对儿童的心理成长产生积极意义。
3.合理引导与重点心理扶植
一些特殊类型的儿童会对某类童话痴迷留恋,甚至把自己的形象完全投射在童话中而浑然不觉。当童话激活了儿童无意识中的心理冲突,使其意识化,又由于自我力量的弱小,儿童不能对其很好整合时,他们会体验到更严重的心理不安和更大的危险,这时教师的合理引导是关键性的步骤。在引导的过程中,教师有必要结合家庭动力系统对儿童的状况进行分析,找寻导致其产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帮助儿童化解浮现到意识层面的心理冲突,对儿童的发展给以提示和指导。
(二)童话故事测验和心理治疗
分析童话的心理意义有利于儿童的人格评估和心理治疗的发展。人格测评和心理治疗的许多测验、方法不太适用于低龄儿童,而对童话的心理分析有助于这些应用的进一步深入。教师在童话活动中发现的特殊儿童,可运用童话测验对其进行人格评估,为诊断提供统计分析方面的证明。对于数据分析中显示确实有问题的儿童,还可深入进行童话治疗,这都意味着童话蕴涵了丰富的心理教育意义而且能够得以运用。
童话故事是人类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晶,完整深刻地理解童话需要借助哲学、文化学、人类学等领域的知识,开展综合研究。对于基础教育领域来讲,用心理学的观点分析童话产生的效果可以较直接地应用在儿童教育的实践中。审视这样一个相对生疏的研究,笔者希望能够为童话的心理学研究铺垫基础,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高尔基.谈故事.转引自韦苇.世界儿童文学史概述[M].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86:3.
[2]高尔基.一千零一夜俄文版序言.转引自韦苇.世界儿童文学史概述[M].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86:4.
[3][美]雪登・凯许登(Sheldon Cashdan)著.李淑译.巫婆一定得死[M].台北:台湾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
特殊儿童心理教育范文5
1.1课程设置与就业脱节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普遍存在“重专业技能,轻育儿知识”的问题,导致毕业生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能够设计较相对完善的教案,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知如何遵循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开展教学,以及幼儿能接受的方式和途径进行引导以实现教育目标。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以传授为主,教师作为知识的传达者,不仅需要具备完备的理论知识,为了教学的顺利进行,还应具备扎实的教学技能,如标准的普通话,流畅的钢琴演奏、优美的舞蹈动作、绘声绘色的故事讲述等等。随着幼儿园课程的改革,幼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不再是传授者,而是作为观察者、支持者和引导者参与幼儿的活动中,这就要求教师除具备基本知识技能外,更需要仔细观察并准确把握幼儿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和心理过程,给与适时的支持和反馈,科学的引导儿童健康成长[2]。如果幼儿教师培养课程中仍沿用已有的体系,重点培养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忽视对幼儿心理发展知识的传授,在不了解如何保护并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如何与幼儿进行交流等前提下进入幼儿园进行教学活动,势必无法适应当前的幼儿园教学。
1.2课程内容与实践脱节《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提到,教师教育课程应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题,体现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3]。实践、实习是将课堂中学习的理论性知识转化为实践性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桥梁。理论与实践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理论知识不断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并得到实践中进行检验和升华。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幼儿心理学或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大部分高校的必修课,但该课程的教学大多以课堂知识传授为主,以考试成绩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缺少配套的实践练习。理论知识依托实践的平台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如对于学生是否能在幼儿园教学实际应用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开展教学互动,是否能准确识别幼儿的心理问题和行为偏差,是否能够对出现行为问题的儿童进行科学的咨询和干预这些与实践教学密切相关的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观摩、反思和练习。
1.3专业课程结构与社会需要脱节高校的课程结构基本分为三个模块: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虽承担不同功能,三个模块的内容相互补充,构成完整的课程结构。在学前教育课程体系中,专业课模块多开设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史、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幼儿歌曲、舞蹈创编、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其中关于幼儿心理的课程多关注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年龄特点,只是对心理发展的整体框架进行的概括性的介绍,而对于如何创设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问题情境、如何通过课堂设置和教学组织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如何有效甄别、疏导幼儿的情绪和心理问题、如何促进特殊儿童的发展这类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并未纳入专业课程体系中。近年来,多起虐童案呼吁人们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以及教师对于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对3000名4-5岁的幼儿心理健康调查显示,18%的幼儿有不良习惯,11%的幼儿情绪抑郁、自卑,5.8%的幼儿焦虑、紧张,20%的幼儿表现多动、坐立不安[4]。由此可见社会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是教育者更应该是一名儿童心理咨询师,不仅了解心理发展的知识,更要全面了解教育心理学、心理咨询和诊断以及特殊儿童的心理等知识,能够结合心理规律进行教育,促进幼儿认知、情绪、社会性等各方各面的发展和完善。
2基于工作过程的学前心理学课程改革措施
2.1专业课程目标职业化
随着学前教育的和发展,当前高校学前教育的毕业学生主要从事的职业是一线幼儿园教师,而优秀的一线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专业素质,当前的幼儿园教学为教师提出了何种素质要求,都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需要考虑的问题。“知识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幼儿园课程改革对幼儿教师的素质要求[5]。传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是必须的,但仅具备这些还远不够,分析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过程,幼儿园教师更应具备以下能力。首先,幼儿教师应学会如何尊重儿童,以幼儿为主体,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其次也应该学会如何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掌握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有助于教师依据其接受水平设置合理的问题情境,让幼儿发现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如果问题情境设置过难,幼儿较难从中吸取知识,更有可能会损害幼儿的自尊心;如果问题情境较易,幼儿无法从中获取新知识,容易打击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再次,准确识别幼儿的行为问题和适应。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教师作为幼儿园中对儿童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应具备相关幼儿心理咨询技能,观察并识别幼儿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干预或向家长进行反馈。结合幼儿教师实际工作过程所需具备的能力,制定合理心理学课程培养目标,促进毕业生有效就业,及时补充幼儿教师队伍。
2.2专业课程内容多元化
基于工作过程的心理学课程体系应围绕教学实践对幼儿教师素质提出的要求,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进一步完善。一方面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添加新的相关课程。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开设《学前心理学》、《幼儿心理学》等,在学生未具备相关心理学基础的前提下开设,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所开课程中的专业术语,从而影响课程的学习质量[6]。因此在专业课开设之前,开设《普通心理学》或《基础心理学》等基础性课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性的知识铺垫,提升学习效果。开设《教育心理学》、《幼儿心理咨询与治疗》、《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促进学生完整的心理知识体系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使幼儿心理教育渗透于幼儿园的各个环节。另一方面,整合已有的课程体系。对已开设的课程进行梳理,基础性学科开设时间要早于专业性学科,其中交叉内容避免重复,关联性内容可结合讲解,促进学生知识网络的形成,如幼儿心理咨询案例中,遵循幼儿发心理展中何种理论依据等。
2.3专业课程形式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形式中,传统的讲授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对幼儿教师提出的多种能力素质要求,因此在高校教学中,应增加程序性知识的教学,变传统的课堂内讲授式教学为课内外结合,集案例教学、情景扮演、学习小组等多种形式为一体的教学方式。
2.3.1采取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吸收
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心理学课程目前大多采用传统的“课堂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对于幼儿的心理发展的过程、阶段,对于幼儿问题行为的表现和诊断标准也仅停留在文字层面,只是单纯的对知识点进行识记,而学生运用心理知识促进幼儿发展的能力的提升有限。在课堂内教学中,教师应变单一的知识讲授为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幼儿心理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课题研究、情景扮演等。学生有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为主动吸收者,学生可以对知识点或某个心理行为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促进学生思考、提升而非知识的简单记忆。此外,知识的组织方式也可采用专题形式,对每个专题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如幼儿入园焦虑,提升学生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2.3.2采用分散实习,提高实习成效
特殊儿童心理教育范文6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核心症状在生命早期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以及重复、刻板的行为和狭隘的兴趣,并或伴有语言障碍;1943年,美国精神病学家KANNER发现了第一例孤独症,在当时被认为是罕见病,2008年,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DC)的发病率为1/88,到2012年发病率又上升到1/68[1];在我国2013年的一项数据显示,中国内地合并发病率为11.8/万,大陆、台湾和香港三地合并发病率为26.6万[2],成为目前较为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孤独症因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和探讨治疗孤独症儿童的有效方法大量进行,目前常用于孤独症儿童康复的是以应用行为分析疗法、结构化教学、感觉统合训练、听觉统合训练、人际关系训练、语言训练等综合干预治疗。这种综合性的干预治疗对孤独症儿童取得了一定的积极疗效,但与此同时在综合康复的过程中,孤独症儿童也出现了一些情绪方面的问题,为了更好的从整体全面的对孤独症儿童身心进行康复,从而解决传统康复过程忽略儿童心理和情绪的问题,我们尝试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沙盘游戏的治疗。
游戏本身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生活的主要内容,它能让儿童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促进儿童情感发展,进而促进与同伴的交往。而沙盘游戏作为游戏疗法的一种,他的非言语性、安全性、想象性和游戏性,满足了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在沙盘治疗的过程中,所营造的“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使儿童感动被接纳和受尊重,在过程中能充分表达自己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绪和情感,体验自我的力量。
在我国,沙盘游戏对孤独症儿童的应用已经有一些尝试和实践;钟向阳(2002)提出了沙盘游戏治疗阶段的划分[3];范国平(2003)对沙盘游戏如何应用于特殊儿童进行了探讨等[4];寇延(2005)吴怡娜(2009)肖福芳(2010)熊立芳(2011)都对孤独症儿童的沙盘游戏治疗做了个案的研究[5][6][7][8];陈顺森(2010)解释了箱庭疗法在孤独症儿童治疗的原理和操作[9];郑荣双(2014)对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做了沙盘干预[10];以上各种的研究大部分都集中在孤独症儿童的个案研究上,孤独症儿童的情绪和行为等方面有所改善;但是不同能力的孤独症儿童问题和表现各异,为了更深入和更多方面的了解不同能力孤独症儿童在沙盘游戏治疗里面的表现和进步,做了如下的基础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沙盘游戏制作者的基本情况
在获得家长的知情同意后,选择了愿意接受沙盘游戏的10名经过市级精神专科医院、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的专科门诊明确诊断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女孩子2名,男孩子8名,年龄在3-12岁之间;包含高中低功能不同能力的孤独症儿童,在此之前,从未接触过沙盘游戏治疗。
2.沙盘游戏设置
沙盘室内的设置当时是针对孤独症儿童,没有设置湿的沙盘箱,干沙箱5个以及各式沙具1500多件;
3.沙盘游戏的制作过程
10名儿童的沙盘治疗均由一名沙盘治疗师来完成,沙盘按照孤独症儿童的高中低不同能力分为了三个小组进行沙盘,每个儿童一个沙盘,可以自己创作也可以一起合作;沙盘治疗分为了制作部分和解释部分,根据孩子能力低中功能的孤独症儿童没有进行沙盘对话和解释部分;高功能儿童引导沙盘对话和解释部分;作品完成后均有表格和照片记录。
4.沙盘游戏的作品分析
孤独症儿童作品的分析,主要从沙具的选择数量和种类、玩具的移动、沙盘的主题、沙具的使用,以及过程中与治疗师和同伴的互动:沟通和表达,以及在沙盘游戏过程中的行为的观察和情绪。
三、结果
1.沙盘游戏的导入
10名孤独症儿童制作沙盘的时间均为60分钟,每名儿童都做了十次的小组沙盘,其中四名中高功能儿童进到沙盘室没有等到治疗师告诉指导语以及沙盘的一些规则:比如扬沙、乱丢沙具、发生争抢等;就开始进行沙盘的选择和沙具的选择;低中功能的3名儿童由于理解障碍的问题和孤独症的特点,有些很难固定到一个沙盘或者在解释指导语后也很难去选择沙盘,有1名儿童在地上进行沙盘的制作;10次沙盘后,孩子大都理解了沙盘室的要求,或者合作或者独自完成自己的沙盘;
2.沙具选择的种类
10名儿童大部分都以动物类、食品类的、家居类、卡通类(女孩子公主类、男孩子武士类)、交通类等选择较多;无论中高低功能的儿童,都有对物件所有沙具不感兴趣的儿童,不选择沙具,在沙盘室不断走动等。有些儿童在10次的沙盘治疗中选择的沙具重复性较高,有些单一重复,有些主题重复,相对而言,高功能儿童对沙具较多选择;经过10次沙盘治疗,不选择沙具的孤独症儿童开始选择沙具,沙具重复的孤独症儿童增加了沙具之间的联系;
3.沙盘游戏的主题
大部分儿童的沙盘主题不固定,更换频繁;有的主题简单,有的不能出现沙盘主题;1名儿童每次都会占满整个沙盘,1名儿童经常会在沙盘的边缘进行玩耍,1名儿童经常以沙的移动、掩盖沙具来制作沙盘;沙盘制作的过程经常以动态的形式出现,较少儿童最后呈现静态的结果。
4.沙具的使用
对于沙具的使用,3名儿童多为操作性的玩法,3名多为功能性玩法偶尔有象征性的玩法,4名有象征性的玩法;10次沙盘后操作性玩法的儿童也有一些功能性玩法出现;功能性玩法的孤独症儿童也有单个物件的象征性的玩法出现;象征性的内容也出现了丰富;
5.沙盘游戏的互动
4名儿童经常性的与治疗师互动,也能关注同组的伙伴,2名儿童基本不关注治疗师与周围的环境,3名儿童能够相互关注合作游戏;1名儿童经常性的和同组成员发生争抢;10次沙游后经常性和治疗师互动的孤独症儿童增加了合理的社交互动,减少了故意发问的次数;2名不经常关注环境以及治疗师的孤独症儿童关注自身之外的次数增多,自我刺激的行为减少。
四、讨论分析
孤独症儿童在首次进入室r都没有出现分离焦虑、不安和哭闹等行为,大部分原因是这部分儿童都已经在沙盘治疗前都有很丰富的康复经验,对4名中高能儿童来说,第一次进入沙盘治疗室这样的环境充满了好奇,也有了自我主动探索的能力,同时这部分孤独症儿童能力较高,但很难主动去注意到治疗师的意图和环境的多重属性,经过十次的沙盘孤独症儿童基本都能理解沙盘治疗室的规则
沙盘游戏提供给孩子自由与保护的空间,结合孤独症儿童的年龄、能力等疾病的特点,沙盘治疗做了一些限制,针对低功能的孤独症的儿童沙盘室不允许扬沙、吃沙、把头埋进沙等行为;针对中高功能儿童,沙盘室不允许奔跑打闹、用沙当武器、摔打沙具等破坏;经过十次的沙盘治疗,孤独症儿童能够更好的熟悉了沙盘游戏室的规则,沙盘治疗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儿童更容易接受和了解规则的意义,从最初进入沙盘室乱扔沙具、扬沙、还有一些频繁的行为如吃沙到10次沙盘治疗之后破坏次数的减少,沙盘游戏本身做为最大的强化物能够让孤独症儿童学会自我约束;
以物品进行游戏的发展是有迹可循的,首先会探索以及操弄物品,然后对因果关系的玩法有兴趣,从单一反复的玩法进展到有结构可预测的玩法,以多种方式的组合来探索物品属性之间的关系。逐渐的发展出以传统方式来玩熟悉工具的功能性的游戏玩法;接着象征性游戏的能力发展出来,它是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而尽管孤独症儿童游戏个别差异很大,但特质大致相同,身体的自我刺激行为,仪式化的玩弄一个沙具,简单而重复的序列游戏,到高功能,虽然复杂但注意经常一成不变,缺乏弹性与想象;这些在10次沙盘游戏的过程中基本呈现出来,但经过治疗师的介入,操作性玩法的物品种类丰富了,加强了沙具之间的属性联系,促进了向功能性游戏的发展;重复排列玩法的沙具经过十次的沙盘治疗后重复沙具所占比例减少,其他沙具占有沙盘空间增大;对于高功能儿童的想象游戏10次治疗后出现了类化和自发的社会性游戏。
孤独症儿童从前语言到口语阶段在语言的功能性的使用上与一般儿童都有不同,对于低功能孤独症儿童来说,在前语言阶段,他们的非口语沟通行为只局限于某些情境中,大部分的沟通行为也大都是要求或拒绝的功能,只是与可见的情境线索相关,如无明确的线索,孤独症儿童很难自发分享信息;对高功能孤独症儿童而言并非没有双向交往的沟通,而是缺少了自发性以及对话的弹性;沙盘游戏能够给孤独症儿童创造较多的情境,10次治疗后低功能孤独症儿童主动表达的次数和频率增加;高功能儿童沟通回合增加,主动表达的频率增高;家长反应在家里的因情绪而产生的问题行为减少。
五、总结
沙盘游戏以其特殊的保护与自由的环境,对于不能自由表达的孤独症儿童的身心也得到了缓解,减少了儿童因不能理解环境的焦虑,来自各方面康复任务的压力得到了缓解,增加了孩子自主表达的意愿,发展了孤独症儿童的游戏能力,利用沙盘游戏这种情境形式增加了同伴之间的交往和游戏技巧。
但是,关于沙盘游戏应用与孤独症儿童的探索还缺乏大量的数据支持,以往的探索也大都集中在孤独症的个案治疗上面;而此次治疗效果评定也缺乏一定客观的量表;孤独症儿童的复杂性以及个体差异性也给疗效的分析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此次对孤独症沙盘游戏的探索得出的几点体会:
1.前面两次的沙盘,治疗师可以较少的干预,沙盘可以作为评估和诊断的作用通过观察很好的了解孤独症儿童的能力和需要介入的方向和目标;
2.低功能儿童的沙盘较难进行,尤其能力较差,年龄偏小的儿童在沙盘室里的过程较缓慢,行为问题较频繁,治疗师要调整自己的方向,需要介入较多;
3.对于中高功能的儿童应根据不同问题,设置不同的目标;有些合并压力或焦虑或胆小不自信问题的,沙盘游戏发挥了其主要的心理治疗的作用;对于一些,游戏内容重复,仪式化的沙盘,治疗师需要介入游戏疗法的手段进行帮助。
参考文献:
[1]Prevalence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mong children aged 8 years-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monitoring network,11 sites,United States,2010[J].MMWR Surveil Summ,2014,63(2):1-21.
[2]Sun X,Allison C,Matthews FE,et al.Prevalence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in mainland China,Hong Kong and Taiwa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l-analysis[J].Mol Autism,2013,4(1):7.
[3]钟向阳.沙盘游戏疗法及其在幼儿心理教育中的实效研究[J].
[4]范国平,高岚,李江雪.“沙盘游戏”的理论分析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3(2):51-54.
[5]寇延.幼儿自闭症游戏治疗个案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05.
[6]吴怡娜.自闭症儿童的家庭教养方式与箱庭治疗[D].保定:河北大学,2009.
[7]肖福芳.沙盘游戏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心理辅导应用----在上海某儿童福利院的临床行动研究探索[D].保定:河北大学,2010.
[8]熊立芳.自闭症儿童箱庭疗法的个案[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