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税法政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最新税法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最新税法政策

最新税法政策范文1

税务风险是在企业履行税务职责以前就存在的,对风险进行提前预估,充分了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务风险能够有效降低税务风险成本。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经济体制发生转变,利用现有的税务资源帮助企业防范税务风险是现阶段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

一、企业财务管理中税务风险概述

第一,企业财务管理中税务风险概念。我国关于该方面的研究较晚,因而相关的概念还不完整。国外著名经济学家对税务风险的阐述比较完善,明确说明税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但却是必然存在的。税务机构或者有关税法的政策对税务风险定义的解释变化、会计记账标准发生变化、企业的监督管理制度发生变化,都会增加税务风险发生的概率。企业财务管理中税务风险指的是由于企业在税务活动中没有正确、及时地执行税法规定,给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埋下隐患。企业财务管理中税务风险的具体内容包括:企业的纳税行为没有按照有关的法律规定进行,例如由于应该缴纳的税款没有缴纳或者缴纳金额不足而进行的补交税款、罚金、滞纳金等产生的风险,这样的行为将会导致企业受到刑事处罚并且影响声誉与信用等级,从长期发展来看风险成本会进一步增加;企业由于对税法的误解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经营行为没有匹配正确的税法政策,具体包括企业没有利用好国家有关的避税政策或者优惠措施,反而缴纳了没有必要的款项,白白浪费政策优惠,并增加了经济负担。

第二,企业财务管理中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外部原因:国家税收方面的法律以及税务征收部门的实际工作与企业财务管理中税务风险产生有直接的关联,例如国家在税收方面的政策制度存在漏洞,税务征收部门未按照国家政策对企业进行规范与调整,或者工作效率低,这些行为都会增加企业财务管理中税务风险;内部原因:企业对税务风险不够重视以至于没有制定合理的风险应对措施或者措施的有效性与专业性不达标,没有建立完善的防范风险的机制,这些防范意识不强或者管理不科学会给企业的纳税行为埋下隐患,增加风险成本。总之,企业财务管理中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如税收政策的曲解与误用、企业的防范意识差、企业与税务机构缺乏沟通。

第三,企业财务管理中税务风险的特点。一是主观性。纳税企业与税务征收部门都具有主观意识,对税务的认识也不尽相同,而且不同的税收机构对同一纳税政策或者不同政策的认识也都具有主观性。这种主观意识的不同会造成纳税企业与税务机构之间的沟通困难,增加风险。二是必然性。由于企业的盈利性,因此进行经营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得最大的税后利润。因此,企业必然会尽量控制税务风险成本达到最小,导致与税务机构之间的信息存在不对性,企业难以进行有效规避风险的措施,带来持续性风险。三是预见性。税务风险是在企业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就已经知道?L险的存在了,是在企业履行纳税义务之前就已经产生了。

二、企业财务管理中所面临的税务风险分析

第一,企业税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国家强制税收是因为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关系着国家各项基础设施能否顺利建成。完善的税收体制能够保证国家各项事业健康、稳定地发展。来自企业的税款又是整个税收收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阶段却有一些企业对税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识不够深刻,一些财务管理以及税务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不足,素质不达标,并不是指这些人故意偷税或者漏税,而是对相关的税收政策认识不足不能准确把握,或者没有按照国家规定去进行税务行为,最终极有可能导致企业被刑事处罚,增加潜在风险。另一种情况更为严重,企业的税务管理人员在有关人员的授意下为了追求不正当利益伺机钻税收政策的空子,进行违法行为。

第二,企业对税收风险防控措施重视不足。企业自身问题。企业缺乏完善的管理税务的机制,没有制定合理的风险防控措施,导致在风险真正发生时无法及时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另外,由于有些中小企业对税收的贡献不像大企业那么大,因此税务机构对这类型的企业的约束与监督比较少,而且这些企业数量比较多,对其控制需要各地区、县的税收机构花费大量的人力与财力等,因此控制力度不够强。现在普遍存在着税源大的企业能够显著提高税收成效,而中小企业这类小税源不仅费力,而且得不到明显成效。

第三,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减少税务风险成本。目前很多中小型企业并未建立具有实效性的风险成本管理制度,而且缺少专业的财会人员,以至于企业不能够从源头上控制税务风险。另外一个影响比较大的原因就是,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导致税收情报不能及时被知晓。若企业不能够随时掌握国家税收政策,就不能利用合理的政策进行有效避税,导致缴纳多余的税金,造成经济利益的损失。

三、企业财务管理中税务风险成本控制措施

第一,提高税务管理人员的素质。税务管理人员作为企业纳税行为的主要管理人员,其素质直接关系着纳税行为是否合法,风险规避是否有效。企业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与职业道德。具体措施包括:提高人员招聘门槛,筛选出接受过正规财会教育的专业税收管理人才;聘请业内知名的专家、学者定期进行最新税法法规以及政策方面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税收政策方面的知识,从而进行合理避税;加强对税务管理人员的内部培训,以便他们及时知晓企业的经营状况及税收情况,加强他们对企业的了解,制定合理的纳税制度;实行绩效考核,对具体的指标进行跟踪,完成情况比较优秀的给予必要的经济奖励,并制定合理的晋升制度,提高工作积极性。

第二,提升对中小企业税收风险防控的重视程度。随着税收管理制度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省、市局实体化程度加强,以后将会对大企业进行集中管理,因此应付税收风险的主要对象就转变为过去不受重视的中小企业。因此,对中小企业税收风险防控将成为有关部门的重要任务。虽然中小企业的税源不及大企业,而且投入与效果比不如大企业高,但是只有实行有效的风险防控与应对措施,才能帮助这些企业不断规范自己的纳税行为,规范纳税市场。此外,一些中小企业实际上是与大企业配套的,若这些企业的纳税遵从度低,税务机关将很难发现与之配套的大企业中存在的税务风险,对我国的纳税遵从水平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

第三,建立完善的税务管理机制。企业财务管理中税务风险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管理机制,在纳税活动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发现风险、防范风险的体系。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经营状况与地方征税政策建立风险管理的框架,建立框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企业发现自身风险、制定防范措施的过程,实质就是对企业的整个纳税过程进行控制。框架的建立能够给税务管理人员提供风险防控依据,保证风险应急方案的及时实施,在风险来临时不至于手忙脚乱。完善的框架制定好以后,要制定整套的防范策略,成立防范委员会,选取专业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的人员作为委员,对风险成本进行有效评估,并制定具有实效性的举措。

第四,明确目标,提升数据信息情报的工作质量。对于企业而言,税收信息情报对于防范风险,合理减少税款具有重要意义。信息的获取一定要为税源管理实践服务,案头分析与应对人员要及时提出信息需求,围绕专业管理进行获取信息的行为。另外,风险应对人员要避免在信息获取之后才采取措施的行为,纳税企业与征税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可能在完全对称的,在这种外界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只有先立足于自身,将已获得的信息的价值充分挖掘出来,由于这些信息大部分是零散分布在不同系统的税务机构的,因此要做好整合工作;不仅要关注财务信息,还要关注非财务信息在应对风险中的重要作用。除了核实销售信息、存货信息、成本变动、收入变动、存货周转等外,还要在了解企业实际生产力变动的基础上,分析诸如用电量、用水量与产能之间的关系等非财会信息,保证数据的整体准确性,对潜在风险进行合理规避。

第五,企业定期开展对纳税的检查。健康的纳税行为能够保障企业的长治久安。企业定期对纳税进行健康检查能够保证行为不出现较大偏差,不仅可以降低自身财务管理中税务风险成本,还有利于税务机关纳税活动的展开。定期的纳税检查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有效的纠正措施,必要时聘请专业的税务审计师对企业的纳税行为进行严格审查,从内部、源头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