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成本会计核算课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成本会计核算课程范文1
【关键词】成本会计;教学;项目导入;任务驱动
成本会计是指为求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而核算全部生产成本和费用的会计活动。成本会计课程是继财务会计课程后又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是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门课程主要研究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一门以制造业为主,与企业成本会计岗位紧密联系,实践性、技术操作性较强的课程。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对该门课程提出的要求,因此,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提高成本会计教学质量,从而满足企业对职业技能型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成了教学工作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任务为主线,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和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将“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运用到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能有效地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未来会计职业生涯中终身受益。
一、成本会计课程的特点
成本会计课程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与其他课程相比成本会计课程有下列几个特点:
(一)成本会计课程是一门系统性强的课程
课程中的每个章节内容前后关联性强。教材内容也是按产品成本核算的前后顺序编排,首先介绍要素费用的核算、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制造费用核算和生产损失的核算,然后介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介绍产品成本计算的各种方法,最后是成本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成本会计教材内容前后章节内容融会贯通,知识结构系统性强。
(二)成本会计课程是一门实务操作性强的课程
成本会计课程本身为一门应用型课程,强调运用成本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处理企业所发生的有关成本费用的经济事项,强调理论能学以致用。成本会计岗位是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中一个重要的会计岗位。在进行产品成本核算前,要对企业的生产过程、工艺流程、财务制度等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对成本会计课程介绍的成本核算原理、核算方法及成本分析等内容才有一个较好的认知。成本会计理论知识必须和要企业的实际相结合,才能增强学生对成本会计的感性认识和理解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成本会计课程是一门核算方法多、公式多、表格多的课程
成本会计课程的这一特点是其他课程所无法比拟的。方法多,如制造费用有四种分配方法,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有七种方法,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和定额法等。公式多,如要素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等,每一种费用的分配都涉及若干种公式,如计算分配标准的公式,计算分配率的公式,计算分配结果的公式等。表格多,如要素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等都要在费用分配表中完成。
二、“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依赖于教材实施教学过程,以理论教学为主且直奔主题式的将课程知识传授给学生,理论与实际二元分离,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法将所学知识与其相应的工作岗位对应,违背了高职院校教学“重实际操作,非理论研究”的特点。
基于成本会计课程的特点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为提高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其真正成为一门“就业能上岗,上岗能定岗”的课程,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模式。
成本会计教学内容大体包含以下几个部门:第一部分是成本会计概论,主要介绍成本会计的概念,核算对象,任务,职能等。第二部分是成本核算具体原理和方法,根据成本会计核算的工作程序,分步骤介绍要素费用的核算、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制造费用的核算、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这部分是成本会计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职成本会计教学的重点。第三部分是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主要介绍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等,程序性和操作性强。第四部分是成本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基于课程内容的特点,完全可以建立教学项目,并逐一分解成若干个教学任务,在高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采用“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模式是完全可行的。
“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实际应用技能的形成为出发点,将课程内容体系与对应的技能项目化。每个项目根据技能与就业岗位工作要求来确定并将其分解成若干个任务,用项目和任务进行新知识的导入。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项目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任务为主线,让学生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达到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满足企业对职业技能型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的目标。
三、“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
在开展“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前,首先要将课程内容和应掌握的技能模块化形成项目。根据高职会计专业定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成本会计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将成本会计课程内容进行取舍、增补和整合,最后按产品成本核算工作过程来组织课程内容,形成了成本会计入门、要素费用核算、辅助生产费用核算、制造费用核算、生产损失核算、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间分配、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和成本报表及编制共11个模块项目。每一个模块项目又分解成若干子项目,如要素费用核算项目又可以分解成本材料费用的核算、职工薪酬的核算和其他费用核算3个子项目。下面就高职成本会计课程中11大项目中的“材料费用的核算”项目,介绍“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一)项目导入
首先,向学生介绍“海西工厂”企业概况、生产车间、生产流程、主要产品、财务制度和产品核算方法等,为项目导入创造工作情境。然后,导入项目“海西工厂8月份的各项与成本有关的业务”,介绍该厂材料类别名称、材料日常发出核算程序、材料领料单的格式及填写方法,本月材料发出等情况。
(二)任务驱动
首先,根据项目向学生提出任务:计算并分析数据,审核并填制材料费用分配表,填制并审核记账凭证和登账。然后,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力求不同学习能力、学业水平的学生分到一组。最后,组内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能力,经小组协商后选择角色,承担相应的任务。通过小组的协助来完成“材料费用的核算”项目中的各项任务。具体操作如下图1所示。学生4人一组,每人对应一个岗位,完成一个任务转入下一个任务时,进行岗位轮换。项目任务完工后,小组内的每一人都操作了四个岗位。岗位1工作任务为根据各种材料领料单、退料单、半成品转入单等资料计算并分析数据形成“材料费用汇总表”;岗位2工作任务根据“材料费用汇总表”计算分配不同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费用,在此基础上编制并审核“材料费用分配表”;岗位3工作任务为根据“材料费用分配表”编制记账凭证;岗位4工作任务为审核“记账凭证”并据此登记有关“费用成本明细账”。
(三)验收评价
各组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参与性、学习态度、技能熟练度、任务完成及时性、结果正确性、合作能力等多方面对学生完成的任务情况进行验收与评价。
四、实施“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一)合理设计项目和任务
“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任务为主线”,项目和任务设计是否合理对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否满足企业对职业技能型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都有巨大的影响。设计的项目与任务应真实合理,理论联系实际,有梯度由浅入深。同时设计项目于任务时,要注意各个知识点间的联系,能使项目与任务形成一个系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很好的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
(二)转变教师角色
“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各个具体任务。因此,教师要由过去的“讲授者、灌输者”转变为“组织者、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重心应更多的放在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帮助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和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上。而留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起真正的主导作用。
(三)培养学生自主解决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完成任务时不可主动给出答案,要以引导为主,讲解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求学生自主思考、动手,找出答案解决问题。
在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有着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比拟的优势,使“教、学、做”形成一个整体。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将所学的理论加以灵活运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很好保证了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于富生,黎来芳.成本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曾馨瑢,段雪梅.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会计之友,2009(5).
[3]刘巧茹,刘松颖.采用“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进行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1(29).
[4]李玲.高职《成本会计》教学改进与教学思路探析[J].商业文化,2012(10).
成本会计核算课程范文2
一、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由于《成本会计》课程的实践性较强,结合面向岗位、学做一体的职业教育原则,《成本会计》教学应采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即以企业产品制造成本的核算过程为载体,结合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将实训与理论讲授相结合,实现教、学、做三者的融合,其基本思路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为进一步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加强学校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应建立学校与社会双向参与、双向服务、双向受益的新机制。以笔者所在职业中专院校为例,曾聘请教育界专家和财税事务有限公司顾问、集团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以及若干一线教师成立会计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会计专业教学进行指导。
(二)以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流程为主线,重组课程内容《成本会计》课程应以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流程为主线,对课程内容进行取舍、增补与整合,并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根据成本会计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进行。例如,成本会计的品种法核算,应将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以及在产品与完工产品的分配串联起来,创设一套从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到计算出产成品成本的完整的制造业品种法综合实训项目。这样既能令学生充分体会到成本会计岗位的职责与所需的能力,了解会计信息传递流程和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和技能以及产生知识需求,又能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成本会计并非单纯的计算题,而是企业财务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企业的财务工作。
(三)以项目教学法的课程教学模式设计课程结构在相关专家对课程建设意见的基础上,笔者对成本会计工作任务进行了分析,以真实的制造业企业会计业务为情境,按照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流程进行优化整合,将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分为若干个工作任务,再将每一个工作任务进行细分,形成了递进式和分解式课程设计结构,让学生真正体验成本会计岗位的核算内容。
二、项目教学法在成本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是以实践为导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是从职业的实际出发选择具有典型性的事例作为教学的内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问题的要求搜集、选择信息资料,通过小组的共同努力研究,具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或完成任务。项目教学法一般按照确定项目任务、制订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归档或结果应用五个教学步骤进行。
中职教育教学要求突出技能型教学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各项专业技能及实际操作能力。在《成本会计》教学中,尝试运用项目教学法,将真实企业的成本核算业务纳入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整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会计专业的综合技能。例如,采取以成本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围绕成本会计岗位职能,将晋江市权威服饰有限公司、晋江太岳服装有限公司、晋江市新禾服装制造有限公司的典型工作任务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形成伊黛藤服装有限公司的账务资料,并将其划分为若干项目任务,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体验成本会计岗位的核算内容。各项目的具体设置如下:项目一为成本会计入门,共计4课时。下设成本会计岗位认知、产品成本构成、成本核算流程三个子项目。能力目标主要为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了解成本会计岗位职责以及课程的整体设计,并且能够熟悉晋江市伊黛藤服装有限公司的生产过程和成本核算流程。
项目二为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共计24课时。下设材料费用、职工薪酬、动力折旧、辅助费用、制造费用、废品损失归集与分配六个子项目。能力目标主要为使学生认知伊黛藤公司的相关费用单据,能够对各要素费用进行归集,并采用适当方法进行分配。项目三为在产品与完工产品的核算,共计20课时。能力目标主要为使学生能够根据企业生产特征选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并且能够正确填制产品入库单、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及汇总表,进行产品验收入库的账务处理。项目四为品种法综合实训,共计8课时。能力目标主要为使学生能够运用伊黛藤服装公司产品的成本核算资料,采用品种法完成服装成本的计算以及完整的账务处理,并且能够熟练掌握品种法核算方法的程序、步骤以及特点。
项目五为分批法,共计4课时。能力目标主要为使学生熟悉分批法的生产过程、核算流程和特点,并且能运用一般分批法进行产品成本的核算。项目六为分步法,共计8课时。能力目标主要为使学生能够根据企业生产管理特征,分别运用综合结转、分项结转、平等结转进行产品成本的核算。项目七为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共计4课时。能力目标主要为使学生了解分类法、定额法的基本原理,能够依据企业的不同环境选择相应的成本计算方法。项目八为成本报表,共计4课时。能力目标主要为使学生能够编制主要产品成本报表和单位成本报表,简要分析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工情况。
三、项目教学法在成本会计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下面以职工薪酬的归集与分配项目为例,说明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学校成本会计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明确任务《成本会计》课程中关于职工薪酬核算的问题由于已在《财务会计》课程中进行了讲授,就知识点本身而言有所重叠。又由于晋江处于品牌之都,服装、鞋、伞、食品等制造行业较多,而从这些企业的实际操作来看,校内课程所介绍的职工薪酬核算方法与现行企业的核算方法有所不同。因此,通过收集服装公司的工资核算流程、工价表、考勤记录、产量记录、绩效考核表等资料并进行整合,可将其作为项目任务之一,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探讨伊黛藤服装公司职工薪酬的核算。
(二)制订计划在学生明确项目任务后,根据教师提供的相关参考资料,组内成员查阅相关的资料,获取有关的信息,以制定工作计划,并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组内各个成员根据各自的特点和所选项目岗位设置要求,按照实际岗位对工作职责进行划分,同时明确每个人的分工和责任。
(三)实施过程根据项目任务的需求,需由学生自由组合为4人一组,每人一岗,岗位分工及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全过程通过演示的方式教授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提出问题,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各组学生按照计划完成各自所承担的项目岗位工作任务,同时还应及时记录项目的进展情况。教师在项目任务实施阶段应密切关注实施中的难点及项目的进展情况,以及时的进行解惑答疑。同时,应分阶段组织学生展示项目成果,及时总结和交流心得,增进各小组及小组成员间的相互了解,共同讨论、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此外,为了使学生能够全面地掌握各项技能,学生岗位应进行适时的轮换,使每个学生能够体验并完成各个岗位的操作内容。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学生可以共同讨论所遇到问题,进而互相帮助以解决问题。
(四)检查评估采用具有发展性的评价机制,既关注执行任务的结果,又关注执行任务的过程及能力表现。因此,在学生完成项目后,由教师发放各小组综合表现评价表和成果质量评价表供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每组推选一位学生介绍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的情况,汇报项目成果并对成果进行展示与自我评价。由教师对各组展示的成果、团结合作、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学生和教师自评、互评和总评的方式进行检查评估,使学生通过一次项目任务工作对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及技能有所认识、有所提高。
(五)归档在课程结束后,需将本项目活动中与过程、时间安排、人员分工、工作任务、工作成果等有关的资料进行归档整理,既作为完善成本会计教学工作的参考,又可作为教师进行科研和教材修订的素材。
四、项目教学法在成本会计教学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在《成本会计》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时,应重视项目的选择、具体的成果展示、教师的评估总结以及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与实验手段等问题。
(一)细分项目,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在实施项目教学的初期,由学生自主制订项目的计划比较困难。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应尽量将项目细分,便于学生理解、归纳,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通过解决学生自己设计的问题,能够有助于了解完成工作的总体过程,清楚完成任务应该掌握的知识以及具备的技能,有利于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并展开实施。
(二)考核评价应真正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教师应根据项目的特点预先制作评价表,根据教学目标恰当地制订评价内容。除了知识、能力等目标外,还应重视对学生情感目标的评价和项目实施中的协作、探索、思考等方面的评价。同时,还应注意评价的质量,即评价本身并非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只有将教学评价当作激励师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工具,才能使教学收到更好的成效。
成本会计核算课程范文3
关键词:成本会计;教学;改革;思考
美国著名会计学家查尔斯·霍恩格伦这样描述成本会计“在商界任何一项成功——从偏僻的小店铺到最大的跨国公司——都需要成本会计的原则与实务”这句话表现了成本会计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成本会计的应用性特点。“成本会计”课程是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主干课程,成本会计核算内容在各行业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成本核算正确,才能准确核算企业的利润并促使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成本会计课程是以制造业成本核算为主,制造业成本核算过程又是枯燥、繁琐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各种分配方法、大量的计算公式感到“眼花缭乱”。因此,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在“成本会计”授课中教师应结合课程特点,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成本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教学多,实践教学少
会计电算化专业是应用型专业,高职学生毕业后基本上都从事会计核算具体工作。成本会计又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极强的学科。成本会计课程不仅需要掌握成本核算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更需要在实践中学会针对不同生产特点、组织形式、管理要求,进行综合的成本核算与分析。由于企业成本核算的保密性,企业不可能让学生接触到成本核算,学生到企业去实习成本会计是不现实的。目前高职学校成本会计教学大多以课堂教学为主,理论教学多,实践教学少。
(二)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
“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以传统的讲授法教学为主、案例教学为辅,讲授法教学主要借助授课教师的口头语言讲解知识,阐述、分析知识间的联系。讲授法教学之所以长期一直沿用,有它的优越性,讲授法的优越性在于以讲授为主的知识传授方法具有高效率和经济性的特点。而这种高效率是不利于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的。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单一讲授法教学方法的不足日益明显。
(三)成本核算方法多,公式多,不易区分
成本会计核算方法多,如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顺序分配法和代数分配法五种;制造费用分配方法有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和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有在产品不计算成本法、在产品按年初成本计价法、在产品成本按完工产品成本计价法、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成本计价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约当产量法和定额比例法七种。对于上述分配方法,学生除约当产量法中对“约当产量”感到不好理解与计算外,单个计算方法来说则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但是方法多,公式多,学生容易张冠李戴导致计算错误。这是课程特点决定的一个教学难点。
(四)教学课件多,使用效果不佳
目前,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任务的完成基本上依靠课堂教学来实现,而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又主要以教师单向讲授为主,课本的选择尤为重要。虽然市场上成本会计教材版本很多,许多教材附有电子课件,但课件内容单薄,几乎是教材的“缩影”,作用不大。许多高校建立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制作课件,但由于成本会计涉及的计算公式多、表格多,大部分课件仅把计算公式和过程表现出来,不能实现过程与数据形象的统一,给学生学习和理解带来不便,教学效果不佳。
(五)从知识应用角度看,学生一般直接从高中进入大学继续学习,没有任何生产和实务经验,对成本核算中哪些属于已知数据,哪些属于未知数据,已知数据的形成途径和来源等不清楚,因此无法理清成本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难以将学习过程中的成本核算过程与具体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和成本核算过程建立比较直接明了的联系;无法针对不同生产特点和类型的具体企业,组织成本会计工作,及时准确核算成本并编制成本报表。
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一)充分利用校内校外资源,让学生了解生产过程和成本核算流程
由于各企业成本核算不尽相同,教师在授课中首先让学生有感性认识,了解不同企业的成本核算流程。有条件的学校应在学习成本会计之前组织学生到管理完善和具有典型工艺过程的工厂参观学习,让学生看明白一件完整产品是怎样从原材料成为产成品的,知道产品是经过哪些环节生产出来的。分步生产、分批生产是怎么回事。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正处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促使学生了解产品生产过程,同时达到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仿真实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在会计电算化专业,“成本会计”课程安排在“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之后讲授,学生已掌握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这为成本会计“仿真实训”奠定了基础。所谓“仿真实训”,就是找一家典型企业,提供企业的基本情况,把企业某一期间的生产经营管理的原始凭证“复制”出来,也可以适当加工整理,在讲授“成本会计”时,介绍企业情况,使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仓库保管员、领料员、填制记账凭证的会计人员、登记账簿的会计人员;让学生明确材料收入、发出的流程,从原始凭证“读”出内容,审核后填制记账凭证,登记成本、费用账簿,并对成本进行分析,找出提高利润、节约成本的途径,充分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和计算方法的理解和吸收。题量可以不大,计算不要太繁琐,重在体现工作流程,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与人沟通能力。
(三)加强备课制作,提高课件质量
成本会计课程内容具有公式多、表格多、计算过程多等特点。在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将公式、计算过程、表格写在黑板上进行讲解,花费时间太多,影响教学进度;而如果教师直接对着书讲,感觉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对成本会计课程提不起兴趣。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可将复杂的公式、计算过程通过大屏幕清晰地展示给学生,使得教学内容生动和直观,如果能同时结合放映企业生产情景的动画和音响效果。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深记忆。多媒体教学省去了板书时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教师互动。加强学生成本会计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非常明显,高职院校教师应熟练运用计算机,加强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为提高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四)在成本会计教学设计中优化、强化案例教学法,以符合新的教学改革的要求
案例教学法是指将案例应用于教学,通过教师讲授,组织学生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教师归纳总结等过程来实现教学目的的方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能提高学生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中的教学案例必须含有一定的问题,即思考题。思考题由浅入深,引导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应先要求学生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辅以一定的作业。而后再结合案例教学,才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当然,案例教学不能离开书本,去搞纯粹的案例教学,都需要教师以某一有代表性的企业为案例,取得详细的实际资料,通过加工整理,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地模拟设计。对教学案例进行设计时需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要真实。成本会计案例必须来源于现实经济生活,基本情节和数据真实可信,为学生展示近乎逼真的经济事项情景,展示出会计事项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思维创新和热烈讨论;二要有针对性。每个教学案例,都应该能突破课程中的某些重点、难点。使学生在该课程的某些问题上有较深的理解:三要有互动性。会计案例的展示,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成为案例教学的“主角”,引导学生的思维和操作进入会计处理的情景之中。
(五)提高教师素质,丰富教师实践经验,增强授课生动性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力量,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成本会计课程对教师的要求相对较高,教师不仅应具有较高的成本会计理论知识,而且还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如果教师授课时“照本宣科”,侧重于数据的计算与账务处理,很难把理论和实际工作有机地联系起来.授课不生动,影响课堂效果。所以应采取教师顶岗实习的办法丰富教师实践经验、增强授课生动性.
参考文献:
[1]王铁林.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财会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0,(8).
成本会计核算课程范文4
成本会计课程作为当前高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于课程自身实用性和专业性特点较为突出,教学内容复杂,学生学习难度较高,难以更加充分的掌握课程内容。当前成本会计教学中,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较为陈旧,将复杂、抽象的成本会计概念传授给学生,会令学生感到厌烦,学习兴趣不高,难以积极投入其中配合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尤其是在会计准则不断修订和完善下,成本会计教学却并未同步发展,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改革。由此看来,加强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研究十分关键,对于后续教学活动开展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成本会计课程特点
系统性。成本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课程中涵盖的知识较广,将众多的成本知识汇聚在一起,进行综合而运用。学生在了解成本核算的相关知识时,由于某单元知识掌握不充分,将直接影响到全局知识的掌握。诸如,在生产费用和众多产品之间的分配中,难以将单一的知识点汇总到一起,是当前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难点所在。
实践性。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包含了学科共有的操作性和应用性,理论知识传授中还需要结合实践,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有序组织教学活动开展,但是相较于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而言,与实际情r相契合的教学案例较少,主要是由于成本核算在企业内部是不对外披露的内容,只能通过模仿案例进行教学。所以,成本会计的实践课程教学难度较大,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连贯性。成本核算强调在生产全过程发生的要素费用,包括人工、材料和燃料费用等,都需要入账记录,同时配合其他的分配综合性费用,将其汇聚到相关账目中,众多的费用都需要汇聚在一起,还有大量的配表,这就导致学生对于数据的来源渠道不明确,数据之间混淆,加剧学生理解难度,无法充分发挥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成本会计较此案内容单一。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由于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规范要求不多,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更加灵活的调整。成本会计教材是在长期的会计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将这些经验整合到一起形成理论,而这种理论的总结却十分僵硬,难以在程序编排上保持一致性。成本会计教学内容较为单一、陈旧。很多当前使用的教材内容已经与现行会计准则相偏离,逐渐被淘汰,不利于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深化。
成本会计教学方法落后。成本会计教学中,教学方法主要是选择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更多的是利用黑板书和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活动开展。按照教材单元章节顺序讲解。这种教学方法十分死板,将枯燥、复杂的知识强制性的灌输给学生,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在理解时候难度自然大大提升,同预期教学目标偏离。
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路径
创新教学内容体系,应用品种法。成本会计教学改革中,应该对传统的教学内容体系进行创新,丰富教学内容。成本会计核算方法主要是品种法、分批法。企业的制造费用、要素费用和辅助生产费用,根据企业生产类型和成本管理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发挥几种方法优势,更为精准的进行核算管理。这三种方法有着很多相同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其中当属品种法是成本会计教学中最为适用。成本会计工作内容特点十分鲜明,将成本审核作为教学重点内容,有助于保证成本审核经准确度。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对成本会计内容分层次研究,有针对性进行划分和记录,结合行业生产元素,充分掌握成本费用,计算空间费用和行业需求。
应用核心公式进行计算。在成本会计教学中,运用相应的计算公式进行记录和处理,有助于整合教学中零散的内容,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教学体系,帮助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记忆。成本会计核心内容在于分配概率计算,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充分整合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提升教学成效。教师在引导学生去深入认知和了解成本核算过程同时,需要明确学生找出成本费用中的分配资本,根据实际要求进行分配。
成本会计核算课程范文5
关键词:高校;成本会计;教学;方法
在当前的会计教育中依然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市场所需要的专业人才相互脱节,会计人才队伍也无法满足经济发展需求,企业单位缺乏对高校学生的信任,认为高校学生的责任意识较弱、动手能力较差,针对以上问题,高校成本会计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模式与理念,在成本会计课堂汇总引入案例教学、微课教学、重视实践教学、设定VBSE课程,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将来能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企业人才。
一、引入案例教学
高校成本会计课程中的理论知识比较多,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学习兴趣较低、思维较为混乱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成本会计教师需要引入案例教学,把抽象、复杂的成本会计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与记忆。案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检测所学专业知识,同时展开问题分析,并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结合学生对于案例的判断来分析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出一个实际企业的单位成本管理成败资料,让学生通过分析企业成本管理失败的原因,意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二、实施微课教学
当前信息技术广泛地运用在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的,带来了较大的便利性,同样在教育行业也出现了“互联网+教学”的模式,高校成本会计教师也要跟上时展的脚步,在成本会计教学中实施微课教学。高校成本会计属于一门专业核心业课程,知识量比较大、知识点较为零散,学生不容易形成系统、完整的成本核算程序,无法深入理解成本核算方法,而采用微课教学能够把成本会计知识整合在一起,让成本会计教学更加系列化、高效化、经济化。在成本会计实践教学中,由于学生所处环境的局限性,学生在校园中很多程序无法操作,比如,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与管理要求,而在微课教学中可以采用视频技术,把典型的制造公司的产品成本核算方法适用的企业管理要求、产品生产过程,以及会计岗位工作流程和内容更为直观地呈现出来,同时也可以把存货进出库穿插到成本会计教学中去,让学生对将来的工作有更多的了解,做足充分的准备。在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都是把成本核算内容划分成若干个知识点,出现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可以把成本会计划分成综合费用的分配与轨迹、要素费用、理论部分、成本报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让这些知识点之间相互联系起来,同时还可以通过微课按照由易到难地把这些知识点陈列出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重视实践教学
成本会计是一門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在高校成本会计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实践教学,改变以往仅仅是让学生做练习题的实践教学模式,把系统的成本核算流程引入到实验室中去,让学生能够模拟仿真企业销售、生产、采购一体化业务流程,完成一个完整的成本核算工作,感受到成本会计核算中的核心业务,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毕业之后有一个更好的未来,可以实行校企合作的实训教学模式,学校可以让教师深入到企业中开展培训,提升自我专业技能,这样才能够传递给学生最新的成本会计的相关政策、制度等。学校也可以聘请一些企业的优秀员工来开展讲座,或者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可以操作、实践的企业平台,把所学到的成本会计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真正能够有所收获,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四、设定VBSE课程
成本会计核算课程范文6
成本会计是财经类专业的主干课,是继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等课程之后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是一门实际操作性很强的课程。随着市场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成本会计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行各业的重视,任何一个企业的成功,小到社区的便利商店,大到跨国公司,都离不开成本会计。成本会计对于企业进行成本竞争和经营决策具有重大影响。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成本会计的实际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够熟悉成本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工作岗位后对企业成本的核算能得心应手,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解决企业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会计”课程的特点
(一)内容较为复杂
成本会计是以成本为对象的一种专业会计,是继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等课程之后,财经类专业的另外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学好该门课程的前提是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学生在熟悉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和报表的编制的基础上,在成本会计课程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如何对企业发生的各种费用进行分配,如何编制出各种费用分配表,如何通过登记相应的明细账来完成对企业发生的各种费用的分配与计算。此外相较于其他的会计专业课程,成本会计的计算量大、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多。如企业对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要素、辅助生产费用和制造费用进行分配时均有多种分配方法,生产费用在完工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也有多种分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由企业根据其具体情况来选择。由于不同类型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生产组织的特点不同,对成本管理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使得企业在成本核算时选择的成本核算方法也会不一样,而每一种成本核算方法的成本核算程序和计算方法虽有差异,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学生在完成相应的成本计算工作时,对不同的分配方法和计算方法的使用很容易混淆不清,难以掌握各种方法的应用条件及使用技巧。
(二)系统性较强
成本会计课程的内容看起来分散,但实际上每一章前后都是有关联的,每章环环相扣,最终完成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在进行成本核算时,任何一个环节数据的计算出错都会影响到整体的核算结果。例如企业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数据来自各项要素费用分配的结果,制造费用归集的数据来自各项要素费用分配及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结果,生产费用在完工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归集与分配的数据来自之前各项要素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和制造费用分配的结果,成本核算人员必须理顺前后各个环节的数据关系才能完成成本核算的任务。由此可见,成本会计的系统性较强,要完成成本会计的核算任务,要求学生对成本会计的知识要有整体的掌握度,这也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教学中需要将成本会计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制造企业,成本会计岗位是极其重要的岗位,企业对成本核算人员的要求很多,因而在成本会计教学中需要学生了解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并能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理解制造企业中成本核算的基本流程并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自身的理解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法和手段较传统
成本会计作为财经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系统性。在目前成本会计教学中,主要是依靠教师的课堂讲授,主要是以传授知识为主,以课本为中心,学生更多的是机械、被动的接受知识。现在由于多媒体教学的普遍使用,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成本会计教学中用到的大量表格也可以在PPT课件中事先设计,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更为高效。但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成本会计课程内容较为抽象,成本计算的方法较多、计算公式多、计算量大,在投影出来的表格中,一般只能看到最终的成本数据计算结果,使得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这时教师还需要在黑板上对计算过程进行演算,让学生能有一个较为直观的感受,但这种教学方式还是局限于理论教学,学生只是机械的运用相应的计算方法和公式进行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但对于各种费用归集和分配的一系列流程很难前后贯穿起来,从而影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同时,一般学生对制造企业实际生产过程的认知较为缺乏,对工厂的生产车间、产品生产工艺过程以及生产组织特点的认知只能通过教师的讲授来想象,较难形成感性的认识,这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实践教学环节较薄弱
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一般是以制造业为例讲授,但由于教学手段的限制,学生对制造业的产品生产流程缺乏直观的感性认识,难以理解课程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简单的制造业术语,从而影响学生对成本会计核算程序和核算方法的掌握。课堂的理论教学主要讲授的是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各项费用的分配方法,如果不结合相应的实践环节,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可能是分散的,学生是学习了很多的费用分配方法,但却难以将各种费用分配方法的适用范围、要点和内在联系整合起来,缺乏对各种成本核算方法全面、系统的掌握。目前成本会计的实践教学,一是到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二是利用学校实验室进行成本会计的模拟实训。由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第一种方式的难度较大,即便学生获得到企业实习的机会,由于成本属于企业的商业秘密,企业一般是不会拿出成本资料给学生计算使用的,学生很少能接触到真实的账簿,这样学生学完一套成本核算方法后很难加以运用,这就使大多数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因此,目前成本会计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在校内实验室进行,学生缺乏对制造企业的实践经历,缺乏对制造业生产流程的感性认识,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对成本会计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
(三)课程考核方式较单一
传统成本会计课程成绩一般由平时成绩和期末闭卷考试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由课堂出勤、课堂表现、作业等组成,期末成绩则通过笔试的分数体现。平时作业和期末笔试考核的方式一般没有本质的区别,主要考核成本会计的理论知识,对于实践性的操作能力涉及较少。学生所需要做的就是考前熟练记忆,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这种考核方式不仅存在着教学效果评价的片面性,而且也容易助长学生考前突击的不良习惯,给师生的教与学带来一定的误导。由于成本会计本身的实践性较强,传统的考核方式与成本会计实际工作中的账表操作相脱离,并不能体现出对成本会计实践技能水平的测试。
三、“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改进成本会计教学手段
在成本会计的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适当改进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先进的情景模拟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够主动参与到其模拟的情境中,增强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例如学校的实验室可以购置一套模拟企业真实情境的成本会计课程实训软件。实训软件要能让学生在模拟企业真实环境的背景下进行成本会计账务的实务操作,这个实训软件在设计时可以按照制造业成本会计核算的程序:即各项费用要素的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填制凭证、登记成本账簿等逐一训练。教师可以根据课时数、考核需要以及学生的掌握程度来设置任务,提高实训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这样通过将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建立综合考评体系
应建立综合的考评体系,采取注重平时、加强实践操作、突出过程性考核的评价方法,强化成本会计的实践教学。成本会计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期末考试成绩可以反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训的成绩可反映实践操作技能的水平,平时的考勤、课堂表现、作业等作为平时成绩,分别给予期末考试成绩、实训成绩与平时成绩这三个方面合适的权重来构建考评体系。可以购买或者自己建立成本会计试题库,在试题库中设置单选、多选、判断、计算、填表、案例分析等多种题型,教师在考查学生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灵活选择相应的题型和内容,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另外,考试在形式上也可以多样化,除了传统的闭卷考试,可以适当地结合实际操作对学生进行考核,增加实训环节的机考测试,实务操作考核可以在完成一个单元内容的教学后,就及时考核学生对该部分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突出过程性考核,采用成本会计实务中的凭证、账簿和成本计算单,考核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样学生最终的总评成绩中就有一部分权重是赋予上机的实务操作成绩,将理论与实践的测评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重视对成本会计知识的整体把握。
(三)校内课程教学与校外实习基地相结合
在改革课堂教学的同时,应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成本会计的核算过程是从各项生产费用的发生开始直到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的过程,由于学生缺乏对工厂车间、生产工艺过程以及生产组织方式的直观认识,一般是通过教师的讲授来想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可以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观摩,使学生了解产品的实际生产流程,加强对成本会计的感性认识,并进一步引发学生对成本会计问题的思考。同时,可以邀请企业成本会计的工作人员与熟悉生产资料的工人与学生进行座谈,使学生熟悉整个生产过程和产品核算过程,加深学生对成本会计整体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自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结束语
课堂教学改革是永无止境的,作为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前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从根本上说,是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力度,将传统的理论教学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熟悉企业成本会计业务流程、能够胜任企业成本核算岗位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