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师工作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师工作论文范文1
部分专业教师深知教书育人同样重要,可是客观上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一来自己的知识水平有限,教学无方无术,德育渗透能力缺乏,育人工作不是在教学中自然渗透,显得十分生硬,结果虽然尽力边教书边育人,可是课堂上学生却睡倒一大片。二来专业教师周课时一般都达到12节课以上,备课压力很大,业余时间有点时间还要搞科研和教改,课堂育人工作挖掘的深度不够。三来许多高校都建在离市区较远的大学城,教师为避免一周跑多次的情况,纷纷采取“少去几次,一次多‘塞’几节课”的措施,许多老师在学校就是在课堂,而一下课就得急着赶班车回市区,因此“一下课学生就见不到老师”的情况的确存在,更谈不上深度交流。
在一些高校还存在部分专业教师不注意自己的形象,个性偏激,怀才不遇,在课堂上当众演讲一些另类言论甚至错误观点,对社会的不满一吐为快。表面上看针对热点问题对学生进行了“疏导”,但却是误导。因为教师的理想、信念、情感都会被学生看在眼中,听在耳里,存入脑海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说:“教师每天仿佛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几十双精细的、敏感的、善于窥视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眼睛不断地盯视他,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受着这么严格的监督,也没有任何人能像教师这样对年轻人的心灵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这样的育人不如不要。
专业教师忽视育人工作的原因透视
1育人工作效果的滞后性俗话说“一年数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由于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复杂性劳动,因此,要让学生取得一点点进步教师都要付出长期而大量的劳动,其价值却不是今天或明天就能看到的,是隐形和滞后的。加之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许多教师也跟着变得浮躁和急功近利,于是乎对于无明显成就感的育人工作显得有些职业倦怠。
2育人工作尚未完全纳入教师的绩效评估体系绩效评估机制是对教师内在素质以及实际成绩的客观描述和评价。目前各高校主要通过核算专业教师教学工作量、论文课题数量及等级来了解教师劳动价值大小,并以此作为奖惩教师的依据。至于专业教师育人工作的要求,充其量只是职称晋升中班主任工作的年限规定。这种政策导向很容易使教师产生了“十年供销路路通,十年政工一场空”的思想,专业教师既无育人工作的动力也无育人工作的压力。
育人工作尚未真正摆到高校发展应有的地位。问及每所高校的育人工作,他们肯定会表态都是围绕学生的“3个为了”,可是实践中却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许多高校在新校区建设和示范院校建设中把主要精力用在教学和学校的硬件建设上,忽视师德、师风、校风、学风的现象客观存在。即使是师德创先争优专项活动,许多高校也是走过场,一些专业教师甚至把花时间研究学生问题、找学生谈心等当作副业、窗外事,他们只顾上课,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田。由于从上到下没有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因此专业教师逃避育人工作当然也没有舆论的谴责。
推进专业教师育人工作的几点建议
1育人先育师。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加强对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周三学习时间,一方面加大国家法律法规、时事政治、高等教育规律、师德师风等学习,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服务于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教师自觉成为专业知识的传播者、正确政治方向的引导者和高尚心灵的塑造者;另一方面加大教师业务学习,切实增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围绕教材、教法等经常集体备课,充分挖掘蕴含在各门专业课程中的德育素材,做到课堂育人水到渠成。比如医学系教师不仅传授临床技术知识,也应该经常教导学生具有救死扶伤医德的重要性;会计系不仅要教会学生正确做账,还要进行诚信教育,廉政教育。只有广大专业教师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治学形象,学生才会如专家般敬重、崇拜、接受你,才能形成师生共频共振。当然,广大专业教师还要积极参与课外育人讲座或学术讲座,指导第二课堂、社团活动、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创新计划,担任分党校教师或党建联系人工作,在实践上切实融入学校育人工作。
教师工作论文范文2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对ms位福建省高校体育教师进行调查,从中了解到福建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及特点,结果表明:女教师的工作满意度高于男教师;不同年龄的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存在着显著差异;高学历者对工资待遇、工作压力和工作环境的满意度低于低学历者;工作满意度的高低与职称的高低成正比关系。
引言
工作满意度是一个和工作生活质量相关的问题、是组织成员态度的一个特殊部分、即对特定对象的情感判断。这种态度影响人的行为、甚至身体健康。教师“工作满意度”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它是教师对其工作与所从事职业以及工作条件与状况的一种总体的、带有情感色彩的感受与看法。它不仅与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密切关系、而且与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关系。体育教师的工作非常有特色,与其它科目相比体育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形式、教学环境和承受的工作压力是有差异的,而在不同教育阶段,上述方面也会有明显差异了解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状况对于增进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和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在考虑工作满意度地域性、时间性的基础上,参照已有的工作满意度测评量表,设计调查问卷,了解福建省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及特点,以期达到增强学校体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方法与测量工具
向福建省15所本科院校(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学院,闽江学院、福建工程学院、莆田学院、华侨大学、泉州师院、厦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漳州师院、龙岩学院、三明学院)体育教师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5份,回收率92。5%,其中有效问卷178份。其中男性97人,女性81人;35岁以下55人,35-45岁86人,45岁以上37人;博士5人,硕士62人;学士111人。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1.3测验工具
设计工作满意要素总和评定量表。量表的编制分三个步骤:
1)对高校体育教师实际工作中的满意因素进行假定性分析。假定影响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的因素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具体为:①工作成就感。如体育教师工作中的成就感即所做工作得到认可和赞扬,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和兴趣,工作的发展前途等;②工作压力感。如体育教师工作中的强度、难度,包括继续教育、教学、科研以及职务晋升的压力等;③公平的报酬。工作中产生的价值与工作的实际是否一致,利益分配的公开性与公正性,晋升的机会及职称评定的公平性等;④人际关系。包括体育教师工作中的领导关系、同行或同事的关系,以及师生关系等;⑤外部环境。包括国家的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体育教师在全社会的地位,高校与经济的结合,居住区域的生活环境等;⑥体育教师人格与工作的匹配,即个体的人格特点与职业环境的匹配程度。
2)依据假定,尽可能细化,拟出包括46个封闭式、1个开放式项目的预选量表。
3)请福建省15所本科院校200名体育教师作为被试,对预选量表中47个项目给予必要性程度评定(5分法)。通过聚类分析,以0。30负荷量为取舍点,使每一条目仅负荷在一个因子上,结果见表1。中的个因子解释了项目总方差的93。4%。提示了自我实现、工资待遇、人际关系、工作压力及生活环境5个因子是影响福建省体育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子。该问卷的四周再测信度0。85,经SPEARMAN-BROW公式校正得到总体样本的分半信度0。82至0。86之间,各指标均很理想,验证性因素分析中拟合指标2/DF=4。0,可以接受;残差枝叶图呈正态分布,且大部分集中于0的周围,说明模型的拟合程度良好,由此证明该问卷结构成立。
二、结果与分析
2.1福建省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差异分析
2.1.1不同性别组工作满意度因子的差异比较
由表1可知,就整体而言,男女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差异显著,女性工作满意度有高于男性的倾向,女性对高校的社会成就感及工资待遇方面的满意度优于男性教师,但在人际关系方面,满意度低于男性教师,在工作压力及工作环境因子上男女教师差异不显著。
2.1.2不同年龄组工作满意度因子的差异比较
由表2可知,就整体而言,不同年龄的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存在着显著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加,教师的社会成就感、工资待遇及工作环境满意度逐渐提高,但是年龄越大的人,对人际关系的满意度越低;中年人比年轻人及年长者认为工作压力感更大。
2.1.3不同学历级工作满意度因子的差异比较
由表3可知,就整体而言,不同学历的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存在着显著差异。不同学历的体育教师因工资待遇、工作压力和工作环境的不同,工作满意度不同,表现出高学历者对工资待遇、工作压力和工作环境的满意度低于低学历者;而在社会成就感和人际关系方面,不同学历的教师其满意度差异不明显。
2.1.4不同职称组工作满意度因子的差异比较
对不同职称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测量结果作方差分析后可以看出(表4),由于职称因素,社会成就感、工资待遇、人际关系、工作压力、生活环境5项满意度上作用较为明显,其中在社会成就感和待遇上差异非常显著;而在人际关系、工作压力二项满意度上无显著差异,由于在当前,职称是对教师教学成绩、学术水平、教学经验的某种肯定,且与工资等物质待遇紧密相关,一般而言,职称越高,工资也越高,个人在学校和社会上的地位必然也更高、影响也更大,自然会受领导的重视。
三、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总体上,福建省高校体育教师工作的满意度良好,但存在着年纪越轻、学历越高对工作满意度反而越低的现象;男女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存在差异,女性教师工作满意度优于男性;省会城市的教师工作满意度优于中小城市的教师。
2)就社会成就感而言,年长教师、骨干教师、高学历教师、省会城市教师的满意度分别高于年轻教师、非骨干教师、低学历教师及中小城市教师。
3)就工资待遇而言,女教师的满意度高于男教师;年长教师的满意度高于中青年教师;非骨干教师高于骨干教师;省会城市教师高于非省会城市教师。
4)就人际关系而言,高学历、骨干教师、年轻者、男性教师的满意度分别高于低学历、非骨干教师、年长者及女性教师。
5)就工作压力感而言,年长教师工作压力感轻于年轻教师;骨干教师、高学历教师高于非骨干教师、低学历教师。
6)就工作环境而言,年长教师、低学历教师、非骨干教师、省会城市教师的满意度分别高于年轻教师、高学历教师、骨干教师及中小城市教师。
3.2建议
1)要满足高校体育教师自我发展需求。对高成就欲望的体育教师,分阶段地适当增加其工作的难度,增加工作的挑战性,并对其给予足够的关注,可以激发其斗志。对工作与性格调适有困难的教师,尽可能帮助其规划职业生涯,增加他们在工作中的乐趣。
2)要处理好对体育教师的严格要求、关怀和尊重之间的关系,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各种合理需求,使他们置身于集体的温暖之中,提高工作满意度。
教师工作论文范文3
(一)工作坊式培训概述
“工作坊”一词,一般指小手工业者的工作场所,与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工厂”概念是相对的。在社会科学领域,较早出现在教育与心理学研究领域。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劳伦斯•哈普林(LawenceHarplin)将“工作坊”概念引用到都市计划中,成为可以提供各种不同立场、族群的人们思考、探讨、相互交流的一种方式,甚至在争论都市计划或是对社区环境议题讨论时,成为一种鼓励参与、创新以及找出解决对策的手法。一般来说,“参与式工作坊”是一个多人共同参与的场域与过程,且让参与者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相互对话沟通、共同思考、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方案或规划,并一起讨论让这个方案如何推动,甚至可以实际行动,这样的“聚会”与“一连串的过程”,就叫作参与式工作坊。
(二)工作坊式培训特征
1.参与性
目前教师培训普遍存在参训教师参与被动、参与度不高、参与程度不深的问题,培训过程中,授课教师虽然也鼓励参训教师互动交流,但在传统讲授模式下,针对的问题有些并非参训教师所关注,因此不易形成共鸣,参与积极性也不会高,更谈不到深。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改革传统讲授方式,强化参训教师互动参与,增强培训吸引力、感染力”。工作坊模式培训,强调问题由参训教师提出,解决过程由参训教师自主完成,从根本上解决参训教师对问题、内容的漠视倾向,使参训教师全过程、全方位、更深入地参与到培训学习中,使接受培训与自主学习有机结合,这种参与不再是外在的要求,而是工作坊式培训的内在必然要求。
2.自主性
传统培训在倡导参训教师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同时,其实恰恰从一开始就否定了参训教师学习的自主性。培训者从主题、内容、方法等各方面为参训教师“做了主”,主讲者往往以“真理拥有者”的姿态出现,好像教学的“神器”就在自己手上,殊不知,教学问题千头万绪,解决方法千差万别,实际情况千姿百态,谁也不可能拥有可以解决一切的终极方法。相反,有时由于授课者与参训教师情况差别特别明显,还会导致参训教师的逆反心理,这种情况下,参训教师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更是无从谈起。工作坊式培训中,强调问题选择和解决均由参训教师自主完成,这种自主性是根本的、全过程的,当然,主持教师、授课教师都要在培训中发挥指导作用。
3.促进反思
有效学习是由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与行动应用所组成的完整过程,在体验学习中,只有通过学习者对体验进行反思和观察,才能形成富有意义的理论,而形成反思的基础往往是实践,只有基于实践的、切身的、内发的反思才是有效的、深刻的、多维的,没有切身体验的反思往往是“被反思”,这种反思仅仅停留在思想层面,不能对参训者的行为产生深刻影响,工作坊式培训正是为参训者提供了有效反思的环境与机会。
4.团队学习
团队学习理论认为,个人目标是无法否定和抹杀的,但个人目标如果最大限度与团队目标一致,则会推进团队学习的进程。团队学习是工作坊式培训的必然手段,也是工作坊式培训的重要特征。这不仅是因为问题解决必须以小组成员间的分工协作方式来解决,更在于团队学习是促进参训教师成长的重要手段,工作坊方式培训使团队学习的条件得到了有效保障,真正实现了团队学习的有效组织和效益发挥。工作坊式培训通过科学分组,以民主化方式产生小组目标与任务,最大限度地将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相结合,将小组成员内在组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不可分的整体,为团队学习提供了充分可能。在其他类培训中,分组学习、团队建设也在进行,但由于没有将学习任务与小组真正结合,往往是通过另一套机制和办法凝聚小组力量,有时会显得机械、松散、表面化。
二、我校工作坊模式培训的主要做法
(一)科学建立学习小组
2013年,我校“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河北省初中历史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第二期引入工作坊培训方式,共有71名教师参加,分为8个学习小组。分组的主要考虑:一是要保证学习小组(家庭)人数合理。过多会使小组学习流于形式,难以有效协作分工;过少不仅没有氛围,有时任务则很难完成。二是小组的数量也要适中。过多和过少都会使小组间的交流难以组织。三是小组成员结构合理。综合考虑地域、年龄、性别、初始学历、专业等各种因素,并要注意小组间的平衡,小组数量一般不超过10人。四是民主化产生学,保证小组学习有效组织。
(二)小组自行研讨,产生需要解决的问题
充分运用民主手段,给出一定的时间由参训教师结合教学工作认真思考,各自提出迫切的、有待解决的问题,并在小组会上讨论,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要充分发表见解,最终使形成的问题在组内达成一致,并提交主持人,然后由每个小组派出人员参与组间交流,说明问题产生的过程、理论与现实意义等。这是工作坊式培训最为重要的步骤,是基础性环节。本期历史骨干培训各小组最终形成的研究问题包括:“如何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实施有效教学”“历史地图在教学中的运用”“初中历史课堂中问题的设计”“如何在课堂小节中体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情感态度价值观中的爱国主义教学”“文字材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历史教学中如何做好板书设计”“利用多种导入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些问题由每个小组民主讨论、组间交流讨论最终产生,问题均来自一线教学实际,角度多样、内容具体,为工作坊培训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问题形成本身就是一次教学问题探究过程,这个过程促使每一位参与者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加工、提炼,并在参训教师中展开交流与分享,相互之间会有很大的启发和提高。
(三)自主解决问题
问题是教师自主选择的,这期间每个人都是参与者,这决定了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这个过程中,小组内成员间要进行分工协作,把问题细化、分解,确定每一位小组成员的具体工作任务、完成标准、完成时间,这个过程中项目主持人创造条件推动成员间、小组间竞争与交流,营造一种积极的、向上的、乐学互学、相互推动影响的学习氛围。必须看到,即使是骨干教师培训,某些教师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依然不足,一定要有意识地开展活动消除教师的观望、倦怠和畏难心理,促进每一位参训教师和学习小组的学习研究热情。强调自主解决问题方案的原创性。解决问题的办法可能粗糙,也可能浅显,甚至可能错误,这个过程中要充分信任、鼓励参训教师,但必须强调原创性,这是评价问题解决好与不好的底线标准,如果不能守住这条底线,再好的解决方案也与工作坊式培训初衷格格不入。
(四)强化交流与分享
交流与分享是工作坊式培训的重要前提,也是工作坊式培训的重要功能。在小组内部,参与者将所持有的信息分享给同伴,大家在平等的立场下共同讨论、交换意见,进而凝聚共识。在小组间成果交流过程中,组外意见、组间对比都会在深层次上影响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这里涉及成果评价问题,就是以什么标准评价成果的优与劣。我们认为要从促进教师学习,促进专业成长的角度去评价,而非从成果本身去选拔和甄别,要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只有如此,培训才能更加彰显其意义。此次历史学科骨干教师培训,通过微课方式进行了成果展示与交流,每个学习小组选出一名教师代表小组参加成果展示交流,成果均为原创,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仅展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而且对教学技巧、教学手段都是很好的锻炼,老师们印象颇深。
三、工作坊式培训符合新课改理念
(一)符合民主化师生关系的理念
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是构建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既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又要发展学生的能力,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工作坊式培训将“以教为主”改变为以学为主,师生关系民主化进一步加强,培训中,主持教师、授课教师是指引者、推动者、帮助者,他们工作的目标是促使教师参与学习,并在彼此间进行有效沟通。规则的制定并非由教师完成,而是集体讨论确定,教师只是主持者;协助参训教师在讨论的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但绝不是强势地为参与者做出决定,教师不再把已有的经验、观点、方法直接推给参训教师,而是在参训者的亲身体验中获得更深刻的思想和行为转变。
(二)符合注重经验与过程的理念
新课改不再把知识技能视为凝固起来的供人掌握和存储的东西,它合理地承认知识技能的不确定性,认为知识技能的本质在于人们通过它而进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并由此建构出新的意义。既然如此,教师培训就不应该只是将已有的、现成的经验和判断直接传达给参训教师,必须通过教师亲身感受、经验、理解、反思、判断并最终获得,这才有更深刻的意义,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更能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在培训中加以落实,才能将新课改的理念更深刻地植入教师头脑。
(三)符合内容开放的理念
工作坊式培训使学习内容更加开放,而内容的开放性正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工作坊模式下,学习的内容、探讨的问题不再是提前预设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结果也是丰富多样的,获得的最终结果也会千差万别,参训教师的学习呈现出一种探究式学习的状态,充满未知与变化,没有标准的、固定化的答案,教师生活的、个性化的、经验的知识被充分挖掘,教师的学习热情与潜能被充分开发。这也正是新课改在课程实施方面的要求: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四)符合评价方式的新课改理念
新课改在评价标准上强调要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工作坊式培训亦是如此。可以肯定的是,工作坊式培训传达给参训教师的往往不是固定成型的知识与技巧,参训教师培训的收获有些并非外在显现,而是隐性发生,这也决定了此类培训在评价参训教师成绩时务必着眼改变、着眼内在。这里也涉及对培训效果的评价,正如新课改提倡的“以学论教”一样,应是“以学评培”,培训效果的好坏主要从参训教师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等方面评价。
四、总结
教师工作论文范文4
社会价值取向的转变要求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始终贯彻艺术与技术相结合、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方针,实行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致力于培养技能与专业理论知识兼备的人才。“工作室制”教育模式的出现是为了给学生模拟以及创造工作实践的岗位,进一步拉近学校教育和职业工作之间的距离。在这种教育模式中,由教师引入社会实践项目或是模拟实践类别的活动项目,将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竞争能力的目的。
(一)实践教学——集中转向分散
首先,应从建立导师制的角度去考虑如何在艺术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建立中实现由集中转向分散,可行的办法是以导师为核心,成立各个专业的“艺术团”或“工作室”等实践教学机构。工作室制的教学团队由学科带头人和所属专业的优秀教师构成。教学团队承担部分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带领学生共同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及时地从工作室了解到新的艺术动态,掌握新的艺术创作技巧,熟悉职业工作的形式和过程。各教师将依据自身所长参与到相应的实践教学指导环节中来,从而真正实现“教师主导、学生自主、实践为主、教学为辅”的双方结合、师生互动的实践教学模式。其次,应从时间变化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如何在艺术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建立中实现由集中转向分散。以往的艺术实践活动通常集中在学生毕业实习阶段,这样做的好处是方便管理。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更新的速度飞跃,三年一次的实践活动远远无法满足学生掌握艺术技能的要求。艺术活动应该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为了保证学生从入学开始一直可以得到实践活动的锻炼,教师有必要在考虑各年级学习进度和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水平之后组织学生开展艺术实践活动。以舞蹈教学为例,在大一到大二阶段,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任务较重,这时教师应把实践教学的重心放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两方面,通过设置课堂知识竞赛、民间文艺采风、剧场舞蹈剧目欣赏和各艺术院系学习成果交流展览等活动启发学生对美的感知。在大三以后,学生同社会的距离更接近了,此时的教学重心应转移到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意识这两方面,教师要从宏观上理解不断发展的教育理念,控制专业发展方向,通过组织社区文化辅导、社会文艺调查、舞蹈团队下乡和社会实践成果交流会等活动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理念——单一转向全面
传统的艺术教育定位于艺术知识的认知与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只关注学生的技能掌握,忽略学生对艺术活动全面、立体的理解和认知,也忽略了艺术教育的主旨与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全面、立体的艺术教育应包括对学生几个方面能力的培养——组织能力、与社会各种团体的合作能力、艺术教学的职业能力、艺术产品的营销能力,以及艺术活动的策划能力、艺术活动的报道及写作能力等。以舞蹈教学为例,为提高学生组织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生会以及舞蹈类的学生社团。从培养合作能力的方面出发,教师可以负责联系校内或校外的学生团体,让学习编导的学生应委托方要求,结合各种舞蹈类型的比赛设计编导出相应的作品。为了培养学生艺术教学的职业能力,教师可以在课程中设置专门课程,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进行模拟教学活动。当学生中出现了出色的编导人才和优秀的舞蹈作品,可以由教师引导工作室内的学生形成小组对学生的创作进行宣传和推广,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营销能力、策划能力和写作能力等方面技能的目的。
(三)教育目标——“实践能力+理论掌握”
教学应确立人文视域中的艺术教育实践观,不再仅视技能展现为唯一的教学活动,而是把与艺术有关的一切组织策划活动都纳入课程教学的体系,如艺术教学、比赛、策划与营销活动等。让学生通过提高动手能力引导性平台,在宽松、自由的思维环境中扩大想象空间,达成“实践能力+理论掌握”的教学目标。同样以舞蹈教学为例,教师不应只重视肢体技巧和舞蹈理论的教学,而是应该在课后积极开展以民族民间舞、古典舞等不同类型的舞蹈为主的舞台表演或比赛。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从宏观的活动布局出发设计各种创新环节,从局部节目的板块出发,把握细节的提升和优化。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浸染在艺术舞蹈创作的自由氛围里,不仅能提高自身的舞蹈水平,还能在整体的表演中将课堂中学来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四)教学方案——“多元、自主、一体”
艺术通过各种形式来表达、塑造和传递情感。通过艺术实践课有效的组织,单一而枯燥的课堂教学可转变为充满挑战性的技能训练,不仅能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还能在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信息搜集和心态调整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全面的艺术素养,使高校艺术人才更容易得到社会认可。主张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强调自由艺术精神的工作室制教育模式是艺术实践课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在具体构建工作室制艺术教育模式时,“小课题”的研究战略更符合课程多元化,学习自主化、管理一体化的原则。在操作中,我们可以实行分级分流、规定学分、自主选课、发展个性的教学方案。下面,同样以舞蹈教学为例,具体说明如何应用“工作室制”模式开展高校的艺术实践课。教师舞蹈工作室在建立之初,根据当代舞、现代舞等分支设置不同的群组,由学生根据自己的专长自由选择。在课堂实践中,教师不仅要讲授舞台表演元素的运用,还应该讲解节目设计方面的知识,鼓励学生根据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独舞、双人舞和舞剧等各种类型的舞蹈节目。在期末考核中,为学生提供舞台实践的机会,并以此为基础延伸到校内的舞台实践。通过制定相关教学政策作为总方针,明确规定每个学生参加校内艺术实践的次数,组织学生参与到由个人、组合和学生团体形成的不同级别的艺术活动。由校内到校外,社会艺术实践是“工作室”制艺术教育模式的重要构成部分。主张“多元、自主、一体”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为学生搭建适应社会发展的桥梁。学生通过这种模式可以找到更多锻炼和工作的机会,不仅能在表演中发现自身学习的不足,还增长了见识,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工作室制”教育模式的教学意义——实用有效、可持续发展
基于对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2002年9月1日)的理解与执行,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高校本科艺术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对传统的艺术教育框架进行突破。工作室制教育模式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宗旨,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其具体方法和实施过程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了可操作性。
(一)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精”而“博”的专业技能
因为个体所处社会环境、教育环境和心理特点等因素差异的共同影响,每个学生在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不同表现。在工作室制艺术教育模式中,教育工作者可以运用因材施教的思想,根据学生在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进行更加全面评价。教师能够主动保护学生身上所带有的宝贵特色,使用相对应的教学手段,进而培养出适应于艺术求新、求变、求独创要求的保持自身优秀特质的人才。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理念,紧跟时代价值观的变化,其教学内容达到了基础知识和动态变化相结合的要求,突破了教科书和教学大纲的限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一体化,使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从而实现了培养学生“精”而“博”的专业技能的目的。
(二)因“需”施教,解决“毕业即失业”的就业难问题
当前社会需要具备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的人才。工作室制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团队协作、信息分析和执行等方面的能力,学生有更多可供自己支配的学习时间。可以说,工作室成为了学生接触社会、体验生活的窗口。同社会各团体组织的交流,使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成果能够面对市场和大众的考验,从而减少了学校教育与职业工作之间的距离,有利于缩短学生的职业适应期,提高就业率。
(三)因“势”施教,提升艺术教育价值空间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出现,从几个方面提升了艺术教育价值的空间。首先,工作室制模式把优质的社会资源引进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多样的观察、感悟、思考、实践和表现的机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激情。其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及创造美想象力及有关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艺术创作和欣赏的过程能够调节学生的情绪,不仅对身体健康有好处,也能够促进其个性心理素质的提高;最后,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高校艺术工作室的出现有助于传承和发展优良的传统文化。
三、结语
教师工作论文范文5
【关键词】《曲式与作品分析》;公共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234-01
一、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基本概况
曲式即音乐的结构,它与和声、复调、配器这三门课程共同构成作曲技术理论的“四大件”。作为一门学科,它在音乐理论知识与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曲式课以具体、完整的音乐作品为分析对象,阐述作品整体与部分结构的区别与联系,并以旋律为主干,进而联系旋律与和声发展的关系、调性布局等有层次地展开分析,以便最终客观地诠释音乐内容与形式相互关联、完美统一的艺术整体与艺术境况。
(一)《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特点。本课程以完整、具体的音乐作品为分析对象,阐述其作品的整体结构及其下属各部分的结构样式,总结出音乐内容与音乐形式之间的关系。其教学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的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让学生能够从作曲技法的角度较为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与表现特征。
(三)授课对象及其要求。对于遵义师范学院音舞学院而言,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音乐学、音乐表演本科三年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乐理、和声学知识。
(四)高师《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设置情况与重要性。本课程是遵义师范学院音舞学院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科目,在大学三年级开设,时间为一年,每周两课时。同时,这门课程又是音乐考研初试的必考科目。因此,音乐学院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将该课程从内容的难度、广度进行分层,具体分为两类教学,一类是基础班,即曲式公共课。另一类是音乐理论班,主要针对有意向深入学习作曲技法的学生,以及有意向考研的学生。
二、《曲式与作品分析》基础班教学中的问题与解决
《曲式与作品分析》基础班为曲式公共课,其教学目的是让音乐艺术各专业的学生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独立分析一些共性化写作方式的音乐作品。为紧扣这一主旨,教师在授课方式、授课内容上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下面以遵义师范学院音舞学院一堂具体的公共课教学为例,进行分析。
(一)教学准备
1.教材的选用。《音乐作品曲式分析》(李虻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是本课程的教科书,《音乐作品分析教程》(钱仁康、钱亦平著,上海音乐出版社)、《曲式与作品分析实用教程》(李贞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曲式分析基础教程》(高为杰、陈丹布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为辅助教材。
2.作品分析谱例来源。《钢琴基础教程》1-2册(李晓平修订,上海音乐出版社)、《谱例汇编集》,以及以上罗列的4本教材中的谱例。
3.分析曲目的音响资料。一是教师或学生弹奏;二是CD、网上收集。
(二)教学方法
本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分析法、归纳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这样的教学手段存在弊端:一是理论性过强,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二是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三是死记硬背、过目即忘。因而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在运用上述两种方法教学的同时,结合音乐专业的学科特征采用简洁、形象、直观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曲式学中抽象又十分重要的概念。
笔者的想法是,尽量将抽象的概念化繁为简、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在解释概念的同时利用图片、音响资料、曲谱等多元化的辅助材料,从视觉、听觉上刺激学生,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此概念。
教师工作论文范文6
其次,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也是造成我们这群老师德育工作困难的重要因素。当然,每个人所面对的家庭环境都是不相同的,所以他们的性格特征也不会相同,但是,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讲都有着共同的背景,就是他们都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无疑都是家庭中的绝对重心。而现在中国家庭中对孩子的过分关注也正造成这些孩子性格成长过程中的不可忽视的弱点:其一,他们都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凡事都是以“我”为中心,而总是会忽视周围他人的感受和对他人所造成的影响;其二,不会关心、帮助和理解他人,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比较淡漠;其三,无感恩之心,对自己的父母、老师、以及社会给予自己的关心与帮助都视为理所当然,视接受关爱位自然、应该之事,不会感恩,也不知回报;其四,劳动观念较差,长期以来在家庭中有父母为之安排好一切的习惯养成他们对劳动毫无意识的心理。这些都是现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的带有共性的特征,而我们现在的教师需要面对的就是这样一群孩子,为了对社会的未来负责,作为今天的中学教师,尤其是对这群孩子们的道德行为负直接责任的班主任,这种德育工作的压力就可想而知了。
此外,教师德育工作中的困惑,也跟我们今天所处的多元社会环境对这群孩子的性格影响有关。我们今天的社会,正处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时期,来自东西方各方面的新的诱惑太多,老的传统的价值观正在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而新的价值观尚未成型,这就很难对这群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形成具有说服力的价值引导趋向。尤其是我们现有的教育体制的改革与我们目前教育评价机制的改革是不同步的,这种教育评价机制改革的滞后性,是造成今天新的教育理念新的社会环境下中学教师德育工作困惑的最根本的原因了。
学生的年龄特征是不可客服的,这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性的反映,对此,教师只能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充分的信任他们的基础上,不断对其进行是非观、价值观方面的引导。而多元的社会背景下的家庭环境和社会影响,则不是单纯的依靠教师的力量所能解决得好的,也不是教师能够左右的,今天的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是我们全社会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社会的关注,引起我们社会的反思。
综此,我认为,今天多元社会背景下中学教师德育工作中的困惑,不是单纯的某一个教师的问题,也不是简单的哪一所学校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个影响着我们社会发展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社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