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时代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慧教育时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慧教育时代

智慧教育时代范文1

关键词:智慧教育;服务体系;监管体系;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1-0017-03

一、引言

智慧教育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一场深刻革命。信息技术突破了学习围墙,扩展了学习手段与范围,使师生拥有了获取信息的平等地位,构建师生积极互动的教育新模式。本溪市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在国家教育信息化改革试点市探索及三通两平台建设时期进行了持续的数据中心现代化建设及改造,不断吸取各方面的科技成果,融合各种信息化理念,避免简单的设备堆砌,避免过度投资浪费,携手联通、电信、移动等各大国内厂商与集成商,共同探索打造适合本市实际的现代化教育信息中心数据支撑构架。

二、围绕两大职能体系,建设数据支撑构架

依照教育部的工作脉络,明确我市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的两大职能体系:教育服务体系、监管体系。

围绕两大服务体系进行信息化管理中心的设计,以现代化的、科学的、发展的眼光进行数据中心支撑结构的建设和改造。在设计初始就进行了整体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同时吸收、参考了国内知名安全厂商整体的安全建设框架,将信息化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加以整体的充分考虑,研究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及场地,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力争对建设信息化中心的建设进行全方位的、全生命周期的智慧教育框架下的综合设计。

1.服务体系构建,以三通两平台为基础

设计要求就是要构建开放、协同、高性能、互联、弹性可扩展的IT软件环境,通过统一的数据资源平台,将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与学服务平台、教育数据分析平台、数字化校园平台各类数据、服务进行融合、实现统一的集中管理与掌控。同时利用先进的存储及虚拟化环境进行数据支撑服务、安全支撑服务、业务支撑服务、教学指导、教育门户网站服务,开发及建立教育教学资源、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合作。服务体系的基础建设归结到改革试点市工作中的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及实施。首先完成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市建设工作,成为全省唯一实现“三通工程”100%全覆盖的城市,实现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新常态。

2.服务体系构建探索

(1)虚拟化的探索:在2010年我们率先采用了VMWARE的虚拟化方案,利用3台高性能的定制服务器配合7TB容量(后期扩容为20TB)的存储迈进了云计算的行列,利用虚拟化的便利及效率,成功探索构建上百个教育服务平台。其中代表性的有虚拟主机、资源中心、BBS、聊天时空、MAIL系统、教育局办公系统、文件上传、视频会议、智能题库、电子图书、网上作业本、学校管理系统、分班系统、电子备课、仿真实验室、校园电视网、中考查询、网上报考等数十个永久及临时平台。这些平台有力的支撑了服务体系。

(2)集成化的探索:每一种技术都不是万能的,在虚拟化的运用过程中,我们在不断的融合更加先进的理念的同时,有效的使用老技术,让老设备发挥更高的效率。至今我们仍旧保留有2000年生产的服务器,由于保养到位,依然能够有效运转。同时我们也引进了IBM存储,刀片服务器,用先进的集成设备保障承载“三通两平台”任务的平台建设,即教育资源整合共享的云服务体系。

3.服务体系智慧“云”时代探索

由于设备先进,理念先进,部署得当,优教通平台最大限度地整合了我们以前多种平台,突破了“两平台”的限制,达到了“云”平台的一些功能,并积极地向大数据的方向过渡。云数据平台的建设,有效避免了区域资源平台的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现象,通过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的统一用户中心实现教育资源、应用、服务的汇聚融合,面向我市教育的社会个人和机构提供实名制的网络空间,为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在网络上从事教学、管理活动提供一个集成的、可定制、可扩展的个性化空间。以题库管理为支撑,支持多学科、多题型、多平台导入,再编辑,同时覆盖教师及学生,支持在线学习、自主学习、网络培训等,形成突破时间、空间限制的教育培训模式,提高整体的教育培训服务。进一步促进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全面互动。

至今我们的优教通平台的后台管理具有:包括班级创建、学生与教师注册、教学资源目录建立及资源统计、教材版本设定等;前台使用包括:教师备课、开展集体备课、校本教研、区域教研、网上作业、家校互动、资源上传等内容。

随着信息化的推动使服务平台与教育教学结合更加紧密,我们制定了量化的信息化评估标准,使各级的信息化建设有迹可循,并在区域进行落实,实地检查打分,年度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公布成绩,奖优罚劣。

4.确立服务体系软硬件建设的整体规划目标及原则

以“环境建设领先均衡,教育资源高度共享,服务平台先进高效,师生能力显著提升,区域综合水平一流”为目标,完善信息化管理中心的中心机房的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分布合理,开放性良好。

智慧教育时代范文2

关键词:后现代知识观;社会工作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010-02

20世纪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崛起和世界图景的一系列变化,建立在近代机器工业基础上的现代知识观日益凸现其局限性,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对现代知识观予以批判和反思,促成了知识观由现代向后现代的嬗变。

一、现代知识观向后现代知识观的嬗变

所谓知识观,一般指的是人们所形成的有关知识的观念,是人们对知识的性质、价值和规范等的根本看法。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条件下人们关于“什么是知识”这一古老的问题形成了不同回答。直到20世纪60年代,人们比较公认的关于知识本质的认识仍是古希腊的先哲柏拉图首先提出的,即知识是经过确证的真实的信念。这种知识观视知识为对客观事物的真实表征,具有不依赖主体的绝对的客观性和真理性,即知识是客观的、唯一的、绝对的、普遍的。而后现代知识观则基于反思现代知识观的立场,崇尚多元和差异,提出知识具有不确定性、地方性、生成性、境域性和多样性等特征。

1.知识具有价值性、多样性。针对现代知识观把知识视为客观的、价值中立的,后现代主义者罗蒂强调认识的相对性、多元性,在《哲学与自然之镜》一书中,他指出世界上并不存在对实在绝对准确的映现,所谓永恒的知识和真理只是人的真理,它总是与人的看法、愿望、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等紧密相连。这样,罗蒂从他的后现代相对、多元的视角瓦解了知识的客观性、绝对性。福柯从知识考古学的视角否定了知识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指出“真实性”是特定社会实践的结果,“真理”很大程度上是人为制造出来的。

2.知识具有不确定性。针对现代知识观以自然科学为榜样,认为知识是对现实的正确反映,把知识理解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因而是确定的、永恒的。后现代知识观则根据自然科学领域中的相对论、测不准定理,指出知识与现实之间不是一种映射关系,而仅仅是一种解释,由于解释版本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版本的知识,消解了知识的确定性。

3.知识具有生成性。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外在于行动主体,当我们说知识时所指的总是具体的某个人或某些人的知识;而这种个人知识是主体在原有经验基础上建构出来的。利奥塔通过对后现代知识状况的考察,在把知识区分为叙事知识和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指出“随着社会进入被称为后工业的年代及文化进入被称为后现代的年代。知识改变了地位”。这种改变主要体现在随着科技变化,知识的两个主要功能――“研究与传递”也发生了变化,知识的性质也随之而变,知识包括科学知识在本质上是一种语言游戏,其所遵循的规则是约定俗成的,尤其在后现代状况下,“当前的知识与科学所追求的已不再是共识,精确地说是追求‘不稳定性’。而所谓的不稳定性,正是悖误或矛盾论的实际应用和施行的结果”。

4.知识具有境域性。知识是特定情境与范围内的知识,它存在于具体的、情境性的、可以感知的活动中,是具体文化中产生的知识,它的性质受其所在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模式的制约,具有地方性。“任何知识的定义也不是由其本身的陈述来表达得而更是由其所在的整个系统来表达的,不存在脱离特定的境域的知识、认知主体和认知行为。知识的境域性是建立在对现代知识的‘普遍性’之上的。知识的境域性的建构使得‘本土知识’或‘地方性知识’获得新生。”

二、当前社会工作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自20世纪20年代我国专业社会工作教育诞生以来,截至2013年,中国大陆已有289所高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社会工作精神并掌握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的社会工作者。从当前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现状上看,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缺乏本土化的理论和方法。社会工作作为一个“舶来品”,是随着西方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高度的发展,为解决西方社会问题而产生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社会科学,其所形成的理论与西方国家国情密切相关。中国在社会制度、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异,当它移植到中国的时候,必然会面临本土化的问题。受限于我国社会工作起步较晚、缺乏经验的现实,社会工作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内容方面,仍具有较强的搬用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的特点。

2.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与现实有一定脱节。社会工作专业的教育目标是培养解决本土社会实际问题的人才,它要求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具备回应社会所出现问题的实践能力。但受限于职业化进程的缓慢发展,出现了专业扩张与就业困难并导致学生缺乏兴趣与信心的态势,如何在得到政府的支持下,实现服务领域的开放,推进职业化的进程,是社会工作教育实现良性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怀疑意识、批判意识和探究意识的培养。在授课方式上强调统一性,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过于注重教学内容的预设性和稳定性,实际授课过程中常把教学内容等同于教材内容。这种对知识确定性的追求,使得教师沦为传授知识的工具,学生的批判创造能力受到压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虚有其表,不利于学生批判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课程与教学评价有待改进。强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工作专业本土化的本质要求,也是检验社会工作教育成果的重要标杆,但内地高校普遍显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实习安排时间不足,加之缺乏长期稳定的专业实习机构等因素,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人才实践能力本土化培养上有缺失,导致纸笔测验几乎成为评价课程与教学成果的唯一形式。

三、后现代知识观对社会工作教育的启示

美国教育学家索尔蒂斯指出,“知识的概念与教育的概念是无法分离的,因而,我们关于知识和认识方面可能存在的许多问题的回答,对我们教育者如何思考与行动将有重大影响”。现代知识观向后现代知识观的嬗变冲击着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涤荡着从教育目标到教学过程,从教学组织到师生关系等的方方面面,其对社会工作教育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从知识具有价值性出发,建立与中国内地的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工作的专业目标与专业教育目标。虽然中西方都认为社会工作知识的价值性在于通过专业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社会群体和社区,以达到预防、解决社会问题和恢复、发展社会功能的目标,但关涉何种问题可为社会问题及社会问题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则与其所在地域的历史文化传统、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状况息息相关,因此在专业培养目标和教育目标上必须与中国内地的社会发展相适应,由此形成的知识也具有多样性。

2.从知识具有地方性、境域性出发,社会工作教育的课程设置要开发本土课程,加强人文课程,开展社会工作价值教育。社会专业的工作者是一种体现社会良心、具有利他情怀的特殊专业。价值教育如何直接关系社会工作教育的成败。在没有基督教文化背景下,中国的社会工作价值教育可以整合中国的传统文化,汲取儒家思想中关于“仁者”、“爱人”的思想,发扬中华民族敬老爱幼、扶困济贫的传统美德,以促进社会工作者对专业技能学习的热情。

3.从知识具有不确定性、生成性出发,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构建新型的师生互动,共同探索知识及其意义的教学过程。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强调技术性、操作性和实务性,但由于社会的发展,社会工作也会随着实践的改变而改变,因此更为重要的是培育学生思考与理解行动背后的政治、社会、文化背景的反思、批判能力,以启发学生的人文精神。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视学生为教学中的主体,注重学生的启发性、参与性学习,在师生互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培养具有反思性的社会工作管理人才与实务人才。

4.从知识具有多样性出发,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评价模式。改变传统的仅仅通过纸笔测验衡量学生优劣的简单评价机制,注重对学生实务能力的培养,建立评价学生实务能力的机制。

后现代知识观的转型对于中国的社会工作教育的本土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启示,但无可否认,由于后现代知识观阵营内部帮派林立,有时甚至观点相左,因此如何甄别各派之间的观点,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而改之,也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教育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利奥塔.后现代状态[M].三联书店,1997:1,3,73.

[2]周先进,赵风雨.从现代知识观到后现代知识观的转变[J].当代教育科学,2004,(9).

[3]翟葆奎.教育学文集・智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62.

智慧教育时代范文3

关键词:现代性 风险社会 信任机制

中图分类号:C9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0-0062-02

从蒙昧时代到知识时代,人类走出丛林以来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运行和治理机制,与此同时在社会发展各阶段也遇上各种风险和挑战,社会自我创造的运行机制时常会发生系统性风险。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在不断地扩展欲望与需求,使人更加自由,另一方面又在不断想办法控制与疏导过分的欲望与冲动,避免社会系统崩溃。

今天,我们逐渐进入到全球化的现代性社会,其突出特点便是中心化和反思性,社会生活趋于更开放、更反思、更多元。全球化逐渐改变民族国家原有社会秩序,动摇了过去牢固的生活根基,导致了从社会制度向个人生活的全面变迁。而这种社会秩序和个体生活的全面变迁,一方面不嘧躺出各种各样新的风险和危机,另一方面也使人产生深深的焦虑和不安全感。毫无疑问,社会运行机制持续运转所需要的张力,非常依赖信任机制,因为人类社会文明就是建立在对社会运行机制的整体认可与信任之上。但是制度规则对人的约束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是有效的,一旦制度突然对个人失效,甚至整个社会层面失灵,那么社会就会出现瓦解甚至崩坏的迹象。正如在《现代性的后果》一书中,吉登斯对现代性的思考非常忧虑,他提到:“我们,作为整体的人类,究竟在什么程度上能够驾驭那头猛兽?或者至少能够引导它,从而降低现代性的危险并增大它所能给予我们的机会?现在我们怎么会生活在一个如此失去了控制的世界上,它几乎与启蒙思想家的期望南辕北辙?为什么‘甜蜜理性’的普及并没有创造出一个我们能够预期和控制的世界?”[1]

一、现代性特征

现代性标志着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表现为与某些传统的断裂。自由构成现代性的核心,人的各种权利的保障构成现代性的前提。哈贝马斯曾经这样刻画了现代性的“自由”特征:“现代性首先是一种挑战。从实证的观点看,这一时代深深地打上了个人自由的烙印,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作为科学的自由,作为自我决定的自由,还有作为自我实现的自由。”[2] 正是自启蒙思想家们以来对“自由”的价值的高扬并使之得到社会的认同,现代社会才打上自由的印记。

以自由为核心,现代性形成的关键在于建立起公平合理的权利关系,也就是建立对各种社会运行机制的认可与信任。现代社会的所有的制度、文化模式、商业惯例和法律体系构造的社会维度都是以信任为基础,这是构建一个良好的社会的重要条件,而信任之所以产生又是与整个社会环境有关。信任某个象征符号或者专家系统的前提是个体认同这个信息媒介与信用系统,也就是说个体认同一个已经存在于脑中的意识形态的知识体系或者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社会或者系统对同一种状况会产生不同的信任与怀疑?因为在不同的社会和自然环境里,信任的层次不一样,也就是环境对个体的保障与安全层次不一样。

吉登斯也认为信任里包括个人的信任和社会系统的信任。所谓风险即意识到未能预期的后果可能恰恰是我们自己的行动和决定造成的,而不是大自然表现出来的神意,也不是不可言喻的上帝的意图。在《现代性后果》第三部分中,吉登斯从各类脱域制度出发阐释现代性的条件,表明数量众多的人生活在将地区化的实践与全球化的社会关系连接在一起的环境中,实现个人生活领域信任的维系。现代性条件下的个人生活领域的信任关系重点在于“再嵌入(re-embedding) ”:重新转移或者重新构造已脱域的社会关系,使这些社会关系与地域性的时空条件相契合。在现代社会,随着抽象体系的发展,对非个人化原则的信任,成了社会存在的基本要素。

二、风险社会与信任机制

在一个高风险强度、高风险环境、宽风险范围的现代社会中,风险不再是一种黑天鹅,而是不管对于个人还是社会顶层设计者都需要充分考虑到的因素。在现代制度中,风险不仅作为脱域机制的不良运作所导致的损害而存在,也作为“封闭的”制度化的行动场所而存在。[3]风险产生于脱域机制的不良运作,也就成为现代性后果之一。现代世界的风险损害了非专业人士对专家系统的信任,也损害了个体性安全的感觉。同时,风险来自各种因素的混合,它结合了政治、伦理、演绎、媒体、科技、文化以及人们的特别感知,因此,风险是依据人们特定的社会文化感知和定义来建构的。

所以,在风险社会当中应当增加安全性策略,提醒人们在行为过程中要增强对损害可能性的警惕度,不要盲目地崇拜科技专家,而应提高安全标准,建立决策机制和安全举证机制,以此来明确具体的责任人,从而使决策者和责任者透明化、具体化。现代社会本质上是一个信任社会,人们从以往的对“个人的信任”转为对“社会体系的信任”,具体表现在对各行各业的“专家体系”的充分信任,因为这些专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成为人们从他们身上获得安全感的重要基础。但是,由于现代风险的高度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显现的时间滞后性、发作的突发性和超常规性,使专家在面临新科学技术时,往往多注重科技的贡献性而忽略其副作用,或故意隐瞒其副作用,以至于人们在开始使用科技时,就已经为风险埋下了发作的种子。随着科技的普及,风险也相应地随之普及,甚至超过科技普及的范围。没有一个人能够完全置身事外,都处于现代性社会所带来的安全与危险之中,即存在风险。

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当中,个人将面临种种新的要求如秩序、监控与强制。所有这些现代的、非传统的秩序,透过就业市场、国家福利、管理体系的运作,可谓繁复严密。不可否认,这些社会运行规则是对个人的约束,但同时也可以认为其存在的目的在于使个人能拥有“独立的生活”。现代秩序不仅仅是为了对行为进行限制,更重要的是企图进一步激励个体和群体行为。因此,每一个人都要在竞争中尽力去谋取供给和奖励,需要关注风险的存在。需要强调的是,这种个人主义式的生活方式不是个人自由决定的,而是被强迫的、自我异化和导演自己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网络。因此,在风险社会中,同时又会伴随着与社会秩序相一致的信任机制。个体一直存在着摆脱社会机制束缚的动力与渴望,对约束的厌恶,其实本质上是安全感的匮乏,不认同已有的社会机制能够保护自己免受风险的侵害,这是现代社会最大的风险。

现代社会的风险问题在本质上体现为社会性、集团性、结构性。现代性是以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为探讨基础的,现代国家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已经不是物质匮乏,而是L险前所未有的多样性以及风险所造成结果的严重性。所有民族国家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社会转型,即由阶级社会向风险社会转型。而在这个风险社会里社会与个人也在不断地进行着自我毁灭,即社会透过发展工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促使社会走向自我衰亡。由于现代风险的高度复杂性和广泛影响性,因此风险治理的主体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仅由个别的民族政府来承担。在新的风险社会中,应该建立起双向沟通的“双向合作风险治理”模式,在政府、企业、社区、非营利组织之间构筑起共同治理风险的网络联系和信任关系,建立起资源、信息交流与互补的民族内部平台,在各民族政府之间突破国界构筑起共同的治理风险的国际网络(如预警灾害通报)和国际间的信任关系。这样才可能充分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和国际间的力量,共同去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

三、对中国状况的思考

随着巨大的社会变迁,中国正逐渐步入风险社会,甚至将可能进入高风险社会。从西方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目前中国可能正处于泛城市化发展阶段,表现在城市容纳问题、不均衡发展和社会阶层分裂,以及城乡对比度的持续增高,所有这些都集中表现在安全风险问题上。造成安全风险的原因表现在几个方面:其一,城市人口高度密集,增加了风险分摊难度。其二,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人为破坏及严重的不负责任,为风险发作埋下了种子。其三,社会发展失衡对城市本身构成巨大的威胁。这些仅仅是目前中国社会风险的次要部分,它的主要部分则是信任风险。任何一个社会制度得以维系都需要有不可或缺的两种关系:一是法律关系,二是伦理的信任关系。这两种关系不仅是市场经济存在的灵魂,而且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根本的动力和保障。以伦理为基础的人际关系主要体现为一种个人间信任关系,以法律为基础的社会关系主要体现为一种制度机制的信任关系。两种信任关系是一种共生关系:信任程度越高,对强制(从而法律)的需求就越少,尊重他人的意识越高,出现背信的行为就越少;反过来说,法律义务越普及、执行标准越规范,人们对人际伦理的信任度就越高。公民对政府降低风险的期望与政府降低风险的能力之间形成巨大的“真空”地带。公民和政府总是力图降低客观存在的不确定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确实降低了个人生活的不确定性,但是由于有限理性的限制,双方努力的更主要成果是促使外在风险转化为内在风险,从而增加了作为整体的社会运行机制内部的风险。尽管所信任的人存在背叛的风险的可能性,然而社会运行机制对个体的约束会让人在采取违约行为时,考虑到成本与收益问题。社会成员也并非盲目地对某人产生期望或者依赖,而是理性地参照他人以往的声誉、人格能力等熟悉程度,来进行信任风险管理。从现代社会的本质性文化精神和社会内在机理来看,具有内在反思性和超越性动力的现代性依旧是现代社会和现代主体的生存之基。社会成员在风险社会中,依然在不断的选择信任或摆脱约束,希望借此维持自我的动态平衡。因此,中国目前出现的许多来自社会转型期带来的阵痛,必须考虑在个人与社会、公民与政府等多种维度下如何建立能够应对风险的社会信任机制。

参考文献:

[5]衣俊卿.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J].中国社会科学,2004(4).

智慧教育时代范文4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 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a)-0117-02

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途径,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有序进行注入了不竭的动力。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仍然存在不可忽视的弊端,而这些弊端的存在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广泛开展,并对职业教育的教育成果产生了明显的消极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等几项重要文件正是对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一些固有问题的修正,同时也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1 职业教育的开展以服务市场需求与实现就业为导向

文件《决定》对如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了总体要求。文件中指出职业教育的开展以服务市场需求和实现就业为导向,并与我国产业的转型与升级相衔接,这意味着需要继续加强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党的十报告中指出,优化产业结构是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而产业结构的优化无疑需要依赖于信息技术与其他的先进技术,因此,以服务市场需求为导向要求把握产业转型与升级趋势,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时保持一定的前瞻性,不只停留于固有的授课范围。事实上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开办职业教育的核心目的,也是其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主要标准,而我国结构性失业现象日趋严重,这恰恰说明了职业教育成果的不尽人意,尤其是在当前人口红利消失的背景下,如何让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实现对接,如何切实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是我们开展职业教育要考虑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2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无论是教育的市场导向还是提升学生技能水平,都与教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此,文件《决定》中着重提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一名教师,笔者对“双师”的理解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被有些人看作是“次等教育”,学生选择入学的实际情况似乎也从某个侧面印证了这一点,而这种观点导致的后果是教师对学生以及学生对自己潜质的低估,而这种意识层面的低估又导致了部分教师忽视了对提升自身素质的追求以及局限于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教师的懈怠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产生了严重的阻碍,学生应用能力的不足又进一步加深了教师对学生的低估,由此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文件中倡导全社会为开展职业教育添砖加瓦,在笔者看来,要集合各方(政府、社会以及企业的)力量改善我国职业教育的硬件设施与师资力量,转变包括教师与学生在内的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看法与观念尤为重要。职业教育产生的根源在于产业发展需要,而不是对落榜生的一种教育形式上的安置。根源于产业发展的职业教育无疑将随着产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而日益兴盛,因此,职业教育在学术研究上与普通教育必然存在差距,但在用能力上却更胜一筹。实际上,职业教育需要普通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来开展理论教学,而普通教育同样需要职业教育的实践运用作为理论间就的基础,二者间并没有高下之分,反而相互促进。在此前提下,作为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教师,理应具备理论教学能力与实践教学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职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比普通教育要高。文件中指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与期盼。

3 加强校企合作

文件中指出要加强校企合作,并提倡企业的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任教。与教师相比,企业技术人员的实践能力要高出许多,同时在企业的长期任职赋予了他们更强的市场洞悉能力,企业技术人员的兼职任教,无疑将大大增强职业教育的务实性与前瞻性。但在这个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以笔者所教授的礼仪课程为例,假设学校与礼仪服务公司达成合作协议,由其派遣一名礼仪小姐为学生授课,她对于职业礼仪的认知与熟悉是毋庸置疑的,但能否做到深入浅出为学生所接受却是存在疑问的。教学的效果与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心理以及习惯的把握是密不可分的,而这正是兼职讲师所缺乏的。因此,笔者认为教学任务还是应由学校老师完成,而企业的技术人员则在授课过程中起顾问作用。当然,这只是针对理论教学,企业技术人员在实践教学中理应担当主教的角色。企业历来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而长期以来校企合作一直没有得到大规模展开的原因除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不符合企业的需要以外,政策支持的缺位无疑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而文件中所做出的有关政策支持的规定有力地弥补了这一不足。对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了政策的支持,作为职业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校企合作会发展越来越好。

4 改革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文件中提出改革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当前,我国不少职业院校与普通教育高等院校一样,追求专业课程体系的系统与全面,从而导致了职业教育缺乏特色,以及专业课程内容的职业性不强,而其造成的影响是职业院校吸引力的下降以及培养出的学生缺乏预期的就业能力。实际上,与专业课程体系的博与全相比,专与精往往更具实用性,对于职业院校竞争力的增长以及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更有裨益。针对当前职业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内容繁多的现状,必然要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压缩。

文件《规划》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建设目标做出了“两步走”的具体规划。纵观2015年与2020年的建设目标可以发现,2015年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对以制度为核心的基础的完善,而2020则建成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大幅度增强,从目前的状况来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的建设目标已经基本完成,而离实现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仍然存在一段距离,这需要国家、社会与个人的协同努力。在此过程中,国家通过出台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以及通过舆论宣传转变个人观念来提供制度上、财政上以及思想上的保障,而社会则通过集合各方力量进一步为职业教育的开展创造物质条件与营造良好环境,而个人,尤其是职业院校的教师传道授业,学生锐意进取,笃学不倦,最终完成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即输送具备高素质与高技能的合格人才。

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的教师,笔者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同时也为国家和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强力支持感到由衷的欣喜。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而教师肩负着将他们培养成有用人才的重担,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任重而道远。但笔者相信,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社会的齐心努力下,我国的职业教育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冯大奎.对职业发展教育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教育探索,2011(2):30-31.

智慧教育时代范文5

一.开设综合类人生规划课的意义

目前国内高校,辅导员是专职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的,部分高校也设立有班主任,试推行学长导师制度等方法,都是值得推荐的。但是目前现行的管理方式具有事务性强,没有系统的长效的思想教育的特点。一个辅导员负责200个学生的配比限制了辅导员工作中思想教育部分的深度和广度。现行教学大纲中的思想政治课目前具有专业性强、内容范围小的特点,授课形式单一且基本都是和堂形式,效果并不理想。目前,P者认为,在大学期间帮助大学生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有效方法还在在课堂上。综上所述,开设专业性强的综合类人生规划课意义重大。

当代大学生处于时代的快速发展的洪流中,这样的时代特征必然使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越来越难做。然而,擒贼先擒王,治病要治本,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开设人生规划课,让每个学生有机会思考自己的人生,给自己设立目标然后根据自己的目标制定计划,才能产生学习的兴趣。这样的工作需在专门的课程上实现。

二.课程设置与内容形式

人生规划课程相当于一门实用的哲学课程,贯穿大学四年八个学期。从学生入校开始培养他们的归属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到学习独立生活的能力,适应群体生活,处理人际关系,再到认识自己,开发自己的能力这种类似心理学的教程。还应有追寻生活真谛,展望未来,确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并制定具体计划以实现目标,学习获得实现目标的能力这种哲学课程。目前在大学中已经开设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就业指导课、创新创业课内容都应包含在其中。

价值观的建构式一种内化过程而不是说教的结果,应放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实例促思考,激发学生的思考,不轻易下定论学生的世界观时好时坏,多用讨论的形式组织课堂,让学生自我纠正,真正实现世界观的内化。同时要注意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力求每一位学生都在课堂上实现发展。

三.实施前景及难点

这样一门包罗万象的综合课程想要达到其效果,师资是关键。笔者认为,有经验的辅导员加以培训可以胜任此工作。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就是管理这些学生,所以对学生有比较深入的了解,通过这样的课程辅导员可以更加全面了解学生,促进日常工作。当然,因为牵涉较多的专业知识,这门课程的任课老师除了经验还必须博学,所以教育部门应该组织更专业的培训,这也可以作为辅导员终身制归宿问题的一个可行途径进行探讨。

智慧教育时代范文6

关键词: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创新 高技能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217-01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未来主要从事技术、营销、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工作,不是从事科学研究和专业开发、设计的工作。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未来主要是技术应用型、技术技能型或操作型的高技能人才,不是研究、设计人才。高职教育要重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教育,它是高职教育的首要任务;另外学生还应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水平及实践能力。熟练的职业技能是学生未来从事某一行业工作的必备条件,只有具备了这些熟练的职业技能,学生才能从事这一行业的工作。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也是高职院校培养的目标,高职教育不仅为学生毕业找一份工作做准备,还要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准备,使我们的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不断提升。

“工学结合、产学结合”以实践来带动理论的学习,联系实际才能达到最良好的教学效果。

1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各个院校间教学软、硬件设备不足;师资力量参差不齐;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差;课堂教授内容陈旧枯燥,大部分专业课内容授课方式单一且重复性较大,课堂实习实践内容少,理论脱离实践。目前,在教师中以自我为中心、以课程为主、采用“满堂灌”进行教学的仍然大有人在,这样的教学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抹杀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讲课要“精讲”,就是在学习内容上围绕当前和将来的使用精心选择,坚决舍弃那些现在用不到、将来也用不着的内容,突出“技术应用性”,不过分强调学科的“完整性”。具体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要少而精地将知识点讲授清楚,多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尽量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向教师提出问题,将问题引入课堂;教师在讲课当中也要经常注意学生的反应,关注学生的课堂反馈,随时调整授课行为。这样一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加强了学生的主动性,而且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2 职业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改革思路

2.1 以职业活动为导向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高的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训练学生的什么技能,养成学生的什么样职业素养,要以学生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活动为导向,为学生未来从事职业活动做好准备。

2.2 以能力训练为核心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有很多方面,比如能力目标,技能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能力目标,特别是学生的操作能力。高等职业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目标。

2.3 以项目活动载体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来进行和实现目标,没有载体难于实现目标,比如某一能力目标,必须通过一种活动来实现,没有活动能力的培养就是空谈。在各种载体中最好的就是项目活动,高等职业教育要以项目活动为载体,来实现培养目标。

2.4 用任务训练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的方法很多,在学校情境中更多的是实训,是一种模拟情境下的活动,所以要达到真正的训练学生的技能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就应以布置任务、提出要求、监督执行、最后完成任务这样的过程来督促和规范学生的模拟实践活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2.5 以学生为主

由于高职教学活动更多的是学生实际操作,是对学生技能和能力的训练,所以高职教学要以学生为主,教学目标的实现关键看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所以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

2.6 体现知识理论―― 实践活动一体化

由于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是技能型人才,教育的重点是让学生形成技能,提高能力,而技能的形成和能力的提高必须通过实践活动。同时任何一种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都有知识和理论的支持,任何一种实践活动都是某些程序性知识理论的体现,所以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应体现知识理论―― 实践活动一体化。

3 教改中可能出现的―― 些问题及应对策略

(1)高等职业院校的师资,教师是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资源,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与坏,对高等职业教育任务的完成和目的的实现都有着直接的重大影响。对于新引进的老师希望是真正的“双师型”教师,职业教育需要有工作实践经验的教师进行执教。教师还应该在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学反思、教师间相互学习探讨等方面做进一步的工作。

(2)政府在职业院校资金的投入,近年来,全国的职业院校一直处于逐年生源减少的现状。学校收入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财政;二是学费;三是一些专项费用。根据预测,2013年,初中生源将见底,然后进入缓慢回升、相对稳定阶段。学生人数不会有太大变化,变化的是政策。国家应该为中、高职教育制定质量标准,在此基础上进行精准的预算,并按照该预算来进行相应的财政支持。

高等职业院校应建立体现整合思想、开放的激励型管理机制。要教“课”,不要教“书”;要课程设计,不要照本宣科。把课程从知识传授为主转变为技能训练为主。把课程从传授学科系统知识转变为传授职业岗位活动知识。把能力培养从以学习知识为载体转变为以训练技能为载体。或者说从以学习学科知识达到对能力的培养转变到以完成某种项目活动达到对能力的培养。教师备课从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案转别为设计活动、创设活动场景、调动学生积极性等内容上。总之,教师要进行课程的相应改革,社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学生,我们就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充分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这既解决了学生难就业问题,也为企业减轻负担,是学生、学校、社会的三赢局面。

参考文献

[1] 傅筠,黄道平.创新、创业与就业[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 张惠娟,王艳廷,吕殿利,等.以科研促教学,带动本科生科技创新[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1):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