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生学习计划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生学习计划书范文1
第一,要有正确的学习目的。每个学生的学习计划,都是为了达到他的学习目的服务的。正确的学习目的,是正确的学习动机的反映,它是推动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
第二,计划内容一般分五个部分:
① 全学期学习的总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
②分科学习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优秀中学生的学习经验表明,学习要有重点,但不能偏废某些学科。
③系统自学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
自学内容大致有三方面:
①自学缺漏知识,以便打好扎实的知识基础,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能跟上和适应新教材的学习。
②为了配合新教材的学习而系统自学有关的某种读物。
③不受老师的教学进度的限制提前系统自学新教材。
④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其他学习活动以及阅读课外书籍的目的、内容、要地和时间安排。
⑤坚持身体锻炼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
第三,要从实际出发。一个中学生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质量,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上述五个部分的计划内容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由于每个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因而在订计划时,每个人的计划重点和要求也是不同的,并不是每个中学生在任何情况下制定学习计划都必须包括以上五个部分。有的中学生的学习基础很差,就不必急于去系统自学课外读物,而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学缺漏知识和弄懂课本内容上。总之,要制定一个对学习有指导意义的计划,必须从实际出发,也就是要实事求是地摸清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自己实际掌握的知识程度出发。
第四,在执行总的学习计划过程中,还要制定月计划和周计划,以高度的学习热情和顽强的学习意志保证总意志的完成。有的优秀中学生每天还有一个学习小计划,严格要求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课前自学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率的学习成果的基础。如果不搞好课前自学,上新课时就会心中无数,不得要领。老师灌,自己吞,消极被动,食而不化。反之,如果做好了课前自学,不仅可以培养自学能力(主要是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知道自己有哪些问题弄不懂,主要精力应集中在解决哪个或哪几个问题上。对新教材有个初步的了解,就可以集中精力对付新课的重点和自己理不懂的难点,配合老师授课,及时消化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
第一,根据老师的教学进度,教材本身的内在联系和难易程度,确定课前自学的内容和时间。
第二,课前自学不要走过场,要讲究质量,不要有依赖老师的思想,要力争在老师讲课以前把教材弄懂。
第三,反复阅读新教材,运用已知的知识和经验,以及有关的参考资料(包括工具书),进行积极的独立思考。
第四,将新教材中自己弄不懂的问题和词语用笔记下来或在课本上做上记号,积极思考,为接受新知识作好思想上的准备。
第五,不懂的问题,经过独立思考(包括运用参考资料)后,仍然得不到解决时,可以请教老师、家长、同学或其他人。
第六,结合课前自学,做一些自选的练习题,或进行一些必要而又可能做到的某种实际操作、现场观察、调查研究等,以丰富感性知识,加深对新教材的理解。
第七,新教材与学过的教材是连续的,新知识是建立在对旧知识的深透理解的基础上的,课前自学若发现与新课相关的旧知识掌握不牢时,一定要回过头去把有关的旧课弄懂。
高中生学习计划书范文2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对高中化学教学工作的开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具体分析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化。多媒体教学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应用,随着各种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发展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学配备了完备的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在此情况下,高中教学工作的开展就有更多技术支持,实现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多元化运用。特别是,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能够让课堂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形象,能够强化教学工作的整体形象化效果。例如,钠原子的立方体结构,金刚石的网状结构,石墨的层状结构,有机物的空间结构,等等,这些物质的结构对学生来说比较难以理解,但是对于教师而言,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实现对这些物质结构的三维化技术分解,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从更形象化的角度理解这些物质,从而提高化学教学水平。
(二)实物投影技术能够促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化。投影等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课堂教学内容更加高效直观的展示。化学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中,化学知识是一种变化的过程,涉及的教学内容往往会出现物质的分解,物质与物质接触后形成不同变化。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教师的理论知识讲解,学生往往不能深刻理解物质变化的过程,而使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就能够将化学反应和物质变化的过程比较直观地反映出来,让学生更深入全面地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理解化学知识。这种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的高效化和直观性。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当前,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发展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开始被重视和应用,但是,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信息化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的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过程的实现。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教师运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采用的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比较直观地对课堂教学内容有深入认识。但是,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教师依然存在信息化手段教学忽视学生认识能力的情况。传统板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在黑板上书写教学内容,给学生一个学习缓冲过程。但是,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教学往往会加快教师的教学速度,多媒体展示速度过快,对于学生而言失去了缓冲过程,让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变成快速消化的过程,这对学生学习存在一定弊端。
(二)弱化师生交流的过程。如今,很多教师开始更加重视对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在使用这些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希望通过这种手段更充分地向学生传授更多知识,多媒体教学手段对信息的存量比较大,因而教学过程中,教师希望学生通过这种快速大容量的教学过程灌输给学生更多知识。这种教学思想的存在和教学模式的采用,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掌握水平,不仅弱化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过程,同时更重要的是学生对于知识的快速理解让他们来不及思考知识中存在的疑问,而教师不注重与学生进行交流,也让教师缺乏引导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的机会,对于整体化学教学工作开展不利。
三、高中教学中做好信息化手段教学工作的对策分析
针对当前高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高中化学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从多角度多层面推进,教师需要在现行教学发展情况下做好化学教学工作。
(一)注重运用信息化教学速度,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知识内容。教师应该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在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把握好教学节奏。特别是通过投影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对一些教学实验进行演示完成以后,教师应该空余一点时间给学生,让学生思考与理解。
(二)强化课堂交流提升教学质量。即使是注重多媒体技术教学,教师也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展开各种课堂交流活动。例如,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演示完一些化学实验以后,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课堂提问。此外,为了加强课堂上的师生交流,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主动进行课件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方面,教师还应该注重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通过课件展示完教学内容后,给学生空余一部分时间,让学生主动互相讨论,提出问题,与教师进行交流沟通。
高中生学习计划书范文3
【关键词】高中生 成绩分化 原因 经验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50-01
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成绩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变化。这里的变化,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良性发展,即我们所说的成绩越来越好。二是恶性发展,也就是成绩下滑严重。当然,从一个班级集体来看,由于有以上两种变化,就会出现一种现象:学生之间的成绩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随着孩子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数学成绩分化越来越严重,到了高中会有一大批的同学数学成绩很低很低,面对他们不但家长们着急,老师们也很困惑,同一个班、同一个老师教,为什么数学成绩相差那么大呢?如何帮助他们呢?这是很多的老师和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为此专家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但笔者认为,到目前为止,专家的方法要么效果很微小,要么只对少数同学有效,还没有一种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法,彻底地解决这一问题。之所以如此,我认为他们没有把同学们数学成绩差的原因真正弄明白,只有把数学成绩差的原因真正搞清楚了,才可能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多年的教学实际工作中,我对数学成绩差的学生,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下面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点看法。
先谈谈数学成绩差的原因,目前关于孩子数学成绩差的原因的看法有很多,但归纳起来就是两类说法,一类是把学生数学成绩差归结于现在,归结于当下孩子的学习状态和态度,如:上课不专心、不做作业、玩手机、上网、看小说、玩游戏、谈恋爱等等,持这类观点的主要是家长和部分老师,笔者认为这类看法太肤浅,因为这些现象几乎在所有的中学生身上都存在,是同学们成长过程中都要经历的,学习好的同学也不例外,这些现象的有无,和同学们的数学成绩高低没有必然的关系,如果有关系也是把现象当成原因,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另一类也是把数学成绩差的原因归结于现在,但归结于老师,认为由于当下老师错误的教法,导致了学生学法错误,只会死记硬背、只能机械模仿,是老师们扼杀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同学们厌学、成绩差。持这类观点主要是一些专家,他们提出老师们要改变教法,要求老师们要创设情境、要巧妙设问,在课堂上要转换角色、要先学后教,不要再限制学生的思维,信誓旦旦地说,只要老师放手,学生自然就能学好……这些观点听起来很专业、很有道理,因此这些年中,很多学校和老师也在按照这种理念进行教学改革。
因此,笔者认为高中生数学成绩差的原因不在现在,而在过去,即高中学生数学成绩的好坏既不取决于当下学生的学习状态,也不取决于老师的教法,而取决于学生过去的生活和学习所形成的经验,我这里所说的经验包含一般经验和特殊经验两个部分,一般经验就是学生过去全部的人生经历,特殊经验就是学生过去数学的学习经历,这个经验,不是人们通常理解的记忆,记忆只是经验的一个部分。这个经验是在同学们过去的情感体验、认知和记忆等全部的心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下面我来谈谈经验是如何决定学习成绩的。
首先,经验与心理活动和心理功能的关系为:经验是人们过去心理活动的结晶,经验影响和制约人们今后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功能的发挥。这种影响表现为:第一,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离不开其自身的经验,每种心理功能的发挥都依托于经验,即人的情感体验、认知、反应、想象、意志等一切心理活动和功能都离不开经验,都是以自身的经验为背景产生的,人从小到大的成熟过程,就是其经验的累积发展过程,人是随着其经验的发展,才能逐步地产生复杂的心理活动,才能变得成熟。第二,经验不同,感知体验不同,即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之所以有不同的感知、不同的体验,是因为人们内在的经验不同。第三,经验是发展的,随着经验的发展,心理活动和心理功能的有效性逐步提高,即随着经验逐步积累,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就越丰富、越深刻,活动的失误与错误越少,成功率与效率越高。第四,经验有倾向性,即经验一旦产生,便对人的意识过程进行选择,排斥某些意识活动,拒绝其进入经验,或者趋向某些意识活动,积极地将其容纳于经验之中,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兴趣与爱好。
其次,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感知、理解、记忆、思维、兴趣、意志等心理活动都是心理的功能,其活动必然要受到其学习经验影响和制约。据此我们就可以正确的认识下列现象:
一、学生学习时的厌学、注意力不能集中等学习态度问题并不是老师的教法有问题,主要原因是其内在的学习经验排斥学习活动,使学生不能进入学习状态。
二、记忆和模仿都是人大脑的功能,都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过程中,之所以出现之所以出现专家们说的“死记硬背、机械模仿”现象,主要原因是部分学生内在的经验有问题,导致其记忆和模仿功能不能正常发挥所致,而并非专家们所说的老师的教法问题,否则根本无法解释“同一个老师教的学生,数学成绩有好的有差的”这一普遍的现象。
三、专家们说学生数理成绩差是因为同学们的思维能力低,这等于是说很多同学的智商有问题,显然这是很荒谬的,很多数理成绩差的同学其它学科学的却很好,或在其它方面表现的很好,说明这些同学的智商不但不低,而且很高,他们数理成绩差并不是智商问题,而是因为“经验问题”,就像很多围棋高手,中国象棋水平却很一般,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围棋经验很丰富有效,中国象棋的经验很缺乏的原故。
高中生学习计划书范文4
一、成绩不高的原因
面对众多初中学习的成功者沦为高中数学的失败者,通过对他们的学习状态进行研究、调查表明,造成成绩滑落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被动学习。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不订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有真正地理解所学内容。
2.学不进去。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要点没听会,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只是赶做作业,胡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者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不重视基础。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完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者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4.进一步学习条件不具备。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对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的最值问题,函数值域的求法,三角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空间概念的形成,排列组合应用题及实际应用问题等。这些观点客观上就是分化点,有的内容还是高初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分化是不可避免的。
二、提高成绩的措施
高中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为主动。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上述情况,教师应当采取加强学习方法指导为主,化解分化点为辅的对策:
1.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订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制订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打稳扎,它是推动学生学习和克服难题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意志。课前自学是学生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管学习主动权。自学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课的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2.循序渐进,防止急躁。为数不少的高中生容易急躁,有的同学贪求多快,囫囵吞枣,有的同学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识、发现新知识的积累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许多优秀的同学能取得好成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基本功扎实,他们的阅读、书写、运算技能达到了熟练程度。
3.研究学科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的要求较高。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埋头做题不总结不积累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方法是因人而异,但学习的四个环节(预习、上课、整理、作业)和一个步骤(复结)是少不了的。
高中生学习计划书范文5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困生;高中英语
新课程改革中的学困生泛指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不能适应高中学校教育条件下的学习和生活,但这些学生有进步的潜力,在一定的补救条件下可以转化。英语学习困难阻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影响教育质量,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应主动运用新课标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帮助英语“学困生”排除学习障碍,从而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的困难,消除厌恶英语的情绪,真正愿学、会学、学会。
为了验证英语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对英语学困生产生的积极影响,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实证研究,其目的就是了解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适度应用对英语学困生的英语学习所产生的影响。
一、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参与本研究中的学生是笔者所在中学高一年级的两个理科平行班的学生。两个班中的学生80%来自于农村,英语基础较差,编班初始英语成绩在及格线以下的同学分别占32%(实验组)和33%(控制组),没有显著差异。在开学初的一次问卷调查中那些英语成绩在及格线以下的同学基本上都表现出对英语学习兴趣不高、基础知识薄弱、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缺乏自信心等特点。因此,可以把那两组学生确定为英语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A班确定其中的19名同学为实验组(n=19),B班确定其中的20名为控制组(n=20),且男女生比例相当。
2.研究方法和步骤
本研究实验的时间为高一的下学期,持续时间约为十六周,从开学的第二周开始。在实验开始之前高一年级上学期末参加了一次全市的统考(前测),整个考试过程实行的是统一交叉监考、阅卷的方式,考试结果客观真实有效。在实验阶段,这两个理科平行班的英语教学由笔者担任,实验期间两个班的总课时,每周的课时量,课程进度,课时的安排和作业量等方面基本相同。首先,通过多媒体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利用信息技术给“学困生”创造个别化学习的机会。第三,利用计算机的网络特性激发“学困生”的主体意识。学习期间适度以BBS或电子邮件的方式和学生交流,实验组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交互、生生交互和生师交互。实验的后期进行了一次全市统考(后测),测试和评分要求与前测保持一致。
3.研究工具和测评标准
本研究中的前测和后测都是以全市统一考试为标准,试题由市教研室制定,根据市教研室给出的试卷的信度分析{a (前测)=.8346; a(后测)=.8252},表明两份试卷基本上是可信的。考试采用两分一率作为班级成绩比较的参考标准,试题主要由听力、单选、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等几部分构成。考试后所有的数据统计都是使用社会科学院统计软件SPSS10.0进行处理的。
二、结果和讨论
1.前测时的学生英语成绩
实验之前两个班同时参加了全市统一考试,整个过程都是客观真实的。选取两组同学的得分进行统计,前测的各项结果见表一。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控制组的平均分和及格率略高于实验组,但独立样本中的t-test结果显示两组学生的各项成绩无显著差异,没有统计意义(P值均大于0.05),因此,可以认定实验前两组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当。
2.后测的统计结果
后测统计的数据来源于同一个学期结束时的另外一次全市的统考,由市教研室统一安排,题型不变。两个组的评价分见表二。
从表二中可以看出,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控制组和实验组的学生在各项的得分上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说明了整个学习的过程中的总体效果较好,两组学生的成绩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进一步分析会发现实验组学生具体各项的平均分高于控制组,和前测的结果进行比较有比较明显的变化。同时t-test检验也可以反映出两组学生的各项分值有显著差异,也就是说,实验组的学生在各项的整体水平要比控制组的学生提高的多。此外,在实验的前后阶段针对英语的学习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一个学期下来实验组同学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
3.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不仅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把略显枯燥无味的知识变成生动形象,增加学困生学习英语的乐趣,同时可以整合课内外的各种资源,使师生间、生生间、师生与资源间产生互动,互相交流、合作,自主创新、探究,进行一系列有效学习,确实满足学生差异性学习的要求,能有效促进学困生的英语学习。
总之,为“学困生”解困,使其走出学习的困境,适应新课程下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潜在优势,是极富价值的策略选择。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让英语“学困生”在课程改革实验中得到较大的提高,缩小与优等生之间的差距,实现课程改革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祝智庭.教育技术培训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夏俊兵,孟秀琴.浅析多媒体技术提高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18)
高中生学习计划书范文6
论文摘 要: 本文通过调查了解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以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面临的一些实际困境为例,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寻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保证和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对策。
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研究,如果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则可以将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他认为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15%以下为精英化教育阶段,当毛入学率达到15%时,高等教育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20世纪末,我国开启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在由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过渡过程中,其质量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以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为例,结合硕士研究生的自身特征,对现状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对于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来讲: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群体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数学学科侧重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理论功底,掌握并熟练地运用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因而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需要经历模块化的高层教育后,进入系统专业化的精英教育。在现如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研究生学习从最初的“师徒”式学习到现在的“从游”式学习,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下降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本文通过对师范类院校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实际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探索和寻求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江苏省徐州市多所大中专院校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硕士生管理工作者为调查对象,了解当前高等院校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现状。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有效问卷196份。问卷涉及导师对硕士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管理工作者对硕士生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的看法、学生对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数学学习的信念,以及学习后对未来的态度,等等。
一、调查现状
通过对回收问卷的整理和汇总,综合考虑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现状有以下特点。
1.教育理念过于传统。
素质教育在中小学已经全面展开,但似乎并未深入到硕士研究生教育里,数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教育更是如此。硕士研究生教育虽然没有升学的压力,也不需要一味抓成绩、抓教学,但是在硕士研究生的实际教学工作中仍然缺乏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意识,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可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理念还是比较传统的。
2.研究生课程设置过于单一化。
对于数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来说,每天除了上课,就是研读文献,可以说,数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生活还是很单一的,不注重实践能力。因此,我们认为,数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在课程设置上过于单一化。
3.研究生学习过于被动。
数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专业很多,不管是基础数学还是学科教学(数学),都是数学自身的特点,学习时需要自己主动,耐心钻研,冷静思考。然而,当前的大多数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仍是上课听讲记笔记,课后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没有养成主动读文献、听学术讲座的习惯,学习过于被动。
二、研究反思
1.硕士生导师的教育教学模式需多元化发展。
数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不能仅仅为了去中小学当老师,而应该多元化发展。这里所说的多元化发展不是针对一个学生而言的,而是针对一个学院群而言的。如何才能做到多元化发展?这就需要硕士生导师的教育教学模式多元化发展。
2.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模块化和专业化高度融合。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数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过于单一。考虑到数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也有必修与选修之分,我们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尝试将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模块化。
3.引导研究生认清学习目标,主动学习。
数学学科的任一专业学习起来难度都很大,学生刚刚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就得认清学习目标,根据自己所学专业特点,从一开始就制定完整的规划,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并努力向目标奋进。
参考文献
[1]张泽洪.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教师精英教育理论与探索[J].时代教育,2012(11).
[2]张玲,李化树.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J].文史博览(理论),2012(06).
[3]巩隽.试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