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财务核算的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规范财务核算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规范财务核算的建议

规范财务核算的建议范文1

【关键词】战略管理 软件公司 财务核算 财务管理

一、软件公司财务核算及财务管理的意义

财务核算是财务的基本职能,财务管理则是财务的高级职能,其根本目的在于利用监督管理职能为企业谋求效益最大化。在财务核算功能的基础上,科学、合理运用现代管理会计知识,客观、合理分析判断企业在融资及盈利、企业价值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领导、管理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加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地位。

二、软件公司财务核算及财务管理中现存的问题

(一)财务信息失真

有些软件公司的财务人员对财务制度执行不严谨,或是相关的会计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低等原因,造成会计核算不规范,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如:会计分类不准,从而影响到报表质量;存在账外资产;资产损失清理不及时;大额往来款长期单方挂账等原因。

(二)财务管理不严,出现违规违纪情况

有些软件公司内部的财务制度不健全,或是制度虽然完善,却执行力度不足;另外,也存在着管理层的监管不严,致使财务管理不善,出现违规违纪现象。如,专用账户管理不严、私设小金库等。

(三)公司内控机制尚未形成

一些软件公司没有建立健全有效的财务内控机制。而一些已经建立内控机制的公司,个别也存在着不能有效执行的问题。

(四)虚假注册

个别软件公司还存在着公司的注册资本与公司账面实收资本完全不符,出现了虚假投资和抽逃注册资金的严重现象。

(五)管理层对财务核算及财务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

很多软件公司的管理层,普遍存在重视技术、重发展、重创新,但往往却忽略了财务核算及财务管理的真正意义。没有将财务核算及财务管理置于公司发展的重要位置。往往只在事后进行财务的核算,而对于事前和事中都没有进行良好的控制,也使财务信息质量失去其效用。更谈不上公司的财务战略管理,及其对公司全局性、长远性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对软件公司财务管理与财务核算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软件公司内部对财务核算及财务管理的认知与重视

首先,要加强公司领导层及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核算及财务管理的认知程度及重视意识,制定、完善公司的财务制度,并严格执行,以避免发生财务信息失真、违规违纪情况等现象。其次,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增加其对本职工作及公司的责任感。第三,公司各部门需积极配合财务部门的相应工作。

(二)加强软件公司预算核算制度的执行力度

由于软件公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相关预算的制定一定要与企业长远战略管理相匹配,针对不同市场环境因素,建立一套科学、客观、合理的预算核算制度,以适应软件公司发展的要求。

(三)完善软件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建立健全软件公司的会计核算,规范会计行为,全面确保核算的真实性,避免出现虚假、舞弊行为,保障会计资料的有效性。其次,落实内控的保障制度,加强其会计内部控制,并通过有效途径建立、完善软件公司内部控制体系,以确保各项资金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效地使用。同时,抓住内控的关键点,进行内控制度的调整和完善,使内控制度更加具体和可操作。

(四)完善企业的成本核算模式

软件公司在软件研发阶段资本化和费用化,则需要客观依据公司自身规模及产品的性质,遵守成本效益、稳健性及可比性原则,简化其核算程序,建立一个对其开发成本资本化科学、合理的划分标准。同时,还应加强内部审计和成本的有效控制,提高会计报表的在行业中的可比性。在成本费用的分配方面,要提高成本信息的准确度,最大程度上防止资源的浪费,从而全面提高软件公司的整体经济效益。而在成本核算管理上,则可以采用成本核算的动态管理制度,以提升软件公司的行业竞争力。

(五)加强财务战略管理的意识

财务战略管理是指企业在分析理财环境的基础上,服从和服务于企业战略的前提下,对企业资源筹集和配置活动进行的全局性和长远性的谋划,它是战略理论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应用与延伸。

而软件公司的财务战略管理则是为了全面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和加强公司的竞争优势,充分运用财务战略管理的分析工具,科学、准确地确认公司在行业间的竞争地位,对公司的财务战略的决策与选择、实施与控制、计量与评价等活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和创造性的谋划过程。面对财务软件市场巨大且残酷的竞争压力,软件公司的财务不仅要有科学精细的日常管理意识,更需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及战略思想,来进行相应的财务管理。同时,财务战略管理还决定了软件公司财务资源配置的取向和模式,全面影响着公司资金活动的行为与效率,直接关系到软件公司的整体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四、结语

规范财务核算的建议范文2

关键词:财务核算;管理;实效性

随着国家公共财政体制重大改革与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如何做好运用新制度管理财务核算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逐渐完善财务核算的方法和工作实践,从而建立一整套比较完善、安全和稳定的财务核算制度。在会计核算基础、会计核算内容和方法、要素结构等方面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更好地提高财务核算的技术化、知识化和信息化。

我国的财务核算工作起步比较晚,传统的财务核算是指核算凭证工作、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其他会计核算专用资料,是记录和反映各学校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学校实行管理和信息开发的财务核算以后,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和不断研究财务核算管理工作,逐渐完善财务核算赋予了许多新的特点。

一、现行财务核算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一,财务核算工作模式不尽科学。现行一般单位(公司、学校)都设置财务核算中心机构,实行自体一级核算模式,来处理各单位(公司、学校)账务管理,教学、科研、后勤产业等方面的财务核算工作,同时要求核算工作人员能独立和全面地完善审核业务。在具体工作中,做凭证工作,工作量还是比较大的,每一张原始凭证都要做成记账凭证,财政支付的要求也越来越规范化、明细化,学校对外交流、培训、合作办学的项目在不断增加,这样要求做账的科目和内容就会增加很多,对应的科目都必须在对应项目中支,使得工作量增加了不少。但是每个月财务核算部门能按时、准确地将票据做成记账凭证,生成报表,能满足校内各部门对经费核算、财务信息需要的要求;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统一性;充分考虑在接受各级各类部门检查中、数据统计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和高效性,并认真核对,使现金、银行和财政支付的余额一致,做到做账准确,账实相符。

第二,核算服务与核算监督职能定位模糊。随着市场经济规模的快速发展,多渠道来源科研经费与资金使核算经费也呈现出多元化模式。原有财务数据存在口径不一致等问题,在财务清算的基础上和核算过程中,必将产生各种各样的难以预计的矛盾,如核算人员拒绝支付与费用支持请求会经常发生冲突,结合数据形成的历史原因认真分析,按新制度将数据尽可能合理地并入新设置的适当的财务核算中。合理、妥善的处理和化解核算服务是工作关键点。在广大的核算人员心中是监督严一点,还是核算服务好一点都很难准确的定位。

二、完善财务核算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针对上诉问题,财务核算工作如何适应体制改革要求,为更好地执行新财务核算工作,使其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更好地发挥财务核算职能,根据财务核算业务的整个流程,分别做好财务核算的数据、保存和利用等方面来陈述工作。

第一,更新财务管理软件,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所谓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是在一定的时期和特定的时间范围内(如一个季度),进行财务软件系统改进措施,引入嵌入式管理控制模板,在系统中有时侯没有及时的将财务软件版本和软件系统很好地保存,造成会计档案不能被调阅。我们所调阅的财务核算会有两种情况:一是所调阅的财务核算的版本号与当前财务核算系统版本号一致,此时只需通过财务软件系统中的调阅(或数据恢复)功能将您所需调阅的版本号进行输入即可进行调阅;二是所调阅的财务核算的版本号与当前核算软件系统版本号不一致,此时您只需在另外一台电脑上将此文件对应的版本系统进行安装,然后就可以进行调阅。建立校内科研经费管理与财务系统的有效对接,实现数据共享。任何一个单位(公司、学校)每天都会发生经济活动和财务支出,运用财务管理是一项细致严密的工作,同时也能反映发生或已完成的各个项目经济活动,同时运用了现代的科学理论、方法和各项管理技术,积极的开发管理会计。

第二,完善财务核算保存和财政体制。财务核算管理不仅是客观上的记录和储存内容,而是存储在磁性介质或光盘上,根据信息转载的特殊物理性,更应该注意管理财务核算与对应的财务样板保持一致性。在财务核算业务处理过程中,各项财务管理措施必须注意到经费核算的复杂情况,不能盲目地“一刀切”,应正确处理经费开支标准和实际支出之间的矛盾、预算编报额度。每个月财务核算部门能按时、准确地将票据做成记账凭证,生成报表,并认真核对,使现金、银行和财政支付的余额一致,应兼顾不同经费的特性,分类处理,做到做账准确,账实相符。促使管理财务核算的程度得到更深层更高层发展,管理财务核算除了保存各版本的备用财务数据外,还要保存好原版本的资料,二者都非常重要,从而可以看出收集和管理工作也是一个比较艰巨的任务。

三、结束语

在新财务核算工作的实效性下,建立与国家预算体制相符的核算服务体系,建立有效的财务人员激励机制,转变高校核算模式,优化报账流程,在现有的财务核算软件中融入了会计、财务、管理等先进的技术和方法,进行新财务制度的学习和培训,结合应用的软件培训是实现会计信息化的正常运行的前提。

参考文献:

1.朱琳.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1(10).

规范财务核算的建议范文3

关键词:市政工程 项目建设 财务核算 财务管理

我国的经济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作为社会经济环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创新和改革。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市政工程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完善好工程建设的资金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这就对传统的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中的财务核算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加强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中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势头的推动下,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的规模和速度也开始呈现出越来越快的进步和成长,资质高、规模大的工程建筑队伍也借此机会迅速的成长和发展起来,这一方面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对促进经济的增长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鉴于建筑市场一些主体行为不规范的现象,使经营环境产生了一些恶性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为了获得工程的承包权而采取了各种不正当的途径和方法,这就为建设主体带来了一定的损害。为了消除这一不良现象,现阶段城市的发展中涉及到市政工程建设方面的项目改变了以往单纯的依靠政府投资,逐渐发展为由政府、企业以及其他一些社会投资共同参与建设的专业化、集团化的新模式,经营方式也开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在这个过程中,市政工程对财务的核算和管理进行创新,完善财务管理的体制,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同时,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市政工程核算中的重要作用,使工程的造价控制在较低范围内,提高投资效益,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社会效益。

二、加强市政工程企业财务核算和管理的措施建议

(一)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组织机构、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一些市政工程企业已经逐渐完成专业化、集团化的改革,工程财务管理模式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但是我们仍然能够看到一些工程管理企业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和重要意义,再加上企业的内部缺乏完善的组织机构,财务管理制度中存在着较多的漏洞。这就造成了单位的财务部门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对工程造价的构成了解不足,工程财务管理存在着管理滞后和被动等问题,最终使公司的资产流失,对企业自身的根本利益也是一种损害。要想克服这些问题,加强市政施工企业对财务的管理势在必行。一方面企业应该加强财务管理意识的提高,给予工程财务管理工作充分的重视,工程施工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等方面对工程的财务管理活动进行具有系统性的梳理,使工程财务管理能够在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中都有所体现。另一方面,工程施工企业还要不断的对财务收支制度和成本核算制度等基本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进行改进和完善,重视工程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和提拔,定期举办工程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培训,提高工程财务管理人员的基本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了解工程预算管理和结算环节的内容,这对于充分发挥工程财务管理的监督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将市政工程合同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点

目前的建筑市场上大部分合同管理都是采用预算招标、费率招标等方式开展工程合同的签订,但是由于一些工程的合同不够规范,对于部分必要的约定事项没有做好必要的沟通和约定,在日后的合作中就可能会出现财务方面的纠纷。另外,市政施工企业的施工存在项目多、点多、线长、作业流动性比较大等特点,因此在资金方面也很难集中管理,统一的调配是个较大的难题。工程合同作为工程财务核算和管理的一个重要依据,它遵循的是归口管理和专业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从最初的工程合同项目谈判、订立、以及履行的全过程中,施工企业都应该对工程项目和实施过程中能够涉及的以及可能会涉及的环节都进行严格的合同把关,通过有效的工程合同管理,将工程的财务风险控制在最低范围内,并且对于合同的造价、付款方式、以及违约责任人等方面的内容,都要有明确的合同约定,一旦发现有不符或者有缺陷等,都应该及时的查明、并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

(三)规范工程资金的使用,科学合理的对工程财务成本进行核算

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一般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管理的差异比较大,如果仍然按照一般财务会计的核算模式就容易造成工程核算与财务会计信息的相互脱节。在实际工程财务管理工作中,施工企业应该对项目资金的状况以及使用状况都有及时的了解和找你给我,把握融资的时机,保证各个项目中资金的顺畅流通。另外,针对工程施工项目中点多、线多、资金需求量大等问题,我们提出施工企业对工程的资金应实施集中管理模式,对资金的使用加以规范和严格把关,尽可能做到每一笔工程款的支付都是由相关工程施工部门、内审部门以及财务部门共同把关和统一管理的。工程预付款和进度款等方面的科学合理管理和控制也是有效避免资金沉淀或不足、确保资金控制和工程进度相匹配的重要方式。

三、总结语

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的财务核算和管理是市政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做好财务核算和管理工作,才能有效的促进市政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使其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终极目标。目前市政工程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工程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把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这是加强做好财务核算和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董惠杰.工程项目建设风险管理剖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

[2]杨建华,胡媛.浅论建筑工程项目财务管理风险及其规避[J].科技致富向导,2011

[3]李寅.浅谈建设项目的财务管理[N].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

规范财务核算的建议范文4

关键词:新医院会计制度 财务核算 对策

近几年随着我国加大对医疗卫生的投入,众多医疗机构的经营环境出现了较大改变,业务流程更具复杂性,经营管理更具科学性。随着2012年1月1日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开始实施,我国的医疗卫生经济发展迈进了新的时代,同时也对医院财务管理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基于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探讨了新医院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并对医院财务管理、医院成本控制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一、 新医院会计制度对财务核算的影响分析

从所涵盖的内容来看,新医院会计制度重点加强了医院成本核算与收支方面的管理。通过完善医疗药品核算、医疗成本归集与控制等,新医院会计制度无疑在核算规范性上凸显出较大的创新。因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医院财务核算的工作经验,通过挖掘医院会计制度的差异点来分析其对医院财务核算的影响。具体而言,新医院会计制度对财务核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核算基础发生变化

通读新医院会计制度,可以看出医院会计核算的基础发生了转变,过去强调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基础现今已逐步转向“权责发生制”为主的核算基础。但是,新医院会计制度并没有完全废弃“收付实现制”,在特定情况下,“收付实现制”仍可以作为医院的会计核算基础。

(二)确立长期资产补偿机制

新医院会计制度要求建立长期资产补偿机制,从而改变了医院长期资产的摊销模式。新医院会计制度立足于长期资产消耗无法补偿的现状,突破原有思维模式,提出要求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无形资产进行摊销,从收入中补偿资产所发生的损耗价值,建立起长期资产补偿机制。在这种机制运行模式下,既可以反映医院资产的真实价值,又能确定医院资产的投资规模以及损耗程度。

(三)强化成本控制,全面推行全成本管理

前文已提到,新医院会计制度重点强化了成本核算的管理,包括成本管理的目标、核算的对象、成本分摊的过程、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等方面。通过制度规定确立全成本管理思想,这对医院而言,有利于加强其今后的经营管理,为提高成本核算水平、提升成本控制力度提供有价值性的数据支持,并为做好医疗服务的合理定价提供不可缺少的参考依据。

(四)侧重预算刚性,重视预算约束与管理

新医院会计制度对预算的重视可以从收支管理反映出来。新医院会计制度要求医院所有的收支必须全部纳入预算管理范围,并规定“核定收支、定向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这有利于维护预算的完整性、严肃性,规定突出预算刚性,有利于杜绝随意调整医院支出项目,预算无法有效落实等问题,保障医院按照既定预算额度进行日常开支。

(五)完善医院财务报告体系

新医院会计制度进一步推进了医院财务报告体系的构建,要求医院在报送报表时,不仅需要相关会计报表,而且需要一并报送会计附注。新财务报告体系下财务报表更为全面,同时也兼顾专业性,例如,反映财务状况的报有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现金流量表;反映预算情况的表有预算收支表,体现基建情况的有基建投资表等等,这些不同的报表可以充分有效地反映医院各项经营的不同情况。

二、新会计制度下如何做好医院财务核算的建议及对策

从上述新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核算的有关影响可以看出,未来医院财务管理需要侧重的内容主要是财务核算的规范性、财务分析的科学性、财务监管的有效性等等。具体而言,今后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准确理解会计科目定义,掌握入账标准

新医院会计制度对部分会计科目进行了梳理和调整,同时对相关会计科目的入账计量标准做了更新,首先从制度上更加规范了医院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例如,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中,应收账款需要计提坏账准备,且规定坏账准备金率为2%-4%,更加强调医院需要加强对销售环节的管理,提高医院应收款项的变现能力,而固定资产的认定标准则提高到1000-1500元,随着新型医疗科技设备的更新和引进,原有固定资产1000元的认定标准已无法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新标准的更新从侧面上反映了新医院会计制度与时俱进。因此,对于新医院会计制度更新的内容,财务人员需要准确理解会计科目定义,熟练掌握入账标准。

(二)加强医院财务分析、建立财务评价体系

新医院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分析指标进行了大量的替换和更新,其从资产运营、收支结构、结余与风险管理、到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等更具考核意义的指标出发,要求更系统、更专业地准确评价医院的发展能力。同时,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作为财务评价体系组成部分,考评医院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实现管理部门对医院的激励与约束作用。

(三)加强预算收支管理,科学合理做好预算工作

新医院会计制度要求预算管理工作要更加的科学与规范。预算管理中的收入与支出两条线都要加强管理,要严格按照新医院会计财务制度的要求来办,收支的预算管理都要细化,相关科室在上报预算时都要细化,数据上报时要详细具体,根据现行的标准,数字尽可能的精确。根据各项采购和用款情况需求,必须按月、按季、按年上报,为领导决策提供详细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钱梦勇.对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几个实务问题的思考.中国总会计师,2012

[2]庞刚.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探讨.现代商业,2012

规范财务核算的建议范文5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公务卡; 使用

伴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务卡的使用已经成为行政事业单位结算的主要方式之一。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是进一步提升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传统的现金支付和报销方式已经落后于现代科技,存在着现金保管不安全、携带不方便,借款还款报销环节多,并且票据真实性、合法性审核难等问题。建立公务卡制度后,财务人员既不需要经常提取和保管现金,工作人员也不需要提前借款,单位财务部门还可以有效监控票据支付的真实性和规范性,方便快捷,安全简单,可以有效克服传统现金支付方式下存在的问题,对提升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提高财政支出透明度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然而,在公务卡具体使用过程中,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对此种结算方式刚刚接触,理解还不够深入,加之整个结算过程需要单位和发卡银行相互交流与协作才能共同完成,这些都使得公务卡在使用过程中势必会遇到一些问题。笔者将一些在操作中遇到的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列示,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和建议,以供参考。

一、公务卡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一)公务卡持卡人与单位事务经办人之间的矛盾

公务卡作为可以透支的信用卡,在开立时需要指定持卡人,并由持卡人在公务消费后,前往单位财务部门进行报销。但是,为了便于对公务卡使用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也便于财务核算,单位不可能为每一位工作人员都配备公务卡,因此,这就出现经办人员有时会使用持卡人的公务卡进行公务消费的情况,并且在消费后,POS小票的签字确认也会带来相应的问题。

(二)公务卡具备信用卡的某些特点,会给用卡与还款造成不便

公务卡是信用卡,它必然具备信用卡所特有的一切特征和功能,比如,透支额度、账单日期、最后还款期、取现手续费等。但是,公务卡在办理批次上的不同,也会导致透支额度、账单日期、最后还款期等存在差异,这些势必会影响公务卡日常使用的效率,也会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核算与最后还款的不便。

(三)公务消费的资金流向不透明给财务审核带来困难

经办人员在公务消费后,会持POS小票和有效报销票据到单位财务部门进行报销。但是,大部分POS小票上都不能载明消费商户的有效信息,无法与报销票据进行核对,这必然给财务部门对业务真实性的审核带来困难,资金流向也无法得到有效的监督。

(四)公务卡结算程序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核算的矛盾

公务卡在结算上比较繁琐,而且,也不便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财务核算,其主要表现在:

1.在发卡银行公务卡结算系统中,每一笔业务需要录入消费日期和消费金额,再录入报销金额和预算编码,最后再进行汇总,以汇总表格式向银行进行还款。

2.汇总表中只是按照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类进行汇总,而没有按照财政预算13位类款项编码进行汇总,但预算单位需要按照13位编码再对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进一步划分,最终不便于单位日常业务核算。

二、公务卡使用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一)取消公务卡个人实名制

笔者认为,在设计公务卡使用方式时,将单位作为公务性支出的公务卡登记在个人名下,这样做有些偏颇。作为单位事务的经办人员,他才有资格确认所发生业务的真实性,而持卡人往往并不了解其中的情况。另外,信用卡登记在持卡人名下,一旦出现任何问题最终会影响到持卡人的信用状况,风险将会完全转嫁给持卡人。

公务卡作为可透支的信用卡,在开立时,不应当指定持卡人,而应当全部登记在行政事业单位名下,并对公务卡进行编号,以便管理。这样,既利于消除经办人与持卡人的矛盾,降低持卡人的风险,也利于财务部门发挥监督作用,保证相关业务的真实性。

(二)要求发卡银行统一对公务卡的相关设置

对于公务卡的透支额度、账单日期、最后还款期、取现手续费等问题,笔者认为,行政事业单位应及时与发卡银行沟通,向银行申请统一对公务卡的相关设置,并在允许的条件下,延长还款期限。另外,在取现手续费问题上,单位应当要求发卡银行取消公务卡提取现金的功能。或者,在预算单位公务卡使用管理制度中,明确要求禁止利用公务卡提取现金。因为实施公务卡制度本来就是为了控制预算单位现金流量,监督预算单位现金流向,如果允许提取现金,就起不到上述效果。

(三)加强信息采集力度便于监督资金流向

公务卡制度的改革,就是要减少单位日常大量现金支出,便于财政部门对资金流向的掌控。但是,收款方信息的缺失会制约公务卡制度改革的力度,妨碍监督资金使用职能的有效发挥。

为了进一步完善财务核算,真正使资金使用做到公开与透明,笔者认为,财政部门应当对公务卡刷卡POS机进行改进,将消费商户的有效信息,包括收款单位的全称、税号、地址、联系电话等信息进行汇总,在POS小票中予以列示。这样,既便于财政部门对资金流向的掌握,使资金流向具有可追溯性,也能够保证公务卡消费的真实性,充分发挥财务审核的作用。

(四)不断推动银行结算系统的改进和完善

在公务卡操作过程中,银行结算系统与单位日常核算形成脱节。发卡银行按照银行自有系统去设置,便利了银行的操作与还款,而忽视了单位对公务卡核算的要求,从而形成了公务卡结算方式与财务核算的矛盾。

规范财务核算的建议范文6

抵债资产是指借款人(担保人)无力以现金资产偿还金融企业债权时,金融企业依法行使债权和担保物权而向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收取的用于抵偿债权的非现金资产。广义的抵债资产既包括金融企业依法取得的拥有所有权、收益权、使用权、处置权的抵债实物资产,如房产、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交通工具、商品物资等;也包括抵债的股权、应收账款、版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权利资产。本文所称的AMC抵债资产,是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AMC)在不良资产收购接收、处置过程中资产置换、法院裁定或协议抵债取得的抵债资产。本文就当前AMC抵债资产财务会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AMC抵债资产核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抵债资产取得环节在财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抵债资产入账不及时问题。从AMC抵债资产来源看,既有从剥离银行划转接收的,也有在资产处置过程中由法院依法裁定、协议抵债或资产置换取得的。后一种情况,基本不存在入账不及时的问题,但对由剥离银行直接接收的抵债资产,由于情况复杂,有的银行已部分处置,有的因移交过程中没有办理严格的交接手续,而AMC的项目管理人员未及时清理档案,就存在因不知情或管理不到位而导致未及时入账,出现抵债资产滞留账外的问题。二是抵债资产无法入账的问题。无论是剥离过程中接收的抵债资产还是在处置过程中取得的抵债资产,都存在因欠缺合法的手续或法律依据而取得的情况,对这部分抵债资产就很难正常入账。三是抵债资产入账价值确定问题。AMC取得抵债资产后,主要按照实际抵债部分的贷款本金和已确认的利息作为抵债资产的入账价值,即按法院裁定或协议抵偿的贷款本金和表内利息之和入账。抵债资产取得时发生的税费,按实际发生金额记入“营业费用---业务费用”,不计入抵债资产入账价值。但现实中会出现法院裁定或抵债协议未明确抵债金额的情况,按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制度(试行)》(财金[2000]17号)第31条规定:“待处置资产应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计价”。而公允价值通常指市场交易价格,由于抵债资产种类繁多,并是非标准产品,要寻求抵债资产的公允价值是非常困难的,缺乏可操作性,这给抵债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带来困难。四是对AMC依法提起代位权诉讼胜诉后取得债务人(含连带责任担保人)对次债务人的应收债权在财务上没有任何体现和反映。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0条规定:“债权人向次债务人提起的代位权诉讼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的,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予消灭。”据此,AMC在会计核算中应进行相应的账务调整,即应以取得对次债务人的应收账款冲减原“待处置贷款”或“购入贷款”科目相应的债权。

(二)抵债资产管理环节在财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抵债资产实地盘点制度落实不力问题。各AMC内部管理制度均对抵债资产日常管理中要求定期(半年或一年)进行实地盘点,以了解抵债资产保管状况,及时调整账务,确保账实相符,但现实情况是,实地盘点制度落实过程中很少有财务人员参与,项目经办人员也并非都通过实地对抵债资产现状进行勘查,账存抵债资产存在毁损、被盗或灭失的风险。二是少量抵债资产存在未经批准擅自留用的情况。特别是AMC成立初期,由于管理不规范,存在房产、机动车辆等抵债资产未经批准擅自留用的违规行为。三是对抵债资产贬值或可能发生的损失,在会计期末未按谨慎性原则提取抵债资产减值准备,致使会计信息不对称,不能真实反映抵债资产贬值和损耗程度。根据《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第45条规定:金融企业应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度终了时对各项资产进行检查,根据谨慎性原则,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其计提项目包括抵债资产。四是AMC财务部门大多未建立完整的“抵债资产管理台账”,以全面地反映抵债资产的取得、管理和处置的全过程,通过执行定期检查、账实核对制度,对抵债资产进行必要的监督管理。

(三)抵债资产处置环节财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抵债资产“以租代售”的融资租赁、经营性租赁和分期收款出售的核算问题。按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制度(试行)》规定,上述租赁业务,应按资产账面价值将其转入“融资租赁资产”和“经营租赁资产”。对办理租赁业务中取得的收入,按规定计入当期租赁收入。而实际操作中,AMC采用收付实现制原则直接将当期租赁收入冲减了“待处置(抵债)资产”科目,不符合现行财务制度规定。对承租人违约延期付款的情况,未按权责发生制原则通过“应收账款(债权)”科目进行核算。对抵债资产处置中以分期收款方式出售的核算,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二是抵债资产超期限处置问题。按目前AMC内部的抵债资产管理办法,为加快抵债资产的处置,规定抵债资产(股权除外)应自取得之日起一年内处置完毕。但实际情况是,大多数抵债资产都存在超期限处置问题,这固然有市场方面的原因,但财务部门缺乏必要的监督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三是对一时无法入账的抵债资产的处置,AMC通常的做法是,将处置收入作为正常本息回收直接冲减“待处置贷款”或“购入贷款”。这种做法违背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不能真实地反映AMC不良资产的处置过程。二、AMC抵债资产核算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从财务会计制度上看,由于财政部一直未出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会计制度》,只制定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制度(试行)》,仅靠单一的财务制度远远不能规范AMC不良资产处置的财务行为和会计核算要求。况且,2000年出台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制度(试行)》主要是规范对政策性剥离的不良资产处置的财务行为,而目前AMC的业务已不局限于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业务,还包括了大量商业化不良资产的处置业务,情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财务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现有业务需要。这是造成目前四家AMC抵债资产核算管理不统一且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从抵债资产管理制度看,财政部也未针对AMC的实际情况,出台类似《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财金[2005]53号)的AMC抵债资产管理制度,AMC缺乏统一的抵债资产接收、管理、处置和核算的制度规范和监管标准。

(三)从AMC内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看,前述抵债资产核算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既有执行内部管理制度不力和管理不到位方面的原因,如抵债资产实地盘点制度不落实、未经审批擅自自用等。也有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方面的原因,如租赁和代位权确立后的会计核算处理问题等。

(四)从AMC的财务体制上看,由于AMC不存在利润(损益)核算的问题,财政部对AMC的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的考核,主要以“两率”(现金回收率和处置费用率)承包考核为核心。这种财务体制的安排,决定了某些财务核算失去了意义。比如抵债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等。

三、完善AMC抵债资产核算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建议财政部及时出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会计制度》,以规范AMC商业化转型后不良资产处置活动会计核算的需要。同时,应在AMC六年来不良资产处置财务会计核算实践的基础上,适时修订《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制度(试行)》,进一步规范AMC的财务行为。在具体业务的核算管理上,一是对抵债资产的入账价值问题,应按合理定价原则,经过严格的资产评估程序来确定抵债资产的价值,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合理定价来确定入账的“公允价值”。二是对因欠缺合法的手续或法律依据而无法入账的抵债资产,应设立“待转抵债资产”科目进行核算,以杜绝抵债资产滞留账外现象发生。三是对经诉讼由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而取得对次债务人应收账款的情形,应设立“待处置应收账款”科目进行核算,以冲减原“待处置贷款”或“购入贷款”相应的债权。四是对抵债资产贬值或可能发生的损失,在会计期末应按重新评估认定的市场公允价值,计提“抵债资产减值准备”。五是对抵债资产分期付款出售或租赁经营中出现的违约延期支付的情形,应按权责发生制原则通过“待处置应收账款”科目进行核算和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