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开题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德育开题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德育开题论文

德育开题论文范文1

一、体育旅游的涵义及特性

1.体育旅游的概念

体育旅游是以欣赏、观看或参与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以体育健身、娱乐、观赏各类竞赛和尝试体育刺激与挑战等为目的的体育旅游活动也在各地蓬勃开展,成为旅游业的新亮点。旅游资源的稀缺性和独特性是其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根本原因,也可以通过开发形成新的经济优势。

根据旅游消费者的需求体育旅游分为三类:(1)观战类:旅游者被异地重要的体育赛事所吸引,如世界杯、奥运会等体育比赛均吸引大批的异地观众前往观战,并带动当地其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带来不菲的收益。(2)健身类:旅游者直接参与体育运动,达到健康和旅游的目的,如龙舟、爬山、滑雪等。能提供这些旅游资源的往往与当地的文化底蕴和自然资源状况有关。比如湖南汩罗江的赛龙舟就是为了纪念屈原而形成的传统旅游项目。(3)刺激类:指旅游者将体育刺激看作是享受,参与到生活中难以经历的、使人惊心动魄的体育活动,如蹦极、漂流、攀岩、野外生存等。

2.体育旅游的特性

体育旅游具有娱乐、健身、调节情绪的功能,也是对传统的观光旅游的一种充实。它既不同于体育运动也不同于传统旅游,由于二者的结合赋予了体育和旅游新的生机。

首先,赋予体育运动新的生机。第一,体育旅游是在户外进行体育运动,在野外的生态环境中进行有氧运动,既健身又健心,能缓解城市生活的压力。第二,运动中可以观赏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避免了室内运动和单一运动的乏味。

其次,赋予旅游新的生机。有人戏称旅游就是“上车睡觉,下车看庙”;还有人感叹旅游景点雷同,再不去第二次等。而有了体育运动的参与,旅游就不局限于此了。一方面,它极大的丰富了旅游的节目安排,使旅游过程变得轻松。另一方面,与以往旅游团队成员互不往来相比,体育旅游由于需要旅游者的共同参与,从而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团队气氛,这将极大地加强旅游的愉悦身心的效应。再者,与仅限于观赏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等不可重复的旅游方式相比,参加体育旅游的消费者更加注重观赏比赛和参与的乐趣,使旅游行为可不断重复。

二、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基础

1.消费方式的改变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体育消费支出已成为可能。特别是文化娱乐消费水平提高较快,我国1997年~2007年全国居民文化体育消费指数率增长率为6.1%,最新统计表明:我国城市居民每人平均参加体育活动4.54项,到体育场馆90%的消费者一次花费在50元~100元,2007年全国居民用于体育用品支出几乎位于日常基本生活费之外重要消费支出的第二位。我国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方式在过去的10年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西安体育学院调查,到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中实物消费占60%,劳务消费占40%(发达地区),劳务消费的比率远高于10年前,这说明消费者去体育场馆次数增加,外出体育休闲、旅游的次数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增加了用于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消费,而且已出现体育旅游消费活动。

2.市场需求急剧膨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旅游市场急剧膨胀,国际市场逐步扩大,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接待人数均名列世界前列。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休闲方式消费观念也发生着极巨的变化,人们不再满足于看电视、聊天、串门、做家务等传统休闲生活方式,活动内容逐渐丰富。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休闲生活的必选项目之一,国内旅游发展十分迅猛,特别是1999年9月我国实行了新的节假日办法,延长了“五一”、“十一”、“春节”的放假时间,由此兴起近年来假日旅游的火爆场景。

就参与活动内容来看,旅游者不只局限于走马观花式的传统旅游方式,开始参与一些能够促进身体健康,恢复体力精力,加强体育锻炼意识的体育旅游项目,如登山、游泳、滑雪、观看大型比赛等。体育旅游的消费观念已深入人心。鉴于此,国家旅游局将2001年的旅游主题定为“体育健身游”,以丰富多彩的体育旅游项目满足不同类型消费群体的需求。随着2002年韩、日足球世界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将会极大促进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并激发广大国民更强烈的体育旅游消费需求。

三、我国体育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1.“需求递进”与“个性满足”相吻合

体育旅游作为旅游的分支已成潮流。需求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出发点。旅游需求是人们从事一切旅游活动的出发点,能够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人类的需求具有前提性、递进性、能动性和永恒性。这一点同样适应人们的旅游需求。换句话说人们的需求(包括旅游需求)是永不磨灭的,不断变化,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去激发人们从事某一些活动获得个性满足。

人们的旅游需求与体育旅游的满足能力相吻合。现代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身体活动方式,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游山玩水、观光游览,而是追求人与自然的融合(自然、环保、生态、健身)和人对自然的挑战(积极、勇敢、愉悦、刺激),以达到回归自然,增长知识、健身、娱乐、消遣、休闲、冒险等新、奇、异多种目的。而体育旅游作为人们在余暇时间为达到返朴归真、释放压力、寻求刺激、冒险、健身等多种目的所进行的各种身体活动方式,以其活动主体的自选性、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以及活动效应的综合性等特点,而具有其它文化形式所不具备的最广泛的“社会亲和性”满足了现代人的这一需求。

2.体育旅游成为新世纪中国体育的新时尚

在信息社会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21世纪的体育与20世纪的体育相比,更加注重娱乐与健康、休闲与放松,更加注重主体需要。人们对体育的需要同样具备前提性、能动性、递进性和永恒性,亦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的体育必须转型完成两个根本性的转变即从强调体育为政治服务转向体育既要服务于政治,又要服务于大众;从强调体育的竞技价值,转向“娱乐、休闲、放松、健身”的双重价值取向,同时必须重视接受主体的需要,满足其身体与精神的双重享受。体育旅游以其独具魅力的价值,博得了人们的青睐,试试用以下公式来说明:传统:体育——锻炼——发展体力(体质强壮)——做用于物质生产——财富。未来:体育——体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身心健康)——作用于知识经济——财富。

这种情况足以说明人们对于体育追求不再是只满足于身体强壮而是追求一种更高、更深层次的目标——身心健康,体育旅游的出炉引导了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潮流。

3.体育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体育旅游的发展必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瑞士洛桑曾对欧洲几个发达国家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体育带来的经济效益仅占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1%~2%,对旅游业的贡献则在4%~5%之间。这不难说明体育与旅游的完美结合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1994年以来,中国体育旅游收入每年以30%~40%的速度增长,2000年,中国体育旅游的收入约占全国旅游收入的十分之一。2001年五一黄金周宁夏的金水园度假村举办了摩托车追逐赛、沙排赛和航空航模比赛吸引了大批游客和千余名车手和车迷,由于体育旅游的介入,宁夏旅游局统计,黄金周前4天,宁夏各大景点已经接待游客超过28万人次,门票收入超过522万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50%以上。根据美国经济学家R·F卡恩(kahn)提出的乘数理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不仅给本行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会拉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4.世纪之初中国体育旅游面临的机遇

北京申奥成功给北京乃至整个中国带来了无限商机,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成功运作才能带来无限商机。据统计,在奥运会准备期间,每年旅游者可以增加20%,旅游收入每年增加20亿美元,7年就接近140亿美元的收入;奥运会期间再增加100万人,收入约50亿美元。因此,由于奥运会增加的旅游收入就达190亿美元。从已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来看,这个数字还可能是保守的。中国地大物博加上多姿多彩的民族特色文化和丰富多采的旅游资源,其体育旅游产品开发所能带来的收入必将是空前可观的。

四、我国体育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完善体育旅游法律、法规建设

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公共服务,通过规范体育旅游市场竞争秩序,规范体育旅游企业和经营者经营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体育旅游良好的软环境。体育旅游具有参与度高、专业性强等特点,尤其湖州体育旅游的主打项目水上运动和极限运动带有刺激性、挑战性和危险性,在这些项目的经营上,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建立经营者及导游的资格审查制度;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对体育旅游的设备进行不定期安全检查,同时还要大力宣传,增强游客的安全意识。在项目设计和组织中更要精心设计、规范操作,使游客放心,必须在确保体育旅游者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前提下发展体育旅游。

2.制定体育旅游发展规划

要把体育事业和旅游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是和2008年奥运会结合起来,以现有的旅游景点为基础,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优势,制定体育旅游发展规划,包括年度计划、五年计划和长期规划。制订规划要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建立统一的体育旅游市场体系。

3.体育和旅游部门协调,促进体育和旅游产业共同发展

体育旅游是体育和旅游交叉的事业,体育旅游中的体育活动,旅游部门没有专业方面的管理能力;体育旅游的游览部分又不在体育部门管理范围。由于从属于不同和管理部门,有可能出现扯皮现象,造成体育旅游资源得不到充分有效地利用。这就需要体育部门和旅游部门协调合作,在需求与资源之间架起沟通和平衡的桥梁,共同推动体育旅游的发展。

4.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培育体育旅游消费者

体育旅游经营者和政府有关部门要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加强人们体育健身的意识,让体育健身成为更多人的自觉行为;宣传体育旅游这种新兴的旅游形式,让人们更多的了解体育旅游;对各种体育赛事旅游做详细地报道,增加体育旅游的吸引力。特别是利用2008年奥运会,大力地、全方位地宣传中国的经济发展、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社会活动、旅游服务实施等内容,来提高中国的旅游品牌形象,扩大境外体育旅游群体。

总之,体育旅游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文化现象,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一项重要项目,并有着巨大的旅游市场。开发体育旅游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我国旅游业在加入世贸组织和全球化浪潮的氛围中,面临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正视挑战、合理规划、统筹安排,深入研究体育旅游,适度开发不同档次的体育旅游产品,将体育内容融入旅游领域以达到1+1>2的效果,以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做最大的赢家。

参考文献:

[1]童丽平: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J].体育文史,2000(8)

[2]常华军:我国体育旅游现状及前景浅探[J].体育文化导刊,2

德育开题论文范文2

长期以来,教学条件差、学生基础差、半日制学习、因训练比赛经常缺课、学习时间有限等等,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体校学生学习成绩差,越来越远离书本,甚至厌弃学习的状况。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我想首先要从课程开始,课程改革给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机遇。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动态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本文试图就这四个因素在体校语文课程中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力图形成一个科学、高效、良性发展的有机生态系统。

一、树立大教材观,让教材活起来

长期以来,我国采取的是一种集权式的课程管理体制,它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地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差异。带来了学校被动办学、缺乏个性、少见特色等弊端。目前多数体校用的是全国统编教材,但是对体校学生来说,全国统编教材难度较大,跟体校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缺乏针对性、亲和力和吸引力。

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但我们往往做不到。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从教材开始。这就要求教材具有灵活性。教师要在掌握学生实际情况(如知识基础、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重组。并对课程的难度以及讲解进度加以调整,以使每个学生获得能力范围内的最大发展。教师要非常熟悉学生的情况,并善于处理教材、变通教材。如: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内容进行增删。将已经陈旧的、不切实际的内容删掉,而增添一些现代或未来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性的知识和最新的科研成果。丰富现有的内容,社会热点、家庭生活都可以进入教材的视野,从而使课程内容具有时代感、亲和力和吸引力。作为体校的语文教学,在降低难度的同时,特别是要把体育信息和体育文章充实到教材中,以增加学习的共鸣点和兴奋点。

同时,为了对每个学生实现最好的促进,同一门学科可以有“基本教材”和“附加教材”。基本教材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部分:附加教材则是基本教材的提高和深化,学习成绩好、学习能力强而又有强烈学习要求的学生,可以选择这部分内容。

二、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要丰富、完善自己

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他本身也是一种独特的课程资源。睿智的谈吐、丰富的社会阅历、广博的文化知识。真诚细致的人文关怀、独到的人生感悟……都是学生终生受益、用之不竭的精神资源。教师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所以,有人这么说:“一个教师就是一本教科书。”现代语文教师的教育职能已不能囿于课堂教学和教授课本。他应是语文课程的开发者。是学生学习资源的发现者。同时,还是现有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的遴选、鉴别者。

作为体校的语文教师。要积极学习体育类知识,虽不能达到精通专业的程度。但一定不能是外行:要尽量多地了解体育信息,并对体育现象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从而有限度的实现语文课程资源的体育特色。

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激发出学生潜在的学习积极性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认为,体校语文课程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必须围绕体校特色。从体校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找准切入点、兴奋点。通过广泛地开发课程资源、灵活地利用课程资源,从而充分激发出学生潜在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不仅和老师一样是开发和利用语文学习资源的主体,学生本身还是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语文学习资源。学生的先前经验、家庭背景、个人特质、兴趣爱好、情感态度都是课程资源。课程的宗旨,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课程资源的开发也一样,要针对特定的学生群体。具体地说,要从学生的知识、能力、习惯、兴趣、爱好和已有经验出发,从学生的个体发展、智力发展、身体发展及存在问题出发,来确定目标。并组织实施。

体校的学生爱好运动。运动场上敢于拼搏,很有团队意识。为人热情开朗、活泼大方、讲义气:体校学生有独特的跟队训练经历、较为专业的运动知识、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非凡的成败得失的感受。这些应是语文课程资源库中最宝贵的最鲜活的最亮丽的那一部分。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这一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价值,从而激发出学生潜在的学习需求和主动意识。

四、整合学校活动。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是课程活动的舞台。使课程活动的大环境,是课程资源最为集中的场所。这里的学校资源主要是指馆藏资料、校园建设、校园文化氛围、各类活动以及教师敬业精神、学生学习态度等。

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手抄报比赛、知识竞赛等:学校要具备良好的教学条件,如:图书馆、电教室、校园网、完备的教学用具等;学校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例如:宣传栏、报廊、各种标牌等等;学校要出台激励学生学习的制度,以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这些都蕴涵着富有教育意义的课程资源。“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有一个良好的大环境。不上进都是一件困难的事。

德育开题论文范文3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问题;解决办法自古以来,农业都是我国的根本,农村人力资源也是我国人力资源的主体,凡是人力资源丰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较好的地区与国家,其经济发展水平一般较高;而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地区与国家,一定受其人力资源质量及开发利用率的影响。在我国,农民的身体素质、知识素质和科技素质相对较低,农村的人力资源远远不能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迫切性。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整体素质不高

我国仍然是个农业人口大国,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在全国总人口为13.7054亿人当中,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0.32%。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各种教育程度的人口,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5876亿人,占总人口的26.78%;文盲人口5466万人,占总人口的4.08%,而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农民,大量的青壮年农民没有接受职业技术教育。

当今的农村人力资源中能够掌握农业种植技术,懂得合理开垦土地,根据不同农作物所适应生存环境的不同特点来选择土地进行种植的人才资源是非常短缺的,越是贫苦的农村这种情况尤其严重。在大部分农村地区,有文化知识的人才绝大多数转移到了非农业产业或外出工作,长期留在农村的基本上是文化水平偏低的农民,城乡之间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农村劳动力数量巨大但素质偏低,以及城乡之间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层次结构上的差距,这些现状必然会给中国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二)政府部门认识不足,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程度不够

制约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部分政府官员在思想上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认识不足。我国早在2007年就已《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见》,但大多数地方干部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招商引资、圈地征地等事项上,盲目追求GDP的增长,偏重物质资本投入,没有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关系,忽略了挖掘农民内在潜能、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正是由于政府对待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关的政策和待遇没有落实,一些初、高中毕业的农村青年闲置在家,由此导致人才短缺和浪费并存的现象,未能充分地调动农村现有人才的积极性。某些地方政府即使实施了农村人力资源的培训,也仅是为了完成上级所部署的任务,致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流于形式。不难预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如果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滞后,是很难成功的。

思想决定着行动,只有各级政府官员在思想上真正意识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尽快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上议事日程,才能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动,人力资源开发存在制度障碍

劳动力作为生产力中最关键的生产要素,只有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充分结合,才能发挥其作用。人口流动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可以促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充分组合,能够发挥人力资源的高效配置,从而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目前,农村劳动力流动存在盲目性,农民外出务工的信息大多来自亲朋或打工先行者,劳务供求信息严重匮乏,导致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滞留在民间的自发状态上,从而制约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另外,户籍制度作为国家的行政管理手段之一,虽然在户口迁移、暂住人口、实行居民身份证制度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对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起到很大的负面影响。

如今,我国城乡差距还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大部分农民工在户籍制度、医疗制度、受教育及就业制度上受到歧视性制度和不公平的政策待遇。同时,农村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不高,特别是在收集和劳动力供求信息、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以及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都很薄弱。

二、解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研究办法

(一)转变农民思想观念,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环境

观念影响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决定着农村人力资源作用的发挥,是农村经济发展和保持稳定的基础。抓好农民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提高农民的思想意识,其重点要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意识和现(下转第60页)(上接第58页)代文明意识,引导和教育农民提高知识、科技水平,加强农民的创新意识,转变农民因地理条件而形成的守旧思想,树立起市场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从而使解放思想,优化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与农村的全面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要各方联动,营造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引进并留住优秀人才,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良性循环。

(二)发展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

加强教育和培训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提升农村人力资源质量及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基本手段。加大对农村新增劳动力的岗前培训,坚持先培训后就业,保证新增劳动力的基本素质,同时,也能大大提高农民个人收入,对培养新型农民,加快新农村建设步和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增长都具有战略性意义。

第一,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缺乏熟悉农村、农民和农业的高级专门人才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在培养和提高农村人口基本素质,特别是扫除文盲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国家、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努力办好面向农村的农业方面高等教育,为农业和农村培养更多精英人才,这是支撑和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第二,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培养新型农民。以“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为方针,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训要根据农民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的实际需要组织内容,要适应农村、农民的特点, 立足于让农民听得懂、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灵活多样地进行培训,尤其要以“一技一训”和“一业一训”为重要形式, 不断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 提升农民职业技能。此外还应加大对农民的思想道德、民主法制等方面的教育, 增强农民综合素质, 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

(三)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发挥其主导作用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宏大的工程,要以农民为主体,动员全社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上,国家应制定各种有利的政策,并将其纳入工作议题。

第一,各级政府应给予政策、制度和资金的支持与保障。根据实际研究制定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方针、政策、实施规划和管理办法,落实具体措施,实现开发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

第二,增强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取消各种有形和无形的限制,提供各种优惠条件,吸引人才投身于农业发展,为农村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文化和科技环境,确保农民的知识、技能得到及时更新。

德育开题论文范文4

关键词:心理资本理论;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辍学问题

一、心理资本的内涵及发展

心理资本简称PCA(PsychologicalCapitalAppreciation),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是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一种核心心理要素,是促进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心理资本”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997年,经济学家Goldsmith、Veum和Darity用“心理资本”表示人们对自我的感知、对工作的态度、伦理定位以及总的生活观点。2007年,Luthan、Youssef和Avolio又对心理资本的内涵进行了修订,认为心理资本是指“个体的积极心理发展状态,其具有如下特征:(1)有信心(效能,efficacy)以采取和诉诸必要的努力在挑战性任务中获得成功;(2)对于现在和未来的成功采取积极的归因(乐观,optimism);(3)坚定目标,必要时调整迈向目标的路径(希望,hope);(4)当陷于困难和逆境时,坚持不懈,恢复甚至超越常态(韧性,resilience)以获得成功”。由于希望、效能、韧性和乐观这四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组合起来就是HERO(Luthans,2012),因此也经常使用“内在的英雄(HEROwithin)”来概括心理资本这四个核心要素。

二、研究背景

目前,远程开放教育已经成为构建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随着教育的发展,辍学却一直居高不下,成为一个瓶颈问题。本研究对辍学定义为:在学校正式办理休学或退学手续,中止学籍或转到其他专业。在美国,大多数高校网络课程的辍学率在30%到75%之间(汪琼,2007:67)。在我国,以湖北电大为例,1999-2004年平均辍学率高达21.89%(陈林,2006)。可以说,高辍学率不仅对远程开放教育的招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也给学习者个人带来了一定的困扰。目前,关于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辍学问题的研究不少,但将心理资本理论结合辍学问题的研究较少。因此,对辍学问题从心理学角度来进行实践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辍学原因分析

通过心理资本微干预研究发现,心理原因才是导致辍学问题的根源,而外因只是导致辍学问题的导火线。因此,本文将结合心理资本的四个核心要素对学员的辍学原因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信心丧失诱发辍学念头萌芽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碰到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学习氛围的缺乏、学习交流的缺少,学习服务的缺位和学习获得感和成就感缺失等,这些原因会让部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无助感和沮丧感,从而诱发辍学念头的产生。效能是对自己的一种认知,如果信心一旦丧失,学员就有可能对自己进行自我否定,从而产生悲观的情绪并做出辍学这一消极的选择。

(二)情绪悲观促使辍学想法膨胀如果学习者心理素质较差,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就容易产生悲观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者就会为自己的辍学想法找各种各样的理由,一旦某个理由观点成立,辍学的想法就会日益膨胀。比如有些学员说“老师,我连英语的26个字母都没有认全,我怎么能够通过考试,还不如不读了。”如果任课教师听到类似这样的话,其实是学员在向教师发出一种信号。这个时候,老师一定要抓住机会,向学员展示成功的案例。通过案例和交流,缓解或者消除学员的悲观情绪,重拾学习的自信心。

(三)希望破灭导致辍学行为发生希望危机一般指缺乏三种构成希望的要件:目标、信心和鼓励者。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断遭遇挫折,不仅心理上不自信,情绪极度悲观,甚至反映在行动上也不再努力。有些教师会认为“这些学员自己不想读了,我有什么办法?”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老师多一份责任和鼓励,与学员多沟通联系,重新点燃学习者的求学希望。如果这时候连老师也放弃他们了,那么,这些问题学员就极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辍学生”。

(四)韧性缺乏引起辍学问题根源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发现一个有规律的现象。一般来说,第一学期新生的到课率最高,有时候甚至出现教室爆满的现象,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每个学期学员的到课率会逐渐的降低,最后甚至出现空无一人的状况。很多导学教师都集中反映辍学生的学习态度不行,有教师提到“给学员打电话,请他(她)来上课都不来。”这一点,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是深有体会。也就是说,学习者学习韧性缺乏,学习倦怠感增加从而导致到课率不高或缺席是产生辍学行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学员自身主观意识上对学习不重视,一切教学手段都等同于零。这样就会引发信心丧失、悲观情绪膨胀、希望破灭,最终导致辍学问题产生。

四、辍学问题的应对策略

考虑到辍学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学员自身,因此,在教育管理和教学过程中,管理教师、导学教师和任课教师对学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有效地预防,是促进学员“内在英雄”觉醒并改善辍学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提升自我效能1.提高效率“群体比个体更自信,且在决策上要优于个体”。因此,提高自我效能首先就要保证一定的到课率,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获得学习的方法,从而增加继续学习的信心。其次是提高课堂效率,也就是说要让学习者在课堂上具有一定的学习获得感。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的首因效应提到:“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因此,任课教师上好第一堂课至关重要,学员对任课教师的认同感也直接影响学习者的课堂效率,而课堂效率的提高将会帮助学习者提升自我效能。2.降低失误首先是降低答题的失误率。很多学员在答题时,总是觉得答案似是而非,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导致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员没有把题目真正地融会贯通。针对这一现状,学员要把重要的知识点精读并领会,次要的知识点熟读并了解。同时,在做题的时候进行细细揣摩和比较。另外一种失误是由于粗心引起的。有些同学在审题过程中,往往只看其一,不看其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除了要重视解题技巧和方法的讲解外,也要培养学员良好的答题习惯,从而避免因失误或者粗心引起的失分。当学习者战胜了自身的学习弱点,就能将自信提升到一定的阈值,并真正发挥自己的效能。

(二)培养乐观心态1.循序渐进任何学习都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渐进过程,不可能是直线上升的。远程开放教育学习有时候也会进入平台期。以英语学习为例:60天里每天学习1小时的效果肯定要比10天里每天学习6小时的效果要好很多。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学习者要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个公认的观点认为:“乐观是对生活有积极预期的跨情境整体倾向”,乐观的心态会让学习者用更为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学习中碰到的任何困难和挫折。2.调整心态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在求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两种心态:第一种是盲目的自信,觉得自己基础不错,学习上肯定没有问题;第二种是过度的自卑,觉得自己再努力也肯定学不好。两种极端心理却导致同一种学习现状,就是消极被动地对待学习。其实这两种心态都不可取,学习者一定要用积极的心态来对待学业,只有心态调整好了,学习起来才会有明确的方向和强大的动力。

(三)开发希望值1.确定目标希望更多的是一种积极的认知思维状态。学习者在确定目标的时候可能会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确定一个行之有效的学习目标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不妨让学员根据课程特点为自己量身定做一份切实可行的“必过计划”,从而确立自己该门学科的学习目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员不同的学习能力布置分层次的学习任务,让学习者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学习任务的认领。一旦学习者学习目标明确,他们的学习进度就能跟上,学习的心态也能调整到最佳状态;同时,通过学习任务的有效习得来进一步开发希望值。2.克服困难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面临不少的“拦路虎”,如果这个时候,学习者能够尝试“也许会有效”的替代路径,那么个体的希望就会维持下去,甚至增长。比如有些学员因为单休的原因周六不能到校参加学习,因此在教学安排上,教务管理部门尽量把课程安排在周日;教师也可以将教学过程录制下来,方便学员在家里进行学习;如果条件允许,同步开设在线课程,让学员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参与课程的学习。只要这些替代的学习方式有成功的希望,就会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并促使希望向正面方向发展。

(四)发展学习韧性1.坚持不懈学习的意志力很重要,很多学员就是因为坚持不了才会产生辍学的想法。首先是学习过程的坚持。一个人的坚持也许很难,但是一群人的坚持就没那么难以面对。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习者一旦辍学,就很少能继续完成学业,因为没有集体的希望值作为支撑。因此,一旦学员出现厌学的情绪,导学教师一定要做好其思想工作,告诉他们:“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其次是考试过程的坚持。有些学习者每到考试,就会因为准备不充分或者内心胆怯而临阵脱逃。所以,教师除了加强对学习者的教学支持服务外,也要做好考试管理工作。要让学习者真正明白:考了,也许过不了,但不去考,肯定不会过。成功的路上没有捷径,只有不懈的坚持和努力。2.对症下药部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三种心理症状。第一种是压力症,觉得自己考试总是通不过,既没有面子也浪费时间,还不如不学了;第二种拖延症,工作太忙,家务太多,孩子功课要辅导等等,总是给自己没时间学习找种种借口;还有一种是焦虑症,在考试前乃至考试时,总是感到很紧张,结果导致考试时脑子一片空白,本来记得的也都忘了,碰到新题目更是一筹莫展。Gorman(2005)认为:“基于关系的资本和个人的作用可以加强韧性,能发现和培养自己的才能并找到可以支持自己的有效导师的人,更有可能具备韧性和取得成功”。因此,在对症下药的过程中,老师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首先,教师要做好心理辅导,告诉学员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和他人和面子无关。其次,对于拖延症的学习者,要做好学习过程的督促工作。再次,在学习的每个阶段,任课教师都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员提问和讨论,把所有的困惑和疑点在第一时间得到解答,从而缓解学习者的内心焦虑感。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充分把握学习者的学习心理,及时和学员进行沟通,通过对症下药这一有效途径来发展学习者的学习韧性。

德育开题论文范文5

(一)乡土课程的概念

所谓乡土课程,是指“ 在学科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范围内,结合学校所在地方的实际和特点而编写的课程”。如乡土文学、乡土历史、乡土地理等。通常由学校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人员编写,内容主要是本乡本土的地理环境、文物史料、生产状况、文化设施、物产交通、内外贸易以及工农业发展的新成就等。有利于教学紧密联系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有利于学生树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爱国主义思想。近年来越来越重视乡土课程的编写,而乡土课程编写的目的则是使本乡人熟悉本乡事,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立志为家乡建设出力。

(二)中小学乡土课程的概念

小学、初中本是九年义务教育自然连接的两个学段,但其各自为阵、相对封闭的办学格局导致了弊端日显的“ 衔接障碍”和学生成长人为的“扭曲之痛”。为了促进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使新课改在农村中小学得到有效实施,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小学乡土课程,在中小学乡土课程中增加联系本地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实际的教学内容,对于贯彻落实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三)“乡土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概念辨析

所谓地方课程是指为了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的需要,由地方根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的需要,而开发设置、补充完善和改编,并由地方管理的课程,包含了乡土课程。而校本课程则是以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了学校的发展、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要开发校本课程,其中有一个很重要很丰富的课程资源是不能忽略的 , 那就是乡土课程。可见,乡土课程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既存在着联系,又存在区别。

1、乡土课程与地方课程

乡土课程与地方课程最显著的相同点:都是为了促进教材的多样性,使教材更适应不同民族、地区、学校和学生的需要。

乡土课程与地方课程的不同点在于:地方课程被纳入到整个国家课程体系之中,具有一定的法定地位,而乡土课程没有正是纳入到国家课程管理体制当中,只是在本学科内作些补充,没有纳入到国家法定地位。

2、乡土课程与校本课程

乡土课程与校本课程的相同点在于:都是弥补了国家统编教材的不足。

乡土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不同点在于:

(1)校本课程可以是乡土课程,但也可以是乡土课程以外的其它课程,而乡土课程编写的课程几乎是本土的,空间相对来说很狭窄。

(2)校本课程的设置只要不偏离学校这个中心,几乎什么学科都可设置,而乡土课程的设置主要是本土的历史人文和艺术。

(3)校本课程开发有一定的周期性,变化频率较快,而乡土课程一旦开发出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综上所述,乡土课程是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课程资源丰富,为更好的建设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提供了物质支持。乡土课程以其本土性特点,使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在实现传承地方优良传统的价值时有了可靠的根基和强劲的支撑力。

(四)开发和实施中小学乡土课程的价值

新课程改革的三维课程目标明确规定:课程应该培养学生三方面的素质,即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开发和实施中小学乡土课程不但具有这三个维度的价值,而且更有行动的催生意义。

1、认识家乡

认识家乡是开发和实施中小学乡土课程的基础性价值。我们学习乡土课程的首要目的就是要认识家乡。无论我们成就有多大,地位有多高,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现代青年都要认识自己的家乡,了解自己的家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家乡多做贡献,真正热爱自己的家乡。家乡其实是一个很神圣的名词,家乡是个大宝藏,我们要努力的开发这个宝藏。在这个宝藏中蕴藏着丰富的民间传说和民风习俗、桥梁民居街坊的演变、老城市改造的利弊思考、历史人文景观的开发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等等。

2、热爱家乡

热爱家乡是开发和实施中小学乡土课程的提升性价值。热爱养育自己的家乡是热爱祖国的出发点。很难想象一个对家乡没有感情的人会对祖国有深厚的情感,热爱祖国与热爱家乡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乡土是童年的“ 烙印”,因此,“乡土”这一概念,承载着一份对故土的依恋、一份回报家乡的责任,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内涵。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家乡的“一方水土”和“一方人”就是“乡土”内涵的具体所指。家乡辉煌的过去、灿烂的文化、名人的事迹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理应成为激发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思想情感的生动课程。

3、建设家乡

建设家乡是开发和实施中小学乡土课程的关键性价值。农村广阔优美的自然环境、古老的历史故事、优良的传统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都是乡土课程丰富的资料来源。乡土课程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生通过亲自观察、动手操作,增强了他们的能力,扩大了他们的视野,让今后学生有一种走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感觉,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关心家乡,自觉投身到家乡的建设中。

二、开发和实施中小学乡土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从课程环境看:乡土课程倍受冷落

事物能否受到人们的重视取决于两种价值:本体性价值和功利性价值。本体性价值是指事物本身的内在价值,功利性价值是指事物对于实现其他事物所具有的价值。乡土课程的编写更多的涉及乡土文学、乡土历史、乡土地理等,与学生的高考意愿相违背,乡土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不是很高。这些因素不仅制约着学生乡土知识的学习,也制约着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更制约着附着在乡土课堂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产生这种现象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

1、学校角度

在“ 应试教育”模式下,学校成了为分数和升学而较量的“竞技场地”。学校教学理应与社会息息相关,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的学校教育内容很少和本乡土文化相认同、相联系,编写的课程使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周围世界。

2、教师角度

在“ 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变成了按固定尺度铸造标准件的“陶工”。新编乡土课程以“育人为本”,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3、学生角度

在“ 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被变成按标准加工的“原件”。不得独立思考,不能主动探索,既缺乏独立性,又缺乏积极主动性,既丧失了生动活泼的天性,又失去了持续发展的潜能,并导致了创造力的低下,与时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格格不入。

(二)从课程开发看:忽视课程开发资源的整合

课程资源是课程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课程资源的整合既包括教师资源的整合,也包括学生资源的整合。乡土课程的实施与开发不能仅仅依靠一校之力,更重要的是必须采用合作开发的形式。这样既可以增强乡土课程开发的实力,又充分实现人力资源的共享,节省了人力、财力和时间。但一些学校急于形成“ 办学特色”,注重“名牌效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校本位思想。为了区别自己学校与兄弟学校,想尽办法开发出各种乡土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从课程设置看:课时设置短缺

1、课程设置短缺现状

新课程标准对教材提出了新的要求,乡土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 新”。表现在它精选了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 ,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与以往教材最大的不同是知识的难度,系统性有所降低。但目前存在课时紧张,负担过重,完不成教学任务的现象。

2、课程设置短缺的原因分析

受应试教育影响太深,把不列为考试科目的乡土教学摆在可有可无的地位,让语文、数学等所谓主考科目肆意侵占乡土课程教学时间,有不少学校干脆不上乡土课。尤其在小学四、五年级,因为升学临近,安排的乡土史教学时间少得可怜。

德育开题论文范文6

关键词: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弈;保护;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12)04-0144-04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全球掀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我国以“两大工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和“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工作全面展开,各级政府和机构纷纷投入到保护行列中来。当前,国内外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的相关研究非常多,但将博弈论运用到其研究的相关文献较少。牟维、李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博弈探索》一文中以一个新的视角——将个人效用数字化,主张在制度设计的过程中利用博弈理论将个人意识与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结合在一起,解决其保护问题;王巨山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三方行为与博弈》中对政府、遗产保有者和社会职能机构的多方参与进行博弈;林鸿熙在《基于进化博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运用进化博弈论,研究管理者与使用者在长期演化过程中的策略趋势,继而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等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的相关文献中,诸多文章承认传承人和政府的重要地位,物质文化遗产的体现性决定传承人在其参与中的主导地位,其物质性和保护的实体性快,定了政府在保护中的领导地位。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其所保护的遗产是非实体存在,是具有活态性和无形性的文化传统,是共同体、群体的一种生活方式;其载体则是社会化的个人。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政府、旅游企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者这三方都对应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以湖南湘西地区为例,探讨基于博弈理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问题。

二、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运作模式的博弈分析

在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的博弈过程中主要包括三类参与主体:政府监管机构、继承者和旅游企业。图1描述了三类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链,其中X1、X2分别为政府监督机构和社会职能部门所获得的非遗保护的信息,0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这其中存在政府和市场机会损失的问题,导致政府和旅游企业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都只是一种断面信息,并且落后于真实进度,但是两个部分的影响却是非常大的。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收益既有显性收益也有隐性收益,且隐性收益不能被货币化衡量,所以在保护过程中,保护既得收益决定了三方参与者的角色和策略选择。

(一)旅游企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传承人保护的博弈分析

旅游企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与传承人之间存在博弈行为,这些旅游企业的合理开发与过度开发策略对非遗传承人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当旅游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时,为了使投入的成本尽早收回会对传承人采用一系列经济诱惑,使之渐渐漠视对非遗的保护。

设A为开发湘西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企业,B为该非遗继承人,在非遗旅游开发中,A有两种选择:合理开发与过度开发,即保护与不保护;B也有两种选择:保护与不保护。现做如下假设:(1)如果A和B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保护开发时,所得的收益分别是R1、R2;(2)如果都不保护时,所得到的收益分别为L1、L2。进行保护时,由于生存发展环境的改善使其利用空间缩小,束缚条件增多,这样往往会使投资会大于短期内所得收益,所以R1

我们首先来看A的决策情况,假定B选择传承保护,那么A选择合理开发时的收益为R1,过度开发的收益为L2,由于L1>R1,所以A的最优策略为过度开发;很明显,当B选择不保护时,A的最优策略仍然是过度开发。同理,无论A的选择哪种决策情况,B的最优决策都是不保护(L2>R2),因此,(过度开发,不保护)就构成了博弈的一个纳什均衡,(L1,L2)就成为相应的均衡收益,即形成了典型的“囚徒困境”。

(二)传承人保护传承与相关政府干预管理的博弈分析

政府作为具有强制力的公共性组织,其保护遗产流失都是通过政策制定和实施来完成,特别是外部低效益的非遗文化,市场失灵的几率很大,这种市场失灵就给政府的管理和监督提供了机会和理由。所以,相关政府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者之间存在一个博弈。这种博弈属于一种监督博弈模型。这个博弈的参与人包括政府和传承人。政府的纯战略选择是管理与不管理,传承人的纯战略选择是传承保护与不传承保护。

图3概括了对应不同的纯战略组合的支付矩阵。这里,a为政府应得收益,b为支付政府收益后传承人所得收益,c为管理成本,f为传承人不合理保护而应缴的罚款。

假设c

(三)政府监督与旅游企业保护开发的博弈分析

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旅游经营市场中的监督活动是政府管理部门与旅游企业之间利益相关的博弈。企业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在政府不监督的情况下,一般将在非遗文化保护问题上采取非合作博弈,即双方之间并不趋于共商合作、共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个博弈当中,假设政府有两种选择:管理式监督和转让式监督;旅游企业也有两种选择:违规利用与保护性开发。假设政府选择管理式监督的投资收益为G,选择转让式监督的收益为z,在信息不对称因素的影响下,由于政府不可能估测到何种模式的经营能够确保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的保护与开发,再加上政府对旅游企业在获得开发权之后是否会对非遗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的信息也同样缺乏充分的了解。因此,我们就又可假设旅游企业违规开发所能带来的外部成本为W(即包括自然破坏所产生的成本损失和人文因素导致的成本损失)。实践中,如果在政府实行转让式监督之后企业合理保护开发,政府所得收益便为Z,否则为Z~W。为应对政府的行为选择,旅游企业一般也会通过自己的行为选择方式来处理自身对利益的安排:一是违规利用进而获得较高收益D,二是合理保护开发而获得合理经营收入H。由于博弈过程中,所有行为主体的策略选择均是理性的,因而实践中政府选择转让式监督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便是转让式监督的所得一定大于管理式监督的所得(即Z>G),既然如此,我们假设Z>G,同理分析D>H,该博弈模型如下图4。

实践中,如果政府选择管理式的监督解决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则博弈结束,政府能获得收入G,而此时假设旅游企业无法进入该开发领域,所获收益为0。不过当政府选择转让式监督模式时,旅游企业开发商便会获得自己的选择机会:合理保护开发与违规利用;在此种情况下,如果合理保护开发则双方都能获得一定的收益,皆大欢喜;如果违规利用,则政府的损失为W,显然,政府选择转让式监督之后的收益大小取决于W。也就是说,如果Z-W>G,那么政府会选择转让式监督,则在此种状态下,因为D>H,旅游企业的最优选择是违规利用。如果Z-W

三、基于博弈论的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对策

上述三方之间的相互博弈取得的最优策略,能够帮助我们预见到各种行为可能导致的结果,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这些结论对我们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非遗保护与社会各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社会各界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承担一定的责任,如何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使得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规避保护中的风险,实现保护开发的切实条件,下面根据博弈分析,对传承人、政府、旅游企业的行为提出几点建议:

(一)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加强合理有效的管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被称作人类记忆的背影,这些经历了上千年沧桑记忆的宝贵文化,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创造力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文化宽容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它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合理的保护和开发是很关键的。因此,在进行湘西非遗开发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增强旅游企业、游客以及传承人的非遗资源保护意识,进行其有效的开发和保护。

1 政府应制定适当的参与措施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行政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参与,对于一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健康、有效的传承,必须加强对当地行政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同时也需要通过政府来组织开展多途径的保护开发教育,使当地居民能够参与到湘西文化的建设中。例如,开展以宣传湘西非遗保护为主题的文化活动,让当地人更多的了解自身的文化,提高居民素质,增强文化信心。

2 必须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属地合理的承载力和容量

旅游业对湘西非遗资源的开发会导致旅游者的大量来访,这不可避免地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归属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带来的影响。我们从旅游企业与传承人的博弈可以发现,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不会主动保护可贵的非遗资源的,这种情况势必会导致旅游开发过度或者旅游活动量之大超过了目的地的承载能力,使之环境受到严重损害。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可以建立适当合理的行政管理制度,对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传承人、文化建档、维护和跟踪等内容以制度的形式规范起来,为排除规范中的非遗资源受到侵害和防止可能之侵害。首先,必须对传承人和旅游企业制定合理的税收制度,以最大承载力和容量为尺度进行等级划分,过度越级的将缴纳成倍的税收,以此提高传承人和旅游企业的保护意识,对非遗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其次,必须对损害额和侵犯行为所得利益进行预算,根据不同损害情况,借助法律手段对其进行利益所得中的30%-200%进行赔偿,损害严重者将承担法律责任,这在一定程度内也能避免承载力过度和容量过大的情况。

3 有计划地进行标准的培训和保护知识的宣传

湘西相关政府需要建立系统的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人员的培训体系,以及文化利用标准的培训。定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环境变化态势,再邀请知名专家进行保护方法的指导,组织学习国际、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趋势、新动向及成功的经验与方法,以及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以此提高正确保护利用的能力。另外可以通过网络授课的方式,对专业保护的知识进行宣传和普及。

(二)提高传承人传承保护的积极性,增加其自豪感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进入衰亡的高峰期,同时,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问题。与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绝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靠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这些掌握着传统技艺的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绵不绝的核心与纽带,而现在许多领域,传承人的确立本身已成为瓶颈,所以社会各界更应该高度重视对传承人的认定和保护。

1 借助政府的力量给传承人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的帮助

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帮助,能够激起传承人的传承热情,使他们能够积极地把自己的技艺传下去,增加其传承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营造积极热烈的文化氛围。同时这种社会的肯定对年轻一代也会存在一定的影响,创造新的节目,适应年轻人的口味,既保持传统的演出方式又有新的内容,方便年青一代接受,增加社会关注度,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与开发。

2 适当将部分传承文化纳入课堂教育

传承非遗文化对各中小学生也有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学生通常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保护意识和好奇心,而且对于课堂老师言传身教的知识非常重视也非常信任。我们可以将学校设为传承的重要阵地,政府可以鼓励学校开设民间文化课程,致力于非遗文化在青少年中的宣传和推广。根据不同的发展状况,选择恰当的时期一步步将非遗文化引人到课堂教育中,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以及快速的学习能力,使之激起对传承的热情,并从中选择重点培养对象,从而加速了文化的推广,也达到了传承的目的。

(三)加强政府监督力度,增强政企合作

根据政府与旅游企业的博弈分析,如果运用管理式监督的模式来经营湘西非遗资源,一般就更需通过传承人的力量来促使对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但此行为在现实实践中是无法真正实现的。所以,在实行转让式监督的背景下,由于只有确保旅游企业合理的保护开发,政府才有可能会获得持续的收入,同时也不至于破坏到非遗资源。因此,为了引导旅游企业进行合理经营,也就必须借助于外部的力量来约束其具体的行为选择:

1 明晰权责,设立奖励制度

政府应明确规定旅游企业经营的责任和权限,并设立相关名誉与实物奖励制度,提高旅游企业的积极性,切实保证湘西非遗资源达到保护与利用的双赢局面。

2 规范惩罚制度

针对传统意义上的惩罚性措施,主要包括拘留和罚款,需要制定统一的严格使用标准,坚决避免粗放型惩罚。对违规的人或单位所造成的损害进行定量检测,以量化的形式标准化,再根据标准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惩罚,特别是对违规利用的旅游企业应加以重罚,以治理不规范的旅游市场,提高市场效率。

3 成立综合执法部门

综合执法部门可以帮助明晰权责,提高执法效率,当出现执法不严,监督不力时,无论是责任的承担者,还是监督者都将失去效力,切实维护湘西非遗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安全环境。

(四)旅游企业搭建“真实”文化舞台,促进非遗保护性开发

从旅游企业与传承人以及政府之间相互的博弈分析中,可以看出,旅游企业为了追求短期效益最大化,通常都是过度的开发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避免这种过度开发所导致的非遗产品消亡的严重后果,旅游企业应该审视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所能带来的长期隐性效益,重新认识该效益在企业的发展和建设中的巨大促进作用,为了获得更多更长期的经济利润,旅游企业势必要使湘西非遗产品的利用可持续的进行下去,必须克服短期高额利润的诱惑,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充分合理的开发好这项潜力十足的产品。

1 打造真实的文化旅游路线,娱乐性与教育性相统一

旅游企业需要创新文化旅游观念,以“分区发展、以点带面”的发展理念,打造文化主题路线。让游客通过亲自参与,以娱乐的形式短暂的学习这些少数民族的传统技艺,提高其了解的欲望,为游客对其文化有更多更全面的认识提供机会,唤醒游客对传统民俗民风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