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师行为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师行为论文范文1
关键词: 课堂提问行为 对外汉语教学 问题类型 提问策略 提问对象
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大部分是通过问答的形式实现的,课堂提问行为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深化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重要手段。教师精心设计的每一个课堂提问都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可理解输入,为学生制造用汉语进行交际的机会,从而促进学生汉语输出。教师的提问行为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不正确的提问行为不仅无法发挥其效果,而且达不到教学目的。本文就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探讨教师课堂提问行为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一、教师课堂提问的问题类型
教师课堂提问的分类在大体上是一致的:最早学者们将问题分为封闭性问题和放性问题,Chaudom(1988)和Ostein(1995)则将教师的课堂提问分为聚合性问题(convergent questions)和发散性问题。在二语习得研究界考察教师提问时,较普遍的分类标准是展示型问题和参考型问题。“展示型问题”指的是答案一般在课文中已经确定,提问者要求学生将既定答案说出来的问题,提问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强化学生对所学词语、句型的记忆和应用。“参考型问题”是指答案不固定,学生回答时可以自由发挥的问题,提问目的是通过信息差引导学生说出更多课文以外的内容,提高学生应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在对外汉语课堂上,有效的教师提问行为应当是展示型问题和参考型问题相结合使用。初级阶段的教学主要是词汇和语法的讲解,教师通过使用大量的展示性问题,可以有效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另外,初级阶段学生掌握的词汇和语法有限,回答参考型问题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初级汉语教学教师提问主要以展示型问题为主,以增加学生开口说话的机会。
例如:教师提问有关课文内容的展示型问题:“这个‘我’以前包过饺子吗?”学生可以很容易回答,但是当问道:“以前在美国的时候,你包过包子或饺子吗?”“以前,你在中国还吃过哪些中餐?”学生就反应不过来。
在学生掌握词汇和语法点、能够较好地回答展示型问题之后,应适当提出参考型问题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交际能力。随着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和语言点的增加、交际能力的提高,到了中高级阶段,教师就要适当降低展示型问题的比例,增加参考型问题的数量,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表达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熟悉教材和教学等级大纲,使提出的问题适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参考型问题中应避免生词和新语言点的出现,否则会造成学生回答问题时的难度和压力,最终导致学生不理解问题,或虽然理解问题但无法做出正确的回答。
二、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的策略
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的策略主要有追问、转移、重述、改述、提示等。“追问”是指在学生回答不完整时,引导学生进行完整的表述,或者学生回答正确,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继续提问,引导学生做出更复杂的表达。“转移”是指当学生无法回答或回答错误时,教师转向其他学生提问,或者就同一个问题向多个同学提问。“重述”是指当学生没有听清楚或没有听明白教师的问题时,教师重复所提的问题。“改述”是指当教师所提问题过难或过长,学生无法回答时,教师改用学生熟悉的词语或缩短问题的长度来帮助学生回答问题。“提示”是指学生回答问题遇到困难或者回答不正确时,教师给学生一定的提示,引导学生完成回答。
在汉语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灵活应用课堂提问策略。如果学生无法回答出问题,教师要猜测学生遇到困难的原因,如果是没有听清楚,教师可以重述问题;如果学生是由于忘记了表达中需要的词汇或语言点,教师也可作适当的提示;如果是因为问题中有学生不理解的词汇或语言点,教师就要及时改述问题。如果教师在提示后,学生无法作答,教师可及时采取转移策略,避免在一个学生身上拖延太长时间耽误教学进程,但是在提问一两个学生后,应再回来提问该学生,减少学生的压力和紧张感。例如:
T:你喜欢自己去旅行还是跟旅行团一起旅行?
S1:旅行团。
T:哦,为什么呢?
S1:这样比较便宜,你不用找宾馆,很方便。
T:很好,S2,你呢?
……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成功运用追问的提问策略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在讲解较复杂的语言点时,可先提问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回答,然后继续追问,增加难度,引出所学的语言点,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学生遇到复杂的句子常常会采取回避策略,通过追问的策略可以引导学生说出“比较”、“不用”等词汇。
另外,我们在教学和听课时观察发现,大多数教师在指定学生回答问题时,通常是先点名然后说问题,这样就造成其他不用回答问题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先提出问题给学生两秒左右的思考时间,然后指定学生回答问题会有更好的效果。
三、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的对象
教师在课堂提问中不仅要注意所提问题的难易度,而且要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只有当教师提问的内容和难度与回答问题的学生汉语水平相符合时,学生才能顺利回答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了解每一个学生学习汉语的现有水平、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的学习风格和特点。在提问中,尽量让水平较高的学生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让水平低的学生回答难度较小的问题,这样既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公平的机会回答问题,又可以避免水平高的学生觉得问题简单而注意力不集中,而水平低的学生回答不出问题产生畏难情绪和不必要的压力。
课堂提问的对象与课堂问题的分配有关,提问分配是指教师如何均等合理地向每个学生提供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全体同学共同思考的提问技巧。教师课堂提问时,应当给所有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以提高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问题分配方式通常有:集体回答、自愿回答、点名回答等。教师可以提问一些简单、答案固定的展示型问题让全班集体回答,在学生人数较多的课堂,无法让每个学生回答问题时可较多采取这种形式。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增加趣味性的笑点问题活跃课堂。教师在采取自愿回答问题的同时,也要适量应用点名回答的方式控制课堂,使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避免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学生得不到回答问题的机会而降低课堂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例如:
T:你们喜欢吃中餐吗?
S:我们喜欢吃中餐。(集体回答)
T:谁不常吃中餐?
S1:我不常吃中餐。(自愿回答)
T:为什么?
S1:我觉得中餐太油腻了。
T:嗯,很好,谢谢。你觉得中餐好吃吗?S2(点名回答)
S2:我觉得中餐很好吃。
T:同学们,你们知道S3最喜欢的中餐是什么吗?
S:她最喜欢的中餐是面条。(集体回答,笑点问题)
在此案例中,教师把集体回答、自愿回答、点名回答的提问方式结合在一起,使全班学生注意力集中,又不至于感到紧张。由于学生之间都知道学生S3很喜欢吃面条,上课回答问题也常提到面条,因此教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S3最喜欢的中餐是什么吗?”学生很容易回答,能引发笑点活跃课堂氛围。
四、结语
教师课堂提问的问题类型、提问的策略、提问的对象等都会影响提问行为的有效性,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选择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同时注意提问的方式,针对问题的难易度选择对应水平的学生进行回答。每种提问的方法都有其优势和缺陷,教师应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综合考虑提问的类型、提问策略和提问的对象,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提高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的有效性,通过教师问题的提出和学生问题的回答,推动课堂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叶俐芬.初级阶段国际汉语教师课堂提问行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11(4).
[2]马欣华.课堂提问[J].世界汉语教学,1988(1).
教师行为论文范文2
1.从“教”向“学”转变。
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的教学重点是“教”,这样难以提供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逐渐下降,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将教学重点从“教”向“学”转变,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尽可能的自主解决英语问题,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有效的学习英语,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重点,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2.从重视教学结果向重视学习过程转变。
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了教学结果上,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核心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而且在英语教学中将英语理论知识的传授作为重点,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英语的学习中主要是死记硬背,学生的学习能力难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难以得到锻炼,因此,英语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教学重点,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的引导,重视学生解决英语问题的过程,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与进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发挥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3.重视良好的沟通。
英语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学行为的有效性,特别是在中学,这个时期,如果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将难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因此,英语教师需要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方式,尽可能的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心里需求,这样在教学设计中才能更好的将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心里需求结合起来,学生的心里需求得到了满足,就会自然而然的喜欢上英语课,这样英语教师也可以很好的解决教与学之间的矛盾,而且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还有利于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4.重视实践。
语言学科其实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自然其实践性也很强,因此,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只有让学生经常使用英语,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面对目前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普遍较弱的形势下,英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课堂管理的作用,加强实践教学,例如,英语教师可以采用模拟情境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模拟的情境为学生创造说英语的机会,还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使学生多说英语,另外还可以通过学唱英语歌等来锻炼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从而发挥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二、结语
教师行为论文范文3
关键词:创造性语文教学;培养;质疑;情景创设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367-01
创造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人的创造力核心就是创造性思维。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指具有推陈出新的思维,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与以往不同的、独树一帜的思想方法措施。对于教师来讲,要从本质上解决这种状况,就要在教学中打破思维定势,把思维的触角伸向教学中各个方面。教师在做这方面工作时,也要督促学生积极配合,共同完成教学计划,达到这一目的。
一、鼓励质疑,以培育思维的灵活性
我国宋朝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益,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上进。”这话很有道理。读书无疑,是不善于思考的表现。常有疑点问题才能常有思考,有疑好问才能常有创新。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要引导他们逐步将问题提到点子上,提高质疑问难的质量;要在学生敢于思考乐于思考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引导的方法,一是鼓励问题提得好的学生,说说好在哪里,是怎样想到这个问题的,。二是指导学生围绕重点,围绕中心来思考问题,发现问题。遇事好问,勇于探索,是创造性思维的表现,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对事物进行探究的习惯,永不满足质疑,这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的创造欲望。好奇心促进学生深入细致地观察、思考和探索,善于提出研究性问题,从中获得了必要的知识技能。
二、运用比较,启发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以假设能解决一个问题有好几种好的方法为基础的,从不同的方向寻求真理的过程,这就要求必须涉及推测、想象、创造等方向。科学史上的许多发明创造常常是从求异开始的。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哥白尼确立日心说都是求异思维结出的硕果。在教学中应注意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让学生养成求异的习惯,就能打破思维定势的束缚,不断拓展新的思维空间,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形成。
三、情景创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人类思维中无与伦比的想象力是科学不断进入未知领域的原动力。早在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就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爱因斯坦也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离开积极的丰富的想象,既难以理解教材内容,又难以发展语文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想象是关键论文格式。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着重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四、创造性思维,训练学生的左右脑协同活动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右脑主要处理语言信息,是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中枢。右脑主要主管形象记忆、图形识别和运动、音乐舞蹈等活动。从创造性思维产生的过程来看,在创造性的“火花”产生期间,主要是右脑在发挥作用。但要将创造性的“火花”加以分析和整理,就必须依赖于左脑的抽象思维。可见,创造性思维是左右脑协同活动的结果。而以前的语文教学以课堂上的注入、分析,到课后的“题海式”的作业,使学生更多的偏重于左脑的使用训练,往往忽略了右脑功能的开发。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水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设法激发学生思维兴趣,使他们产生思维动力的良好的情感环境。教师在教学中,情感的投入、方法的选择、教具的准备、内容的准备等,就是让学生保持新鲜的感觉和新异的刺激。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思维活动,鼓励学生敢于提出标新立异的观点。
五、在问题情境中培养,注重启发引导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思维活动,思维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离开了思维活动,任何能力都难以形成和发展。而思维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努力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传统的教学法中,“填鸭式”灌输的教学方法,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思维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抓住教材中的疑点、异点、插图、引文、注释等,灵活驾驭,扩充延伸,合理想象质疑,精心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对学生进行启发,巧妙地展开讨论,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的思维处于自由活跃的状态之中,使课堂教学氛围充满活力和激情,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在求异、求奇、求深中寻找灵感,点燃创造的火花。
创造性思维来自生活与现实的需要,它在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产生,并为现实生活和实践服务。教师应把课堂中的语文教学向课堂外延伸,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活动中实践,在自然中领悟,从而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延伸。
教师行为论文范文4
有教师上《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课,在讲到“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时,布置了一个探究题:“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布置完题目,教师紧接着说:“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4页,看‘课前提示’,谁来读一下呢?”于是有学生站起来念“课前提示”第二段:“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然后,教师说:“很好,完全正确。接下来,我们来做‘典题训练’……”听课的教师都懵了,这怎么能叫问题探究呢?该教师根本就没有结合探究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没有讲这三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似乎学生只要记住这三个结论就可以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着重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课堂教学形式的变革,其中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于是,几乎所有课堂上都出现了“探究学习”。可是,究竟什么叫探究学习?探究学习应该如何操作?教师设计这一教学环节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从中学会哪些基本技能?这三个问题是教师在设置“探究学习”环节之前应该重点关注的。显然,该教师只是贴了一个“探究”的标签,而真正进行的还是灌输式的教学。探究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方式,其特点是在教师启发诱导下(教师要设计可探究的主题),学生积极参与,经过探究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加工和再创造,并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问题(有时候还包括提出问题),最后主动发现概念、规律和结论。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它有利于创造精神的培养。在《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分析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内容,然后再得出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让学生真正领会历史学的“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二、假课堂指令
《维护和平的尝试》一课是《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明确规定的“学生课外阅读内容”,一般教师都是不上的。有一次公开课,有位教师选择了这一课来上,激发了听课者极大的好奇心,大家都想看看他会怎么上、会有哪些新意。该教师站上讲台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请同学们用10分钟看书,看看战后人们进行了哪些维护和平的尝试。”学生一看有这么多老师听课,都很认真地看书。可是不到4分钟,教师就说:“好了,现在谁来说说看?”说好10分钟的,结果4分钟不到就叫停了,这是严重的教学不诚信行为,是老教师发出的一个假指令!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教师布置学习任务时说的是“用10分钟看书”,所以,笔者发现有很多学生是慢慢看的,当教师说“好了,现在谁来说说看”的时候,很多学生其实是没有看完内容的。而在这4分钟内,教师一直“钉”在讲台上,既没有下来“巡视”学生的自学情况,也没有在中断学生看书的时候征询学生的意见,而是很“果断”地说“好了”,然后就叫学生站起来讲,结果是叫了三位学生,答案都不能让他满意。其实,在日常教学中,乱发指令弄得学生无所适从的教学行为并不少见:如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但既不分组,又不指导学生合作讨论,而是比较放任地由着学生自由聊天;又如经常布置学生“课后探讨题”,但事实上并没有任何后续跟进的行为;等等。对于这些失信的课堂指令,大多数教师是不以为然的,觉得并没有什么。在大力推进“诚信社会”建设的今天,诚信作为对公民的一种道德要求,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更应该精心设计问题,准确“发号施令”,须知,你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极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假历史结论
某教师在上《》“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这一教学内容时,出示了两段文字,一段是文言文:“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另一段是经过翻译的通俗易懂白话文:“上天啊!我要和你相爱,一辈子也不断绝。除非是山没有了山峰,长江、黄河都干枯了,冬天雷声隆隆,夏天下起了大雪,天与地合到一起,我才敢同你断绝!”然后设问:“古文和白话文哪个好?”学生有说古文好的,也有说白话文好的。可是,教师断然地说:“很明显,还是白话文好!”然后开始讲“文学革命”的相关内容。“古文和白话文哪个好?”听到教师提出这个问题,笔者就一直在咀嚼着,是不是真如该教师说的“还是白话文好”呢?后来翻了一下的《什么是文学》。说“:文学有三个要件:第一要明白清楚,第二要有力能动人,第三要美。”按照这一标准,教师出示的那段白话文是非常明白清楚的,但缺乏修辞和音律的要求,可以说是大白话一段,那就谈不上“有力能动人”,更不用说“美”了!相比之下,“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就相当地撼人心魄了!所以,在回答教师提问时,有相当多的学生说古文好,但教师并没有解释为什么“白话文好”,这样的教学可以说是相当荒谬的。
教师行为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民歌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部分,通过分析民歌在历史和现实视角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可以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民歌的文化价值,明晰民歌在人类的观念、行为、制度中的作用、地位和互动关系,为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
一个民族的演进和发展,很大程度要与其文化水平有关,也就是说如若不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经脉,则无法真正地认识和理解这一民族的过去与现在。因此,如果我们要深入了解民歌,就必须认真了解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尊重音乐的民族性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的密切关联,在思想上认识到只有民族产生了,作为这个民族的民歌才可能构成其独有的并与其它民族的民歌有所区别的民族性品格的基本观念。
1传统文化在民歌实践中的历史分析
民歌的形成和发展,往往不可避免地要与其它民族的民歌相互联系和交融,这种联系常常会带来相关民族民歌的变革和发展。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辽阔富饶的国土上,中华民族辛勤耕作,开拓疆土,在长期的生产生活斗争中,创造出绚丽灿烂的华夏文化,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音乐文化遗产。作为人民生活镜子的民歌,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只要有人民的劳动生活,就有民歌的身影的出现,并且民歌作为各民族滋生的民族最宝贵文化财富,一个民族的民歌所内涵的情感和精神,往往就是这个民族的灵魂和思想,是这个民族智慧的发源地。
任何真正伟大的文化艺术创造,无不植根于本民族丰厚的精神土壤,这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情感、意志、力量、幻想和追求。民歌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的心声,是中国通用的音乐语言,在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民歌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固然听不懂所有的方言,但却可以通过歌声来反映出不同的心声与表达出不同的文化符号。中华民族的民歌有着浓烈的乡土气息,珍藏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人们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诸如婴儿诞生、成人婚礼、节日喜庆乃至战争或死亡,都是人们歌唱的主题。从他们的歌声中,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风光、斑谰多彩的劳动生活和悠久的文化传统。他们用歌声来歌唱赖以生存的江河、高山、田野和平原;他们用歌声来鼓舞劳动热情,表达节日的欢乐;他们也用歌声来歌唱生活和爱情。数千年来,就是这样一些普通人祖祖辈辈地创造,才孕育了精美的中华文化。
长时间以来,中国民族特有的民歌一直未得到重视,只被认为是简单的音符律动,在人们的生活中一辈一辈的流传,听听而已,无足轻重。现在把“民歌”作为一个完整的词语来对待,说明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的民歌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文化食粮。比起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的大文化来说,“民歌”只是一种小文化,但事实表明,小文化往往能表现大智慧,作为人们生活的直接反映和表现者,民歌的内容不仅表现出了不同地区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还包括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俗等多种文化观点。可以说在音乐“小文化”中体现出的是中华民族的“大文化”——种“母语”文化价值的具体体现。我们可以从不同时期的民歌中看到人民在生活、劳动、爱情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不同情感。例如,从民歌的代表《诗经》的《风》中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是庶民百姓的直接创造,却真实的反映出当时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对统治阶级的诅咒和讽刺,真挚的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具有较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印记。
2传统文化在民歌实践中的现实发展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它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广阔的包容性,善于学习和吸收外来文化,将外来文化融合于自身的文化之中。在文明的交往、交流中,彰显出个性与差异,这才体现出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应当承认:在中外文化、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渗透、融合的历史发展中,必然在哲学、观念、文化和审美趣味上产生差异或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冲突,这是情理之中的。因为文化的认同只有在相互发生作用时才能发生。唐乐的高度兴盛,中国新音乐的飞速发展都是文化交流、渗透的结果,没有兼收并蓄,没有引入与借鉴,就没有矛盾的冲突与转化,也就没有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这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及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民歌已走向国门并向纵深发展。而且我国民歌正在全身心地吸收、借鉴世界音乐的营养,更新音乐观念、提高创作技术,发展和壮大理论体系。关注中国音乐文化的外部环境已经形成,一批国外专家、学者对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音乐产生了极大兴趣。可以这样讲:西洋音乐的传人为中国2O、2l世纪民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树立了一块新的里程碑,没有西洋音乐的传入中国民歌事业没有今天的兴旺发展,国人也难以重新认识自我文化,这一切都是在对比与交流,冲突与融合中转变和觉醒的。
目前,随着世界多元文化的音乐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多种文化的音乐交流也日益频繁起来,通过感受一种音乐来了解不同的文化;同时,通过认知一种文化,我们才有可能真正的去聆听和体验这种音乐,不同的音乐体现出不同的民族个性,而音乐则是人类沟通的桥梁,世界的语言,具有全人类最共同的基础。因此民歌还是我们感受不同文化的方便之路,我们这辈子可能无法达到对所有不同语言的理解,我们却可以共同欣赏多种不同文化的音乐。例如在在连波先生所著的《国乐飘香》一书中讲到过这样一则故事:作者在美国马里兰州讲学,遇见一位92岁高龄的美国老太太,她40多年前在中国上海住了很久,能唱不少中国民歌,我们合唱了一首中国颇为流传的民歌《孟姜女》,激起了彼此的共鸣,博得了全场的喝彩,把远隔重洋的中美友谊紧紧地联结在一起。
因此,吸收与借鉴、保存与发展应同步而行,只有在保存自己的基础上才能求发展,才能显示出本土文化的个性。从这个指导思想出发,对于中国的民歌发展,我们应将思考的视角放在一个多元、立交、共存、共荣的文化环境中,而不能窄化为相互排斥,妄自尊大。而且也只有推进民歌内容的多元化维新,才能为个性创造力与民族音乐文化可持续发展打开一个新的思路,建立一个新的文化理念,让人类共同分享这个世界上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从而构建出一个斑斓多姿、五彩缤纷的民歌世界。这是世界各种文化“大同”化的一个必然趋势,“大同”的文化不是无个性的文化的混合体,不同的民族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就必须强化和挖掘自己的文化特征,在认同和接受“世界文化”的基础上,“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正如国乐之父刘天华先生所说:“一国文化断然不是抄袭别人的皮毛就可以算数的。反过来说,也不是死守老法,固执己见就可以算数。必须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的精粹,一方面容纳外来的潮流,从中西的调和与合作之中打出一条出路来,然后才能说到进步两字。要从创造方面去求进步,表现我们这一代艺术”。
3传统文化在民歌实践中的未来展望
在未来的发展中,多元音乐文化交流是民歌事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这不仅仅是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之丰富营养的文化需要,也是认识自我的需要,音乐文化是在多种文化的交流中形成而发展的,在交流中往往会形成相互的吸收和融合。这种吸收和融合可以使不同的音乐文化各自保留本民族的特点和风格,在学习交流中寻找共同的音乐基础,从而强化本民族的音乐语言。歌唱家宋祖英是国人在悉尼歌剧院、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个人音乐会的第一人,她第一次和澳大利亚当地三百余位音乐家一起歌唱中国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通过这次音乐会,她把中国的民族声乐带到了异国他乡,带进了西方音乐的高雅殿堂,让主流社会人士和华人华侨欣赏到了原汁原味的中国音乐,同时也使澳洲观众亲耳听到了来自中国民族的音乐文化精粹。这次音乐会获得了圆满的成功,这是我们民族声乐的骄傲,也是中国歌唱家的骄傲,能够把中国民歌和优秀民族风格的声乐作品介绍给当地观众是音乐家的责任,这有利于中国民族声乐在国际音乐界的地位不断提升,对弘扬中国民族文化起着积极的作用。
教师行为论文范文6
关键词:行为财务;股利支付;行为分析
一、行为财务学的研究体系及核心理论
(一)认知偏差――对理性经济人的挑战
行为财务理论认为,损失厌恶和后悔厌恶是投资者普遍具有的心理现象。许多投资者为了避免后悔,行为常表现为非理性。当股价下跌时,在损失确定与走势不确定的情况下,厌恶后悔的心理发生作用,促使投资者拒绝立即兑现从而避免出现亏损;当股价上扬,为避免价格下跌带来的后悔,损失厌恶心理促使投资者过早抛售股票以规避风险。
(二)决策科学――对财务假设前提的挑战
行为财务理论认为,投资者存在“心理账户”,在“心理账户”中,既有收入也有成本。投资者对自己的三类收入有着不同的态度,如不愿意花掉未来收入,对与薪金收入却比较乐意提前花掉,即使二者都是课确定收到的。
(三)社会心理学―对人类共性与个性的挑战
认知的系统偏差、信息瀑布、羊群行为的存在促使投资个人盲目从众,失去理性。股市中,股民盲目跟庄促使庄家炒作、坑害小股民的现象成为可能。模仿他人行为有时是无意识的,但处在群体中的人们相互影响模仿,从众让人们感到自己行为的安全感,却失去行为的理性。
二、我国股利分配现状
(一)股利政策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
表1 2008-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情况表
据有关资料显示,1996―2000年间,连续四年分配红利的公司仅为上市公司总数的4.5%;在此期间,仅有7.44%的上市公司能够连续三年分配红利。在这仅有的7.44%的企业中,派现数额在各年度间的波动性也较大。在近三年(2008至2010)中未分配股利的公司比率呈上升趋势。诚然,这与全球金融危机密切相关,但综合来看,股利分配的波动性较大,缺乏连续性。
(二)股利分配行为规范性差
我国资本市场不够发达,法律正处于完善时期,对中小股东的保护还很不够,股民只好用脚投票。一股独大的中国企业制度下,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中小股东面对损害自己利益的事情通常束手无策。发不发股利、怎样发股利多有控股股东说了算。因此上市圈钱的现象屡禁不止,刚上市就发现金股利置中小股民利益与企业长远发展于不顾的情况也很常见。
三、行为财务理论对股利现状存在问题分析
(一)上市公司偏好现金股利的行为分析
(1)大股东的利他行为
很多公司上市之初都进行资产重组,大股东将优质资产单独拿出来包装上市,而大股东自己却承担了其他不良资产和其带来的损失,大股东这样的行为并不是人性善良,而是大股东想从上市公司未来收益中分红,以获取收益。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大股东发现要实现利己目标必须以实现部分利他目标为条件,从而产生利他动机。
(2)无效重复利用投资者的投资
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是国有股,国家委托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管理国家财产。但作为一个机构而非个人,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缺乏足够的动力监管国有股的管理层。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这些管理层拿着股民、国家的资金无效投资、特别是在绩效考核指标不够科学的情况下,这种现象更是严重。并且我国特有的政治制度,促使国有上市公司的管理层短期行为严重。短线投资股民当然更希望是发放现金股利,因为“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现金股利多多益善。
(二)上市公司偏好股票股利的行为分析
由于国有股股东和控股公司存在的多重委托关系,使得股东对公司的监管控制能力并没有很好的实现。发放股票股利既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又可以避免现金的流出企业。现金股利发放后,企业经营者为投资必须举债,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为规避风险会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督。股票股利却不存在这种情况,拥有较多可支配的资金,经营者可以依据自己意愿投资;发行股票股利可以稀释每股盈余,调整股东权益内部结构,谋取私利。
四、解决路径探析
(一)投资者避免从众心理,理性审慎投资
在科学分析各种信息资料的基础上,投资者形成自己的观点,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做出决策,尽量避免受到周围人群的心理和气氛的影响。投资者应该正确认识投资回报,克服投机投资、一夜暴富的心理。
(二)政府和监管部门应完善政策机制,鼓励机构投资者
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上散户所占比重较大,他们大都缺乏专业知识,在做投资选择时比较盲目,容易受到噪音交易者的影响,普遍具有从众心理和投机心态,这无疑为市场非理性发展铺平了道路,所以发展理性机构投资者对我国证券市场走向理性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管理者树立股东利益最大化目标,适度分配现金股利
股东拿出优质资产创立上市公司的目的是财富的增加,管理者在股利政策制定过程中也要遵循这一原则,上市公司管理者应该意识到促进市场理性发展的条件之一就是要给投资者以回报,这样才能避免炒作,股利长线持有。公司持续稳定的发放现金股利,说明公司有充足的现金流和较好的盈利能力,纠正投资者的投机心态,引导投资者从投机投资走向价值投资,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作者单位:辽河油田财务处;辽宁;盘锦;124008)
参考文献
[1] 姬海华,行为财务理论及其在公司投资中的应用研究.湖南大学.硕士论文.
[2] 付磊,陈杰.基于行为金融学的公司股利政策研究.财会之友.2005.
[3] 闵志强.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基于股利行为理论分析.华东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4] 许.基于行为财务理论基础上的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5] 朱媛.基于行为股利理论的股利政策研究.天津大学.硕士论文.
[6] 黄永波.行为财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 .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