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会计核算流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业企业会计核算流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业企业会计核算流程

工业企业会计核算流程范文1

关键词:工业企业;成本会计;重要性;完善

工业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进一步提高自己所处地位和经济利益,就要在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上下功夫,因为成本会计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合理利用成本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但如今的工业企业还存在着一些成本会计核算工作问题。本文就从工业企业成本的重要性和现存问题的完善方法来阐述成本会计在工业的地位。

一、工业企业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当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要做好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工作,而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服务对象不仅包括企业的生产部门,管理部门,行政部门还包括企业的在职人员及关于企业成本合算的其他业务。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就要利用好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带来的信息,积极编制相关条款制度减少成本的投入,提高产品的质量以此来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从而进一步促进工业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工业企业的重要性原则的应用

重要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在核算成本的过程中就要根据构成成本价值的基础来采用不通的核算程序,例如对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的核算中就要通过制造费用专用账户进行费用的分配再核算到相关到成本中。重要性原因影响成本的核算,从而影响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并进而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对相关业务的决策,所以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处理会计业务,并在财务会计报表中予以重复、准确的披露。会计的重要性原则之所以很重要,是因为重要性原则在很大程度上考虑会计信息的使用效率与成本核算之间的比较。工业企业的经济业务比较复杂,要将所有的零散数据在期末编制会计报表是详细罗列出来,而重要性原则,则可以减少这些工作量,因为重要性原则能够分清主次,业务的重点,减少工作量。

三、工业企业所面临的成本会计问题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的业务核算也会有相应的变化,而在实际的成本会计核算中发现,我国工业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

(一)成本控制观念落后

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起步较晚,有些工业企业的领导对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性没有太过于重视,应用不适合现代市场经济的传统观念来过于强调原材料的节省和缩减相应成本上的开支,忽视成本效益。这种情况下虽然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但这是在牺牲产品的质量带来的结果。现如今的市场经济,卖方市场逐渐转向买方市场了,买方对企业的商品的差异率逐渐重视。所以,如果企业还是重视追求狭义上的收益,忽视成本效益带来的产品差异率,就会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失去根基,失去竞争机会,这会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造成了非常不利影响。

(二)成本会计核算范围较为狭窄

企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一般都会扩大其经营的业务范围,会计核算的范围也会随之扩大,但是在实例中可看到,工业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范围并没有扩大,这会导致在期末财务报表的成本效益出现差错,影响领导的决策。

(三)成本会计核算不规范

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重要的组成。因为规范的成本会计核算可以清晰明了的反应企业的资金运作情况,这可以使企业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数据来创造更多的资产。然而,有些工业企业存在着会计核算不规范现象,主要体现在应摊费用和非摊费用处理不当,费用和生产成本核算不当,这会致使企业的成本效益降低。此外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也有脱节现象,对资金的运转和资金投入效率在沟通与交流甚少,导致企业的无法进行准确的成本核算。

(四)成本会计核算方法落后

有些企业不能根据经济的发展和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来完善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而以往的会计成本核算是不能适应当代会计核算标准的,这会导致企业在成本效益上落后,失去竞争优势。

(五)成本会计监督不到位

成本会计监督有效的落实,可以促进会计工作的质量水平。而有些企业并没健全的监督会计工作的体系,这会使成本会计监督无法详细,严格的监督会计工作的合法性,合理性,规范性。有些企业只重视短暂的利益,不重视会计工作的监督,而有些成本会计人员会利用自身工作的优势性谋取私利,致使成本会计信息不真实。由此可见,成本会计的监督非常的重要,若忽视它就很可能导致成本核算失真,进而不能够保证会计工作的规范性,合理性的有效进行。

四、针对成本会计工作出现问题的完善建议

工业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从源头上抓起,即积极解决企业现存的成本会计工作出现的问题,完善成本核算工作,下文就根据工业企业成本会计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的建议。

(一)提高成本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和职业道德

成本会计的工作水平主要取决成本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所以提高成本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是企业做好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环节,企业可以从成本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关于成本会计的法律法规,从而约束他们在工作中的规范。企业还可以从外界招聘优秀的成本会计人才,让他们给企业带来“新鲜空气”,提高企业成本会计工作水平。在此基础上企业应该制定一些相关激励政策,一次提高会计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

(二)提高成本会计效益重要性的认识观念

在现代化的今天,工业企业想在社会中立足和发展,就需要提高企业的经济实力,完成企业的近期所定的目标和制定远期计划。那么企业就应该摒弃以前的成本会计核算观念,树立符合现代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观念。在全新的成本会计制度下可以提高成本效益,再根据成本效益进行合理的决策。

(三)扩大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工作范围

企业应根据企业新增的业务范围来调整相关成本会计核算范围,这样可以及时、全面、系统的反映企业的经济范畴,让企业股东全方位了解企业的经济业务和资金在成本的运转状况。

(四)规范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工作

企业应根据国家最新出台的关于成本会计核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在成本会计科目上进行详细的划分,规范记账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企业成本会计财务报告水平。企业在逐步加强规范成本会计工作的同时,逐步建立一个完整、高效、科学、合理的工业企业内部成本会计核算机制。进而加强了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沟通交流,从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获取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与有效性。

(五)完善企业成本会计

工业企业也应该随着科技的进步改变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利用现代会计软件系统来完善成本会计工作。这就需要企业建立专用的计算机会计信息核算系统,因为计算机会计核算软件的出现能够减少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能够高效率、快捷的处理大量的会计信息,提高会计成本核算的工作效率,从而也可以为企业节省人力资源成本。

(六)建立健全的成本会计工作监督体系

对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监督主要是为了强化对工作流程的控制,包括成本会计核算人员的出勤率及工作效率。通过企业建立一个有效的核算机制能够不断强化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的控制、监督。企业根据内部成本会计所出现的不足,应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来规范、监督企业成本会计工作。

五、结语

现代的工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成本会计核算、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可以有效地降低现代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成本,提高成本效益,加快企业资金运用和循环的效率,提高企业在事成综合竞争力。但事实上,我国的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所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并不多,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就对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提出相关完善的意见,希望能够对成本会计核算在出现的问题有所帮助。

作者:谭振华 单位:武汉文景钙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工业企业会计核算流程范文2

1、成本构成的内容不同工业会计与商业会计在成本构成上存在明显的区别,实际上工业产成品的成本构成也是因行业不同而有所区别,除了制造费用这个工业会计必须提及的成本之外,还包括比如原材料的采购费用、生产产品工人的工资及福利、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以及燃动力费等。工业企业区别于商业企业最重要一点就是存在生产过程,而生产过程产生的成本费用占总成本的比例也很高,因此正确核算生产成本是工业企业会计账务处理的关键,其中制造费用的核算尤为重要。由于商业企业不存在生产环节,其商品成本构成相对也更加简单,无非是仓储、整理以及运输成本,所以想要核算清楚商品的采购成本,只需确认已销售商品和库存商品的价值既可。但应注意不包括商品运输费用、人工费用以及工资福利等。

2、会计方法及科目设置不同工业会计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计划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两种方法,计划成本法下设置“材料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两个科目进行核算;实际成本法下对于款项已支付但尚未验收入库的材料,应设置“在途物资”科目进行核算。而商业会计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进价法和售价法两种方法,进价法下,对尚在运输途中并已支付款项的商品,应设置“在途物资”科目进行核算;售价法下,则必须设置“在途物资”和“商品进销差价”两个科目进行核算。

3、会计核算流程不同工业企业的实物流转过程比较复杂,主要包括供应阶段(即采购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供应阶段购进原材料后进入生产阶段,产品完工后核算成本进行销售,最后结转销售商品的成本,其核算的复杂之处在生产阶段,也就是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过程。原材料在投入生产时,会发生一系列的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管理费、机械设备费、制造费用等,这道工序过后,原材料变为了半成品,形成下一工序的材料成本。月末,将本月发生的所有间接费用在加工完成的半成品和尚在加工过程中的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配给半成品和在产品的成本就作为下一工序的材料投入,然后加上下一工序的费用转入第三道工序,以此类推。最后加上前面各道工序的费用就是本月的生产费用,将其在在产品和产成品之间再进行分配,那么分配给产成品的成本就是库存商品成本。这就是工业企业比商业企业多出来的会计流程。而商业会计的实物流转过程相对于工业会计要简单得多,只是商品的购入、存储和销售环节,没有生产这一会计流程。

二、工业会计与商业会计的其他区别

1、资金运动过程不同工业会计资金运动过程包括从供应到生产,再到销售三个环节,其具体表现为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而商业会计只有购进和销售两个过程,其具体表现为货币资金、商品资金和货币资金。

2、账户所属类别不同工业会计核算项目包括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损益类和成本类五大类,而商业会计则没有成本类账户,只有四大类项目,即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损益类。

3、存货核算方法不同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存的各种资产,包括商品、产成品、半成品、在产品以及各类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工业会计的存货主要有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半成品、产成品、委托加工物资和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等。商品流通企业的经营活动主要是购入货物和销售货物,并没有生产制造环节,因此商业会计的存货主要是待销商品,当然也包括为经营活动而准备的材料物资。

4、销售成本结转程序不同工业会计的会计核算方法分为计划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两种,在计划成本法下,结转销售成本应在月末归集制造费用总额,按一定比例在产品间分配制造费用,计算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和完工产品,最后结转销售成本;在实际成本法下,做法基本接近计划成本法,只是不用再计算和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商业会计的会计核算方法分为售价法和进价法两种,在售价法下,结转销售成本应在月末进行价税分离,将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进行摊销,然后结转销售成本;进价法下月末则可以直接结转销售成本。5、收入核算项目不同我国出台的《具体会计准则—收入》中,对我国企业应该如何确认和计量收入给予了全面和细致的规定,在对准则的内容进行仔细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准则中的收入涉及的行业较多,可以说是各行各业会计在对收入进行核算时的综合体现,有关收入确认的原则也跟据不同行业而有所区别。例如,工业企业的收入主要来源于销售产品、销售材料以及与销售产品无关的过程,因此工业会计的收入在“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商品流通业的收入主要来源于销售商品的过程,因此商业会计的收入在“商品销售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核算科目的区别显而易见。

三、结语

工业企业会计核算流程范文3

关键词:工业企业会计 成本 核算与管理控制

新形势下,工业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对企业的快速发展具有战略性的作用。企业会计成本核算能够对工业产品进行有效地管理和监督,从而控制企业产品的成本支出,保证企业的效益,还对因制定不当的销售价格而造成的企业亏本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有所避免。因此,企业产品核算是在现代经济市场发展下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最有效的方法。此外,加强会计成本核算和管理控制,有利于企业根据核算内容作出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和质量提高;有利于对企业经营成果进行合理的分配;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整体实力,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1、工业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控制存在的问题

1.1、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具有独断性和局限性

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主要在原材料采购和生产管理方面存在独断和局限。第一、当前社会是经济信息社会,信息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广泛地重视。企业取得一定的信息,也是耗费了一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但是在成本核算上,并没有把信息核算到成本内。这导致了成本核算少了信息这一方面。第二、在成本的核算中,没有做好人工成本方面。企业对这方面的核算只是局限到一线的生产工人上,而没有对其他岗位上的职工进行核算,大大减少了对人工成本的核算。第三、在对企业的其他资源上面,成本核算也没有做到面面俱到。由于资产比较多,在核算过程中没有进行科学的计算,对于特殊的资产和土地资源等,没有明确的核算出来。第四、没有对无形资产进行核算。企业的无形资产主要表现在企业的文化和服务。良好的企业文化和服务对企业的发展和生存有着重大的作用。第五,核算方式和方法相对落后。企业大都采用品种法和分步法的成本核算方法,忽视了对会计成本的管理,直接影响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1.2、缺乏严格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控制的监督体系

不少企业存在对会计成本核算和管理的监督体系的缺失问题。由于大多数企业还未能实现彻底的数据化和标准化作业,而数据本身也需要进行人工输入,这样就容易发生数据输入和计算的失准、工作人员的弄虚作假等问题。同时,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加剧了上述问题的发生,导致企业的成本大大提高。

1.3、管理控制方面存在严重漏洞

成本管理控制方面的漏洞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工业原料采购紧张。由于我国工业原料供应市场非常大,部分企业为了降低产品的成本,而大大降低了采购的价格,导致了供应商寻求新的买方,不再给原来的合作企业提供原料,这加大了工业原料的供应压力。第二,采用廉价的原材料。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部分企业通常采购廉价的工业原料来降低成本,但这直接导致了产品质量的降低,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2、加强工业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控制的措施

2.1、加强思想重视,建立健全会计成本核算和管理制度

加强对成本核算和管理控制工作的思想重视,建立健全会计成本核算和管理制度,使其能够合理科学、及时有效地完成。该制度包括对成本核算范围、核算流程、核算方法、核算复查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促使工作人员能够遵照制度上面的要求,对企业成本进行有序、全面和准确的核算,保证核算工作的及时有效完成,为企业测评产品市场效益和制定发展规划提供准确可靠的资料。建立以销定产的生产管理制度,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决定产量,尽量减少企业原材料和产品库存,从而促进企业的库存成本大大降低。

2.2、抓快对成本管控体系的建设

由于企业部门较多和比较复杂,导致了成本核算和管理控制工作量比较大,更增加了成本。这就需要企业的各个部门进行有效的合作和管理,促进成本管控体系的建设,从而促进企业成本核算和管理控制的有效进行。同时,要加强对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和管理,减少因部门间的合作的成本代价。

2.3、建立企业人才队伍和文化

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吸收,是未来企业适应新时期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培训、技术竞赛等形式,加强对现有工作人员的相关知识的提高,促使其工作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提高,从而降低产品的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加强对企业的文化建设,形成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领导和职工的综合素质和协作能力,不仅能加强了对企业成本的管理控制,还能为企业打造道德形象,推动企业的良好发展。

2.4、建立企业会计部门的监督体系,加强对成本核算的监督

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合理的建立会计部门的监督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制度,确保在维护企业与职工的合法权益的情况下,对会计职工的工作进行严格监管。设立监督管理部门,对成本核算工作进行审核,对企业资金的流动、资金使用的具体情况进行监督,提升对资金的有效利用。

3、结语

由上可知,加强对工业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和管理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一项需要长期进行的工作。企业管理者不仅要提高其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控制知识,而且要了解把握成本核算与管理的现实情况,同时要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和措施,落实好核算与管理控制工作,真正地核算和管理好企业的成本。

参考文献:

[1]李金华.关于企业成本控制方面的几个问题探讨[J].中国外资(上月刊),2011(9):60.

[2]丁丽.当前企业成本核算改革的必要性及改革对策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1,(21):91-92.

工业企业会计核算流程范文4

强化学生的专业基本功,要锻炼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求学生在学完《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手工会计模拟试验。这一实践教学环节为期四周,资料主要取材于一个生产性工业企业的150笔基本经济业务。教师先对该会计主体的有关内部核算制度、经济业务和会计核算内容,以文字与流程图相配合的形式进行介绍,有利于学生系统熟悉工业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然后进行模拟实验,内容以某年12月份经济业务和1-11月份有关账户记录作为实验资料,除了销主营业务及成本计算外,还包括银行结算、贷款、投资、捐赠、纳税、财产清查、固定资产购建与清理等业务,使学生系统掌握从填制会计凭证到编制、分析会计报表的全部会计核算程序,全面掌握现代企业会计实务的操作。在进行试验前需要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如购买凭证、账簿、报表,安排试验教室,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组,为做好模拟试验打下良好的基础。该模拟试验可以采取两种方法:其一,要求每一位学生完成全部经济业务的核算工作;其二,根据经济业务的情况将经济业务分类、分岗位。学生还可进行角色模拟,这样,便于学生对实际工作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加强学生对各种财务软件应用能力

随着会计软件商品化、服务社会化的发展,应用商品化的财务软件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企事业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途径。会计电算化实习一般安排的时间为六周,主要针对企业某一特定时期的经济业务进行实习。这一模块的实践教学主要练习以下内容:安装会计核算软件;按所给资料完成帐务处理工作和其他会计核算工作。包括:系统软件初始化、记账凭证处理、登记账簿、凭证及账簿查询、期末账务处理、账务数据管理;设计、编制、输出有关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其它财务报表。另外,要求学生熟悉了解固定资产子系统、存货子系统、工资子系统、成本子系统、销售子系统,并能运用Excel进行简单的会计决策。这样,学生对财务软件的使用有了基本的了解,增强了财务软件应用的基本技能。

(三)课堂教学中始终穿插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

会计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报表分析》、《审计》等课程。每学期在这些课程的讲授过程中都加入了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一般达到该课程教学总时数的三分之一。在《基础会计》教学中融入简单的会计核算的练习,利用十学时时间让学生练习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报表,对基本业务处理进行简单了解。使学生对每门课程所讲知识有了一定感性认识,再通过以后的综合实习进行全面了解。通过会计课程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会计业务的工作流程,加深对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对会计工作有了更为感性的认识,对所学书本知识进行了巩固,也增强了实践动手能力,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为将来学生能够胜任会计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学校的全面质量控制

学校的全面质量控制,即学校为合理地确保实践教学,能够达到目标要求而采取的控制政策和程序。

1.建立会计模拟实习室。为了满足会计专业开设会计模拟实习课和进行直观教学的需要,要建立学校会计模拟实习室。由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专业人员协助,按照大、中型工业企业财务部门设置布局,设置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建立模拟财务科;把工业企业财务部门的业务活动浓缩于事先设计好的会计模拟实习资料之中,使之“再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学生到这里,如同来到企业财务部门,身临其境而成为企业职员,进行情境操作。

2.专业胜任能力。师资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高校教师不仅应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过硬的专业实践能力。学校应构建教师后续教育培训制度,努力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专业资格考试,鼓励其走出去“打工”;在对其进行理论知识培训的同时,进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训。

3.完善教学计划。依据技术性、技能性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增设实践教学及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课程。策划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将会计模拟实习分为分步模拟实习和综合模拟实习,并将综合模拟实习分为单学科综合模拟实习和多学科综合会计模拟实习;做到综合实习与分岗实习相结合、手工实习与会计电算实习相结合;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从学习《基础会计》课起,就进行会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以配合专业会计课的教学,进行各专业核算的模拟实习;毕业前夕,进行多学科综合会计模拟实习。

4.制定会计模拟实习规范。会计模拟实习规范,具体规范学生的实习行为。规范的制定,应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以及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主动思维的习惯。规范的制定,还应规定每个会计模拟实习项目应达到的标准。

5.制定技能量化考核标准。将会计模拟实习规范进行指标量化,实现对每个学生实习运作全过程的成绩考核,实现学校、部门、教师和学生对实习成绩的多层次考核,包括职业道德、动手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和实习结果等多方面内容。

6.工作委派。选择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明确其责任和任务,明确对其工作考核标准,制定对其奖励和惩罚制度。

7.监控。监控人员包括学校领导、教学督导、部门负责人和负直接责任的人员。构建事前审核、事中辅导与事后检查相结合的监控体系,确保会计模拟实习内部质量控制的有效实施。

(二)实习项目的质量控制

实习项目的质量控制,即会计模拟实习指导教师,应当执行全面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中适用于实习项目的质量控制程序,确保学生圆满完成实习任务。

1.指导。指导教师现场指导学生,帮助其理解实习方案和业务内容,解决疑难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其进行真正的实践活动。

工业企业会计核算流程范文5

工业会计政策的制定从某个程度上而言是由多种因素所决定的。在会计政策制定的过程中要根据工业企业的特点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与定位。从原则、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综合的细致的了解,最后确立其会计政策的方向。但与此同时,必须要注意的是就是信息的真实性以及有效性。在工业企业会计管理中,会计信息作为基础的会计政策因素,对于整个会计政策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应该及时的提供相关信息数据并加以分析与预测,针对信息的有效性进行合理的分类与整理,不同的信息将对产品效益,资源的合理利用起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工会企业会计中,要不断的加强信息的管理与应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

二、工会会计管理的特点分析

工会会计管理与其他企业会计管理在本质上存在着大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其行业特点所决定的。工业会计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部门,在整个企业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讲,工业会计要随着企业的发展方向以及产品功能特征等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与管理,对于资金的使用更是格,高标准。要设立独立的账目管理体系,专业的会计管理人员进行监督,由于产品指向性以及周期性相对都是比较固定的,从而使得会计管理具备了复杂性等特点。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了解到良好的经济环境秩序是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维护的。目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期,财务人员是经济活动最基本的细胞,只有财务人员具有相应的法律意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遵章守法、讲究“诚信”,创建企业良好的信誉体系,整个国家经济运行才能呈现良好发展的趋势,才能更好地应对与国际经济接轨时所提出的挑战。构建“诚信”的经济发展环境,首先要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建立健全严格的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登记、产权界定制度;要经常清理往来款,防止呆账、死账问题的发生;严密财务程序,支出要有计划,坚持预算管理制度;购买大型设备要有论证,修缮要有合同,审核要严格;要构建资产与财务管理结合的制度框架体系,建立资产管理岗位责任职,对资产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清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建立健全资产的入库验收、保管、领用、检查、维护制度和具体措施。只有从财务人员做起,从财务日常工作和管理做起,才能打造企业的经济信用,进而创建经济运行的良好环境。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计划体制的完善和发展,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对我国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财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直接影响着其对于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面对新时期财务工作的挑战,为了抓住机遇,一个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应当熟悉财务管理、会计、金融、投资、风险管理及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要不断强化法律法规意识,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理财的需要、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需要。总而言之,新时期的财务人员应从思想观念、财务管理和实践、财务模式等应用上进行创新,遵守相关政策、法规、制度,认真履行财务工作职责,适应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现状,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经济时代承担起更为重要的角色。

三、加强工业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与途径

3.1完善企业内部监管制度,重视会计核算管理工作。在实际的会计核算管理工作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各种会计要素以及其他相关信息的计量与确认,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反应内容的完整性。同时应制定严格的规范制度来让会计人员严格按照业务流程进行工作的开展,以确保核算任务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同时,制度应对财务人员的经济行为进行严格的控制,以避免随意调节营业收入或不按时间规定转接成本等问题的发生。在此过程中,还应建立并健全会计责任制度以及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以确保工业企业各个生产项目高效管理目标的实现。同时还应根据业务流程和各部门职责的不同,对机构部门进行精简,并促进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以从根本上做好会计信息质量管理工作。

3.2建立健全工业企业内控体系,加强会计委派制的实施。该制度是指工业企业的主管部门统一派遣会计人员以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有效管理的制度,它同时也是一种新型的会计人员体系改革的新趋势。为使这一制度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应在确保工业企业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对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信息管理质量等进行合理的协调管理,并组建科学合理、针对性较强的组织机构对以上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工业企业会计核算流程范文6

事实上,作为经济体的“细胞”,目前我国企业与应对复杂市场和外部环境变化要求相比,与参与国际竞争、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比,在管理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同时,如何开源节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而不论开源还是节流都离不开成本管理,高质量的成本核算离不开高质量的成本核算制度。“因此,在这种现实要求下,财政部门此次推出《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不论是对提升企业成本管理水平,还是对完善会计准则体系,稳步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都有重要意义。”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刘东生博士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重要意义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期间陆续颁布了《国营工业企业统一成本计算规程》、《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等关于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规范,随着会计改革的深入,在90年代先后了13个行业会计制度,在2000年《企业会计制度》印发后配套制定了12个行业核算办法,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后,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得到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实现了国际趋同。然而,无论是准则还是制度,都没有系统地规范成本费用的计算方法、归集和分配等内容,而这些内容会影响财务报告中存货成本和营业成本等信息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到广大信息使用者的决策。

财政部部长助理余蔚平公开表示,此次实施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对推进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有四个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打造我国经济升级版。他称,会计在经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表明,推动经济转型,会计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特别是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乃至经济管理中具有基础支持、战略支撑作用,推进包括成本制度在内的管理会计改革,释放管理因素在经济转型中的巨大潜力,有利于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二是有利于推动企业管理升级。三是有利于贯彻中央关于“走出去”战略。四是实施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推进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有利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财政部会计司司长杨敏亦强调,《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是适应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需要,是推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不断健全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企业会计准则的持续平稳有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事实上,在新的会计环境下,计划经济背景下出台的《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已经无法较好地对现有的成本会计实务进行指导。“由于时代限制,《国营工业产品成本核算办法》主要集中在工业企业领域,并且仍主要从财务会计核算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并没有提出像作业成本法这样可以和要素、资源、作业活动结合起来的工具。”中化石油副总经理兰海认为,《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可以向后延展到未来,从管理会计的角度来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求。

目前,关于产品成本核算的内容散见于存货、固定资产、建造合同等现行具体会计准则和专业核算方法中,在使用中缺乏系统性、完整性。杨敏介绍道,由于以上规定相对较为原则,不够具体,不能满足企业进行产品成本核算的需要,《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在整合的基础上,还进一步规范了产品成本核算对象、产品成本核算项目和范围以及产品成本归集、分配和结转,建立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的操作性规范。

因此,为企业产品成本核算提供统一指引是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现实要求。刘东生表示,“《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完善企业会计标准体系,结合变化的会计环境,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下,有必要在对原有法规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企业成本核算制度。而《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为企业产品成本核算提供统一标准,有助于提高成本核算工作的规范性,降低随意性。”

促进管理升级

在刘东生看来,财政部《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的直接目的是提高成本会计信息质量。从深层次看,这一目的主要来源于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些挑战,《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实际上兼顾了宏观经济发展与微观主体经营两个层面的需求。从宏观管理角度看,长期高耗能低产出的粗放式的经济增长难以为继,而想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践中要依赖于微观经济主体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以及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

“宏观管理是对微观主体的管理所提出的要求,而微观主体在成本核算标准问题上又对宏观管理部门提出要求。”他强调,有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对具体核算提供指引才能更好地解决核算标准问题,才能在此基础上较好地进行数据挖掘,服务于企业成本管理,推动管理会计的发展。

“首先,《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对于企业在同一行业对标有重要积极作用。对标数据背后的原因,包括资源是怎样被消耗掉、在哪些环节消耗、哪些是有价值的环节,哪些消耗是正确等问题都可以以此来分析。”兰海表示,如果未来同行业作业成本法也能建立起统一口径的标准,那么对标的层面就会更细致。他解释道,现在公司对标只能停留在部分费用如能耗燃料费用上面,但产生不同费用的原因就无法追踪,另外还需要比较生产工艺、选择的路线、作业流程、成本费用的结构以及组织结构、人员安排、人工成本的使用等多个方面。“现在企业直接的制造成本越来越少,未来营销型的费用会越来越多,而一些不直接创造价值但对企业创造价值是核心环节比如品牌建设、设计、营销等等,这些费用怎样进行对比分析是可以在推出作业成本法后可以实现的。”

其次,兰海亦认为,此次新制度的推出体现了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体系的衔接。除了“对标的转换‘代码’”外,他认为下一步可能还要细推“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管理的成本项目‘代码’”,这些都得到规范以后,企业都会统一按照财政部的要求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