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一般性原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核算一般性原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核算一般性原则

会计核算一般性原则范文1

随着我国新会计准则的不断推行,会计政策及实务操作也在不断调整变化,但在实际掌握贯彻实施新会计准则方面,我国大部分企业明显还有所不足,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样,众多电力企业对会计核算的重要性认识也存在不足,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仍存在着较多问题,因此,以下主要分析电力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对会计核算的影响,并探讨有效应对策略。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电力企业;会计核算;影响;应对策略

财务人员会计实务包括会计核算,所谓核算即事后对会计主体正在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反映和监督所采用的方法,构成会计循环的过程。高效准确的会计实务工作应遵循规范化原则、准确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和开拓性原则,作为会计核算工作为基础。而财务人员开展会计实务工作的主要依据是会计准则。针对电力企业而言实施新会计准则,对其利润、固定资产及所得税核算均有影响,故本文将通过对这几方面影响的分析,探讨有效应对的策略。

一、电力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一)利润核算方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是组成电力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部分,它主要包括非财务资产、正在建设中的工程等,而近年来,我国推出的新会计准则明显对其进行了调整,即一旦提取后决不允许再次转回,对于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处理电力企业必须慎重,避免其影响企业利润。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借款费用及接受捐赠资产的核算也有一定影响。它促使专项借款向一般性借款扩充,其实所谓专项借款就是专款专项,即专门针对某个项目实施的借款。电力企业在传统会计核算中,通常是在建设电力工程成本中进行该款项核算,以此实现其的资本化。新会计准则却允许一般性借款资本化,促使借款利息费用化逐渐降低,其资本化范围得以扩大,进而促进企业当期利润增加,相对来说,这种调整对大规模投资企业影响巨大。而在接受捐赠资产核算方面新会计准则的影响主要是,确认该资产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将其归入当期损益中。

(二)固定资产方面所谓固定资产即企业有形资产,其包括企业所提供的劳务和产品等,新会计准则中还将企业已使用一个会计年度或以上的有形资产归位固定资产。新会计准则要求以暂估核算法,对企业尚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但已经完工的电力建设工程进行核算,并将其核算结果计提折旧,待办理相关手续后,再进行原暂估价值调整,而不调整已计提折旧资产。

(三)所得税方面新会计准则通过计税基础概念的引入对所得税核算进行了补充,即企业无论负责或增产,均须根据计税基础计算并将其归入负责或资产所得税中,在会计核算中这项规定被要求严格执行,财务人员必须实时进行资产计算,这种全新的会计核算方式能够及时调整核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提供给准确的会计核算有力保障。

二、应对措施

(一)转变思想观念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电力企业经营状态发生改变,对财务管理要求越来越高。电力企业实行新会计准则的首要任务,是转变管理阶层和财务人员的思想观念,管理层是负责企业会计政策的主要对象,使其充分认识到新会计准则有效执行对会计核算的重要性,进而加大优化会计核算工作的力度。另外,电力企业还应积极转变管理模式和核算模式,通过集约式核算防范管理真空,提高核算质量及效率,避免经营管理风险。

(二)强化预核算实施电力企业会计核算中成本预核算是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其管理力度的加大,有利于对电力企业成本进行有效控制,进一步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在经营电力企业的过程中,通过对固定资产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强,可实现对电网运营维修成本的完善控制,促进资产运行效果及效率提升,进而避免现金流出,达到控制成本的目标。只有加强成本预核算,才能保证财务人员认真贯彻和执行新会计准则,最终提高成本管理和会计核算的水平与质量。

(三)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在新会计准则执行过程中,电力企业须积极修订会计核算制度及方法,以此来满足其提出的要求,此外,电力企业还应积极完善财务监督管理制度,从根本上促进会计核算按新会计准则开展。财务监督有效管理会计核算方法的手段,其能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确保电力企业准确有效的进行会计核算,提供给企业经营决策可靠的参考数据。财务监督管理效果要充分发挥,电力企业要提高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度,再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制度学习来增强财务监督管理意识,最终实现新会计准则在电力企业会计核算中的贯彻落实。

(四)加强会计核算政策完善会计核算管理是财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属于整个会计工作的基础,涉及到电力企业整个的生产经营及业务活动。确定会计政策,细化会计科目核算内容,使财务指标和资产信息二者得到统一,会计核算是一家对自身经营成果检验的重要手段,而新会计准则是会计核算工作开展的主要依据,所以,不断完善会计核算政策,是适应快速变更发展的新会计准则最重要的手段。电力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积极分析新会计准则中的各项规定,充分利用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规定,对会计核算政策进行优化,改善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进行相关政策的补充,对会计核算制度进行查漏补缺,发现制度的缺口及时完善,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使其政策的更加完善。

(五)选择科学核算模式电力企业应积极统一会计核算流程和制度,选择科学核算模式,对财务管理要素进行集中处理,加强会计信息记录。首先,一体化整合电力企业,保证财务核算数据的统一性;其次,梳理电力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统一规定会计核算流程,包括核算成本、售电量和资金等流程,使财务人员对企业内部数据按照标准的流程进行核算,为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统一性提供有力保障。企业财务管理要素的集中,是促进数据完整及时上报的重要手段,而统一会计核算流程,则是实现专业化会计核算的前提。最后,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搭建多层次会计信息管理平台,通过用友或金蝶等会计软件,处理会计核算所需财务数据,促进会计核算质量及效率提升。通过会计软件的灵活运用,有利于降低会计核算误差率,提高核算效率,进而保证核算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三、结束语

实施新会计准则对电力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利润核算、固定资产核算以及所得税核算三方面,从本质上来说,也就是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影响,故针对这一本质,选择科学合理的核算模式,不断完善会计核算制度和政策,健全会计监督管理制度,加强成本预核算执行力度,是保证会计信息可靠性和准确性的最佳手段。

参考文献:

[1]曹志干.浅谈新会计准则对电力系统核算的影响[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3):177-178.

[2]严华杰.新会计准则对电力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分析[J].中国经贸,2014(23):257-257.

会计核算一般性原则范文2

【关键词】出版单位会计核算特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文化、贸易和全球化》指出:“文化产业既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它能够创造社会财富,增加就业机会。它通过对原作进行加工提升其价值,并在生产和销售产品的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同时,文化产业为促进和保护文化多样性、保证所有人在文化面前人人平等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文化和经济方面的双重属性是文化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最特殊的性质。”出版业的产品既是知识的载体,又是传播知识的媒介,因此,出版产业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单位属于文化产业,自然也具有文化和经济方面的双重属性。

一、出版单位的行业特点

出版单位是一个集知识、信息加工的文化产业,是出版图书、电子音像等出版物的企业,是传播和积累科学技术、理论知识的社会精神产品,既有一般行业属性,又有意识形态特殊性。出版单位既有别于一般工业企业,又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流通企业,出版生产是一个独特的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加工销售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精神生产和物质产出的两重属性。一方面,出版物具有精神生产的商品特殊性,凝聚了人们从感性信息到理性知识转变的智慧,是知识的加工过程,具有精神生产和时效性较强的特征;另一方面,出版物同样具有普通物质生产的商品一般性,它的产生也离不开一般商品的物质产出过程。出版生产由编辑出版、委托加工生产两大部分组成。这个过程包括:选题策划—创作作品—组织稿件—审读加工稿件—装帧设计—印刷复制—装订—成品出版物—出版物商品销售—收回货款。一种出版物,只有完成从开始创意到收回货款一系列的程序才能实现价值的转换,达到传播知识、传播文化、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要的目的。

出版单位完成这一系列的工作流程,主要靠编辑人员、出版人员、发行储运人员和管理人员操作,会计人员是作为出版单位的管理人员介入到生产流程中去的。出版单位作为经营单位必须遵守和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但由于出版单位具有不同于一般行业的特殊性,其会计核算在稿费、编录经费、样品赠阅费、宣传推广费、存货跌价准备、加工商品及发出商品、生产成本、码价核算等费用、成本、收入计量和确认等方面均有自身的特点,所以需要以《新闻出版业会计核算办法》作为会计处理方法。《新闻出版业会计核算办法》既遵循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又符合宏观经济环境的要求,具有科学性的特点,是对《企业会计制度》的重要补充,两者应同时作为出版行业各单位会计核算和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的依据。只有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经营性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将陆续转制为企业。在转制过程中和转制后,都面临着如何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经营机制、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等问题。出版会计核算是根据出版行业的特点进行核算,为真实反映出版单位的经营情况服务的。

二、出版单位会计核算的独特之处

1.生产成本的核算特点

出版单位的出版物生产成本由直接生产成本和间接生产成本组成。直接生产成本主要由纸张、稿费、原材料、制版费、装订费、印刷复录费、出版损失等组成。间接生产成本由编录经费等组成。编录经费记录的是编辑人员的工资、福利、办公、差旅费、图书资料等费用,以分期摊销的形式转入当期相关出版物的成本。出版物的出版工序多,包括组稿、审稿、发稿、制版、装订、印刷复制等。印刷出版物又都是采取委托加工的形式,有时一种出版物的制版、封面印刷和内文印刷复制、装订等往往根据作者的特殊的要求不在同一工厂加工完成。加工费、稿费等成本项目常常是在出版之后才支付,甚至是已销售了的出版物成本项目可能还没有结算等等,这些特殊的出版情况,造就了出版业独特的成本核算特点。例如:为完整计算出版单位当期完工产品(出版物已入库、已发货或已销售)生产成本的各项支出,特别是已销售的情况下,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以及收入和成本配比原则的要求,以合同、付印通知单、协议工价、市场材料价、稿酬计算标准等为计算依据应计入生产成本但尚未支付或尚未取得结算发票的款项,记入新增加的“应计生产成本”科目中核算,这是出版单位特有的负债类科目。增加这一科目,解决了出版单位以往不规范的销售结转方式,使出版物总成本接近实际成本,使当期的收入与成本相配比,真实反映当期的利润情况。

2.费用的核算特点

出版单位对费用的核算,基本上按发生费用性质来分,不能反映单一出版物的费用进入编录经费核算,形成间接费用,按一定的标准分摊进入相关的出版物成本。可按总印张或总定价、总出版字数、盒数、总印数等一种或多种方法组合进行分配。由于出版单位出版的产品都是新产品,而且年内出版的数量是不均衡的,因此出版单位也可采用1~11月份按计划定额分配,全年实际编录经费减去1~11月累计已分配数后的余额,在12月份一次分配完毕。“编录经费”这一科目也是出版单位特有的。其性质类似于一般企业的“制造费用”,但总编辑及总编室、设计、校对、绘图、印刷、材料等人员费用列入期间费用,不在“编录经费”中核算。

发行销售方面的费用进入营业费用核算。同时也对宣传推广费作出规定:对委托有关单位协助进行出版物的宣传推广,可视同委托代销方式按合同规定以推销出版物总定价(码洋)的一定比例支付宣传推广费。

行政管理方面的费用进入管理费用核算,独特的地方是:在管理费用科目中根据出版物的特点,增设“管理费用—出版物提成差价”子目来核算存货跌价准备。出版单位的存货,不像其他行业一样根据期末的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情况在年末计提或冲回存货跌价准备,而是根据库存出版物实行分年核价,按规定的比例提取存货跌价准备。另外由于出版物与一般商品在时效性上存在很大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价值会逐渐降低,有的甚至会变为一堆废纸(废品),因此出版物的报废情况比一般企业也就多得多了。针对这一情况,《新闻出版业会计核算办法》特别规定:出版物经审批报废时,应按报废清单设置辅助账。再销售时,其收入在“营业外收入”科目中核算,这一情况在其他行业是没有的。

3.出版物销售的核算特点

出版单位的销售核算主要是出版物的销售和其他产品的销售。产品的销售过程是价值的实现过程,是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过程,也是保证出版单位再生产的重要条件。只有将出版物尽快地销售出去,收回货款,才能补偿生产经营中的耗费。其会计核算特点是:

(1)增值税的核算。国家对出版行业图书销售实行了优惠政策,销项税率为13%,生产成本的进项税抵扣税率为13%或17%。

(2)折扣率的核算。为了促进销售,出版单位按实际情况执行不同的折扣率,以提高销售额和处理库存;

(3)在途出版物的应收款多。由于出版单位自办发行,竞争愈来愈激烈,企业一方面存在大量发出出版物,另一方面出版物退货严重和频繁。除了教材等系统发行外,都是靠市场销售,均是采用主动发货、寄销的方式进行销售,但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代销,跟一般企业有很大的区别,所以结算任务成为重中之重。按目前的出版物市场情况,经常是6~9个月或超过一年才开始对帐结付货款。根据这个行业特点,为保证货款的及时回收,要求对发出出版物的应收款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和核算,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职业判断确认收入和纳税。

4.会计报表填列特点

出版单位是属于生产精神产品的企业,它也和其他企业一样要对外报送各种会计报告和资料。由于出版单位存在有特别的科目,因此填表时也应调整有关科目余额:⑴年内编制月度报表时,“编录经费”科目有余额的,填表时要调整列入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目中;⑵“应计生产成本”科目余额列入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帐款”项目中;⑶在会计附注中要说明库存出版物的构成及提成差价的计提标准。以上科目余额调整只是调整相关项目的报表数,不须编制凭证调整有关帐目。

出版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独特之处,要求财务人员既要认真掌握财会知识,又要努力学习、实践出版业务,提高出版会计核算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为出版单位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服务。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0]25号),财政部2000年12月29日颁布。

会计核算一般性原则范文3

    一、电算化会计信息处理的特

    1.以电子计算机为计算工具,数据处理代码化,速度快,精度高。电算化会计是以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会计下用人工来记录和处理数据。

    2.数据处理人机结合,系统内部控制程序化,复杂化。由于数据处理的人机结合和系统内部控制方式程序化,使得系统控制复杂化。其控制点由手工会计对人的控制转到对人和机器两方面的控制,控制的内容涉及人员分工、职能分离和计算机软、硬件的维护,以及会计信息和会计档案的保存和保管。

    3.数据处理自动化,账务处理一体化。整个账务处理过程呈现一体化趋势。

    4.信息处理规范化,会计存储磁性化。在电算化系统中,各种会计数据以文件的形式组织,并以电信号和磁信号的形式存储于计算机的内外存储器中,磁性介质成为保存会计信息和会计档案的主要载体。

    5.具有选择判断及做出合理决定的逻辑功能。系统设计与开发中的各种数学、运筹学、决策论等方法的运用,增强了系统的预测和决策功能。

    二、会计集中核算的特点

    1.从管理、控制的手段看,突破了过去管理模式中仅仅着眼于会计人员进行评价的局限性,实现了由人治到法治、由管人到管人与管账相统一的转变。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各单位领导会计法律意识增强,他们经常事先主动向核算中心咨询会计处理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及授权范围。对支出审批更谨慎、态度更认真。

    2.从管理的层次看,实行财务集中核算,减少了中间层次,有利于信息的及时沟通,有利于管理、控制目标的实现。核算中心可及时掌握各单位财务数据,有条件进行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会计信息的获取,交换及利用方便及时,为管理、控制目标的实现及科学决策提供了条件。

    3.从运行成本看,实行财务集中核算,不仅可以大大减少财务人员,降低政府行政成本。而且核算中心实行统一账户,便于统一调度资金,盘活了财政资金的库外沉淀。如过去对预算外资金,先要存入专户,使用时再申报计划,然后由预算外转入单位支出户开支。不仅过程烦琐,而且也降低了资金的利用效率。现在变成系统内划拨,工资直达个人账户,政府采购款直达商品、劳务供应商,高效快捷。

    4.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得以加强。现在会计核算中心一般在财政主管部门领导下工作,实施了电算化核算。不论管理的软硬件条件均与原单个核算单位不能同日而语。使现代化办公信息模式得以实施。

    三、电算化会计对会计集中核算的影响

    1.提高了会计集中核算的效率,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电算化会计以计算机为信息处理工具,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和精度;数据处理的自动化、程序化和规范化,提高了会计集中核算的及时性、可靠性和相关性。同时,计算机的使用,使广大会计人员从繁重的会计核算和数据转抄中解放出来,其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2.促进会计集中核算职能的转变,引发了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变化、提高了会计人员素质。电算化会计下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和会计人员劳动强度的降低,使会计人员有更多时间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促进会计工作职能发生转变。电算化会计下人员除会计专业人员外,还有计算机专业人员。会计专业人员不但要精通本专业,还要熟悉计算机,具有上机处理基本业务核算工作能力,掌握一般性故障排除方法和纠错方法;计算机专业人员除应有本专业知识外,还应有财会专业知识,了解会计核算工作,通晓会计数据流程。他们都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日新月异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术,以不断满足电算化会计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形成复合型人才。

    3.引起会计工作组织方式和会计人员分工与职能的变化。电算化会计采取对数据编码的方式进行信息处理,是以数据的不同形态为主要依据来组织会计工作,改变了手工会计以会计事项性质为依据组织会计工作的做法。相应地,手工会计下会计工作按职能组进行分工的做法,也被电算化会计划分为数据(信息)收集、凭证编码、数据录入和处理、系统维护等专业组的做法所代替。

    4.改变了会计信息处理和使用的方式和方法。电算化会计数据处理的代码化、程序化和自动化,是对手工会计信息处理方式和方法的本质变革,这一变革改变了手工会计下成本计算、编制报表等只能在月末进行的做法和限制。

    四、电算化会计与会计集中核算未来发展趋势展

    1.电算化会计将获得普遍推广和应用,大范围的信息处理网络得以建立。电算化信息处理从形式上看是信息处理手段的变化,实质上却是生产方式的转变,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信息处理和分析专业化、智能化。如何完善会计集中核算这种新兴的制度,与会计电算化更好的结合,使其向更合理,更科学的方面转变。建立科学的会计集中核算体制尤为重要。

    (1)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会计核算中心是集核算、监督、服务于一体的机构,必须按照“管理不越位、监督不缺位、服务要到位”的指导思想,加强各项管理工作,做到制度完善、管理规范、运作有序、监督有力。需要健全的制度主要包括:机构设置;资金管理范围;会计核算形式;备用金管理制度;人员素质控制制度;会计档案保管制度。

会计核算一般性原则范文4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对象是什么

关于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对象是什么?目前尚未研究解决的两个问题是:第一,从人才等级的划分来看,最简单的方法是将企业员工分为初、中、高三级,那么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对象是是企业的所有员工,还是仅限于高级人才呢?第二,如何划分人才的等级,或者说初、中、高的划分以什么为依据呢?是以职务、职称的高低,还是有其他标准?

第一个问题所涉及的是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对象的范围问题。个人禀赋的差异使企业员工具有非同质性,根据一般能力、完成特定工作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资源配置能力的不对称分布,通常可将企业内的人力资源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性人员,即具有社会平均的知识量和一般能力水平的员工。这类劳动者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简单工作技能,与重复性或通用性工作相联系,在知识经济下其技术含量远远高于纯粹的人力资源自然存量,并且作为一个整体,其数量呈日益递减趋势。另一类是骨干性人员,即管理型人员(一般为企业内部的各类管理人才)和企业家型人员(即在不确定性市场中,能够开拓市场的人才)。这类人员是企业核心技术领域进行创新的中坚力量,是最大限度地使实际生产成果逼近技术可能边界,或是最大限度地使实际运行符合最高决策的人员。两类人力资源构成了一个企业的整体,都在为企业创造效益。如果将企业所有员工都纳入会计核算,将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些花费能否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经营者最关心的问题,但如果只是企业的部分员工纳入核算,是否又对企业整体的资产核算造成遗漏,这又是一个问题。根据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原则,本人认为人力资源使用价值越大,其成本核算单位应该越小,如企业经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其使用价值核算可以以单个人为一个成本核算对象。反之,人力资源使用价值越小,其成本核算单位反而越大,如新进人企业的一批学徒工,其成本核算可以以该批人力资产为一个成本对象,只设一个成本明细核算科目对该批人力资产进行核算。这样区别核算,既能提供更加相关的会计信息,又可简化核算,体现重要性原则。

第二,如何划分人才的等级,或者说初、中、高的划分以什么为依据呢?是以职务、职称的高低,还是有其他标准?

一般企业对人才的划分都是以职务、职称的高低来划分的,这是最简单的划分标准。本人认为,还可以结合绩效考评。业绩考评也是考察一个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可以结合工作量的多少:如老师上课的课时数;工人完成产量的多少;还可以根据对企业的贡献大小:如某一销售人员签订的销售合同金额大小;某一经理做的一项决策对企业效益的影响,这些都可以作为划分人才等级的标准。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行业特点予以确定。

二、人力资源的确认与计量

人力资源的确认与计量,这本是经济学中价值分配理论的一个问题,但考虑工资与盈利分配的核算在会计上的重要性,我们仍有必要在人力资源会计中讨论这一问题。在对人力资源进行确认与计量以前,企业员工从企业中所得到的报酬主要是以劳务费形式计入企业经营成本的工资。随着会计对人力资源的确认与计量,情况出现了变化:一方面,企业肯定还需向员工发放工资;另一方面,由于所有者权益方增加了一项“人力资本”,需要参与对企业利润的分配。于是企业员工从企业中所得到的报酬包括两个部分:工资与红利。资产负债表上具有相同人力资产价值的员工,其工资是否相等?为什么会有差异?工资与红利如何划分?等等,这不仅是经济学需要考虑的问题,人力资源会计同样必须作出合理解释。

人力资源的补偿价值是指劳动者应获得的用于补偿其已消耗的体力和脑力所必须的物质生活资料和劳务的价值,其性质为人力资本的保全,工资、奖金、福利等形式是人力资本保全的手段。人力资源创造的剩余价值中人力资源的所有者应获得的部分,即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所得,就可以视为人力资本的增值。在一个企业里,工资作为企业员工从企业中得到的报酬肯定是不相等的,因为员工对企业的贡献程度,以及职务职称高低,到企业工作年限等等因素,都影响到员工工资收入水平的高低。根据以上对企业人员的分类,对两类不同质的人力资源应采用不同的工资标准:

由于一般性人力资源作为载体承载的人力资本的供给是政府,就其接受教育的程度来看,这些人力资源一般是趋同的。现代经济学一般认为,对于一般性的人力资源,其能力和努力程度一般置于一种基本可观测的状态,大致可以认为是一种公开的信息,因此激励约束对此类人力资源所有者而言基本上是不必要的,所以只需要简单地根据其产出进行奖惩即可。此外,古典经济学原理指出,生产型(尤其一般型)人力资源市场趋同于完全竞争市场,这些人力资源的价值存在着一个基本的均衡状态一一以固定工资的贴现值来体现。因此,一般性员工从企业中所得到的报酬采取的是:“工资+奖金”的一种短期激励方式,主要是工资和福利,它是员工在企业投入劳动的报酬,是企业必须付出的人力成本,也是企业吸引和保留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

企业理论反复申明,在企业的各种要素所有者之间,财务资本的所有者和企业家才能(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最为重要。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源对一个企业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他们相对于企业的股东与债权人而言为受托方,但是同时他们又是团队委托人之一,他们的努力程度不能够进行观测,而且产出也不是独立变量,而是取决于这个团队的总产出。因此,对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源而言,尤其是企业家人力资源价值的确定,不能再沿袭传统的模式,而应该充分体现经营管理者才能这一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的实际价值。因此不能实行固定工资制,而应该进行激励,即让这些人力资源所有者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在固定的年薪之外还应该分享企业的超额利润。“年薪制”是一种中期激励方式,以年度为考核周期,把经营者的工资收入与企业经营业绩挂钩,通常包括基本收入和效益收入两部分。在企业改制及管理创新中,通过职工持股、技术入股等形式,骨干性人员已在一定层面上实现了权益化,即人力资本跟物质资本一样具有企业利润的分享权。“人力资本入股”和“股票期权”是长期激励方式,“人力资本入股”实际上是人力资源自身智力和价值的一种体现,指人以管理才能、专有技能和专用知识对企业进行投入形成的股权。“股票期权”是一种金融衍生工具,是指买卖双方按约定的价格在约束的某一特定时间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股票的权利,在股票期权制度下,人力资本的收益取决于期权到期日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和报酬契约规定的执行价格之间的溢价。

不同的人力资本所有者或劳动者对企业的贡献和需求不同,应采取不同的激励手段,才能满足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要求,实现整体效益的优化。

三、怎样解决人力资产价值的确认问题

我个人认为,会计信息的需求者更关心的是人力资源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大小,期望人力资产信息能帮助他们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而不在乎企业人力资源本身的价值大小,他们更关注企业取得和利用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人力资源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人力资源是能够创造经济利益这一点并无争议,但人力资源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存在很大不不确定性,不仅难以将其货币量化,而且人力资源可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有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如高管人员的决策失误,此时人力资产不仅没有带来资产的增值,相反引起企业负债的增加或者权益净额的减少。从人力资源这一资产的风险性来看,人力资源可能由于意外事故或其他原因造成其失去原来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而且这种不确定性的大小以及可能为企业造成的损失都具有不可预计性。其次,即使在正常情况下,人力资源在企业发挥作用的大小还可能受到其他许多因素的制约,企业文化、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思维等等因素都会对人力资源为企业带来的价值产生影响。

人力资产价值的确认通常是采用投入价值中的历史成本,而历史成本的可靠性是不言而喻的。由于人力资源取得的特殊性,在同一技术岗位会有一些年龄相仿、能力相当的人,但企业为取得这些人才所花费的代价可能大不相同。比如:一部分是从外单位调进或自愿进入企业的,企业没有为其花费什么投资;一部分是企业自己培养出来的,企业为其花费了较多的投资。显然,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说,两者具有相等的价值。但依据目前的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确认与计量方法,二者在资产负债表中所反映的“人力资产”的价值是很不一样的。这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但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如不解决将不利于客观反映企业所控制的人力资产的现状,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意义将大打折扣。

会计核算一般性原则范文5

关键词:会计科目 会计要素 确认标准 模糊性

在会计教学中,无论学习《基础会计》,还是学习《中级财务会计》等相关的会计课程,首先要掌握的是企业会计核算的对象,即会计要素,而每一个会计要素又都包含若干具体项目,也就是会计科目,如库存现金、固定资产、原材料等。对于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要素的确认等,都需要在教学中一步步加以讲解。

一、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在我国,会计科目必须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并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设置和使用。企业在不影响会计核算的要求、会计报表指标的汇总以及对外提供统一的会计报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会计科目的设置是否合理,对于系统地提供会计信息,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及合理地组织会计核算工作都有很大影响。因此,在设置会计科目时,必须充分考虑有关各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符合会计工作的客观规律,具体应遵循以下原则:

1.设置会计科目必须结合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和特点。。

2.会计科目的设置必须满足编制财务报表的需要。

3.设置会计科目应贯彻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并保持相对稳定。

明确了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就要根据本单位的经济业务情况来确定。下一步需要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来确认属于哪一类会计要素。确认是将符合会计科目定义及满足确认标准的事项纳入会计报表的过程,它回答哪些信息、在何时列入哪一张会计报表及报表中的哪一项。会计确认与计量是以财务报告的目的以及按此目的所要求编制的会计报表的种类为基础的。因此,如何快速准确地确认某一会计事项,按某一准则,辨析清楚,对会计后期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

企业、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首先要对一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进行辨识,看其是否属于会计核算内容,应归属哪一个会计要素,确认其是否应当进行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对信息进行加工、储存并向外输送对报表使用者有用的信息。会计核算的内容是企业各项经济交易和经济事项,所以会计核算本质上是对各项经济交易和经济事项计量、确认、记录和报告的过程。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会计确认决定了各项经济交易和经济事项“是否”、“何时”、“怎样”进入会计核算系统,决定了一定时期内企业经济交易和经济事项进入会计核算系统的范围。各个会计要素的确认,包括各个要素的含义,以及如何进行要素项目确认和时间确认,均有不同的特征和具体标准。

1.基本确认标准。

基本确认标准是针对会计要素确认的原则性和框架性制定的。一个完整的基本确认标准体系应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1)经济交易和经济事项在整个会计核算系统中以某个要素的形式得以确认。这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称为“初始确认”,指在会计核算中,满足确认标准的经济交易和经济事项以某项会计要素得以反映,从而体现在整个会计核算系统中;第二步称为“最终确认”,也称“报表确认”,指在整个财务报表报出之时,也就是在会计核算系统的最后,经济交易和经济事项以会计要素的形式得以反映。所以,我们在建立基本确认标准体系时,就要考虑确认过程本身所需要的两个步骤,并能在整个确认标准体系中体现这两个步骤,否则就是不完整的。

(2)在会计核算系统中,“确认”是关键,直接决定计量、记录、报告的结果,所以,在建立基本确认标准时也应考虑其他三个过程的要求和特点。如“计量”过程在现阶段是以货币为计量手段、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但是不排除将来会以历史成本和现行成本等多种计量属性并存。所以,在建立基本确认标准时就应考虑“计量”过程目前的要求和特点,也应考虑将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即基本确认标准体系要努力突破现有会计技术制约,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兼容性。

2.具体确认标准与基本确认标准的关系。

会计要素系统本身由六个会计要素构成,针对每个会计要素,我们都可以提出不同的具体确认标准,以对各个会计要素有指导作用,我们称为具体确认标准。由于经济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具体确认标准难以将复杂多变的经济交易和经济事项全部包括进来,会造成确认标准缺位和会计准则的空白,所以需要建立前瞻性强、覆盖面宽的基本确认标准。作为所有会计要素确认的基本标准,其本身具有一般性和可预见性,在会计实践中具有非常高的指导作用。也就是说,在确认标准这个体系中,既需要针对具体会计要素的具体确认标准,也需要针对所有会计要素并具有指导性的基本确认标准。

会计事项的确认必须同时符合以下四个基本确认标准:一是可定义性,必须符合某个会计要素的定义。比如,所发生的某一事项要作为资产确认,它首先必须符合资产的定义;二是可计量性,即应予确认的项目是能够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进行计量的;三是相关性,即项目必须与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有关;四是可靠性,即通过确认纳入会计系统的信息是真实可靠的、可核实的。

三、会计确认模糊性的原因分析

会计是一门并不精确的科学。说它是科学,是因为会计方法的不断改善,必然使会计具有某些科学性;说它不精确,是因为会计确认具有模糊性。会计确认的模糊性是指会计确认结果与实际情形近似。

会计确认的基础是解决何时确认和如何确认的问题。目前,我们一般把权责发生制作为确认资产、收入和费用的基础。权责发生制以取得相应的资源或收入的权利,或负有相应的责任与义务作为所有交易和全部要素的确认标准。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是收付实现制,它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确认本期的收入和费用。一般认为,收付实现制收入和费用的配比关系比较混乱,计算出的盈亏不正确。但也是由于权责发生制的引入,使会计确认模糊起来。

主要表现在:

1.权责发生制应用的“预提费用”、“待摊费用”两个账户,给企业人为调整费用、利润提供了方便。

具体来说,企业可通过少提少摊费用增加利润,通过多提多摊费用调减利润,在收入确认过程中也是如此。权责有大量的内销收入,企业虽没有收到款项,但仍要确认为收入,并据此计算利润,缴纳税金,这样无疑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支付能力,导致会计确认结果的模糊性。

2.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

权责发生制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分期假设是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报告。从理论上讲,理想的会计分期长度应该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周期一致,这样所报告的收益与成本最精确。但是随着现代化大生产的日益普及,产品生产的周期越来越短,大部分企业都采用日历年度作为报告期间。于是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区别,出现了应收、应付、预提、递延等方法,出现了生产费用在在产品与完工产品之间的分配,出现了收入确认的完工百分比法等程序与方法。使得每个会计期间要确认很多估计和假设的成分,从单个会计期间看,会计确认是模糊的,但从整个持续经营期看,会计确认又是精确的。

会计要素确认在会计工作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确判断每一项业务应计入哪一会计要素,直接影响到经济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工作中,都要辨清会计确认中的模糊性,遵循准确的确认标准,遵循客观规律,为开展各项工作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玉森 陈伟清《基础会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

[2]付磊《基础会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4。

会计核算一般性原则范文6

关键词:税务会计;财务会计 一、税务会计的概念

税务会计是以所涉税境的现行税收法规为准绳,运用会计学的理论、方法和程序,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涉税事项进行计算、调整和税款缴纳、退补等,即对企业涉税会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申报,以实现企业最大税收收益的一门专业会计。

从概念上来看,税务会计也可以说是财务会计的一种延伸,是建立在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是对财务会计中按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进行的会计处理与国家现行税收法规不一致的事项或处于纳税筹划等目的,由税务会计进行纳税调整或者重新计算。

二、税务会计的模式

不同国家的税务会计的处理模式不尽相同,但基本可分为非立法会计、立法会计和混合会计三种模式,也可分成非立法会计和立法会计两种模式。

立法会计模式以德国、法国、瑞士及大部分拉美国家为代表,其会计准则及制度从属于税法(尤其是企业所得税),即以税法为导向。会计上所得与税法上所得基本一致,只是对部分永久性差异进行调整,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不分开核算。

非立法会计模式以英国、美国、加拿大等为代表,其会计准则及制度独立于税法的要求,其会计所得不等于应税所得,则需要进行纳税调整,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开核算。

按照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一般分为以英美为代表的财税分离会计模式、以法德为代表的财税合一会计模式和以日荷为代表的财税混合会计模式。

在财税分离会计模式下,其目标主要为体现信息的真是公允;在账簿设置上采取“两套账”模式,即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别设置账簿;在会计处理程序上,分别按照会计准则和税法的要求进行处理。

在财税合一会计模式下,为目标主要为国家宏观调控服务;在账簿设置上,只设置“一套帐”;在会计处理程序上,对会税差异之处按税法要求进行处理,期末无需调整。

在财税混合会计模式下,其目标为满足多方需求;在账簿设置上,只设置“一套账”;在会计处理程序上,会计记录环节“混合”记录,其他环节各自处理。

三种会计处理模式各有优缺点,我国主要采取财税混合会计模式。

三、税务会计在我国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国税务会计近年来取得一定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且其理论较抽象,实际操作有困难。

1、税收征管与会计核算管理不同步

新税制与企业会计准则及制度的规定,两者在一定程度上要求不完全相符。会计人员的管理方式是统一由各级财政部门培训、考核及发证,税务机关对会计核算工作不进行硬性监督,且会计核算主要依据会计准则及制度,税务机关没有解释权。

2.税务会计应用不够广泛

部分大型企业一般为了满足纳税申报的需求会专门设立税务会计,但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受到其经营规模的限制,很少会专门设立税务会计以满足纳税需求。

3.税务会计人才缺乏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的大范围改革,先后出台了新企业所得税法与新企业会计准则,且两者之间的差距呈扩大趋势。虽然国家修改或颁布税收法律相关政策时,都会通过官方网站或公开媒体等途径宣传、公示公告,但只是通过一般性的宣传和公示公告,会计人员无法系统掌握税收会计核算;而相关培训班受诸多因素的限制如收费标准和纳税人的承担能力等,这客观上影响了部分会计人员税收会计核算技能的提高。

4. 对税务会计的重视不够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在处理依据及原则等方面有诸多不同,税务会计在建立在财务会计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其历史较财务会计短,故很多人员对其不够重视;通常只有被税务机关处罚了才会稍加重视。当然,这也与会计人员的素质直接相关。

5.实际操作中缺乏统一规范

税务会计在财务会计基础上发展而来,来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操作文本来进行规范,故会计人员在进行处理时缺乏参照。

四、关于加强税务会计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强税收征管的监管力度

税收机关应加强对纳税人的监管工作,一方面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相关税收会计制度,另一方面加大审核力度,指导其正确核算各种税金,加强事前及事中监督,可减少企业遭受不必要的处罚。

2、建立统一的税务会计核算流程和规范

财政部及税务总局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时,应尽量保持其稳定性,将各种税务会计核算方法统一汇编成规范性文本,可使会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有规可循。

4、加强宣传力度与税务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

税务会计要求会计人员对会计及税务知识均很熟悉,故必须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可通过学历教育,在各大高校开设相关课程;也可开展相关社会培训课程。(作者单位:武汉鼎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