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核算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核算的意义

会计核算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医院;会计核算;会计成本;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新医改的提出,对医院的财务管理质量和水平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医院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对于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的能力都有待增强。因此,应积极施行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的一体化,全面加强医院财务管理的综合实力。

一、医院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的概念及意义

1.医院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的概念

医院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就是在会计凭证编制和整体过程中,对于医院用于医疗、管理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切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消耗所形成的价值总和进行同步的成本核算,成本核算大致可以有劳务费、业务费、公务费、原材料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和管理费等几大类成本组成。医院运用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的方式,在会计核算的记账、审核和结账过程中,将涉及到成本属性的科目,同时进行成本数据的编制与核算,将会计核算行为与成本核算工作融为一体,形成一体化的核算方式。

2.医院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的意义

实行财务管理的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将会计核算工作中的记账、核算等工作过程与成本核算的成本分类和核算过程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将两个核算过程合并成为一个核算过程的两个方面,这样将两项核算工作通过一次数据整理和编制得以实现,节约了数据整理的时间花费,并且,将两项数据在同一时间统一进行体现,也节约了核算工作所需的耗费,大大减少了核算工序的复杂程度,简化了两次核算的过程,让整个核算工作的工作量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实施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可以帮助财务管理工作更好地实现管理能力的提高,对于医院运营成本的核算与会计核算形成一体,让医院的成本内容在医院会计核算中更加明朗化,成本核算的明朗化有助于医院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医院药品、治疗费等的价格制定,也有助于医院成本控制合理有方向的进行,有助于医院成本控制和利润的增加,有助于正确财务决策的实施,在医院财务管理能力提高的基础上促进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医院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的施行措施

1.建立有效的以人为本的财务法规和监督体系

管理因素在医院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中占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要建立有效财务法规和监督体系,规范医院财务管理的操作、方法、职权划分,并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健全财务管理的法律手段,确保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合理合法进行;加强医院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的总体财务监督水平,保证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工作能够公开公正的进行;建立以人为本的一体化机制,医院在财务管理手段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同时,也应对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保证医院工作人员能够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有效的以人为本的财务法规和监督体系的建立是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得以有效实现的重要保证。

2.将成本核算与会计目标管理相结合

每所医院的具体情况不同,目标机制也有不同,应当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将医院成本核算与成本目标机制融为一体,这样将医院成本和会计目标管理统一起来的方式,将更加有利于成本核算工作有方向有目标的进行,也有助于会计目标管理工作的开展。成本核算要求有健全的消费定额和价格计划,以作为医院的原始依据,方便成本核算工作的展开,对于中间费用形成相应的成本差异,与制定的目标成本进行组合比较,通过这种方式将医院的会计目标与成本核算有效地绑定在一起,成本核算把目标成本作为努力的方向,实现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路径和目标的统一。

3.加强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自身能力

医院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一体化应当加强医院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自身的能力。首先,医院内部应当进行科学划分,将医院具体部门和科室进行会计科目的划分,形成中心与下级的对应财务科目关系,例如收费部门分为门诊收费处、住院收费处;后勤部门分为洗涤中心、维修中心、卫生制品等等,如此划分方便收入与支出的整体和核算。其次,对于医院成本也应当有分配标准,收入来源分为直接收入和间接收入,其中的病人拖欠收入、继保共济账户欠费等在进行收入计算时都应当有相关的收入核算标准,科室的成本也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应当进行科室成本合理划分并有核算标准,进行成本定额管理,对于超过部分应当有相关的处分或处理措施。通过科学合理的会计科目划分和标准制定的方式全面实现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能力的加强。

三、结语

要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对医院内部的整体控制效果,更好地实施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是非常先进有效的财务处理办法。在实行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的过程中,要建立以人为本的财务法规和监督体系,将成本核算与会计目标相结合,并加强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自身能力,才能帮助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更好的实现,促进医院财务管理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包岩琦.浅析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成本核算[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22).

[2]黄宝春.新形势下医院成本会计核算的现状及对策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1(12).

[3]张艳华.新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与绩效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2).

会计核算的意义范文2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整个企事业单位的财会工作都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在这种大的环境下,会计工作以及统计工作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实现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两个工作的协调进行,是整个的企事业单位获得良好发展的必然保证。因此,本文通过简单介绍会计核算以及统计核算两个工作的联系及区别,分析了会计与统计与统计核算工作实现一体化的重要意义,着重谈论了实现二者核算一体化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会计核算 统计核算 一体化 意义 策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开放进程的不断加深,我国经济与国际市场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了接轨,整个国家市场经营主体的经营管理行为都受到了来自国内及国际两个市场的冲击。因此,各单位不断地加强对于本单位的财会管理工作,试图从这一个方面起,实现单位的健康发展。会计工作与统计工作在财会工作受到重视的环境下,其两者之间的联系不断加深。这样以来,实现二者核算工作的一体化就成为各单位极力支持的一项工作。本文通过简单阐述会计核算以及统计核算两个方面的问题,分析了二者实现一体化的必要性以及一体化的相关对策。

一、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二者之间的关系

21世纪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各个方面的变革,整个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都得到了极大的重视,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会计工作和统计工作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实现二则之间的相互促进,推动二者的协调发展,是企事业经营管理顺利进行的必要措施。因此,如何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实现二者核算的一体化,就成为整个相关工作部门以及工作人员都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件事情。本文接下来就简单针对会计核算及统计核算两个方面的问题做一下阐述: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之间有着密切的工作联系,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经济环境的推动下,二者之间的相互应用更加频繁。统计核算工作是整个国民经济进行核算的主要形式之一,它是指运用某种特定的经济指标,通过统计调查、分析以及整合等工作,实现对各种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规律的研究。这种核算方式既可以运用于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也可以在大的方面上实现对国家或某个地区的宏观管理。统计核算通过对宏观的市场经济进行研究,做到对于市场经济发展变化规律的掌握,从而更加有效地指导决策的制定。而会计核算则主要应用于企事业单位物资存量的计算以及资金流动的记录等工作,还可以做到对于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有效管理。会计核算的核算方式能够通过收支凭据、成本核算等工作,实现对于企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衡量及评价。

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之间存在者密切的联系,二者相辅相成,都是彼此顺利进行的保证。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两者的核算范围、核算目的、核算基础及核算要求等都是相同的,统计核算以会计核算作为基础,而会计核算又为满足统计核算的需求而生。因此,二者之间相互联系,在现有的财务工作中实现了对于彼此的渗透。目前,会计核算工作中采用了统计核算的方法,而统计核算也使用了会计核算的方法,两者之间实现了核算工作的相互补充。

二、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实现一体化的重要意义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之间虽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但是它们之间的核算资料来源以及核算目的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这些一致性促进了二者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的结合,因此,在当前时期实现二者核算工作的一体化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接下来就简单谈论几点二者实现一体化的重要意义:

首先,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实现一体化,能够有效地促进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经营管理工作的完善。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顺利运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这种信息还必须将各个方面的工作都综合在内。因此,会计核算以及统计核算的一体化,可以通过二者对于信息收集及分析的互补,从而使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信息供给。这样以来,必将有利于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工作的良好发展。

再者,二者之间的一体化能够提高信息的质量,满足国家对于经济核算的需求。会计核算工作和统计核算工作通过使用彼此的统计方法,以及财务人员之间工作的有效分配,能够极大地提高信息处理的精确性以及整个信息处理的效率,避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合对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整个国民经济的核算工作通过二者核算资料的有机融合,可以在极大的程度上满足经济发展对于信息的需求,从而不断做出科学的决策,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实现一体化的对策

就当前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而言,会计核算以及统计核算工作实现一体化是非常必要的,二者一体化的实现能够的有效地提高企事业单位的运营效率。接下来本文就简单谈论几点推动二者一体化的相关对策:

(一)加强政府政策法规的支持力度

实现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二者的一体化,不仅是企事业单位必须解决的一件事情,也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推动二者一体化的进程时,必须加大政府政策法规对于其支持的力度。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制定一些系统有效的方针政策,从二者的核算方法、核算制度、核算体制等方面,充分完备地推动其一体化。同时,国家还要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对企事业单位进行有目的的指导,推动其一体化在企事业单位的有效落实。

(二)培养掌握二者一体化工作的人才

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是非常重大的,人才在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发挥人才的作用,实现对于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一体化的推动,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要加大相关院校对于人才的培养力度,在学生中选出一些比较适合这方面工作的人才,对其进行专门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加强学生的能力,实现学生对于二者一体化工作的有机把握。再者,相关财务工作部门,还要对企事业单位以及国家财务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教育,实现基层工作人员对于二者一体化的推动。

(三)实现技术应用对于二者一体化的推动

在现代社会环境下,信息技术应用于各个方面的工作,已经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因此,在推动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一体化进程时,必须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用先进的技术推动二者的一体化进程。首先,相关财务管理人员可以使用计算机的数据信息收集及处理功能,实现对于会计核算信息及统计核算信息的良好整合及精确计算,使用计算机为自身的工作做好一定的基础,然后由自己进行简单的管理。这样一来,技术的应用必将提高二者一体化的效率。同时,还必须加强对于二者一体化工作的相关技术软件的研发,争取在未来的时间里,实现工作人员的全部解放,推动技术对于二者一体化以后工作的协调及处理。

四、结语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实现一体化,在现代社会的经营管理环境下是非常必要的一种工作。因此,相关部门及人员必须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努力推动二者一体化的实现,使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实现有机的协调配合,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全照,杨洋.微观经济统计与会计核算和谐兼容的可行性研究.统计与决策.2008(20).

[2]高海波,信玉红,李善星.网络环境下会计统计核算一体化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2007(06).

[3]陈慷.新形势下构建企业会计与统计核算体系一体化之我见.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8(01).

[4]李凤,李险峰.企业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强化手段.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5).

[5]韦靖霞.改革企业统计制度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9).

会计核算的意义范文3

针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事业单位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首先在财务预算的制定上要严格遵循科学性为原则,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出适合的财务预算,保证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资产管理的合理有效性。科学的财务预算制度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至关重要,并且一套科学的财务预算制度对于事业单位资金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因此相关部门一定要及时的重视财务预算制度并要合理的去构建它。在预算中如果没有具体明确的支出去向,使得对于资金的利用很不合理,而且由于财务预算的不合理也将造成预算与实际支出相错位的局面。通过严谨科学的财务预算制度将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事业单位的资金利用效率,并对支出进行明确的规定。

2.对会计核算的相关不足予以改进

其次,在会计核算中要具备一个准确的标准观念,不合理的会计核算制度将在无形之中减少事业单位资产的实际价值。在财务管理制度中没有明确的资金使用方向以及相应的范围,对于财务管理制度的缺失,更严重的后果就是坏账死账的形成,不仅造成了浪费,还对浪费产生的原因和责任人的归属问题区分不清,使得相关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进而不利于以后的改进和处理。会计核是事业单位的经济中枢,对于事业单位的影响是深远的。并且事业单位对于会计核算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因此在待账目的核对上要有严格的要求,避免资金支出的随意性,同时要提高相关资金资产的里有效率,做好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出会计预算应有的作用和功能,并对于坏账死账进行及时的处理,对那些在某些时间段难以解决的核算问题也要及时寻求方法来使之得到有效的解决。

3.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方面的制度体系

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和资产管理方面的问题大多数都源于没有一套系统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来加以支撑和保障,科学的制度体系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引和导向作用。因此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体系对于事业单位财务方面以及其他方面的发展至关重要。从宏观上来讲,制度体系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和主旨,指明了会计核算和资产管理方面的发展方向。而从微观上讲,制度体系也会从具体的细节上来对工作进行相应的要求并且提供相应的工作标准。在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时要注重考虑制度结构的合理性和兼容性,对各方面的工作任务进行大体上的划分,并强化财务管理的有效性,保证其能够带来应有的效应。

4.加大对财务管理过程中的约束和监管

对于事业单位中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相关工作要加强监管和约束力度,保证相应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当今我国事业单位中存在资金使用随意性大的问题原因很大一部分就来源于相关的监管不到位,没有对相关的工作做到严格要求。因此,一定要对事业单位的支出进行严格的控制,对于资金应用得范围也要做出明确的规范;加大对财务管理过程中的约束和监管,减少随意性指出造成的浪费低效现象。在审批制度上也要具有明确的相关规定,明确资金款项的适用范围;使公用经费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使其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提高财务预算的威严性。但在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约束和监管时一定要注重对实际情况的探清,避免失去相应的发展机会。

5.认真选用相关的工作人员,注重国有资产的保护提升财务管理意识

事业单位在相关工作人员的选用上一定要严格要求,在注重工作人员工作技能效率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员工的相应工作涵养和工作态度。如果相关工作人员的任用上不够合理,财务管理意识不足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会计核算以及资产管理的实际效果;因此要使员工们树立起财务管理意识以及公有资产的保护意识,不断更新自己的财务管理知识,认真的对待会计核算和资产管理的工作。只有在整个事业单位内树立起财务管理和国有资产保护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会计核算的工作效率。同时相关的领导也要对财务管理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并积极发挥出其应有的能力和作用。

6.结语

会计核算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高校;会计核算;策略

一、前言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教育投资体制。可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改革,高等学校经费的来源由单一走向多元。这对高等学校的会计核算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全文希望通过对当前高校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找出完善策略,以缓解高校资金紧张局面,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二、高校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尽管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财务问题,特别是在会计核算方面,主要有以下这些弊端:

1、会计主体多元

目前我国高校会计主体多元局面的形成是有客观背景的。从1999年开始,高校因大幅度扩招面教育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开始向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据一位全国政协委员提供的一份在2009年的调查材料显示,我国高校贷款规模超过2500亿元,其中,近2000亿元是地方高校的贷款。按照目前我国高校贷款规模和一年期的贷款利率计算,每年(全国)高校要负担银行利息130多亿元1。而贷款主要用于新校区的建设及大量教学设备的购置与更换。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高等学校内部形成两个会计主体,一个是核算教学科研经费的会计主体,一个核算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主体。而根据高等学校会计核算的基础即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事业单位有关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按有关规定执行,不执行本制度”。这项规定造成一个高校形成两个会计主体,而任何一个会计主体都只是反映了高校经济活动的一方面,违背了会计制度要求会计核算反映会计主体的整体经济活动这一基本前提。教育经费的主体与基建经费的主体分别核算不利于全面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

2、成本收入不实

(1)高校财务支出不能反映事业活动中的应付未付债务,如借入资金的利息等,这部分“隐性债务”,在实际支付时才反映为支出。此外,高校的应收款项中除基建借款外,有相当大的都分为垫付款未核销数,实际上已形成了事业支出。按照收付实现制进行核算,虚增了高校可支配财务资金,导致高校的财务状况失实,掩盖了高校潜在的财务危机,对学校领导的决策产生错误导向,不利于防范和化解高校财务风险。 (2)收付实现制不能正确进行成本和费用核算,不能准确提供生均教育成本信息,也不能客观地反映高校运行成本和运行绩效。

3、净资产不实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将净资产分为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事业结余、经营结余、结余分配等。由于高校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事业结余实际上是一个收与支的结余,没有实际反映的各种权利和义务关系,当期的收支结余并不能准确的反映净资产。专用基金是提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设备的有专门用途的资金,主要包括修购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医疗基金以及其他基金。对于职工福利基金和医疗基金还有修购基金,这些基金中的资金今后是要支付的,明显属于负债性质,将其列入净资产核算,是不合适的。固定基金由于固定资产没有计提折旧也导致固定基金金额比实际固定资产变现金额要高,这也导致了净资产的不真实。

三、完善高校会计核算的策略

针对上面存在的三个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以完善高校会计核算能力和水平。具体有:

1、合并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会计主体假定会计核算单位独立于任何经济关系人之外,旨在确定会计核算空间范围。从美国高校会计变化的趋势来看,目前的高校会计趋向于反映整个主体的经济资源。因此将两个会计核算主体合并为一个主体,在资产负债表中设立在建工程科目,能较为全面地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具体策略有:

首先,进行合并会计科目设置。这是高校基建财务与事业财务统一核算的基础,它不仅关系到高校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的关键,而且也涉及到合并后的会计核算方法与会计报表编制设计。设置思路是在保持现行事业会计科目的基础上,根据基建财务管理的现实要求增删有关核算基本建设活动的会计科目。

其次,会计科目合并后的账务处理措施就是高校将自有资金投入基本建设时才列为支出,将完工后的基建工程视为净资产;用借入资金及其他需偿还资金投入基本建设的,只有偿还其实际代价时才列为支出,计入固定基金。

2、调整收入支出

高校收入与支出改革是整个会计核算改革内容的重中之重。收入与支出改革的具体内容应包括:

(1)增设“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用以核算学校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盘盈、盘亏和毁损的价值。

(2)增设“待摊费用”科目,用以核算已支付但应以后分摊的各种费用,以适应成本核算的需要。

(3)增设“预提费用”科目,用以核算学校到期应付而未支付的各种费用,如到期应付而未付的职工工资、社会保障费用、公积金等,全面真实地核算事业单位成本。

3、改革净资产分类

由于高校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事业结余实际上是一个收与支的结余,而没有实际反映当期的各种权利和义务关系,当期的收支结余并不准确的反映净资产。固定基金由于固定资产没有计提折旧也导致了固定基金虚高。专用基金中修购基金的提取并未引起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的任何变化,但却使净资产中既包含了固定基金,又包含了固定资产的修购基金,无疑不适当地夸大了学校净资产。所以笔者建义改革的内容对净资产进行重新分类,以真正反映净资产的本质。远期可以考虑建立资本金制度。

四、结束语

高校不是企业,不是以盈利为目标,所以很多普通高校很大一部份是由政府单方面的投资,这种情况下往往造成高校经费紧张,无法提供学校发展的实质需要。希望全文研究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效果,为其他高校财务人员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会计核算的意义范文5

无形固定资产简称为无形资产,其由罗默等在新增长理论中提出:我国对无形资产的定义是企业中不具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形式存在的长期固定资产,其是企业在运转过程中或企业管理目标有的。无形资产是相对于有形固定资产而存在的,目前国际上没有对其进行国际化的定义,但其在国际上已经被公认为是一种不具有实际形态的、企业合法拥有的、在一定时间内具有使用价值的并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资源。医疗单位的无形资产有医院的知识、技术、声誉、医院形象等。无形资产的区分要结合医院资产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如医院的B超机医疗设备及B超机的运行软件。医院购买B超机时,B超机的软件是与B超机一起被医院购买的,因为B超机的运行软件无法脱离B超机而单独存在,因此在购买时买卖双方已经对B超软件进行了资产对等交换,B超软件与B超机都应该作为医院的有形固定资产。再如医院的会计核算软件,医院使用其进行医院的资产核算与资产管理,其给医院创造了经济价值,但其不具备实际形态,因此其满足无形资产的要求,于是医院的会计核算软件应该纳入医院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范畴。医院的无形资产要根据具体事物具体分析,严格比对我国无形资产的定义,从而区分其是无形资产还是有形资产,以便于医院资产会计核算人员划分无形资产的范围,以利于医院无形资产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

二、医疗单位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与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了主导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的基础是知识,知识生产力的高低已经成了企业单位发展的主要动力。这些知识生产力在企业中的具体表现方式有以知识为基础的科学技术、拥有知识的专业人才、以管理知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模式、以知识为依据的各种软件与机械设备等。目前知识等无形资产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已经远远超越企业的有形固定资产。拥有较高的知识技术、先进的知识专利、良好的单位形象与声誉等丰富的无形资产的医疗单位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远远高于其他医疗单位。医院无形资产已经逐渐成为了医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知识作为医院为无形资产的基础,其是医院创造更大的市场价值的主动力。因此医院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创造更多、更有价值的无形资产。随着无形资产对医院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医疗单位进行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工作也就成了必然趋势。早在2006年,我国天津就举行了国际研讨会,该研讨会齐聚国内外学者针对医疗单位的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管理与发展等进行了探讨,以帮助国内外医疗单位适应无形资产对医疗单位影响越来越大的变化,促进医疗单位的发展,使医疗单位重视其无形资产,并了解其具有的无形资产的情况。无形资产是医疗单位不可缺少的资产,无形资产在医疗单位中占据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因此探究医疗单位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方法,加强医院无形资产的管理,以便于医院创造更多的无形资产对医院的发展十分重要。

三、医疗单位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方法的研究

医疗单位虽然已经意识到了无形资产的重要性,一些医疗单位也已经开展了医院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工作,但由于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发展时间不长,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方法中存在许多问题,因此研究医疗单位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方法,以不断对其进行改进十分重要。

(一)明确医疗单位无形资产的范围

医院的无形资产主要分为六类,分别是医院医疗技术类无形资产,医院形象及声誉类无形资产,医院特许、专利、标识类无形资产,医院知识作品无形资产,医院信息资料类无形资产,医院文化、工作精神类无形资产。医院医疗技术无形资产的具体表现是医院的医疗技术及医院疾病诊断治疗康健水平,医院医疗技术类无形资产是医院的专有技术,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医院独有资产。医院形象声誉类无形资产是指医院的专科形象、专家名声、医疗水平及服务态度口碑、医院知名度等。医院的这类无形资产也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这些无形资产受到诋毁、扭曲、侵犯时,医院可以提起法律诉讼来保护医院的无形资产。医院的特许、专利、标识类无形资产指医院获得的荣誉、医院自主研发的医药而获得的医药商标或者由于医院的医疗技术较高而获得的特殊医疗诊断的权利等。医院知识作品无形资产有医院医疗管理人员及医院其他职员根据相应知识创作的文章、制定的相关管理制度、研发的医院需要的各种软件等。医院信息资料类无形资产是医院长期运行而积累的医疗经验、医院形成的社会网络关系、医院收集的市场信息、医院的图书资料及医院制定的管理制度等。医院的文化、工作精神类无形资产有医院职工积极的工作状态、医院职工良好的医疗服务态度、医院职工间的相互凝聚力等。医疗单位的这些无形资产都能给医院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明确医疗单位的各种无形资产的分类及包含的内容是医疗单位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前提。只有对医院的各种无形资产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够对其进行科学的会计核算。

(二)医疗单位无形资产的核算方式

《医院会计制度》是医院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指标,其中也提及了医院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方式与工作原则。首先对于医院购买的无形资产要做好实际支付款项的记录,如购买一些网络软件等无形资产时要借记无形资产,贷记银行贷款,并按实际价格记录。对于医院研发的专利技术或医院获得的特殊荣誉等专项权利在完成其法律程序后对于整个过程中消耗的各项费用进行记录,借记无形资产,贷记银行存款。其他单位投入的无形资产及医院无形资产转让而获得或支出的无形资产等要做好相应借记与贷记记录。贷记登记与借记登记是医院无形资产核算的重要依据,因此医院在无形资产收入与支出时一定要做好无形资产的贷记与借记登记,且记录的费用数据一定要真实准确。此外,不同形式的无形资产及不同方式收入与支出的借记与贷记的形式不同,在登记贷记与借记时一定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对应的贷记与借记形式的记录。

(三)建立专门的无形资产核算账户

无形资产账户是为了医院核算没有实际形态的非货币形式的无形资产而特有的,其是为了记录医院无形资产的价值,便于对医院的无形资产进行管理。医院的无形资产账户属于医院的资产类账户,无形资产账户的内容应该包括无形资产购入实际支付的费用及缴纳的相关税费。通过贷方与借方登记引起的无形资产的增减,然后根据借方余额的数值来反映医院无形资产的多少,最后按照无形资产的账户明细进行医院无形资产的核算。除此之外还有固定资产账户与待摊支出账户。固定资产账户是核算医院长期无形资产的资金占用的情况。固定资产账户是净资产类别的账户,其也是通过医院的借方登记与贷方登记来核算固定基金账户的余额从而判断无形资产的占用金额。待摊支出账户是核算医院运行直接与间接的费用支出的,其是资产类别的账户,其构成与无形资产账户和固定资金账户一样,都是通过记录贷方与借方的金额,最后根据记录金额的明细进行审计,根据最后账户余额的数值来核算资金的。

(四)医疗单位无形资产的摊销

医院无形资产的摊销要根据合同的规定在受益期内平均分期摊销并记录个人的损益情况。受益期是指法律未进行规定而合同上进行明确规定的受益年限,医院无形资产的摊销要在受益期内。如果合同没有规定受益期,则无形资产的摊销受益年限要在法律受益期的规定范围内。如果法律与合同都规定了受益年限,则按照受益年限较短的标准执行。若合同与法律都没有规定受益年限,则医院的无形资产的摊销受益年限的最大限度是十年,且借记登记为管理费用,贷记登记为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摊销与医院的固定资产折旧很相似,其本质都是在受益期内对资产进行摊销,但它们在摊销时间与受益期外的价值上存在一些区别。

四、结束语

会计核算的意义范文6

摘 要 随着新医院会计制度的颁布与实施,医院全成本核算应运而生。本文对医院全成本核算的产生,方法及影响进行了分析,加强全成本核算和管理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医院会计制度 全成本核算 成本

目前医院成本核算体系建设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没有一套完整的医院成本核算理论,1999年施行的医院会计制度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医院的改革与发展。

财政部于2009年8月公布了新《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制度),对现行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以便更好地配合医疗体制改革。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引用了企业会计制度的核算方法,对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从根本上解决了现行会计核算的缺陷,对原有的规则进行了大幅改革和完善,笔者就新制度下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和大家探讨,以进一步完善医院的成本核算和管理体系,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全成本核算的引入及产生的必要性

(一)全成本核算概念的引入

医院全成本核算来源于企业管理中的全成本管理理念;全成本管理是指对各种成本的发生进行全方位考察,实现全过程控制;“谁受益,谁承担成本”是全成本管理的核心思想。医院引人全成本概念,从内容上将所有在医疗经营过程中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总和纳入了核算范围;从过程上全成本核算将成本归集到了成本对象,并按责任成本方式进行分摊。 医院全成本核算是指一定时期内医院运行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所有费用支出遵循企业成本核算模式,按项目、阶段、范围等方面进行全面核算的一种方法”,与此同时,计算出的医院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也有利于考核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医院成本主要包括院内房屋建筑、设备仪器等固定资产折旧,医院运行过程中各种人、财、物消耗等内容。全成本核算实现了医院成本的全方位管理,成本核算的着重点不再是以往单纯的计算医院总成本,而是计算各责任单位的成本费用,从而确定责任单位的工作成绩和经济效果,进一步体现了医院内部经济责任制。只有进行全成本核算才能对医疗成本价值补偿定价,才能对医院经营决策真正起到作用。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很多公立医院由于受到医院开展成本核算目的和全成本实施难度的限制,这些公立医院都是进行不完全成本核算,但是随着这一工作的不断完善,全成本核算时代将不会久远。

(二)医院全成本核算产生的必要性

1.实行医院全成本会计核算是适应社会对医院医疗成本核算的需要

对于现行医疗服务价的格定价究竟多少是合理的,我们没有依据,同时非营利医疗机构在享受政府财政补助时,却困难重重,这是因为医疗机构没有实行全成本核算,或即便是做了也仅仅是停留在内部核算职工奖金的水平上,无法解决医院对全成本核算的现实需求与体制改革的需要。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成本记录,便不会有一个很完善的能够保证客观的定价系统,所有的管理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都是脆弱的,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只有在全社会基础上取得平均成本后,在平均成本的基础上,才会形成医院合理的成本价格。成本核算应该是社会行为,而不应该是医院单独的行为。

2.实行医院全成本会计核算是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国的医院包括非营利医院和营利医院,其中大部分是非营利医院。他们的目标都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利益,包括利润和社会效益,即二者目标一致。成本核算是一种代表资源的合理配置的管理方法,综合地对资源的利用、效益、成本指标进行合理评价。医院的增收节支应以社会效益第一作为重要前提,用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好的服务。

二、实行医院全成本核算的方法

(一)做好基础工作,做好数据的收集准备

严格按照五大类定义对科室核算单元进行划分,使HIS、财务软件等系统与成本核算单元相一致或建立准确的对应关系。成本核算期间和会计核算期间要严格保持一致。对各科人员要进行核实,财产物资要清查,保证帐实相符、帐帐相符。对全院各科室房屋面积要进行核实。成本核算和会计核算都坚持权责发生制,即当期成本和费用在当期核算,坚持在月末对帐。会计和各财产管理部门、会计和成本核算的数据都要进行核对,保证数据一致无误,并制定出消耗定额,内部服务价格等各项标准工作。

(二)对收入和成本数据进行归集

1.医院的收入一般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和其他收入。在医院HIS系统的支持下,各全成本核算科室的收入可以按直接医疗科室、医疗技术科室归集,每一项具体的收费项目都可以与具体的开单科室、执行科室相对应。

2.在进行成本数据的归集方面,主要依据会计凭证,由于与财务会计的单轨制,并保持一致,月末结帐后成本数据可通过数据接口初步归集。

3.内部服务工作量的数据采集。内部服务数据的主要作用是记录医疗辅助类科室为其他科室提供的内部服务的工作量.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将医疗辅助类科室的成本分摊到接受服务的科室,同时也为医疗辅助类科室的绩效考核和奖金分配提供了依据。例如,可按各门诊、急诊的人次对挂号室进行统计,可按为各科室消毒的消毒包对供应室进行统计,可按为各科室洗衣的件数对洗浆房进行统计,可按为各科室出车的公里数对汽车班进行统计等等。

(三)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四级分摊法

科室全成本=直接计入+分摊(公摊成本、管理成本、医辅成本、医技成本)

第一级分摊:(公摊费用分摊)公摊成本,是指在成本的归集过程中,无法直接计入到科室的费用,包括离退休人员成本、公用水电、保洁、绿化等。公摊费用根据实际业务属性又区分为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两部分,如水电费属于直接成本,绿化费属于间接成本

第二级分摊:(管理费用分摊)将全院管理类科室成本(包括直接计入管理科室成本和公摊费用分摊部分)进行分摊。包括党委、院办、人事科、财务科等全成本。采取按人员比例进行分摊。

第三级分摊:(医疗辅助成本分摊)包括供应室、门诊挂号收费处、住院处、修理组等全成本。其中应含直接计入辅助科室的成本和由公摊费用、管理费用分摊计入的成本,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进行分摊。

第四级分摊:(医技科室成本分摊)包括检验科、放射科、病理科、手术室药剂科等全成本。其中应含直接计入医技科室的成本和由公摊费用、管理费用、医疗辅助科室分摊计入的成本,按照收入支出配比平衡原则进行分摊。

三、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全成本核算的意义与影响

随着一系列卫生改革政策和法规相继出台,医院开始重视经济管理,借鉴并引进企业经济管理办法一成本核算。医院普遍开展的科室成本核算并不能准确、全面反映医院的成本状况和经营成果。另外,由于成本项目确认及核算流程的设计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缺乏统一性、标准性和可比性。其结果大多是作为奖金分配或业务提成的基础,这种分配制度刺激了医院片面追求业务收入的增长,却忽略了随之而产生的医疗成本的提高,医院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需要,就必须在管理、服务、质量、成本、收益等各方面不断改进,充分利用各种卫生资源,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开展全成本核算能有效地解决以上的此类问题。

医院全成本核算的目的是通过对医院和医疗服务成本的核算与管理,降低医院运行成本,减少病人费用,提高医院效率和效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成本控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院综合效益;

2.为国家财政补助标准和补偿机制提供最基础、最确切的数据;

3.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减轻病人负担。

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全成本核算也给财务人员带来了挑战。

1.新形势下,对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学识水平、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位出色的财会人员除了必须拥有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娴熟的会计实务技能、广博的相关财经知识外,还必须熟悉和掌握新会计制度及其相关配套操作规程。这样,才能从较高的角度把握会计工作和财务管理的运行规律,才能从繁杂的客观环境中作出正确的职业判断,执行会计政策,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2.新制度下,对财会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制度的推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财会人员与时俱进,顾全大局,恪守会计职业道德,以良好的心态、高尚的情操和宽广的胸怀面对新挑战、新问题,积极探讨和创造性地解决难点,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协助领导决策,当好家,理好财。

参考文献:

[1]杨文涓,曾怡.浅析全成本核算在医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中国医药指南.2011.5.

[2]刘元红.浅论医院全成本核算.会计与金融.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