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课程体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家庭教育的课程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家庭教育的课程体系

家庭教育的课程体系范文1

关键词:课程体系;问题;思想;教学方法;学科综合;家庭教育

语文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和造就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语文课堂的多种功能和奠基作用也决定了其对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以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在培智学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价值,要注意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进而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因此,在教育改革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教师要重塑培智语文课程体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获得多元而综合性的发展。

一、更新教育教学思想

众所周知,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正确思想是教学活动的指向。所以,作为培智教育的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在课程改革下,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思想上的转化工作。首先,从思想上重视语文教学,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价值,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的语文技能的同时,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适应能力也能得到相应程度的提高。因此,在教育的出发点上教师要从思想上进行转变,并配合恰当的行为真正将思想落到实处,以确保学生能够获得健全的发展。

其次,从思想上重视智障学生,换句话说就是不放弃。教智障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有耐心,对于正常人来说这些知识很简单,但

是对于他们来说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甚至还学不会,所以,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一点,并在行动上给予学生耐心,用心去接受这样一群学生,进而才能提高课堂的效率等等。总之,培智学校的语文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思想,以为语文价值的有效展示做好铺垫工作。

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通过多年的经验教训,我深知单一的教学方法对课堂带来的影响,因为不论是普通学生还是特殊学生,兴趣都是学习的动力,所以,在重塑课堂体系的过程中,我们要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给智障学生创造轻松的环境。本文以情境教学法为例进行概述,以期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如,在教学《小方迷路》时,为了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了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同时,也为了切合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在授课的时候,我组织学生表演“小方迷路”的情境。首先,我选择学生扮演小方,我来扮演民警,并给学生设定的情境“迷路了怎么办?”的情境,引导学生来表演。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要为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打基础,而且在表演的过程中我还向学生灌输了“在生活中,如果迷路了要找警察叔叔,要记住自己家的门牌号或者是父母的电话等等,这样能够让民警叔叔更快地给自己指明方向或者是把自己送回家。”通过这样的情境表演式的教学,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学生日后的生活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深入挖掘教材价值,以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得基本生活能力的锻炼。

三、学科之间有效综合

长久以来,我们的课程组织形式都是分科授课,语文就是语文、数学就是数学,各个学科之间几乎是没有交集的,致使一些学科资源出现浪费。所以,为了能够较全面地满足学生的一般性需求,也为了更好地适应特殊群体的需求,在授课的时候,我们可以有效地将学科之间相互综合起来,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在学科结合中感受学习的乐趣。进而使学生在更加形象化的教学中逐渐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例如,我们可将语文和美术相结合。在教学《小马过河》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了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求,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选择了和美术课相结合的方式,首先,我选择了分角色阅读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然后组织学生讲述本节课讲述了什么故事,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教师搭建的“说”的平台中得到锻炼。之后,在基本的语文知识内容讲完之后,我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一幅“小马过河”图,可以选择和教材中插图形象一致的,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的个性。可见,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锻炼智障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手脑并用的能力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学科结合起来,以确保这些特殊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四、有效结合家庭教育

对于智障学生来说,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在重塑语文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将家庭教育纳入其中,要重视家校结合教育,以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基本的知识。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如果家长不重视智障学生的学习,而是,持有将孩子送进学校也算是对得起孩子的想法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我们都知道一个家里如果有一个孩子是智障,大部分家长就会抱怨,为什么上天这么不公平,但不管又好像是没有尽到做父母的责任,所以,便将教育的责任一股脑的全部推给了学校。可见,这样的思想是不对的,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毕竟学校教授的还是以理论为主,家庭教育就是要将这些理论转化成实践,让学生在切身体会的过程中去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样即便是家长以后不能陪伴孩子,至少他们也能生存。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有意识地将家庭教育与语文教育结合起来,真正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发展。

总之,在重塑培智语文课堂体系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各个方面的工作,要让每个智障的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

都能在坚持不断的学习中提升自己,进而让学生在“有爱”“用心”的教学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发展,同时,也为学生终身的发展和更好地融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家庭教育的课程体系范文2

关键词:女大学生;婚恋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合力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2005年8月,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废除了“在校大学生不准结婚”的规定。在赋予了在校大学生更多权利的同时,这些新的、更加以人为本的政策,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婚姻、恋爱观念问题的思考,尤其是对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形式对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曲靖师范学院等部属、省属5所院校就读本科的女大学生1 073人(有效人数)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的婚恋观、性观念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年龄低龄化、恋爱动机多元化、爱的能力弱化、性别教育缺失等。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目前婚恋教育的关注和反思。在关于“婚恋观的影响因素”的调查中,来自父母的影响占32.4%;来自亲戚朋友的占39.3%;在“您从什么途径接受有关恋爱和婚姻的信息”的调查中,家庭教育占了45.1%、学校教育占了45.3%。由此可见,在婚恋教育中,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认为大学生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家庭教育已无足轻重,从而忽视家庭教育的做法是不符合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的,片面强调学校教育也是不科学的。在大学生婚恋教育中,必须充分认识家庭和学校对学生的双重影响,以发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正性合力作用,建构大学生婚恋教育中的合力模式。

二、家庭教育对女大学生婚恋观的双重影响

家庭是每个人成长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社会化环境。家庭中的两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自然的关系”①“双亲与子女的关系也基本如此”。②家庭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教育和受教育的关系,是自然形成的。

首先,父母是子女学习的楷模,而且是子女第一个能够观察、学习与异性相处的模仿对象。因此,父母对待婚姻的态度会直接地影响到子女在与异往时的态度,而父母口头上或是文字上教授其子女关于婚恋的观念,会影响到子女对于婚恋问题的看法。相关研究表明:父母关系的好坏主宰着整个家庭的气氛,父母之爱的品质决定了家庭生活的品质,而家庭塑造着人的个性,影响着人格成长、情爱能力的发展,子女恋爱、婚姻中的许多问题常是由原生家庭中衍生而来的。

龚大中在《父母和子女的潜在关系》一文中指出,“父母婚姻的结合体是子女从出生直到成年独立过程中的心理依靠,这种依靠表现为对子女心理的保护作用。在理想状态下,父母婚姻质量越高,对子女心理保护就越强,父母婚姻存在缺陷,就会对子女心理造成伤害”。尤其是父母婚姻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一个人婚恋观的形成,即使她从家庭中独立出来,她的潜意识,也是依照父母夫妻生活的实际情况来描绘着自己将来的婚姻生活模式。一般在和谐家庭中成长的人,儿子追求具有母亲特征的女性为结婚的对象,女儿追求具有父亲特征的男性为结婚对象,子女都无意识地以父母为理想形象来选择自己未来的人生伴侣。在访谈中,有的同学就表示:以后要找个和自己父亲一样有责任感,有爱心,会关心人的男朋友。而婚姻不幸的家庭,孩子过早地目睹和体味到婚姻不幸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从而使子女容易形成偏激的婚姻理念,容易产生对异性的不信任感、厌恶感和恐惧感,从而对婚姻生活产生偏见,甚至逃避恋爱和婚姻。

第二,父母“期望”和“要求”的干预作用

父母对于子女强烈的期望偏好,在子女婚恋观形成过程中作用显著,一些父母将自己的期望和要求内化为孩子的行为准则,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择偶标准。目前,大多数青少年和自己家庭联系紧密,很多学生也把父母视为自己的良师益友,父母的期望作为指导性意见,势必会转化为她们深层次的认知。尤其是婚姻、恋爱,具有一定的隐私性质,很多学生还是希望获得父母的指导,在访谈中,30%的女生表示会和自己的母亲交谈并听取相关意见。一些学生也谈到,自己的父母和亲戚根据自己的婚姻经验和认知,给孩子划定了要求和范围,对男朋友的家庭背景,经济条件、脾气性格和学历、能力都做了相应的规定,认为只有各方面条件优越的男性才能与自己的孩子相匹配,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门当户对。而家庭期望的干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性格不够独立、依赖性强或太孝顺父母没有自己主见的女大学生。同时,也会造成大学生的心理冲突。爱情不是两个人之间的私事,它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其发展必然会受到外部力量的影响和干涉,尤其是来自家庭的力量。如果家庭对恋爱行为的评价与当事人的评价一致时,往往会促进恋爱行为的发展,反之,如果家庭对于恋爱行为的评价与当事人的自我内部评价不一致,往往会造成当事人的恋爱心理冲突,甚至导致恋爱失败和分手。在调查中,10%的同学表示受到过家庭的干预和反对。

第三,性别角色差异的影响

性,作为生物的构成,指的是男女与生俱来的生物属性,性别角色,作为社会的构成,指的是通过社会化过程得到的与生物性别相关的一整套社会规范的期望和行为。③在当今世界的大多数国家中,男女一生下来就与人们所预期的机遇和限制相联系。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人们依据自己的“性特征”获得特定文化中的性别角色特征的过程。在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大多数学生的父母依然有着传统的婚恋观念,而这种观念无形之中也会影响到学生本身。在传统思想中,对于男女生出现婚恋与性问题的态度不同,对女性的束缚显然多于男性,导致有些家长对女儿的婚恋与性问题十分担忧或过度保护。另一方面,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一部分家长也认为,“男性能力天生比女性强”,“男人以社会为主,女人以家庭为主”、“婚姻是女性的第二次生命”,不管她出身如何、家底怎样、学历高低、知识多寡,只要找了一户好人家,衣食无忧,可以说她就有了一个好归宿,正所谓的“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因此,在择偶过程中,出现了极强的实用主义倾向,把婚姻当成工具,把房子、车子、票子作为恋爱的第一标准。在选择男友时注重其经济背景和家庭条件,试图通过婚姻来改变人生,将自己的人生寄望于婚姻。30%的女同学表明爱情开始由理想转向现实,由精神转向物质。在择偶标准上会把爱情建立在对方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上,或以父母的社会地位和家庭的优裕条件为基本待价而沽;或从今后的就业、升迁等某种个人动机出发。

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同值、差异和局限

邓佐军在他的《家庭教育学》中指出,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是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家庭对个体产生的影响作用。家庭教育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家庭成员在血缘和情感上充分接近,接触方式是面对面进行的;二是家庭成员彼此间互动的频率很高、三是家庭成员彼此利益相关、目标一致,联系十分密切;四是家庭群体关系在时间上最为持久。4家庭这种群体,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家长对子女有天然的亲切感,而子女对父母则怀有很深的依恋与信赖,父母通过情感方式对子女的影响在效果上就显得异常有力。家庭以“缩影”的形式包含着几乎所有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功能。家庭教育所具有的这些特点与优势是学校教育无法比拟的。但是由于大部分家长不是教育方面的专家,缺乏教育理论的指导,缺乏对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的研究,又缺乏相关的教育经验,仅仅凭着对孩子的爱进行教育,往往会出现许多偏差。一方面,只关心学习,不关注子女的思想和心理方面的变化,从而造成子女在人格等方面的缺陷,间接的对子女婚恋观念造成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大多数父母故意回避性知识的传授和教育,家庭性道德教育严重缺失。家庭教育并没有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因此,学校教育必须加强与家庭教育的合作,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和家庭教育的水平,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的发展。

“学校教育是目的性、系统性、组织性最强的教育活动”,⑤它有系统的教材和完整的教学过程,人才密集,设备良好,教育机制健全,能发挥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但是,我国高校采取的是大众化教育模式,以传授文化科技知识为主要教学任务,对学生品德、价值观、婚恋观等内在特质的培养仅局限于宏观引导和理论说教。目前,高校把大学生婚恋观教育仅作为思想品德课程的一个章节,内容简单。许多教师也对这种问题的讲解缺乏科学精神,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也存在重道德说教的功利性模式。这种做法显然不适应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婚恋观的教育引导。尤其是性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长期缺席。我国著名性学专家李银河指出“目前大学生性问题之所以被热切关注,是由于我国教育体系中,性教育的长期缺席。本来性教育应该是从小学就开始设置的,但因为争议太大,现在大学成了性教育最初也是最后一站”。可是在这“最后一站”仍然存在着疏漏与不足,学校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缺乏对性心理和的正确指导,通常表现为所谓的‘不提倡”,而很少关心学生的真正需求。大学生很难从学校获取系统的性知识,同时,社会上专门针对大学生性教育方面的书及其他信息并不多见。因此大学生正常的性知识需求只能转向非正规途径。这表明: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性教育缺乏系统和科学性,不符合大学生的实际。针对这一现状开辟新的性教育路径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四、建构学校和家庭在婚恋观教育中的合力模式

教育系统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亚系统,而教育系统内部又有许多子系统,从宏观上看,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从微观上看,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在实现其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过程中,需要其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协调。建构学校和家庭在婚恋观教育中的合力模式,就是实现其功能的手段之一,它使学校、家庭各系统之间形成协同效应,使教育系统不断向着平稳、和谐、有序状态发展。

(一)把婚恋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婚恋观教育,教育者必须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把大学生婚恋观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纳入课程体系中。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世界其他国家成功的做法,把性生理知识,性心理知识,性健康保健知识,婚恋道德有机统一起来,共同纳入课程体系,运用多种方式开展教育,设置一系列有关大学生婚恋观念和行为的课程,具体包括约会,恋爱,失恋,婚前关系,性知识,性伦理等等。也可以开设必要的讲座、辅修课程。同时在进行婚恋教育的时候,应避免单一老套的“师主生从”的沟通模式、而采取朋友,伙伴式的师生交流形式。即教师应将自己定位于学生的朋友伙伴的地位,以热情、友好、旁观者的身份和态度来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社会中的婚姻爱情现象,以感化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有关爱情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婚姻爱情观念。

(二)建立咨询中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

高校应该设立大学生婚恋问题咨询中心,聘请专门的婚姻家庭的专家,为大学生提供婚恋心理咨询,解决大学生婚姻与恋爱的心理困惑和痛苦。利用讲座、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等形式开展教育,加强教育的针对性,最大限度地使教育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思想,回答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大学生的身心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还有较大的可塑空间。这就需要积极引导,提升认识,推进大学生自我身心的发展;另一方面则需要教育者的精心疏导,作为教育者对已经出现的恋爱现象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排斥,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婚恋健康教育,尤其是恋爱挫折教育,帮助学生通过宣泄和转移,来减轻痛苦。并能用理智来驾驭感情,通过增强理智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还可聘请一些心理学专家举办讲座,开设校内心理咨询热线等,及时帮助大学生解决恋爱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建立良好的心境,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其人格健全发展。

(三)建立学校与家庭联系制度,实现学校与家庭的协调配合

学校与家庭的联系,要依托于学生的班主任、辅导员与家长的联系,这种联系的建立可以通过学校给家庭发函、家长到校面谈、学生本人的介绍和老师与家长的主动联络等方式。建立联系后,学校与家庭双方要订下联系制度,制度内容一般包括双方的联系方式(通信、通讯、面晤)、固定的联系时间和联系内容等。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学校与家庭一定要互相理解和支持,自觉主动地与对方联系,以加强双方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实现学校与家庭的协调配合。

(四)运用网络建立教育平台,实现学校、家庭和学生的立体互动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网络化教育走进家庭成为可能,高校要尽可能地利用自身科技优势,在学校或学院网站上开设学校、学生、家庭教育平台。学校可以把学生的个人信息,(包括学习情况、参加社会工作情况、奖惩、人际关系情况等)公布在网上,家长可以凭密码进入查看;网站还可以设立家长园地、老师信箱、大家谈等栏目,有目的地针对双方都关注的问题进行‘问答式”沟通,也可以介绍教育经验,组织教育讲座,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以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这个教育平台让学生、家长和老师共同参与,以达到三方互通信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从而实现学校、家庭和学生的立体互动。

参考文献:

家庭教育的课程体系范文3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在前不久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意义做出重要论述。

新时期,从国家高层到普通百姓,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知愈发趋同。教育部2015年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2016年确立了10个不同层级的全国家庭教育实验区。日前,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在成都召开“全国家庭教育实验区工作经验交流会”,为各地推进家庭教育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政府发力,家庭教育不再仅是家庭的事

“做学生有课程,如何做家长却没人教,只能凭摸索、凭模仿、凭感觉。”很多家长有这样的困惑。

如何让家庭教育不再是一个家庭的事,而是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一个长效机制,让家庭教育发挥育人优势,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成为育人的“一体两面”,是实验区面临的共同难题。

上海市长宁区是全国实施“三优工程”的试点区、实施《儿童规划纲要》的示范区、开展全国妇联和联合国儿童发展基金会“家庭教育与性别平等”项目的试点区,目前已成立了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工作网络。迄今为止,长宁区10余名教师通过培训、考试,并获得“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资格,成为区级和校级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力量。

一些地方愈发认识到家庭教育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在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有一个家长学校讲师团,目前已有成员320人,成员面向学校和社会招募,只要热心家庭教育工作,有较强专业技能和教科研能力的教师(退休教师),都可以加入。这个讲师团针对家长困惑,除了在本校(园)家长学校授课外,还深入社区、村居开展家庭教育巡回授课。

在湖北省宜昌宜都市,实验区建设直接被列为市政府重点项目、市教育局2016―2017学年重点工作。构建家庭教育保障机制建设、家庭教育指导机制建设、家庭教育队伍管理机制建设3个项目组,项目组指定牵头学校,各学校结合实际参与自主选择,参与项目组研究,形成以点带面的研究机制,保障实验有效展开。

另外,各实验区在经费保障、科学研究、督导考核等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逐步完善相关做法,走出一条政府力推家庭教育的新路,取得体制机制创新成果,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有益借鉴。

开门推窗,指导广大家长教子有方

未来家校合作怎样走出同质化困境,如何得到更多专业化支持,尚需探索。

只要轻点鼠标或发条短信,就可通过空中信息对接,找到家庭教育的良策。广东省中山市的“空中家长学校”声名远播,目前已经有了微信版。作为中山市空中家长学校的“元老”,市侨中退休副校长黄国乐发现一些新的趋势,如从2008年开始,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咨询关于“人际关系”交往问题的明显增多;关于幼儿教育的咨询也增加了,“这也反映出,年轻家长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而且开始设计孩子的成长之路”。为给广大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山东启动了《山东省家长学校课程标准》的研制,设计开发了具有普及性、富有山东特色的家长课程体系,各地也开发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家庭教育课程。

在沈阳,该市教育局下发了《家长学校规范化管理实施方案》,基本实现了家长学校的规范化办学,做到了“五有”“三落实”,全市共建立了102所市级家长学校示范校。

新疆阿克苏建立了《阿克苏地区示范家长学校评估指标》,纳入地区“德育示范校”的评估体系,对家长学校开展评估验收,以评估促发展,规范家长学校建设;此外还建立了家庭学校互访制度,采取教师家访、家长开放日等形式平等对话。

让父母有机会学习做父母的智慧,而不是“无证驾驶”。家校合作本来属于跨界行动,意味着对行动范畴和边界的重新划定,有待于制度化规范。可喜的是,家校合作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制度支持、经费投入、队伍保障,家庭教育不再是学校教育的附庸,而是在改善教育的生态环境。

优化阵地建设,形成家庭教育整体效应

在成都市武侯区,全区80多个社区家长学校通过引入社会组织,创办了“四点半学校”“阳光学堂”等项目,每年为3.1万人次提供服务,为家庭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除了引进专业化M织,武侯区还有了属于家长的杂志。2010年10月,家长学校总校创办第一本家庭教育指导刊物《武侯家长》,截至2016年9月,刊物共出版10期,发行10万册。2014年10月创办的武侯《家校报》月刊,目前已发行12期共30万份。

家长有了自己的“阵地”,形式多样的社会活动也形成家庭教育整体效应。近年来,武侯区通过组织开展多种活动,打造了家庭教育系列主题活动品牌,吸引14万余户家庭、40余万人参与。如磨子桥小学分校坚持10年的“亲子阅读”,使家庭教育得到进一步深化。

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把搭建平台作为推进家庭教育的有效途径,充分整合利用社会资源,着力搭建七大平台,推动了家庭教育社会化。例如,搭建关教联动平台,与关工委联合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比赛和民族团结文艺汇演,让学生及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搭建食教联动平台,与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深入各学校食堂和小餐桌,开展问题排查和监管,全力保障食品安全。

家庭教育的课程体系范文4

包庆余:德育要融合在教育教学当中,不能割裂。思考一个地域的德育工作,必须要将它放在整个教育体系当中。嘉善是国家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试点县,教师流动的根本就是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我个人认为,让优质教育的阳光照进每个学校、每个受教育者的心田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和追求。这些年,嘉善教育的“主线”有两条:教育转型和质量效益。我们通过两大主线,依托教师流动,来改善教育生态,达到“让优质教育的阳光照进每个学校”的目标。在教育均衡背景下,嘉善德育工作的发展思路是,既要传承过去的生态德育,秉承原有的亮点,主张体验性和活动性,又要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寻找新的增长点,倡导德育落地生根,向生活化德育要质量。在这个大目标下,我们提出“做有灵魂的德育”。德育的灵魂就是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从国家层面,要弘扬核心价值观,倡导国家意识,这是一切德育工作的前提;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民族的“根”植入孩子们的心里;我们要深刻体会“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长大后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讲话的精髓,全面开展“三爱”教育,全面培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地域层面,德育工作不能脱离地方土壤空喊口号。我们嘉善地嘉人善,在这片肥沃的土壤下,形成了人们和善、合作的品性,所以我们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引导学生向善、从善、行善,比如我们挖掘地方资源,开发《善的教育》等系列地方教材,让学生及家长共同浸润其中,教育学生崇尚善的行为,形成善的意识,脑中有善的思想;很多学校都以“善”文化为基础开展“善的教育”,这里包括:老师善于教,学生善于学,同伴之间善于合作,对生态环境友善……让我们嘉善的学生身上带着淳朴的地域文化烙印。

从学校层面,我们要求各学校根据自身发展历史、办学理念、教师水平,来落实国家及地域的德育目标,倡导“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要做“有主题、成主线、有特色,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的校本德育。在具体工作当中,我们一直坚持四个原则:

第一,要坚持继承传统、立足时代,保持生机和活力的原则。既要有短暂的继承也要有长远的发展;我们一直坚持递进式的工作方式,有序推动德育工作的发展。九十年代,嘉善县“生态德育”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课题,通过“环境影响策略、过程习得策略、课程引领策略”三大策略,打造良好的德育生态环境。今年,在秉承原有亮点的基础上,我们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嘉善县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丰富了学校德育工作载体及抓手,引领、指导学校德育工作科学、规范地开展。

第二,要坚持贴近生活,符合实际的原则。我们倡导德育落地生根,向生活化德育要质量,用好各类教育资源,构建社区、家庭、学校的德育“立交桥”。

第三,要坚持知行统一,重视体验的原则。德育不仅仅是灌输,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心灵体验。

第四,要坚持分类指导和分层推进的原则。学校生源和教师水平存在差异性,递进式的推进原则有利于实行发展性评价,有利于推动学校形成特色,百花齐放。如大舜小学从小小纽扣上得到启发,围绕一种“精神”(小纽扣精神:平凡中见证美丽),一套“校本”(县精品课程《小纽扣大世界》),四大“策略”(环境熏陶策略,活动历练策略,课程保障策略,科研引领策略),三个“了不起”(钮乡了不起,钮乡人了不起,争做了不起的钮乡人)构建“钮扣文化”特色德育。2015年,大舜小学凭借“钮扣文化”特色项目成为我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教学基地。

:德育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全员育人的“大德育”对教师的德育专业化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请问,嘉善在这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包庆余:培养好教师是解决“德育工作谁去做”的问题。我们在德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上,首先通过“三课联动”,来实现育人模式的转换,推动教师育人能力的提高。三课就是课堂、课程和课题,借助课博会平台实施三课联动,即开展各学科课堂教学成果展示;加强课程建设,高中开发选修课程,义务段大力发展校本课程;课题与教学、科研与教学实践结合,把课题成果转化并推广运用。在学科培训中强调师德建设,重点宣传师德高尚的典范,如“十佳教师”风采展示,在县电视台上展示“最美教师”师德事迹等。我们成立了相应的组织为教师德育专业化成长提供良好的土壤,如2013年我县教育研究培训中心(以下简称“研训中心”)成立了德育处,在开发县域家庭教育课程、校园文化建设、骨干班主任队伍建设等多方面指导和引领着全县德育工作的发展;在德育管理方面,研训中心在各校设立德育教研组,加强了班级文化、班主任队伍、家庭教育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研究的力度,引导各校德育骨干从科研的角度思考德育工作。

此外,我们在教育学会中成立德育研究分会,由县研训中心党支部书记陈刚担任会长,德育处副主任钱鲍芳担任副会长,引领德育课题、破解德育难题。

第二,我们开展德育工作能力提升行动,积极搭建交流展示平台,如每年开展一次主题德育论坛,先确定主题,让教师们围绕该主题在论坛上各抒己见,实现思想的碰撞;每年组织一次班主任技能大赛,把最优秀的班主任推荐出去,与别的地区的优秀班主任进行交流、提升,回来把经验辐射,带动学校班主任队伍的发展;每年组织两次主题班会观摩活动,提升班主任的技能。

第三,心理健康与教师德育专业化成长相结合。目前我县已选拔100名骨干班主任,要求他们通过培训获得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认定,并具备较扎实的理论知识、技能技巧和实践经验,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能运用心理学知识开展德育与辅导工作;满三年的青年教师考核,需通过培训获得心理健康c证,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能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运用到工作中;建立心理健康志愿者队伍,及时宣传与更新心理健康知识,组织相关的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工作等等。

:德育课程的开发决定着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艺术性,请您谈谈,嘉善是如何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实现课程育人的?

包庆余:课程是德育的主渠道。这相当于解决“德育工作做什么”的问题。我们要坚定信念,深化课程改革,秉承“充分利用好德育国家课程、完善德育地方课程、发展校本课程”的理念,发展性评价特色学校和特色项目,鼓励学校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有些学校凝练学校精神、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构建了符合自己学校实际的课程体系。如丁栅中心学校编撰的校本课程《栅里歌――水乡流韵・嘉善田歌》,在全省各地市推荐评比的读本中脱颖而出,荣获2013省“非遗”读本一等奖;干窑中学的《不息的窑火》,嘉善高级中学《善的故事》,体现了地域文化与德育的融合。

精品课程评比,为德育课程展示搭建平台。我县在各个学段开展精品课程评比活动,以此促进校本课程从数量到质量提升。如,俞汇小学把德育工作巧妙地渗透到了学生喜爱的科技创新活动中,编撰的校本课程《农村孩子的科普天地》获省精品校本课程一等奖。

2014年,我们提出了好的班主任要编写三种课程:班会课程、活动课程、家长课程。学校和教师们目标更明确,工作更有针对性。早在2013年,县教育局就推出“教师能力1+x培训”逐步提出教师能力1+x的要求,即一项学科专业技能,x项课程开发技能,利用我县的特色项目学校的资源,开展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培训,如摄影、书法、篆刻等培训班,为学校研发校本课程以及课外活动提供更多师资储备。

:学生是德育的主体,在您看来,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包庆余:我们要形成尊重主体,唤醒学生自主意识的共识。德育必然是通过体验式、活动式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扎根,潜移默化,播下育德的种子。空洞的说教显然不能很好地实现德育目标。比如让孩子理解“劳动”,必须让孩子通过付出体力这样的行为方式,流汗、劳累等必要的体验,才能真正懂得什么才是劳动。我县在德育上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比如通过百佳社团的评比活动,推动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培养和建立。具体方式有:

第一,立足第一课堂,拓展第二课堂(社团),发展第三课堂(网络),让课堂成为学生主体参与的重要阵地;

第二,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闲暇时间直接参与。我们整合关工委、教育局、团委、妇联、宣传部各个部门的力量,共同设计学生节假日、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建设了一批综合实践基地,如县档案馆、嘉善县报社等。

第三,大力发展走班模式下的选择性德育,让学生在参加德育活动有选择权,参与德育课程有选择权,接受德育方式有选择权。

第四,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根据各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分学段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同时构建系统完备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体系。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的开展对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积极的生活、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可有效解决学生在理想、心理、学业、生活和生涯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和困扰。

第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滋养德育素养。比如,嘉善高级中学每年都组织“重走路”远足活动,干窑中学的寻访窑文化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还要志同道合。请问,在家校合力育人方面嘉善有哪些经验可以一同分享?

包庆余: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的重要“增长点”:家长可以成为教师资源的一部分,也可以成为学校管理者的一部分。2013年6月,嘉善县被确立为全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试点单位,到目前为止,我们基本构建了以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为主要平台,以覆盖城乡家庭教育站、村(社区)指导点为基本网络,以家长学校总校和各级各类家长学校为重要载体,以“善育善成”为基本内容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我县组织了由50多名骨干教师、心理学业务骨干和美术教师组成的编写团队,开展《嘉善县家庭教育指导系列读本》编写工作,推进嘉善县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试点工作的开展。

家校形成合力育人,已经在我县教育工作者心中形成共识,主要的经验有五点:

第一,机制的健全上,构建好县家庭教育的指导服务体系:我们与妇联合作,在我县的社区学院成立家长总校,形成各个乡镇的家长分校,将成人学校纳入进来,妇联作为家庭教育的指导站,定期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大讲堂;

第二,业务指导上,由县研训中心德育处专门负责家庭教育指导和县域家庭教育读本的开发工作,引领全县的班主任指导家长提升家教意识和能力。

第三,家庭教育县域课程开发上,研训中心组织县内心理健康骨干教师、资深优秀班主任、学校德育管理者组建的团队,从0到18岁,开发了早教、幼儿园、小学低段、小学中高段、初中、普高、职高七个学段的县域家庭教育读本。

第四,利用媒体传播家庭教育知识:我们成立家庭教育网、家庭教育报,在嘉善报、电视台上面开辟专门的栏目。

第五,创新评价机制,每年县教育局拨款30万元鼓励学校加入到“新家长学校”的创建中来。

:当代青少年的成长环境较之以往更加纷繁复杂,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思想多元化等等,在您看来,有哪些主要因素在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包庆余:这是我们担心的问题。现在青少年的成长环境过于多元化,一些网络和媒体信息会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产生误导作用;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导向也会影响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

所以,家庭、社会、学校要形成合力,变不利的因素为有利的因素,重视言传身教,在学生周围营造正能量的环境,努力让学生成长为健全的人,形成健康、积极的价值观。

我们以“三化”为策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第一,德育的方式要逐步现代化,利用媒体、网络传递正确的舆论。微散文大赛我们已经坚持了多年,2015年,我们以“回归纯粹,继续延续生命的常数”为主题,传承“善文化”主题活动,使之成为我县提升县域人文素养的品牌项目。

第二,德育管理社区化。要求社区为未成年人成长搭建良好的平台,我们在社区内开展道德讲堂、社区义工活动、发动“五老”队伍的力量,为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保驾护航。

第三,德育要有一定的模式化。德育要重视体验,也需要必要的模式,要固化、规范学生的行为,形成思想强化。“灌输”正确的思想,形成正向引导,让青少年在成长道路上不走或少走弯路,成长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为一名教育行政管理者,您对嘉善县未来的德育工作又有什么样的期待呢?

包庆余:作为嘉善县教育的行政管理者,我两个愿望:

家庭教育的课程体系范文5

心理健康教育近三十年发展以来,教育部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总体规划要有具体细致化要求,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具体全面指导,在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等系列重要文件中作出了明确强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重在建设,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与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由此可见,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途径与形式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教育,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从课程观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包含显性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也包含隐性课程(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一)显性课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要作用。显性课程就是学校在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的进入到课表中的课程,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教育,包含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目前,大多数高职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少数高职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高职院校应将面向全体学生的预防性课程与发展性课程纳入必修课程,而选修课程也不可忽视,应将面对特殊群体的矫正性课程与延伸性课程纳入选修课中。在显性课程进度安排时也应根据不同年级来进行开设,例如大一新生普遍面临的人际关系问题,大二学生普遍面临的学习心理问题,大三学生普遍面临的择业心理问题。同时,针对特殊群体的选修课可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角色的学生进行开设,针对学生干部心理素质、贫困生自信心、情绪压力调节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开设,主要的开设目的是学生迫切需要的心理选修课程。(二)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是隐性课程,狭义的隐性课程指的是学生在学校的环境下取得的全部经验,主要通过学校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校园生活、校园文化建设来让学生间接的内隐的方式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潜移默化的形成良好的心理能力与品质。在高职院校中,隐性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广义的隐性课程不仅包含学校情境下的经验知识的获得,还应包含家庭教育与社会大环境中社会事件的影响。隐性课程中的社会环境中正面的或者负面的信息都会给大学生带来强烈的心理冲击,而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更是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在隐性课程这方面学校、社会与家庭要三位一体来进行建构和努力,学校要注重校园环境、管理制度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引领建设;政府与社区社会团体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家庭中要构建充满关爱、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1]。

二、纳入“积极实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

(一)积极的预防思想。一些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内容安排方面,通常是把心理问题、因果分析、调适措施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内容,以案例导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成因及探讨解决方式,采取的是“关注问题”式的教育方式,这种课程内容安排从某种角度上往往将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消极的受教育对象,让学生过多的反思关注甚至怀疑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这样往往取得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还容易让学生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进行对号入座,反而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压力[2]。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将积极心理学纳入课程内容中。积极心理学主要倡导以主观幸福感为核心的积极情绪体验,认为应更注重人性的优点,而不是弱点,认为个体自身具有积极的抵御精神疾病的能力,更注重探究如何帮助个体培养激发自身的这些优秀品质,以此便能积极的起到有效预防,如果仅仅关注个体自身的弱点与缺点,其实并不能取得有效的预防效果。因此,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中纳入“积极心理学”的预防思想,则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积极的心理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乐观、自信、幸福感等方面的情绪体验,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成长[3]。(二)兼顾社会层面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内容方面应避免过分偏重个体层面的缺陷与弱点,更多的帮助学生关注群体与社会心理的探讨,因为人的内在积极力量的激发与群体、社会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因此在课堂之外的隐性课程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利用大学生心理社团,在多数高职院校中,都有各种形态各异的心理社团,如“心理健康协会”“心理小组”“心理服务社”等,这样的社团群体能够很好的利用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作为隐性课程的形式来弥补显性课程的内容。除了社团群体的影响之外,学校应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通过如心理健康报纸,橱窗、宣传册、心理图片展览、心理电影赏析等传统媒体方式来进行,还应利用新媒体如微信公众号、网上论坛,网络直播等形式来进行教育。

三、“以发展为核心”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

(一)构建三大模块的课程群体系。在课程体系方面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主干课程模块,以积极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延伸课程、热点课程作为支撑课程模块,以专题讲座及专题活动等课程作为补充课程模块,形成科学全面的课程群体系。三大课程模块体系相辅相成,各具特色。主干课程模块应结合高职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来进行课程设计,充分考虑必选课程的实用性;同时,围绕积极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方面开展延伸课程与热点课程作为选修课程进行课程体系的支撑;开展多种学生有兴趣的专题讲座与专题活动,如心理情景剧表演、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作为补充课程模块,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培养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二)建立多元化的教学体系。在课程的实施中,注重理论到实践的延伸,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案例教学、任务驱动,还可以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测试、心理角色扮演、心理视频等多元化的辅助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理解心理学理论与生活实践中的相关性,提升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兴趣。师生在教学环节中应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相互尊重,彼此信任,老师能够去引导学生觉察、感受、发现自我,在讨论、争辩中提高对心理健康调适的能力,调动学生改善自我的动机与强烈的愿望,从而优化自身的行为习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本就是以促进学生心理成长为目的,如何帮助学生发展成为更好的人,需要从外在的教育转化程学生个体自觉、自省的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上,应从教导式教学转变成自主式、探索式、对话式的过程,课堂教学过程也应看成是师生共享智慧、经验、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与组织过程中实现潜移默化的心理成长与升华。

作者:赵思思 单位:武昌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89.

家庭教育的课程体系范文6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育质量;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

现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一些高校教育专业要充分体现出外适性特点,基于社会需求与导向为教育与学习的根本立足点。当下高校特殊教育专业中,一些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这就很难适应特殊教育专业有关市场的人才需求。因此,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解决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来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1 当前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1.1 课程设置缺乏明确的指向性

当前特殊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并没有对课程组织目的进行清晰的明确,也没有清晰地指出专业人才的培养类型,课程设置涉及的内容包括医学、康复学、心理学以及特殊儿童教育学等等[1]。但是@种课程设置过于广泛,没有对某一特殊类型来组合课程,无法有针对性地培养从事某种特殊类型教育或者训练事业的人才。而且学科课程没有被列入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之中,则难以培养某一学科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若缺乏足够明确的特殊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会很容易由于专业口径太宽、任务过于全面而迷失方向。

1.2 课程设置缺乏足够的实用性

根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在高校特殊教育课程中,其教学实践成果不明显。比如专业外语有54个课时与3个学分,人体解剖生理学也同样有相同的课时与学分,但是很多学生却认为这些课程并不重要。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并没有从特殊教育的实际需求出发,过于注重学科体系在课程设置中的完整性。对于一些课程与特殊儿童教育教学之间并没有直接联系,就会使其教学实践成果不甚理想。

1.3 课程设置中的实践课程比重过小

特校教师的实践能力与其他知识技能相比,其重要性更高。在培养特殊教育教师的核心素质时,不能忽略其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特别是对学科教学能力方面。实践能力能够在实际情景的不断训练中得以强化,教育实习的实践课程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特校实践课程所占比重并不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实践与其所学理论相脱节,很难提高对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实践能力。而且特校的实践课程实习模式也有缺陷,实践课程实习与理论学习之间的间隔太长而使得学生无法在理论学习时效性期间进行实践,难以有效提高实践技能。

2 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完善建议

2.1 实现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有效调整

如今国家正在加大特殊义务教育的推广力度,特殊教育师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要求特殊教育高校能够培养出具备学科教学能力、拥有特殊儿童心理及训练等知识技能的师资队伍。所以,高校特殊教育应该缩小其专业口径,根据切实需求而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为社会特殊事业提供优秀的复合型与应用型人才。因此,高校可以在明确的培养目标基础上,对课程设置进行合理的设计与组织,形成指向性明确的特殊教育专业课程体系[2]。

2.2 改良课程设置以提高课程的实用效果

高校可以将一些重复度比较高的课程进行合并,并且开设特殊教育综合课程,让特殊教育专业课程朝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帮助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灵活的转化与运用,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避免冗余的内容降低课程的实用成效。例如,高校可以设置特殊儿童病理和康复的综合化课程,其内容可以合并特殊儿童病理学、康复学以及人体解剖生理学。另外,可以设置一些课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比如特殊儿童家庭教育课程(即家庭教育学与特殊儿童教育实践的结合),在缩减课时的同时,也能提升课程实效性。

2.3 建立科学和完善的特殊课程实践体系

特殊教育高校应该在实践教育理念的科学指导下,对特殊教育专业的实践课程进行有效改革[3]。高校可以采用四年一贯制的实践模式来保证理论学习与实践实习的同步,所以要让实践实习的集中模式向着全程模式转变,保证理论学习的时效性,让学生能够将理论运用到相关实践过程中。另外,高校要丰富特殊教育专业的实践课程内容。在多样化的实践教育过程中,能够对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行动以及游戏的灵巧性等进行考验,在观察与实验过程中充分发挥创造性,提高有效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要在实践课程中推广实验课与讨论课,也要在课外增加一些实践性强的科研活动,明确学生在实践课程中所需要形成的素质与技能,合理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实践课程的课时比重,构建科学、合理而完善的特殊教育实践课程体系。

3 结束语

总的来说,新时期社会对特殊教育专业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但是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却不容忽视,必须对其予以有效的解决,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队伍满足新时代的人才需求。因此,特殊教育高等学校应该迎合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来保证特殊教育教学的质量,培养出更多的从事特殊教育事业的人才,为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鲁晓泉.高校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10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