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药行业大背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药行业大背景范文1
2011年,在几经权衡后,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下称:新版GMP)最终出台。按新规,无菌药品的生产须在今年年底通过新版GMP认证,到2015年底,国内所有药企需要达标,否则,将被勒令退出这一行业。
日前,国家食药监总局药化司负责人更是明确表示,标准坚决不降低,时间也绝不放宽,“到时候找人说情是没有用的,哭也是没有用的”。
棋过半局,面对标准高、难度大的新要求,全省新版GMP认证进展如何?新规将会给医药行业带来什么?
中小药企被迫转型
不管你愿不愿意,暴风雨已逐云涌来。
7月26日,在光谷创业咖啡馆一个角落,年近不惑的宜昌人吴林(化名)略带自嘲地告诉记者称,在医药行业摸爬滚打十余年后,自己最终还是要放弃开药厂的计划,回到跑销售的老本行。
上世纪90年代末,自湖北省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吴林便一门心思干起了某知名药企的销售代表。2007年,他找到几个股东,合伙在武汉郊区办起了一家规模不算大的制药厂,“主要是做一些合成药,去年销售额接近1000万”。
按照当初的设想,吴林和他的合伙人想在2017年,对自己的药厂进行第一次升级。但新版GMP出台后,照目前行情,吴林是办不到了,“确实投入不起”。
“讨论了很多次,我们还是选择退出”,谈及未来,吴林直言,考虑多方面因素,公司股东会最终一致决定“卖身转型”,“我还是继续做医药,不再自己生产了”。
显然,在整个湖北省,为此焦虑的不只吴林一人。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有不少药厂负责人均或多或少地表达出同样的想法。正如人福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福医药)副总工程师、战略规划总监李绪荣所说,如果统一按照新版GMP的要求,国内将有一大批中小药企难逃被淘汰的命运,“根本就承担不起那样的投入”。
据湖北省药监局资料显示,全省现有药品生产企业294家,其中无菌药品生产企业53家、其他非无菌药品(不含中药饮片及医用氧)生产企业177家。截至6月底,全省有11家无菌药品生产企业和42家其他类别药品生产企业通过新版GMP认证,分别占全省该类企业总数的20.8%和18.1%,认证数在全国分列第10位第5位。
龙头老大砸20亿改造升级
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称,新版GMP是参照美国FDA和欧盟标准的基础,结合我国国情编制,某些方面甚至比发达国家还要严格。除对硬件提出高标准之外,新版GMP更加注重软件设施的改善,要求企业从原料、人员、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运输、质量控制等方面按国家有关法规达到卫生质量要求,形成一套完善、成熟的管理系统,以用于检测生产流程中出现的人为疏忽等漏洞,包括原材料、工艺流程、消毒、技术、配方制剂、库房和物流等环节。
高标准背后是高投入,改造所需的资金一下子难倒了不少药企。
有业内人士曾预估,按照新版GMP标准,国内药企平均每家将投入500万元到1000万元的改造资金,而基础差的公司则需要数千万甚至数亿元。“我们也做过评估,至少需要1000万元。”吴林告诉记者,新版GMP要求生产车间洁净度达到十万级标准,该企业全部车间将必须被淘汰,“基本上就是要求新建一个厂”。
和吴林的烦恼差不多,湖北一半天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熊飞也告诉记者称,不仅是对资金需求大,此次改造对企业的生产周期也提出考验,“从研究设计到通过认证,我们总共用一年多的时间,光施工就要三个月”。
熊飞说,尽管前期准备很充分,但公司还是停产三个月,“在整个行业中属于很快,但企业损失还是比较大的”。
作为湖北省医药领域的龙头企业,李绪荣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整个集团已共计投入20亿,人福医药旗下的11家药品生产企业里面有3家已通过认证,其余各家都正在积极改造过程中,“没有谁感到轻松”。
据湖北省药监局相关方面介绍,今年底前,全省应达到新版GMP要求的无菌药品生产线有140多条;2015年12月底前,全省有882条药品生产线需通过认证,预计投入资金108亿元,平均每条生产线需投资1200万元,每家企业需投资4500万元。
严峻考验背后实为改革红利
尽管考验异常,但几乎所有受访过的企业对新规都给出同样的评价:长痛不如短痛。
来自麦肯锡的研报显示,与国际市场相比,我国医药企业过多,但行业集中度极低,过度竞争造成同一药品差异巨大,“我国仿制药价格只有全球市场仿制药价格的 20%—30%”。
“在激烈竞争下,逐利导致某些企业行为发生变性”,作为资深人士,李绪荣直言,近年来,国内出现多起各种药品“存在严重不良反应”的事件,甚至知名企业也出现质量问题,“主管部门不得不从严整顿,不是什么人、什么企业都可以干这行的”。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尹力就曾公开表示,“我国药品生产企业整体上‘多、小、散、乱’的格局未根本改变,新版GMP有利于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淘汰落后生产力”。
实际上,硬软件改造是表面,提高国内医药行业质量,才是新版GMP的根本所在。
熊飞告诉记者,由于对硬件设备和人员素质的要求都更严格,新版GMP极大地推动了企业风险控制和风险分析的能力,“在操作规程和流程上,比原来提高不止一个档次”。
谈及新版GMP的影响,李绪荣说,通过投入资金升级改造,企业产能和产品质量都得到很大提升,“经营也在不断地进步之中,市场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不出意外的话,今年,人福医药宜昌分公司的销售收入将会达到18亿,“去年是14亿”。
相关链接
湖北省多项举措帮扶药企升级
高压之下,受访企业均认为,大量资金投入已让公司倍感压力,尤其是在药价趋低的大背景下,面对日益临近的新版GMP大限,相关方面应予以一定帮扶。
“因为是个新企业,我们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熊飞告诉记者称,公司几乎是把所有盈利都投入改造,到目前为止,地方政府给的补贴相当于贴息贷款的支持,“希望扶持力度更大些”。
实际上,作为华中地区的医药重地,湖北省早就开始了行动。
医药行业大背景范文2
制药企业也开始两极分化,强者抢占更多资源和能力,扩展未来发展空间,弱者面临严重的生存和发展危机,在这样的背景和趋势下,国内4500家制药企业该如何应对?
优势企业要抓住机遇加速发展
在新医改改变产业格局和行业洗牌加速的大背景下,哪些类型的优势企业将从中受益实现快速发展?和君咨询认为三类企业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首先是具备政策和规模优势的国有企业,以哈药集团、华北制药、东北制药和石药集团等为代表的国有大型医药企业,在医药市场改革初期,由于体制和机制等内部问题,加之众多民营医药企业的灵活竞争,曾经经营困难,举步为艰。但它们并不缺乏产品、技术、人才和资金,缺乏的只是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
其次是具有专业化优势的民营企业,优秀的民营医药企业大都是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打拼出来的企业,具有灵活的运营机制和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往往具备独特的竞争优势,专业化发展往往是其成功的秘诀。
最后是具备战略眼光的合资企业。改革开放30年来以辉瑞、杨森、史克、拜耳和诺华等为代表的跨国药企是我国医药市场的最大赢家。他们通过专业化的学术推广方式销售高端的专利和品牌产品,牢牢掌控着三甲医院为核心的高端医疗市场。跨国外企对产业政策的把握能力令人叹服,往往能准确预测政策导向并提前做好相关准备。
那么这些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应该做哪些事情?笔者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持续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加强政府事务能力,把握政策机遇。加强地政关系建设,争取政府支持和政策倾斜,争取更多品种进入基本药物目录,同时赢得以各省为平台的药品统一招标采购资格,在各类药品终端的竞争中取得先机。
其次是提升研发能力,保障可持续发展。新品研发是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在支持研发创新的政策导向下,没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将越来越困难。相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大型企业更具备提升研发能力的技术基础、经济实力和主观意愿。科技部、卫生部等11部委共同启动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以支持具有创新研发能力的制药企业研发项目和新药孵化基地。大型药企应该抓住这些机遇,持续提升研发和创新能力,为未来抢占高端市场奠定基础。
第三是借力资本经营,实现跨越式发展。规模越大、行业地位越高的企业越容易得到政府政策的扶持和行业资源的聚集,扩大企业规模的路径无外乎两条:内生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前者采取自我积累逐步壮大的业务经营方式,提升运营效率;后者采取横向并购或者纵向并购的资本经营方式,提升结构效率。大型药企应该抓住机遇,通过资本市场融资,选择有价值的制药企业和药品投资并购的方式,补充和完善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弱势企业要认清自身寻找退路
新版GMP认证和其他方面的高额投入已经使很多制药企业苦苦支撑,基本药物制度和省级招标采购提高了医药终端市场的准入门槛,这些都直接加剧了弱势制药企业的生存危机,但大家都希望坚持到最后成为胜(剩)者,所以不到山穷水尽很少有企业主动退出。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因为在医药行业继续‘坚守’可能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中小医药企业如果已经不具备独立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应该怎么办?
首先应该明确自身的存在价值和特色,是否具备低成本的生产能力、独家或者有特色的品种,先进的剂型等等。如果不具备任何特色优势或者互补能力,企业也就只有自生自灭了。如果具备自身特色和优势,还可以在以下三条出路中作出选择:
1、成为生产工厂。将企业定位在医药产业价值链的生产环节,利用生产成本优势或者剂型优势为其他企业、连锁药店或者医药商业提供贴牌生产服务,仅仅收取加工费,维持企业生存。
2、 特色品种营销托管。品种是医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尤其是特色品种或者独家品种更是价值不菲。医疗市场上有些营销机构多家企业品种,在相应专业领域形成品种优势,实现良性发展。企业在已经不具备自建营销队伍或者独立招商的能力时,可以考虑采取营销托管的方式将特色品种委托给其他企业或者营销机构进行运作,企业自身只收取托管费用维持生存。
3、成为被并购对象。己之砒霜,彼之良药。每家企业都可能存在自身认识不到的独特价值,如果能够成为其他企业的并购对象,将自己卖个好价钱也不失为明智之举。但卖个好价钱也需要做两方面的努力,一方面要对相关医药企业和投资机构有深入了解,明确对方的需求和投入。另一方面还要对内部资源和能力进行整合与包装,从而体现特色。如果企业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和能力,也可以委托相关咨询公司完成。
医药行业大背景范文3
作为经济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的证券市场,无疑也将受到此举的影响。毫无疑问,2008年的股市将在从紧的货币政策环境下运行。
股市深受政策调整影响
10年前,当亚洲金融危机袭来时,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坚持了人民币不贬值。为了应付当时的局面,政府采取了多项扩大内需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推出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现在看来,中国当时能够顶住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战胜通缩,保持经济的较快增长,这一政策安排功不可没。
进入本世纪以后,中国经济增长进一步加快,走出通缩以后逐渐出现了通胀,这也就促使政府要及时进行政策调整,将财政政策从积极改为稳健。这样的“双稳健”政策也持续了好几年。如今,国内外经济形势又有了新的发展,为了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将货币政策从稳健改为从紧,显然就是顺应经济变化的举措,这是十分必要的,它将有力地保证中国经济沿着又好又快的道路协调发展。
股市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它的运行反映出经济状况的变化,并且深受经济政策调整的影响。从历史来看,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我国所出现的通缩以及经济增长放缓的局面,对当时股市的调整起到很大影响。记忆犹新的是,那时上市公司的业绩连续几年出现下滑,特别是投资品行业企业的下滑更为明显,这就对股市构成了很大的压力。虽然在1999年出现了“5・19”行情,但由于支撑当时行情运行的重要基础是“市梦率”概念的提出而非市盈率的下降,因此尽管所受到的相关政策支持力度并不小,行情还是难以持续续。这几年,中国股市走出了熊市的阴影,出现快速发展的局面。这里固然有包括股权分置改革在内的各项体制变革的积极推动,但无可否认的是,在相关财政与货币政策刺激下不断上升的经济发展速度,特别是企业利润的提高,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当然,由于中国股市还不够成熟,其作为经济晴雨表的作用还相对有限,因此客观而言也的确难以精确地在股市波动与财政、货币政策调整中找寻出一一对应的关系。
单纯资金推动型股市难以再现
现在的问题是,在2008年,中央将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与从紧的货币政策,这一稳一紧的搭配,会对股市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考虑到稳健的财政政策已经实行了几年,这方面的变量不是很大,因此研究的重点应该是从紧的货币政策。虽然中国股市仍然处于“新兴+转轨”的阶段,但由于股改的基本完成以及市值规模的扩大,它对宏观经济的反应要比过去敏感得多,而且相对的理性程度也要高。可以肯定地说,2008年股市受到宏观经济的制约会较以前会更明显,特别是从紧的货币政策在这里的作用将比较关键。而剖析从紧的货币政策,其核心之一就是要控制流动性,即管住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调节社会总需求、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事实上,如果说这几年我国在经济运行中暴露出了什么问题的话,那么很大的一点就是出现了流动性过剩。对于股市来说,之所以会在一定阶段出现过快上涨,以致形成了比较明显的泡沫,其主要原因也还是在流动性上。流动性过剩表现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因此一定会以各种方式向股市渗透。而只要收缩流动性,那么很自然地就会对股市产生降温作用。去年三季度以来,股市的流动性已经出现趋紧的状况。而今年由于要贯彻从紧的货币政策,会进一步收缩流动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股市的资金供应很可能受到抑制,特别是生产性企业大量投资股市(包括通过购买基金的方式间接投资股市)的状况会明显减少。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也许最早受到影响的是一级市场,但是相信二级市场的资金供应也会偏紧。当然,在这期间居民储蓄流向股市的状况还会出现,出于收购兼并等的需要,有些企业仍然会主动增加对二级市场的投资,但总体来说股市增量资金的流入很难再现2006-2007年曾经出现过的盛况。研判2008年的证券市场,必须要充分考虑这一点。换言之也就是说,单纯的资金推动型行情很难在2008年再现。
重估受益流动性的权重股价值
进一步说,控制流动性不过是一个手段,其目的还是为了防止经济过热,这里就涉及到需要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防止投资反弹、促使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水平这样一系列的问题。根据这样的原则,在2008年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无疑将是落实从紧货币政策的重点。对于股市来说,这就带来了两方面的影响:首先,现在很多上市公司都有很强烈的扩张愿望,反映在企业行为上,就是会千方百计地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而投资者对于这些公司未来股价走势的预期,大都也是建立在生产扩大、效益提高的基础之上。随着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实施,企业信贷规模必然会受到限制,它的扩张也就难免被收紧。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整体效益是否依然能够大幅度提高呢?虽然很多研究机构已经调低了对上市公司2008年的业绩增长预期,但这种调整是否到位,恐怕还是值得研究的。
其次,随着金融脱媒进程的加快,直接融资比例会进一步提高,这会导致上市公司更加倾向于通过证券市场融资来满足扩张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IPO以及上市公司的再融资会不会出现新的?抑或,管理层是否由贯彻从紧的货币政策角度出发,对于企业的IPO和再融资规模作出某种实际限制?这些在现在都还很难说,但是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这就是在从紧的货币政策背景下,那些投资品行业大型企业的发展速度可能会放慢。权重股之所以在这两年的行情中表现活跃,其中的一大原因就在于它们受益于流动性过剩所导致的资金宽松,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资金,从而加快扩张。现在看来,这方面的条件已经出现了某些改变。因此,股市上的投资者有必要从这一角度重新认识某些权重股的价值。
更多地关注广义消费品行业
当然,从紧的货币政策并不等于全面收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了加强农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确保节能减排取得进展、改善民生等一系列工作。这实际上也就意味着,有很多领域是需要政府加大投入的,有的还会通过政策倾斜等,扶持其加快发展。
本届政府强调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坚持民生优先。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必然创造出新的需求,形成增长的亮点。第三产业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中的“短腿”,在新的条件下它有望加快发展,与此相关联的上市公司显然因此将获得较大的空间。而从股市的实际情况来看,医药行业由于全民医保的推进,常用普药需求的扩大,因此很可能会迎来行业发展中的一个。同样的,符合大多数居民需要的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也一定会拉动与之相对应的消费,释放对包括普通家电等在内的日用品需求。
显然,在从紧的货币政策条件下,投资者在关注投资品行业的同时,也应该更多地关注广义的消费品行业。而且,与其把关注点放在消费升级上,不如调整为普通消费。因为,在推进民生经济的过程中,普通消费品行业可能存在更大的发展空间。当然,在股市上,由于受到上市公司结构的影响,贯彻这样的投资思路可能不那么容易,但是这至少是提示了一种新的操作理念,从这个角度出发来选择股票,可能比较有机会取得意外的成功。毕竟,它是符合政策发展的大趋势的。需要强调的是,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2008年的中国经济,完全有希望在这一政策的推动下,取得又好又快的增长。这个意义上,必须明确一稳一紧的政策,本身并不是针对股市的,对于股市来说也不是什么利空。它能够引导股市克服过去曾经有过的急躁与过热情绪,平稳、健康地运行,更好地在实现资产优化配置、资源优化组合方面发挥作用,同时也真正成为反映经济运行的晴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