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职称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德育职称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德育职称论文

德育职称论文范文1

任何知识均有内在构造。从内部构成来看,知识有不可分割的三个组成部分:符号表征、逻辑形式和意义系统。[1]毋庸置疑,这种内在结构层次的划分,具有普遍的意义。语文教学中的知识,也具有这三个组成部分。

一.语文知识的符号表征

语文知识的符号表征首先是指具有普遍性、迁移性和传递性的语言的形式要素。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该掌握的语文知识符号表征比较复杂。原因是语文课程的学科基础是语言学、文艺学和文章学。这三门学科本身并没有统一的逻辑基础,也没有纳入一个更大的独立系统的研究范畴内。语文知识从该三门学科抽取进入语文教学系统,并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甚至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也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本质目的。它们只是一个个小小的单元,或要素之一,用于组合一个个新的知识组块,已经失去了原先在各自学科中的特殊规律性,不再在学科意义上从整体上影响语文教学。因此,从整体上看,语文知识符号表征并不具备单一的系统性,而是一个非线性的拼盘式的知识组合,在教学中无法线性地呈现,注定“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作为展示精神产品的“持久媒介”[2],语言其形式要素具有外在于“人”的价值无涉的中立性、内容的客观性、普遍的、规律性等“科学”特征。

从广义的知识观来看,语文技能与能力也应包括在语文知识符号表征之内。因为,“知识是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3]知识不仅包括“知”,也包括用“知”来指导“行”。技能和策略均统一在“知识”里。

语文知识符号表征的教学,是语文知识教学的基础部分。对教育而言,知识的符号值得传递,需要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任何严格意义上的教学,首先必须保证让学生获得人类的认识成果。甚至有人认为在校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以知识的学习为主。知识符号的教学具有普适性的价值和意义,是人类公共知识的传承和认知。语文知识符号其价值取向是学生的学养,是学生得以持续发展的学养之根。语文知识符号的教学,是基础教育阶段语文知识教学的底线。

教育不在于获得有用的知识和技能,而在于发展求知能力;教育不在于学习,而在于达成理解;教育不在于获得信息,而在于完成智慧。语文知识的符号表征的教学,不是语文知识教学的全部,它只是语文知识教学的起点。在教学中,师生借助语言符号展开教学,使学生与语言符号相遇、相识、相知。在教师方面,语文知识教学的价值应超越语文知识的符号表征层面,凸显知识与人的内在关联。在学生方面,应该明白语文知识符号表征的学习只是一个起点,还有待深入、延伸和衍生,直达知识深处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更有价值的东西。

问题在于,我国传统语文知识的教学仅仅止步于符号表征层面,因循西方哲学认识论传统,把语文知识作为一个可以直接接受的认识结果的整体来看待,忽略语文知识中最有教育价值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的两大内容――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影响了语文知识教学丰富价值的实现。

二.语文知识的逻辑形式

语文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之“过程与方法”,有不少人认为是语文技能与能力。就是在去年的关于语文课程内容重构的热议中也有所体现。其实不然。如上所言,语文技能与能力已经广义地包含在语文知识的符号表征之内,“过程与方法”目标不应再是语文技能与能力,而应是语文知识的逻辑形式。

知识的逻辑形式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具体包括知识的逻辑过程和逻辑思维方式。英国教育哲学家赫斯特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人类理解世界时形成的七八种独特的基本的和逻辑上明确的认知知识的形式。”知识的形式是知识的根本表达方式。知识的形式是知识内聚的一种理性的心智,是转识成智的条件。学生一旦拥有知识的形式,就能“利用形式添加或仿照内容,甚至提炼或改变形式本身,并使他将来在这一经验领域里合理地行事”。[5]

语文知识的逻辑形式,具体指“深层文化心理结构”的内容之一――思维方式。其含义有二:

首先,是指语文知识产生的过程及其背后的已经抽象化了的思维方式。语文知识的教学,要始于语文知识产生的过程再现,终于语文知识产生的思维方式的揭示、理解和把握,在教学中体现为语文知识形式的过程性探究。举个主题提炼和文体合模的例子。在这个例子中,要体现知识形式的探究性过程,就要将理论知识还原成一个个写作本来面目的过程,来重演知识的发现过程。《一只木屐》《一厘钱精神》《落花枝头春意闹》等是经典范例。比如,冰心创作《一只木屐》历经20年,主题先后变动、提升,开始写成诗歌,后来发现诗歌不是表现主题的最佳文体,遂改成散文。还原之后,让学生体悟提炼主题和选择文体这一知识是从众人的写作经历概括、抽象、上升成普遍性理论的。最后明确,从特殊到一般地归纳,是这一知识产生的思维方式。最终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学生认知科学认识中的直觉思维。

其次,是指中华民族思维方式和中西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所谓民族思维方式,是指一个民族看待世界的基本态度和特定的方式。中华民族心理偏重于综合而不喜欢分析,长于直觉思维而短于逻辑思考。具有整体宏观把握世界的独具慧眼,却在科学实证精神和数量分析方面存在明显缺憾。在哲学上注重了悟而不重形式论证,在艺术上重意合而不注重形合,在语言上则以非形态的面貌出现。这种体现强烈人文范式的思维方式形象地体现在汉语言文学中。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试图透过语言文字努力参透潜藏其中的思维方式。

三.语文知识的意义系统

汉语言、汉文学、汉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特质。但在现代知识观支配下的传统语文知识教学,却完全背离语文课程的人文特质。人文特质被屏蔽的语文知识,其个体化过程业已缺失,仅仅停留在人类公共知识的层面。因而,语文知识教学要在个体精神自由这一视阈中理解语文知识,关注“知识与人相遇”的生动情景,凸显知识与人的关联,重拾语文知识的意义,帮助学生提升精神生命,建构个体的精神家园。只有这样,语文教育才能达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共建。

语文知识的意义主要是语文课程的人文特质。有人认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主要是情感世界的守护,并且认为主要通过文学教育来实现。其实,语文知识的意义应指“深层文化心理结构”的另一内容:价值观。理由有二:

首先,情感教育不是语文知识意义教学的主要内容。中国古典作品是长于抒情,短于叙事,但选文中非中国古典作品也不少。文章占相当的比例,随着文章素养“中坚”地位的提升,比例将会更大。文章教学的目标并不主要指向情感教育。随着言语表达的育人地位被识别,未来的语文课程恐怕以表达为中心来建构。文学文本都是只完成一半的半成品,另一半由读者的二次“创作”完成。未完成的文学文本都只是艺术空筐。读者填充未必就都填以情感。

其次,价值观是深层文化心理结构的核心。无疑,价值则意义。只有当世界具有价值――与人的需要有关时,世界对人才有意义。意义决定人对客观事物的情感和态度,而不是相反。

作为语文知识意义系统的核心,价值观有两层教育含义:

一是建立真善美统一的价值理想。中国传统价值观呈现为复杂的价值系统,涉及天与人、自由与必然、群与己、义与利、理与欲等多重价值关系,还交织着人们对价值关系各个方面的不同侧重和强化。儒、道、墨各家曾从理论的层面对价值观作过自觉的概括,提出过一系列基本的价值原则。语文知识教学价值观教育不可避免。语文知识的意义教学,首先就是要引导学生化解天与人、自由与必然、群与己、义与利、理与欲等的紧张,扬弃人道原则与自然原则、群体原则与个体原则、道义原则与功利原则、理性原则与感性原则的对立,建立起真善美统一的价值理想。

二是养成文化批判能力。学生所生活的社会是一个文化多元互惠的社会,学生所面对的文本是一个价值多元的世界。1994年由各国教育部长参加的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的《宣言》明确提出:“特别要注意改进课程、教科书内容和包括新技术在内的其他教育材料,以便教育有爱心和责任感的公民,使他们面对其他的文化能够欣赏自由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差异,并能防止冲突或通过非暴力手段解决冲突。”语文知识的意义教学,在引领学生建立真善美统一价值理想的基础之上,还需引领学生关注西方价值观念,养成文化批判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在宏阔视阈的观照下理智地看待现实世界。

参考文献:

[1]郭元祥.华中师范大学博导讲坛.2008.5.

[2][德]伽达默尔著,夏镇平,宋建平译.哲学解释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7.

[3]皮连生.智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40.

[4]屠锦红.语文课程要素与语文教学的基本模式.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J].2008.4:26-28.

德育职称论文范文2

第一,缺乏明确的权责划分机制。在测绘行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当中,需要对相关的责任和工作权利进行相应的划分化管理和工作细分,从而保证企业可以完成在测绘工作前所设立的成本预算目标。但在目前我国的测绘行业当中,对于权利、责任和利益,还没有形成一整套较为完备的成本管理工作机制。在成本管理项目中,各个行业部门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分工机制,从而导致了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权责不明的情况。第二,在质量成本的管控过程中,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测绘质量是测绘企业赖以生存的重要因素,因而,质量成本就成为了测绘企业的主要成本控制环节。但是在实际的测绘工作中,很多企业没有对质量成本管理过程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测绘产品的过程检查和最终检查出现了漏洞,无形中增加了测绘产品的质量成本。这些额外性增加的质量成本不仅使企业的生产效率下降,也会降低企业的市场信誉度。

2基于价值工程的成本管理的价值

价值工程的成本管理相对于其他形式的成本管理方法更加具备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测绘行业中,应用较为频繁的成本管理和控制方法有成本挣得值法、累计曲线法和作业成本法等。成本挣得值法和累计曲线法虽然可以对测绘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过程性的分析和控制,但是很难对测绘工作预算成本的控制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具有较高操作性的管理方法,但这种方法是以财务成本管理为出发点的,难以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成本控制。价值工程的成本管理可以应用于测绘工作的全过程。成本管理的演化进程为从测绘后管理到测绘中管理,再到测绘前管理的全过程。而具体到成本项目的核算过程,则包括测绘前的成本预测和规划、测绘中的成本细节控制、测绘后的项目成本核算和整理等环节。价值工程可以贯穿于每一个项目环节,可以对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客观科学的分析与评价,从而可以为测绘项目的成本管理提供相应的整改方案,促进其工作的顺利进行。价值工程可以使测绘的项目成本管理更具效率性。由于测绘产品的生产特点,其生产的场所一般设在室外,在投入生产和产出方面都具有一次进行完成和不可复制的特点。而应用价值工程可以使测绘产品在该种生产特点之下,发挥出最大的成本管理效益,从而节约测绘产品生产的费用,提升测绘产品的价值。价值工程还可以在测绘产品生产过程中有效地寻找相应的浪费问题,从而在事前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该项目不必要的开支,进而达到降低项目成本费用的目的,提升成本管理工作的质量。

3测绘工程项目中嵌入价值工程的措施

德育职称论文范文3

论文关键词: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培育期;定向期;就业实践期

在21世纪,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只有高素质的劳动者才能生产出高质量高水平的产品,提供高质量高层次的服务。那么,这一切取决于什么呢?我想莫过于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是职业道德素质的表现,是从业者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事业获得成功,那么首先就要提高综合素质。人的综合素质是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变动性的整体,各个因素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欠缺,都会造成人的整体素质的降低。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注重培养自己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人生的价值。

一、高职大学生就业现状

1.供过于求。在没有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从整个就业情况看,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不是总量的供过于求,而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主要是培养的大学生的方向及大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内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是脱节的。企业用人的时候,首选是相关专业,其次是高潜质的人,因为企业在发展期需要大量的人员补给,有些人是可以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培养的,这也为一部分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解决了就业的问题。

当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企业普遍实行的保守的发展战略和紧缩的财务战略,一方面人力资源的补给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也大幅减少,在招聘的时候会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优中选优。经济危机造成的结果是,无论是从结构看,还是从总量上看,大学生的数量都是供过于求。

2.缺乏胜任力。现在高校培养的大学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实践非常缺乏,即便是对实践要求极高的技工类,很多学校因为种种原因取消和减少了实践的课程。大量理论的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收益是有限的,缺乏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成了纸上谈兵的高手。企业是非常现实经济实体,需要的人就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绩效的人,而纸上谈兵的大学生并不能马上给企业带来绩效,还要搭上老员工给为其辅导,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现在很多企业都停止了招聘新员工,尤其是大学生,即便招聘也是有实力的公司进行的优中选优的战略性人才储备;而有些有实力的公司,在进行人才的战略性调整,希望通过现在的经济危机带来的变化,招募和储备一批中高端人才和优秀的技术骨干,从而迎接经济危机过去后的新的发展。而大学生没能在这一转机中受到青睐,其根本原因是大学生毕业后,不具备相关工作的胜任力。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对大学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的反思也愈发深刻。学校也在积极寻找教育改革途径,虽然每个学校每年都在做着就业率统计和报告,但是有些学校有些院系的教育探索已经在好几年前就开始了,比如在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等好几年前就成立了实验室,引进了实训的教学模式,并建立有自己的实习工厂,现在又在积极探讨本身引进企业的教育产品和模式。企业首要考虑的不是职业道德行为教育问题,却间接地促进了职业道德行为教育的改革和对教育本身的思考和探索,应该说已经开始思考教育本身的问题、解决途径和自身的价值了。企业一开始考虑的是如何能获取更多更好的能快速胜任工作的人,于是一些企业在相关的高校建立了定制培养班,按照自己企业的要求和实践培养大学生,然后招募其到本企业工作,比如机械工程系的远大班、中联班、博世班等。这是解决目前问题的途径之一,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还是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本身的探索和实践。问题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的,所以解决问题的过程也不会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各个角度,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侧重点,逐步来解决这一问题。

二、高职学校教育中不同阶段的职业道德行为养成

1.打好基础。为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做准备

顺利就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做长期规划。要想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需要大学生们在大一学期间就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大一是“培育期”,学生应多与学长进行交流,初步了解自己未来想从事职业的情况,利用网络进行辅助学习。

在各类招聘会上我们可以看到,对于高职高专类毕业生企业普遍表示更欣赏他们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务实的工作态度据了解,参加招聘的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包括著名的房地产集团、酒店、IT行业等等,显示出民营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渴切。而且在今年,企业“人才高消费”的观念有所改变,有不少企业就表示:“能用大专生,就不用本科生甚至研究生。”这说明,学得一技傍身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正逐渐以过硬的专业技能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企业也开始转变用人观念,不再一味追求高学历,而更加推崇“实用的才是最好的”择才理念。

因此,大一时期最重要也是最实际的事就是要端正学习态度,不要以为进了大学就进了保险箱,每学期为了考试而学习要知道我们现在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是为了今后就业打基础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大一正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要在职场上拥有过人的实力,必须拥有坚实的基础知识,为最终的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打好基础。

2.扎实专业知识基本功,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是形成良好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基石。

大二为“定向期”,学生应考虑未来是继续深造还是就业开始尝试兼职和社会实践活动。我院推行一张文凭多种证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希望学生积极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相关证书考试,在毕业时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

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在招聘会上,参加应聘的人成千上万,用人单位凭什么选择你呢?在同等学历下,你怎样才能脱颖而出呢?那就要懂得展示自己的优势,展示别人没有而你拥有的东西。作为大二的学生,不妨利用业余时间,根据自己对职业生涯的规划,根据自己的兴趣培养一项专长。它会为你今后就业增加一项砝码。

3.要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特别是动手能力培养是养成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关键。

德育职称论文范文4

工程预付款又叫材料备料款或是材料预付款。是为了项目发包人帮助承包人解决工程施工前资金紧张困难的问题而提前支付的一笔款项。工程是否实行预付款,取决于工程的性质、承包工程质量的大小以及发包人在招标文件中的规定。工程预付款是建设工程承发包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约定,由于工程项目耗资巨大,即使在项目启动阶段,承包商就需要大笔投入,为了改善承包商前期的现金流,帮助承包商顺利的启动项目开展工程,施工合同中一般都有预付款的规定,形成了建设工程中一种支付制度。这一制度的推行有助于合理分担业主与承包商的项目风险,规范建筑市场参与主体行为,实现项目实施各环节的有序运行,减少拖欠工程款现象的发生。预付款的比例,各国不尽相同。有的国家规定为合同总额的10~15%,有的国家则规定对某些项目无预付款。除了工程预付款以外,一些国家还规定有“到场材料预付款”,它也和工程预付款一样,随着工程进度、材料消耗、结余数减少而逐渐扣还的。国外承包工程预付款无起扣点规定。从工程开始结算,开出第一份“月证书”(月度临时付款证明书)时就要扣款,而且扣还比例大于预付比例。所以,大约在工程进度达到77%左右就会全部扣清。

二、当前我国工程预付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材料预付款申报不真实

在核实材料预付款过程中,经常有一些施工单位为了套取预付款而对材料预付款报表进行虚假统计,具体表现在:发票内容中的票号、金额大小等进行修改;将之前已经送报过的发票又重新报送一次等方面。

2.2监管存在漏洞使得欺诈现象频频出现

最近在银川就出现了一名男子持伪造的委托书和授权书,佯装自己是项目负责人,与3名打算揽活的包工头签订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骗取9.5万元“工程预付款”的预付款欺诈事件。

2.3拖延工程预付款导致出现了工程质量问题

1999年1月,建成还不到3年的重庆市綦江县人行虹桥因严重质量问题突然整体垮塌,造成死40人、伤14人的严重事故;2009年6月,上海13层住宅楼整体倒塌被疑有严重质量问题;2010年元月,工程“加快进度“偷工减料,昆明桥梁垮塌致7人死亡;2010年8月,河南栾川县汤营大桥垮塌致52人死亡;……这些触目惊心的建筑质量带来的问题叩问当今建筑行业:为什么我国的重大项目的过程建设如此的薄弱?为什么我国的桥梁工程建设如此的经不起时间、自然灾害的考验?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部分施工企业因开工前后建设资金不足;或为了消化被工程发包方占用资金的成本,不惜采取使用廉价劣质建筑材料,引进施工水平不佳但价格低廉的工程分包、劳务分包队伍的办法,试图抵消资金支付和资金成本方面的压力引起的。工程开工阶段,正是与工程质量休戚相关的地基基础等施工阶段,由此带来的质量风险不言而喻。不夸张地说,工程预付款的不予提供或延迟支付,已和压级压价、转包工程、违法分包等现象一起,成为严重威胁建筑质量和安全的无形杀手。

2.4政策、法律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

近年来,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为了遏制拖欠工程款现象,颁发了系列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的通知》等。这些文件均对工程建设单位的建设资金的来源和保障作出了相关规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但美中不足的是,该等规定中对建设资金如何及时流转到施工企业手中,缺乏详细的操作规程,致使垫资施工的现象仍大量存在且成蔓延之势,施工企业成为工程发包方“融资对象”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

2.5超进度付款

超进度付款即提前将工程进度款付给施工单位,这往往会导致建设单位丧失主动权,对工程进度及质量缺乏约束力。

2.6缺少预付款担保制度

国内目前尚无提供预付款担保的要求,使得甲方在预付款的回收方面缺少一种有力的保障手段。只依靠建设银行和主管上级的行政管理来约束乙方归还预付款,这适应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设项目业主责任制的要求。要保证甲方如数收回预付款,相应的担保是必要的。

2.7承包人将工程预付款挪作他用

许多承包人收到工程预付款后,不是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工程材料采购、设备添置上,而是全部或大部分转移到后方(总公司、总局、集团等)另作他用,造成施工现场材料短缺、设备不足,影响工程的正常实施,导致进度滞后、质量无法保证,带来严重的后果。承包人在收到第一次工程预付款前虽提交了预付款保函,项目法人在发现其将预付款挪作他用后,可立即收回预付款,但由此造成的损失仍不可避免。而工程结算款挪作他用后,既没有银行保函等财务控制手段,对工程造成的后果也同样严重。

三、健全我国工程付余款制度的意见及建议

在我国目前的建筑市场上,施工企业争取“工程预付款”一类的条款可谓难上加难。在这种态势下,建筑市场中工程预付款制度的推行,须借助于政府有关部门的积极推动。

3.1 保障政策、法律规章制度的落实加强执行力

政策、法律规章制度的落实不到位,出现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局面,关键就在于执行力度不够大。因此,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应该要抓紧对工程预付款制度的执行情况及因工程预付款问题而衍生的其他社会问题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制定一部关于工程预付款制度方面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专项规章,并在事后加强监督检查,加强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交流和互动,保证该项制度的贯彻执行。待取得成熟经验后,政府有关部门再及时向国家立法机关提出立法建议,将工程预付款制度增补进《建筑法》的有关章节,使工程预付款制度成为一项规范建筑市场行为,平衡工程承发包双方的关系,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制度基础和法律保障。

3.2 信守合同

维护合同的严肃性。管理人员应全面掌握工程的实际进度和质量状况,控制好按工程进度付款,决不能背离合同超前付款,也不能拖延付款次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3.3加强工程与政府的管理

工程中标后,施工企业要组织相关人员认真研究合同中有关工程价款拨付的条件,并积极主动地与业主多联系、多沟通,取得业主的理解,尽可能争取工程预付款早拨多拨,且要做到专款专用、统筹安排,保证施工前期准工作的顺利完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这里的资金使用效益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避免了占用企业有限的自有资金或银行贷款,加快了资金周转,减少了资金成本支出;另一方面缓解了开丁伊始资金的紧张矛盾,为施工队伍按时上场、准时开工等前期准备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创造了间接效益。比如,在一个投资2.5亿元的铁路项目中,由于工作得力,业主诚实有信,在开工前就预付了工程800多万元的预付款,确保了工程的开工与建设,为整个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打下了厚重的基石。而且在项目结束的时候,不但没有因为借贷资金发生成本支出,反而增加利息收入200.36元。同时,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应制定一部关于工程预付款制度方面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专项规章,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应该将此制度增补进《建筑法》,使工程预付款制度成为规范建筑市场行为、平衡工程承发包双方笨系、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法律保障。

3.4运用担保手段降低风险

工程预付款支付的时间一般不迟于约定的开工日期前7天。为了能让工程预付款全部用于工程中而不被挪作他用,防止承包方收到工程预付款后不能按时进场施工,发包方也会在合同中约定由发包方对工程预付款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的办法。比如,规定特定的查帐方式或要求承包方提供购买材料的合同和发票等。另外如果支付的工程预付款数额较大,双方还可以协商约定承包方接受工程预付款的同时向发包方提供银行保函。当然,承包方也可以向业主要求出具支付保函。

3.5进行工程预付款的内部控制

建设单位在同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前,应由审计部门对工程预算进行认真细致审核,以合理确定合同价款,签定合同;施工单位根据双方合同规定比例,将工程预付款收据交基建部门。基建部门、审计部门审核无误,由部门负责人签字,并报单位负责人签字批准后,交基建会计;基建会计首先审核收据签字手续是否完备,然后根据合同规定的付款比例验证金额是否正确,审核无误报财务主管批准后办理付款手续。基建会计在支付时要留心预付的款项应在工程进度到什么程度开始扣回,是按月扣回还是按阶段扣回,每次扣回的比例或绝对值是多少,什么时间内扣完。主要控制环节通过工程预算的审核,基建会计对收据的审核来进行。其中工程预算的审核是合同签订和整个工程付款的基础。

3.6正确行使抗辩权,规避项目风险

随着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日趋丰富,承包商所承担的合同项下义务也随之变得复杂。项目管理专业化程度的提升,使得设计—采购—施工工程总承包合同及建造—运营—移交特许经营等要求承包商除施工以外承担工程设计、采购的管理模式应用广泛,在这样的合同框架之下,导致承包商所承担的项目风险日益增加;同时,由于建设工程交易过程中监管缺位和诚信缺失,我国建设工程合同履约水平仍然较低,发包人拖欠承包人工程款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据国家统计局不完全统计,平均工程合同履约率只有50%左右,合同的信用度、合同的严肃性、合同的权威性受到极大的威胁,损害了我国建筑市场秩序。因此承包商应注意当存在工程款拖欠风险时使用不安抗辩权来维护自身权益,不但可以暂时停止施工或降低工作速度,而且有权暂时停止后续工程的设计和建筑材料以及设备的采购活动。

德育职称论文范文5

1.1成本控制认识不到位

首先,传统成本控制思想的一个严重弊端是缺乏长远均衡的战略考虑。当市场形势比较好的时候,喜欢跟风似的盲目扩张发展而忽视了成本控制,一旦出现市场萎缩、行业产能过剩便无力抵抗,不仅销售乏力,企业也可能背负巨额债务,从而陷于极为被动的局面。其次,传统管理更重视客观成本,而容易忽略主观成本。客观成本是指影响成本变动的客观因素,例如线损率、负荷率等因素;主观成本则是指员工成本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工作态度等主观方面的因素。应该说,客观成本肯定在成本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主观成本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很多时候成本控制被认为是少数人或领导们需要关注的,而大多数人表现出漠不关心、对工作中的浪费现象习以为常的状态。

1.2成本控制目标欠合理

企业成本控制本来应该综合全面考虑,既考虑内部生产控制与经营环节,也考虑外部环境因素(如市场需求、同业竞争等)影响。然而,基于传统成本控制理念,往往重视内部环节的分析,而不考虑外部环境因素的评估,因而所做出的成本控制不是全面的,而是片面的,并且过分注重生产成本的控制,还会影响产品质量,不利于企业创新和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

1.3企业预算管理存误区

供电企业预算管理中存在一些误区:一是预算编制方法单一,缺少创新。大多数供电企业采用固定预算法或增量预算法,由于定额多年没有修订,这种编制方法明显缺乏客观性。二是预算重形式和指标的编制,但预算目标不明确,责任难于落实。三是预算管理只注重短期目标,忽视长期发展需求。四是预算不均衡,如重视财务预算和损益预算,忽视业务预算和资本预算。五是预算体系不完善,监督缺位,执行不力等。

1.4成本预算考核不科学

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考核应与责任挂钩,但不少企业并没有建立起责任成本制度,有些企业虽确定了责任目标,然而责任目标没有细分,也没有与具体责任人的绩效挂钩,所以责任成本管理难以发挥实效,也起不到应有的控制作用。预算考核只注重最后的结果指标,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情况和问题不了解,也不深究,这样预算考核很难发挥有效控制成本的作用。例如材料费超支究竟源于浪费还是可以带来更多的收益很难看得出来,也很少人关注。

2供电企业加强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的对策

2.1树立全新成本观念,实施全员全程控制

思想决定行动,供电企业要改变落后的成本控制行为必须树立全新的成本控制观念。首先应从发展角度看待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的关系,摒弃重产量、效益而轻成本核算的陈旧观念,尽可能以较少的成本支出,创造较多的价值和更好的效益。例如在购电成本不断上升的形势下,应从加强线损管理和健全节能降损网络两个方向控制成本,消化购电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其次是树立全员成本意识,教育员工以主人翁精神做好本职岗位的成本控制,只有全员参与和共同行动,才能将成本控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最后,树立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控制观念,为此要改变阶段性的小成本控制观念,坚持从规划、设计、采购、安装、运营、维修、改造直至报废更新全过程成本控制的原则。

2.2完善成本目标机制,推行标准成本管理

供电企业应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建立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机制,改变以单纯追求生产过程成本降低来完成成本控制目标的习惯,通过全面的成本管控有效实现成本控制目标。标准成本管理是指有效规范成本支出的前提下,将供电企业各类、各项成本标准化的做法。采用标准成本管理可以将事后的成本计量转变为事前的成本控制,因此推行标准成本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而且有利于企业适应政府、电力行业的监管。

2.3创新预算管理方法,落实预算管理责任

预算管理是提升企业效益的重要手段,但传统预算编制方法已不适应当前形势发展之需,因此创新预算管理方法势在必行。预算编制方法应结合供电公司的实际情况,实行滚动预算,通过动态方式把握预算的控制作用,也可以与固定预算结合实现整体预算优化。购电成本预算宜采用弹性预算编制方法,提高预算的适应性。费用成本预算应采用零基预算编制方法,有利于促进各部门做好预算工作。建立作业预算机制,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应明确各部门预算管理责任,建立责任预算管理体系。确定公司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再将责任目标分解,并落实到部门和主要责任人身上,同时由财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各业务部门的预算方案。

2.4改善成本考核机制,加强预算执行监督

针对现有成本考核机制的不足,应通过优化现有成本核算模式,建立更灵活、适应能力更强的成本核算机制。如日常班组作业,应建立成本中心管理体系,并按照相应模式进行归集和控制;而检修作业,则可以工作任务单作为成本控制的对象。预算管理必须得到严格监督,才能确保有效执行,应结合标准成本管理契机,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通过实施PDCD闭环管理模式,及时分析偏差和进行预算考核,并兑现奖罚细则,使预算监督发挥应有的控制作用。

3结语

德育职称论文范文6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职业素养; 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108-001

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的中职语文教材的编写意图,中职语文课程主要是强调为专业学习打基础的功能,为学生更好地接受职业教育提供适度、够用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训练,同时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必要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基础。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职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岗位适应不良的情况,有些学生在面试时就出现不会礼貌地问候,答非所问,填写个人资料时不知道该如何下手等问题。我们的语文课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开设,可是学生学了十多年,到工作岗位时,在听说读写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足,是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什么问题了吗?

作为一直工作在语文教育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笔者一直在反思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职语文课到底该教什么,学生最需要什么?社会需要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来个逆向思维,先问问用人单位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专业素养这里不再讨论)。笔者曾向一些单位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人员做过调查,他们认为中职毕业生主要会出现以下情况:在面试时,无法清楚地表达自己想要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自己的兴趣、爱好,有些虽然能够回答个大概,但是,很显然,那只是网上的复制,没有个人的特点,或者说离开那些网上的提示,学生就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有一些公式化的答案。而个人简历上的自我推荐很多都是统一版本,都说自己拥有精湛的操作能力,扎实的专业知识……很显然,这不是真的。就这些问题反问学生时,他们会说:老师,我不知道怎么写,我看别人也是这么写的。

所以,问题又回到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上,到底该教什么?学生需要什么?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目标非常的明确和合乎实际,但是具体到课堂教学中操作性却不够强。根据学生现有的语文能力,结合用人单位的需要,在完成教材所规定的课文教学任务的同时,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以使他们更快地适应社会。

一、口语交际

应该根据学生的需要,以“自我介绍”;“如何说服别人”;“如何真诚地道歉”,“如何和陌生人打交道”,“如何向领导提意见”,“如何拒绝别人”等。教学过程中重在学生的实际会话,要反复训练。同时可以向学生征集话题,展开讨论,如何更好地和同事、领导、朋友交流。如怎么样和你的班主任提意见,怎么样和你的上司提意见等实用话题。当然,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他人高超的语言艺术。

二、常用文体写作的能力

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目标中不可或缺的,但是作为中职生,他的写作能力不应该向普高或者重高那样,应该有侧重点,应该着力培养的是他们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对于这一块,现在各种版本的教材中都有要求,但是,这恰恰是学生的一个薄弱环节。学生到了单位里,计划、总结、思想汇报、请假条,甚至是离职报告都不会写,或者格式不对或者语焉不详等。说明我们意识到应用文体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真正的在课堂教学中引起重视,并对学生开展强化训练。

而对于文体格式的教学,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展课堂教学。在教学中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学生手写的时候会写,可是一旦打印成电子稿就会出现格式上的问题,而现在大部分人都是借助电脑进行写作的,所以在这块内容的教学中,建议直接利用微软的办公软件进行,这样比较有针对性,不能讲-练脱节;讲-用分离,这样就达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

三、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阅读是整理自己的思维,形成自己的观点的过程。我们很多人在阅读的过程中,纯粹的只是看书,很少有人能够形成自己理性的独立的观点,人云亦云。就如毕淑敏在《精神的三间小屋》中所说的,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搜罗最新信息网络八面来风的集装箱。在信息时代,学生可以从网络、平面媒体、老师、家人以及亲朋好友那里接收到各种信息,但是却没有能力对这些信息进行再加工,从而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我们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重点不是说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而是应该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认为怎么样?突出学生而不是文本本身。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这才是阅读的真正目的。

四、信息收集与整理的能力

在我们的一生中,经常需要去收集相关信息、整理信息,撰写各类应用型的文章,填写各种表格。那么到哪里收集、怎么整理,这些涉及到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中职生的应用课程虽然开设的比较多,但是就这一块来看是有点割裂的,教学与应用会出现两张皮的情况,课程学习与实际应用出现脱节。在一些发达国家,小学生就会在图书馆、互联网上搜集资料,独立撰写小论文,可是我们的中职生在面临毕业择业时,居然连到网络上搜集有用的资料都不会。

我们的语文课程很有必要补上这一课,可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插入这些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五、指导学生按规范填写各类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