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新生学习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新生学习计划范文1
一、学习问题自我评价
每一个学习不良者并不一定真的了解自己的问题之所在,要想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对学习问题进行自我评价便尤其显得重要了。对学习问题可主要从如下几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1、时间安排问题
学习不良者应该反省下列几个问题:
(1)是否很少在学习前确定明确的目标,比如要在多少时间里完成多少内容。
(2)学习是否常常没有固定的时间安排。
(3)是否常拖延时间以至于作业都无法按时完成。
(4)学习计划是否是从来都只能在开头的几天有效。
(5)一周学习时间是否不满10小时。
(6)是否把所有的时问都花在学习上了。
2.注意力问题
(1)注意力完全集中的状态是否只能保持10至15分钟。
(2)学习时,身旁是否常有小说、杂志等使我分心的东西。
(3)学习时是否常有想入非非的体验。
(4)是否常与人边聊天边学习。
3.学习兴趣问题
(1)是否一见书本头就发胀。
(2)是否只喜欢文科,而不喜欢理科。
(3)是否常需要强迫自己学习。
(4)是否从未有意识地强化自己的学习行为。
4.学习方法问题
(1)是否经常采用题海战来提高解题能力。
(2)是否经常采用机械记忆法。
(3)是否从未向学习好的同学讨教过学习方法。
(4)是否从不向老师请教问题。
(5)是否很少主动钻研课外辅助读物。
一般而言,回答上述问题,肯定的答案 (回答“是”)越多,学习的效率越低。每个有学习问题的学生都应从上述四类问题中列出自己主要毛病,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例如一个学生毛病是这样的:在时间安排上,他总喜欢把任务拖到第二夫去做;在注意力问题上,他总喜欢在寝室里边与人聊天边读书;在学习兴趣上,他对专业课不感兴趣,对旁系的某些课却很感兴趣;在学习方法上主要采用机械记忆法。这位学生的病一列出来,我们就能够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了。
二、自我改进法
1.SQ3R法
罗宾生(Robinson)提出的SQ3R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好方法。SQ3R是由Survey,Question,Read,Recite,Review几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缩写成的。
(1)概览(Survey):即概要性地阅读。当你要读一本书或一段文章时,你必须借助标题和副标题知道大概内容,还要抓住开头,结尾及段落问承上启下的句子。这样一来,你就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有利于进一步学习。
(2)问题(Question):即在学习时,要把注意力集中到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等基本问题上,同时找一找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力。如果是学习课文,预习中的提问可增加你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要是研究一个课题时你能带着问题去读有关资料,就能更有的放矢。
(3)阅读(Read):阅读的目的是要找到问题的答案,不必咬文嚼字,应注重对意思的理解。有些书应采用快速阅读,这有助于提高你的知识量,有些书则应采用精该法,反复琢磨其中的含义。
(4)背诵(Recite):读了几段后,合上书想想究竟前面讲了些什么,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做一些简单的读书摘要,从中找出关键的表达词语,采用精炼的语言把思想归纳成几点,这样做既有助于记忆、背诵或复述,又有助于提高表达能力,且使思维更有逻辑性。这种尝试背诵的方法比单纯重复多遍的阅读方法效果更好。
(5)复习(Review):在阅读了全部内容之后,回顾一遍是必要的。复习时,可参考笔记摘要,分清段落间每一层次的不同含义。复习的最主要作用是避免遗忘。一般来说,及时复习是最有效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复习可逐渐减少,但经常性地复习有助于使学习效果更巩固,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即是此意。
1)选择一个目标。经过对学习效率低的原因分析,你已经找出自己的症结所在,但对改变它你不可性急,而应该首先选择其中较为可行的一项进行重点突破。我们常观到某些学生在接受长辈一顿训斥后,立即制定一个宏大的学习计划,其实这种计划十有八九是执行不下去的。我在学英语时,有一天忽然下决心要从阅读原版小说入手,结果我借了一世界名著《马丁.伊登》,并且向朋友宣布,我要花一个月时间啃下此书。结果呢,我连第一页都没能读完,因为里面的生词查不胜查。后来我选择了比较适中的学习目标,先从世界名著简写本入手,结果越读兴趣越浓,不再视英语为畏途了。
2)实行新的学习程序,如果你的症结是行为拖拉,为克服这个缺点你就应该给自己订一个规则,每天不完成预订的任务不睡觉。如果你的赞美是注意力不集中,那么你应分析不集中的原因。在寝室读书不集中,则应责令自己到教室里去读。如果读半小时后不集中,则应略为休息一下,或改变一下学习内容。如果原因是对读书不感兴趣,则首先努力去读自己有兴趣的书或改变单调枯燥的读书方法,将读书与工作、娱乐、陶冶性情结合起来,或给自己的学习以一定的奖励。坚持一段时间后,随着良好习惯的形成,学习兴趣就会逐渐浓厚。
大学新生学习计划范文2
(一)明确学习目标,近期内先学习韩语,打好一定的语言基础,并多查找资料更深入地去了解韩国的方方面面,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九、十月,这是到达韩国的第一、第二个月,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领略当地的风土人情、认识学校的概况、结交新同学、适应新环境是此阶段的重要工作,通过网络资源、图书馆资源、身边的外国朋友、亲身实践是来完成此项任务,时刻铭记自己作为交换生的责任和义务,为华师为祖国增光添彩。
(三)十、十一,这是到韩国学习的中间阶段,也是转折点。第二项计划完成的情况会影响接下来的几个月的生活和学习,因此,前一项计划一定要尽可能完美地完成。不可否认,韩国各项经济水平都比中国高,相应地生活水平也高,到韩国学习,这种开资不是一般的家庭能够承担的。为此,在这三个月里,我会勤工俭学,在学校里当中文老师或者到外面做兼职,如麦当劳、肯德基等,前提条件是不影响学习,半工半读,通过自己的双手获取一定数目的收入,既能够与韩国人打交道的同时也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自己的经济意识,何乐而不为呢?十一月份将有其中考试,我想这正是检验自己学习情况的大好时机,我将以极大的热情和激情投入到学习中,以饱满的信心迎接韩国交换生的第一场正式考试。
(四)十二月,这是韩国大学期末考试时间。我会比在华师期间付出更大的努力来备考,不仅是因为韩语教学,更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证明中国人的学习热情,同时,在备考的过程中要注意把知识学以致用,温故而知新,争取拿到优异的成绩。
(五)2011年一、二月,这是学校的寒假时间。对于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我会放弃回国休假的机会,将会选择留校学习。这期间主要是反思自己这一个学期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订下下半学年的计划,反思自己有哪些方面做到不足,反思自己该如何改善、反思自己继续努力的方向方法,并且反思自己有哪些反面值得肯定,只有不断地反省,才能为未来的路指明方向。:
(六)三、四月,新学期的开始,对比上年的自己,我应该更加成熟更加稳重。应该能够克服一切的困难来完全融入到韩国的生活中,并且反复修改自己的学习计划,提高计划观念和计划能力,使自己成为能够有条理地安排学习,生活,工作的人。
(七)五、六、七月,全面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按照学校的要求和自己实际情况安排后期的学习。
大学新生学习计划范文3
为搞好这次普及农村网络知识活动,县政府由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亲自挂帅,县农工委主任石俊杰负责组织协调,山西移动*营业部经理*具体负责承办。
二、活动时间
充分利用山西移动*营业部的网络、信息资源及山西农业大学人才优势,在全县开展为期18天的大学生进百村网络知识普及活动。具体时间为:7月12日-7月30日
三、活动主题
信息、科技、关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学生进万村网络知识普及活动。
四、活动目的
普及网络知识,帮助农民掌握农业科技网络信息资源的获得途径、方式、方法。了解农村网络现状,发挥科技信息服务效能。启动农业信息网建设,并在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积极探索有效途径,不断提升为农民提供农业信息资源服务的质量。
五、活动范围
各乡镇政府所在地、已开通(或今年即将开通)网络文化站和农村宽带的村。
六、活动内容
(一)了解农村通信基本情况,调查村庄通信需求;
(二)建设所有的参加活动的县、乡、村门户,各门户主要介绍县、乡、村的概况、历史文化、土特产品等内容;
(三)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培训的方式对农民进行培训。集中培训:利用学校、村委会等场所,搭建演示展台。采用知识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形式,开展计算机、互联网及农业知识等方面的培训;现场指导培训:在网络文化站,与农民面对面的进行计算机、互联网和农业信息等方面的讲解,给农民提供接触、体验的机会,提高上网的技术、技能。
七、活动方式
(一)本次活动由山西移动*营业部具体负责,山西农大为我县选派了37名优秀学生和2名优秀教师,利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全县197个村庄开展活动。
(二)根据网络文化站及农村宽带业务开展的情况,以山西移动网络文化站为基本阵地、以村为基本单位开展网络知识普及活动。
八、具体要求
(一)各乡镇、村要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本着为农民谋利益的目标,与山西移动*营业部密切配合、大力推动,为活动的开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二)各乡镇要有一名主要领导负责,并指定一名副职具体负责,为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学新生学习计划范文4
关键词 农业院校;大学生创新计划;农业信息学创新实践;过程控制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2-0279-02
农业院校是培养高等农业人才的机构,是培育绿色生态农业理念的摇篮。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冲击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院校培养方式也要适应时代要求,培育更多适应时代要求的农业信息化人才。教育理念和方式变革的时代,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过程和效果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很多农业院校信息类专业来源于信息基础教学部门,教学深度与广度均显地比较薄弱,这会导致学生创新层次比较低;大学生缺少自主创新意识,缺乏坚持不懈创新耐力,自我学习自我更新知识能力比较弱[1]。为了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国家教育层面加强创新意识培养,提升学生专业综合技能,培育创业精神,为经济发展注入创新的活力[2]。大学生创新计划也受到地方财政和各个高校的大力支持,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学校从2005年开始就支持大学生创新活动,并配套相关经费支持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活动,每年大学生创新项目已经接近1 000项以上,其中信息类相关大学生创新项目达到300项,基本每一个信息类学生都可以参加大学生创新计划。随着各种层面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的实施,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上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但是,从实践效果上,农业院校大学生创新计划从立项到结题仍然存在问题,需要在很多地方思考和改善。
1 农业院校信息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计划现状
安徽农业大学每年提供专项经费用于大学生创新计划,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以学院为主,并将大学生创新计划纳入学院日常教学管理之中。学校由教务处负责,制定相关政策,组织评审创新计划的立项和结题,实施对资助经费的管理[3]。学院征集创新计划项目,进行初步筛选,在项目获得学校立项以后提供一定场所供学生使用,并提供校外实施项目途径,对项目实施进行日常管理,项目结题给予初步意见供学校验收参考。安徽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计划实施流程如图1所示。
1.1 项目立项中存在不足
农业院校信息类专业的学生为了获得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资助,经常把信息类课程实践题目包装用来申请,这些课程实践题目很多是验证性综合实验,创新价值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由于课程设置不足,信息类学生在信息学与农业结合上认识肤浅,自身很难在农业大数据、农产品电子商务和生物信息学上发现创新实践需求。由于上述原因,很多学生实践项目全部来源于指导教师自己研究方向或者是研究课题,大学生创新计划中学生的主导作用很难体现,学生在立项过程中调研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甚至由于项目编写过于深奥,让学生望而止步,失去参与创新活动的热情。
1.2 目运行中存在不足
项目从立项申请到项目最终审批,需要一定的时间,信息类项目实施需要一定专业技能,一般多是高年级学生申请,在等待过程中受就业和升学等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项目获批以后执行效率很低,经常延误项目时间,存在前紧后松的情况[4]。项目申请时对预算不重视,造成项目在运行中经费使用不合理,例如农业物联网项目经常会因为经费不够支持项目购买电子元器件所需要经费,项目面临夭折的可能。
1.3 项目结题中存在不足
项目结题时候存在评价标准不统一、评价指标不合理的现象,存在单纯追求学生论文的现象,而信息学在农学上创新具有以应用创新为主,以实体或者软件形式作为成果展现,论文科研创新成果作为大学生创新计划的结题占很大比重,结题评审指标有失偏颇。大学生创新计划会让学生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创业意识都得到提升,同时学生也在专业技能熟练度、专业认识深度方面获益匪浅。这些收获远远超出拼凑出的所谓科研论文。
2 提升信息类大学生创新计划实施效果的建议
2.1 与大农学融合,加强项目可行性论证
大学生创新计划实施贯穿整个高等学校教学活动,除了在高年级选拔人员参与创新计划外,在低年级学生中就要接受农业信息化创新意识教育,例如在操作系统教学加入生物信息学平台教学,在数据库教学加入农业电子商务教学,让理论和专业实际需求有机结合起来[3]。通过把信息学理论教学与大农学相融合,让低年级学生围绕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查阅相关资料,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结合实践背景,为未来创新计划实施构建良好的氛围,唤醒创新意识。为了提升项目可行性,可以考虑通行做法,由院系组织教师项目指南作为导向,学生可以和相关教师协商项目实施方案,不再是由教师选择学生,而是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选择。双向选择有利于调动学生作为创新计划主体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了解项目,从而在立项阶段就加强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2.2 因地制宜调整,保证项目顺利运行
大学生创新实践是一个动态过程,对其效果评价不应该只在结题时候,还要考虑其运行管理期间[1]。考虑高年级学生容易受外界干扰,项目不能只设1位主持人,可以在选择观察力好、会协调的低年级学生作为第二主持人在项目受干扰时作为项目实际主持人参与项目运行[5],因地制宜地实时调整项目成员;在项目经费紧张、项目执行困难的时候,作为日常管理主体的院系可以适当给予资助,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对项目全程予以监控,及时调整项目相关要素,可以提高项目执行效果,使项目执行比较流畅,最终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教科研和社会成果。
2.3 建立合理评价机制,配套有效的激励机制
结题考核评价不是终极目标,激发学生使用信息与计算机专业知识参与农业信息化和生物信息学大学生创新计划的热情,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关键[6],相比较而言出成果是优秀设计项目,在实施创新计划中创新和创业意识的养成,收获创业希望,享受创新计划带来乐趣才是创新计划的目标。在这一点上看,创新计划比论文之类的硬性成果对未来创新型社会更加重要,效果更佳。在淡化硬性成果的同时,激励更多学生加入创新计划中,可以考虑把参加创新计划和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生年度考核在某种程度上联系起来,让学生看到参加创新计划带来的显性成绩。
3 参考文献
[1] 杨胜利.关于大学生创新计划实施效果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16):242-243.
[2] 于斯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探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3):308-309.
[3] 苏轶坤,汤皎宁.以挑战杯为契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J].科技资讯,2012(3):197.
[4] 付俊辉.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J].科技资讯,2012(4):224.
大学新生学习计划范文5
关键词:团队文化;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团队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091-02
围绕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国内各高校一直在进行着改革和探索。积极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团队,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的机制成为各高校教育共识[1]。其中,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作为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如何进行团队建设、如何开展团队活动、发展怎样的团队模式等问题成为研究关注的焦点[2,3],而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文化的研究比较欠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文化是指团队成员所共有的科技创新态度、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是一种团队个性的信念和行为方式,是团队系统协同有序发展必不可少的精神环境激励[4],是团队发展的“灵魂”。本文以国内知名的优秀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如华中科技大学Dian团队、联创团队和哈工大竞技机器人队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他们共同的优秀团队文化特征,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一、优秀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文化共同特征
华中科技大学Dian团队、联创团队、哈工大竞技机器人队等是目前国内知名优秀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是国家宣传和号召学习的优秀典型,这些团队经过多年的探索、建设,已形成了自己稳定的团队文化,并通过传承创新,不断促进着团队的发展。通过整理分析不难发现,这些优秀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都具有如下几个重要的共同文化特征。
1.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宗旨。团队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宗旨是团队发展的方向,是团队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要素。如,Dian团队的宗旨是:“培养队员高尚的道德情操、优秀的工作作风和过硬的技术能力。”联创团队的发展目标是:“为那些有潜力、肯努力,且富有激情的学生创造条件,引导他们快速成长,使每个联创人都能够成为独当一面的人才。”竞技机器人队团队宗旨和目标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大量的动手实践机会。致力于推动竞技机器人比赛在机器人设计、制造、场地快速测量和控制、调试界面、算法优化、综合传感器应用、机器人通信、机器视觉和机器智能等领域的技术更迭与应用革新。”每个大学生追求的目标不同,当学生在选择加入某个团队时,会考虑个人的发展和兴趣是否与团队发展目标宗旨相一致,只有与团队发展志同道合者才会更有积极性,更有动力去付诸行动。
2.良好的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优秀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文化建设的第一要点,是团队成员的思想指引,是凝聚团队、推动团队发展的精神力量。如Dian团队团训:“优秀是一种习惯,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好态度会带来更多机会。”联创团队的团队精神:“合作、积极主动、精英意识与创新”;竞技机器人队的团队精神:“规格严格,功夫到家”。除了这些团训、口号,如Dian团队有自己的队歌“咱团队的人”,竞技机器人队有自己的队颂“哈工大机器人队颂”。正是这些良好的团队精神指引着怀有共同信念的优秀大学生们向着同一个方向,齐心协力、共同前进。
3.健全的团队制度和规范。团队制度和规范是团队文化维系的保障,是团队成员的行为准则。这些知名团队针对招新、考勤、激励等都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与规范。如Dian团队有明确的团队章程、队员守则、财产管理和使用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与规范[5];如联创团队有完善的新成员培训、出勤工作以及进度检查等制度;如竞技机器人队有严格的考勤制度、招新培训制度等。这些团队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明确了团队成员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确保了团队长期健康有序的运行。
4.良好的知识共享和传承。良好的知识共享和传承是团队文化发展与创新的前提,是团队成员和整个团队快速成长的重要途径。如Dian团队实行的导师制、导生制、顾问制实现全方位指导与培养,有详细的预备队培养实施办法,更值得称赞的是,Dian团队在北京、深圳、武汉等全国主要城市以及欧洲、北美等国家建立了Dian团队分站,已毕业的队员能持续关注和指导团队的发展[5]。联创团队、竞技机器人队等都有类似的导师制和导生制,由专业教师和老队员培养新队员,新队员通过学习成长变成老队员。团队通过知识共享和传承,形成牢固的根基,并不断发展壮大。
5.丰富的文化活动。丰富的文化活动是团队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创造团队和谐氛围、增强团队凝聚力的有效手段。如Dian团队除了传统的“生日party”、年终茶话会,还有自己的游泳节、圣诞篮球赛等文化活动[5];又如联创团队有每年的年会、素质拓展等文化活动。这些丰富的文化活动让团队成员在竞赛、做项目之余充分放松,成员之间相互了解、增进感情,在欢乐友爱的氛围中,不自觉地增强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凝聚力。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文化建设启示
1.确定团队共同目标和宗旨。每一支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学科方向不同,所面向的学生对象也具有特殊性,应综合考虑团队成员的学科背景、知识结构、能力、团队以及团队成员发展所追求的目标等,首先确定出获得团队成员普遍认可的最终共同目标和宗旨,进而分别设定团队发展的阶段目标,以及涉及到成员个人发展的子目标,最后通过团队成员执行实现而转化为具体团队成果。团队共同目标和宗旨的确定是团队文化建设的第一件大事,只有志同道合者走到一起,合作才更顺畅,团队才能得以发展。
2.统一团队价值观共识,提炼团队精神。共同的价值观是解决团队矛盾、争论、冲突的关键,是团队文化的核心[6]。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中的主体是大学生,已形成了成熟的价值观,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观念、态度和看法不尽相同,应结合团队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统一团队的价值观共识。只有所有成员认同团队的价值观、共同遵守团队的行为准则,才会有利于团队矛盾和冲突的解决,有利于成员之间的良好合作,有利于团队和谐发展。团队精神是团队文化的灵魂,在统一团队价值观共识基础上,应提炼符合团队特质的团队精神,以口号、队歌等形式对团队成员进行宣传和培训学习,增强成员团队意识,提高团队的向心力,进而形成多人同心,其利断金的团结集体。
3.制定团队管理及规章制度。团队管理及规章制度是团队目标与宗旨、共同价值观、团队精神的具体物化。只有通过有效管理和规章制度,约束学生成员按照团队的行为准则行事,才能保障团队高效运行。在制定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管理及规章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团队成员毕竟仍是学校的学生,所制定的管理和规章制度不应超越所在学校或学院、系、所的管理及规章制度。同时,尽可能让每一位团队成员参与团队管理及规章制度的制定,充分调研团队成员的意见,听取、讨论并采纳团队成员好的建议,这样所制定的团队管理及规章制度才能得到团队成员的一致认可,才能提高团队的执行力。
4.建立知识共享与传承机制。导师制、导生制以及顾问制是目前优秀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普遍采取的知识共享与传承的制度,是经过实践证明值得借鉴和推广的方法。基于导师制、导生制以及顾问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新成员招录办法、新成员培训办法、学术例会及报告办法等,通过这些具体的形式开展,落实知识共享与传承。除此之外,考虑大学生的年轻个性,可以有效借助网络新事物,如论坛、QQ群、微信群等加强团队成员之间业余交流,不仅能保持在队成员的活跃性,还能保持与已毕业离队成员之间的联系。
5.积极开展团队活动,创造和谐团队氛围。开展团队活动是提高团队积极性和凝聚力的重要方式,是团队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成员是一个年青的群体,比较有个性和爱玩的积极性。在团队活动设置上,除了开展春游、秋游、年终茶话会、素质拓展等传统活动外,还可以开展如校内或校外学生团队联谊活动、日租房一展厨艺等其他形式的团体活动,尽可能帮助团队成员抛开项目、竞赛等压力,放松心情,增进团队学生之间的彼此了解、熟悉,进而形成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和谐团队氛围。在和谐团队氛围影响下,团队成员会更愿意承担、能更抱团。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重要任务,不同的团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建设重点,知名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共同优秀文化特征可作为重要的参考借鉴,但不能复制。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文化建设仍需要结合本团队的特点,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完善,形成适合本团队的独特团队文化,进而促进团队健康发展,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
参考文献:
[1]胡敏.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3):95-97.
[2]高秋艳.工科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模式的探索[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30(1):133-136.
[3]姚春燕,彭伟,潘柏松,等.基于CDIO大学生创新团队实践探索[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3):342-345.
[4]姚裕群.团队建设与管理[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226-232.
大学新生学习计划范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信息化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26-01
引言
高等院校是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前沿,随着信息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必然会对高校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等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如何在“信息时代”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一个无法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从信息化入手,使信息化能更好的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当中,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建立健全一系列的配套措施来完善信息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影响,继而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进程。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概述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一词遂应运而生。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内在关系、机理运用、制度规范等四个基本要素,具有目标性、规律性、整合性、层次性、主观性、复杂性、弱结构性、适应性等特性。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是对以往研究方式的一种综合,同时也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角度和思路,具有时代价值和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概念包含下述含义: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那些对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过程起到协调和控制作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功能的发挥,依赖于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配位关系及相互衔接、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实现的。三是从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过程看,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按一定的规律和方式来运作并发挥作用的动态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有着其自身的基本特征。
二、信息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影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握机遇,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完成思想政治工作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达到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感知、教育、激励和调控的目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因此,信息化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设有着积极影响:(1)现代信息技术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获取渠道,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2)现代信息技术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把思想政治教育带入到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从而打破了时空上的界限。(3)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三、加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信息化的主要举措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信息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教育观念、手段、方法和教育体制等多方面的变革。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要注意在借鉴、吸收、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加快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步伐,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更好地解决新问题。
(一)紧扣实践,加强研究,构建完善的理论体系
理论创新的突破必将推进实践的大发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信息化实现理论创新突破的时机日趋成熟。紧扣实践,加强研究,构建完善的理论体系,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二)创新制度,完善机制,不断提升专业化和标准化水平
建章立制,理顺关系,完善机制,是保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要加强信息化内在约束机制建设和外部教育环境建设,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的管理体制,争取建立起一套适合公益性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特点的运行、保障、协调、创新的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不断提升思政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化、专业化和标准化水平。创新制度,完善机制,不断提升专业化和标准化水平,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三)以人为本,培育团队,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人才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目前严重缺乏既熟悉信息化特点、掌握信息化技术,又熟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技巧的教育队伍。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材施教,着力培养专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团队,形成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者、信息化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信息化下思想政治教育创作者的人才梯队。以人为本,培育团队,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结语
青年强,则民族强、国家强;青年兴,则民族兴、国家兴。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分子,最富有生机、活力、创造性,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因此,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对国家的建设、民族的振兴、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唐玉琴.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建立[J].中国成人教育,2007(4).
[2]黎刚.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问题研究综述[J].思想政治教育,2001(2).
[3]王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构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6).
[4]薛琴.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3).
[5]姜继红.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思想政治教育,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