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的主要手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核算的主要手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核算的主要手段范文1

会计核算不仅能够形成一系列的财务、成本指标,为施工企业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同时还能够通过对这些指标进行有效的分析,为改进企业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提供指导。因此,加强和改进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意义重大。

一、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特殊性

施工企业由于自身业务周期长、分期付款现象普遍存在、工程外包、企业与具体项目之间交易活跃等因素存在,其会计核算呈现出自身的特殊性,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有效的加以把握。

(一)核算对象的特殊性

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对象的独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施工企业的成本核算一般以单个项目来进行,而不是对所有的项目同时进行成本核算。另一方面,在项目的内部,成本核算又可以分为原材料成本、机械作业成本、人工成本、辅助生产部门的成本等内容,这就使得成本核算有别于一般的产品。

(二)核算方法的独特性

核算方法的独特性是指施工企业一般采取分级管理、分级核算的方式来进行核算,这样就可以更好地适用施工项目户外作业的现实需求,可以更及时地进行账务处理,降低企业统一会计核算所带来的监督成本,并提供核算的准确性。

(三)工程结算的分阶段性

由于项目施工一般周期较长,跨会计年度的现象非常普遍,因此,工程结算一般采取分阶段的方式来进行,这就要求施工企业要及时的对应收账款进行确认,并根据工程进度采取适当的方法对应收数额进行有效的估测。

二、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有效地规范了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事项,但由于施工企业具有行业的特殊性,且工作地点相对分散,存在大量的异地施工等情形,从而使得会计核算中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事前事中核算有待加强

当前,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主要是事后核算,即对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确认,但对事前核算和事中核算关注不够。从事前核算来看,部分施工企业还没有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没有发挥会计核算对于企业年度发展、重点工作的“参谋”作用。此外,虽然在具体的项目中企业会制定标书,通过标书来进行基本的核算,但这种核算更多的是从工程建设的角度进行财务分析,没有引入专业的财务人员从财务的角度对整个项目的管理费等费用进行核算,从而表现为事前核算不足。从事中核算来看,施工企业的项目多采取外包或者项目负责制度,在施工过程中,企业财务人员基本不参与项目的具体经费支出管理,主要承担记账人的角色,难以发挥监督者的角色。

(二)核算制度执行不到位

目前《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和《企业会计准则》共同指导着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但部分会计人员在进行核算时出于各种原因,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如将一些间接费用直接纳入成本核算,而不是计入当期损益,这就导致会计核算出现差错。此外,由于施工项目一般周期较长,这就存在成本费用的会计年度确认问题,但由于施工进度测算会由于会计人员个人理解的不同而导致测算结果的不同,从而导致成本核算与实际情况出现差异。

(三)会计信息质量有待提高

首先,部分经济活动未能及时地反映在会计报表中,由于施工地点较为分散,经济活动发生时,相关责任人难以及时进行账务处理,这也可能导致会计信息难以及时地反映在会计报表中。其次,由于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多,既有施工项目的会计核算,还有企业其他部门与项目之间的业务往来等内容,从而要求会计核算人员具有非常高的专业素质,但从实际情况来,部分会计人员在核算方法的选择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而导致会计核算出现一些不规范之处,引起会计信息质量不高。

三、加强和改进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对策建议

针对我国施工企业的基本情形,加强和改进会计核算,一方面要从会计人员这一核算的主体入手,另一方面要在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核算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核算方法与技术手段,从而提高核算的准确性。

(一)培训与引进并重提高会计核算水平

首先,要以未来会计核算的需求为出发点,制定会计人员培训方案。根据现有会计人员的基本情况以及施工企业的特殊性,有针对性的选择培训机构,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以此来提高其会计核算的总体水平。其次,要积极引进高水平的会计核算人才,要在对会计核算进行有效分类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引进各领域的专门人才,通过这些人才来规范会计核算行为,提高会计核算水平。

(二)严格贯彻落实国家会计核算制度

首先,要积极组织学习《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等相关的法律制度,并按照这些制度所规定的会计科目、核算办法,对照企业现行的核算制度,查找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改进方案,以此来提高会计核算水平。特别是,由于某些原因,《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与《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企业要根据现实的需要科学的进行处理,并保持处理的一致性。其次,要加强管理,督促制度的落实。财务部门负责人、审计人员要采取抽样检查等方式对会计核算的内容进行监督,以便形成有效的监管体系,促进会计核算的规范化。

(三)改进核算方法与技术手段

首先,要建立部门联动的会计核算制度,财务部门要加强与业务部门、辅助部门的沟通和联系,避免孤立地进行会计核算,从而提高核算的准确性。如对项目进度的测算,除按照既定的方法进行分析外,还可以与项目负责人进行沟通和协调,从而了解项目的实际情况,避免出现“账实分离”。其次,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会计核算。如在分级核算的体系内,可以通过现代网络等手段,及时将项目的核算结果纳入企业整体核算中,保证核算结果能够真实、准确的在企业整体会计报表中得到反映。

参考文献

[1]马彩萍.浅议现代施工企业会计核算[J].现代商业,2010(15):251-252.

会计核算的主要手段范文2

一、信息化环境下企业会计核算模式概述及应用现状

1.信息化环境下企业会计核算模式概述与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相比,信息化环境下会计核算模式的基本框架并未改变,依旧遵循其基本原理,通过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来收集财务信息。同时,在传统模式上也缺乏创新。一些会计核算软件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会计核算的广度、深度和灵活度,增加了其时效性。大量的财务信息,纷繁的数据,通过软件来处理,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不仅能在短时间内得出精确的数据分析结果,也解放了人力资源。

2.信息化环境下企业会计核算模式应用现状会计在长期积累经验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传统的核算模式。时至今日,虽然网络技术发展迅速,但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仍然是财务会计中重要的部分,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然而,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主要适用于手工核算方法,存在诸多缺陷,也不能适应信息时代会计核算的需求。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会计核算也逐渐朝信息化方向发展,克服了许多传统会计核算技术存在的问题,使财务工作变得极为便利。

二、传统会计核算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核算标准灵活性不强会计核算的标准基本靠会计科目体现出来,由于会计核算工作一般是在会计核算申请的账户中进行,但会计账户的申请通常需要根据会计科目的标准进行,因此会计核算的科目设置十分重要。会计核算标准的灵活性较低,主要也是由会计科目的标准固定化引起的。在传统的手工核算的标准下,会计核算的科目都是固定好的,一般情况下会计核算的名称和顺序都很难改变,甚至一些二级科目都不能改变,常导致二级科目和三级科目的口径设置不统一,如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制造费用下可以设如差旅费、招待费、办公费、修理费和福利费等,财务费用下可设利息、手续费、汇兑损益等经常出现问题。而会计报表指标由于固化造成很严重的报表冗杂问题,既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同时也给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增加了负担。

2.会计核算缺乏时效性会计核算的时效性是会计核算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会计核算的发生时间与信息提供时间的间隔往往会影响企业的效益。因此,对会计核算信息及时性的要求十分重要,对发生的经济业务及时进行会计核算是企业要做的事情之一。时间间隔越小,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越高。然而,由于传统的会计核算手段十分落后,导致其时效性很差,给企业带来了相当一部分不必要的损失。其中主要是记账日期落后、报表编制和提供时间落后等。这些问题在信息化的会计核算中都可以避免。

3.会计核算的深度不够从一定意义上讲,会计核算的深度就是指会计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和关联程度。在大多数情况下,会计核算的程度并不是越详细就越好,这要考虑核算的成本问题。由于在传统的会计核算中,人工核算是主要手段,这种核算手段十分落后,核算肤浅,深度不够。各项核算指标在不同的报表中无法直观看到其内在联系,本来应密切相关的两个报表被割裂得毫无关系,所提供的核算内容十分肤浅。

4.企业成本核算方法不足企业经营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扩大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传统的企业会计管理模式中只重视企业内部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而没有对企业成本产生的过程进行有效管控,因此对整个企业的发展没有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管理者所制定发展计划也缺乏前瞻性和科学性,限制了企业的发展空间。成本核算是企业制定生产计划的重要依据,但在采取不同的核算方式所获得的结果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企业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必须采取合理的核算措施,对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行有力调控。

三、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核算的优势

信息化的会计核算,即把新兴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结合起来,对传统的会计模式进行改良,使会计核算与企业管理形成互动和共享。信息化背景下,一方面会计核算的思想观念和核算方式都有了很大的创新,另一方面又遵循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1.信息化深化了会计核算的标准信息化的会计核算仍以账簿和报表为核算信息的主要方式,保留传统的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但同时又深化了传统的会计核算方式。由于传统的会计核算是采用人工核算的方式,效率很低,因此每次只能采取单一的一种核算方式。然而,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却可以同时采用多种会计核算方式进行核算,满足不同层次的企业管理的需要,具有高效性和便捷性。另外,在序时核算中,传统的会计核算方式只能采取三栏式日记账方法。在信息化的环境中,序时核算可以采取的方式不再只是一种,核算的科目也不只是货币资金科目,而是扩大到了其他科目。此外,信息化背景下的会计核算可以在电脑上完成,通过各种软件完成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复杂型报表。甚至采用二维乃至三维的结构来更加全面和深入地反应一些问题,从而大大提升会计核算的深度。

2.信息化增加了会计核算的广度会计核算广度一般是说明会计核算的工作范围。信息化氛围中,会计核算不单单需要借助传统的价值尺度对其进行核算,且需要采用很多非货币的方式来进行核算,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设置多套账簿,从而解决传统核算模式单一的现状,增加会计核算的广度。

3.信息化使会计核算的效率提升信息化的企业会计核算模式在运行过程中使用了各种先进的理论和设备,在核算效率上有了明显的提升。在新的会计核算模式下,企业的经营情况能被更为直观地展现出来,财务人员的工作压力也明显减小,同时核算质量还获得了极大的提升。应用新的成本核算方式使得信息收集和分析变得更为便捷,减少了核算工作所耗费的时间,从而起到控制核算成本的作用。

四、信息化环境下企业会计核算模式的分析

信息化有效推动了会计核算的发展,深化了传统核算模式的改革,促进了会计核算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了会计核算灵活度,增强了会计核算时效,同时也扩充了会计核算模式。下面从五类新的核算模式入手,探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会计核算模式的改革。

(一)综合的零级核算模式

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经营管理需求,需要对目前存在的一级科目进行分类,以便组建一个较高层次的会计科目,即所谓的零级科目,在该条件下进行的会计核算就属于零级核算模式。

1.零级核算模式的主要特点首先,零级核算模式一般是选择随机核算制,可以对各种零级核算随机抽取;其次,一级科目一般是零级核算模式得以进行的基础;然后,重新分类,并由此进行零级核算,这样就可以构建一个概括性的零级科目。

2.零级核算模式的常规分类口径零级核算模式的常规分类口径可以从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流动性等几个方面分类。零级核算模式的常规分类口径实现的是“全部分类”,即把所有的一级科目都按照要求划分到某零级科目中,从而实现单一的零级核算。除了从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流动性等四个方面进行分类外,与此同时还可以把所有资产划分成一类,其余的科目不分类;所有者权益不分类,而其余的一级科目需要按照要求分类;将负债划分成一类,其余的科目不分类;按往来科目分类;按资产净值分类。小规模人等不能抵扣增值税的,购入材料按应支付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科目。

(二)实时核算模式

实时核算是指在会计核算期内能及时响应的核算,实质是实时操作在会计核算中的主要应用。在实时核算过程中,通常会形成核心的中央数据,其已成为控制随机核算数据的主要指标之一。

1.实时核算模式的主要特点通常情况下,实时核算模式包括以下三个特点:

(1)采用实时核算制,可以实时提供符合要求的会计信息;

(2)根据已编好的核算单位和科目编码进行核算;

(3)采用汇总核算方法,这样可以确保实时核算的准确性。

2.实时核算模式的基本内容在进行核算过程中,实时核算模式一般会形成核心的中央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存储于中央数据表中,并根据各级编码汇总和核算单位来进行登记和分类,主要包括各级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其无法对逐笔序时的发生额进行反应,而仅能反映科目编码和核算单位的汇总数据。凭证表一般属于核算的数据源表,它提供的原始数据要在实时核算模式下进行加工。例如,会计电算化就是采用实时核算的一种核算模式,在发生可以用货币计量或以实物计量的经济业务时,会计从业人员将经济业务原始会计信息输入会计软件中,会计软件就可以快速分析和计算,会计电算化和会计软件在运行时都要遵循会计恒等、核算时要复式记账、平行登记和账账相符等原则,从而确保会计分录,会计凭证的正确度。根据经济业务的特点,经济业务可以是资产类业务,负债类业务,所有者权益类业务,成本类业务及损益类业务,每次输入新增的原始数据,会计软件就可以根据新增的会计信息实时分析和处理系统中已有的会计信息,并快速生成关于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等科目的最新信息,管理者可以随时参考这种实时生成的会计资料,来为公司或企业的发展做出决策。

(三)分组核算模式

通常情况下,需要根据企业经营管理要求,对已有的各级明细科目进行随机概括和分组,这样可以形成一系列符合企业会计核算要求的会计科目,并且可以将这些会计科目定义为分组科目。然后依据分组科目进行分组核算,即所谓的分组核算模式。

1.分组核算模式的主要特点通常情况下,分组核算模式包括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1)采用随机核算制,该过程中需要实时提供新的明细核算指标;

(2)在已有明细科目基础上对其重新分组,从而组成全新的明细分组科目,其一般需要进行现场指定。

2.分组核算模式的主要内容分组核算模式中所涉及到的主要内容一般是是由现存的明细科目分组口径来进行现场随机指定。对于一些比较常用的分组口径,通常会将相关信息保存到分组信息表中,并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做到随时调用,而不需要重复分组。计算机或会计软件对于新增的会计信息,可以打破传统的分组方式,将系统内的会计信息再次分组,这种分组是瞬间完成的,而且分组的精确度非常高,对后期的会计核算奠定坚实的基础。分组核算模式的常规分组口径有以下两种。按现金流量大类分组或是按投资种类分组。

(四)重组的混合核算模式

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对所有科目实施重新分类组合,具体主要包含各级和一级明细科目,从而组建一个混合科目,然后根据要求对其实施会计核算,即所谓的混合核算模式。混合核算模式使用对企业会计核算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仅打破了科目的级别特点,而且还能提供新的混合核算指标。1.混合核算模式的主要特点混合核算模式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采用随机核算制,其一般是按照新提供的混合核算指标进行会计核算;

(2)不需要对编码级别进行分类就能实现现有科目编码的重组,从而形成新的混合科目,并对其开展混合核算,其一般需要在现场指定;

(3)一般不需要采用汇总的核算方法,仅选择逐笔序时的核算方法即可。

2.混合核算模式的主要内容混合核算模式中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是由混合科目的口径来决定的。实际上,混合核算属于分组核算和零级核算的结合,使用起来比较灵活。混合核算模式可以对所有会计科目进行重组,不论是一级科目、二级科目或三级、四级科目,在形成新的混合科目之后,按照重新组合的混合科目进行核算,这种混乱的科目组合可以满足企业特定情况下对会计工作的要求,如对企业会计信息进行抽查和试算平衡时,为保证审查工作的公平公正,将企业会计科目全部打乱,再审查企业会计工作是否合规;有时候在试算平衡时,如果花费了很长时间却不能找到哪里出现了错误,那么就可以采用混合模式,打破思维定式,寻找试算不平衡的原因。

(五)延伸的辅助核算模式

为了满足企业会计核算需要,可以对已有的底层明细科目进行适当延伸,从而形成若干会计科目,然后根据这些科目进行会计核算就是所谓的辅助核算模式。

1.辅助核算模式的主要特点通常情况下,辅助核算模式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选择随机核算制,其能为企业会计核算提供比较细致的核算指标;

(2)在现有底层明细基础上进行适当延伸,从而构建全新的辅助科目,并根据其标准进行辅助核算,一般需要在现场指定;

(3)辅助核算模式不仅需要汇总的核算方法,同时也采用了逐笔序时的核算方法。

2.辅助核算模式的主要内容辅助核算模式所包含的内容是由编码内外的划分来决定的。辅助核算模式对于那些具有纷繁复杂经济业务的企业和公司具有重要作用。在企业或公司的经济业务特别复杂时,为了方便会计分录工作,会计审核需要给一些经济业务进行辅助编码,这些辅助编码在企业的会计信息中占有一席之地,有效简化了会计人员的工作。

五、结论

会计核算的主要手段范文3

关键词:建筑施工;会计核算;问题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288-02

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有效的会计核算工作不仅可以有效提升

企业经营的效率,而且还能为企业良性循环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快速发展,也为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此,建筑施工企业只有不断完善和规范其会计核算工作,以便有效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经营水平,实现企业跨越式的发展。所谓会计核算也即是企业借助相关的手段对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诸多事件进行的归纳和总结。对已发生的事件进行相应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未来做出相应预测,从而有效的为经营管理者提供可利用、有价值的信息。

一、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分析

由于我国的施工企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相对较短,缺乏比较成熟的管理经验和管理人才,加之其面临的特殊的竞争时期和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目前,施工企业存在的需要采用管理会计方法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

1.1 会计核算方法不科学,手段落后。

目前,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中,会计核算方法不科学,手段落后现象普遍存在,主要是受会计核算人员专业素质的限制,致使项目成本支出与现场施工进度不同步,收入确认、成本核算不准确,建造合同中的“完工比例”、“预计合同总成本”、“预计合同总收入”等数据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不及时和滞后性已成为核算中的严重弊端。另外,由于建筑施工项目人员繁杂,部门众多,涉及内容广泛,如果不能将各个项目的资源利用及资金回报率及时反映出来,有效进行核算,得出的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也难以保障,也就无法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影响管理者对经济情况的判断和决策,并且非常有可能进一步影响到企业的社会形象。

1.2 内容设计不全面,账务处理程序欠规范

从目前会计制度设计实务看,企业较注重财务收支审批制度、

现金和银行存款收支管理制度的制定,忽视会计核算和监督方面制度的制定。加强财务规范化管理,健全财务会计制度。企业要统一认识、统一手续、统一培训、统一专柜等,规范会计操作程序、规范支出管理、规范交接手续、规范财务资料,健全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等各项制度。规范账务处理程序,加强会计资料管理。要求各部门确定财务管理责任人,强化财务管理责任。所有财务都要按照工作流程处理,管理好财务档案。

1.3 会计信息滞后,会计核算不及时。

在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滞后,会计核算不及时已成为企业棘手的问题。当前,建筑施工项目多数都在外地,数据收集相对滞后,并且建筑施工企业垫支款、应收款高居不下,竞争日益激烈,如果再不增加资本积累,加强内部管理,很有可能被市场淘汰。虽然核算可以做到深入细致、全面和客观,但是及时性做不到位的话,同样不能体现出它的真正价值。客观事物一直在变化,如不及时进行核算,无法保障其正确性和客观性,核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管理者做出错误决策,影响管理者对情况的正确及时的判断,从而造成不可预估的后果。

1.4 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程序缺乏规范性

由于企业的会计核算结果是国家进行监督和税收的主要证据,有的企业就采取了虚假报账的方式,置国家的利益不顾,逃税漏税。这种情况实际上说明了企业目前的核算程序不够规范,相关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给违规企业提供了可乘之机。企业缺乏统一的核算标准以及核算规范,可以说是这类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二、加强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对策和建议

2.1 建立健全会计核算体系

一套完整、可行的会计核算体系是建筑施工企业提高会计工作绩效的前提。应以《会计法》为准绳,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借助财务ERP系统,建立企业会计核算中心财务核算系统,并制订相应的核算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完善管理程序。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应建立在会计主体明确、责任定位清晰的基础之上,转变工作职能,由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变;会计人员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和执业技能。按照财务事前预测、会计过程监控、数据决策分析三阶段设置相应的工作岗位,外派到工程项目或分公司的会计人员要履行会计监控职能。利用电算化、网络化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远程报账、查账等功能系统,实现财务数据资源在企业总部、分公司、工程项目之间共享。

2.2 提高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素质。

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到建筑施工企业的核算质量,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素质。一方面可以到施工现场结合实考察去学习,或者通过各种培训,不断提高其会计人员的操作能力、更新其专业知识。培养一些不仅熟悉会计专业知识,而且掌握现代化技术的综合性人才,同时为了满足企业发展需要,需要不断加强企业财务人员的后续教育;另一方面要教育施工企业的会计人员爱岗敬业,真实记录和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规范会计核算,严格执行会计制度,坚决抵制违反财经纪律、弄虚作假的行为。

2.3 加强财务核算工作,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要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质量,必须做好基础的财务管理工作,规范会计核算,严肃财经纪律。建筑施工单位的会计人员要爱岗敬业,认真执行会计制度,遵守会计核算原则,详实可靠地记录和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及时向单位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资料,满足其财务管理的需要;对于审批手续不齐全的、超出预算范围的、违反规定等等的财务收支,应当予以退回,或要求补充、纠正;对于缺乏真实性、以虚假发票套取资金的,坚决予以制止,拒绝受理违纪业务,坚决抵制弄虚作假、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参考文献:

会计核算的主要手段范文4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我国医院财务管理也在快速的展开,这就必然导致医院的会计核算发生变化。本文主要对目前我国医院会计核算进行概述,说明在新形势下我国医院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和我国医院会计核算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几个简单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医院 会计核算 概念与意义 问题与措施

一、医院会计核算的概念与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继续,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尤其是在进入WTO后,我国经济面临着国际市场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医药卫生改革势在必行。医院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下占据优势地位,就必须加大改革的力度,加快改革的进程,合理的利用医疗资金,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增加医院的经济收益。医院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就体现了出来。

医院会计核算主要就是对医院日常的业务进行全面、准确、及时的核算,保证医院各部门正常工作,是医院经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整个医院的经营和发展,对医院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会计核算是医院财务管理的基础。医院会计核算实际上就是对医院发生的经济业务的真实的记录和反映,可以给医院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资料,通过会计信息,可以了解医院的财务状况,为医院资金的利用提供了依据。医院管理者通过财务核算工作,熟知医院的盈亏情况。

第二、会计核算是管理者对医院管理的依据。医院的管理有很多方面,除了对医院医疗技术等事务的管理,还包括医院财务方面的管理。会计核算是对财务管理的最佳方法,会计核算为医院管理者的管理提供信息,是医院财务管理的基本保障。

第三、会计核算是医院改革的主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现有的规模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医疗机构改革势在必行。国家出台一系列的政策规定医疗机构的药品价格必须下调,并逐步取消药品进销差价,以让利于民。对医疗机构的补贴也相应的减少,医疗机构的整体收入在随之减少。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导致对药品的要求不断提高,这无疑增加了医疗机构药品购进的成本。在这样的环境下,医疗机构唯有不断的对自身经营模式和经营体制的变革,才能满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发展的目标。经济效益的提高离不开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就需要精明的财务管理。为适应医院变革的需要,对医院会计核算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计核算成为医院改革的主要手段。

二、医院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医院的管理者已经逐步认识到医院会计核算的重要性,为了保正医院的经济效益,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医院加强了对会计核算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具体的实施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目前的会计核算不能与医院多样化的经营手段相符合。在新一轮的医药改革过程中,面临着不同情况,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只适合独立核算的公立医院,然而在新形势下,民营医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就导致了各医院的会计核算制度不一致,破坏了会计信息的统一性原则,影响了医院多样化经营。

第二、医院会计核算管理混乱。在我国大部分医院中都存在财务核算混乱的现象,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1)医院管理费用核算不合理。医院管理费用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成本,也关系到了医院的整体经营效益。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费用包括管理部门的费用,同时也包括其他辅部门的费用。然而目前管理费用的核算方法只是对医疗成本和药品成本的分摊,这样的核算方法不利于会计信息准确的反映单位财务状况。(2)对呆账、坏账的计提不科学。在目前我国医院坏账计提的依据是社会统计的。但是对于医院的不同,坏账标准是不同的,在发生坏账时容易导致坏账准备低于提取金额,就会出现大量的呆账、坏账,影响医院正常的运转。(3)医院的无形资产没有体现在会计核算中。医院的一流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服务构成了医院的无形资产,这些无形资产是在高难度医疗技术、高科技医疗项目的基础上产生的,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现有的会计核算制度下,很难保证这些无形资产的资本化,影响着医院的发展。

第三、医院的会计核算技术落后。经济在不断发展,科技在不断进步,医院的换算技术也应该更新换代,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具有准确、快捷、规范等特点的会计电算化成为了各医院追逐的对象。然而目前部分医院仍采用传统的手工记账方法,工作效率低下,影响医院的工作效率与核算的准确性,在竞争中难免吃亏。

第四、现行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无法满足使用需要。根据国家《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医院统一要接受卫生主管部门的监管,按要求报送有关财务信息资料。但是在实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后,会计科目和财务报表的内容与格式,与《医院会计制度》相比有较大的变化。医院对外公布的财务信息,尚不能满足社会对其的会计信息使用需要。

第五、医院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影响会计核算质量。医院会计人员是会计核算的主体。目前我国医院的会计人员大部分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对会计核算只在于理论上的理解,缺少实际工作的经验,在工作中常常出现错误,严重影响医院会计核算的实施,甚至影响医院的决策,造成巨大损失。

三、完善医院会计核算的具体措施

第一、医院有差别的制定会计核算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的制定要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盲目的采用别的医院的先进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的制定必须与医院的经营模式相符合。也就是说,不同经营模式的医院在制定会计核算制度时,会计核算制度要保持相关性和可比性。

第二、以科学的眼光看待会计核算。要以科学的眼光来对待医院的会计核算,对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进行调整和修改,使之更科学、更合理,在对成本、费用等进行核算时,要科学的对待,保证核算的准确性。

第三、利用先进会计核算技术。会计电算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医院管理上,要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提高会计电算化在管理中的地位。医院的管理者要加强会计电算化的规范性,保证每个岗位、每个部门的会计人员正确运用会计电算化。

第四、统一操作,简化成本。在新一轮医改的影响下,《医院会计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各医院财务管理的要求,因此要适时的对其进行修改。在修改会计制度时,使《医院会计制度》与《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相统一,一起考虑,简化操作成本。

第五、加强会计人员素质培训。会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会计工作的质量。根据新《会计法》的有关规定,会计人员必须持“会计证”上岗,对医院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要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权责分明,对于重要的关键岗位要实行定期轮制度,还要定期的对医院会计人员进行专业业务与职业道德培训。会计人员是医院财务管理的主体,在工作中认真履行内部监督职责,保证医院工作有序进行;处理好财务与业务之间的关系,保证账目真实有效;掌握财经法规制度,确保医院各种经济活动在法律范围内进行。

四、结束语

就目前的医疗卫生事业而言,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带动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医院会计核算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影响医院的进一步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医院就必须顺应时代的变革对医院的会计核算进行改革,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管理,从而在提高医院对资金的使用效率前提下,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庆泉,秦同美.在医院会计核算中的几点思考.China's Foreign Trade.2010(Z2).

[2]李金虎.浅谈医院会计核算工作.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09).

[3]吴华.论医院会计核算问题及完善方式.现代商贸工业.2010(24).

[4]徐.医院会计核算制度的完善措施与方法改进.商业经济.2010(13).

会计核算的主要手段范文5

关键词:高校财务;财务预算;会计核算;衔接策略

高校财务管理是以货币模式对未来财务收支计划所展开的控制,为高校各个部门得以正常运转以及发展的物质基础。作为高校财务管理的根本的会计核算,重点责任是呈现高校经济活动的收支状况,同时将所有经济活动进行记录,为高校各个部门正常运转及发展的载体。两者彼此统一,是经会计核算体现高校财务预算的执行结果,财务预算的目的即为会计核算。

一、强化高校“财务预算”对“会计核算”重要性

有预则立,无预则废,充分体现了财务预算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于高校财务管理过程中亦如此。首先拥有良好合理的“资金预算计划”,方可令会计核算工作做有序有效地进行。高校财务缺失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根本就无法与管理挂上钩,高校在财务管理上亦将发生混乱,会极大地降低资金使用效能,对高校的长远的发展及生存造成影响。高校确切的落实预算管理,高校各部门的主动性将被充分调动,对会计核算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高校的财务状况能够“真实、全面及完整”地反映。

在资金的使用上,高校领导班子具有话语权及分配权,若缺失预算,便会因为缺乏限制而发生高校领导在资金使用上随意性大的问题。随着经济发展,高校特别不断扩大招生的形势下,导致高校的“仪器设备、学生宿舍、教学、后勤、科研、扩大教师招聘名额”等等,这此皆需大量资金的投入,这些资金便需要以各种渠道展开筹集,且这些来源各异的资金在“使用额度”存有差异,缺失财务预算,若高校领导于资金的开支上缺失足够的“远见”以及“成本意识”,加之“科学规划”的缺失,将有大量资金被浪费掉,还有的高校领导“受利益驱使”、“法制观念淡薄”等问题影响,发生经济腐败的问题。若有了财务的预算计划,便能够极大地预防“领导班子”在资金的使用上以拍脑袋的方式使用。开展财务预算,高校财务工作者于“财务工作”中可以做到控制资金、专款专用更好执行会计核算,让“资金的使用”做到合理化、有效化、科学化,做到严格遵循“国家与财经法律法规”政策执行。

二、高校会计核算不适应“财务预算”的表现及原因剖析

(一)会计核算“部分或全部”脱离财务预算管理

高校的会计核算随意性极大,无视财务预算严重偏离其的要求。造成此状况的主要原因为:其一,会计核算因受财务预算准确性的缺乏影响而无法依其履行。在“预算管理”的问题上,高校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施行其出发点是为得到上级机构拨款,仅仅将预算看作为政治任务,一些高校对经费管理以及财务收支上盲目性很大,未依学校科学发展进行规划安排,导致拟定财务预算时粗枝大叶的应付了事,如此所做预算可想而知,实用性非常差,预算编制缺失,会计核算管理工作过程中无法施用;其二,是财务管理体制缺失,高校对预算缺乏重视,刚性管理缺乏。展开会计核算工作时,高校仅仅在形势上走过场,存有乱开支项目状况,对支出标准亦随意进行扩增,财务预算人为忽视,致使预算搁置不用;其三,关键是会计核算管理体系过于滞后,不能和财务预算科目展开对接。当下的会计核算体制,是遵循1998年颁发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依当时“教育预算单位”与“财政预算体制”的实际及管理需要所拟定而成,随着经济飞速发展,高校日趋多样化的经营管理,“财务预算”管理亦展开极大的变革,施行多次调整,由原来的大统大支收支两条线部门预算,预算调整日趋细化,可是,“会计核算管理”却未能及时进行调整,无法适应持续变更及调整的财务预算管理,无法形成对应控制链。

(二)“会计核算”口径和“财务预算”不一致

会计核算科目无法对应预算项目。会计科目在分类上和预算管理科目存有显著差异,会计科目并未细化至具体的预算管理项目,预算编制以及执行并未与会计信息资料相对应,由于完整性的缺失,无法达到预算管理需求,故此,给预算的结果分析以及监督及执行造成极大阻碍。预算编制已然要求将其细化到具体项目。比如,某高校购买某件教学用品需资金多少,这在会计核算科目上却无法详尽呈现,只有给出某高校此科目,是何教学用品则不能给出。重要原因为预算管理的转变大,而会计核算体系未能一同转变,当然存有一定的客观及主观因素,预算管理为主要客观因素,其变化是依政府机构的管理要求,而会计核算体系亦是依财政机构管理要求而设置,两者未统一;主要的主观因素是部分高校的核算系统无办法及时跟进,或者会计核算的开发软件不能跟上步伐,致使核算系统无法与预算相链接。

(三)“会计核算年度”和预算批准后“执行时间”不统一

会计核算年度和预算批准后执行时间不统一。会计核算实行年度上,高校的预算指标下达时是在核算年度的6、7月份,此时几乎二分之一的经济业务已然过去,一些工作丧失了最好的时机,其预算未展开事前与事中的控制,还有的由于预算未下达,一些经济活动便展开不了,导致一些经济业务不能实施,制约了高校发展。此最主要的原因,是政府审批部门对预算没有足够重视,未对执行单位的具体应用状况进行充分的考虑,仅是由政府的管理需要角度出发。

三、做好高校财务与责任预算体系的衔接对策

(一)拟定、健全相关体制

预算管理的审批机构,对财务预算要有长远的目光,规避短时效问题,导致会计核算体制变革永远无法跟上预算管理需求,白白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及成本,无法和预算体制相衔接;需拟定有关的法律法规,严格落实“奖、罚”措施,充分发挥预算的强制性手段,加强预算由编制及执行等层面的管理。会计核算体制:务必紧跟财务预算体制的转化,创设和其相顺应的会计核算体制及手段,拟定新的“会计体制”,务必于进行“收付实现制”时,依内部核算及预算采用相应的“权责发生制”弥补其不足,核算管理上能够体现出预算的完成状况。

(二)创设“财务预算”与“会计核算”的科学相衔接体系

务必对财务预算对会计核算造成的影响及制约有足够的了解与认识。本着财务预算为主导,会计核算工作依预算为原则的前提,规避未展开预算的开支。同时亦需了解到会计核算是能够反过来影响预算的。良好预算的编制,需凭借有力执行来落实,各项业务活动有无遵循预算执行,是否在超出预算发生,会计核算发挥重要效用。而创设可以完全和财务预算相衔接的会计核算体系,可有下列两种手段:

1.隐藏法。会计核算体系内财务预算以指标控制方式得以体现。比如,会计核算体系与财务预算体系双方选择统一金额、单位及项目名称手段,也就是于财务预算得以获取批准以后,依财务预算的所属单位、预算的项目名称于会计核算体系内设置相对应明细科目,且把批准金额作为指标,经软件设置输进核算体系对应的科目后台,展开隐藏控制。会计核算工作中,若有实际所支出的资金>预算资金之时,此项开支禁止通过。

2.渗入法。于会计核算工作中财务预算得以直接体现。比如,高校于收付实现制核算实行为基础,依内部核算与管理需求,采取部分“权责发生制”核算手段,且对其设立一些会计科目,转被动为主动,将收入支出的“预算及核算”过程完全体现。即依已然批准的预算项目以及金额制做凭证,于会计核算时展开呈现,于实际支出时再展开调整。比如,于学费收入上,设立应收学费项目给出预算内高校所有应收的学费明细,对实际所收入的学费以及各种原因导致未收的学费展开“账务调整”,如此在应付账款的科目下贷方代表预算额度,借方代表已然完成的支付预算额度,余额代表未付预算额度。如此将财务预”融入进会计核算管理内,进而让会计核算体系即能和财务预算体系相衔接,于核算体系内即可施行预算管理,令高校的会计核算履行预算控制,防堵财务管理风险,杜绝可能发生的损失,真正发挥预算效用。

参考文献:

会计核算的主要手段范文6

(一)风险因素

1.外部压力。很多会计核算部门,迫于上级压力以及应付考核,往往会采用一些不正常方式进行有针对性处理。例如,人为地对相关收支进行调整、故意进行虚假报告、对财务差错进行一定程度的掩盖等。有一部分人为了得到领导的赞赏或者突出自己的业绩,也会对收入与支出进行人为的改动,而这种行为导致会计核算不能对真实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反映,危害极大。

2.个人私欲。很多人为了自身利益,想对企业公共财产进行非法占据。这种人既可能是会计核算部门的内部人员,也可能是外部的第三者,他们所采用的手段主要有三种:对收入款项进行贪污、货币资金的盗取以及对货币资金的挪用。这三种手段又有多方面的表现,具体表现为对相关的会计凭证、回单进行非法的伪造,并使用账务核对较少或者账户核对相对宽松的账户将企业的资金向外转出,进而对企业或机关造成伤害。通过这些手段,对企业的资产进行非法的占有。

3.内控失效。目前状况下,主要存在着两种针对会计核算的监督思路,主要包括手工监督以及针对计算机系统的监督。但是在针对计算机的监督思路中,因为大型的核算系统构建复杂,在进行更新以及升级的思路构架中往往会产生各种不可预知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跟系统进行搭配的制度体系没有进行针对性完善升级,在这种过渡的阶段当中很容易出现各种错误。这样一来,就给一些心思不正的人带来的便利,为他们提供了各种、中饱私囊的条件。

4.操作失误。会计核算本身作业量极大,同时操作难度很高,会计在进行工作的实践过程当中难免出现各种漏洞,比如:原始数据填写错误、各种会计材料出现疏忽。而这些操作方面的失误就会最终导致账务记载与登记上的错误,进而使得相关的会计信息无法对真实情况进行有效的反映。

(二)风险载体

会计核算风险除了包含风险诱因以外,还同时包含了风险载体,而就风险载体而言,它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1.纸张凭证和纸张报告。在会计核算当中,这种非电子类的凭证报告就是最原始的信息承载物。它能够对会计信息进行最为直观的反映,同时,纸张类的凭证就是最为基础的信息承担者,在最一般的情况下,会计风险最终都会在凭证或者报告中予以反映。对于纸质凭证与报告这一信息承载体来说,其最关键的风险存在于以下这几个方面:没有效力的凭证、伪造凭证以及进行私自改变过的凭证。这样一来,在进行结算的时候就容易出现纠纷、欺诈以及对资产的侵吞,使得会计信息的的真实性无法得到最基本的保证,最终给企业以及社会带来十分巨大的经济损失。

2.核算系统。这一载体主要是针对计算机系统监督控制方式而言的,对于核算系统来说,这种电子载体承担着业务核算信息的负载功能,同时这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这对核算的系统进行高效使用前提下可以使得整个会计核算的工作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会给当前的会计核算带来更多的问题和漏洞。以银行为例,目前状况下,在银行的会计核算工作当中都采用了全国性的大型核算系统,而这一核算系统当中又存在了多个分支机构,这些分支机构都是整个财务处理系统通过原始参数设定,对参数数据流动进行某种程度上的高效控制。但是在进行会计核算的时候,参数设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参数有时候很有可能是错误的或者不合时宜的。这样就会直接导致核算数据出现纰漏,并给财务人员挪用公款开辟了“绿色通道”,产生了风险。

二、投资平台会计核算的监督方式与选择

(一)手工监督与计算机监督

对于当前的手工监督来说,这是一种极其传统的监督方式,这是一种通过人力进行各种高效操作的方式,以便达到对会计核算进行有效的监督功能。具体工作有:对业务凭证进行有效审查、勾对流水清单以及核对帐表等。对于计算机方式的监督来说,就是运用电子化的信息手段以及各种网络技术进行高效操作来辅助完成会计核算的监督和实践,在进行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是由录入比对、自动比对、零时差控制以及对原始数据信息调阅等方式进行的。在预先设置规则的前提之下对违规数据操作或人工操作失误进行处理。进行一定程度的批量校验与排查。

(二)基于风险导向的手工与计算机结合监督

合理选用不同的监督方式对于会计核算业务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进行监督的方式选择时候,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风险载体的处理,因为会计风险很大程度上就是出现在载体上。对于真实性凭证的处理风险时,手工监督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对于系列操作和大数据操作当中,计算机监督则更凸显其高效的地位。然而,无论是手工监督方式还是计算机监督方式,两者都存在着自己的优缺点,因此,在对会计核算进行监督时,应当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并在此基础之上将手工监督与计算机监督结合起来,形成基于风险导向的手工与计算机结合监督方式。

三、投资平台会计核算监督优化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