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的风险控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的风险控制范文1
关键词:财务风险;风控体系;财务管理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对于现代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保证财务运行过程中的相对安全,尽可能规避和防范财务风险。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财务操作安全的因素较多,因此在财务风险控制过程中其受到的影响因素也较多。加强对于主要影响因素的控制将有利于促进整个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工作的进行。
一、制度性因素
由于企业发展的阶段和对于财务风险控制的认识不同,因此不同的企业在财务风险控制方面的制度也不相同。在我国,企业对于财务风险控制方面的制度建设相对薄弱。因此,制度的确实成为影响我国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因素。
1 财务风险控制制度的确实导致企业控制难度加大。企业缺乏必要的制度作为风险控制的约束性因素,必然使得财务风险控制无从下手或者缺乏必要的依据,从而导致财务风险控制难度加大,不利于财务人员及企业的监督管理。
2 财务风险控制的制度确实导致财务风险监督机制无法运行,从而严重影响财务运行安全。财务风险控制制度确实导致财务风险控制系统缺乏必要的引擎支援以及后备力量约束,其结果必然是导致财务风险控制机制的确实或者无法运行。监督系统的消失使得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处于混乱状态,各种财务运行风险相应增加,企业财务运营成本增高,发生财务运行事故比例增大。
3 财务风险控制制度的缺失导致财务数据的失真和财务透明度降低,进而影响财务数据的可信度和实用度。财务风险控制制度的缺失使得财务整体管理数据的可信性降低,另外由于缺乏必要的财务风控监督,财务数据的透明度也大大降低。进而导致整个企业财务系统数据失真,影响企业的外部信誉度,导致企业在市场上的信誉度降低,阻碍企业发展。
建立符合企业状况和现代企业财务风险防范要求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体系,建立和健全财务风险控制内部监督机制将有利的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企业内部财务风险控制制度及机制的建立需要企业财务管理层及企业决策层不断提升自身在财务风险防范方面的认识和对于其基本知识的了解。
二、人员素质因素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水平影响着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强弱,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可以保证企业在财务运作过程中尽量规避及方案财务风险的发生,保障企业正常的财务运转秩序。由于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不同,再加之我国在财务管理方面人才的短缺使得整体上的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水平较低。企业财务从业人员素质低下导致企业在财务管理,尤其是在财务风险控制管理方面存在巨大的漏洞。这些漏洞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财务运行风险性的增加。
1 财务人员素质较低,尤其是会计人员素质较低导致财务资金运行安全受到威胁。财务人员素质较低使得企业在财务运行过程中出现大量的威胁,其中资金运行威胁尤为严重。财务人员利用手中权力和工作便利,中饱私囊,严重威胁企业资金运行安全。由于财务人员素质问题导致的财务信息不透明及财务数据准确性降低在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企业资金运行的安全,使得企业资金运行安全受到威胁。
2 财务人员素质较低,导致财务风险控制意识薄弱,无法有效执行财务风险控制监督流程。由于财务风险控制意识薄弱,企业财务人员没有有意识的去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缺乏对于财务风险防范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导致整个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处于无人管理或管理乏力的状况,这就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带来了巨大的隐形风险。
3 财务人员素质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的进程。财务人员素质较低,其专业水平必然难以满足企业不断发展中财务问题的处理以及应对变化的市场情况带来的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企业财务人员素质较低需要企业在进行财务人员配置时根据自身需要进行合理的安排。建立内部培养与外部培训相结合的财务人员成长机制,以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水平。此外,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加强对于高水平财务人员的引进,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加强引进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高校毕业生,建立企业自身的财务人员梯队,保障财务人员的供给质量。
建立财务人员内部管理和内部晋升机制,在企业内部培养一批符合企业要求和具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尤其是具备一定专业技术水平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而提升整体财务人员素质水准。加强对于财务人员的日常风险防控培训和引导,树立其对于风险防控工具的利用水平;在日常工作中,建立专门督导人员,及时提醒和纠正其工作失误及问题,提升财务人员对于风险防范的控制意识。
三、结语
我国企业目前仍然处于发展和成长期,再加之我国目前市场经济制度仍然不够完善,对于财务风险防范的意识还相对薄弱,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较大。企业只有建立健全自身的财务风险防范体系,增强企业管理人员,尤其是财务管理人员财务风险防控意识,加强财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中的漏洞和不足。规避企业财务风险防控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强对于企业自身的财务风险防控体系建设,防范和规避企业财务风险才能保证企业的监控稳定发展。
企业的风险控制范文2
【关键词】 应收账款 风险 风险控制 措施
一、关于应收账款及应收账款风险
1、应收账款的相关概念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为销售材料、商品以及提供劳务等应该向相应的购货企业收取的款项,以及因为代垫运杂费用与承兑到期却未能收到款项的商业汇票。它是随着企业的赊销而形成的一种短期债权,是企业向客户提供的一种商业信用。应收账款作为债权性资产,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因此加强应收账款风险评估,研究风险控制措施,健全制度机制,切实提高抗风险能力,以保证企业应收账款的顺利回收显得尤为重要。
2、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
第一,应对日趋激烈的商业竞争。商业竞争包括产品竞争、服务竞争、价格竞争以及一些诸如地理位置的经营要素竞争,无论是商业竞争的哪一方面,都有着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趋势,不仅仅是国内同行业的竞争,国外的企业也期待在我国市场分一杯羹。除了依靠产品的价格、质量、广告和售后服务等手段外,赊销也成为扩大销售的有效手段之一。在相同的售后服务、同样的产品价格以及相似的质量水平下,以赊销方式销售产品或者商品的销售收入会高于仅以现金销售的产品或者商品的销售收入。为了增加销售收入,提高市场占有率,企业不得不采取赊销或者其他方式来招揽生意,应收账款就此产生。这是发生应收账款的最重要的原因。
第二,收款和销售的时间差。收到货款的时间和商品成交的时间常常不一致,这导致了应收账款的产生。现实环境中,零售企业采用现金销售是很普遍,但是对批发和生产企业来说,由于结算的原因,收到货款的时间和发货的时间常常不一致,由于收款和销售时间差造成的应收账款不属于商业信用,因此这部分不是应收账款的主要内容。
3、应收账款风险形成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应收账款分类有所不同。首先,根据应收账款数额和回收时间上的不同,应收账款风险分为拖欠风险和坏账风险。其次,根据应收账款风险产生后果的性质,应收账款风险分为间接风险和直接风险,间接风险包括由于应收账款数据上的不真实从而对收入的可实现性评估产生的影响,以及由于其管理控制不严,以致应收账款的规模一直膨胀而长期无法收回。最后,根据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其风险分为五种:客户所在行业的风险、客户自身特征的风险、客户效应以及财务特征的风险、企业自身原因带来的风险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风险。
4、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
第一,风险防范意识差,缺乏信用管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机制下,现在很多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的运用商业信用促销,由于盲目追求市场占有率和账面高利润,企业对客户信息、信用程度不够重视,缺乏足够的信息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价,缺乏对收款流程的有效控制等。
第二,不合理的信用条件。为了进一步促进销售、加速收取货款,一定的信用条件的运用对于企业来说是必须的,企业为了扩大销售量,采取延长信用期限,但是信用期限过长会造成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增加,加大坏账损失风险。为了提早收回货款,企业在规定信用期限时,也会设定提早付款的折扣条件,因此针对不同顾客的信用期以及现金折扣、折扣率等必须适度,要充分考虑到成本收益原则。
第三,信息技术不到位。现在的经济业务复杂且紧密联系,数据重复输入、信息反应慢以及数据不一致等一系列问题在现有的信息系统下是比较容易产生的。如果不建立和维护好应收账款管理系统以及客户信息系统会导致应收账款管理混乱,加大应收账款风险。
第四,内部控制缺失,内部激励机制不健全。现如今,各行各业竞争无所不在,而且越来越激烈,一些企业仅将销售任务与工资报酬挂钩来调动销售员工的积极性,这样一来由于未将应收账款纳入考核体系而忽略了产生坏账的可能性。销售人员因此而只关心被安排的销售任务是否完成以达到个人利益最大化,从而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幅上升。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管理规章制度,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措施。财务部门不及时与业务部门核对,销售与核算脱节,这导致大量的债权资金清理、催收不力,给企业带来资金损失。
二、关于风险控制
风险存在于各行各业,存在于企业业务的方方面面,应收账款也不例外。因此作为管理者就需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把发生风险的可能性降到合理的度,或者是把可能的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里面,以有效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带来企业难以承受的损失。风险控制有四种基本的方法:风险回避、风险转移、损失控制以及风险保留。
风险回避也就是投资者有意识地放弃带有风险的行为,彻底地避免可能的损失风险。这是最消极的处理风险的方法,因为风险行为在被放弃的同时,潜在的目标收益也被放弃了。
风险转移指的是通过契约的形式把风险转移给其他方的行为。通过此途径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风险。转移的形式主要包括合同转移和保险转移。
损失控制指的是在不放弃风险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措施以降低各种损失的可能性或者是减少实际发生的损失。包括了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控制阶段。
风险保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风险承担。也就是说,如果发生了损失,经济主体只能以当时可以利用的所有资金进行支付。
企业的风险控制范文3
关键词:企业;会计管理;风险控制;防范对策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强,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十四五”规划指出,要注重增强机遇意识与风险意识,防范与化解重大风险。企业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主体,在国家经济发展风险防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企业经营面临法治风险、决策风险、融资风险、财务风险等诸多风险,企业会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工作,完善企业会计管理中的风险防控机制,对企业可持续成长尤为重要。就目前来看,我国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管理者应该高度重视企业会计管理的风险控制,积极制订科学合理的风险防控措施,保障企业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获得生存与成长。通过防范与化解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风险,确保企业顺利进行各项经营管理工作,能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其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不断发展。由此可见,深入探究、分析企业会计管理工作中的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对于指导企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会计管理风险概念与特征
企业会计管理风险一般是指企业在开展会计业务时有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的风险。企业相关会计规章制度、组织管理模式、技术方法及工作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等多方面的原因,使企业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增加。企业管理者及相关会计工作者由于认识的局限性,会对外部经营环境及未来发展缺乏合理的预判,导致企业会计管理风险不确定性增强,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企业会计管理风险主要有潜在性、多变性、不确定性、严重性等特征。一、潜在性会计工作环境的不确定性及会计工作的复杂性,通常要求会计工作人员熟练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对会计工作作出准确判断,会计工作人员如果缺乏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就可能造成决策失误。会计管理工作存在较多的潜在风险,直接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决策与执行,任何的决策失误都可能为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二、多变性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与快速发展的应用技术决定了企业会计管理风险也会随之变化,呈现多变性特征。企业会计管理风险的诱发因素较多,如果不能有针对性地对风险要素进行防范,可能会导致企业风险加剧,妨碍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开展。三、不确定性在企业的会计风险管理过程中,各种风险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很多不同的原因都能使企业潜在的风险要素转变为现实风险,因此企业应该从多角度考虑问题,规范日常会计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经营管理环境。四、严重性企业会计信息的客观性与准确性,不仅能够决定企业自身的资源配置与经营发展状况,还能间接影响行业及经济的发展。企业如果不能正视会计风险管理中的各类问题,没有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可能会导致企业财务数据信息失真,为企业带来较大损失。
企业会计管理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管理目标不明确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完善的会计管理工作体系有利于其准确分析经营环境,最大化企业的经营利益。尤其是在新的形势背景下,企业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了多种契约关系,企业面临的会计风险也日渐多样化。企业在开展会计管理工作时不仅要考虑自身的状况,还应该防范其他企业所带来的不确定风险,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互利共赢。当前,在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中,管理目标不够明确、相对应的风险预警机制不够完善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容易导致企业会计工作落实过程中的缺陷与障碍,还可能给企业造成较多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企业会计管理风险中的目标不明确主要体现在问题模糊化上,相关管理部门没有设定明确的目标,不能明晰各种会计风险。在遇到可能发生风险的情况时,不能及时预警,无法做到防控风险与规避风险。此外,部分企业在制订会计管理目标时,往往忽视自身实际发展状况,不能结合企业发展战略与经营情况合理制订目标,导致会计管理工作与企业发展不适配,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二、风险控制意识薄弱在我国很多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管理者非常重视企业的经营利益,却忽视了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没有制订会计管理工作中风险防控的预案。还有很多小规模的企业没有建立专业的会计管理部门,完全忽视了会计管理工作,管理者缺乏会计风险防控意识,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资金风险或者发展风险。企业管理者的风险防控意识薄弱,可能使企业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损害企业利益。在企业会计管理风险防控中,会计工作人员与企业管理者发挥着同样关键的作用。会计工作人员对企业基本的财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系统地核算并监督企业的资金往来,全面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为企业管理者制订战略决策提供财务基础。但是相当一部分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理论知识掌握不够,缺乏风险防控意识。甚至有的企业没有配备专业的会计工作人员,部门领导者兼职会计,缺乏专业的财务分析能力,风险防控意识不足。三、信息失真现象突出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企业的会计实务操作人员没有高度重视工作的细节,导致会计信息记录不准确,信息失真现象突出。另外,针对同一问题往往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处理,如果会计人员采用了更加简单的方法,而忽略了工作的细节,就可能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的传递需要工作人员之间进行及时沟通,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沟通能力较差同样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因素,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存在问题也可能会造成财务信息的失真。还有一些企业过度关注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财务信息的及时性与有效性,导致企业经营存在业务核算混乱、核算对象模糊等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发生了较大变化。虽然信息沟通交流越来越便捷,为企业带来了便利,但它同时也带来信息传递与输入失真等诸多问题。无纸化与电子化的办公方式可能带来更多的虚假会计信息,使得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受到一定的影响。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更加重视会计风险防控问题,会计信息的失真现象为企业会计风险防控带来一定的阻碍,企业管理人员及会计工作人员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相关信息,并熟练运用现代技术,就可能对企业的运营管理造成不利影响。四、风险防控监管机制不健全由于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特殊性,企业的风险防控监管机制对风险防控尤为关键,有效的风险防控监督机制可以保障企业正常运营,助力企业又快又好地发展。企业内部会计监管工作存在问题,不仅不利于企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正常进行,还可能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如果企业内部管理本身存在较大的问题,企业会计管理系统不够完善,不能有效指导与监督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那么,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便得不到保障。目前,多数企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风险防控监管机制,不能有效地发挥企业的风险监督职能,这增加了企业会计管理中存在风险的可能性,会给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带来较大困难,阻碍企业稳定健康发展。因此,如果企业会计管理系统不完善,风险防控监督机制不健全,就无法保障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企业会计管理风险控制的相关对策
一、明确会计管理目标明确的企业会计管理目标,有利于企业会计管理风险的控制。1.企业会计管理目标应符合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也应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企业会计管理目标设定得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不确定的外部经营环境与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经济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企业的会计管理不仅要考虑市场经济的发展,还应适合企业的发展战略。2.企业会计管理目标设定要打破利润至关重要的传统观念,要将企业的整体发展作为企业会计管理的宏观目标,在此基础上明确会计管理的微观目标。企业管理者要转变管理理念,加强对会计管理的重视程度,完善会计管理工作,有效规避企业生产经营与会计管理中的潜在风险。同时,要依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明确会计管理目标。在企业实际管理中,管理者往往忽视会计管理,导致企业出现资金流动不明晰、投资决策失误、经营亏损等现象,给企业发展带来不可估计的风险。3.企业会计管理目标中要明确对会计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及技术的要求,明确每个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目标与职责,同时要对定期开展会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以及专业技能培训作出明确,从而为企业会计管理风险控制夯实基础。二、强化风险控制意识强化企业管理者与相关会计工作人员的风险防控意识,有利于企业防范会计管理风险。企业管理者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领导力量,其思想认知、管理能力、风险防控意识及战略决策制订等,对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提升企业管理者的风险防控意识非常重要。与此同时,也应该进一步强化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风险防控意识。会计工作人员直接了解掌握企业的资金流信息,负责收集、整理、直观呈现所掌握的会计信息,制作财务报表,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提高他们的风险防控意识,可以使他们更好地为企业管理决策者提供有参考价值的相关信息,有利于企业制订正确的投资决策及发展战略。此外,要提升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越高,其风险防控意识也相对越强,因此也更有利于提升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降低企业潜在的会计风险。企业要聘任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会计工作人员,同时也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专业培训及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升其工作能力及风险防控意识,确保会计职责的充分发挥。管理者是企业会计管理的核心,工作人员是企业会计管理的基础,只有两者都不断强化风险防控意识,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才能促进企业长期良好发展。三、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确保财务信息真实有效,对防范企业会计风险非常重要。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的沟通与传递,有利于企业及时把握市场时机,作出正确的决策与判断。提升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1.企业要加大会计信息披露力度,以便对企业现金流、经营成果与经济效益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如果在信息披露过程中,存在会计信息失真情况,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还会造成企业管理者决策失误,导致盲目投资,甚至使企业面临比较严重的财务风险。2.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发展带来的有利条件避免信息失真,要不断更新与发展会计管理手段,加强对先进技术的应用,提高会计管理工作效率,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四、完善风险防控监督机制在会计管理风险防控工作中,关键是要完善风险防控监督机制,对会计管理工作中的不同环节进行实时监督,保障会计风险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制订完善的风险防控监督机制,应从内部与外部监督两个方面分别进行。1.要制订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要建立专门的内部控制机构,有针对性地监控、管理会计风险。同时,要及时客观地对会计管理活动进行评估,为企业优化内部控制制度提供依据。对在监督过程中所暴露出的相关问题,要及时反映给企业管理人员,增强会计信息传递的透明度,以使决策更加科学化。2.要制订完善的外部监督机制。企业应该充分利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信息资源优势,建立外部风险监督机制。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企业带来不确定性风险,建立会计管理风险外部监督机制十分重要,为此需强化多部门监督与参与。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给企业创造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防范企业会计管理中的潜在风险,企业应建立健全会计风险防控机制。企业要想在不确定的竞争环境中长期发展,管理者必须认识到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并根据企业当前的发展状况采取科学合理的风险控制措施,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企业会计工作人员要有效规避可控制的风险,及时分析、预测不可控的风险,强化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从根本上保障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妮.浅析企业会计管理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J].纳税,2019,13(15):86+88.
[2]徐文就.企业会计管理风险及其防范对策[J].营销界,2021(30):141-142.
[3]王艳香.企业会计管理中风险控制策略的实践分析[J].财经界,2021(21):103-104.
企业的风险控制范文4
【关键词】物资管理;风险;控制
一、前言
所谓风险就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人们所期望的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异程度。风险管理是社会组织或者个人用以降低风险的消极结果的决策过程,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与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所致损失的后果,从而以最小的成本收获最大的安全保障。物资管理作为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一个环节,对确保企业生产的顺利开展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同样而临财务、市场、运营和法律等方而的风险,需要对所有环节进行全而风险管理评估与分析。
二、企业物资管理的主要风险点
1.物资计划风险
物资需求计划是企业制定采购计划和实施物资采购活动的主要依据,是物资采购的前提和基础,影响着涉及物资采购的全过程。需求计划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在于计划不准确和谎报、误报计划。计划不准确,会直接导致采购的设备物资数量、质量不能满足生产施工要求,造成资源和资金浪费、供应短缺、工期延误、成木失控等风险;谎报、误报计划,则可以给掌握着一定的资源支配权的人以借机采购挪做它用、中饱私囊的机会,造成企业资产损失。另外,集中招标采购计划中的主要风险在于,对己达集中采购招标额度应纳入集中招标采购的物资采购计划进行拆分,不按规定进行集中招标采购,导致物资采购无法形成规模效益,可能造成采购成木增加。
2.采购环节风险
采购计划安排不合理,采购计划与设计批准方案、工程进度不一致;供应商选择不当,采购方式不合理,招投标或定价机制不科学,授权审批不规范,有关人员与供应商关系密切或领导授意采购暂不需要或计划外的物资,可能导致采购质次价高的物资,出现舞弊或遭受欺骗等;未订立合同,未经授权对外订立合同,合同文本不规范,合同对方主体未达要求、合同内容存在重大疏漏,没有严格按照定标的要求履行,降低合同中的技术要求及供货要求缺乏对采购合同履行情况的有效跟踪等;有意提高或降低验收标准,倾向性的选择检查内容,对验收不合格的不及时上报或隐瞒不报,验收标准不明确,验收程序不规范,可能导致采购资金损失或信用受损。
3.供应商选择风险
供应商选择的控制目标,是为了能够公开、公平和公正地选取供应商,优化供应商选择机制。供应商无有效执业资质证明,提供的产品不能满足国家有关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等方面的状况,可导致采购的设备物资不符合工程需求等风险。
三、企业物资管理的风险控制措施
1.物资计划风险控制
首先要严格依照工程图纸和生产施工实际情况,参考工程材料预算单价和数量编制需求计划,确保采购计划真实准确,做到数量精准、型号规格相符。采购计划制定部门对项目部上报的物资需求计划进行仔细审核,并及时与项目部物资需求计划编制部门进行沟通,了解相关情况,避免多报或少报。在综合考虑生产需要、资金状况、材料价格行情和供应商供货期后,再确定出合理的采购计划和采购时机;其次是需求计划和采购必须经项目部生产技术、主管部门和项目负责人确认,以防止不按规定进行集中采购招标和谎报误报计划,借机采购挪做它用情况的发生。
其次,集中招标采购计划的控制,要明确采购权限,严格按照各级权限进行采购。并按权限和程序开展采购策划,组织实施集中采购,或再向上一级主管部门上报集中招标采购申请。
2.采购风险控制
要严格按照管理权限对设备物资集中采购进行分权审批,分权采购;由物资管理部门与专业技术部门按要求编制招标文件及评标细则并报审;开标、评标、定标过程实现技术与商务的分离、决策与执行分离,监察部门对设备物资集中采购活动进行全过程监督。决策者只对采购权限、招标过程和具体采购过程进行整体符合性和有效性控制,不直接针对供应商实施具体采购活动,不对采购部门的具体采购活动进行干预;合同谈判时,由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形成会议记录,对定稿的合同草案分权限报送相关部门及主管领导评审会签,合同谈判与合同草案公开、透明。
3.供应商选择风险措施。
对供应商的选择进行控制,首先是要加强供应商资质审查,对供应商执业资质证明等各项资料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严格审查,确保提供的设备物资符合相关标准规定的要求。其次是加强合格供方管理,对供应商实行动态管理,注重其综合绩效评价。第三是要加深对市场的了解,扩大供应商选择范围,尽可能的多选择实力强、优势突出的供应商参与投标,加大供应商之间的质量、价格竞争,对拟选供应商的实力与所能提供的产品性价比进行核查,以避免供应商的差别选取、不公平竞价和利益互通局势的形成,实现最佳资源配置的目标。
企业的风险控制范文5
关键词:企业 负债经营 风险控制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关系着企业生存和发展,而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进行筹资是不可避免。负债经营是企业筹资的重要手段,是企业以自有资金为基础,通过银行贷款、商业信用、融资租赁等方式来筹集资金,来保证企业的正常营运、扩大经营规模、开发新产品的自己需求,并将这些资金投入到企业再生产中,以获取财务杠杆收益的一种经营方式。但负债经营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会给企业带来收益的同时会伴随着相应的财务风险,因此,正确认识负债经营,并采取防范措施,保证企业适度负债经营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一、企业负债经营的积极作用用
(一)为企业所有者带来财务杠杆效应
因为企业利息支出是固定并且与盈利水平无关的支出,当企业的总体资产收益率产及利润增加时,企业是盈利的,带来留存利润的增加,同时当息税前利润增加时,企业所负担的债务利息就会相应地下降,这就是负债经营能为所有者带来财务杠杆效应,最终为企业所有者带来额外收益,提高了股东收益。在这种负债经营下企业获取的资金利益大于负债资金利息率,资本收益率大于负债利率,对企业的经营是非常有利的。
(二)减少通货膨胀的损失
政府因向银行透支、增发纸币等原因,会造成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资金购买力下降, 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市场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 ,而企业负债的偿还的本金及利息是固定不变的,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这样企业实际将货币贬值的风险转移给了债权人,偿还款项的真实价值必然低于其所借入时款项的真实价值。因此,在通货膨胀情况下,企业可通过负债经营相应地降低了企业资金成本,减少了因通货膨胀而造成的损失和影响,特别是在投资借贷中长期负债所占比例越大,企业获得购买力利益就越多。
(三)有利于企业强化内部管理
负债经营下能够有效提升企业使用资金的责任心,以及企业在固定时间内还本付息的压力,使企业对资金的使用更有计划性和实用性。负债经营下企业在进行投资时会做好投资项目的效益评价,以更加经济的观点来对待项目,从而不断改善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理念,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 同时,负债经营与筹资融资相比并没有分散股权,债权人也不会因为参与企业经营决策而影响原有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
(四)及时补足资金,增强经济实力
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血液,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资金需求,如果面对市场机遇却而又遭到资金短缺的困扰时, 企业就会难以跟上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形势。因此,企业采取负债经营可以有效支配更多的资金,弥补企业资金不足,合理地协调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的运用比例关系,从而扩大企业规模以提升经济实力,加速新产品开发速度,提升企业规模和竞争力。负债经营获得的资金富有弹性有助于解决企业困扰, 即使企业处于自身资金充裕的状况下进行负债经营也是很有必要的,能帮助企业优先占领市场抓住时机以获得较大收益。
二、负债经营的风险
(一)增加企业财务风险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与财务杠杆紧密联系的,是伴随着企业的债务而存在的, 虽然债务的到期还本付息不受企业是否盈利的影响,但企业在负债经营中要求资金利润率高于借入资金成本率,否则将收不抵支发生亏损。事实上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很难完全把握的,在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在负债数额一定的情况下, 企业偿债能力将会下降,可能产生盈利能力低于债务成本,从而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造成企业的安全性和竞争力下降,不利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严重时可能会导致企业破产倒闭。
(二)造成财务杠杆反效应
风险与收益是同比的,虽然杠杆效应确实能够提高企业权益资本收益率, 负债经营也能使权益资金收益率下滑。企业由于市场或管理等原因企业经营状况陷入低潮时,就可能产生财务杠杆负效应, 企业的资金利润率将会大于负债利息率。负债带来的利润只能或不足以弥补债务利息, 而到期的固定本金及利息的支出又会增加企业的负担,这样就会使得权益资本利润率大幅下降, 从而给企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企业将逐渐丧失偿债能力,无法偿还到期债务继而面临破产威胁。
(三)降低企业再融资的功能和信誉
在负债经营的过程中,适度负责经营可以提升企业经营效率,但如果企业负债规模过大就会导致债务负担过大, 增加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那么企业自身资金的流动性就较差,如果企业无法及时偿还债务,就使得短期债务长期化,迫使企业到期的债务不能足额还本付息,就会影响企业信誉。同时过高的负债率会使企业对债权人的保证度降低,若企业再产生资金危机,那些经常拖欠债务的企业就很难再筹集到资金,从而增加了筹资成本并加大筹资难度。
三、企业负债经营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一)树立风险意识
企业主体都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及经营者,都是自我经营和自负盈亏并独自承担其经营中存在的所有风险。因此企业在进行负债经营前,必须正确认识并承认风险,科学分析企业内部状况以及外部环境,对风险进行科学评估,来降低预期与实际经营的偏差,在防范风险的同时对突发风险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
(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
企业举债过多会造成资金的闲置,而举债不足又会影响企业经营,因此企业在资金筹集上应以需求为依据,避免错失良好的投资经营机会,以及利息支出和资金浪费。企业还应加强经营管理,尽量把负债筹集的资金运用到收益好的项目中去,降低资金占用额,缩短生产周期,保证资金的快速周转,实现企业管理最佳状态。
(三)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企业负债经营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预防财务风险是对风险控制的第一步。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就是要使财务风险在刚发生时就得到化解,进行事先识别、分析和判断存在的风险,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措施将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接受范围之内。建立健全财务预警系统,将利于对财务指标和财务报表进行科学的分析,有利于企业在资本营运过程中进行跟踪、调查,对财务活动中各种细微的变动迹象进行捕捉和监视,并及时采取应变措施应对出现的各种异兆,从而避免或减少风险损失。
(四)合理利用财务杠杆效益
确定企业的最佳负债比率是―项非常复杂的工作, 不同行业的企业面临不同的经营周期和竞争环境。从企业的营业收入状况确定,当企业营业收入稳定上升趋势时, 获利有保障,现金流量好,可以适当提高负债比重。即使企业负债筹资数额较大, 也不会遇到较高的财务风险,因为企业筹资顺畅能够获得到期支付本息。相反,如果企业营业收入不稳定, 企则其现金流入不确定性,应适当降低企业的负债比重。如果负债规模超过临界点,企业不但会陷入偿债困境,而且可能导致破产。从行业的竞争情况来看,如果企业所处的行业竞争比较激烈, 经济衰退、萧条的大环境下,为避免偿债风险,应考虑降低负债。相反如果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稳定增长, 市场的供求旺盛,竞争程度较低或出于垄断地位, 则应提高负债比例。合理进行负债经营,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及所处的经济环境, 估计每一项投资能为企业带来的利润, 选择适当的时机提高或降低负债比率, 避免财务杠杆的负效应。
(五)充分考虑利率和汇率变动带来的筹资风险
因为利率会直接影响企业应付的利息以及企业资金成本的大小,所以利率的变动会影响财务风险。企业应关注资金市场的供求状况,做出合理的筹资安排。当在利率处于高位时,应尽量少筹资或不筹资,并以短期资金为主,以便降低资金成本;在利率处由高变低时,也应尽量不筹资或采用浮动利率为主;当利率处于低水平时,筹资较为有利;在利率处于由低向高过渡时期,应积极筹集长期资金,选择长期固定利率负债融资方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因外汇借款带来的汇率变动风险也应当关注。而控制汇率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应从预测汇率变动的趋势入手,制定外汇风险管理战略,针对汇率变动趋势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筹资风险,在筹资战略上和具体筹资的过程中做出防范风险的安排。
参考文献:
[1]靳远文.企业负债经营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企业,2009,(7)
企业的风险控制范文6
会计信息化给企业财务管理等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如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由此而衍生的经济犯罪也不断增加;再加上会计信息化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的工作。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技术的短板在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必然存在风险。
(一)软件选择不当
目前,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会计软件市场迅速扩大,而且其种类繁多。企业在选择会计软件时往往过于盲目。对于软件的技术指标是否过关;会计软件的功能是否能充分满足和保证企业的特殊需求;同类企业是否成功的运用了该软件;及软件的售后服务质量等问题都没有做出全面的考虑,从而造成会计软件选择不当。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风险
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通常是一个具有一定开发性的系统或者说网络系统,因为企业需要与其他企业、组织、或政府机构进行往来核算、传输相关会计资料。如今众所周知网络是一个极具开放性的平台,它在给我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风险。企业的信息系统往往会遭受到各种来自网络的攻击,如:剽窃数据资料、病毒攻击、远程程序变更等进行恶意破坏,这些威胁都有可能给系统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使整个会计系统崩溃、资料数据遭到根本性破坏。此外黑客、信息管理人员还有可能把公司数据资料通过网络进行破坏散播,进而泄露企业秘密,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三)操作不当带来的风险
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紧张、企业文化底蕴不深厚,因而往往不能留住高素质人才,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不高。由于职业素养不高又没有进行专门严格的培训,系统操作人员往往在通过信息系统进行业务处理时错误百出,对软件没有进行规范化的操作从而损害系统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也可能在系统内运作非法程序,导致系统不通畅,甚至瘫痪。此外操作员随意使用电脑上网,插放私人U盘等行为很可能会传播木马、病毒等,同样会给会计信息系统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
(四)由于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不科学带来风险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中国大地。但是这些企业的经营者大都没有接触过管理学,对于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缺乏了解,多数企业的所有者即是经营者没有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因此这些中小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大都比较混乱,内部控制不严谨。这些企业领导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对各部门的职能分工不科学,尤其是对企业内部人员会计信息系统的权限划分混乱不合理,少数高管人员的权利或权限过于集中而且缺乏监督。由于授权的混乱在通过系统进行会计业务处理时就会使数据混乱不堪,使系统各模块不能有序高效的运行,进而不能形成准确完整的会计资料。
二、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与突出。其对于提高我国的居民收入、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其在会计信息化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风险必然会影响这些企业的生存发展,因此必须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对这些风险加以控制以求这些中小企业能健康快速发展。
(一)选择合适的软件并培训或聘用具有高水平的系统管理人员
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经济业务特点选择技术指标合格,维护简单,售后服务好的会计软件。企业可以选择目前我国各工业企业普遍应用的会计软件如用友、金蝶等通用性软件,也可以自行开发适合本单位的专用会计会计软件。此外会计信息系统的主管人员(系统管理员)是整个会计信息系统管理的最重要的人员,其职责就是进行信息系统的日常维护、拟订具体的管理制度、对其他会计人员的职能和权限进行划分和授权以及对系统形成的最终会计资料进行管理和保存等,因此这个主管人员对保证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而企业应加大投入聘用或培训专业技能强,职业素质高的系统管理人员,并且要通过制定科学的奖惩制度,适当加大员工的福利等措施来吸引和留住人才。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网络风险控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犯罪事件层出不穷,一些不法之徒通过网络恶意攻击企业的会计系统,盗用企业内部的机密信息以谋求暴利,这些行为给中小企业所造成的损失往往是巨大的、致命的。所以企业在建立内联网、安装会计信息系统时,要对信息系统的服务功能和结构布局进行仔细考虑,通过安装安全软件、加强硬件管理等措施,实现会计信息系统与外部访问区域之间的严密的数据隔离;此外还要建立多层防火墙,防止黑客攻击杜绝对会计数据库系统的非法访问。还要做好系统的维护工作,对重要的数据应进行备份,并加密保护。此外企业还应加强对员工使用电脑的管理,禁止员工私自上网娱乐聊天,禁止携带和使用私人优盘以避免传播病毒,防止内部人员偷窃、滥用企业的会计资料。
(三)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编制相关教材
为了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员的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企业应当开设系统操作培训班,编制简单易懂的操作指南,企业经营者应重视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时常进行考核,建立相应的奖罚制度,只有通过层层考核的人员才能任命其为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人员。还要时常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注意培养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风气,并逐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操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减少操作失误,实现操作的规范化、专业化。
(四)完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
加强内部控制严格授权企业主要转变传统观念的束缚,认真学习或了解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建立简单有效的组织结构,科学合理的划分各职能部门,要杜绝“一手抓”等权力过于集中的现象,不能任用靠走关系进入企业的人员负责重要核心的工作。此外企业还应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切实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在应用会计信息系统时企业应对系统的每个功能板块进行严格授权,设置权限和独立的密码口令,坚决禁止越权访问系统。这些措施能促使系统各板块运行顺畅,能及时形成完整准确的会计资料,并且可以防止相关数据被泄露或滥用。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