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

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范文1

一,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二,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三,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四,资本的增减;

五,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六,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七,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基本要求

一,会计核算方法的要求;

二,会计核算依据的要求;

三,会计核算依法设置账簿的要求;

四,会计核算资料即会计档案保管的要求;

五,会计电算化的要求;

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范文2

一、会计基础工作的范围

会计基础工作是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服务的基础性工作的统称。它主要包括:对会计核算依据的基本要求、对会计资料的基本要求、对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对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配备及管理要求、会计档案管理要求、会计监督的基本程序和要求、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等等。

(一)会计核算依据的基本要求

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是指各单位在生产经营或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包括引起或未引起资金增减变化的经济活动: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前提,是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基础,是保证会计资料质量的关键。而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资料进行会计核算,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以不真实甚至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为核算对象,会计核算就没有规范和约束,据此提供的会计资料不仅没有可信度,相反会误导使用者,侵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二)会计资料的基本要求

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会计资料是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的资料,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会计资料所记录和提供的信息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

1、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的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是会计核算的重要会计资料。如何填制、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工作的首要环节,对会计核算过程、会计资料质量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及时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是会计核算工作得以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是确保会计资料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重要职责。记账凭证的编制,必须以经过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为依据,以保证记账凭证的质量。

2、会计账簿,是指以会计凭证为依据,由一定格式并相互联系的账页所组成的,对单位全部的经济业务进行全面分类、系统序时地登记和反映的簿籍,是会计资料的主要载体之一,也是会计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设置会计账簿,是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的最基本的要求。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账簿,是保证会计资料记录真实,完整的重要基础。

3、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和其他单位向有关各方面及国家有关部门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

二、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会计基础工作,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用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与此同时,通过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等措施不断提高广大会计人员的基本业务技能,促进会计基础工作的改善和提高。但是,会计基础工作还存在着很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会计科目设置不符合规定,财产不实,数据失真

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为了减化会计核算手续,总账不设“现金”及“银行存款”会计科目,只有“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还有一些单位总账不设“利润分配”科目,而是以“未分配利润”科目代替之。这样做是不符合科目设置要求的,也容易出现企业账实不符、财产不实和数据失真的现象。

(二)随意填制会计记账凭证

关于填制会计记账凭证,《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明确指出:“会计人员应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除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而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会计不认真审核和填制会计记账凭证,随意性很大,在没有任何原始凭证的情况下,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原材料”科目等等,其做法是极其错误和恶劣的。

(三)财务报告数据不真实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会计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会计报表,做到计算准确、数字真实、内容完整、说明清楚”。然而一些单位为了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任意伪造、变造虚假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有些会计人员违反会计职业道德,不认真行使会计监督职能,参与违法违纪活动,甚至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等等。不符合会计制度的会计事项还很多,这些问题不仅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影响了会计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行和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对各单位的经营管理工作产生了极为严重的消极影响。

三、造成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原因

造成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一)对会计基础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

(二)会计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缺乏自觉学习精神

四、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必要性

(一)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改善经营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

会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而会计基础工作又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就一个单位而言,生成并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是会计工作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会计行为,在实际工作中,会计行为的规范和会计资料的质量,完全取决于会计基础工作。而会计基础工作的好坏,不单纯是单位内部事务,它已经影响到会计资料使用者及时知悉了解和有效利用会计资料的合法权益;影响到会计资料在加强宏观调控、改善经营管理、防范经营风险等方面功能作用的发挥;影响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顺利运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保证其提供的会计资料真实、完整,能为各利益关系者普遍认同和接受,这是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正常运转的客观要求。

(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规范会计工作秩序的需要

正常有序的会计工作,应当是以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为保证的。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恢复和加强了会计工作。近几年来,国家又非常重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后,随着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和股份制的实行,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已关心企业的会计报表,要求得到企业真实可靠的财务数据,这在客观上也要求会计工作要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三)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会计人员素质的需要

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范文3

【论文关键词】高速公路;财会改革;基本要求 ;发展取向

一、高速公路事业单位财会改革的动力环境

会计改革的动力一般来自会计环境的变化和会计理论实践的进步,正如企业会计准则适应了经济全球化会计国际趋同化的新环境,准则同时吸收了近年来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新成果,高速公路事业单位会计也面临新环境,也需要注入新的会计理念,对于当前高速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发展中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应当结合环境变化运用新的观念进行分析,争取科学、完整的解决。分析高速公路事业单位财会改革面临的动力环境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一)高速公路事业单位面临的财政改革环境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在这一目标指导下,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力度不断加大,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绩效评价等重大改革措施相继出台,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

在这些改革措施中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是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共财政制度的基本内容。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和影响,其中部门预算改革是财政三项制度改革的前提和核心,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都要以部门预算为依据;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工作都是对部门预算的具体执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完善,政府采购资金将逐步通过财政直接支付方式直接支付到供应商手中,它的实施对国库集中支付和部门预算两项改革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改革的影响是现实的和深远的,不仅影响到高速公路事业单位财会的工作方式、方法,而且影响到了财会工作的基本内容。

(二)高速公路事业单位面临的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和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的预算治理和业务运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行事业单位以收付实现制为主、权责发生制为辅的会计制度已不能满足其会计核算、信息披露、绩效评价、成本治理等方面的需求,因此,建立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情,既满足预算治理的需要,又完整准确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的会计制度,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赋予会计工作者的重任,也是高速公路事业单位会计人员面临的现实会计环境。

(三)高速公路事业单位面临的市场形势和经营改革环境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规模扩大,运营管理任务增大,高速公路行业技术进步加快以及社会对高速公路服务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同时,现有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的一些问题也显现出来。高速公路事业单位面临的市场形势和经营改革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高速公路事业单位财会改革的基本要求

(一)高速公路事业单位会计的体制定位

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以及业务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使得高速公路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体制向分权管理的方向发展,基本形成了“分级核算、分级管理”的基本格局。“分级核算、分级管理”较好地适应了当前高速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的需要,可以作为确定高速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制的基本模式。由于高速公路事业单位在业务规模、资产总量、区域分布、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单位经济管理水平等诸方面的情况差别很大,所以各事高速公路业单位有必要在“分级核算、分级管理”的前提下,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切实可行的单位内部会计核算管理体制。 (二)高速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

高速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框架重要内容应包括六个方面:(1)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2)收、支、结余以及成本费用核算;(3)资产、负债、净资产的核算;(4)会计核算特殊要求;(5)财务会计报告;(6)会计信息处理。根据上述分类研究,提出相应具体而又适用的高速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办法。

三、高速公路事业单位财会改革的发展取向

(一)逐步细化对预算过程的核算

现行的高速公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只体现了预算执行的实际支付阶段。从加强预算管理的角度看, 高速公路事业单位会计应当能更好地体现预算执行的全过程,而不仅仅是实际支付阶段。此外,加强预算管理还要求高速公路事业单位真正做到专款专用,能够将每一笔预算与每一笔实际支出对应起来。

(二)更好地满足国库集中收付等财政改革的需要

国库集中收付等改革对高速公路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在国库直接支付的情况下何时确认财政补助收入,在国库授权支付的情况下何时确认财政补助收入,这两种支付方式下的确认时点是否应当一致,等等。

(三)适当引入权责发生制

改进高速公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时应当适当引入权责发生制,在现阶段,在以下方面引进比较适当:(1)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2)修改对外投资的核算,引入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计提股票、债券的应收股利和利息。(3)计提坏帐准备。(4)按照权责发生制确认交换交易收入和费用。(5)引入成本核算概念,作出相应的规范。

(四)科学实现全面成本核算

现行制度下,高速公路事业单位对非经营性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不进行成本核算。由于不计算成本,难以对非经营性业务进行正确的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与考核。这不仅不利于高速公路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和国家预算资金的有效使用,而且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另外,由于对非经营性业务和经营性业务缺乏统一的要求和规则,成本核算的方法和标准随意性较大,即使部分单位进行了内部成本核算,成本信息也不具有可比性,难以反映各项业务实际成本的发生情况。因此,应考虑在高速公路事业单位会计中进行全面的成本核算。

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范文4

[关键词]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会计基础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4-0183-01

随着2012年江苏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系列辅导用书的,表明江苏省一年一度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已经拉开序幕。作为“会计基础”课程的任课教师,拿到课本的第一件事就是对比2012年与2011年教材的变化,总体来看,教材新增的三节内容是变化的主要内容,在今年的会计从业考试中应该予以重点关注。

一、第一章里增加了一部分内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指对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会计信息对经营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有价值而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因此增加这一节内容很有必要。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单位应当以真实发生的经济业务作为会计核算的前提,真实体现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保证提供给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资料真实可靠、内容完整,这也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最基本要求。

(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对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来说有助于其对单位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情况可以作出评价或预测,也就是说应当对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的需要相关。

(三)可理解性

由于财务会计信息的专业性比较强,所以,会计信息在达到可靠性与相关性要求的同时,还应要求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清晰明了,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理解与使用。

(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具体内容有以下两个方面:

1.同一单位的会计信息在不同时期可以比较,也就是纵向可比。

2.不同单位的会计信息在相同的会计期间可以比较,也就是横向可比。

(五)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单位应当按照经济业务的实质进行会计核算,不应仅以经济业务的法律形式作为依据。如融资租赁固定资产虽然在法律形式上不属于单位所有,但在经济实质上仍然将其作为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核算。

(六)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与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经济业务。将单位会计信息中的某一项内容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据此作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内容就具有重要性。

(七)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单位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具有应有的谨慎,不应低估负债或者费用、高估资产或者收益。如单位通过计提各种秘密准备来达到随意调节利润的目的就不符合谨慎性的要求。

(八)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单位对于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应当及时进行会计核算,不得提前核算或者延后核算。会计信息的作用在于为会计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所以具有时效性。

二、在第四章第二节里增加了一个内容: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收发核算

日常核算企业可以按实际成本进行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进行核算。但是对于材料收发业务频繁的企业,大多都采用计划成本计价材料收发核算。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有这样的特点:收料发料的凭证按材料的计划成本核算,原材料的总分类账以及明细分类账都采用计划成本登记。原材料的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用“材料成本差异”这个“原材料”账户的调整账户来核算,月末,将发出原材料的计划成本通过“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调整为实际成本。

三、在第九章里增加了一节内容: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是财务会计报告的三个基本报告之一,所反映的是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公司的现金以及现金等价物的增减变动情况。之所以需要现金流量表,主要是为了发现资产负债表中各个项目对现金流量有何影响,并根据其不同用途划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三种活动分类。现金流量表可以用来分析公司在短期内去应对开销的现金够不够用。

以前的公司经营往往注重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两大报表,但是随着公司经营的不断发展和形式复杂化,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渐渐增长,更由于许多公司因为资金的周转问题而出现生产经营的中断,慢慢的,能够反映公司资金动向的现金流量表也成为许多公司经营者必备的财务会计报表。

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范文5

1494年意大利学者帕奇奥利的《算数、几何及比例概要》一书出版,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会计理论描述的开始。时至今日,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已经走过了数百年的历程,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在经济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会计尤其是财务会计已发展成为人类经济活动的通用商业语言,其通用程度远远高于任何一种自然语言。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整整走过了30年的历程。30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会计也迅速地向先进的会计模式靠拢,其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至2006年我国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标志着我国会计和国际会计已基本趋同,这也是我国经济更大范围的融入国际社会的需要和保证。任何一种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完善的事物,必然有其社会发展的自然需要,其自身必然存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内在逻辑规律。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一个成熟的管理学科,也必然存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内在逻辑规律,这种内在的逻辑规律就是会计的基础理论。会计基础理论是会计实务的高度抽象和规律总结,而会计基础理论又是推动和促进会计实务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指南。本文拟对会计(主要是财务会计,下同)的基础理论的逻辑关系进行解析,也即是对企业会计基本准则的学习体会。

一、会计基础理论的内容和逻辑关系

会计基础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会计要素、会计程序、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要求、会计过程的具体要求、会计过程的具体方法。其间的逻辑关系可如下所示: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会计要素会计程序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要求会计要素核算的具体要求会计过程的具体方法

二、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就是会计作为管理活动的目的,或者说是会计所要完成的任务。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这些相关的信息的总和我们称为财务报告,即财务报告应该提供特定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会计目标是会计所有活动的原始动因。目标(目的)不同决定了与活动相关过程的不同。会计目标随着经济活动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有所变化,会计活动就要根据目标的变化进行调整。

三、会计基本假设

一般而言,假设是对客观事物合乎情理的推断。假设对人们的活动是必要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例如,某投资者经过充分的市场调查和预测,认定投资某个项目会获得可观的投资回报,决定投资该项目并付诸实施。这一活动就隐含着投资者认为投资可获可观回报的假设,因为这一投资活动是否真的能获得预计的可观回报,是要等到将来的事实证明。活动未来的结果只能预计而不能确定。会计假设是会计人员面对变化不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对进行会计工作的先决条件和必要条件所作出的推断。会计基本假设又称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就是为了达到会计目标所要开展的会计活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所以称为基本条件,是说这些条件如不具备,完成目标任务是不可能的。会计基本假设主要有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会计主体假设是假定会计活动都必然是为某一特定主体进行的,该主体不仅和其他主体完全独立,而且独立于业主之外。这一假设明确了会计活动的空间界限,使得会计活动能在清晰的范围之内得以进行。持续经营假设是假设企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按目前正常状况持续经营下去。这一假设使企业日常的会计确认、计量活动有了依据和基础。会计分期假设是假设企业可以将其持续经营的连续期间人为的划分为一段段较短的相等期间,而按较短期间确定的收入、费用和利润等信息是准确的。这一假设为会计分期提供报告提供了依据,进而为确立会计上的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奠定了理论基础。货币计量假设认定采用货币作为会计计量尺度是最准确的和最佳的选择。这一假设使会计活动有了统一的计量标准,使得会计的具体对象可以相互之间互比,使得会计报告能高度概括会计信息,使得会计报告更便于理解。

四、会计基础

会计基础又称为会计处理基础,亦称为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是指会计在进行会计活动过程中用以约束和指导行为的基本原则或制度。会计基础分为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两种会计基础是不同性质的会计主体在贯彻会计分期假设时所采用的不同制度。企业会计应主要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会计处理基础对企业类会计主体在确定收入、支出和利润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使得收入确认和费用支出的跨期摊配更合理。

五、会计要素

当人们明确了会计目标即会计任务的基本要求,解决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条件,确定了会计处理基础,进而就要对会计信息所含的具体内容进行确认。会计信息所应包含的内容即会计应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包含着企业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经济业务虽千差万别,但却可以按其基本内容进行科学分类,即分成若干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内容的高度概括。会计要素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逻辑关系的数学表达方式被称为会计等式。会计要素的确定使得会计的日常处理变得有规律可循和简单化。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直接决定了会计报告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格式。我国会计准则把会计要素归纳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其数学表达式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六、会计程序

会计程序又称为会计核算基本规程或会计核算方法体系,是对会计过程环节的科学归纳。会计核算的方法通常被概括为:设置帐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报表。其相互之间的构稽关系设置帐户是会计对经济业务进行核算的基本起点,也就是在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要素范围内进行更具体的归类。复式记账是把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记录到账簿中的具体方式。复式记账方法使得会计上的任何一笔业务都能在至少两个账户里进行登记,使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被反映得更全面。会计必须根据经济业务发生的证据作为记账的依据,所以填制和审核凭证就成了会计核算的方法之一,也是会计核算必须要经过的一个基本环节。账户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账簿,账簿是会计信息的具体载体。账簿把反映在会计凭证中的经济业务更系统更规范地集中起来,所以登记账簿也是会计核算的方法之一。成本是费用的对象化结果,是企业会计信息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成本计算是企业会计必须要涉及的内容,自然是会计核算的方法之一。成本计算和填制审核凭证以及登记账簿存在交叉往复内容。会计信息首要的质量要求就是真实性,所以财产清查就成了会计核算的必要环节和方法,财产清查和填制审核凭证以及登记账簿也存在交叉往复内容。会计的目标是提供会计报告,会计报告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就是会计报表,会计报表的编制涉及较强的技术性,所以编制报表是会计核算的方法之一,也是会计一个循环过程的终点。

七、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是会计活动的特殊产品,这些产品必须符合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最基本的要求是检验会计信息是否合格的尺度。质量标准确定后,会计活动才有章可循,对会计人员的工作质量才可以检查和评价。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要求可简洁概括为:真实性、相关性、清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真实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清晰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期间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上述要求所以称为基本要求,是说这些要求是最一般的要求,这些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国际化的需要。超级秘书网

八、会计要素核算的具体要求

1.会计核算的具体要求就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核算过程中所应遵循的标准和规则,又称为企业会计具体准则。这是对会计要素的进一步细化和规范,是对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会计要素、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要求的具体贯彻。会计要素核算的具体要求使得会计活动更规范,使会计信息的质量有了更具体的保证。这些具体要求不仅贯彻了经济国际化的基本要求,同时也体现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法律、人文观念等因素。它符合纯粹市场经济的竞争伦理的。

2.乡镇集体企业较早地适应了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戴着集体所有制红帽子的能人经济”是对乡镇企业普遍经营形态的生动写照。其产权形态是乡镇集体所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在满足乡镇政府及领导公或私的要求的前提下控制其经营管理权。因而,它兼有“能人主导下的成本理念”与“政治权力主导下的政绩理念”,这两种理念的混合状态取决于“能人们”与乡镇政府博弈的状况。

3.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产权制度随着改革的深入逐步变迁,其理念也在发生渐进的演变。在扩权让利阶段,首先是为调动企业与职工的积极性,国家、企业与职工共同参与企业的剩余分配;利改税后企业全面转换经营机制,逐渐摆脱了国家计划的桎梏,成为经授权拥有法人财产权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决策主体与行为主体,其称号也由“国营企业”改为了“国有企业”,此时企业已经大大放松了“政治权力主导下的政绩理念”。再后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大多数大中型国有企业向现代公司制改革,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产权结构,并初步建构起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班子为基本框架的公司治理结构。但是,由于国有股或国有法人股仍然处于绝对地控制公司的地位,而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制度、合理的经营管理层激励与约束制度、职工持股制度、独立董事制度等产权制度安排还很不完善,运作还很不协调,因此,“相关者共同治理下的人本理念”并未真正确立,仍然可以频繁地看到一种变异了的“政绩理念”的影子,比如不少公司巨额投资于足球俱乐部等迎合上级政治或社会目标的项目。但是,我国已经加入了WTO,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已经进入了更加深化的阶段。我国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将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及相关安排;“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将大幅度地限制政府对个人、企业等微观主观进行干预的空间与力度,将更清晰地界定公共权力与私有权利的边界;科学发展观的树立,也利于增强政府对环境保护、社会福利等公众利益予以关注与保护的意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及世界性的各种交往,将使我国的社会伦理包括人权观念、政治文明等方面发生深刻的变化;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及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必然使企业进清晰地认识到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买方市场的形成,已经使众多企业认识到“顾客是上帝”不是虚言,等等。所有这些,都使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我国的社会,包括现代企业将逐渐地确立起真正的“人本理念”。

[参考文献]

[1]罗伯特•L•海尔布伦纳.经济社会的形成[M].1962.

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范文6

关键词:事业单位 会计核算 优化 完善

事业单位作为具有一定社会服务职能的单位,资金以及资产管理状况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各项职能是否能够有效的发挥。在事业单位内部开展会计核算工作主要是为了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进行全面完善的记录分析,从而确保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的合法。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的功能主要是检查事业单位对财政拨款的管理是否符合国家预算计划,事业单位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可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以及资金使用是否符合规定要求。通过开展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杜绝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各种违法违纪问题。随着国家队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不断推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必须改革会计核算管理制度,确保事业单位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一、改革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意义研究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改革是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

随着国家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事业单位的体制正处于逐步改革之中,传统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出现了较多与现实情况不适应的地方,因此必须对事业单位现行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进行革新,以确保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通过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改革可以优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

通过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将单位内部的资金管理、预算控制等管理目标分解到事业单位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通过这种方式,使事业单位内部工作人员充分明确单位的战略发展目标,提高整个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以及运行效率。

(三)通过开展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改革,可以强化针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

会计核算工作作为会计委派制度的形式之一,通过开展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可以在《会计法》的指导下,对事业单位的所有财政活动进行统一管理,强化针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确保事业单位各类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合法,提高国家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

二、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问题分析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不全面,会计核算方式较为落后

对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进行会计核算,也是国家相关法律以及政策的基本要求。但是现阶段,部分事业单位对会计核算工作重视程度不足,会计核算体系在执行上也不规范,造成会计核算工作难以顺利开展。此外,虽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已经不断优化升级,但是与之对应的会计核算方式却没有改进,导致会计和方式不够科学,没有准确的会计核算结构,必然制约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质量的提高。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理念落后

部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缺乏会计核算管理意识,没有充分认识到会计核算管理工作对规范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作用。这就导致部分事业单位对国家的财政拨款的规划利用安排不当,资产账务管理混乱,资金的利用效果也较差,制约了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三)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覆盖面较窄,部分会计核算指标设置不科学

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渠道与支出方式也日益多元化,这就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管理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但是部分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部门未能及时结合体制的变化,改革会计核算工作,导致会计核算工作的覆盖面不全,难以形成对事业单位财政资金以及资产的全面管理。

(四)对事业单位的资产以及债务管理不完善

在事业单位的核算管理方式上,主要是采用首付实现这种制度,因而对于事业单位在管理过程中的一些隐性债务难以全面的反应,造成事业单位的债务管理混乱。此外,在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方面,由于会计核算体制未能有效的结合资产管理工作,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时有发生,未能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的规范化与精细化。

三、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改革完善措施研究

(一)针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状况完善会计核算体系,优化财务管理模式

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部门应该按照《会计法》等法律法规中的相关内容,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重点针对事业单位的财务预测、会计工作过程监督、会计信息数据整理分析等方面开展会计核算工作,完善与事业单位日常经济活动相关的账务管理,并将会计核算结果直接反映到事业单位主要负责部门。此外,由于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的财政拨款以及事业单位的自行创收,因此必须针对事业单位的资金收支渠道建立统一的财务管理模式,形成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统一管理。此外,应该进一步拓展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范围,不仅应该将事业单位的资金的收入、分配、使用以及利用效率统一纳入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之中进行统一的管理,同时也应将成本核算、资产管理纳入到会计核算管理工作之中,确保事业单位财政资金得到有效利用,避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以及资金的流失。

(二)强化会计核算的财务监督功能

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是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通过会计核算促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严格按照国家《会计法》以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一系列有关法律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同时,应该进一步强化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按照事前评估、事中控制以及事后审计等步骤,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审核,保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合准确,提高财务会计工作质量。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果,事业单位可以借助于外部专业的中介审计机构,对自身财务管理状况进行审计监督,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

(三)强化对事业单位的预算考核

预算核算也是会计核算工作重要内容,必须对事业单位的预算完成管理进行必要的考核。重点针对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必要的核算管理范围。通过全面的预算考核管理模式,促进预算编制计划在事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实施,推进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得到全面的落实。

(四)在会计核算工作中,进一步完善资产以及债务管理

对事业单位的资产进行会计核算,可以准确的反映事业单位的资产的变化,因此针对事业单位资产的核算,可以建立权责发生管理的制度进行统一管理。明确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中长期资产、不良资产的分类,完善事业单位内不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处理。对于事业单位债务的会计核算工作,首先应该明确事业单位的真实财务状况,并对整体负债情况进行统一的评估,以便于制定相应的偿还计划,进而降低债务风险,避免事业单位由于偿债风险制约自身的长期发展。

(五)规范会计凭证的管理

会计原始凭证作为会计核算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重点。对于原始凭证的管理,应该重视规范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工作,对于各式各样的记账、账簿以及报告等凭证,必须规范统一凭证格式,确保金额以及办理手续符合相关财务管理的标准要求。对于各类原始凭证的填制,应该按照所涉及的经纪业务活动并根据相应的会计科目进行分类管理,并保证编号设置合理,各类附件齐全,说明或者是凭证摘要简明,所必备的各种印章齐全。通过对原始凭证的规范管理,准确的反映事业单位的资金活动以及资产管理,确保各类凭证与账目记录相符,保护事业单位资产以及资金的安全。

(六)重视高能力水平的财务会计核算工作队伍的建设

为了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水平,必须强化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队伍的建设的教育培训。首先,应该使相关的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学习掌握财务管理知识以及相关的政策法律知识,具备充足的理论知识与专业能力开展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其次通过再教育或者是引进人才的方式,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最终通过相关的业务教育培训,使其能够针对不同的会计科目开展会计核算工作,并能够严格按照相应的法律以及规定要求,完善预算等会计报表的编制,确保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能够及时、准确的开展。

四、结束语

在当前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活动也出现了较多新的变化,因此,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必须重视会计核算的改革,根据事业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健全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完善财务会计核算管理制度,优化会计核算整体流程,实现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高效化与精细化,进而提高会计核算质量,确保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