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与信息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安全与信息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范文1

【 关键词 】 医院;网络安全;安全防护

Network Security Analysis and Protec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ospital Informatization

Han Hui

(People's Hospital of Pei County,Jiangsu Province JiangsuPeixian 221600)

【 Abstract 】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medical technology, the hospital of dependence on the network and system has been enhanced, hospital network security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normal conduct of business.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nternal, external security risks of hospital network that may exist, to solve the security problem through the security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system, forming a system, the associated security architecture, provides a feasible solution for network security protection of hospital.

【 Keywords 】 hospital; network security; security protection

1 前言

随着医院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医院的HIS、CIS、RIS、LIS等信息系统大大提高了医疗水平与诊断准确性及效率,但是随着业务系统的逐渐扩展,对于网络的管理越来越复杂,而恶意软件的猖獗,对医院的网络造成了更多安全威胁,网络安全是一项动态工程,既需要技术手段,更需要人为配合,如何保障医院网络的健康运转行,已成为当前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需关注的重要事项之一。

2 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2.1 影响医院网络安全的技术因素

医院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与其它局域网相同,涉及到基础链路、网络设备、存储设备、服务器、客户端、业务系统等多种元素。医院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大大提高医院的治疗、服务水平,但是其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如物理环境的安全性、操作系统的安全性、数据备份的安全性等问题,采取传统的防火墙与防病毒等被动式的防御措施已无法解决各个层面可能产生的安全问题,由此导致的重要数据损坏、丢失等问题,不仅影响了医院业务网络的正常运转,同时也威胁到了患者的隐私数据甚至生命安全,需要更全面的安全解决方案。

安全设备简单罗列,未规划一个整体的安全防御体系。医院在进行安全防范时,存在一定的思维误区,认为有了防火墙就可高枕无忧,关于网络的管理可做可不做,实际上防火墙仅是安全类产品中的之一,其功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基于网络内部或旁路的攻击无法抵御,对基于内容的攻击也无法防范。IDS设备也是如此,仅可对存在的安全问题提供报警信息,并不能有效防御;数据库审计,虽可以记录到登录到数据库的用户所做的操作,可定位到操作的源IP地址,但是无法防止对数据的恶意操作者,如窃取、篡改等操作的具体医务人员,也即无法追究到最终的责任人。

安全措施操作复杂,且无关联性。如IP与MAC地址绑定,产生的问题之一是管理人员需要单独操作每台交换机,对其绑定信息进行逐条输入,工作量非常大,操作不便。问题之二是拥有网络基础知识的内部人员可轻松更改IP地址与MAC地址,导致绑定失效。再如医院主机上安全了杀毒软件,但是由于数量之多,且对各个主机的杀毒软件缺乏统一管理,对于病毒库是否更新、主机是否开启了杀毒软件都不得而知,操作系统的补丁更新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医院可能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制定了大量的安全措施与手段,但是对其可操作性,相互之间的关联性未做评估,造成形同虚设。

2.2 影响医院网络安全的人为因素

无专门的网络管理部门,无法在出现问题时责任到人;未制定统一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安全规范或标准;无强制性的安全检查、监督机制,且无第三方专业机构介入;无网络安全上岗人员资质认定标准,无定期的网络安全知识培训、宣传、考核制度。

由以上因素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如医院内部的人员将个人电脑接入医院内部网络,可能会将携带的病毒感染至医院内网,影响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或医院内部人员将业务网络的电脑接入至互联网,也可能将互联网上的木马、病毒传播至医院内网;医院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直接访问数据库窃取重要数据、篡改医患的数据数据,造成医院的重大经济损失。此外,黑客可利用电脑,非法接入医院的业务网络,发动攻击,由于医院与医保等社保网络是必须相联进行相应的数据验证,因此一旦被攻击,其后果可想而知。

3 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安全防护策略

医院网络安全构架见图1所示,通过管理与技术两方面对其安全性进行保障。

3.1 网络安全技术手段

3.1.1运行环境安全

物理环境是所有设备、业务系统运行的基础,因此它的安全性也是整个网络安全的基础。机房中旋转服务器或网络设备的机柜均上锁,并设专人保管钥匙。机房内安装专业视频监控设备,配备防雷、防静电、防尘装置。重要的网络设备安装UPS或提供双路供电;部分重要科室的汇聚层交换机应设计为互相冗余,避免因单点传输故障造成的业务中断,确保医院重要业务的不间断运行。医院网络基础建设中应采取VPN技术,防止外部网络未授权用户的非法访问。

3.1.2网络边界安全

安全隔离设备:用于实现医院内网与互联网的安全物理隔离,为各类威胁进入医院内网设置第一道屏障,同时可根据配置实现相应的安全数据交换。

下一代防火墙:用于对医院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通信内容的扫描,过滤来自互联网的攻击,如DOS攻击、Java、JavaScript侵入等,还可用于通过关闭不必要的端口增强安全性,禁止来自非法站点的访问,用以抵御不明通信,除了传统防火墙功能外,下一代防火墙还具备应用识别功能,包括识别普通应用与移动应用中包含的风险,识别应用中的用户信息,并具备主动防御功能。

入侵检测系统IDS:依照相应的安全策略库,监测网络与业务系统的通信情况,对不符合安全策略的可能入侵情况进行告警,并可与防火墙进行联动,阻断攻击事件,抵御主机资源免受来自内部或外部网络的攻击。

划分VLAN划分:用于划分不同科室的用户可访问的信息资源,避免医院内部网络遭受广播风暴,同时可降低工作人员的管理与维护负担。

3.1.3重要信息系统安全

流量监测系统:此处的流量监测系统是针对医院的重要信息系统,一般旁路部署于三层交换机,通过镜像端口进行各个应用系统流量的分流,分别可对其访问流量、访问用户、停留时间等进行全面监测与分析,通过用户自行设置的阀值进行判断,一旦发现异常则告警。

SAN存储系统:对数据存储设备进行集中管理与整合,可实现存储的冗余,并利用数据的权限设置、数据备份、容灾等技术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3.1.4桌面终端安全

防病毒软件:建立可自动下载、统一分发、同步更新、集中管理的防病毒中心,无论是最新病毒,还是流行病毒,无论是基于Windows,还是Linux,一旦发现其入侵到任意系统,便可即刻清除。

终端管理:主要用于对终端使用USB、移动硬盘等外接设备的控制,安装和使用互联网非法软件的控制,访问非法网站的控制等功能,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软件升级:主要用于进行系统补丁的即时更新与分发,修复全网的安全漏洞。

3.1.5全网安全监测与管理

安全监测平台:通过与其它安全设备的联动,实现对医院内部全网的所有基础设备与安全设备进行全面监测,包括业务的运行情况、性能、配置的分析与预警、风险分析并生成量化报告、将安全运维的流程进行标准化等功能,将单点的安全防范提升为整体的安全把控。

云安全管理平台:一般借助虚拟化平台,将各类安全措施进行集中管理,如数据防丢失(DLP)、安全信息与事件管理(SIEM)与终端保护方案等,用于提供相应的云服务,以虚拟化降低维护成本,同时高效地解决医院内部网络安全问题,例如,通过防病毒厂商与VMware vSphere 5结合实现服务器的安全检测,实时地识别网络通信和阻止虚拟架构的配置更改,可有效停止用户的未授权操作,并在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抵御0day攻击。

3.2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一方面,需要建立套较为完善,且操作性较强的管理制度,如业务系统管理制度、病毒防范制度、安全管理登记制度、日常维护记录查看制度等,对于未遵守相关规章制度的人员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另一方面,需要制度详尽的应急预案,并成立常年的应急小组,根据事件的严重事件进行适时采用,当发生灾难时尽快恢复,将医院中断时间、故障损失与社会影响降到最低,并形成问题整改的长效机制。此外,需要对医院网络的所有使用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训,尤其是对于网络管理人员,需定期对其进行考核,以确认其岗位胜任与否。

4 结束语

网络发展越智能,其伴随而来的安全问题越复杂,医院在进行病患病情分析、诊断、治疗等多个环节都需要借助信息系统,医院网络的正常运转直接影响到其业务与服务的开展,因此医院网络的安全性与医院利益息息相关,需要从技术方面、管理方面,上至领导,下至工作中的每个员工共同来维护其安全性,共同铸造一道牢不可破的安全防线。

参考文献

[1] 管丽莹,黄小蓉.医院计算机网络及信息安全管理[J].现代医院,2006,6(8):144.

[2] 王玮,鲁万鹏,牟鑫.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安全运行保障[J].中国医疗设备,2008,23(1):63-65.

[3] 雷震甲.网络工程师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20.

[4] 王辉.浅议网络信息安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20(6):112-115.

[5] 陈克霞,袁耀岚,李平.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策略探讨[J].数字石油和化工,2008,4:38-40.

[6] 肖敏.稳定与高速兼顾 安全与管理并重――珠江医院网络改造纪实[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5):11.

[7] 宋颖杰,于明臻.医院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7):104.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范文2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网络安全;发展现状;对策措施

如今信息化系统建设迅速发展,开放的网络带来了优势,同时开放性的存在也导致了许多安全方面的漏洞,诸如信息窃取、黑客攻击、网络恶意行为等,维护网络安全的压力越来越大。

一、信息化系统网络安全标志

(一)系统正常运行。系统正常运行是指信息化系统能够安全运行,避免出现系统损坏或崩溃而导致系统中需要传输、处理以及储存的信息出现损失或破坏。(二)系统信息安全。系统信息安全包含数据加密、病毒防治、安全问题跟踪、安全审计、方式控制、数据存取权限、用户存取限制以及用户的口令鉴别等内容。(三)网络信息安全。网络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防止攻击者利用系统安全漏洞对合法用户的信息进行诈骗、冒充以及窃听等。(四)传播途径安全。传播途径安全是指采取信息过滤,对有害和非法的信息进行控制及制止,防止在公用网络上出现大量失控的自由信息传输。

二、信息化系统网络安全威胁

(一)网络软件存在安全漏洞。系统的很多软件使用一段时间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缺陷,需要及时补丁来进行漏洞弥补;系统使用的一些商用软件,源程序会逐渐变得公开或者半公开化,存在漏洞容易被攻击;管理员为方便维护管理,设置远程终端登录,加大了病毒或者黑客攻击的可能性,给网络系统造成了很大的安全漏洞。(二)网络协议存在安全缺陷。系统使用的基本协议TCP/IP存在着较多安全缺陷,主要包括:应用层协议中的SMT、FTP等协议缺乏保密以及认证措施;以软件所配置的IP地址为基础,形成地址欺骗以及地址假冒;现有的IP地址可以支持源路由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为原路由的攻击提供了条件。(三)产品技术不能完全国产。目前,任何一个国家的信息技术发展不可能尽善尽美,完全依赖自主研发,我国也不例外。有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有67%左右的信息产品与技术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因此,信息化系统建设不可能达到完全国产化,硬件设施和操作系统难免会使用国外产品,这就可能存在安全陷阱,使网络安全管理受制于人。

三、信息化系统网络安全防护

(一)防火墙技术。在信息化系统中使用防火墙技术可以使数据、信息等在进行网络层访问时产生一定的控制。经过鉴别限制或者更改越过防火墙的各种数据流,可以实现网络安全保护,极大限度地对网络中出现的黑客进行阻止,在一定层面上可以防止黑客恶意更改、随意移动网络重要信息。(二)安全检查技术。安全检查技术主要用于对用户的合法性进行鉴别,在鉴别过程中,通常需要用户输入口令,由于口令本身较容易被猜到以及失窃,可能增加黑客入侵的几率。为了提高其安全性,用户可使用更为可靠、稳妥的认证方案,经过身份认证的技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保证信息的完整性机密性。(三)数字签名技术。所谓签名就是验证用户真实身份的一种独有信息,数字签名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采用解密、加密的方式对报文的数字签名进行实现。决定其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就是密码体制的安全程度,随着密码体制的不断改进,其安全性也会随之提高。(四)入侵检测技术。防火墙只是保护内部的网络不被外部攻击,对于内部网络存在的非法活动监控程度还不够,入侵系统就是为了弥补这一点而存在,它可以对内部、外部攻击积极地进行实时保护,在网络受到攻击前就可以将信息拦截,提高信息的安全性。(五)漏洞扫描技术。如今网络不断复杂且变幻莫测,仅仅依靠网络管理员进行安全漏洞以及风险评估显然不行,只有依靠网络的安全扫描工具才可以在优化的系统配置下将安全漏洞以及安全隐患消除掉。在某些安全程度较低的状况下可以使用黑客工具进行网络的模拟攻击,这样可以一定层面地将网络漏洞暴露出来。

(六)密码技术。密码技术就是使用密码机对明文信息进行组合、交换,产生密文,然后将加密的信息在网络上传播。恶意者若将密文截获,必须进行正确的解码才能获取有用信息,否则也是徒劳无获,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信息的泄漏。(七)侦听监测技术。使用配置分析软件来对网络进行扫描,一旦发现原有的设置参数出现了改动,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其进行处理。对内部网络中的违规操作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其响应对策主要有发送警告信息,拒绝存储。

作者:王艳 单位:93897部队

参考文献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范文3

高职高专院校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是必由之路适应信息社会的现代化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信息管理教学可以提高高职院校的综合实力,实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本文总结了高职院校的信息的概述,在信息问题教学存在的高职院校,教学信息管理的主要任务,高职院校信息网络安全分析。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分析;信息;网络安全文化

1 高职院校信息化概述

1.1 教学信息管理的意义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是时展的要求,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模式,不仅要加强教学管理改革,跟上时代的步伐,实现教学信息的管理,为了培养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的改革是为了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管理信息化是必经之路的改革,高职院校。

1.2 在高职院校教学内容信息管理

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包括环境信息,信息管理,信息资源。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信息,环境信息是基础,信息资源的核心机制,信息安全。

环境信息是指学生的信息化建设和生活环境,包括校园网,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电子阅览室,网络教室等硬件设施和学校网站,教学管理系统,卡软件应用管理系统。资源信息是指信息技术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管理信息,积累和建设包括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对网络课程,电子文献资源。信息的机制是指教育员工信息和系统信息,包括管理,建立信息系统。信息教育教师。

2 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育观念落后

和信息理解的必要性建设不是的一部分。很多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新技术和新方法是不愿意改变教学方法。是教学信息,信息的有效管理是什么,如何实施教学管理知识,信息意识。随着信息高等职业学校,在组织机构、信息政策支持建设在高职院校中,从而形成。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为基础,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目前的重大意义,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应用。

2.2 缺乏财政支持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最初的信息不仅包括硬件,软件建设资金,包括日常操作和维护信息系统需要钱。高职院校信息化投资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实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

2.3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不合理的

目前,我国的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是不完美的,这是不合理的,教学资源共享不。开发时间反复的教学资源,但也造成了大量的品种,许多资源在同一个地方,重复和繁琐的。学校的教学资源库的方法,利用教学资源购买来解决问题,但市场资源丰富的产品,和最坏的正确性。

2.4 在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育信息化的部门,高等职业院校,仍然属于国家计划管理系统,这种管理系统已经不能满足教学信息管理要求。没有新的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变化,信息管理系统,已成为职业技术学院的基本要素。因此,为了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实现信息化,它是改变管理系统重要的。

3 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教学的主要任务

3.1 管理软件的独立发展

为了实现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和管理服务。由于大量的软件采购的资本投资,认为高校的软件设计和管理,很难找到适合的学生管理软件。因此,为了在教学和管理活动,真正使高职院校信息化,是不足以购买软件,必须根据需要加强基于校园网的软件发展学校建设。通过对软件的独立发展,可以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教师和技术人员,也为未来奠定基础,软件的应用与管理。

3.2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高职院校信息化是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使用技术,建设一个现代化管理系统的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实现教学目标,和校园网,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数字信息资源。在高职院校的应用的有效结合可以实现各种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教学管理中的集成与优化,充分利用资源。

3.3 教育资源的开发

高职院校,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为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购买和教学资源,学校组织,教学课件的开发,教学资源库建设是更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学校,更多的实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对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而且提高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4 提高教师管理水平

要实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除了硬件的信息化建设,但也提高了员工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管理能力。据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信息来了解情况,为了提高计算机应用中的教师队伍技术水平和提高管理水平的训练。确保每一个员工都能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可以顺利。

4 高职院校教育资源信息化网络安全分析

4.1 在安全隐患信息网络高等职业院校

4.1.1 物理安全

在物理媒介层保护信息的存储和传输的安全性被称为物理安全。电磁辐射,自然灾害,设备故障和事故是由信息安全造成威胁。

4.1.2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信息可以在写作逻辑设计缺陷或错误的时间,所以,在操作系统中,存在漏洞。攻击者可以给操作系统植入病毒通过漏洞,等到大学信息,操作系统甚至破坏信息。

4.1.3 网络协议和软件的安全漏洞

网络协议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交换规则。在网络协议实施初期,为了提高效率,很少或根本没有考虑数据的安全性,网络协议本身存在的隐患。软件缺陷是指存在一些损伤的正常运行的软件问题或错误等。

4.2 在高职院校预防措施的信息网络安全文化建设

4.2.1 硬件安全策略

硬件安全是环境变化的最重要的不利影响,必须采取减少自然灾害和网络信息系统的可靠运行的一些措施。

4.2.2 访问控制技术

访问控制可以根据用户的身份和访问。登录密码,用户分组控制,文件访问控制三个层次的认证和用户的严格控制。

4.2.3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是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一层保护的保证,安全路由。它是一种访问控制产品,适用于包过滤的主要技术,应用网关和服务技术。安装防火墙可以有效的防止网络攻击,攻击者不能更改安全策略由一个主机的访问控制等信息资源。

4.2.4 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是一种新的网络安全技术,入侵检测系统可以提供信息,无论是从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攻击可以处理。

4.2.5 反病毒技术

为了从病毒的危害,采用多层病毒防卫系统。到电脑,服务器和网关杀毒软件安装相应的,以确保影响整个网络不受病毒感染。

4.2.6 安全扫描技术

网络管理员可以使用该服务的网络扫描网络安全配置的理解和操作,客观地评估网络的风险等级,及时发现安全漏洞。以系统误差和修补漏洞在配置的变化,以避免攻击。

总之,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对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信息,管理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教学管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明春,赵锦云.基于校园网的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研究,2002年21期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范文4

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愿景;存在问题;安全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在当下社会工作中,影响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因素是非常多的,比如一些人为的破坏,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外部因素的限制,比如应用技术、应用设备等问题。网络通信安全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教师做好相关的安全防御措施,提升其综合应用素质,以满足现实工作的需要。

一、关于网络通信安全环节的分析

1 随着改革浪潮的不断推动,我国经济技术已经与国际接轨,信息发展水平是比较高的,我们日常工作通信、网络的联系模式更加的全面、密集,切实提高了网络运作的规模。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网络通信对于今天各行各业的开展是非常必要的,其的安全性问题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也因此网络通信的安全维护压力也不断的增大。在日常实践中,我们需要明确网络通信的安全性的性质,受到网络通信自身因素的影响,其具备开发性、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正是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网络安全漏洞也越来越大。如果不能针对网络通信的安全环境展开积极治理,其网络攻击现象、信息窃取现象等将会更加的恶劣,从而进一步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在该模式中,我们也要明确到网络的恶意行为趋势也渐渐变得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充分的引起了我们的注重。许多有组织的集团或者骇客攻击的存在都严重影响着我国网络的通信安全。 在对网络的通信安全进行定义时需要从多方面来考虑。其定义从国际化的角度看来可以是信息的可用性、可靠性、完整性以及保密性。一般情况下网络通信安全指的是依据网络的特性由相关的安全技术以及预防计算机的网络硬件系统遭迫害所采取的措施服务。

在当下工作中,影响网络通信安全的因素是非常多的,比如软硬件的设置问题,设备更新问题等。有些网络通信的软硬件系统的安全性能是比较低的,大多是为了管理需要而进行远程设置,进行远程控制通道的设置,这就一定程度加大了黑客漏洞攻击的几率。有些软件在设计过程中,虽然对一些意外因素也有考虑,但是持续性、细节性工作没有做到位,时间一长,就可能出现软件应用工作的缺陷,这就需要我们做好相关的工作,在出现问题后就需要立即补丁来进行漏洞弥补。与此同时一些商用的软件源程序会逐渐变得公开或者半公开化的形态,这就使得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轻易找到其中漏洞进行攻击。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网络的通信安全受到威胁。

2 在网络通信导致问题中,人为因素也是客观存在的,除了黑客的漏洞故意攻击、病毒攻击等,还有操作人员的疏忽。比如计算机的管理人员工作素质的低下,不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不能根据安全技术的相关规范需要,展开相关模式的优化。甚至有些管理人员利用自身的可进入权限,为了一些利益需要,进行网络信息的内部破坏,或者信息资源的窃取,严重干扰了网络通信安全性的保持。目前来说,我国一些工作环节的TCP/IP的服务模块是比较脆弱的,其具备一定的现实应用性,但是对于安全性的把握则是比较小,影响了其实际运行的安全性的提升。因此TCP/IP其自身的设计就存在着许多隐患。许多以TCP/IP为基础的应用服务比如电子邮件、FTP等服务都会在不同的程度受到安全威胁。 比较常用的有数据加密技术,所谓的加密就是将明文转化为密文的过程。还有数字签名的技术,这时一种对某些信息进行研究论证的较有效手段。除此之外访问控制也是一种有效地安全技术,这一种形式的机制就是利用实体的能力,类别确定权限。

二、通信网络的安全防护体系的优化

1 为了满足日常工作的开展,进行通信网络功能的优化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基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网络通信安全性的把握,上述工作模块的开展,需要我们进行一系列的措施的应用,从而降低网络的操作风险。比如进行防火墙技术的应用。该技术在信息、数据等的外表面进行控制,可以将各种不安全的数据流进行隔离。从而实现一些安全漏洞的填补,可以实现网络安全的保护,这样可以极大限度的对网络中出现的黑客进行阻止,在一定层面上可以防止这些黑客的恶意更改、随意移动网络重要信息的行为。防火墙的存在可以防止某些Internet中不安全因素的蔓延,是一种较有效地安全机制,因此防火墙可以说是网络安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网络通信安全性方案的优化过程中,进行操作人员身份认证技术的应用操作也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身份认证技术的应用,可以一定程度的确保信息的完整机密性的提升,避免其一些信息的被窃取。在工作模式中,进行入侵检测技术的优化也是很必要的,一般来说内部网络的保护需要标准防火墙的维护,其防护的等级是不同的,为了更好的提升防护能力,进行内部网络非法活动的监控程度的优化是非常必要的,从而确保不良入侵的防范,针对网络运作过程中所受到的危害,展开积极拦截,提升信息的安全性。

2 漏洞的扫描技术,在面对网络不断复杂且不断变化的局面时,知识依靠相关网络的管理员进行安全漏洞以及风险评估很显然是不行的,只有依靠网络的安全扫描工具才可以在优化的系统配置下将安全漏洞以及安全隐患消除掉。在某些安全程度较低的状况下可以使用黑客工具进行网络的模拟攻击,这样可以一定层面的将网络漏洞暴露出来。虚拟的专用网技术,由一个因特网建立一个安全且是临时的链接,这是一条经过混乱公用网络的稳定安全通道。

结语

随着我国网络通信体系的健全,我们日常的生活工作于网路操作之间的联系越来越亲密,如何利用网络通信进行高效安全服务的提升是现阶段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确保网络信息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的保护,维护我国的网络环境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王立新,周元.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中国科技信息,2008(06).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范文5

传统的高效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由于数据吞吐量大,给实际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本文通过对大数据信息进行分类、筛选、管理、控制,提炼出“关键碎片信息”,并形成各学科或课题的碎片信息体系,大大提高了数据的指向效率,使系统更加快捷、高效。信息平台提供了丰富了应用工具和云服务功能,可以便捷的对互联接口和科研流程进行管理和控制。

【关键词】碎片 科研数据库 云服务 信息安全

1 引言

高校信息化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发展,最初主要用在财务管理领域。随着信息管理便捷、高效、安全等优势的体现,后勤管理、科研管理、学生管理等领域也开始引入信息管理系统,尤其是科研管理解决了过往学校对各学院的横向及纵向项目缺乏实时跟踪、管理不力等难题。

针对当前科研管理系统的现状,本文提出了全新的“碎片化”建设方法及建设思路,以解决问题驱动为数据链,形成整个业务流程的数据闭环。同时,采用远距离相互认证与密钥协商机制,大大提高了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2 基于“碎片化”的科研管理系统设计

碎片化服务的特点是截取信息的关键片段,建立最小服务单元,使信息化的处理流程更加清晰,对角色、权限的定位更加快捷。在应用的过程中,更容易实现定点定时定人的各种推送服务。同时,在理清数据源头、规范数据标准、保持数据一致方面优势明显,由于业务应用的碎片化,每个业务需求都可以单独定制,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扩展性,降低了建设周期和维护成本。

2.1 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服务架构

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以碎片化服务、开放平台、数据库、云服务为主要框架。“碎片化服务”是整个业务流程的支撑;各课题组与科研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开放平台进行交互;按照国家及学校的信息标准模型构建后台数据库,并以应用服务的建设为牵引不断进行更新迭代;云服务为各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个人信息存储和管理服务。

2.2 信息“碎片化”处理

将大数据进行碎片化,本质上一个信息碎片管理与加工的过程。为了从“巨量信息”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碎片,将“巨量信息”分为有意义和无意义的信息碎片,在有意义的信息碎片中进一步提炼出表征关键信息的碎片,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信息的碎片化处理是一个层层深入挖掘信息的过程,首先需要在“巨量信息”中挖掘有意义而舍弃无意义信息碎片。大数据时代信息碎片的筛选将碎片进行分类管理,使信息碎片变得条理有序。由于科研课题具有独特的专业性,关键信息碎片的筛选一般应由相应的学院或课题组在信息平台上直接进行采集、编辑、分类等工作,并由管理员统一审核、编辑与等处理碎片信息,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相应学科或课题的体系。

在数据库检索过程中,关键是对碎片化的指向进行分析,对整个知识体系进行指向归纳,碎片信息犹如人体的各个部件,脱离了知识体系这个生命整体,任何一个部件都会失去原有的意义。如果把碎片知识比作积木,要想搭建高楼大厦,那么还需要进行结构化、系统化的设计与加工,要在汲取相关材料的基础上,应用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使碎片化学习过程中获取的信息碎片体系化。

2.3 信息平台软件设计

信息平台为“碎片化”服务提供了接入与运行的基础环境,由管理中心、流程控制中心、互联总线、应用组件、数据库、云服务等六大核心功能中心组成,管理中心主要负责对系统进行个性化配置,如本地化部署方案、数据接口的提供、身份认证及安全管理等;流程控制中心可以犹地对科研管理流程进行增添、删除、修改流程中的活动节点或更改业务逻辑,重新验证发生变化的流程定义的正确性、合法性等;应用组件,包括校内主开发及第三方企业开发的各类应用,为科研管理系统提供各类应用工具;互联总线负责管理各类接入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接口,如财务系统接口、学生管理系统接口等等;数据库提供运行数据支撑;云服务提供各类便捷的云端存储、管理、配置等功能。

3 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安全设计

3.1 信息安全风险来源

在当前网络环境下,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安全性的威胁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非授权访问。以假冒身份、寻找“后门”、盗窃账户等方式不经许可,对系统进行入侵。

(2)数据破坏。以非法手段对数据进行破坏,导致整个系统的数据发生致命错误,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3)信息盗窃。通过隐蔽隧道,对传输过程中的数据进行窃取,危害极大。

(4)传播病毒。利用软件的漏洞对系统进行攻击或散播病毒。

(5)服务攻击。攻击者不断对网络服务系统进行干扰,改变其作业流程,影响正常用户的使用。

3.2 系统安全设计

高校课题中不乏牵扯到国家安全的保密性项目,一旦信息泄露,将会对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必须系统的安全设计是重中之重。本文介绍的科研管理系统主要通过以下手段保障信息的安全:

(1)运用现代数据库技术,结合档案归类、保密等级切实建设好电子档案数据库是保证电子档案安全的重要途径。为了保证电子档案的安全性,可采用分布式存储、灾备技术,及时对电子档案建立可靠的数据备份,实施异地保存。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自然灾害、黑客攻击和病毒感染等,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提高远程访问的有效性,增强电子档案数据库系统的容错率。根据管理人员职责,分别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中分配有效的操作权限,合理划分对电子档案数据访问的控制权限。对于每个电子档案文件,必须标示文件生成过程,以保障电子档案的真实性。

(2)创建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一个完善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应包括用户模块、分级管理人员模块、系统控制模块和系统认证模块。用户为了获取相关档案的利用,必须将其身份信息与利用请求发送给系统,系统根据请求内容将用户信息和请求转发给相应管理人员。管理人员验证用户信息的真实性和请求的合理性,利用远距离相互认证与密钥协商机制,证实双方身份的真实性,并与用户共享会话密钥。管理人员利用自主控制策略,实现用户权限管理。用户对系统的访问是一次性的,具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用户解密后,获取签密文件,但是无法阅读签密文件,只可以验证其有效性。如果验证该文件确实是管理人员签发的,用户把签密文件转发送给管理系统,管理系统自动解密该文件,验证签名的有效性,获取访问消息,从而得知用户能够得到档案的类别及其范围限制等。管理人员的工作密钥和系统的密钥必须定时自动更新,以保障管理系统的前向安全性。如果通过验证,系统启动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访问相应数据库,最后生成利用文件。根据利用文件内容、用户身份信息、管理人员身份等,自动产生认证签章,并且运用数字水印技术,在文件上生成防伪水印。系统自动完成档案利用的记录,包含利用者的身份信息、访问时间等,从而建立可靠、完整的档案利用记录。为了提高电子档案的保密性、可靠性,应实现分级审核和权限审核等功能。

(3)电子档案系统要配备先进的入侵检测系统。电子档案系统要配备先进的入侵检测系统,及时发现来自网内外的非法入侵行为;安装的杀毒软件要及时更新病毒库,真正做到御(敌)于网外;加强电子档案系统的审计系统建设,设置自动启动的电子档案操作日志;从安全日志中分析入侵事件或非法访问,运用网络取证等手段有效遏制入侵、破坏电子档案系统的犯罪行为。

4 结论

“碎片化”使数据流庞大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变得更加快捷、高效,在实际使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对大数据信息进行分解、筛选、管理,建立各学科、课题的关键碎片化信息,并构建相应的信息体系,提升了数据库的指向和管理效率。

信息平台提供了各种便捷的应用工具和云服务,可以高效的对互联接口及科研流程进行管理和控制。

参考文献

[1]吴秉健.信息碎片化[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08).

[2]陈远,袁艳红.网络信息碎片化机理与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24(01):247-248.

[3]许剑茹.信息碎片化语境下移动终端导示系统设计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4.

[4]周冰洁.碎片化信息的串联性组织方式研究――设计资源平台规划设计[D].东华大学,2015.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范文6

关键词:电力企业;信息网络;安全运行;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众所周知,信息化网络正以相当迅猛的速度进入到各种商业领域,几乎所有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大中企业都拥有了自己的信息化网络平台。信息化网络平台的建设对企业的发展作用越来越大,无论是网络硬件的搭建,还是网络服务的搭建都在以超常规的速度迅速发展,因此就要求相关的IT人员及管理人员应有更高的开发和管理水平。

信息化网络平台搭建是用来为企业赢利的,而不是用来作秀的。一方面企业不会眼巴巴地看着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资金设备投入不产生任何效益,另一方面,企业办公对网络的依赖越来越强,从最初的网络的方便性和可用性,到今天的网络安全性。当网络仅仅用来传送一般性信息的时候,当网络的覆盖面积仅仅限于一幢写字楼、一个小区的时候,安全问题并没有突出地表现出来。但是,当在网络上运行关键性的如银行、证券相关业务等,信息网络安全就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信息化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克服了地理上的限制,把分布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全球的分支机构联系起来。

它们使用公共的传输通道传递敏感的企业业务信息,部分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使用某个机构的私有网络。但随着企业业务的发展需要不可避免地与外部公众网直接或间接地联系起来,使得网络运行环境更加复杂、分布地域更加广泛、用途更加多样化,从而造成网络管理难度增加,安全性降低。随着机构和企业对信息化网络依赖性的增强,一个相对较小的网络也突出地表现出一定的安全问题,尤其是当机构或企业的业务越来越多需要借助网络平台处理时,机构或企业内部网络就要面对来自外部公共网络的各种安全威胁,网络黑客的攻击、网络病毒的泛滥和各种网络业务的安全要求已经构成了对网络安全的迫切需求。

2 电力企业信息化网络安全运行的首要任务

从以上信息化网络的安全现状来看,解决电力企业网络安全运行必须要做好网络安全的防范与管理。当我们把过多的注意力投向黑客攻击和网络病毒所带来的安全问题的时候,却忽略内部管理是引发安全问题的根源,正所谓搏銎鹣羟络。据国内外多家权威安全机构统计表明,大约有80S的安全事件直接或间接地由内部管理引发。在一定程度上,外部的安全问题可以通过购置一定的安全产品设备来解决,但是,大多数的外部安全问题是由内部管理不善、配置不当和不必要的信息泄露引起的。因此,建立完善的电力企业级网络安全体系是解决电力企业网络安全运行的首要任务。

3 电力企业信息化网络安全存在的误区

3.1 过去乃至现在不少电力企业的管理者认为信息化网络只是技术部门或信息中心的事,离自己很远。而技术部门或信息中心充当的仅仅是维护中心的职能,在信息化网络运行中只有技术支持职能,而缺少信息管理与技术管理职能,技术部门或信息中心引进的人才普遍是单纯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缺乏信息管理人才和技术管理人才。再者部分电力企业由于缺少真正的信息化网络部门,没有“技术部门”或“信息中心”等专门的部门机构,信息化网络系统的运营经常缺乏周密的规划,部分电力企业各部门盲目运行信息化网络,使得部分电力企业信息化网络运营往往脱离了电力企业本身实际需求的正确轨道,不是以电力企业为主,以业务应用为本,而是被一些IT厂商牵着走,导致主次不分。

3.2 从电力企业信息化网络的管理与控制层面看,如何保证整个信息化网络系统的有效运行和管理是保证信息化网络发挥最大效用实现的关键之所在。然而,过去乃至现在在众多的电力企业管理者眼中,投资信息化和进行大量的信息化网络建设项目,是增强电力企业竞争能力、提升电力企业价值的惟一道路。将信息化网络系统看作是一个超级神化的利器,没有从根本上去了解电力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内部结构与功能,只是盲目将大量资金投入,然后期盼着好的企业效益会神话般地出现。信息化网络系统内暗藏着复杂的“机关”,因此需要富有经验的管理者进行周密的计划和组织,突破层层“机关”,在运行过程中进行最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否则不管在当初建设初阶段投入了多少资金,在应用与运行阶段想实现成本的回收和企业效益的增值都变的相当艰难。

3.3 从电力企业信息化的项目建设层面分析,项目建设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企业信息化的成败。目前,部分电力企业热衷于开发适用于自己的MIS系统,争相使用ERP等项目,却陷入屡遭失败而难以自拔的处境,由于ERP等信息化应用项目实施非常复杂与困难,耗费的时间长,而且项目投入巨大,很多企业缺乏有效的项目管理和过程控制是导致信息化项目失败的直接原因。信息化项目管理是一项需要很高技巧的复杂工作,需要制定合理的实施计划、良好的组织管理,员工沟通、整合、最大限度控制成本、节约时间、提高质量、将风险控制到最低。尤其是电力企业大型的信息化项目,对该项目的实施与管理更是需要一套周全的管理运行策略。如果项目在一次性投资后缺乏有效监控与管理,缺乏有效机制保障信息系统运作,项目的运营将会很难继续或陷入无法脱离的“沼泽”。

4 电力企业信息化网络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电力企业信息化网络安全问题主要可分为内部网络安全和外部网络安全,无论是内部安全问题还是外部安全问题,归结起来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