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程体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化学课程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化学课程体系

高中化学课程体系范文1

[关键词]:高中化学 新课程 高效教学

一、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现状

新课标得到了一定的贯彻执行,但是就当前教学实践来讲,受传统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的影响,高中化学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课堂高效教学还无法实现。

首先,高中化学教学课堂教学理念相对滞后。在新课标下,要求教师更多的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创新能力及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当前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更多关注学生学习成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无法得到保证。

其次,教师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改背景下,要更加注重学主体地位的发生,但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满堂灌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教师在课堂上仍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未能实现有效的课堂互动,课堂教学效率教材。

最后,教师未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未能充分的发挥实验教学对于课堂教学的积极引导作用,简单的讲述教材内容使得课堂较为枯燥乏味,从而使学生缺乏足够的兴趣。教师引导的不及时以及引导方式不恰当等,使得学生无法有效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使得课堂教学效果无法得到保证。

二、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措施

为了保证高中化学教学效果的实现,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理论水平的提升,并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完善其教学,使学生的负担不断减轻的同时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理论建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以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当前高考作为高中教学的重要指挥棒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时间较短,承担的教学任务比较重,为了更好的完成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实现高效教学的目标,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理论建设。以新课标作为指导,不断接受和内化新的教学理念和思想,在对新课标理解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及智慧。教师应该使其教学更具乐趣性,从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思想的更新,使其能够更好的满足教学需求。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从而能够更好的审视自己的教学,更好的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使教育思想能够更好的以教学行为体现出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其次,要注重学生的感受,并且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有一定的对象意识,要注重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不能一味的以教案来开展教学忽视学生的存在。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充分的尊重,注重与学生关系的建立,创建一种融合的课堂教学氛围。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能够更好的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有效教学理念能够更好的得到贯彻执行。

最后,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注重学生负担的减轻。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实验对于教学的积极促进作用,将演示实验等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更好的掌握基础知识。同时,教师应该从新课标的要求出发,切实减轻高中学生的学习负担。从教学辅导材料的选择、学习课业负担等方面出发来为学生选择更好的教辅材料,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减轻其课后的作业负担。通过教师教学的合理设计,将课堂教学有效的延伸,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使所学知识能够得到及时的复习巩固,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相关建议

为了实现高中化学新课程高效教学,教师便要对当前的教学方式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完善,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一,教师应该注重情境的创设和应用,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生动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起到较好的感染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获得更好的认知体验。教学中,教师应该从教学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从而将化学教学与生活有机结合,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课堂演示实验的引入,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思考相关理论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比如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烟花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思考烟花的制作原理及化学反应原理等,使课堂气氛活跃的同时也很好的引导学生从现实出发来思考一些化学问题。

第二,注重教学活动的应用。一些教学活动的有效应用能够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实现课堂气氛的活跃,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轻松的学习环境。教学中,教师通过活动的引入,更好的发挥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使学生更好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积极的探索知识。在教学活动应用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充分的参与,并且注重启发,使学生能够动手、动脑,更好的锻炼其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其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第三,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积极作用。实验是化学教学的一个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入一些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更好的开展探究性学习。以教材内容为依托,将课后的实验等在课堂上进行演示,使学生更为直观的贯彻化学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思考相关的原理和规律等,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其自主的完成化学学习。

结语

高中化学新课标高效教学的实现,需要从当前的教学实际出发,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对教学方式等进行必要的改革。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得到激发,创新思维能力等得到更好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春美.实施高中化学新课程高效教学的体会[J].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11(12)

[2]江合佩.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高效课程的构建[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3)

[3]张鸿.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11(35)

高中化学课程体系范文2

一、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教学的目标和意义

高中化学是全国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设置的较高层次的基础学科,满足学生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技能,促使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中化学学科有助于学生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学生通过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和实践,加深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形成严谨的求学态度,明确科学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高中化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知识是指化学科目中的一些基础知识,技能是指学生在实际操作上的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知识技能,是因为这样更有助于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重要作用。

高中化学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包括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把化学和其他学科综合,对学生的知识进行综合,培养学生潜能,同时高中化学还有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

高中化学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更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现如今社会存在的某些问题的关心,比如能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卫生问题和健康问题等等。化学学科结合实际生活,不但对学生进行了情感上的培养,而且让学生体会到实际生活和化学课程的设置是不可分割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探究

(一)情景教学,引人入胜。化学这门课程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高中化学也将实验作为教学中的重点,所以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带到氛围中去至关重要。

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充足的自由发挥时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不要将固定的实验步骤告知学生,而是启发学生自己开动脑筋,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得出相应的结论。

(二)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师的教学模式一定要符合新课程标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增加教学内容。为了完成大纲要求,经常会将结论直接传授给学生,或者实验教学时将实验步骤直接告知给学生,学生按部就班的进行试验,学生失去了对知识探索的乐趣。

作为教育者,要跟着新课程的标准走,所以一定要解放应试教育思想,突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多用鼓励的言语,要积极看到学生努力的一面,用客观正确的眼光对待所有的学生。在教学中,更应该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多进行合作交流,不仅要注重学生掌握的效果,也要注重学生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问题能力。

(三)创造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学成果是否高效,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课堂氛围。传统教学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在学生心中大都是严师的形象,学生惧而远之,造成师生间最基本的交流都成为问题,自然而然教学成果不会非常理想。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新型师生关系是一种必然的产物,因为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在这种新型关系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更贴近于学生,和学生站在同样的立场。

(四)教师要丰富教学方式,教学可以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相结合。在高中化学科目中,大部分都是非常抽象的,仅限于文字式难以理解的。教师除了要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证明观点外,还可以借助强大的多媒体进行教学,图片的展示和动画展示都是很好的例子,不但直观,而且还可以三百六十度全面观察。例如在进行“晶体的结构和性质”的教学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金刚石、石墨、CO2等晶体的内部空间结构用立体图形展示出来,从不同的角度都可以观察到内部结构,教师还可以通过动画形式,配以简单的讲解,和学生共同分析晶体形成的原因、结构和晶体的性质。

高中化学课程体系范文3

关键词:高中化学 新课程 问题策略

引言

研究表明,学生的良好发展,教学质量的提高,往往都是通过教学来实现和解决的。教学是新课程理念在具体实践层面上落实的重要环节,它左右着广大教师日常的活动方式。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我们并不缺乏先进的课程教学理念,而缺少的却是对这些先进理念的实践、运用以及探索。所以,我们在关注新课程改革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以便提出有效的策略。

1、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的现状

1.1对新课程的要求理解不透

在当前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情况下,人们只能通过获取高等教育来谋求更高的发展,从而使得高考的存在很有必要。新课程改革也离不开高考,从而使得高中新课程实施方向往往以高考为出发点,使得课堂教学始终围绕着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开展,进而造成老师和学生在尝试和探索新方法时不敢完全放开。最终,新课程没有实施好,知识与题型也没有抓全面。

1.2教学目标与知识体系的安排不协调

在高中化学新教材中,更多地体现了对知识探索过程的再现,强调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自主探索知识,并教会学生认知方法,而对知识体系的构建则显得较为杂乱,从而使得有些本属于同一整体的内容被拆分为几部分来讲,且间隔时间较长,不利于老师进行课程内容的课堂教学安排。

1.3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探索的时间不够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设计的学生活动很有助于课堂教学,能够促使学生进行一些尝试性的讨论、探究和交流,这些设计往往出发点比较好,然而,在课堂仅有的40分钟里,学生很难完成一些必须的学术探讨和交流活动,且有时候这些内容又有整体性,若留到下一节课时又使得教学内容被活生生断开,难以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1.4教学方式单调陈旧,课堂缺乏活力

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建立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文化,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新课程实施伊始,充满热情的老师们放下尊者的架子,鼓励学生共同参与、平等互动,纷纷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了许多探究的课题,但是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发现慢慢又走回到老路。因为学生没有预期的互动能力,因为探究没有预设的学习效果,因为时间不允许,因此组织交流和讨论、合作和探究次数越来越少,课堂学习的气氛又归于平静。对教材中设计的“观察与思考”和“活动与探究”栏目,设计的表格,学生答不上来,只好教师代办。

1.5教学评价简单滞后,“三维目标”无法同步

“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这是课标提出的要求。但从目前的调研和听课,教师主要采取的是以考试评价、作业评价作为学生的学习评价。大部分学校制定或正在制定的学科学分认定综合评价表,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活动探究、实验等都规定了评价的要求。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只重视对知识、技能目标的评价,重视小测、笔试和作业检查,而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评价却放在了一边。致使“三维目标”无法同步。

2、解决问题的对策思考

2.1用教材、用资源,重组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大纲、教材是教学一成不变的剧本。新课程不同了,课程标准给教材留下了较大的发挥空间。因此,三套教材从结构到内容都有较大差异。与此类推,教材也给教师和学生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这给教学在一线的老师如何用教材,如何补充素材,如何施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挑战性。一线教师感到学生累,老师也累,原因在此。这种现象是必然的。 现在出现这样一幕情形:同一个内容,不仅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教材,课不一样,就是相同的地区、相同的教材、相同的学校也会不一样。这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无定法的不同,而且是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同。不可思议,但却真实存在。这就是新课程了,新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了。教材重组是必须也是必然的。比如物质的分散系,苏教版不到一个课时,没有氢氧化铁胶体制备,加入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而鲁教版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独立为一节,将胶体也独立为一节,对胶体的制备性质和用途有一个基本的框架,出现了丁达尔现象,电泳现象,制备了氢氧化铁胶体和碘化银胶体。人教版也将电解质从物质的分散系中分离出去,增加了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等知识。再看看课标,确实有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以课标为指导,整合各教材的优点,大胆取舍,重新组合,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完成教学任务。

2.2充分利用多媒体高科技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仅有的课堂45分钟时间,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由于教学课堂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信息来源,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合于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任务分析,已成为现代教学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与学习愿望实施因材施教,并借助于当今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来展示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容易了解教学内容,并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当今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扩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更加具体、直接,进而提高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效率。

3、总结

面临这些问题,高中化学教师应采取积极的对策,不断充实完善甚至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将学习列为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尽可能减少教学的功利心,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经常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反思,让学习和交流成为一种习惯,努力让自己快速成长为研究型、导师型的教师,提高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尽快地适应新课程的挑战,迎接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孙鸿,杜永权,梁永平.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的问题与对策[J].化学教育,2011(04).

[2]杨承印,杨晓晓.高中化学教师的课程信念及其行为对策[J].化学教育,2011.(03).

高中化学课程体系范文4

学内容;学情;教辅材

料;试题命制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06—0054—01

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且为化学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与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针对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教学研究。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反思,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养成。

一、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

高中化学课程包括两个必修模块与六个选修模块。必修模块内容覆盖面广,注重化学基础知识的普及,旨在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选修模块是对必修模块的拓展和延伸,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在本课程实施初期,笔者因对教材编写体例与课程模块功能缺乏深入认识,在教学中,出现了拓展内容过多,授课节奏过快等情况,进而导致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来接受和消化新知识,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更是无从谈起。通过反思,笔者认识到,只有切实地把握高中化学课程的理念与目标,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在课程模块中的地位和作用, 科学地处理教学内容,协调好各章节教学间的关系,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对学情进行反思

当代高中生思维活跃,具有很强的探究意识和自我表现欲望。然而,由于义务教育阶段知识层次要求较低, 虽然他们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但一些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对某些化学知识的认识模棱两可,无法用专业术语进行科学的表述,尤其是对一些重要的化学概念、化学方程式等难以准确把握;部分学生因中考成绩高而产生了骄傲、自负心理,出现了思维的惰性,在高中阶段未能主动更新学习方法;还有一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淡薄,不善于总结完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下。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教师要对学情进行反思。应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注重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搭建起适合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平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素养与探究精神,使学生掌握化学基础与主干知识、基本技能。要立足实际,强化化学史观的渗透和化学学习意义的阐释,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切忌一味求新求变。

三、对教辅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反思

教辅材料是辅助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工具之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创新方案》是笔者使用次数较多的教辅材料,但其中的很多习题是根据大纲版教材编写的,其与高中化学新课程理念并不相符。用这样的材料引导学生学习,只会让他们陷入旧的知识体系不能自拔,难以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现在的教辅材料五花八门,如果教师使用不当,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此,教师要对教辅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认真反思。应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学需要合理地选择教辅材料,对教辅材料中的内容应给予适度的讲解,要注重不同知识内容间的有机衔接,最好是根据学情自行编写教辅材料。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其作用。

高中化学课程体系范文5

关键词 创新 高中英语 教材体系 课堂教学 转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教师们应以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融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为一体,组织和安排学生听说读写学习活动,在培养此四项能力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由此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不管英语高考怎么改革,有一个问题不会改变,那就是英语的重要性。这也使得英语教师们必须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日常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怎样才能把学与用相结合,而不是像以往那样,为了应对高考而做的单纯知识灌输。对此,我以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4 Lesson4 Virtual Tourism为例,谈谈我的观点。Unit4的主题是Cyberspace网络空间,在这个大标题下诞生了Lesson4 Virtual Tourism 虚拟旅行。本课课文通过模拟网页中信息的介绍,通过点击某些热词,获得更多信息。对于这样的材料,如何做到听说读写训练兼顾呢。

(1)课前教师布置了一项任务,学生们收集有关奥克兰的相关资料,用自己的话做简单的英语表述。当天课上,我给学生们的第一项训练就是说与听。一个学生用英语描述奥克兰,其他学生认真听,听完之后提出疑问,说者解答。通过这个环节,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与听力,又让学生们对奥克兰有了基本了解,为课文阅读做好了铺垫。

(2)在对课文的阅读训练中,我把任务分为两大项。第一项重点训练学生掌握段落与主题的搭配。教给学生阅读技能,即Matching topics with paragraphs之后,给学生一个例子,学生仿照这个例子完成练习。第二项训练学生快速寻找细节信息的能力,笔者是这样做的:学生细读课文,找出有关Auckland的六个关键词的相关信息,即Population,Location,History,Famous sights,Climate和Transportation。与此同时,我在黑板上列出课文中重点单词及短语的用法,包括population(has a population of…),locate (be located in/on/at…),go back to/date back to/date from, settle down,以及as well as的用法,然后完成关键词信息的核对。为了使学生透彻理解课文,挑选了课文中的重点信息,编写了“TRUE OR FALSE”相关题目,通过检测发现学生阅读中的漏洞。接着对黑板上的单词短语进行解释。

(3)为了检测学生是否掌握课文的要点及单词短语的用法,同时为了训练口语表达,让学生们结合黑板上Auckland的六方面关键信息和重点单词短语的用法,对Auckland的概况做简单的复述。事实证明,效果不错。这一课给学生们布置的作业是,用本课学习到的词汇模仿课文,对Ding Yuan County的概况作简单的描述。信息包括Population(about 900.000),Location(in the east of Anhui Province),History(AD524),Famous people in history(Qi Jiguang,Bao Zheng,Lu Su),Famous sights,以及climate。就是这样,在一课中,把听说读写的训练结合在一起。

对于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而言,在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课与课之间的逻辑关系要分析清楚。在高中英语教材之中,整个教材应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有机整体,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是隐藏在内容之中的,分析并将这些联系予以展现,成为一项重要工作,分析课与课之间的联系,将单元课时内容重新排序,优化组合。以更有利于教学的展开和教学效果的实现。

(2)教学内容与课时之间的匹配度。教学内容是一既定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需要平均用力,这就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分出重难点,分析课时内容,为了在达到训练目的的基础上削减难度,可适当增减练习,比如教师可根据材料自主命题,以便于重难点知识的把握,总体教学目标的实现。

(3)丰富课堂语言实践。英语教学,顾名思义,教英语学英语,那么承载这两项活动的媒介自然是英语。因此,教师要做到尽量用英语上课,为学生学习创造浓厚的语言氛围。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生用英语回答,用英语思维,用英语讨论和演讲。当然,学生英语水平良莠不齐,这就要求教师的口语表达应简单易懂,具有指令性,并可适时用中文进行解释补充,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

(4)在教学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应明确自己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在教授辛知识时,应以大多数学生的语言知识技能为基点,设计难度适中切实可行的活动或任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一堂课中都能被关注到,以此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陈利书.关于新课程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07).

高中化学课程体系范文6

天津市初高中使用的都是人教版课本。但在实践中发现,高中化学教学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教师不知道学生在初中都学习了哪些内容,知识学到了什么程度,特别是对课改后的课本不是很了解,不清楚初中的教学情况和高一学生已具备的知识结构,在教学环节中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我们对全区初三和高一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教师们普遍认为,使用课改实验教科书的初中毕业生在升入高中学习后,由于所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学习高中化学课程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要求差距较大,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困难。另一方面,高中课本内涵丰富,教学要求高,进度快,容量大,难度深,不可能像初中教学那样通过反复练习、反复强调来排异解难。此外,许多从高三回到高一任教的教师,在教学中会有意无意增加很多高考知识和例题,而很多学生不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听课时不容易跟上节奏。

另一方面,对学生访谈结果的分析表明,多数高一学生认为高中化学内容多、理解困难、习题难做,学习兴趣不高;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依赖性大,习惯于被动接受的方式,主动分析、理解较少,一旦遇到困难,就动摇了学习的信心。初高中化学在教学内容和课容量上都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一些高一的学生因不能及时改变学习习惯和调整学习方法,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都有困难,更不可能及时预习、复习、总结,影响了学习效果,形成恶性循环。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初高中化学学习衔接处出现问题的学生中,在有不少是初中时化学学习的佼佼者,他们在进入高一化学学习时却落伍了,失去了学好化学的信心。这种高一学生学习化学时出现的严重滑坡和分化现象,不仅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不利于学生化学学科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为实现初高中化学有效衔接,我区多所学校进行了校本实践与探索。不少完中校分别对初三和高一化学教学提出教学衔接的目标,要求初中化学教学主动考虑衔接问题,不以初中毕业的最低要求作为学习标准,同时加强高中所需基础知识技能的教学。很多学校在高一年级采取各种方式开设“衔接教学”课,有的在新生录取后开学初集中补课,有的在高一先划出一定课时复习初中化学,也有的采取“用到什么,复习补充什么”的方法在高中教学中复习补充初中学习的化学知识。这些校本实践策略,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了学生在高一学习的适应性。

二、初高中化学内容分析及衔接策略

(一)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知识层次等因素分析

初中化学课程与高中化学课程有着不同的培养目的和标准,初中化学更强调基础性与一般性,要求学生拥有作为一名未来社会公民必需具备的最基本的科学素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对初高中化学教学的侧重点不同,提出的目标与要求也不一样,需要对初高中教学目标进行优化衔接。例如,在“化学反应与能量”模块中,关于“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高中的课程标准是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在初中只有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没有明确提出反应快慢问题,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的出现,也没有明确指出可逆反应问题。

从知识层面上来说,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而高中化学知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从知识体系上来说,初中化学的知识体系不是很系统和完善,课本着重于从感性认识总结归纳理性认识去构建初中化学知识体系;而高中化学则以实验为基础,以基础化学理论为指导,加强对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探究化学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加强了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寻求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的方法。课本着重于从“生活实际化学实验化学原理问题探究方法化学规律”来构建高中化学知识体系。

(二)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分析及衔接策略

从教学内容上,初中化学内容以感性认识、记忆知识为主,内容较简单,而高中化学内容较多,且理性知识较复杂,知识向着系统化、理性化靠近,知识容量和思维难度远远高于初中。如,高一学生普遍认为氧化还原反应是一个学习难点,学生在初中阶段只能从得氧、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而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初中课本未涉及,学生不能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初三教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应该让学生形成“氧化还原是一个整体”的印象,对课本加以整合,在讲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让学生明白应该从反应物中判断。而高一教师在讲“氧化还原反应”这一节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复习原子结构知识,补充化合价的概念,增加化合价的练习,讲清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得失或偏移的关系,从已学的“氢气还原氧化铜”等反应来讲,帮助学生搭建学习的“脚手架”,顺利完成初高中学习的过渡。

在实现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过程中,教师既要注意课本内容的衔接,又要关注学生认知心理的衔接,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由以记忆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法转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法上来。教师在教学设计(方法的选定、过程的安排、媒体的选用)和教学活动组织等方面进行衔接优化, 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同时,教师应不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转变教育观念,熟悉初高中课本对学生能力及其化学知识的要求,注重对衔接点的认知和优化,注重学生化学学科素养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区域教研策略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优化,以文献研究、联合教研和同课异构教研为实施策略,引导教师提高衔接意识,熟悉初高中课本的体系和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有的放矢,既要根据课本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心理,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构建基于初高中化学衔接点的学习策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变革,提升教学质量。

(一)引导教师对初高中化学衔接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

组织全区初三和高一年级教师对初高中课本全部知识点进行衔接梳理与总结,组织骨干教师分别对初高中课标要求进行梳理及分析,对典型衔接点进行主题教学分析与设计,总结提炼在衔接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并对初高中教师分别提出教学建议。如元素周期表教学单元有关元素符号的识记问题,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需要根据原子序数推断具体元素,或是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这些都需要学生熟知1~20号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但九年级课标中没有相关的要求。有些高一学生因为这部分基础知识的学习存在问题造成后续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存在困难。建议初中教师加强对学生识记的方法指导,高中教师在引领学生复习初中相关知识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化学本质规律的认识,掌握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二)引导初高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引导教师帮助学生明确初高中化学不同的学习和发展目标,梳理总结初高中化学课程体系的区别和联系,了解初高中化学学习的不同特点,为学生学好高中化学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和学习方法。如分类法,初中提及了物质分类的方法,高中化学还将物质分类的方法用于指导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物质,引导学生把众多物质分成不同的种类,直接研究一类物质具有的性质,而不需要逐一研究物质的性质,这为研究物质性质提供了十分便捷的途径。此外,教师还可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概念的核心词,透过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本质,对知识进行归纳整合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学习的规律性,顺利度过初高中衔接的适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