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专业学习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专业学习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专业学习规划

金融专业学习规划范文1

[关键词]理财规划 校企合作 理论加实践

金融专业是一个包含范围较宽的专业,现在各个高校的金融学的教学都面临这样一个问题,这就是样样都得学,样样都学的不是特别精通。金融学的专业的教学面临着较大的挑战,需要进行调整。尤其是作为应用型教学的为主的高校,更要进行变革,以适应社会的要求。随着过去近30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产阶级和豪富阶层正在迅速形成,并有相当一部分从激进投资和财富快速积累阶段逐步向稳健保守投资、财务安全和综合理财方向发展,因而对能够提供客观、全面理财服务的理财师的要求迅猛增长。麦肯锡的一项调查资料表明,2006年中国的个人理财市场将增长到570亿美元,专业理财将成为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金融业务之一。与理财服务需求不断看涨形成反差,我国理财规划师数量明显不足。我国国内理财市场规模远远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一个成熟的理财市场,至少要达到每三个家庭中就拥有一个专业的理财师,这么计算,中国理财规划师职业有20万人的缺口。在中国,只有不到10%的消费者的财富得到了专业管理,而在美国这一比例为58%。理财规划师既可以服务于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也可以独立执业,以第三方的身份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2005年,美国理财师年薪的平均数是18万美元,相当于大公司的中层经理。理财规划师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因此,我校对金融学教学的改革作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形成了金融学专业理财规划方向教学的特色,这里对金融学建立理财规划方向方案进行一些介绍。

一、对金融学课程体系进行较大的改进,专门设立了金融学理财规划方向的教学计划

针对这一培养目标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改变以往以金融各个方向的课程堆在一起教学模式,采用一种专门化的教育方式来培养理财规划人才。在课程体系中以理财规划原理,理财规划实务,个人理财,风险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形成了理财规划人才专门培养方式。在课程体系设立过程中以这些核心课程为服务对象设立其他相关课程,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教学计划体系。

二、根据理财规划人才需求特点,寻找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

目前,部分金融专业毕业生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实践能力相对较差,不清楚金融业务开展的流程,特别是缺乏金融业务的市场经验,理财咨询与规划的业务能力不强。因此,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能真实地感受到理财规划的业务过程与职业情境,就成为理财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将金融产品引入到课堂教学,将理财规划业务引入到校园,将服务对象具体化,把校内外的市场资源融合起来用于教学,就是金融学理财规划方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而该专业人才培养的切人点就是“建设仿真的理财规划情境,在课堂内外开展真实的理财规划业务”。在实践过程中,我校金融学投资理财规划专业与多家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建立“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与学生实习的平台,成为创新该专业教学的关键点。

三、建立以理财规划教学为中心的课内外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1.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建立课程实训与专项技能实训。与此相对应,建立金融实训室、理财工作室及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充分满足学生实训的要求。课程实训与专项技能实训相结合:根据各门课程特点与实训要求,将实践性教学融入各门课程中,目标是巩固理论教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专项技能。主要包括证券与外汇交易流程实训、投资分析实训、理财规划实训。理财规划综合实训:理财规划综合实训是根据该专业方向的定位,在完成相关方向学习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群的综合实训,帮助学生掌握各项基本技能,按照金融企业工作中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运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后继发展能力。

2. 校企深度融合,完成毕业顶岗实习。一是与金融机构进行深度合作。学校定期请金融机构的管理人员到校内兼职讲课、举办讲座、参与学生竞赛的组织与评判。同时,与金融机构合作进行项目开发。这种合作开发项目一方面帮助了企业,另一方面使专业教学更具针对性,缩短了学生的就业适应期。二是在学生经过三年完整的机理论和实践教学后,在第四年安排学生到金融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真正实现毕业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的特色。通过毕业顶岗实习以及毕业实践报告的写作,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请行业或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学生的毕业答辩。

四、实行理论教学和资格证结合教学模式

体现“学历+技能+证书”工学结合的特点一是针对理财规划师“执证上岗”的基本要求,把课程教学与理财规划资格证书考试结合起来,一方面加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另一方面使课程教学落到实处。基本思路是:把理财规划师资格考试的科目课程序列化,融人到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把证书考试的内容与教学内容融合。在证书考试的辅导过程中,注重考试内容的实践化,把考试相关内容与实训教学相结合。通过努力,使学生在四年年学习期间获得助理理财规划师业资格证书。

参考文献:

[1] 马良军,专业群建设方案制定和课程改革阶段性总结,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J],2008 6(3);

金融专业学习规划范文2

近些年来,我国高校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招生人数在在不断增加,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其扩张规模更为迅速,在2005年,高校毕业生有280万,而到了201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经突破700万,所以,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已经成为我国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其开展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但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屡屡碰壁,这与高等职业教育存在很大的联系,所以,不断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则显得意义重大。

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在高职教育中,首先,通过教学改革,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成效,例如,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而言,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可以让本专业的学生真正了解金融的社会意义。让学生真正了解到金融是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市场经济的中枢神经和现代经济的核心,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金融业的风险性,让学生了解到,如果处理不好金融问题,则很可能会影响到国家经济安全,所以在从事这一行业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其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有了学习的动力,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专业知识学习往往比较枯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激起学习兴趣,所学效果不好,这也导致专业教学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教育改革,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则可以给予了学生巨大的学习乐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促使学生改变学习态度,将学习当做一种乐趣,学习效率也会不断提高,长此以往,形成良性循环,学习成绩会不断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也会不断提高。

2.有利于满足现代社会的人才需求,促进学生就业

在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进行就业以实现自身的价值,而通过教育改革,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使其在参加工作后,可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例如,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而言,其自身能力的增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培养学生的市场判断力。要想在不断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首先就要增强自身的市场判断能力。第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让学生意识到个人能力的限度,进而不断提增强其团队意识和合作净胜,这些都是现代企业员工可贵的品质。第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对于企业的发展必不可少,这也是学生参加工作后在企业中保持一定的自身优势。

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策略探究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主要目的是不断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所以,在高职教育中,必须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开展相应的工作,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学生职业规划教育

职业规划教育是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础,所以,职业规划教育应该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必须通过全面的市场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学校专业课设置,使所开设的专业课能够符合市场实际需求。为了能够广泛搜集意见,学校应该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馈系统,借助这一系统,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从而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真正困难和学生得到实际需求,然后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另外,可以利用校园微信公众平台,根据我国的就业情况,及时相关就业信息,从而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就业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而且要利用这一信息平台,及时处理学生提供的反馈信息,而且,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针对某一类甚至某一个学生的信息需求,编辑相应的就业信息,然后进行公布或者单独传送给某一个学生,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完善高职院校的职业规划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在职业规划教育中,还应该不断加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

2.加强校外专业实习基地建设

为了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必须加强校外专业实习基地建设,这就意味着为学生建立一个可靠的中介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建立学校与一些企业的合作关系,例如,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而言,所联系的企业应该包括商业银行、投资公司、证券交易等,通过建立这层关系,可以将在校的金融学专业学生在学习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之后,可以通过学校将他们送至这些企业机构进行实习,所规定的实习期最少应该为四个月,至多不能超过一年,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真正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在经过一段实习之后,在回到学校继续学习,而这一阶段的学习则更加有目的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更好、更快地融入到工作中去,而且可以帮助其在求职过程中占有较大的优势,这对于推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3.建立网络教学平台

在信息环境下,为了不断提升教学效果,则应该建立相应的网络教学平台,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获得相应的设备支持,具体而言,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所需要的设施设备包括服务器、网线、客户端设备等,而且为了确保这一系统的正常运行,还必须进行定期维护和升级。在建立这一教学平台之后,首先应该发挥其教育功能。教师应该定期在通过这一网络平台进行课程内容的讲解,学校要为每一名学生设立相应的账号,这也是学生登陆系统的凭证,在这个虚拟的教室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会更加的自由,不必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互联网络,教师要充分搜索和寻找网络资源,然后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其次应该发挥其信息交流功能。学生在在线学习过程中,可以和教师进行自由信息互通,学生将自己的疑问随时传递给教师,教师及时进行解答,也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更好的进行师生活动,从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

金融专业学习规划范文3

留学家长中有种普遍心理:迫切让孩子出去――既然决定出国,就要尽早走。从学习角度来说,在国内读一段时间预科,适应一下环境应该是最好的。其实国外学校对中国学生教一些雅思成绩,是设置这些环节让学生作好准备。各个使馆都注意到,中国学生能力很强,思维很活跃,但是语言确实太差,对学习专业课各方面接受能力就比别人慢一点。

在国外接受原汁原味的预科学习,一年费用在15万元人民币以上,而且初到国外,语言沟通困难、自立能力差,往往学习效果不太理想。而国内读预科费用不到国外读预科的一半。

许多学生单纯地认为,出国留学最关键的是语言成绩,甚至有人以为只要拿下语言成绩就能顺利留学。但是留学的目的是什么?并不是出国去转一圈,而是要真真实实地学点本领。由于中西方的学习体制及学习方式的不同,再优秀的学生也需要一段适应期。加之英国的硕士学期又短,很有可能一过适应期,就没有时间好好学习了。也就是说,预科课程的学习变得十分重要,一来可以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二来可以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使学生更快进入佳境。

预科课程还将给每位学生配备职业指导师。面对留学预科一浪高过一浪的招生宣传攻势,留学专家建议:一定要慎重选择、理性面对。国内读预科最大的优势还在于能帮助学生顺利渡过语言关、心理关和学术关。

哪些专业有前途

如今,“洋学历”的重要性已退居二线,企业更关注的是留学专业。一个好的专业,可能带来锦绣前程,相反,即使重金学得洋文凭,仍然只能做嗷嗷待哺的“海待”。2010年,出国留学首选哪些专业?业内人士针对三大留学热门国家美、英、加给出建议,其中的“常青树”专业和潜力专业值得关注。

冷门(转冷)专业榜:IT类专业

IT是留学市场的一大“王牌”专业,但目前国内的IT人才已趋饱和,薪酬待遇有所下降,这只“金饭碗”正逐渐褪色。对打算进入IT业“圈子”的人来说,最好着眼于一些新兴的边缘学科,如网络控制、通信网络、机器人、实时系统、智能系统、多媒体技术、电子商务、软件工程、集成电路等,这样才能成为就业市场的“香饽饽”。

“常青树”专业榜:金融

相当一部分中国学生把学金融、到华尔街实习或工作当作首选奋斗目标。即使在目前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依然痴心不改。中国的金融业的确需要人才,学金融未必不好,但面对华尔街精英的失业,可以考虑将留学目标调整一下。理科有优势的学生,可以继续理工方向,不一定非转行学金融或商科,鉴于未来一段时间赴美留学会遇到打工难、找工作难的局面,在规划留学时也应考虑家庭提供资助的能力。

潜力专业榜:城市规划专业、药剂专业、精算

城市规划专业分属建筑类的一个分支。国内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园林规划以及建筑毕业的学生都可以申请该专业。在美国,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可以到政府工作,或者进入专业的规划事务所。虽然薪酬待遇不是最高,但个人声望提升的空间很大。

药剂学在国内算是比较冷门的,但是在美国却是大热的专业,目前平均年薪已达到近10万美元,且未来10年内都将是炙手可热的职业。根据美国药学院联合会的数据,截至2020年美国将面临15万的药剂师缺口。该专业很热门,而且临床医学、生物、化学、环境、工程、药学背景的学生都可申请。

精算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通过精算专业考试即可成为精算师,任职于政府、银行和保险公司等机构,平均年薪近8万美元。申请精算专业需要很好的数学基础,大部分中国理工类的学生都具备非常出色的数学背景,可以考虑申请该专业。

会计专业一直是留学的热门专业。无论公司大小、无论成立时间长短,只要有业务,就需要有会计人员的职位,决定了会计职位“求大于供”。这一领域的“海归”手执“洋证书”,回国后就业的竞争优势更强,尤其是外资企业和跨国公司比较倾向于选择有国际执业资格证书的人才,薪酬水平也更高。

留学误区须矫正

误区一:在意留学“回报率”

每个人都应该以一种“平常心”去看待留学,毕竟留学本身只能算作人生中的一次特殊经历,它的影响是潜在的,任何人都不要奢求通过出国留学从一无所有变得一夜间就拥有了一切。出国留学作为教育的一个延伸,是家庭对子女未来的一种投资,既然是投资,相对风险性就会很高,加之教育回报通常周期较长,所以在选择出国留学时不可太过于“功利”,而过分在意留学的短期“回报率”。如果带有此种想法,那么这种留学必将是失败的。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之下,坦然看待留学显得更为重要。

误区二:留学适合所有人

当你有勇气选择出国留学时,也必须有勇气面对将来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因此建议学生在选择出国时要对以下三点进行充分准备:语言不通不能充分交流的情况下该如何面对;当遇到快乐和痛苦时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遇到必须自己解决的事情、感到束手无措无从选择时该如何面对。

误区三:国外大学好“混”

由于受一些错误信息误导,持有“国外大学好混”错误观念的考生并不占少数。其实,国外大学虽已走向普及,但一般大学均采取“宽进严出”的方针。现在比较热门的留学目的国通常是世界上高等教育较为发达地区,各国为了保证各自国家的高等教育水平,即文凭的含金量,通常会在教育“出口”上严格把关。高考成绩过低,或者学习态度不认真,即使侥幸被学校录取也很难毕业。

金融专业学习规划范文4

目前,许多财经类高校近年推出了理财课程,以使大学生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加强自身的理财能力,以及获取一些理财知识。深入探讨如何合理改革理财课程,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财商和理财水平,而且还有利于对理财课程完善。

一、学习理财规划的必要性

1.就业市场的需要

就社会需求来看,人们手中财富的增加使得市场上对理财服务的需求增长较快;同时,由于我国居民的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不确定性增加,迫使人们及早为自己未来做出科学合理的财务安排。从事理财服务的前景非常广阔,这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就业途径。

2.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理财规划通过各类银行和非银行类理财产品的理论学习、情景模拟等学习,使学生了解主要的理财产品及其收益、风险、特点以及当前市场状况。具有专业理财素质的人才不仅要求会具有与客户良好的沟通技能,还要能根据客户的具体资产状况按身订制具有良好业务操作流程的理财规划。此外,理财课程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这样,就为以后成为一名合格理财服务人员奠定理论功底和实践基础。

3.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理财课程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更多的它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大学生手中的可支配收入也越来越多,很多还有余钱进行理财和投资。但是,大多数大学生并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理财知识,投资渠道还非常狭窄,理财规划也很混乱,所以,理财课程的开设会为拓展学生们在理财方面的知识。

二、理财规划的特色

(一)综合性、系统性强

理财类课程涵盖了经济、金融、管理、会计等诸领域,因此,需要学生具备一定多学科的基础。而且理财课程还要将多学科的知识整合起来。例如,理财课程中的理财规划,就包括金融投资规划,像股票、债券、期权和基金外汇、黄金等投资工具的规划;还包括生活规划,如现金规划、储蓄规划、消费信贷规划、保险规划、房地产规划、税收规划、退休规划、子女教育规划、遗产规划等。所以,理财是一个综合性和系统性很强的课程。

(二)专业性

理财规划活动对象是个人或家庭,以个人或家庭的生命周期为基础展开一系列财富或资金的分配,目的是“增收节流”及合理消费,是达到家庭的财务自由的经济活动。目前已经发展成为较完善、规范的理财专业人士,即理财规划师。此外,广义上为居民家庭提供理财服务的专业人员和提供相关服务的类似人员,还包括了保险专业人员、证券和投资咨询专业人员、会计师、律师、遗产规划师等等。

(三)定位市场需求

理财课程以金融机构投资分析和理财咨询、规划等职业能力地培养为重点,学习金融机构一线理财服务岗位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基本规范、基本业务、基本操作要求等。通过课堂教学与大量实训内容相结合,运用理财产品的市场调查、模拟理财规划、理财软件使用等,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求索精神,使得学生掌握个人理财的基本原理和基础操作规范,具备利用各类理财产品进行理财规划的能力。同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注重学生理财实务操作能力的训练,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财素质和能力,以应对市场的需求。

三、理财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一)合适的理财教材较少

从目前高校使用的理财教材来看,较为不系统,内容较浅显,有的教材以介绍为主。对财经类专业学生来说,这些知识没有新意、难度不大,从而失去兴趣;而对非财经专业的学生来说,知识点过多过杂,抓不住重点,按教材教授,学生只能了解其表层。另一点是教材的内容体系不完善,很多还是直接把金融、管理的教材抓过来使用,没有按照理财的要求和层次来规范课程,教材内容体系不规范,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提高。

(二)课程定位并不恰当

在很多高校中,理财课程多定位专业辅修课或选修课,作为专业课出现的很少。理财课程的特点是综合性较强,需要多体会多实践,现有课程安排没有足够的课时让学生融会贯通,所以原来的课时显得不够。另外,理财的选修课的定位使部分学生对该课程不够重视,因此,随着对理财课程定位认识的加深,将其调整为专业主干课程有一定的必要性。

(三)重视理论教学而实践课程不足

目前,大多高校的理财课程的课时大多32个学时或更少。有限的课时在分配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一方面要理论教学,另一方面要实践教学,怎么分配?对于很多教师来说,过于强调实践教学使学生知识的整合度欠缺,加之相较理论课来说实践课难度更高,在课时一定的情况下,很多教师宁愿上理论课更多。

(四)教学案例浅显

案例教学是理财课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案例教学的重要作用是使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明了。但是目前的教材中案例设置较为简单,往往只为某一种理财知识、某一章节准备,知识的串联不够,将多种理财知识综合起来的案例很少。

(五)教师经验不足

根据笔者了解,各高校设置理财课程时间并不长,因此,对理财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很多老师在某一专业具有较深造诣,但对综合性很强的理财课可能还不是特别熟悉,既具有金融、投资和财务的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并不多,有的偏重于理论,有的偏重于实践。

四、理财课程教学的对策

(一)调整理财课程

以往理财课程的教学模式没有重点,没有核心课程。在课程改革中,应以不同的专题为主体,以核心课辅以其他相关课程,可形成较完善的教学计划体系,从而形成理财人才的专门培养方式。

以往高校理财课程多是选修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应将其纳入专业主干课程,课时也相应的延长,这样给授课教师以充分的时间讲解理财知识,使经验丰富的教师能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加深学生对该过程的理解,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

理财课程是一门集理论和实践于体化的课程,课堂讲授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基本知识和原理,仅凭课堂讲授是不行的,需要自主学习。应将课程教学资料、教学课件、参考资料等均挂在网上,这样,学生即可上网自学或复习。此外,可结合各种仿真教学软件实训。理财课程实践性较强,不仅要重视学生理论课,要更加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应结合学校金融教学系统软件(包括证券、期货、外汇等)、保险综合实训、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等仿真实训软件,让学生及时了解实时行情并进行模拟操作,鼓励同学参与模拟理财大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采用情景式案例教学法

在理财课程中,应模拟真实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氛围和工作环境,这样学生才能身临其境,有真实的感受,不再认为理论和实践是分割的。促使学生主动去分工合作,去实地调查和收集客户资料,掌握怎样去和客户沟通、遇到问题怎么解决,学会在真实的场景中掌握与客户沟通的技巧,根据不同客户的要求去设计理财方案,提出合理的理财建议,作出专业的理财分析。

大量生动的、趣味性、贴近生活的案例分析,能缩短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距离。理财课程的案例的讲授和分析,能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同时,案例中的一些操作技能能使学生就业后迅速胜任工作。

金融专业学习规划范文5

关键词:金融专业;职业化改革

金融是现代社会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标志性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东莞的金融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与我们中职学校金融专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只有清晰了解中职学生在金融业中能胜任的工作岗位及相关的素质要求,我们才能准确把握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社会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一、东莞市金融业人才需求现状

东莞的金融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金字塔”式结构,一方面是随着业务的多元化和专业化,对中高端人才迫切需要,如金融分析师、基金经理、证券经纪人等。另一方面,随着业务网络的扩展,对基层一线岗位人员的需求增多,如银行业的柜台人员、客户经理、理财顾问,保险业的保险人、保险经纪人、内勤人员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金融专业的人才分布情况及就业情况,2012年寒假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理工学校金融专业往届毕业生、银行、公司进行人才要求、职业需求等情况做了调查和了解。调查显示:在众多的工作岗位中,我们的学生基本上是从事客户服务类以及业务操作类岗位,从事前台柜员15%、客户服务25%、信用卡咨询15%、信用卡推销10%、现钞押运5%、数据结算中心扫描和备份工作10%、保险业务员15%、内勤5%。据有关单位主管反映,中职学校毕业生工作稳定率比较高,我校学生点钞、打字、小键盘等技能过硬,客户服务意识和岗位礼仪比较好,均受到单位领导的肯定。由此可见,我校金融专业学生就业情况是符合东莞金融业人才中基层一线岗位人员的需求,这也是我们中职学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

二、金融专业课程教学职业化改革的必要性

近年来,本科院校、高职高专不断扩招,特别是金融专业招生人数不断扩大,金融业的就业形势日益紧张。现在本科、大专生不但占据了中高端人才岗位,还有向中基层一线岗位人员发展的趋势,如果我们中职学校还没有意识到危机而进行课程改革,我们的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教育部十五教育规划进一步明确要创新教育教学,中职教育要让企业文化进校园,实现职业化校园。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校金融专业如何能利用这个契机,利用本地产业优势,结合本校金融专业的实际和特点,进一步对金融专业课程教学实行职业化改革做些思考并付诸实践,这将是我们中职学校金融专业课程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让企业文化进校园,企业的职业化是我们学习的重点。所谓职业化,就是指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在合适的时候,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各个企业对从业人员都提出了职业化的要求,即要在知识、技能、观念、思维、心态、心理上符合职业的规范和标准。如果我们能用对接未来的视野关注学生的成长历程,在校园里就加强企业所重视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并能与课程教学有效结合,那么我们的学生就更具职业竞争力了。

三、 中职学校金融专业教学现状

1、理论课程较多,能力培养的课程较少。中职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除了金融相关岗位的基础知识外,理论学习时间应尽可能压缩,腾出时间让位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课堂学习时间较多,实践机会较少。中职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一般普遍较弱,但他们动手能力、社交沟通等很多方面是具有优势的。我们所需要的课程体系是充分挖掘学生能力优势和潜力。

3、学习的方式以老师灌输为主,学生参与的较少。目前金融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一般也是照本宣科,教学过程只是单向灌输,教学效果差,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去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增加师生间的共鸣。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既可以教学相长,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及沟通交流的能力。这就是我们将会尝试在金融课程教学中加入职业化的改革,目的是让学生在就业时体现出差别化优势,从而更易得到社会认可。

四、金融专业课程教学职业化改革的思考

1、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实用性和市场性相结合,实现职业化教育。课程设置有两个系列,第一个系列是基础课程,包括金融基础、证券投资、保险学等,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金融基础知识,第二个系列是相关职业拓展课程,可以由专业教师根据用人单位意见、学生兴趣、社会热点等因素来设置和调整,也可以安排一些用人单位最希望学生掌握的金融领域以外的其他科目,以便于学生累积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基本经验,例如会计、经济法、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目的是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我们将构建银行柜台业务、证券期货投资业务、保险经营与经销业务三大技能模块课程体系,实践课程是按岗位能力的形成过程进行排序,注重整个工作过程的系统化和一体化,让学生对岗位职责的理解和定位更加深刻和清晰,以实现职业流程式教育。

3、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职业素养系列课程,是2010年东莞市教育局与北京澜海源创公司合作,在东莞市中职学校120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开发出来的,实用性很强。对金融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我们将以课程和实践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把职业素养与岗位技能实训结合。金融专业的学生一年级开设五门职业素养课程,分别是:成长的翅膀、形象与礼仪、时间管理、团队合作、沟通的艺术,让学生在思想上有一种意识:从入校那天起就开始与未来职场对接;二年级开设:创业精神、服务意识、如何销售自己、问题伴我成长、企业生存记五门课程,如果一年级的课程是思动,那么二年级的课程就是行动,同时我们通过:银行基本技能实训、银行商务礼仪实训、金融拓展技能实训、银行柜员业务知识实训等专业实训课,在模拟工作流程中检验学生的体现出来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服务意识、礼仪等素养,并配以具体的评分标准,来决定学生的实训成绩。三年级开设两门课程:职业规划、面试技巧,让学生在规划中缔造好工作、好未来、好人生,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踏实肯干、训练有素、技能扎实,以长期握手的心态去跟企业合作。

4、加强校企合作,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东莞金融业非常发达,从理论上来说,为金融专业的实践教学能提供很有力的支持。但是,由于银行等金融企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一般不允许顶岗实习,除非是那些银行有意向接收的学生的毕业实习。因此,我们的思路是“以校内实训基地为主,校外实训基地为辅”,一方面,通过在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的观摩学习,加强其对实际业务过程的感性认识,而实训课程的模拟操作主要得靠仿真度较高的校内实训室完成。同时通过聘请富有本专业工作经验的岗位师傅或兼职教师,以缩短与实际的距离。

如果我们能够营造一半校园一半职场的校园环境,进行课程职业化改革,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明确工作岗位、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工作流程,强化服务意识,同时做好从业心理准备,面试技巧等的教育,相信我们培养的学生一定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成为炙手可热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理工学校)

参考文献:

[1]黄闽华.课程综合化实训方式及实施要点[J]. 职业技术教育,2006,(7).

金融专业学习规划范文6

近年来,金融服务科技产业的发展为高校毕业生们提供了大量的就职机会,但由于我国目前大学教育的内容与企业的务实需求仍存在较大的落差,因此,有必要对我国高校学生在毕业前进行职前教育,从而使其具备符合企业发展的相关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金融服务科技产业的职场需求。本文通过对我国台湾地区的金融机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并结合专业证照与业界实习的历练等对符合金融服务科技产业发展要求的高校和企业对人才的培育目标进行了具体分析。

一、台湾地区金融机构的演变

在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前,地区的金融体系一直处于行政主管部门的严格管控和保护状态下,且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绝对不允许新银行体系的建立,而由于受改革开放的影响,1980年,台湾地区主管部门开始被动接受了自由化从事金融的政策,并逐渐开放岛内的金融市场。在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国际化与金融自由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台湾行政主管部门则开始开放并支持建立新型的民营银行,且该项工作在1991年的六月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即台湾当局一次性地批准了15家民营银行的建立,并且通过建立《金融机构法》允许保险、证券与银行三大金融机构进行同业合并,从而提高金融机构的整体竞争力,并促进台湾地区自身的经济增长[1]。

近年来,随着国际金融环境的不断变化,教育承担起金融人才培育、价值观念引导以及良好社会风气形成和文化传承等重要任务,而促使上述任务达成的重要场所则为高校校园。在具体的金融服务科技产业中,所谓“顾客”,则是指消费者或付费者,因此,高校若从该角度出发,职业高校的“顾客”应该是学生或者合作企业,所以,相关职业金融高校的的教学设计应该以学生与合作企业为主体,从而通过提高其高校的教学水平来满足金融服务科技产业的职场需求[2]。

二、台湾地区金融服务科技产业发展与职场需求关系的研究方法

(一)深度访谈

访谈是指访谈人通过利用语言沟通的方法从受访者方面获取相关讯息,作为一种搜集信息的重要方法,访谈不仅能够探寻对方的想法,得到自身所需要的讯息,同时,访谈也可以通过正式与非正式的谈话方式,从话题逐步切入话题的核心,因此,本次研究首先采用的是深度访谈的方式对台湾地区金融服务科技产业发展与职场需求的关系展开探讨[3]。

此次研究中对台湾市内名为H的金融服务机构的经营者王某进行了深度访谈。笔者首先从企业当前整体的发展情况入手,询问了企业当前的经济状况、人员分配、管理制度等,进而针对当前台湾市内的整体金融环境与企业经营者王某展开了探讨,最后,笔者直接切入主题,就企业当前金融服务水平与其实际的人员对王某进行了具体的采访。从谈话中笔者得知,由于受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台湾市的整体金融产业发展并不乐观,虽然,台湾当局实施了相应的宏观调控手段,但由于相关的历史原因,台湾市内的相关企业并不看好金融机构和金融产业在本地区的发展,而这种金融环境也不利于外资的注入。另一方面,在访谈中笔者了解到,以H金融服务机构为代表的多数台湾金融服务机构在发展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大多来源于企业人才的缺乏。对于企业内部现有的人才而言,由于缺少科学的培训方法,使得工作人员并不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而对于从高校引进的相关专业的人才而言,由于现阶段高校并未对金融服务专业给予相应的重视,且毕业生并不能将所学习到的的理论知识科学地应用到企业的生产实践上,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4]。

由上文可知,虽然台湾市的金融服务科技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但由于受到人才方面的制约,使得相关金融服务机构并不能顺利地发展,另一方面,企业人才的缺乏,又加大了金融服务科技产业的职场需求,而由于高校并未给予相关专业较大的重视,使得毕业生在毕业后并不具备满足金融服务科技产业市场需求的条件,因此,为了确保金融服务科技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则首先需要解决产业发展、职场需求与高校人才建设之间的矛盾问题[5]。

(二)问卷调查

为了研究金融服务科技产业对专业课程务实性的影响,本次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台湾地区银行业、证券业以及保险业三大产业的从业人员的相关想法进行了具体调查。

本次研究中的问卷调查以130名金融从业人员为具体调查对象,通过与相关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并定期对其所下发的相关问卷进行回收,从而了解从业人员对金融服务科技产业与职场需求关系的具体看法。另外,此次研究中,笔者也以电子邮件的方法向相关专业的学生分发了90份问卷。从问卷的结果可以看出,高校一、二年级的全部课程均为必修课程,因此,将金融服务专业作为高校一、二年级的必修课程是当下形势所趋,也是产业的具体要求,但是,据收回的问卷显示,高校在学生三年级时,则会将该专业领域内的部分课程取消,从而只是单独培养学生在某一具体领域的专业理论知识。针对这一问题,根据所收回的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调查问卷可知,大多数从业人员对高校将金融服务课程作为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必修课程的做法表示赞同,但针对在高校三年级中,是否应该将一、二年级所学的课程全部保留,在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中产生了较大的分歧。有将近45%的金融从业人员认为,学生进入三年级后,应该着重选择符合其发展方向的某一方面的学科进行专门学习,而另外55%的金融从业人员则认为,就现阶段台湾金融服务科技产业而言,企业则更加需要全面性的人才去支持其内部建设[6]。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笔者认为,作为即将毕业的三年级学生,除了应该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对当前所在地区的整体金融环境进行分析,并形成一定的金融风险意识;而高校也应该加强对相关专业课程的重视程度,例如,加强对国际财务以及金融风险管理等学科建设等。另一方面,在大的金融背景下,金融服务科技企业也应该加强其自身的经济建设,并使其经济发展满足金融环境发展的具体需求,同时,要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建设力度,例如,可以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来提高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从整体上提高相关高校对该专业的教学水平,进而使其为企业提供具备全面技术的高素质人才。综上所述,为了解决金融服务科技产业发展、职场需求与高校人才建设之间的矛盾问题,一方面,高校需要加强其相关专业学科的建设力度,且应注意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和全面性技术的培养,通过提高对专业相关学科建设的重视程度,从而培养出符合企业发展的人才,并使其更好地满足金融服务科技产业的职场需求。另一方面,金融服务企业也需要加强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使专业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合理应用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从而使该专业领域内的职场需求不断扩大,进而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并促进金融服务科技产业的发展[7]。

(三)实地访谈法

1.专业证照方面

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即以培养专业的职业技术人才和业界产学交流为具体目标,通过本次系科课程进而发展标准的作业程序,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获得专业的技能,并在毕业后直接进入职场,进而使其满足相关领域内职场的需求。

而近年来,在金融行业中,证照(大陆所说的证件)已是不可或缺的职场必需品。在对台湾市某金融科技服务机构的经理王某进行采访时,其认为为了突显证照的真实性,可通过岛内主管机关制定相关的措施,并对岛内从事金融服务科技产业人员的证照进行优化与整合,从而使得相关人才可以合理地被输送到职场中,以满足职场需求。其次,高校在对金融服务专业的学生进行培育的过程中,也需要建立完善的“金融证照制度”培训体系,从而使学生意识到专业证照在金融职场中的重要性。最后,学校则需要对各金融单位的教育训练和人事考核系统进行分析,从而使其制定的金融证照制度可以与金融科技服务单位的整个工作体系进行有机结合,使其输送的人才可以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服务品质。

2.个人态度方面

作为促进金融服务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工作人员的态度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决定着金融服务科技产业的职场需求。首先,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包括其工作的积极性和认真程度以及对企业的归属感等,一方面,企业人员较高的工作积极性可以感染其周围其他的工作人员,从而发生“连锁反应”,使企业更健康的发展,另一方面,认真的工作态度也可以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在扩大金融服务科技产业职场需求的同时,也为企业吸引了更多的求职者,从而进一步满足了产业职场需求。

3.课程规划方面

作为相关专业毕业生,在进入职场之前,需要具备的专业证照主要包括了证券商业务员、证券商高级业务员以及信托业务员、外汇业务员和人身保险业务员等具体证照,因此,对于即将毕业走向金融服务职场的三年级学生而言,必须要做好课程方面的规划。根据本次研究中对高校三年级学生的课程设置和规划情况调查可知,现阶段高校三年级学生在毕业前并未对其相关专业课程进行合理规划,具体表现为:由于现阶段大多数高校将金融专业三年级的课程重点大都集中在了少数与企业具有一定联系的学科上,对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全面性并未给予相应的重视,因此,从学校的角度看,则表现为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而就毕业生而言,由于其对当前的整体金融背景和所处的金融环境并不了解,因此,对于未来总是抱有一定的幻想,这使其产生了安逸心里,并最终忽视了自身的课程规划与学习。综上所述,由于学校和个人对课程规划缺乏相应的重视,而对课程规划的方法又缺乏科学性,因此,使得高校并不能向企业输送全面性且技术水平较高的人才,从而使得金融服务科技产业的职业需求无法被满足,进而对整个产业的发展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