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程技术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程技术问题

工程技术问题范文1

关键词:配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解决对策

在电力系统中,配网电力工程技术所能发挥的作用是极大的,但同时,当这一方面技术出现问题的时候,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电力行业发展过程中,对配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是非常有必要的,对电网的稳定,电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促进作用。所以说,对配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分析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1配网电力工程具体的技术问题分析

1.1因外力破坏而引发的技术问题

在对配网电力工程技术进行分析中发现,因为外力破坏而引发的技术问题占据比例较大。在我国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大多是10kV的电网,这一类型的电网在自形式上分析十分地单薄,所以其供电能力有效,并且供电的可靠性也得不到保证。这一类型的电网是以架空线为主的,其接线形势主要是树枝状放射式的单端电端供电,所以因为线路是在外界的,因此在雷雨天气中,很容易遭受打雷、下雨、闪电等外力的破坏[1]。另外,在线路架空过程中,因为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多,所以很多高层建筑会选择直接从架空线路中获取电源来进行作业,如此一来,就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1.2存在闪路技术问题

在配网电力工程发展过程中,闪路是比较常见的技术问题之一,此问题的出现,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之所以会出现闪路技术问题,是因为在配网电力工程中,相关配网设备表面的绝缘材料在工作电压下进行工作,这样就使得设备的表面,也就是其绝缘层表面容易出现污垢,在污垢长期不被清理的情况下,其污垢数量增多,污染程度加深,从而导致绝缘层表面出现了较多的盐,遇到受潮等情况时,很容易出现闪路现象。与此同时,在配网线路中,因为线路的绝缘性能与其表面的干净程度有所关联,所以在其绝缘表面污染较多的情况下,线路的绝缘性能下降,这样当线路遇到雷电冲击,或者是电压超出其承受能力的时候,就会导致闪路现象出现[2]。

1.3过电压技术问题

在配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中,过电压技术问题的出现频率是比较高的,此问题出现之后,配网的正常运行就会受到阻碍。配网电力设备通常情况下是在一些比较恶劣的环境中工作的,同时设备还需要承受内部过电压、工频电压以及大气过电压的作用,久而久之,电网设备的运行就会受到影响。另外,在对配网电力设备进行安装施工过程中,因为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完善,而且设备的爬距不够,从而导致了配网电力工程的正常运行存在安全隐患。

2配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有效解决对策

2.1以配网电力工程建设准则为依据进行建设

配网电力工程在建设中应该以城市道路为依托,在每一条主干道上要留下一条以上的架空式走廊,在主干道和次干道均设置相应的电缆敷设装置。在对电网线路进行规划过程中,设计人员一般都会采用分段式联络方式,这一联络方式充分考虑到了线路负荷的分配。要知道,一般线路单段的容量是不能在2500kVA以上的,所以在进行单段线路规划中,需要将线路规划成“T”形网,或者是由几个开环运行所组成的单环网,在确定了电网形式之后,需要在环网中安装线路联络开关以及分段开关。在确定了环网这一电网形式之后,需要在一个变电站中选择不同的母线来为环网提供充足的电源,如此一来,环网附近的变电站网络线路就可以构成开环运行模式,这样当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时候,线路的负荷就会产生转移,从而实现将停电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目标[3]。另外,在进行电网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对蓄电池以及发电机组等一些应急装置进行设置,只有这样才能在临时停电的时候保证基本的用电需求。

2.2强化配网电力工程的对外防御能力

导致配网电力工程出现技术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外力破坏,所以为了解决配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就应从此方面入手,通过提高电力工程的对外防御能力,来减轻外力破坏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在进行配网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应选择强度比较高的,外部抵御能力比较强的电缆,电缆本身就有抗击打的防御能力,可以有效地抵制冰雪、雨水、强风等自然状态。同时,在外力因素中,雷击是比较突出的因素之一,所以在外力抵御过程中,需要强化线路的抗雷击能力。因此,在线路建设过程中,可以采用瓷横担取代针式瓷瓶,使用瓷横担后,线路被雷击的概率就会下降,如此一来,线路受到雷击的概率就会比较小。但瓷横担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因为其机械性能不太理想,所以不适合在大规模导线中应用。

2.3及时清理配网设备表面污垢

为了解决配网电力工程中经常出现的闪路问题,工作人员应对配网设备表面污垢进行及时的清理。在对污垢进行清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采用综合处理的方式,例如在一些比较重要的部位,如墙套管、连杆瓶等部位安装外部防护罩,这些防护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污垢阻挡在重要部位的表面之外,这样设备绝缘层表面上的污垢会减少,可以降低闪路出现的频率[4]。同时,还可以在设备运行位置附近安装吸湿器,通过降低周边的空气湿度,来减少空气中污垢的形成,进而实现对配网设备的保护,减少闪路出现的次数。

2.4对配网电力工程内部结构进行优化

为了有效的解决配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应对工程内部的结构进行优化。在内部结构优化过程中,对配变容载比进行合理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步骤。在配网设备实际运行中,需要将通过设备的电压幅度进行有效地降低,同时还需要对不必要的电压环节进行删除,减少不必要的累赘,这样整体的配网内部结构就会比较完善,并且不存在结构冗杂的问题。所以说,对配网电力工程内部结构进行优化,有助于实现对电网的保护,同时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出现次数的减少,也可以确保配网稳定的供电,如此一来,配网的作用就可以充分地发挥出来,进而促进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完善,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系统中,配网电力工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保证配网电力工程的有效性是非常有必要的。确保电力工程技术作用有效发挥,不仅可以保证电力行业的经济效益,还可以确保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针对配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必须要高度重视,领导和工作人员都需要重视技术问题,不断改变自身的思想观念,加深对电力工程技术问题的认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问题,从而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满足人们对电能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钟良亮,张一鸣,赵剑,等.关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的相关思考[J].华东电力,2014,42(9):1986~1988.

[2]谢燕萍,许娴,杨爱平,等.配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及施工安全措施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3):984.

[3].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相关施工技术问题和应对策略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中旬刊),2014(10):91~92.

工程技术问题范文2

1.1缺乏有效的创新机制。由于我国石油工程的服务体系还未形成,运行机制相对落后,这就制约了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这是因为在石油工程进行技术创新时仅仅局限于研发部门内部,缺乏一个完整高效的研究体系,加上多是对调整性层面以及过渡性层面的技术改革,造成科研机构缺乏活力,难以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缺乏市场竞争力。

1.2缺乏对科技资源的整合,加大了人才的矛盾。我国石油工程的科技资源系统存在结构性的矛盾,受到原先经济制度的影响,导致了科技资源的重复和封闭使用,造成了资源的分散,降低了效率,难以发挥技术服务对石油行业的促进作用,阻碍了创新能力的提高。此外,我国的科技创新人才在素质方面存在着劣势,人才多少初级和中级的,缺乏高层次的人才,能够掌握世界科学前沿的尖子人才严重缺乏,人才呈现出继承性,缺乏创新性和综合性。

1.3缺乏对市场反应的灵活性。石油行业的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特色技术的发展,但是整体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别是缺乏高端技术,对技术的学习也仅仅局限于对技术的模仿和跟踪,缺乏对技术的再消化和吸收,只是拥有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技术,缺乏具有创新能力技术的拥有。此外,我国石油工程对技术的创新缺乏清晰的流程管理,在对信息决策和管理方面出现一些失误,阻碍了管理的高效率,同时信息决策的滞后又容易产生对市场的反应难以作出适当的调整,灵活性偏低。

1.4工程技术研发投入不足。近年来我国对于石油工程的技术创新投入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包括对技术的人力投入和资金投入,但是研发投入的强度不高,与世界级的石油行业发展存在很大的差距。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各个国家都加大了对技术的投入,并且投入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相对而言,我国石油工程的技术投入较少,难以满足技术创新的需要,阻碍了石油工程的健康发展。

1.5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推广不够。石油工程的技术服务体系中,技术研究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在我国石油工程发展中,对技术成果的推广不够重视,并且商业化水平不高,难以实现大规模的产业化,并且在技术成果中,部分是阶段性成果,还处于发展阶段,另外一些便是在具体生产和应用中的成果,知识对技术的引进和借鉴,难以为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市场氛围。

2石油工程技术创新策略

石油工程是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和谐,因此需要加强对石油工程的技术创新,为石油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要想实现石油工程的技术创新,需要多个方面的努力。

2.1以市场为指导,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技术队伍。打击技术的创新,离不开技术人员的付出和努力,因此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技创新队伍。同时还要重视市场的主导作用,面向国际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市场,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优化,提高科研人员的技术、服务和管理的能力,形成巨大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此外,通过多种手段加强技术的创新,将着力点放在增强企业综合实力上,做到外延与内涵的结合,突破不断增加的行业壁垒。高素质的队伍离不开日常的培训和研究,因此要为科研人员提供研究的机会,提升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2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为了实现石油工程的技术创新,需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包括政策的投入和资金的投入,首先要对科技投入体系和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提高科技投入的使用效率,同时加大对风险的管理,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融资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的融资体制,为技术的创新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

2.3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制。技术创新是石油工程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需要加强对技术创新的管理,这就依赖健全的技术创新体制的建设和完善。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明确重点技术领域,开发新技术,形成技术阶梯,把技术优势不断转化为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首先,应组建技术创新核心层,制定以核心技术为主线的合理的技术结构,优化主流技术、强化适用技术、开发特色技术,全面跟踪世界最新技术发展动态,重点跟进前沿科学技术,实现核心特色技术的突破;同时,应加强技术质量管理和知识产权管理,实现岗位技术有型化和程序化。

2.4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要想实现石油工程的技术创新,提高其综合市场竞争力和整体实力,需要把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放在重要的地位,通过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实现对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首先,评估现有的人力资本,对人力资源的利用有合理的计划,其次,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责任精神,努力的去探求新的发展思路。另外,要做好员工的稳定工作,为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努力提高员工的待遇,使员工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进而全身心的投入到科技创新中。

工程技术问题范文3

【关键词】房屋;采暖通风;技术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的质量以及居住环境也有着新的要求,而房屋作为人们主要的生活场所之一,人们对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这种要求体现在了房屋的舒适度以及美观度。在房屋的舒适度中,房屋的采暖通风一直是其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这对于人们日常的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如何保证房屋采暖通风工作的质量,从而给居住者带来更好的居住体验就一直是建筑企业公司所面临的问题,而这在很大的程度上也是可以有效到建筑企业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房屋住宅采暖通风工程概况

房屋住宅采暖通风工程,又称暖通工程,对于人们正常的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它已经由刚开始的简单的采暖通风发展到了现在一整套完整的系统。依据所建筑房屋的环境以及所设计的房屋的楼层的高度都有着相对于的完善的采暖通风体系。而在实际的建筑物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我们根据所设计的建筑物的楼层的高度可以见房屋的采暖通风系统分为两个系统,分别是高区域系统和低区域系统,总的来说,我们一般将设计楼层大于十三层的建筑物的采暖通风系统定为高区域系统,而将设计楼层低于十三层的建筑物的采暖通风系统定为低区域系统,此外,地下室等一般是不设计采暖通风系统的。

二、房屋住宅采暖通风工程的技术要求

房屋住宅采暖通风工程的施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所涉及的范围较广,且对于参与施工过程的设备以及材料都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一般来说,房屋住宅采暖通风工程涉及到了相关的动力设备的安装,供暖源、输送管道以及通风管道的安装等几个方面,在安装的过程中,对于相关的安装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有着较高的要求,此外,还要求参与安装的技术人员有着较高的责任心,从而保证房屋住宅采暖通风工程的整体工作的质量。

(1)房屋住宅采暖通风工程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

房屋住宅采暖通风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对于后续施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房屋住宅采暖通风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可以指导后续工作的进行,对于房屋住宅采暖通风工程的设计图纸的再次研究可以最大限度保证房屋住宅采暖通风工程的施工质量。另一方面,在前期对于所参与房屋住宅采暖通风工程施工的设备以及材料的的检查对于整个房屋住宅采暖通风工程的完成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房屋住宅采暖通风工程施工之前,我们对于相关的管道的设计以及尺寸、坡度等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比对,从而保证设计与实际情况的符合度。此外,房屋住宅采暖通风工程施工之前我们对施工过程中所可能发生的意外等都要进行详细的估计并且事先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法。

(2)管道的安装

管道的安装是房屋住宅采暖通风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点,这也是房屋住宅采暖通风工程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管道在房屋住宅采暖通风过程中是一个运输的工具,主要是输送热量或者空气。而在采暖通风系统中所涉及的管道较多,分布和连接都较为复杂,所以管道与管道之间的接口的处理就显的尤为重要,管道与管道之间的接口如果处理的不够完善,就可能会出行渗漏的问题,影响采暖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所以在管道安装的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人员的技术以及责任心就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从而保证管道安装施工的质量,此外,在管道安装的过程中,对于管道的材质以及相关的参与施工的材料都应该经过仔细检查,保证不会因为材料的质量问题对管道安装的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在管道的安装之前,要依据实际的地形对设计的图纸进行再一次对比,确保管道的设计与实际的情况是相符合的。

(3)散热器的安装

散热器是通过与房屋空间进行热交换从而将热量均匀释放到房间的设备,是采暖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通过促进室内空气的流动从而保证可以将热量输送到房间的每一个角落。所以说,散热器的安装质量对于采暖系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这个安装质量主要体现在散热器本身的质量以及安装的质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散热器的种类以及材质都发展了巨大的变化,由最原始的单一的铁质散热器发展到现在多功能、多材质的散热器。所以在选择散热器的时候一定要根据房屋的设计以及自身的喜好合理选择散热器,而在安装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对于散热器的整体质量都要进行详细的检测,具体可以通过打压、注水等方式对散热器的质量进行检测,在散热器安装之前一定要经过详细的检测,禁止将不经过检测或者检测不合格的散热器进行安装。在安装之前,要根据设计图纸在相应的位置标出具体的安装位置以及安装的高度、倾斜度等,然后画出相应的标线,在所标示的部位安装好固定设备,然后将散热器安装实现设计的高度、倾斜度进行固定,最后对散热器配管。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配管的过程中应该选用合适的密封材料对管道的接口处进行密封,因为散热器的工作环境温度较高,所以应该选择耐热性较好的密封材料对管道的接口处进行密封,防止发生渗漏现象。在散热器的周围要铺设相应的防护材料,禁止在散热器的周围放置易燃物品,防止发生意外。

(4)排气口的安装

排气口是通风系统的重点,是空调可以正常运行的基础,一般排气口在安装的过程中与室内的其他的设备的安装工作是同时进行的,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安排施工的顺序,最好是严格按照图纸的设计要求进行,避免在排气口的施工过程中与其他的安装工作发生冲突,从而拖慢施工周期。此外,在排风口的施工过程中,排风口一直应该处于封闭的状态,直到室内其他的安装工作全部进行结束且经过了详细的审查后才能打开排风口,避免过早地打开排风口对室内其他安装工作得正常进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在排风口的施工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意的是排风口的位置一定要按照图纸的设计进行施工,禁止为了美观而改变排风口的位置,对排风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三、结语

通过对房屋住宅采暖通风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发现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房屋住宅采暖通风工程的施工时一项复杂而又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与责任心等均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在房屋住宅采暖通风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相关的施工人员一定要有耐心,严格按照设计进行施工,禁止为了赶工期而私自简化施工过程,从而对整个房屋住宅采暖通风工程的施工质量带来影响,从而影响到人们正常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李海峰. 建筑工程中的采暖通风技术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 (11):196.

[2]王元. 建筑节能工程中采暖通风设计的分析与探讨[J]. 建设科技, 2013, (11):62-63.

[3]胡启划. 采暖、通风空调工程节能优化设计工艺探讨[J]. 科技与创新, 2015, (6):136-137.

工程技术问题范文4

关键词:检修平面钢闸门事故平面钢闸门加重支承摩阻力运行摩阻力

中图分类号:TV66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都匀市茶园水库工程位于都匀市北郊剑江支流的陆家寨村,距离都匀市区17km。工程是以城市防洪为主,兼顾城市供水的中型基本建设项目。

挡水建筑物为不对称抛物线双曲拱坝,坝高51m,根据枢纽总体布置,本工程底孔设置在右坝段817.0m高程,泄洪孔长18m,断面尺寸为2.4×2.6m(宽×高),原设计在底孔进口处设检修闸门,出口设弧形工作闸门。为改善泄流条件,底孔首端根据水工布置作了三向扩散,设置在检修闸门处的孔口尺寸为2.6×2.85m,底槛高程817.0m,检修平台高程852.0m,启闭机台高程856.0m,设计水位850.0m,校核水位855.8m,尾水位817.0m,启闭机采用QPQ-2×25t的卷扬机。

闸门埋件中的主轨、侧轮、副轨采用Q235钢,主轮为直径600mm的45#钢,轮轴为直径100mm的Q235钢,轴衬采用铸锡磷表铜,门楣为Q235钢,门叶止水形式为上游止水,侧止水采用P型橡皮,底止水为刀型橡皮。

都匀市茶园水库于1993年5月审查,原设计底孔功能是放空,按闸门检修门设计。并于1994年12月将该闸门设计图交付施工单位,施工单位于1997年加工完毕并运至工地,且门槽及底槛埋件也施工完毕,启闭机已购置。1998年后,都匀茶园水库由于左岸地质原因,在不影响水库功能的前提下,根据地质条件,调整了工程规模,因此要求坝内底孔参与泄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及《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SL74-95)的要求,在泄水孔工作闸门的上游,应设置事故闸门。故该闸门由检修闸门变更为事故闸门,即工作条件由原来的静水启闭变为动闭静启,需复核原设备能否满足结构强度及动水闭门的要求。

考虑到该闸门已加工完毕,预埋件已埋设,启闭设备已购置,要作大的变动困难较大,为照顾即成事实又满足事故闸门的要求,处理措施宜以补和改为主。在尽量避免翻和拆的原则下,可行的措施大体上可采用加重和减小摩阻力两方面。

2、处理措施的选定

处理措施:原设计的闸门为检修门,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将该闸门重新按事故门性质设计,首先复核结构强度、挠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计算过程略,计算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其次对闸门进行启、闭力复核,计算结果原设备不能满足动水闭门的要求;最后拟定最优解决方案。

根据(1)闭门力计算公式:FW=nT(Tzd+Tzs)-nGG+Pt计算结果为“正”值时,需加重(加重方式有加重块、水柱或机械下压力等);为“负”值时,依靠自重可以关闭。

(2)持住力计算公式:FT=n`G+Gj+Ws+px-Pt-(Tzd+Tzs)

(3)启门力计算公式:FQ=nT(Tzd+Tzs)+nG`G+PXGJ+WS

nT――摩撺阻力安全系数,取1.2

nG――计算闭门力用的闸门自重修正系数取0.9

n`G――计算持住力和启门力用的闸门自重修正系数取1.1

G――闸门自重

Gj――加重块重量

PX――下吸力。Pt――上托力。Pt=γβtHsD1βzs

D1=0Pt=0

Tzd――滚动轴承的滚轮摩阻力。Tzd=Pf(R1/d+1)/R

P=1.1×31.545×2.72×2.91=274.65t

平均设计水头 H设=850-817-2.91/2=31.545m

Tzs――止水摩阻力。TzS=Pf2

f1、f2、f3――摩擦系数,计算持住力应取小值,计算启门、闭门力应取大值。

由以上计算公式推出,减小闸门启、闭力可采用减小支承摩阻力、止水摩阻力、加重的方法来实现。因此我们首先对门体加重进行了计算。经计算:若单靠加重,其加重量需20.22t,用铸铁即有2.6m3,体积庞大,并且启门力FQ=50.86t,大于已购买的2×25t启闭机的容量,故不能单靠加重。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SL74-95)附录中的计算公式及其参数,我们知道,当调整闸门的部分结构及零件,可以改变其止水摩阻力、闭门力、启门力的大小。因此我们在调整设计时考虑,如果将闸门的轴衬由原来的铸锡磷表铜轴衬改为钢基铜塑复合材料对不锈钢轴衬,以减小支承摩阻力;将原橡胶对钢止水改为橡塑复合止水对不锈钢,即将止水材料及止水埋件进行更换,以减小止水摩阻力。

经计算:若仅调整支承摩阻力,其加重量需14.17t,用铸铁即有1.8m3,启门力FQ=38.13t虽小于现2×25t的启闭机容量,但加重量还是太大;若仅调整运行摩阻力,其加重量需12.71t,用铸铁即有1.6m3,启门力FQ=35.86t虽小于现2×25t的启闭机容量,但加重量还是太大;若同时加重、减小支承、运行摩阻力,需加重量需6.67t,用铸铁有0.85m3,启门力FQ=23.13t,小于现2×25t的启闭机容量,此方法效果最佳。计算成果见下表。

底孔事故闸计算成果表单位:t

从计算成果可以看出,同时加重并更换部份零件后,闸门的支承摩阻力从12.36t减少到7.32t;止水摩阻力由原来的8.75t减小到2.5t;闭门力由原来的20.22t减小到6.67t;启门力由原来的50.86t减小到23.13t;加重块由原来的20.22t减小到6.67t。

通过同时加重、减小支承、运行摩阻力的措施,避免了闸门及埋件的翻和拆,达到了修改的目的。同时避免了对坝顶启闭机的更换,并且不需对坝顶启闭机室进行调整,大大减少了工程投资,加快了施工进度。

3、结束语

工程技术问题范文5

广播电视技术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视产业进入了迅猛发展的态势,这离不开我国广播电视工程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研究,其不仅有效提升了广播电视工程的技术结构,而且能够在实际运用中解决较为棘手的实际问题。随着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不断发展,各级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的加深,在广大的广播电视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我国呈现出来不少优秀的电视节目,有效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管理体制和发展改革进程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广播电视在国家意志传播和正能量的弘扬上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中坚作用。但是面对喜人的成绩,我们理应抱有忧患意识,对于广播电视工程中存在的一些技术结构不健全、工程运行项目发展框架不完整、整体信号质量存在异常等问题要积极引起重视,并能够及时进行解决,这样才能够有效发挥广播电视媒体的新闻传播作用,为人们打造有质量的视听盛宴。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广播电视工程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对较为先进的广播电视工程技术的分析,探讨如何提升我国广播电视工程的技术,促进我国广播电视的可持续发展。

一、广播电视工程技术存在的问题

广播电视工程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创新和进步,但是目前我国的不少地区的广播电视工程技术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存在着基础设施、改建资金和工程技术方面的不利因素,网络信息化的进程中,广播电视工程要想保持与时俱进,就必须投放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对已经老化的基础设施进行更新换代,积极引进先进的网络控制信息技术,但是不少地区的广播电视工程,缺乏专项财政拨款,资金相对匮乏,且一些基础的光缆、电缆经过长期的风吹日晒,导致信息传输受到影响,信号接受差,再加上技术人员结构单一,缺乏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从而严重制约了广播电视事业的长足发展。其次是广播电视卫星信号传输受到干扰,在不少县级城市的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中,主要依靠的是卫星装置,但是由于其远在太空,难以控制,且容量很大,在信号传输的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干扰,但是不少地方的广播电视工程缺乏一定的加强信息传输的技术;最后是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现代的广播电视项目大多需要技术的信息作为支撑,必然也需要有高技术的专业人才进行业务的指导,但是和国外相对发达的广播电视项目工程比较,我国广播电视工程项目的人才建设相对薄弱,经验也不够丰富,在日常的项目运营中无法及时应对和解决出现的工程技术难题。

二、广播电视工程技术分析

在现代化的广播电视项目中,工程技术主要有对SDH技术、接地技术、抗干扰技术和云计算技术这四种。其中SDH技术指的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建立一个标准、完整的传输结构,作为一个平台对逐渐增大的用户和宽带速度改进型同步高质量的输出,但是其需要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信息的数字化,所以我国必须加快广播电视信号信息化的过程,才能够更好的使用SDH技术。接地技术影响着广播电视系统的实际运行效果和调试工作,合理的运用接地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周围功率较大设备对于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干扰的问题。抗干扰技术主要是使用在卫星波束和接收天线之间的覆盖范围之内,可有效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质量。云计算技术是在现代网络与计算机技术的大发展背景下出现的,在广播电视工程的而建设中,使用云计算技术可以解决电子电力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为广播电视工程的创新和运行提供新的思路,最主要的是可以节约成本。

三、广播电视工程技术问题的解决策略

1.优化基础设施,提升广播电视工程硬件质量

关于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基础设施,地区性的广播电视监管单位要进行优化的处理措施,在加强完整的基础项目的同时,也要确保工程技术运行结构的完整。首先是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合理配置资金结构,相关政府机构也应该积极拓展资金投入和疏通结构,给予一定的政策融资支持,完善广播电视节目资金结构。对于电视广播工程中的基础设施项目要集中关注,在初期选择优化材料,确保硬件质量,并且尽量线埋地下,外面加护新技术防治其被腐蚀,减少线路的老化和磨损。

2.优化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发射率

在优化广播电视节目信息发射率的^程中,要吸收地球站抗干扰的先进技术,利用卫星抗干扰技术,现在的这项技术已经成熟,虽然不能够彻底的解决抗干扰的问题,但在实际的运用中还是比较有效的,它主要是通过快速减少和弱化卫星转发器内接收的干扰信号,从而提升信号发射效率,稳定发射功率,减少外界对其的干扰。所以在广播电视工程中要及时引进这项技术,改善当下广播电视节目信号不稳定的现状。

3.提升广播电视工程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好的管理团队,决定好的技术团队,于广播电视工程管理而言也是一样,只有做好人才的充足供应,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广播电视事业的长足发展,具体来说,首先要制定完美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培养计划,通过激励机制,激发他们参加工作,积极提升的积极性和工作的主动性;其次是要为专业的技术人才配备一定的高薪待遇,最后是要建立完备的电视工程人才管理机制,建立人才信息中心,保证广播电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广播电视工程技术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广播电视的长足发展,面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要积极整改,从优化基础设施、优化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发射率、提升广播电视工程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等策略出发,提升广播电视的传输质量,促进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庆海.广播电视工程技术问题的思考[J].科技视界,2016(17):287.

[2]叶德滨.广播电视工程技术问题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2016(10):217.

工程技术问题范文6

关键词:岩土 工程勘察 问题 应用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some of the major technical problems, these problems how to strengthen the new technologies of th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Keywords: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urveying, problems, applications

中图分类号:P6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一些主要技术问题

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其主要目的为:如实弄清拟建场区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提供准确的岩土工程特性指标和地基基础设计参数, 对建筑场地进行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并提出经济合理的岩土利用、整治、改造的建议和方案。采用传统的勘察方法和传统的勘察手段已经很难满足设计的需要,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界面划分问题:主要有岩土体和岩石风化程度的界面划分,地质构造和软弱结构面的判定,以及不良地质体的地质界面等。

(2)地质形态问题:主要有不明地下物体、空洞及其分布形态、埋藏位置和埋藏深度的确定。

(3)岩土参数问题:主要是那些难于取到原状岩土样和难于进行室内、外试验的岩土层如粗颗粒土、残积土和风化岩等。其岩土设计参数(承载力、变形指标等)难于确定。

1.1 第三系泥岩载荷试验

第三系泥岩风化程度的划分是其载荷试验所得出结论正确性、可靠性的关键所在。通过这些规定,我们看到:把泥岩看做强风化或是看做中风化,两者进行载荷试验所得到的承载力出入非常大。比如:某工程泥岩层载荷试验极限承载力为8kPa,若按强风化考虑承载力特征值应为400kPa,而按中风化考虑承载力反而降为266kPa。设计时,前者尚可进行深宽修正而后者则不能。这种结果显然是有悖常理、难以接受的。当工程中遇到上述问题时,我们建议两者取高值,特殊情况下把中风化当做强风化来做,但不建议进行深宽修正。岩土规范附表A.0.3 规定:泥岩和半成岩,可不进行风化程度划分。其实也是对这一看法的支持。

1.2 地下水抗浮设防水位问题

地下水水位变化是受诸多因素控制的。比如水库可能的渗漏影响等等。所以,笔者建议重要工程地下水的勘察,应收集勘察期水位、历史最高水位及近3~5 年水位,且应详细调查周边水文、水文地质建构筑物状况,比如水库、抽水井及水源地等状况,然后进行全面、综合评价。

1.3 湿陷系数统计值及杂填土湿陷量计算问题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土工统计表中出现让人费解的统计结果。如某工程湿陷性黄土湿陷系数统计结果为:湿陷系数crs=0.001-0.105,面对这种数据,评价湿陷程度时,有人就犯了愁。单从数据本身看,小于0.015 属非湿陷土层,于是往往就会不假思索地得出结论,土工统计结果错了。那么到底是不是统计出错了呢?如果仔细分析土性,我们会发现,一些土层(尤其是新近堆积黄土)在小压力作用下表现出异常敏感的湿陷性。

(1)综合能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部分勘察技术人员缺乏对勘察各专业的野外和室内原始资料的整理、分析、利用的能力,缺乏如何辨别真伪、去伪存真、补充印证、归纳总结的能力。缺乏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常造成勘察的目的性不明确,所提供的资料不能满足设计的需要。

(2)技术素质问题:主要是勘察技术人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问题,勘察各专业缺乏内部沟通、技术交流,对各自技术服务的对象和技术发展状况不了解,导致碰到重大项目和复杂工程时束手无策,不知应采用何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去解决所碰到的技术问题。

2、如何解决岩土勘察中存在技术缺陷

(1)随着电子、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十几年来,工程物探专业根据弹性波理论、电磁波理论和电学原理发展了许多新的工程物探方法并相应发展了一大批集适时采集处理,软、硬件功能于一体的工程物探探测设备,它具有采样密度大、速度快、成本低、信息量大等特点。为了有效地解决某些复杂的岩土工程技术难题,必须采用多种工程物探手段和钻探联合使用的方法,起到互相补充、互相验证的作用。合理地选择、运用工程物探技术与传统勘探手段相结合,无疑是解决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2)加强室内、外测试新技术和施工检测、监测技术的使用,通过其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经过分析、对比,建立它们之间的经验关系,并通过工程施工检测、监测所获取的实测资料反算得到的参数作为对比依据,确保所提供的岩土工程设计参数的可靠性,并达到解决那些采用传统勘探手段难于获取可靠的岩土工程设计参数等问题。此外,还可以利用土工离心模拟技术检查工程安全的可靠性: 验证堤坝、边坡的变形和稳定性;解决建筑物浅基础的地基变形特征、破坏模式及极限承载力,桩基础的承载力和施工工艺对桩基础承载力及变形的影响:解决挡土结构的变形及破坏机理,土体与结构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动力工程、砂土液化、单桩和群桩在水平动荷载作用下的性状。

(3)加强勘察技术人员的再教育和技术培训并形成定期制度,促进其知识的更新换代。勘察单位施行内部岗位轮换制度,促成勘察各专业的技术交流、知识渗透,尽可能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各种有关的学术活动和讲座,达到扩大勘察技术人员的知识广度和深度的目的。强调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采取这些措施无疑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技术综合能力。

3.结束语

许多弄清地基岩土的性状和获取其工程特性指标的岩土工程勘察手段是间接的,非直观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者应掌握与岩土工程勘察有关的各类规范、规程,勘察工作中应仔细、认真、考虑全面,并且不断总结、提高,这样才能使勘察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能够确保勘察成果满足设计使用要求,也能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参考文献:

金梦熊.湿陷性黄土增湿和减湿效应探讨.岩土工程技术,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