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风险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司风险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公司风险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公司治理;财务风险;风险防范

一、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公司治理涉及的变量很多,本文主要从董事会特征、高管特征及股权结构3个方面,结合已有的研究文献,分析公司治理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1)董事会特征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首先,董事会规模会影响企业财务风险。实证研究表明董事会规模和企业财务风险之间存在一种正向的关系,因为:首先,董事会成员之间相互沟通、协调与制定决策的过程更加困难和复杂,使得很好的决策与思路因理解的偏颇而遭流产,在讨论问题效率降低;其次,过大的董事会规模可能会使得董事会成员产生依赖和侥幸心理,当企业面临风险时,怠于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风险,这显然会带来企业风险的上升;最后,董事会的规模过大可能将会导致无法控制的局面的产生。

其次,独立董事比例越高,企业风险越低。独立董事和企业没有任何利益关系,这导致他们缺乏动机去提升企业价值,但是他们却有动机关注企业风险。原因在于:一方面独立董事要注重自身的声誉,如果企业发生财务舞弊等行为,将会有损他们的声誉;另一方面,如果企业经营失败,独立董事可能会因为工作失误等受到牵连。独立董事的加入,会改善公司的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降低公司经营风险,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

(2)高管特征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公司董事会领导权结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单一董事会领导结构,即总经理和董事长由同一人担任;二是双重领导结构,即总经理和董事长由不同的人担任。

双重领导结构具有诸多缺陷:首先,这会影响董事会的独立性,从而使得不称职的总经理难以被更换,这显然会降低企业的经营效率,从而增加企业财务风险。其次,双重领导结构还会导致董事长(总经理)在企业中拥有过分膨胀的权力,产生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3)股权结构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股权结构是指股东的类型以及各种类型股东持有股份的比例,即股权的集中度和分散度。由于在现代公司制企业里,股东根据出资比例享有利益分配权和对公司的控制权,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不同就会对公司的治理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股权集中度过度分散,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程度就会加大,极易产生“内部人控制”问题,经营者很可能会做出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从而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如果股权集中度过分集中,控股股东就会取得公司的控制权,容易做出独断专行,控制董事会的行为。甚至和管理层合谋共同侵占其他中小股东及投资者的经济利益,使得公司治理结构无效,提高公司的财务风险。

二、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以上分析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对企业财务风险有一定的影响,企业应完善治理结构,有效约束企业的高风险行为,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1)提高风险防范意。

企业作为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市场主体,面对时刻都在发生变化的财政管理宏观环境,必须了解当下宏观环境变化的规律,及时有效的只制定出一套合理的财务风险对策,强化完善本企业财务系统的科学管理,调整企业经营战略,提高企业的逆境生存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2)建立有效的财务预警系统

国家税收政策的变动、利率与汇率的浮动,以及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都会构成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因此作为企业财务管理者,首要建立的是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预警系统,把企业财务风险提前到事前环节,为企业财务预算与执行工作提供最基本的依据与参考体系。

(3)优化股权结构

合理的股权结构是公司稳定的基石。股权集中或分散,本身并不能作为判定公司股权结构合理与否的标准。有效的股权结构不仅能提高公司的市场绩效,而且能保障公司绩效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能够调节或者适应非股权结构因素,保障公司市场战略的实施。

(4)建立有效的董事会治理机制

首先,董事会中适度提高独立董事的比例。尽管独立董事和内部董事都是公司的董事,但当独立董事在发表自己的独立意见,或在拒绝控股股东控制下做出某些可能伤害中小股东的重要决策时,就可能产生严重的冲突。这时,只有独立董事达到一定比例,才能在董事会中形成独立的力量,以维持和采取独立的立场,客观公正地评价和做出公司的重要决策。

然后,设置两职分离的领导权结构。董事长领导整个董事会对股东负责,而公司的经营班子对董事会负责,董事会和经营班子之间的关系是决策和执行、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当经营班子的工作不能令董事会满意的时候董事会就要解除CEO的职务。反之,CEO也特别希望能“俘获”董事会,以稳定自己的工作。所以,为了防止CEO控制整个董事会,不应该由公司的董事长担任CEO,或者说,公司的CEO不能做董事长。公司应该采取两职分离的设置。

公司风险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 风险;风险承担;风险缓冲;管理理念

[中图分类号] F832.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6)07-0045-05

随着信托业第五次清理整顿的结束,从2002年开始,国内信托公司开始回归信托本业,之后陆续发行了大量的信托产品,在银行、证券、保险之后,信托正努力成为中国第四大金融支柱。在信托业繁荣发展的同时,信托公司的风险也开始涌现,金新信托、衡平信托等均先后出现兑付危机。随着今明两年已发行信托产品兑付高峰期的来临,信托公司可能会出现更多的风险事件。本文的讨论旨在重新审视信托公司风险管理问题,通过分析信托公司的风险承担问题,梳理风险缓冲思路,反思现有的某些风险管理理念,以期对信托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一、信托公司应承担什么风险

分析信托公司应承担什么风险,首先就需要了解信托公司会遇到什么风险。目前国内信托公司主要有自营与信托两块业务,本文仅关注其本业――信托业务可能为信托公司带来的风险。信托公司开展信托业务时,作为受托人管理委托人的财产,遇到的主要风险是信托财产损失风险,这种损失风险可能表现为本金损失风险,也可能表现为获得了一定的收益,但收益没有达到预期收益的风险。

接下来的问题是:信托公司需要承担信托财产损失风险吗?目前信托业内比较普遍的观点是: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承担了本该由委托人应承担的风险。其原因大致在于,根据《信托法》的有关规定,信托投资的风险由委托人自己承担,只有在受托人违反信托目的处分信托财产或者因违背管理职责、处理信托事务不当致使信托财产遭到损失的,受托人才承担赔偿责任。简单地讲,如果信托公司没有违规,信托财产损失的风险需要由委托人承担。而目前国内信托公司实际上无论是否在理财过程中出现违规行为,均要承担信托财产完整回收与赢利预期的全部风险,也就是说,无论信托公司是否违规,信托财产损失风险均由信托公司承担。

为何要由信托公司承担投资中产生的几乎所有的风险?信托行业内部对此的理解是:经过5次治理整顿,2002年中国信托公司回归信托本业,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时间较短,公司治理结构、管理水平均较低,风险管理制度薄弱,经验更是不足,同时,中国信托投资市场尚不成熟,信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不足,因此,信托监管部门出于维护信托行业健康发展的目的,将信托财产损失风险压力全放在信托公司身上,促使信托公司加强风险管理,只有这样才会尽可能保证信托行业不出大的风险问题。

其实,对信托公司承担风险的探讨还是应回归到信托本义。投资者与信托公司之间建立信托关系(见图1),投资者将财产委托给信托公司管理,信托公司将信托财产投资于某一信托产品,信托产品具有一定的风险,我们所关注的问题是:这个风险是由信托公司承担还是投资者承担?

中国《信托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受托人应当遵守信托文件的规定,为受益人的最大利益处理信托事务。受托人管理信托财产,必须恪尽职守,履行诚实、谨慎、有效管理的义务。信托公司作为“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资产管理机构,其行为应遵循受托人对受益人负有的谨慎义务原则。谨慎义务原则要求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在进行投资时,要像对自己财产进行投资那样同时考虑信托本金的保全和产生的收益。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受托人是否尽到谨慎义务的标准比较模糊,很难把握,一旦出现问题是否会成为信托公司推卸赔偿责任的一个借口。其实不然,标准的模糊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使信托公司在管理信托财产时比委托人自己更谨慎。理由很简单,一旦信托财产出现损失,信托公司与委托人之间发生有关“谁承担责任”的法律问题,不论最终结果如何,对信托公司的声誉都将会造成损失,这种损失可能要比单纯的经济损失要大得多。所以说,信托公司天然承担着信托财产损失的风险,只是在具体承担方式有所不同。目前国内信托公司是直接地承担信托财产的损失风险,而在国外成熟的信托制度下,信托公司是通过承担信誉风险来间接承担信托财产的损失风险。也就是说,目前国内信托公司的风险承担是显性的,这只是信托监管部门在外部条件不成熟情况下的一种刻意制度安排,可以想象,如果不是这样,在信托公司风险管理还很薄弱的时候,让投资者承担信托财产损失责任,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出于对信托公司的不信任使大多数投资者远离信托投资市场,这对尚处萌芽期的信托业将造成致命的打击。

这样的分析可能会让人产生一个疑问,如果目前国内信托公司直接承担了信托财产损失风险,信托投资者承担什么风险,投资信托产品是否成了无风险投资?需要指出的是,前面的分析隐含着一个重要假定:信托公司将会持续经营。如果信托公司无法承担信托财产损失风险,或被监管部门责令停止业务,或自己宣布破产,则信托财产损失将由投资者承担。国内信托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经营时间极短,现有的业务模式是否能支撑其长期运营还是个未知数,信托公司能否持续经营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因此,在现阶级看,投资信托产品不但不是无风险投资,还是属于较高风险的投资。

二、信托公司风险缓冲机制探讨

基于前面的讨论,笔者认为信托公司需要承担信托财产损失风险。接下来马上就面临这样一个问题:信托公司如何承担信托财产损失风险?这也就是目前信托业内热议的信托公司风险缓冲机制问题,提出风险缓冲是源于目前信托公司的特殊困境。信托公司现有的风险管理措施主要是针对事前的风险识别与管理,当风险事件真正出现时,很难有效地应对。我们知道,不论信托公司风险管理水平有多高,投资几十个、上百个信托产品,一定会有一个或内几个产品出现风险问题,或是不能及时回收本金,或是不能获得预期收益。与银行相比,信托公司在资产规模与流动性方面远远不足,一个小规模的信托产品出现问题,信托公司就被卷入风险的漩涡。与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相比,信托产品不能上市交易,使投资风险加大。显然目前信托公司需要承担的风险与承担风险的能力之间是很不匹配的,这就需要设计一种风险缓冲机制,使信托公司与投资者的风险均得到缓冲。

很多信托公司开始认识到风险缓冲的重要性,积极寻找化解之道,目前已经形成了如下几个思路。(1)在信托产品设计时引入缓冲机制。如在产品设计中引入优先劣后结构,在信托产品中设定一部分投资份额为优先受益权,另一部分投资份额为劣后受益权,优先受益权将得到优先偿付信托利益,但一般只能获得项目的预期收益,劣后受益权必须在优先受益权全部得到偿付后才能获得分配信托利益,但除了获得预期收益,还有可能获得项目的超额收益。在项目出现风险时,这一风险缓冲机制就会发生作用,劣后受益权的投资者作为风险偏好者,将更多地承担项目的风险,从而为优先受益权的投资者提供了一定的风险缓冲。(2)信托公司内部调剂。《信托法》第二十八条中规定,“受托人不得将其固有财产与信托财产进行交易或者将不同委托人的信托财产进行相互交易,但信托文件另有规定或者经委托人或者受益人同意,并以公平的市场价格进行交易的除外。”信托公司可以通过在信托合同中设定条款,获得授权运用其固有财产或其他信托财产与本信托财产进行交换,从而将信托财产的流动性风险转移给信托公司的固有财产,或者由期限更长的信托财产来承担,从而规避该信托产品可能出现的流动性风险。(3)设立信托行业风险缓冲基金。单个信托公司的风险不能够及时化解,将会在社会上产生不良的影响,从而危及整个信托行业,使信托业的信用受到怀疑。

以上这些思路均有一定的可取之处,除了设立行业风险缓冲基金尚处于设想阶段,其他两个思路在现实中已有信托公司在实际运用。笔者认为这三个思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信托公司风险缓冲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第一个思路只限于产品层面,很难改变整个公司信托财产的风险状况;第二个思路有“拆东墙补西墙”之嫌,最终会受制于公司的资产流动性;第三个思路在实施中很容易遇到信托公司的道德风险,所以,这个设想至少应在信托行业内形成良好的自律体系之后实施才可能会更发挥其设想的效果。

由于信托这种独特的制度设计,信托公司或直接或间接均要承担信托财产损失风险,这一点在前文中已论及。这里,更重要的是,它同时还为设计信托公司风险缓冲机制提供了两个很有启发意义的思路。

1. 打通资本金与信托财产之间的单向流通渠道,发挥资本金的风险缓冲功能。目前信托公司直接承担信托财产损失风险,这意味着信托财产一旦出现损失,信托公司需要出资弥补。这里的资金应来源于何处?作为金融机构,其资本金主要是起到风险准备金的作用,所以信托公司的资本金应该在风险缓冲中起到相应的作用。也就是说,笔者认为信托公司应将一定规模的资本金作为风险缓冲基金,以此来应对信托财产损失风险。这个思路与前面的第二个思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两者存在本质的不同。公司内部调剂主要侧重于临时调剂,是战术层面的方案,而风险缓冲基金是着眼于长期的,是战略层面的安排。具体来讲,信托公司以风险缓冲基金为核心构筑风险缓冲机制作为公司风险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首先,在公司总部层面确定风险缓冲基金的规模,其次,将风险缓冲基金分配到不同的业务层面,分配的标准主要是按业务风险的大小,最后,每一类业务的风险缓冲基金再分配到具体的信托产品上,分配的标准主要是按产品风险的大小(见图2)。这样构筑的风险缓冲机制,可以在几个方面起到风险缓冲的作用:一是公司的风险缓冲基金与所管理的信托财产规模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保证总的信托财产风险不会超过公司所能承担的风险范围,起到总量约束的作用;二是通过公司风险缓冲基金的分配,实现与所管理信托财产风险结构的对应,起到结构约束的作用;三是可以通过业绩评估,起到优化资产组合的作用。业绩评估就是将某类业务或产品所取得的收益与分配到的风险缓冲基金进行对比,作为该类业务或产品的绩效。通过调整绩效表现不佳的业务或产品,使公司有效地整合各项信托业务与产品,实现公司通过优化资产组合降低风险的目的。

2. 引入业绩评价基准,进行相对业绩评价。以风险缓冲基金为核心设计信托公司风险缓冲机制只是解决目前信托公司直接承担信托财产损失风险的一个思路。根据前面的分析,从长期看,信托公司风险承担将由显性承担转向隐性承担,由此也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风险缓冲问题的另一个思路,引入业绩评价基准,进行相对业绩评价。与证券投资基金评价基准类似,信托投资也应建立相应的业绩评价基准,将现有的绝对业绩评价转变为相对业绩评价,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信托公司必须保证实现预期收益的困境,更重要的是,通过相对业绩比较,可以排除影响业绩的客观因素的影响,可以更好地评价信托公司履行谨慎义务的能力。换句话说,如果信托公司没有实现预期收益,但只要达到或超过业绩评价基准,仍可以认为它已经履行了谨慎义务,进行了尽职管理,相反,如果信托公司实现了预期收益,但低于业绩评价基准,其是否尽职管理仍会被质疑。当然,引入业绩评价基准还面临很多的问题,既有技术方面的问题,如业绩评价基准如何设定的问题,还有制度上的问题,如信托产品的流通性问题,同时,进行有效的业绩评价还需要有竞争比较充分的信托经理市场等等。在目前来看,信托公司可以先在证券投资类的信托产品上引入业绩评价基准,设计钉住不同指数或指数组合的信托产品,当然,在设计时要考虑与现有基金产品的差异性以增强市场吸引力④。只要证券类信托产品的市场表现不低于这些业绩评价基准,就算在投资的绝对收益方面出现一定的亏损,信托公司也没必要出资弥补,这有利于扭转投资者认为投资信托产品只赚不赔的印象,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排除市场总体趋势对业绩的影响,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信托公司的管理能力,有利于激励信托公司加强风险管理。

三、两个需要更新的理念

信托公司回归本业时间不长,但在监管部门的督促与自身需要的驱动下,各项风险管理制度陆续出台,负责风险管理的部门也相继成立。从信托监管部门不断信托业务风险提示就表明信托公司风险管理还远没有到良好的状况。李国柱(2005)[1]对首批30家公布年报的信托公司风险管理状况的研究表明,信托公司风险管理整体水平较低,这不仅表现在风险管理制度、技术方面的不足,更主要的是风险管理理念的落后。风险管理制度、技术的不足可以通过引进、吸收在短时期内加以解决,而风险管理理念的落后则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改变,其将对信托公司的风险管理产生长期性的负面影响。风险管理理念包含很多内容,对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与长期性的认识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信托公司对这两个方面的认识均要有所改变。

(一)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金融机构作为经营金融产品的企业,在希望获得预期收益的同时,需要承担相应的风险。金融机构自然关注如何在风险与收益之间权衡,或者以最小的风险获得既定的收益,或者承担相同的风险获得更大的收益。因此没有人会否认风险管理对金融机构的重要性。信托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由于信托制度的独特设计,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风险管理对其而言,尤其显得重要。

我们进一步感兴趣的是,风险管理与企业的其它管理活动相比,有多重要?Williams JR(1998)将风险管理列为企业三大管理活动(战略管理、经营管理和风险管理)之一。而从国外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最新实践来看,风险管理的地位已经进一步提升,成为金融机构管理活动的核心。2004年10月,对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理念与技术有着深刻影响的美国COSO委员会公布了《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在此文件中,全面风险管理被阐述为:“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受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影响。这个过程从企业战略制定一直贯穿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中,用于识别哪些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件并管理风险,使之在企业的风险偏好之内,从而合理确保企业取得既定的目标。”按照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风险管理将融入企业的战略管理与经营管理活动中。具体地说,一方面,企业需要先识别出所要面临的风险,然后对风险进行评估、度量,最后依据风险状况制定战略。这就将风险管理活动与企业战略目标建立起直接联系,企业战略目标的建立是基于风险识别与度量,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依托风险管理活动。另一方面,企业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绩效考核均要适应风险管理活动而进行调整,特别是在绩效考核时,应引入风险因素,使风险因素与每个员工与部门的利益相关,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风险管理活动,最终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氛围。总的来看,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将使企业战略管理与经营管理均围绕风险管理展开,风险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

(二)风险管理的长期性

目前信托公司在加强风险管理时有两个主要倾向,一是急于求成,力图通过引进、吸收比较成熟的风险管理系统,迅速提升公司的风险管理水平;二是一劳永逸,认为只要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公司的风险管理将不会出现大问题。这两个倾向是一脉相承,都是简单地以为只要风险管理体系完善了,风险管理水平提高了,公司就不会出现大的风险问题了。其实,风险管理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只是风险管理工作的一小部分而已。笔者之所以认为风险管理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主要是出于两点考虑。

公司风险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风险管理;金融企业运作;风控理论

一、背景介绍

风险管理指的是在一个存在风险的环境中,通过合理的手段(包括合理的管理架构流程,科学的计算方法等)将可能的风险降到最低。众所周知金融运作是充满了风险,这种风险包括来自大环境的系统性风险(例如利率变动、汇率变动、政策变动)、来自管理者的操作风险(例如交易黑天鹅等)、来自于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等。操作风险的把控方法包括分散权限:在投资交易中如果赋予单个交易者或者部门过大的权限就会有较大的可能带来交易黑天鹅,相关例子包括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等。针对信用风险国内有诸多信用评级公司对相关实体进行评级进而发到公开其信用信息,降低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的例子包括诸多P2P平台跑路事件、债券违约事件等。系统风险是三大风险中较难处理的问题,因为宏观经济变量的未来走向本身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总之,风险管理已经成为金融企业运作非常重要的环节。

二、成熟的风险管理架构及风险管理的具体工作

(一)风险管理架构

一个完整的风险架构体系应该包含如下部分:

1.风险管理委员会

风险管理委员会多由公司董事会成员组成。该委员会具有决定公司风险管理的最高权限,其权利包括制定公司的风险管理纲要,制定公司的风险管理制度,任命公司的风控总监。风险管理委员会与公司的投资决策委员会需要保持独立。

2.风控总监

由公司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任命,为公司风险执行层面的最高领导,领导公司风险管理部。

3.风险管理部

风险管理部属于公司的一级部门。该部门的职责在于根据风险管理纲要,负责公司风险管理的具体事务。包括具体的风险准则的制定、风险流程的审批等。例如对于券商、基金等金融类企业,风险管理部有职责对投资部门的投资决策进行风险评估和项目审批,提供相应的评估意见,并有权对高风险行为进行否决。

进过多次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外的金融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建立完善风控体系的重要性,但是在中国由于各方面因素,在很多金融企业风险管理部门沦为鸡肋。由于目前国内金融市场存在着惨烈的竞争,不少金融企业为了维持企业利润不得不去触碰风险的红线。另一方面,国内的金融企业中,投资决策委员会多由公司高管组成,该委员会在公司具有绝对的强势地位。这种“你管你的,我的”的现象在金融企业中已经成为了主流。

(二)风险管理的具体工作

1.风险点的识别

风险管理工作的第一步骤为风险点的识别,也就是说找出可能带来风险的病灶。以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为例,一个显著的风险点就是:程序化交易的安全隐患。程序化交易速来以其科学性与纪律性诸城,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机器是不具有人的主观应变能力的。我们命令交易系统下单100手,它就下单100手。但是如果由于人工操作的失误在下单数量上多加一个“0”呢?如果由于病毒的公司使得交易系统产生了错误的指令呢?这些都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2.对风险点进行评估

风险点的评估可以包括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以投资类公司为例,风险管理部门需要对首先对投资标的的种类进行定性的识别,例如期货类风险大于股票类风险,股票类风险大于债券类风险;蓝筹股风险大于中小板风险,中小板风险大于新三板风险。在完成对风险的定性评估之后,风险量化团队需要对投资标的进行定量评估进而确定风险等级。风险量化团队多数由具有数学、统计学背景的员工组成。他们基于投资标的历史数据计算出相关的风险指标,例如VaR等。

3.对投资决策进行肯定或者否决

风险管理部门在完成投资标的风险点的识别与评估之后,需要针对评估结果对投资决策进行肯定或者否决。如果某项投资决策超过公司的风险底线,风险管理部门有权限执行其权利对该投资决策进行否决,并出具相关的指导意见。

三、风险管理的在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人才需求

随着中国的金融市场逐渐开放化,如何防范风险成了各大监管机构和金融企业考虑的重要问题。2015年后半年中国股票市场20年不遇的龙王事件使得监管层将风险控制提升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地位。具体措施包括对配资的限制、对私募基金牌照的限制、对市场参与者交易行为的限制等。股灾事件同时给众多市场参与者上了重要的一课,那就是虽然1%概率的事件发生的概率不大,但是一旦发生了那便是灭顶之灾,因此任何的市场参与者不能抱侥幸心理。P2P跑路事件、债券违约事件等,都说明了风险管理是必须要在中国发展的。

随着风险管理在越来越受到中国金融监管部门与金融企业的重视,风险管理人才越来越受到追捧。现在各大高校已经把金融风险管理作为金融经济学专业的核心专业可能,旨在加强学生金融风险管理能力,培养金融风险管理的意识。FRM(风险管理师)考试报考热度越来越大,甚至有赶超CFA等传统证书之势。总之,这些现象是中国金融市场走向健康走向科学的重要信号,未来中国的金融市场将会在一个更加市场化,更加科学化的框架中运行。

参考文献:

公司风险管理制度范文4

>> 保险公司的合规风险管理研究 浅议保险公司的合规管理 保险公司的合规风险及其管理 浅议保险公司资金运用合规管理的挑战与实践 浅谈构建保险公司基层分支机构合规管理组织架构的必要性 保险公司管理新规出台在即 论合规经营是保险公司永恒发展的主题 关于对大连地区保险公司合规经营的几点思考 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研究 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研究 保险公司操作风险管理研究 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的优化研究 当前保险公司财务战略管理对策研究 基于保险公司风险管理与控制的研究 保险公司财务集中管理问题研究 保险公司成本管理的瓶颈及对策研究 河南:保险公司经办新农合业务 保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略论 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浅析 保险公司顾客资产管理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07-09-20.

[3] 刘新军.保险公司合规管理体系建设研究――以ZH公司为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第19页.

[4] 张大治.保险公司合规管理实施研究[J].管理视野,2008.1.第102页.

[5] 陈音子.合规风险管理原则的几点思考[J].上海保险,2007(07).

[6] 梁嫦娥.保险公司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7] 黄振宇.浅议保险公司的合规管理[J].保险研究,2008.

[8] 李祝用,鲍为民.保险公司合规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保险研究,2006(05).

[9] 李伟.保险公司合规管理工作理论与实践[M].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0.

[10] 王,董昭江.论保险公司的合规管理及其实现机制[J].金融研究,2007(3).

[11] 魏振玲.刍议保险公司合规管理体系[J].金融时报,2011(012).

公司风险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 荣盈五金线缆公司; 财务风险; 风险控制

一、对财务风险的认知

在对风险的认识观念上有学者认为风险纯属个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估计。不同专家对风险的定义不同。但是风险具有客观性、不确定性、损失性和收益性等特征。控制财务风险的目标就是遵循客观性的基础上降低风险,使企业财务成果最大化和财务状况最优化。减少损失,提高收益。在控制风险的掌控范围内,将局部风险与整体风险防范与控制相结合、将风险防范与风险处理想结合、将长期与短期利益相结合、将指标和治本想结合。从企业整体角度出发,以达到有效的控制风险。

二、东莞市荣盈五金线缆有限公司财务现状

东莞市荣盈五金线缆有限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现状的真实体现,公司在战略管理、投资管理、市场运营、财务运行、运营管理、法律等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财务风险。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该公司己成功转化为一个真正国际化的公司,然而,正当该公司大踏步向国际化家电制造商的目标迈进时,东莞市荣盈五金线缆有限公司的财务风险再度来临,2007年的年报显示该公司亏损达416.02万元人民币。东莞市荣盈五金线缆有限公司近5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见表

2.1偿债能力指标

偿债能力的财务比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股东权益比、流动负债率和负债权益比。东莞市荣盈五金线缆有限公司近期偿债能力指标如表3-2-1。

偿债能力分析:流动比率随着时间逐渐降低。流动资产越多,则偿债能力越强。一般认为,流动比率是2为最合理。而表格中的流动比率最高是1.09,最低只有0.95,明显低于2.不利于债务的及时偿还,从而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通常认为正常的速动比率为1,08年的速动比率为0.65低于1,偏低,从而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三、 东莞市荣盈五金线缆有限公司财务风险存在的问题分析

3.1公司经营管理层财务风险意识淡薄

由于受到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东莞市荣盈五金线缆有限公司大部分管理人员根本无法掌握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经营管理方法,普遍存在着长于技术而拙于管理的现象。公司没有良好的风险管理政策,这样就无法将风险管理融入到公司的经营发展中,更无从谈起财务风险管理;造成这一切风险的关键原因,就是公司经营管理层对风险把握不够,没有科学对待风险管理。

3.2 对于风险的监管制度不到位

东莞市荣盈五金线缆有限公司上层没有及时高效的监管体系,在市场运营中就不能对一些决策和方案监管,到风险损失发生后就推卸责任,决策者的失误己经造成损失,事后的检查处理总不如事前的预见监控有保障。

3.3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

东莞市荣盈五金线缆有限公司没有良好的风险管理政策,这样就无法将风险管理融入到公司的经营发展中,更无从谈起财务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制度的单一也是不能针对不同的风险采取相应措施的一个盲点,无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说明在公司风险管理中,完善和健全的管理制度起着很重要的导向作用,东莞市荣盈五金线缆有限公司管理制度上的问题是值得深层考虑的。

四、 东莞市荣盈五金线缆有限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对策

4.1 建设财务风险控制文化,增强财务风险控制意识

企业财务风险的高效管理得益于企业上下一心的全员参与和制度支撑。只有在文化层面上加强企业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打破传统的风险自我无关和自我分割管理的思想,建立起全面整体的风险观,在工作中处处时时评估和发现风险,自发的协调和实现团队化风险控制,把风险管理的观念和行动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同时,管理层应致力于调查和规划本企业的风险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控制和文化引导双管齐下,努力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4.2 完善财务风险管理控制机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在财务上, 一是要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统一负责企业的资金融通;二是要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三是要完善财务处理流程,规范会计行为。企业任何重大的财务和经营活动决策, 应当有科学的财务处理程序;

公司风险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电力工程;风险管理;电力企业

电力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地区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科学技水平提高,电力企业在管理上也采用了现代化、科学化的管理,使电力工程的项目风险管理成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电力工程项目的效益,也影响到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影响到电网安全运行。因此,探讨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如何提高风险管理问题,对提高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1.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内涵与特点

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就是对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中的风险进行管理。也就是说,电力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人员对可能导致损失的项目不确定性进行识别、预测、分析、评估和有效地处置,以最低的成本为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一种有明确目标的管理活动,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从属于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总目标,通过对项目风险的识别与预测,并定量化,进行分析与评估,采取风险管理措施,以避免风险的发生。

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项目风险在项目建设这一特定环境下发生的,项目风险与项目建设活动及内容紧密联系。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特点如下:风险的多样性;电力工程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均存在风险风险在电力工程项目生命周期中均存在,而不仅仅发生在实施阶段;风险将影响电力工程项目全局风险的影响常常不是局部的,某一段时间或某一个方面,而是全局性的;风险有一定的规律性;风险管理的目的性。

2.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意义

2.1影响企业发展

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对企业发展而言是事关重大,涉及本企业存亡或发展的大事。有些投资商因忽视风险管理或因对它估计不足或判断错误,而使投资遭受巨额亏损,甚至企业破产倒闭。如果对风险管理正确处理,则促进企业发展。

2.2影响企业效益和决策的质量

加强风险管理可减少损失,增加企业利润和获取意外利益。在总风险度较高且存在极不确定性的环境中,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尤为突出,不确定因素可能成为利润增长的源泉,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芝加哥学派创始人奈特所说:“只有不确定性才是利润的源泉”,可以利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技术、方法和工具,充分利用这些不确定因素,使其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做好风险管理,这样既考虑确定性因素,进行正常的规范化管理,又考虑不确定因素,进行风险管理,可提高重大决策的质量。

2.3影响国民经济发展

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与应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我国的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速度和幅度迅速增长,迅猛发展的工程建设产业,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水平。到目前为止,我国很多项目处于技术低、风险投资控制不利、信息沟通不畅等种种不重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行为而导致效率低、效益差的不良局面,有些项目甚至遭受巨额损失。

3.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问题

3.1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在我国的电力领域,电力行业可以说是一个垄断性质极强的行业,它不像其他行业那样竞争性非常强,电力行业在建设大型项目工程的时候,其规模庞大,建设周期非常长,一般都是按年计算的,技术也非常复杂,所涉及的单位部门还非常多,相对于其他建设项目来说,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也是最大的,在实际的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只是将对风险的认识停留在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上,管理人员对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也是比较欠缺的,这样的一种风险管理意识并不能真正地控制好周期如此长、管理如此复杂的电力工程项目。

3.2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国的电力工程建设风险管理刚刚处于起步阶段,项目风险管理成熟度不高,险管理制度还不完善。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严重缺乏,在电力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一些风险事故不断出现,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从外部制度环境上进行约束,在工程项目全周期都有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来保障风险的识别、分析和应对的管理过程,用强制性的制度规定唤醒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意识,促进风险管理水平的发展。

3.3风险管理信息数据库缺乏

建立风险管理信息数据库可以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进行信息化管理,从而实现分析管理体系的动态化和集成化,加上管理者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使得我国的电力公司风险管理信息数据库建设非常缓慢,数据信息库如果建不好的话,很难对风险事故进行分析和统计。

4.解决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问题的建议

4.1增强风险意识

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加强电力项目建设风险的认识、了解和宣传,对电力项目建设风险本身尤其是风险特征要认真研究和正确对待,电力企业的决策者与管理者必须消除侥幸心理,对项目建设风险要有高度的危机感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不断灌输风险管理理念、知识、流程、管控机制和内容,把风险意识应融入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4.2创新管理模式

政府和相关部门要从管理体制下手,借鉴国内外先进项目管理经验,构建电力工程项目自身特点的管理模式,明确管控目标,规范国家及电力行业管理标准。

4.3建立有效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通过对于电力工程项目的设计、招投标以及施工都的资格准入制度来规范电力建筑市场,利用建立与风险管理相配套的责任追究、绩效考核、财务成本控制等制度降低工程项目风险。同时,对某些风险较大的或投资金额较大的工程项目,以法律、法规形式实行强制保险,以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