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规章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施工企业规章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施工企业规章制度

施工企业规章制度范文1

关键词:制度;执行力

所谓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力,就是指组织的全体员工积极贯彻组织的既定战略,按照事先制定的时间、质量要求完成预定目标,是把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和成果的关键。

规章制度即是法律、法规的延伸,也是企业多年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一个优秀的企业离不开强有力的执行力,一个基业常青的企业一定是战略与执行力相得益彰的企业。

规章制度的执行,是要建立在规章制度共识的基础上的,是一个组织的成功获取利益的实际保障,是组织各种行动的指引。是规范操作的指南,是实际管理者的依赖。但在我们实际工作中,产生的各种问题不是因为规章制度建立的不健全,而往往是因为执行力的问题,视制度如无物,甚至蔑视制度的情况是许多人为矛盾产生的根源,其表现为以下几种行为。

一是只有强硬的制度而无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带有强制性,这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是每个员工必须遵守,也是应该遵守的。组织会配备相应的管理部门进行监督。强硬规范规章制度固然会让员工敬畏,同时也会遭到抵触,或者不满。究其原因,是员工从心理上不愿意接受或很难接受,只有将规章制度融入到企业文化中,使其印刻在员工的脑海中,理解消化,最终有意识的自然遵守,成为每个员工普遍认可、认知的,能自觉自愿的维护制度、遵循制度,这样规范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制度,才是合理存在的制度,才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保障。如果我们只相信强制,忽略文化的效力,甚至于“不教而诛”,员工就会有抵触,规章制度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得到贯彻执行。

二是有章不循。它比无章可循的危害更大,没有规章制度人们还往往要受到职业道德的约束,可有了规章制度而得不到执行,领导和各级组织的公信力会丧失,更为可怕的是这样会逐渐毁灭人们的良知。

三是“循”不照章。这是在制度执行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额问题。也是最容易引起歧义。制度的制定是对组织内的全体有效力,是公平的对待组织的每一个员工,决不能看人行事,那么制度都成了私理,还谈向公平公正,它的强制性也就成为空谈,制度最后成为了摆设。

四是领导的作为不力。一个单位的规章制度能否得到落实,发挥应有的作用,关键还要看领导是怎样作为的。“上有所好,下必兴焉。”正所谓:“越王好剑,百姓多伤疤。”就是这个颠扑不灭的道理。领导者如果不能做到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甄别是非,就不能管好自己身边的人。

有规章制度但没有执行力,就等于没有规章制度,就会让人没法充分地去做好事,甚至会迫使人走向反面。所以,加强规章制度的执行力,使人可以充分地做好事,也会限制坏人作恶的空间和机会。这就意味执行力不能“缩水”,也不能打“折扣”。提高执行力要从治疗执行难这一顽症入手,辩证施治。要解决 “坐而言”并且能“起而行”的问题。

第一,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融入制度执行力的理念。需要体现制度的精神实质,开展多种方式的教育,宣传,引导,包括职业道德,荣誉感和使命感的培养从精神层面对员工进行引导,熏陶,使其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因此高度的自觉性不是自发产生的,要靠教育、引导、灌输形成。

第二,要致力于打造规章制度可执行性。制度是给组织中每一个成员制定的规则,是遵守的框架,任何行为都在此框架之中。规则的制定应该是合理的,有科学根据的,经过专家论证,经过员工代表讨论通过的。执行的程序是符合法律法规的。只有这样的制度在形式上和内容上才能让组织内的员工接受,员工从心理上接受并尊重制度,敬畏制度才能遵守制度,执行制度,因为只有做到让人内心的认同,才能使人言行自地觉遵从。把规章制度转化为自律行为,习俗化于言行。

第三,要强化规章制度执行力。制度建设,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努力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程序办事,靠制度管人的制度体系。实现规范管理、高效运作,离不开完备和可持续优化的制度建设体系,按照“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的目标,认真抓好落实,使规章制度能够真正抑制人为因素,并能够覆盖所有风险点。

第四,要建立健全督查、监控和反馈机制。制度制定的再完备,在执行过程中也会出现偏差。要使制度的执行公正就应建立健全督查、监控、反馈,有执行部门也要有监管部门,同时也要有纠纷受理部门,员工可以就某项处罚进行申诉,一般在企业工会就有此功能。意见反馈,管理者应及时作出反应,调查后给予明确答复。对违规的人员进行追究,依据制度进行处罚。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要进行通报,这样,既增加制度执行的透明度,又受到组织内全体员工的重视,引以为戒,感受到制度的严肃性,更加自觉遵守规章制度。

第五,管理者在制度执行中重要性。对组织中广大员工来说,最在意的是管理者是否率先遵守,也就是指是否存在官大于法的现象。领导者的示范作用对制度执行力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领导者在任何时候都尊重规则,不特殊,不逾越甚至凌驾于规则,按照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提升了领导的公众形象,又带动员工自觉养成遵守规章制度的良性习惯。

管理需要依靠规章制度这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是否能够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已成为管理优劣的分水岭。规章制度不健全、不科学会导致管理上的混乱,而对制度执行的不到位则会导致管理的低效或无效。

施工企业规章制度范文2

关键词:施工企业 文化建设 现状与对策

加强施工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能够科学整合企业生产要素,引导企业形成共同价值观,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传播认同感和归属感,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和谐施工企业,形成和谐发展氛围,使施工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建设项目市场竞争中实现快速、稳健、健康、可持续发展。但综观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不难看出,这项工作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距离现代企业的要求还相差很远。

1 当前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当前,从整体上来看,施工企业文化建设正在逐步向前发展,但发展步伐过于缓慢,在发展阶段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施工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与困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概念认识上存在“偏差” 当前,相当一部分干部员工甚至是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对施工企业文化建设概念认识模糊,存在偏差。对如何搞好施工企业文化建设存在一些误区。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往往把施工企业内部开展的各种文体活动、业务操作技能竞赛,组织员工外出参观学习等活动当作企业文化,并将其作为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指标来狠抓落实。甚至还有的把施工企业在工作中开展的一系列文娱活动,比如各种文艺晚会、艺术展览、卡拉OK比赛等纳入施工企业文化范畴,并将其与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等同起来,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中并没有真正理解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1.2 各种新机制在施工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发挥不充分 近年来,随着建设施工项目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施工企业生存压力不断增大,为了推动施工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各地施工企业纷纷引进新机制,如管理决策机制、信息咨询机制、人才竞争机制、绩效考核机制、选拔任用机制等。这些新机制不断引入,确实在工作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些新机制对施工企业文化建设贡献较小,对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挥。

1.3 缺乏一支强有力的施工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队伍 随着施工企业各项管理工作和经营业务的不断发展,各种规章制度需要不断健全与完善,然而施工企业文化建设日益滞后制约着业务经营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施工企业改革与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就要不断加强。目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一支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队伍。绝大部分基层施工企业没有设置相应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机构和职能部门,缺乏一支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队伍,甚至有的企业根本就没有专门职能部门负责这项工作,没有专门的人员来抓企业文化建设。有的施工企业虽然设有企业文化建设领导机构和职能部门,并指定了专人负责抓企业文化建设,也开展过这方面的工作,但都是彼于应付。由于其对施工企业文化建设认识不清晰,重视程度不够,要么将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置于空中楼阁,要么将施工企业文化建设付诸于表面形式,没能真正投入施工企业文化建设中去。这些都直接导致施工企业文化建设一直处于滞后状态。

2 搞好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2.1 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力 施工企业文化是在施工企业长期经营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有着共同价值观、共同理想、共同行为准则、共同价值取向的一种微观文化体系。通过施工企业文化的构筑,让每个企业员工在潜移默化中自然融合到整个企业大家庭中去,同时将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理念传播给每个员工,使整个施工企业形成团结、友爱、互助、和睦、合作的氛围。通过发挥施工企业文化的凝聚力,激发员工发愤图强,团结一致,逐步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工作局面。从而增加企业员工对信合事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增强施工企业形象和向心力。

2.2 形成自我约束机制,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施工企业文化精神使施工企业成为全体员工的一种利益共同体和价值取向。全体员工在日常业务经营活动中很自然地用共同行为准则约束自己的行为,并以此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施工企业文化精神有助于员工自我约束,排除人为的一些阻碍施工企业发展的相互摩擦,建立彼此间融洽的人际关系。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员工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帮助,相互学习。通过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精神对每个企业员工的思想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施工企业文化精神是施工企业文化的核心,是施工企业文化的生命所在。良好的施工企业文化精神能使员工在日常的业务经营与管理工作中自觉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目标追求,自觉珍惜自己的职业生命,为实现施工企业经营改革与发展目标而努力工作。

2.3 坚持以人为本,正确把握团体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 现代科学管理要求善于处理组织内团体价值与个人价值之间的矛盾,要求创造一个优化的团体环境,使个人在团体的激励下,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追求自身价值。团体价值正是通过许许多多个体价值的综合而得到完美的统一。施工企业内部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向心力与凝聚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对人的科学管理的技术起点,就是真正承认和尊重员工的个人价值。根据科学研究显示,一个人的个人价值受到承认和尊重,人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可以发挥80%-90%以上;反之,只能发挥20%-30%。因此,在施工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实行人本管理,要让员工的个人价值和个性发展在业务经营管理过程中充分得到尊重与认同,以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既是现代科学管理追求的个人价值与团体价值的和谐统一,也是新形势下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内在推动力。

2.4 加强岗位培训,提升施工企业整体素质与服务水平 企业经营管理者是企业经营战略决策者,也是企业文化的塑造者,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素质往往决定着企业的兴衰与成败。因此,在施工企业文化建设中培养一支高水平的高级管理人员队伍迫在眉睫。针对人的潜能具有可开发性和动态性的特点,施工企业要将员工培训作为整体性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制定并完善长期系统的培训机制,建立分级、分类、分批的培训制度,明确不同程度员工培训的具体要求,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要认真抓好员工的分层、分类培训工作。要制订辖内员工培训方案,培训内容要侧重于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着力提高员工队伍综合素质,逐步打造一个能适应施工企业发展需要的优秀团队。既要不断完善各种培训制度,又要采用多种培训方式,要通过岗位培训达到教育员工、充实员工、提高员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人才,建立施工企业人才储备库,增强施工企业的竞争力、创新力和生命力,促进施工企业快速走向现代先进企业之列。

施工企业规章制度范文3

[关键字] 建筑施工 安全 培训理论与操作实务

安全生产,以人为本,人的素质决定安全生产的水平。因此2002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阐明了通过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从业人员应达到的以下要求:

一、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

首先是必须掌握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知识。法律法规中有很多关于安全生产的内容,这些内容是建筑施工企业搞好安全生产的工作指南和行为规范,从业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

其次是必须掌握有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知识。建筑施工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安全生产过程的危险源也非常多,对任何一个危险源未进行识别和评价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都可能导致事故发生。从业人员作为建筑施工企业活动的具体操作者,必须掌握与生产有关的安全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障从业人员本身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第三是必须掌握有关的事故应急救援和逃生知识。在可能导致从业人员生命危险的紧急情况下,从业人员应当了解掌握有关事故应急救援和逃生知识。

二、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为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主要是以部门令的形式和规范性文件。地方政府也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制定了一些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包括地方性法规和政府部门规章等。对这些规章制度,从业人员应当了解和掌握,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建筑施工企业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了许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这些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具体化,是从业人员工作的准则、行动的指南,从业人员应当认真学习,积极参加安全教育和培训,以便熟悉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工作岗位的安全生产,是整个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只有切实抓好每个工作岗位的安全,才能确保整个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岗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使从业人员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操作技能,降低每个岗位的事故发生率。

要达到以上要求,就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的教育与培训,这也是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从目前建筑业的人员素质来看,在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80%以上来自农村,其素质和自我防护意识较差,因此,如何抓好全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使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以进一步提高行业职工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的业务素质,就成为建筑施工企业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开展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管理的角度,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多个领域和部门,从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本身的角度,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是贯穿了计划、实施、评估(检查)、改进等几个子过程的PDCA循环系统。该系统的流程图如下:

下面就以上流程图,对安全教育和培训涉及的几个子过程进行阐述。

一、必须确定与企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一致的安全培训指导思想

建筑施工企业在制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时必须确定安全培训的指导思想,这是企业开展安全培训的总的指导理念,也是主动与否开展企业职业健康安全教育的关键,只有确定了具体的指导思想才能有规划的开展安全教育的各项工作 ,这也是实现企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基础工作之一。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涉及到计划、实施、检查与评估、改进等诸多环节,只有确定了与企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相一致的安全教育与培训的指导思想才能实现企业安全教育系统的PDCA循环,才能确保安全教育和培训体系的有效运行,在保证企业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的有效性的前提下,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才能得以顺利的实现。

二、企业必须制定符合安全培训指导思想的培训计划

确定了与企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一致的安全培训指导思想后,企业必须依据年度承接任务的情况编制企业的安全教育与培训计划,主要的内容应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部分:通用安全知识培训

1、法律法规的培训,企业在对使用的法律法规适用条款作出评价后,应开展法律法规的专门培训;

2、安全基础知识培训;

3、建筑施工主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及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培训、同行业或本企业历史事故的培训;

第二部分:专项安全知识培训

4、岗位安全培训;

5、分阶段的危险源专项培训;

内容确定后,应确定培训的对象和时间,一般来说,培训对象方面主要分为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一般性操作工人;培训的时间可分为定期(如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人员的年度培训)和不定期培训(如一般性操作工人的安全基础知识培训、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培训、分阶段的危险源专项培训等)。

培训的内容、对象和时间确定后,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还应对培训的经费作出概算,这也是确保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实施的物质保障。

然后是确定培训所需的师资,最后确定培训的形式。

三、应建立有别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安全教育培训的方式

目前安全教育和培训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沿袭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师讲,学员听",如果是对于管理人员,一般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有的同志在某些问题上的见解,不一定不如某些教师,因此,应积极研究和推广交互式教学等现代培训方法。从培训手段看,目前多数还是"一张讲台,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手段,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培训的不太普遍。从解决行业内较大的培训需求和培训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看,采取多媒体技术开展培训,大范围开展培训势在必行。

特别是对于一般性操作工人的安全基础知识培训方面,应遵循易懂、易记、易操作、趣味性的原则,建议采用发放图文并茂的安全知识小手册,播放安全教育多媒体教程的方式增加培训效果。

一般的安全知识小手册应包含以下内容:

安全教育多媒体教程可采用计算机和投影相结合的方式在工人进场时进行;内容应以声、像、动画相结合的为主要体现模式,安全教育多媒体教程一般框架内容如下:

通过采用多媒体教育的方式,在最大程度上使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寓教于乐,针对一般性操作工人的特殊情况,取得最大的培训效果。

现场的技能专项教育与培训适用于专门的工种,如井架、龙门架操作人员的培训、特殊工种人员培训等。

另外,班组班前活动作为安全教育与培训的重要补充,应予以充分重视,班组成员通过了解当日存在的危险源及采取的相应措施、并作为自己在施工时的指南,当天作业完后由班组长牵头对所属工人进行安全施工安全讲评。

四、项目危险源的识别与分阶段专项安全教育

项目危险源的识别与分阶段专项安全教育是搞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关键的一个环节。分阶段的专项培训主要按建筑工程的施工程序(作业活动)来进行分类,一般分为基础阶段、主体阶段、装饰装修阶段、退场阶段,首先在工程开工前针对作业流程和分类对整个项目涉及的危险源进行评价,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制定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方案和一般危险源的控制措施,针对重大危险源和一般危险的分布制定培训计划。项目危险源的识别与分阶段专项安全教育一般流程如下:

五、培训与考核

考核是评价培训效果的重要环节,依据考核结果,可以评定员工接受培训的认知的程度和采用的教育与培训方式的适宜程度,也是改进安全与培训效果的重要输入信息。

考核的形式一般主要有以下几种:

书面形式开卷,适宜普及性培训的考核,如针对一般性操作工人的安全教育培训;书面形式闭卷,适宜专业性较强的培训,如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人员的年度考核。计算机联考,将试卷用计算机程序编制好,并放在企业局域网上,公司管理人员或特殊工种人员可以通过在本地网或通过远程登陆的方式在计算机上答题,这种模式一般适用于公司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人员。

计算机联考网络拓扑图如下:

现场技能考核的方式以现场操作为主,然后参照相关标准对操作的结果进行考核。

六、培训档案的管理

培训档案的管理是安全教育与培训的重要环节,通过建立培训档案,在整体上对培训的人员的安全素质作必要的跟踪和综合评估,在招收员工时可以与历史数据进行比对,比对的结果可以作为是否录用或发放安全上岗证的重要依据。培训档案可以使用计算机程序进行管理,并通过该程序完成以下功能:个人培训档案录入、个人培训档案查询、个人安全素质评价、企业安全教育与培训综合评价。

七、安全培训效果的评估

开展安全培训效果的评估的目的在于为改进安全教育与培训的诸多环节提供信息输入,评估的内容主要从间接培训效果、直接培训效果和现场培训效果三个方面来进行,间接培训效果主要是在培训完后通过问卷的方式对培训采取的方式、培训的内容、培训的技巧方面进行评价,直接培训效果的评价依据主要为考核结果,以参加培训的人员的考核分数来确定安全教育与培训的效果,现场培训效果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违章情况和发生的安全事故的频数来确定。以上几项构成了安全教育与培训的效果的综合评估数据。其一般的计算公式如下: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而其中提到的以人为本,提高人的安全素质是该项工作的重要核心,只有通过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素质,才能保障安全生产,做到人人重视安全、人人懂得安全,安全管理人员能抓、会管;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施工企业规章制度范文4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对策分析

在目前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还有不少的施工现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安全隐患, 许多危险源没有真正受控, 重大施工生产事故时有发生。本文对建筑施工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如下探讨。

1存在的问题

(1) 安全监督队伍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素质低,监督工作难以适应社会发展。一方面,各级政府安全监管力度不足,监管不到位;另一方面,安全监管人员素质不高,监管不到点了上。

(2) 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为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主要是以部门令的形式和规范性文件。地方政府也根据本地区的实际, 制定了一些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包括地方性法规和政府部门规章等。同时, 建筑施工企业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 结合本单位的实际, 制定了许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这些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具体化, 是从业人员工作的准则、行动的指南。对这些规章制度, 许多从业人员没有了解和掌握, 形同虚设, 即使知道一点, 也是了解一点皮毛, 思想认识不足, 措施不力。造成制度与实施严重脱节。企业只是片面追求产值利润, 在施工中抢速度、拼体力、拼设备, 忽视安全生产, 注重进度和效益。

(3) 安全教育严重滞后。按照规定, 新工人进单位必须进行安全生产“三级教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技能和安全知识两个方面, 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但大多数企业招收的农民工都没有进行教育, 致使这些人严重缺乏安全生产科学知识, 安全操作水平低下, 安全意识淡薄,自我防护能力极差。在对技术工人和工程管理人员的施工安全培训问题上, 现有的培训机制也不健全。有许多技术工人和施工管理人员相当缺乏施工安全知识, 其中甚至包括某些工程监理人员。工程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不能及时地发现安全隐患, 对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熟视无睹。因此,这样的工地不出事是偶然, 而出事才是必然的。

(4) 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足。建筑施工过程中, 安全生产在资金投入上没有得到落实或投入不足, 不能满足安全条件的需要。一些地区安全生产费用根本没有按规定纳入工程概算成本中。建设单位不按时拨付工程进度款, 造成施工单位安全费用无法按时投入, 安全条件无法保证。大部分工程实行低价中标, 施工单位互相攀比, 竞相压价,不少建筑商为拿到工程不惜恶意压价, 造成恶性循环, 施工企业要想维持正常经营, 往往挤占安全费用, 用于安全生产的必要设备、器材、工具等无力购置, 能省的省、能拖的拖, 这种做法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另外有些承包商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 连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保证措施也不愿花钱, 这在个体、私营企业中表现尤为突出。

(5) 安全生产把关不严, 监督力度不够。安全生产把关不严, 监督管理仅仅停留在突击性的安全检查上, 而缺少日常的具体监督管理和强制性措施。主要表现在: 施工现场设施不齐全或滞后, 安全条件恶劣, 施工安全用品不合格。施工安全设施没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测。施工安全检查或巡查不严格或流于形式。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安全隐患整改落实不到位。施工安全教育、安全交底流于形式,没逐级交底, 针对性不强, 不具体, 不明确, 不履行书面签字记录。安全危险源没建立档案, 无控制、处理方法。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度不健全, 一些施工单位根本没有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一旦发生事故得不到及时救助和处理。安全监督管理队伍素质差. 法律法规常识不熟悉, 原则性不强。监督管理任务不明确。监督管理手段不强硬。对违法违规行为不按规定严格执行处罚, 造成有法不依的混乱局面。

2主要对策

(1) 完善安全监督管理机制, 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现象。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应经常深入生产一线, 及时掌握企业和项目的安全管理, 安全检查, 安全评价, 安全设施使用、检测情况等是否符合规定和标准, 强制各安全责任主体严格执行, 严格履行安全职责。一旦发现违法违规单位, 发现违法违规现象绝不手软, 及时采取停工、整顿、罚款等手段, 并召集违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及有关人员进行原因分析、说服教育, 直至有关单位和人员彻底落实人工、资金、期限整改, 同时, 按相关程序处罚和落实专人复查。

(2) 建设主管部门要坚持原则, 懂法执法。不管什么原因, 没有取得施工许可证或不具备安全条件的, 一律不准进入建筑市场, 杜绝无证施工等现象。严禁违法发包、越级承包和违法分包等现象。严格建筑施工队伍准入请出制度。对施工单位年审不合格或没取得安全施工许可证的,不准其参加施工招投标, 从源头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凡参与工程分包的队伍, 要加强其资质审查和从业人员的考核。强制实行建筑意外保险制度和推行风险抵押金制度,有效保障劳动者安全和权益。

(3)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尽快地建立健全其建设系统人员培训机制, 并建立民工准入制度。凡进入施工工地的所有民工必须先接受培训教育, 一律持证上岗。此事应成为主管部门对施工企业考核、资质年检和升级的重要指标。让每一位工程建设参与人员都能接受培训和教育, 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起建筑从业人员学习的网络。大型建筑企业内部应建立民工学校, 除对本公司民工进行全员培训外,还可以吸收社会上更多有志于参与建设工程的劳务人员接受培训。

(4) 施工单位严格建筑材料和施工机械采购、验收工作, 杜绝唯利是图, 使用伪劣产品、偷工减料等现象。保证安全资金投人和工程进度款正常拨付, 主管部门严格督促, 不准挪作他用、或拖欠工程款和工人工资。严格编制和审批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并保证其有效实施。建立事故危险源档案, 发现安全隐患, 制定有效措施, 定期、定人整改, 及时消除隐患。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度, 并做好演练和记录工作。健全重大事故报告和信息处理系统, 定期向社会公布企业安全生产不良记录, 不让违法违规企业进人建筑市场。

(5) 建立健全建筑安全标准体系。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工作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工作。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和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指导意见, 坚持“以人为本, 关爱生命, 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 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 稳步推进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 促进建筑施工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好转。

施工企业规章制度范文5

关键词:道路桥梁 施工 机械设备 管理技术 管理方法

1.引言

道路桥梁施工离不开机械设备的运用,在施工过程中,要想使机械设备正常运行,促进道路桥梁施工作业顺利进行,就必须重视对机械设备的管理,积极采取相应的技术与方法,提高管理水平。然而,由于受到制度、人员等因素的制约,当前道路桥梁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不仅制约了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还影响了机械设备正常运行和道路桥梁施工效率的提高。因此,探讨分析当前道路桥梁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技术与方法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道路桥梁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机械设备是道路桥梁施工中所必须的设备,没有机械设备,道路桥梁施工将无法顺利开展下去。事实上,施工企业也比较重视机械设备的运用,并加强日常管理工作。然而,由于受到制度、人员等因素的制约,当前道路桥梁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对机械设备管理不重视。加强机械设备管理是确保道路桥梁施工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领导对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不重视,他们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提高施工效益方面。尽管一些施工企业成立了专门的设备管理部门,但是没有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相关领导忽视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机械设备日常管理工作没有顺利开展下去,对存在的问题没有及时处理,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道路桥梁施工的顺利进行。

2.2.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相关制度的缺陷也影响机械设备的管理,大多数施工企业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企业生产效益的提高方面,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比较低,缺乏专职的管理人员,相关的制度不完善,没有实行机械设备管理责任制,对机械设备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设备检验的时间也没有保障。另外,由于缺乏相关的制度规定,对员工也难以进行有效的约束,影响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2.3.管理与保养工作不到位。机械设备要想更好的发挥作用,必须加强日常保养工作,使其处于良好的性能和工作状态,但在实际工作中,相关规章制度不完善,人员配备不完善,使得管理和养护工作不能顺利开展下去,不仅影响机械设备最佳性能的发挥,也对道路桥梁施工带来不利影响。

3.做好道路桥梁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技术与方法

机械设备对整个道路桥梁施工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为了应对当前道路桥梁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和施工的需要,笔者认为将来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取以下技术与方法。

3.1.提高思想认识,重视道路桥梁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施工企业的领导要转变思想观念,在抓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重视道路桥梁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做好机械设备的选择工作,严格把好质量关,根据道路桥梁施工的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各种机械设备,同时,建立机械设备管理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相关单位和个人,做好机械设备的验收管理、资料管理、维修管理等工作。此外,还要严格控制机械设备的安装质量,做好新设备的验收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安装。同时,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监督人员需要进行现场验收,检查确认无误之后才能办理移交手续,为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做好准备。

3.2.健全与完善道路桥梁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更新机械设备管理理念,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加快机械设备管理现代化进程,健全与完善施工机械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在日常工作中,还需要培养工作人员的管理和保养意识,尽可能消除机械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强日常养护工作,使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性能,并严格落实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推动机械设备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3.3.重视道路桥梁施工机械设备的养护工作。养护是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内容,关系到机械设备正常性能的发挥和使用寿命的提高。要建立完善的养护制度,明确养护管理人员的职责,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履行,按照规定进行机械设备养护。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理,使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行和工作,促进道路桥梁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

3.4.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施工企业要注重对技术水平高,业务素质强的管理人员的吸收和引进,不断提高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观看视频、现场讲课、参观学习等形式,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故障处理能力,从而更好的胜任自己的工作,以促进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5.加大道路桥梁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资金投入。对于落后的机械设备需要及时更换,要加大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重视运用先进型和节能型的机械设备,以替代落后的设备。同时还要组织技术人员对机械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重视现代化的工艺流程的采用,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道路桥梁施工顺利进行。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道路桥梁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对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今后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认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相应的管理技术与方法,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和工作技能,重视机械设备管理经验的总结。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机械设备管理水平,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行和工作,使其在道路桥梁施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醒冬.新形势下的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技术探析[J].技术与市场,2009(8)

施工企业规章制度范文6

1.找准风险来源

工程施工企业应结合本行业、本企业的业务特点、企业内部管理特点,找准风险来源,而不能照搬教科书或其他企业的经验。工程施工项目存在合同总价高、施工周期长、受环境影响大、成本变化多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工程施工企业面临不同于其他企业的一些特点,因而有必要做到风险防控的个别化、差异化。

2.科学防控风险

工程施工项目风险防范应从科学防控的角度出发,在风险防控机制的建设上做到系统化、科学化、常态化。工程施工项目风险防范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即风险防控只是手段,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才是目的。

二、工程施工企业常见的各类风险

工程施工项目是一个有机系统,需要各方面、各部门、各阶段均做好风险控制工作,才能有效完善项目管理,减少甚至消灭潜在的风险。从笔者的管理经验来看,工程施工项目常见的各类风险主要有如下几种:第一,投标风险。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主要是由于招标人处于强势地位,买方市场因素决定了投标人的权益难以得到切实保障,投标人的信赖利益极易遭受侵害。第二,合同风险。工程施工中的合同风险主要表现为受到外界政策、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合同双方的制约责任是否平等,材料价格是否闭口等。第三,资金风险。资金风险严格来说是合同风险的内容之一,但是资金风险会关系到施工方的现金流转,交易相对方一旦在资金拨付阶段违约则会对施工方造成利益损害。第四,廉政风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廉政风险表现为暗箱操作、权力寻租、商业贿赂等,这些风险因素的存在不但会对施工质量产生难以弥补的损害,同时还会引发其他风险如法律风险、信誉风险等。第五,安全风险。工程施工需要做好安全保障,安全保障措施如果不到位,极易发生安全事故,会对项目施工造成妨碍以及产生损害赔偿责任等重大风险。第六,支付风险。施工企业内部的成本开支和现金报销是否符合既定的规章制度和流程,直接关系到资金安全,如果支付和报销制度管理不善,将会引发一系列内部风险。第七,管理风险。工程施工企业内部管理风险也应得到重视,相关管理环节如合同管理、印章管理等也是企业风险防控的重要方面。

三、工程施工项目风险控制的具体措施

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所谓外部风险,是指工程施工企业在与合同相对人的商业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这些风险包括投标风险、合同风险、资金风险等。外部风险的防控需要加强对商业交往过程中交易相对方资质、信誉、资金的审核和考查,同时需要预先采取风险防控预案,做好商业风险的防范;所谓内部风险,是指工程施工企业在内部管理、内部运作中产生的风险,包括廉政风险、安全风险、支付风险、管理风险等。内部风险的防控需要加强工程施工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建设,消除制度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笔者分别从外部风险防范和内部风险防范两个角度探讨工程施工中的风险控制:

1.外部风险控制

外部风险控制应找准风险来源,针对不同的风险种类、风险性质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第一,就招标风险来说,投标人应严格审查招标人的主体资格,核实招标人建设工程预先审批手续是否完备,以防范投标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同时,还可以适当地对招标人的商业信誉及建设资金展开一些必要的调查;第二,就合同风险的防控来说,应在合同缔结过程中对每一个合同条文仔细审核,邀请法务部门在缔约阶段即提前介入。在合同解除、违约金等重要条款上应防范隐含的风险。合同履行过程中,工程施工企业应善于利用不安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等积极主张权利;第三,就资金风险的防范来说,工程施工企业应要求对方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支付义务,约定违约责任,并善于通过担保手段主张权利。

2.内部风险控制

内部风险的控制主要应立足以内部规章制度的建设,应建立起符合现代企业管理标准的内部规章制度,并善于结合工程施工企业的特点,防范本企业内部的各种风险。主要应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有:第一,针对廉政风险,应加强企业内部的廉政教育,促使企业内部工作人员遵守廉洁从业的各项规定。在重大事项上应强调集体决策,防范个人专断和暗箱操作;第二,在安全风险的防控上,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并完备各类应急预案,防患于未然;第三,在支付风险的防控上,应加强内部计量支付和现金报销制度的管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审批流程,使每一笔资金流向都符合规定且有案可查;第四,在管理风险如合同管理、印章管理等方面,要注重合同、印章及各类资料的使用和保管,防范商业秘密泄露,防止印章的乱盖、盗盖。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