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使用风险点及防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资金使用风险点及防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资金使用风险点及防控

资金使用风险点及防控范文1

关键词:行政监督;执法风险

一、突出行政执法办案权的规范,着力防控执法风险

加强市场监管、查处经济领域的违法违规案件是工商部门的重要职责,防范执法办案过程中的廉政风险始终是预防腐败工作的重点之一。为此,该局重点采取了以下风险防控措施:一是严把立案关,以防止办案机构和办案人员趋利办案、有案不查、乱检查、乱办案等行为的发生。严格执行所有一般程序案件都由法制机构进行立案审查的规定。已立案的案件需销案的,也要经过法制机构审查。并实行案源实时报告制度,未按规定报告案源的,法制机构不予通过立案审查,对已掌握的案源不立案或不及时立案的必须向法制机构和分管领导报告并说明理由。二是严把网上案管关,以防止违反办案程序、擅自销案等现象的发生。在全系统研究开发和强力推行了网上行政执法案件管理系统,从案源到立案到归档,每个办案程序的相关文书资料证据等都要按“谁办案谁录入”的原则准确、及时、全面地录入案管系统。局领导和法制、纪检监察机构均可按权限进入系统,履行案件审核、审批、监督等职责,并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查询、浏览和检查案件各个流转环节的工作进展情况,对案件办理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监督。

二、突出行政许可权的规范,着力防控办照风险

工商部门行政许可工作主要是办理营业执照。过去曾有个别工商人员,因各种因素的影响,不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受到党纪或政纪处分,有的还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为防范办照、办证过程中的廉政风险,该局重点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坚持公开透明。按照《省工商局政务公开实施办法》的规定,将行政审批事项、依据、权限、时限、程序、收费标准和依据、举报电话等向社会公开。在公开的内容上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认真落实行政许可结果、行政处罚结果、享受优惠政策结果、服务承诺结果等“四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在公开时间上,做到经常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在公开方式上,因地制宜,因事制宜,选择网络、新闻媒体、设立公示栏、印发便民手册、设置电子显示屏和触摸屏等多种形式公开,切实方便群众知情、办事。二是推行网上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以政府开展电子政务建设为契机,依托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将工商机关行政审批项目在网上实现互联互通,使审批事项能够在网上办理,真正做到“一门受理,网上流转,全程监督,公开透明”。通过电子监察,加强对审批项目的实时监督,使整个审批流程公开透明,发现问题及时预警纠错。三是加强办证窗口规范化建设。强化注册办证大厅、市、县、乡(镇)行政服务中心工商窗口规范化管理。要求注册大厅必须做到一个“窗口”对外,实行一条龙服务;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倡导引导服务、预约服务、跟踪服务等延伸服务事项。

三、突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规范,着力防控用人风险

由于工商部门实现省以下垂直管理,因此,做好选人用人风险的防控是该局十分关注的一项工作。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把住“六关”:一是民主推荐关。实施公平公开的民主推荐制度,凡民主推荐票数未达到规定得票率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二是干部考察关。考察干部时坚持广泛认真听取群众意见;纪检监察干部参加干部考察工作,对考察过程进行监督;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对民主测评中没有得到多数干部群众支持的不得作为提拔任用的对象。三是廉政审查关。人事部门对拟提拔使用干部在提交党组会研究之前书面函询纪检监察机构,由纪检监察机构对拟提拔任用的干部进行廉政审查,凡未经廉政审查或经审查廉政方面存在问题的,不予提拔重用,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四是会议决定关。各级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充分发扬民主,一律采取无记名投票表决的方式作出决定。五是公示试用关。

四、突出项目建设和大额资金使用的规范,着力防控项目、资金风险

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属垂直管理体制,系统较大,每年都有一部分项目建设和大额资金使用,该局重点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坚持党组集体研究的原则。凡重大工程项目、政府采购项目、大额资金的使用都必须经党组集体研究决定,同时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必须有纪检监察机构负责人参加,对决策过程以及执行情况实施监督。二是规范项目建设和资金分配使用行为。制定出台了《江西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基本建设管理办法》。对基本建设项目申报、审批及立项、基本资金管理、项目建设标准、项目工程招标、项目设计、项目开工审批、项目施工管理、工程竣工验收、项目建设财务管理、项目建设审计、项目建设档案管理等全过程进行规范。为加强省局对系统基本建设项目补助资金的管理,出台了《关于加强对工商系统基建项目补助资金管理使用的通知》。为确保专项补助资金分配的合理和公正性,省局成立了有纪检监察机构参加的专项补助资金分配领导小组,从制度层面上有效地防控了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风险。三是严格执行公开招投标和政府采购有关规定。坚持公开、公正、公平,防止暗箱操作搞私下交易;招投标结果在第一时间向全局干部职工公示,以接受群众监督。四是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制度。省局近年来对内设机构及所属事业单位进行财务审计发现,个别单位财务管理不规范,为加强财务管理,防范财务风险,在全系统推行了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制度,取消了省局机关和直属机构的会计岗位,由计财处对各单位的财务实行统一收付、统一核算、统一管理。(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郭元明,《我国行政监督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太原:山西大学,2007

[2]辛海,《论我国行政监督的完善与强化》[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3]刘春波,《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缺陷及对策分析》[D],延吉:延边大学,2006

资金使用风险点及防控范文2

摘要:财务风险的防控管理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企业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管理相关概念以及成因;其次探讨了企业财务风险的防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最后针对性的提出了如何加强财务风险防控管理以及可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财务管理;风险防控;财务风险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这充分表明,在新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政府将会减少对企业发展的干预,将经济职能更多转向为企业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尊重市场自身发展规律,让企业公平、公正的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必然面临更多的风险,这就使得企业必将对财务风险的防控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一、企业财务风险造成的后果

1.导致财务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是财务风险的集中表现,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

2.企业管理人员风险意识较差

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内部财务关系不顺

企业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不力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二、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管理相关概念及成因

1.财务风险的概念

(1)财务风险和风险防控的概念及内涵。广义的财务风险通常是指包括公司财务管理活动本身各方面所具有的风险。将公司财务管理风险分为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对财务风险的定义限定为由于使用负债筹资而带来的风险,而对于经营风险,则定义为由于使用经营杠杆而导致的公司息税前收益的变动而产生的风险。结合以上理论,将本文中谈及的财务风险定义为由于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导致的公司在融资、投资和收益分配等财务管理活动中产生的实际结果和预期结果发生背离,产生损失的可能性。由此可见,财务风险实际上应包括融资风险、投资风险、收益分配风险和其他风险。企业财务风险,其特征主要体现为具有客观存在性与不确定性。

(2)财务风险防控的概念及内涵。财务风险防控管理过程应包括对财务风险的识别以及对财务风险的评估。从防控管理内容上讲,则应包括单位预算风险防控管理、财务收支风险防控管理、资产运营风险防控管理、采购风险防控管理、发展风险防控管理和操作风险防控管理这六大类别的风险防控管理。只有对这些环节的风险从严强化管理,坚持制度创新,才能在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力争为建设世界一流财务工作新局面做出贡献。

2.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1)财务预算风险。一是预算编制不科学带来的风险。通常体现对单位相关部门上报的项目预算经费没有进行深入审核,预算编制不够细致、严密。二是对预算资金管理不规范引发的风险。预算资金管理不规范,则主要是指在预算资金的分配与管理上,没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操作标准,造成预算资金分配不均衡、被挪作它用的现象时有发生,且在预算资金支出环节,因财务人员对具体项目的不了解,信息交流的不畅,容易造成资金拨付不及时,影响项目进度的顺利进展。

(2)财务收支风险点。一是收入不按照合同约定,不入账、少入账。如没有定期核对往来账目,欠款长期不能回收,也不做帐务处理;又如当期的生产成本、费用跨期入账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在收入确认原则方面,有的单位财务甚至通过变更销售收入确认方式,来改变企业财务报表上营业收入的数据。此外,有些企业还存在虚构收入的现象,如通过对开发票,确认收入等。这些做法非常容易导致债权债务统计不实,而财务统计的不真实又为企业在运营中作出的决策埋下了风险隐患。

(3)财务管理制度的不严格,企业管理不善,账实不符。如有的单位不顾生产实际用量而大批采购、重复采购的现象依旧存在,物资过分积压浪费,不仅加大了企业的管理成本,且对企业的资金成本,也是一种没有必要的占用。此外,对材料出入库管理不够严格,材料入库、出库手续不全,材料管理部门长期不与财务部门对账的现象也颇为多见。

(4)成本费用管理不严,对成本乱挤乱摊的现象比较严重。一是资本性支出挤占收益性支出。如将应列入资本性支出的固定资产列入当期生产成本等;二是收益性支出挤占资本性支出。如将机器维修等费用列入资本性支出。这种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乱摊的行为将直接影响到会计主体财务状况以及财务成果的真实、可靠。

三、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管理的对策措施

1.加强制度建设,探索制度创新

首先应加强企业制度建设,积极探索企业制度创新,以法律法规、企业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为准绳,加强企业预算管理、往来账项管理、资金管理与成本管理。如在预算管理方面,企业可以从完善预算组织程序着手,建立预算评审项目库,坚持按程序办事。此外,企业亦应完善会计核算制度、决算制度,使之能够为预算的执行提供真实、可靠的相关信息。可以通过建立集预算、核算、决策于一体的管理信息系统来提高企业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从而减低企业财务预算方面的风险。

2.落实管理责任,强化财务核算监督

落实管理责任,就是要责任到人,以资金管理业务为例,其存在着资金控制人员违反规定支付资金的风险,那么资金控制人员就是这个风险点的第一责任人。此外,在强化财务核算监督方面,对所有的会计事项都要实行由经办、审核、部门负责人、稽核四人负责的业务流转程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通过对财务流程的重重把控,才能做好财务风险的防控管理工作。

3.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财务人员的素质高低决定了财务风险指数的高低,因此,有必要对财务人员进行素质教育和专业、系统的业务培训,树立财务人员的责任感、忠诚度,使财务人员清楚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工作的每个环节当中,财务工作无小事,任何麻痹大意的行为都可能给单位带来财务风险。

综上所述,加强企业制度建设,落实管理责任,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及风险防范意识,对财务风险的防控管理有着重要意义,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唯如此,才可将企业的运营风险减到最低,为财务工作理顺管理环境。

参考文献:

[1]李胜,傅太平.论企业的全面财务风险管理[J].经济与管理,2004(06):86.

资金使用风险点及防控范文3

关键词:高校;资金管理;风险防控

一、引言

财政部2015年印发《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要求单位全面建立、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确保内部控制覆盖单位经济和业务活动的全范围,贯穿内部权力运行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高校财务制度总则也中明确规定要加强对学校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资金管理活动贯穿高校运行整个环节,怎样从资金取得到资金使用这个链条中,使资金在对推动高校项目建设及学校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又能有效防范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保护资金使用安全,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二、高校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紧缺与预算管理不到位

1.高校教学与发展经费矛盾持续在十三五发展新时期,高校朝着更加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虽然现在高校经费来源渠道多样化,但是主要来源还是靠财政拨款。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壮大,需要的发展经费越来越多,受到资金来源的限制,相应的挤占了教学经费的投入。2.资金预算缺乏全面性除了保障基本的人员经费、教学经费的投入,科研经费及项目建设经费占据了高校资金支出的主要部分。但是项目未实行有效的事前调研及论证,资金预算不足或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挤占其他项目资金。项目开支范围及标准不符合相关规定,有违法违规风险。项目执行不力,进度缓慢,资金闲置不能及时有效利用等问题继续存在。3.未执行有效的资金绩效考核机制当前高校考核主要是针对教学部门进行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科研项目数量等进行考核,很少关注资金投入与产出比,如科研费用投入与科研成果比,实验室建设投入与实际有效利用率的比较、教学经费投入与学生就业情况的比较等,使得资金投入有效性难以考核。

(二)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

1.收入业务管理不规范,缺乏统一监管由于有些高校规模大,收入业务分散在二级财务部门或未由财会部门统一办理收入业务,缺乏统一管理和监控,有可能会导致未经批准办理收款业务、未按收费许可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收取、应收未收、未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或私设小金库情形发生。2.资金审核支付不严格支出事项未经过事前申请,支出不符合预算规定的开支范围及标准,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之间会相互挤占资金,使得预算失控。报销时单据审核不严格,重大资金支出没有经过相关程序及联签,可能导致错误或舞弊。资金支付不符合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公务卡结算等国家有关政策规定,采用虚假或不合规票据报销套取资金等。3.岗位设置不合理,管理不规范相关岗位设置不合理,不相容岗位未实现相互分离,比如项目申请与审批、审批与经办、经办与验收等,导致错误或舞弊的风险。票据、印章管理松散、容易使相关人员发生舞弊。

(三)资金管理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

1.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执收部门与财务部门沟通不够,使得单位没有掌握所有收入项目及其相应的金额和时限,造成应收未收,可能导致单位利益受损。2.信息反馈渠道不畅通资金活动过程没有有效的信息反馈渠道,使相关经济活动执行过程及进展情况无法有效监控,有可能使经济活动与预期产生偏差或舞弊的发生。

三、促进高校资金管理具体措施

(一)提高预算的可行性论证,加强资金使用的绩效考核

1.多渠道筹集资金除了财政拨款,高校需要利用资源优势,发挥积极主动性,争取更多的基金项目及校企合作等,多渠道筹集发展经费。2.做好资金预算管理要根据高校整体的发展战略规划及各院系、部门的发展计划科学合理的编制预算目标,支出预算的编制要与资金收入预算相匹配。避免资金不足造成预算项目无法进展,又要避免因事前调研及论证不充分,造成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增加资金压力。在资金预算执行过程中,要对预算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跟踪和督促检查,防止预算项目未按规定的额度和标准执行,要提高预算支出执行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预算项目的调整要进行充分论证后按程序和权限进行。3.建立资金绩效评价体系要建立高校资金支出评价体系,既要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绩效评价,也要包括部门支出和学校整体支出的绩效评价。要对资金的投入和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包括资金分配过程是否科学规范,资金投入方式是否合理、资金到位是否及时,预算执行进度是否按期,资金使用是否高效等。4.盘活存量资金要定期对存量资金进行清理,摸清存量、分类处理。评估项目进展,估算资金需求量,对不需按原用途使用的结转结余资金按规定调剂用于其他项目。

(二)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

高校应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和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1.加强资金收付管理加强资金归口管理,应由财会部门统一办理收支业务,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防止截留、挪用、私设“小金库”,或资金体外循环风险。建立收入分析和对账制度,财务部门应当根据收支预算、合同等,对收支业务进行合理分析,判断有无异常,定期与银行及财政对账。2.加强资金使用审批制度提高资金安全防控管理,建立资金风险预警,资金的拨付要有完整的审批程序,保证重大专项资金需求,防止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重大资金开支要经过评估论证,严格审核资金用途进行联签制度。要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保障专项资金安全、高效、专款专用,对项目资金的使用要进行监管,资金的使用要符合规定,不得擅自变更资金的使用用途,不得随意缩减扩大项目资金,项目资金的使用变更必须进行相应的审批程序,专项资金的使用定期进行检查。3.加强内部控制,明确岗位职责财务部门应明确相关岗位职责权限,不相容岗位要分离,关键岗位必须实行定期轮岗制度或采取替代控制措施,不得由同一人办理相关资金业务全过程,如业务的授权审批、经办、会计记录、检查等环节。4.健全印章及票据管理制度应当明确规定印章及票据的保管、登记、使用和检查的责任。印章及票据应有专人进行管理。票据的领用、核销均应当履行相应的手续并有相应的登记台账。单位不得违反规定转让、出借、代开、买卖财政票据、发票等,不得使用虚假票据套取资金。

(三)利用现代网络及人工智能科技,建立信息沟通机制

1.利用信息化建设,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应当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及校区之间沟通协调机制,以加强资金收入及支付审核。定期开展必要的信息核对,实现重要经济活动信息共享,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同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内部控制,将经济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流程和措施嵌入单位信息系统中,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的因素。2.建立通畅的信息反馈渠道建立信息反馈制度,使资金执行计划情况能够及时反馈给管理人员,以发现资金执行过程中的偏差,能够及时纠正。必须明确信息收集、信息传递程序及反馈渠道有关工作人员的任务和职责。

(四)加强人员培训

要通过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业务规范的培训,强化业务能力。加强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法律知识素养,增强资金管理风险防范意识,为有效防范资金风险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参考文献:

[1]聂兴凯,高庆普行政事业单位支出管控问题分析与对策[J].财政监督2015年18期.

资金使用风险点及防控范文4

按照全区“X、X”主题教育安排和省委巡视整改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我单位从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岗位职责及业务流程等方面着手,采取“自己查、相互找、领导点、组织评”等方式,组织全机关人员进行廉政风险源点的拉网式排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措施。

X、认真搞好宣传发动。接到区纪委下发的廉政风险排查通知后,我中心迅速召开了全体职工会议,统一了思想,根据文件精神,成立了廉政风险排查领导小组。明确廉政风险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内容要求,充分认识廉政风险的客观存在性与现实危害性,使全体人员自觉参与到廉政风险排查工作中来。

X、全员广泛参与,认真清查风险。本着全员查找、全面查找的原则,结合重点岗位、重点人员,从一般干部到主要领导,各自对照自己的岗位职责,主动查找风险点。认真分析查找各自岗位及在平时行使职能所有环节中容易产生不廉洁或影响工作绩效的风险点。

全体人员全部参与了风险排查,分别填制了个人岗位廉政风险识别和自我防控表,科室工作职责和廉政风险识别自我防控表。对排查出的风险,办公室认真进行梳理、分类,根据风险可能产生的后果,将风险确定为三个等级。

X、加强监督防范,实现标本兼治。对排查和确定的风险点,坚持做到监督监控、预警处置,实施标本兼治。重点围绕“三重一大”、业务流程等方面,健全完善决策机制和管理制度。针对查找的廉政风险点,制定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并将措施落实到岗,责任落实到人。

通过廉政风险点排查活动的开展,根据岗位风险例举及分析,对岗位职务行为可能承担的相关行政责任或法律责任条规,让全体工作人员做到“三个知道”:知道岗位风险所在,知道防范措施,知道“越规”以后的责任后果。使每一位工作人员对自己岗位的工作职责、岗位责任风险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提出针对性、警示性强的预防措施,切实增强自我防范风险意识,提高抵抗风险能力。

二、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一)重大事项决策风险内容方面:X、在安排工作,确定工作思路、确立工作目标方面;X、在关系商务系统发展的重要决策和关系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方面。

防控措施:严格遵循“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来安排部署,重大事项决策要在全体职工大会或公示栏进行公示;X、坚决执行“三重一大”事项报告制度,接受上级部门监督。

(二)重大项目安排风险内容方面:审核或上报的各类项目,如外贸、服务外包、商贸流通、电子商务专项扶持资金等业务。

防控措施:企业申报各类项目必须提交申请报告和可行性报告等资料,联合财政局初审行文,报上级部门审批;X、单位执行项目必须做好详细预算,明确经费来源与开支渠道,不得突破预算标准。

(三)重要人事任免风险内容方面: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及调整;

中层干部的选拨、任免、推荐,重要岗位人事调整;后备干部的推荐、选拨和使用意见;推荐申报区级(含)以上综合类先进个人或先进集体。

防控措施:X、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和党支委会议事规则进行,不滥用权力、徇私舞弊、优亲厚友;X、完善健全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X、征求派驻纪检组意见,有问题的暂缓提拔使用。

(四)思想道德类风险点:X、政治理论学习不够,可能产生重业务、轻政治的倾向,政治素质下降等情况;

X、在日常工作中,部分职工怕承担责任,怕得罪人,有畏难情绪,可能产生工作态度不端正,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导致工作一般化,不能开拓工作新局面;X、思想放松,廉政意识不强,可能导致吃拿卡要的不廉洁情况发生;X、不能及时安排、有效落实自己份内工作,消极怠工,可能导致工作出现偏差或失误。

防控措施:X、提高全单位干部职工的工作责任心,事业心,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X、在全单位范围内开展思想大交流活动,让党员干部相互查找对方优缺点,提出好的防范措施和改进办法,并学习对方的长处和优点;X、坚持以人为本,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转变工作作风,多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廉政教育活动。

(五)大额资金使用风险内容方面:各种会议培训经费安排;

公务用车购置维修;一次性采购X元以上的办公设备。

防控措施:X、严格控制会议培训规模和时间,对会议的各项费用要做详细预算,各项费用由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严格把关,并将预算方案提交支部会集体决策;X、认真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

三、下步工作打算。

资金使用风险点及防控范文5

【关键词】 贸易企业; 资金; 筹资; 预算; 应收账款; 风险防控

贸易企业是通过商品进销差价实现价值,借助内部管理制度控制销售费用、管理费用额度,计算资金成本,合理确定筹资方式以达到财务费用最小化,最终实现企业价值和社会责任最大化。简而言之,就是如何筹钱、管钱、用钱。任何企业最终导致破产的首要因素就是资金链的断裂。如何维持资金链有序地良性循环,是贸易企业乃至所有企业做好风险防控的综合性课题和难题。

一、筹资作为企业资金周转运动的起点,决定着企业资金运动的规模和生产经营发展的程度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企业新建时要按照企业战略所确定的生产经营规模核定长期资本和流动资金的需要量。资本金是企业权益资本的主要资本部分,是企业长期稳定拥有的基本资金,是原始启动资本,是投资者用以享有权益和承担责任的资金,同时也是企业取得债务资本的必要保证。

(一)企业常见的筹资方式及其利弊

企业筹资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按取得资金的权益不同分类。这种筹资方式分为股权性筹资、债务筹资、衍生工具筹资三类,三种筹资各有利弊。第一类股权筹资,企业财务风险小,但是资本成本负担重,容易分散企业控制权;第二类债务筹资速度快,资本成本低,但财务风险大且筹资数额有限;第三类衍生工具筹资限制条件多且苛刻,是我国上市公司目前常见的一种筹资方式。

(二)企业筹资规模的确定及影响因素

首先,要合理预测资金的需要量,筹资规模与资金需要量应当匹配一致,既避免因筹资不足影响生产经营,又可以防止筹资过多,造成资金闲置;其次,需要合理预测资金需要的时间,要根据资金需求的具体时间合理安排资金的筹资时间,适时获取所需资金,使筹资与用资在时间上相衔接,既避免过早筹集资金形成的资金投放前闲置,又防止取得资金时间的滞后错过资金投放的最佳时机;再次,企业所筹集的资金都要付出资本成本的代价,不同的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所取得的资金,其资本成本都各有差异,要计算出各种筹资渠道及方式的资本成本,以达到资本成本最优。企业应当在考虑筹资难易程度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来源资金的成本进行分析,尽可能选择经济可行的筹资渠道与方式,力求降低筹资成本。

(三)企业的筹资管理,不仅要合理选择筹资方式、确定筹资规模,而且还要科学安排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优化是企业筹资管理的基本目标,对企业的经营安排产生制约性的影响。资本成本是衡量资本结构优化程度的标准,也是对投资获得经济效益的最低要求,企业筹得的资本付诸使用后,只有投资报酬率高于资本成本,才能表明所筹集的资本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企业筹资要考虑股权资金与债务资金的关系、长期资金与短期资金的关系、内部筹资与外部筹资的关系,合理安排资本结构,保持偿债能力,防范企业财务危机,提高筹资效益。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是企业资产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的现值,计算现值时采用的贴现率通常会选择企业的平均资本成本,当平均的资本成本率最小时,企业价值最大,此时的资本结构是企业理想的最佳资本结构。

一定时期企业成本率的高低,不仅反映企业筹资管理的水平,还可以作为评价企业整体经营业绩的标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际上就是所筹集资本经过投放后形成的资产营运,企业的总报酬率应高于其平均成本率才能带来剩余收益。

贸易企业筹资除受上述各种因素及条件影响外,还与企业自身年度的经营规模,各种资产周转率、结算周期、现金、应收账款及应付账款的管理有关,涉及内部管控制度建设,这也就是本文开头提出的管钱、用钱的问题。

二、资金营运管理是控制财务风险的防火墙,也是贸易企业兴衰的关键

企业资金营运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保证合理资金需求的前提下,潜心研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节约资金使用成本。

(一)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加强预算监督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充分说明预算管理的重要性。预算通过引导和控制经济活动,使企业经营达到预期目标。预算是控制经济活动的最为具体的计划,是对目标的具体化,是将企业活动导向预定目标的有力工具。要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包括业务经营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财务预算。整个预算从企业内部到各部门业务量入手,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步汇总”的程序进行,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搞好综合平衡。从贸易量、销售收入、销售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利润总额做好预算。编制科学客观的预算是第一步,财务管理部门还要具体负责企业预算的跟踪管理,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预算与实际执行的差异及原因并提出改进管理的意见与建议,使预算朝既定目标进行。

(二)资金管理集团化,有效节约资金成本

资金使用风险点及防控范文6

关键词:企业集团 资金管控 难点

一、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主要难点

近年来,我国企业集团受跨国公司集团资金管理经验启发,积极在集团内部推行资金集中管理,盘活内部闲散资金,加快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提高资金效益和防范资金风险的作用。但在推进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难点。

(一)资金集团化管控程度不高

企业集团大多存在着资金集中管理要求与内部法人单位资金分散的矛盾,资金集中管理虽然取得了很大突破,但集团众多企业中多头开户、多头融资现象仍然存在,资金集中度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影响了集团资金合理配置,降低了资金周转速度和使用效率,资金成本仍然偏高。

(二)集团资金风险管控亟需加强

从集团资金管理的特性来看,集团财务的首要职责是风险控制。由于企业的任何经济活动都伴随着资金流动,各项风险最终都会反映到资金风险上。通过一些企业资金风险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可以看出,资金风险的形成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具体运作环节密切相关。企业经营管理与风险控制制度不够完善,资金使用流程不够合理,在合同管理、客户管理、经营方式管理、存货管理、赊销预付管理、投资管理等方面缺乏明确规定和具体要求,或是基层企业在具体业务操作中,不能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导致经营项目出现风险,最终导致资金损失。

二、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存在的问题

集团资金集中度不高,资金集团化管控程度不够,一方面原因是各分(子)公司对资金集中管理工作在思想认识、重视程度上不尽一致,对资金集中管理规定和部署落实不到位,各单位之间资金归集率差距较大,造成闲置资金沉淀,不能充分发挥资金效益,也直接导致了资金集团化管控能力的弱化;深层次原因是,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集团企业在治理结构、资金管理机制、资金集中相关制度措施等方面能否与集团管控的要求相适应,对资金的集团管控有着深刻影响。

(一)集团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优化

由于我国集团企业发展的历史原因,大多数存在着企业各级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晰、权责不对等、机构设置与经营管理不协调、集团理念淡薄、总部控制乏力等问题。集团成员单位分布相对分散、运行相对独立、风险控制比较薄弱。从部分企业实际资金运作情况看,由于成员单位多、都有独立的经营和管理权,企业账户多、资金分布仍较分散,资金的实际运作风险仍然突出。

(二)集团化业务运营模式尚未有效建立

从一些集团企业业务运营模式来看,由于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整合不到位,成员单位处于分散经营、各自为战的状态,统一经营、集团化运作程度不够,自我应变和风险防范能力弱,集团公司网络化、规模化、协同化运营优势远未发挥。人财物管理的分散导致了业务经营和资金运作的分散,存在难以控制的风险隐患。在分散经营模式下,集团业务管控能力薄弱,部分成员单位可能在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等方面出现一些偏差,甚至上当受骗,最终导致风险事件,使企业资金蒙受损失。

(三)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相关制度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集团企业推行资金集中管理过程中,如何确定资金集中范围和程度,合理确定成员单位账户备付金余额,企业预算管理能否为资金集中管理提供有效支撑,资金信息化系统能否满足资金集中管控需要都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过程,许多企业尚未做到全部账户集中管理、存款集中管理、贷款集中管理、票据集中管理,资金集中管理制度及相关配套措施也需要根据内外部环境和集中管理工作实际逐步完善。

(四)集团资金风险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由于影响企业资金活动的因素很多,涉及面广、不确定性强,集团资金管理和控制面临的风险很大。一些企业在资金使用的具体环节方面缺乏严格的风险控制要求,特别是对应收款项、存货资金、投资项目等方面的具体措施不够严格,可能因基层企业出现的资金周转问题影响集团资金的良好运行。

此外,在资金监督管理体系建设方面,资金风险管理与企业业务经营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信息管理、法律事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审计管理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时涉及到集团总部、分(子)公司和直属企业等各个层面,系统资金风险管理的整体合力尚未形成,需要进一步加强相互衔接与协调配合。

(五)集团资金管理模式有待优化

集团企业应当设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推行资金集中管理工作,目前主要有财务公司、结算中心、财务部门管理等形式。由于财务公司是非银行金融机构,设立门槛较高且需银监会批准,多数集团企业以内部职能部门或结算中心承担这一职能。随着资金集中管理工作的快速发展,许多集团企业面临着资金集中体制机制、管理手段、结算工具、融资方式、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一些制约因素和障碍,在规范性、专业化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六)资金集中管理机构人员不能满足需要

从队伍建设来看,资金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和风险防控的关键环节,需要进行专业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对从业人员和素质有着较高要求。随着资金集中管控的推进,资金管理工作面临着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和风险防控压力,对资金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集团各个层面普遍面临着人员不足、队伍素质不能适应的情况。

三、加强集团资金集中管控的措施建议

(一)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进一步推进资金集中管理

推进资金集中管理是加强集团化管控的一把金钥匙,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树立集团全局观念,完善管理制度,继续推进资金集中管理。积极宣传引导,细化具体措施,严格制度执行,强化监督考核,促进各级企业做好闲置资金的上存归集工作,提高资金集中度。严格银行账户统一管理,由控制账户实现控制资金;由主动上存逐步到自动归集资金;由定期归集资金逐步到按日实时归集资金;由账户资金限额管理逐步到零余额管理。要积极创造条件,实施集团债务集中管理。充分发挥集团信用优势、统一融资优势,与商业银行开展合作,争取最高的授信额度和最优惠的借款利率,为集团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资金支持。同时,推行统一结算管理、统一票据管理和统一担保管理等,逐步实现更为全面的资金集中管控。

(二)建立适应集团化运作的管理体制

目前许多集团企业面临着数量众多、管理链条较长、控制难度大等实际情况,经营管理及资金运作风险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必须从集团战略高度出发,积极探索适应企业发展和集团化管理的公司治理与组织体系,实现集团战略牵引体制,增强集团决策力与控制力。大力推进专业化经营、板块化运作和扁平化管理,完善集团化、规模化经营业务运营机制,改变成员单位分布相对分散、运行相对独立、风险控制比较薄弱的现状,从根本上提升集团管理与风险防控能力。

(三)提高集团资金信息化管理水平

集团企业推行资金集中管理,一方面要解决资金管理的制度性安排,另一方面必须有与之配套的信息化手段。建立资金集中管理信息系统是实现资金资源整合,有效管控资金风险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建设银企直联系统,可以充分利用银行网络系统功能,实时查询企业资金收支、流向、结余及其他信息情况,实现资金的统一管控、在线监控和自动预警。要不断丰富和完善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功能,使资金运行与业务信息系统相衔接,变事后监督为过程管理,完善业务工作全过程的监控,最终实现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统一管理。

(四)健全制度、规范流程,完善资金风险监管体系

集团企业应当加强全面风险管理,结合本企业经营管理特点,针对主要风险来源和关键控制点,特别是在风险易发的合同管理、客户管理、存货管理、委托经营、赊销预付等环节,进一步完善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制度,制定明确的职责、程序及相应控制措施,做好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才能有效管控关键风险点,提高企业资金风险防控能力。加强资金风险预警监控体系建设,合理划分集团各部门各层级资金管理权限,逐步建立在线监控与现场监管相结合,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相结合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大监督检查和奖惩力度,提高制度的执行力,确保资金安全。

(五)加强资金集中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