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业必修课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化学专业必修课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化学专业必修课程

化学专业必修课程范文1

关键字:体育教育;必修课;人才培养方案;分类

根据收集到的10所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分析可知,各体育院校所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约为14~24门。培养方案中所设置的专业必修课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为了加强学生对健康、体质方面的知识,增设了部分人体科学类课程,如开设了运动营养学、健康教育、体育保健学、运动医学等。第二,为满足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专业必修课也在休闲体育方面有所涉及,如开设了休闲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等。第三,为了充分挖掘各校的课程资源,发挥各个学校的优势,因校而异,因地制宜,各个学校开设了各具特色的地方课程,如游泳、艺术体操、跆拳道等。第四,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和加强学生师范素质 的培养,在必修课中也增设了一些针对性较强、适应性较广的师范性课程,如开设了体育教材教法、现代教育技术等。

1 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本科专业必修课程学分比较

对10所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必修课程学分及所占有比例进行对比分析。见表1,专业必修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有的比重非常大,其中北京体育大学的专业必修课程达到80学分,占课程总学分的56.34%,远超过了2003年《课程方案》的41.3%;其次是山东体育学院104学分、52.35%和沈阳体育学院8分、52.7%,说明这几所学校非常重视专业教育,而且学分、学时比较高,这与学校的办学思想有很大关系。最少是广州体育院校55.5学分、32.26%和天津体育学院56学分、34.35%。

2 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本科专业必修课程内容设置情况分析

本文对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本科专业必修课程中的27门课程进行了重要性调查,依次为非常重要、很重要、重要、不太重要和不重要五个选项,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因子分析,并为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本科专业必修课程的优化提高数理依据。首先对调查整理的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

根据统计学家Kaiser给出的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的标准:0.9

旋转后的因子成分矩阵(见表3),通过分析,27项指标可以归为7个公共因子,旋转后的7个公共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8.125%,用7个公共因子代替27个指标,可以概括原始变量约六成以上的信息,因此可以认为7个公共因子可以解释大部分变量。(见表4)

第一类因子包括: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体育教学论、体育心理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和学校体育学,可以命名为教学方法类因子。该类因子在A1轴上包括5个因子,其中学校体育学因子的载荷最高,达到0.709,说明该因子的影响突出,其次是体育教学论因子为0.875,载荷最小的是体育心理学因子为0.550,说明该因子影响较小。

第二类因子包括:体育保健学、运动保健学、运动医学和运动生物力学,可以命名为保健与医学类因子。该类因子在A2轴上包括4个因子,其中体育保健学因子的载荷最高,达到0.848,说明该因子的影响突出,其次是运动生物力学因子为0.837,载荷最小的是运动医学因子为0.561,说明该因子影响较小。

第三类因子包括:游泳、体操、艺体和武术,可以命名技能主导表现性类因子。该类因子在A3轴上包括4个因子,其中体操类因子的载荷最高,达到0.808,说明该因子的影响突出,其次是艺体因子为0.735,载荷最小的是武术因子为0.580,说明该因子影响较小。

第四类因子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化学和运动生理学,可以命名为运动人体科学类因子。该类因子在A4轴上包括3个因子,其中运动生理学因子的载荷最高,达到0.829,说明该因子的影响突出。

第五类因子包括:体育概论、休闲体育概论和体育学概论,可以命名为体育概论类因子。该类因子在A5轴上包括3个因子,其中体育学概论因子的载荷最高,达到0.808,说明该因子的影响突出,其次是休闲体育概论因子为0.778,载荷最小的是体育概论因子为0.636,说明该因子影响较小。

第六类因子包括:田径、篮球、排球和足球,可以命名技能主导对抗性和体能主导类因子。该类因子在A6轴上包括4个因子,其中篮球类因子的载荷最高,达到0.746,说明该因子的影响突出,其次是排球因子为0.734,载荷最小的是足球因子为0.561,说明该因子影响较小。

第七类因子包括:体育研究方法、体育统计学和科研方法概论,可以命名方法工具类因子。该类因子在A7轴上包括3个因子,其中体育科研方法因子的载荷最高,为0.717,说明该因子的影响突出。

3 结论

根据问卷调查和因子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分析出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本科专业必修课可以分为7个方面的内容,包括:教学方法类、保健与医学类、运动人体科学类、体育概论类、技能主导表现性类、技能主导对抗性及体能主导类和方法工具类。根据因子载荷的差异,可以推断出各类课程存在一定差异。

参考文献

[1]赵勇戈.试论体育院校学科建设[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36,(1):5

[2]龚德贵,黄阵,钟秉枢,左琼,余学锋.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中

国体育科技,2001,37,(7):26

[3]陆亨伯,李建设.体育院校学科建设的互联工程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0):1397

[4]高扬.体育院校学科建设问题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4):528

[5]王兴,朱百顺,蔡犁,司虎克.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办学新思路探析[J].上海体育学院报,2005,29,(1):86

化学专业必修课程范文2

茶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科学、茶文化学、食品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茶树栽培与育种、茶叶加工与品质检验、茶叶经营管理与贸易、茶道及茶艺表演、食品工程、工艺的基本训练;培养茶树栽培育种、茶叶与茶用植物加工生产极其综合利用、营销、茶艺表演、食品及饮料加工的基本能力。茶学专业的学科体系,由以传统种植业为主体的栽培、制茶两个学科组成,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进步现已超出了原有的范畴,不仅包括原有的两个传统学科,还增加了许多结合现代科学发展的学科。专业主要课程包括茶叶生物化学、茶树栽培学、茶树育种学、茶树病虫防治学、制茶学、茶叶审评与检验、茶叶机械、茶叶经营管理、茶文化学。文章所涉及的主要茶学课程包括:茶文化、茶叶机械加工、茶叶科学、茶叶审评、茶业经济学(茶叶贸易学、茶叶商品学、茶叶市场学)、茶叶育种创新、茶叶病虫害以及茶艺、茶道等,文章对茶学专业课程的开设及合理化建议的提出均以这些课程分析为基础。

二、茶学专业相关边缘学科

茶学相关的边缘学科课程较多,将课程划分相应的模块讨论,分为茶叶生产模块、茶叶加工模块、茶文化与销售模块。其中茶叶生产模块包括土壤肥料学、茶园管理、农业气象学等课程;茶叶加工模块包括手工制茶技艺、茶叶机械使用与维护、茶叶包装与储运等课程;茶文化与营销模块包括茶文化、茶艺、茶馆经营与管理茶产品电子商务等课程。

对于茶学这门学科,一些基础学科的开设还是很完善的,比如土壤肥料学、植物学、遗传学等基础课程在各校都是作为基础课开设,有利于为茶学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茶叶生产模块,像茶园管理等学科开设较少,某些高校作为专业任选课开设,理论知识较多,实践关于到一个茶园的建设管理,实践机会不多,作为专业任选课学习理论知识对以后茶园方向有意向的同学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课程。

茶叶加工模块,对于制茶这门学科,是茶学的必修学科,系统介绍了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等茶类的加工技术,是每个茶学专业学生应该且必须掌握的技能,作为必修课程在此不多做介绍。对于茶叶机械方面的课程,按照机械的使用方法不同又分为采摘机械,加工机械等,由于学生对此兴趣不一,作为选修课程按照学生个人意愿选择较好。关于茶叶包装与储运,这是一门与生产联系紧密的课程,对于以后在茶厂工作的同学来说是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密切关系到一个茶厂的经济效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茶文化与营销模块,这一模块包含的课程主要针对茶叶的营销,涉及到茶叶的消费。茶文化、茶艺两门学科主要是研究茶的历史,是茶学理论知识的一个很重要的分支,应用于茶艺表演等方面,对从事茶艺这一方面的同学是一门必修的课程,可根据学生个人意愿选择。茶馆的经营与管理,这门学科也是理论知识偏多,很难应用于实践,我国的茶馆数目不是很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茶馆的逐渐开设,茶馆的经营将会是一个重要的方向。茶产品电子商务,在互联网的时代,茶叶与电子商务的结合是一种很好的营销方式,是茶叶的一个重要的销售渠道,在电子商务普及的今天,十分有利于茶叶的普及。

三、对茶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茶学专业的课程丰富、开设的相关学科很多,本科生四年内不能够全部的学习,所以要有轻重的开设课程。

关于必修学科,茶叶生物化学、茶叶加工、茶艺、茶叶审评与检验、茶树栽培等应该作为必修学科来开设。茶叶生物化学是茶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茶学科中发展很快的一个领域,茶叶加工系统介绍了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等茶类的加工技术,以及茶叶中多功能成分的提取。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茶叶审评与检验对茶叶产品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及叶底等品质因子进行审评,从而达到鉴定茶叶品质的目的。茶树栽培学概括为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茶树的繁殖与栽培两大项,繁殖的话可以细分为培育良种,育苗以及幼年管理等等,管理主要为茶园的管理,成年茶树的采收以及茶树的后期管理等。相比于其他学科,这些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实际生产中也必不可少,因此建议作为必修课程开设。

再者为选修学科的开设。茶文化、茶叶经济贸易等课程可以作为选修课程。茶文化是一门茶学与文化相互交叉渗透的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以科学的态度和历史眼光翔实地介绍茶的起源及其分布,饮茶方式的发展与变迁,中国茶叶对外传布及世界茶区分布,中国各民族茶俗及地方茶文化,茶与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关系等内容。茶业经济学是研究茶叶经济管理的应用科学,有理论,又有实践。既是茶学体系的创新,又丰富和完善了茶学体系。这些学科理论知识过多,可以作为选修课程学习,对必修课程起到辅佐的作用,有助于必修课程的理解记忆。

结合各校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培养计划,有利于各校茶学专业本科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拓宽学校办学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化学专业必修课程范文3

(一)通识教育课程的总体描述

根据该校2013年版本科教学计划,本科课程由通识平台课程、大类平台课程、学科平台课程、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以及综合素质课程等六部分构成,毕业学分一般不超过155个。其中,通识平台课程37~48学分,约占毕业学分的24%~31%,其他课程共105学分左右,约占毕业学分的69%~76%。该校通识平台课程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分为通识必修课程和通识选修课程。通识必修课程包括:“两课”(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外语、体育、信息技术,计27~38学分,约占通识教育课程的73%~79%。通识选修课程包括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体育等4类课程,计10学分,约占通识教育课程的21%~27%。在通识选修课程中,不同学科专业类别的学生选修要求有差异,例如历史、教育、法学、语言、经济等文科类专业要求修读“大学文科数学”,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类专业无特别要求。总体上看,该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尚属合理。一是通识教育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适当,通识教育课程总量充足,这为通识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二是在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时,既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如“两课”、“体育课”等即为遵照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而设置),又能充分考虑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如鉴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两课”与专业课重复,将该专业通识必修课程减为27学分),使得通识教育课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三是对于某些专业的学生有跨学科选课的要求,这有利于消除学生选课的盲目性,有利于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

(二)通识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目标不清晰

这里的课程目标就是人们赋予通识教育课程的功能性指向,它对于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的组织与选择具有指导意义。河北师范大学《关于制定2013级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指导性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通识教育课程“旨在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加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通,强调学生掌握宽厚的文理学科知识背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可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学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总体目标。这种课程目标定位其实不够清晰。首先,“学生全面发展”既包括专业发展,也包括非专业发展,通识教育课程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亦即学生的非专业发展)为核心的课程。将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笼统定位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实践中极易导致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失范,使之异化为专业课程或专业基础课程,背离通识教育的宗旨。其次,通识教育课程本身是一个体系,因此应该建立一个由总目标、分目标及目标细则构成的、完整的通识教育课程目标体系,进而按课程目标体系科学地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但是《意见》并没有给出这方面的描述。没有完整的通识教育目标体系作为指导,容易导致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随意性,给因人设课提供方便。

2.课程结构不完整

课程结构就是构成课程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组织形式。课程结构决定着课程功能,进而直接影响到课程目标能否实现。因此,构建完整的课程结构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目前通识教育课程结构并不完整:一是通识必修课程种类不全且内部比例失调。通识必修课程作为普适性课程,对于学生的共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课程应该种类齐全且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而实际上由政治思想、工具方法和体育健身等三类课程构成的通识必修课程,不仅种类残缺,而且过于突出工具方法类课程的比重(以学分计,政治思想、工具方法和体育健身等课程占通识必修课程的比例分别为36.84%、52.63%和10.53%),使通识必修课程难以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二是通识选修课程构成杂乱。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学校为学生提供了149门选修课程。这些课程中除了一些属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的课程之外,还存在不少专业性、职业性、功利性较强的课程,如“证券投资分析”、“JSP技术商业网站开发”、“房地产市场营销”等等。显然,这些课程超出了通识教育课程范围,不符合通识教育的根本宗旨。

3.课程综合程度低

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使学生“有效地思考、交流思想、做出适当的判断并区别不同的价值观念”。因此,作为承载这种目的的通识教育课程,不仅要知识广博,而且要知识融通,亦即在体现较广知识面的基础上,具有必要的综合性,以便使学生具备综合的判断能力和素养。从该校的课程设计看,学校向学生提供了共计162门通识教育课程,这些课程的内容涉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艺术体育等学科领域,可谓广博。但是,由于这些课程分别由21个专业学院、校图书馆、校医院提供,课程的提供方基本按照学科专业分类,纵向分割性质十分明显,这种情况阻碍了学科专业间的融合与交流,使课程之间孤立分散,缺乏联系,没有形成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难以对学生产生整体的、有效的影响,最终必然使通识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师范类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优化策略

(一)构建完整、清晰的通识教育课程目标体系

通识教育本质上是非专业性、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做准备的教育,其目的“不在于职业的养成而在于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是为学生终身的发展奠定基础,是为了促进学生广泛的社会适应性。”基于此,师范类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目标应该确立为: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认知视野,加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培养学生分析与批判能力,使他们成为对自我、对世界有正确认识的人。这种表述,一来强调学生应该具备宽广的认知视野,避免其认知片面化;二来强调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三来强调课程目的就是要学生对自我及世界有正确的认识,避免与专业课程目标混为一体。在这个总目标之下再构建两个分目标:一是使学生获得自我发展所需的健康的心理、完善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文化品味与审美情趣,体现通识教育培养“健全的人”的要求。这一目标可称之为“个体发展目标”;二是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所需的基础性文化知识、公民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体现通识教育培养“健全的公民”的要求。这一目标可称之为“社会适应目标”。在此基础上,制订目标细则,形成由总目标———分目标———目标细则构成的完整细致的课程目标体系。例如,围绕“个体发展目标”下的“完善的人格”,可制订“能够正确自我认知”、“具备自我内省能力”、“能够保持进取心态”等3条目标细则。

(二)科学设计课程,进一步完善课程结构

课程实质上就是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的重要资源。这项资源的优劣,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必须依据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的要求,结合目前课程实际,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科学设计:一是从学生共性发展的需要出发,完善通识必修课程结构,改变通识必修课程种类不全、内部比例失调的状况。学生共性发展的需要就是学生发展的最基本需要,包括个体发展的需要和适应社会的需要两个方面。基于目前通识必修课程的状况,考虑到师范类高校的人才培养特点,应当重点补充关于“科学精神与逻辑思维”、“教师职业生涯所必需的价值观与职业道德修养”两个方面的课程,在此基础上实现内部各类课程的均衡。二是科学遴选与整合通识选修课程,改变通识选修课程杂乱现状。首先,对不符合通识教育课程目标要求的“越界”课程进行清理,彰显通识教育课程的本来面目。其次,实行模块化设计,即按照系统性原则,将同一类型的、前后联系的若干门课程组合在一起,形成能够较为完整地体现某一特定知识的课程模块,每一课程模块都有清晰的课程目标指向。三是正确处理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的关系。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在时间分配上一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因此,能否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影响到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目前通识教育课程中存在着一些专业性课程,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高校在就业压力下未能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从教育的层次看,高等教育属于专业教育,担负着向社会输送专业人才的职责。基于此,通识教育课程应保持在必要的限度内,即要保持其“基本性”和“普适性”。基本性,就是课程内容应属于各学科领域中最基本、最重要、不可缺少的知识与方法;普适性,就是课程内容应对所有学生适用,不需要学生学习任何的先修课程。这样可以缓解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在时间分配上的矛盾和冲突,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专业教育课程“渗入”通识教育课程的现象。

(三)创新课程管理体制,提高课程综合化水平

化学专业必修课程范文4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输电线路工程;培养模式;质量保障

作者简介:王彦海(1980-),男,河南漯河人,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讲师;李咸善(1964-),男,湖北安陆人,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教授。(湖北?宜昌?443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三峡大学教学研究重点资助项目(J2011007)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1-0041-02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电网建设迅猛发展,特高压输电线路在条数上和里程上都快速持续增加,因此对输电线路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长。在此背景下,三峡大学前身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和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分别于1990年设置了输电线路工程全日制专科专业,1996年设置输电线路工程全日制本科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输电线路设计、施工、管理、运行维护工作,深受用人单位欢迎。[1]

目前,输电线路技术遇到了一些新的挑战,如线路走廊越来越紧缺,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要,气象条件越来越恶化,线路电压等级越来越高等,对输电线路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在设计、施工、管理、运行维护方面的知识要求和实践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以提高输电线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电力行业发展需求为目标,以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2-4]提出卓越输电线路工程师培养模式。

一、卓越输电线路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构建

1.指导思想

把握当前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根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进一步强化输电线路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面向未来、高素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卓越输电线路工程师。

2.总体思路

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之路,创建符合中国工程教育模式的输电线路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通过和企业的密切合作,采取“3+1”模式,即4年8学期的校企联合培养,按照“重品德、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强实践”的基本思路,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电力企业发展需要的卓越输电线路工程师。

3.校内培养模式的构建

成立卓越输电线路工程师培养实验班,以培养未来行业领军人物为目标,每年从全校新生中按入学测试成绩和面试成绩择优选拔部分学生编入实验班,实行单独管理,小班教学。

输电线路工程本科毕业生职业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对人文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学习。在校内培养阶段,根据电力行业对输电线路工程师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确定相关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以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新设置课程体系。

输电线路工程所有课程均按模块化设置,分为通识必修课程模块、通识选修课程模块、专业必修课程模块、专业选修课程模块与实践课程模块五个模块,见图1。通识必修课程模块包括思政类、军体类、外语类和计算机类必修课程;通识选修课程模块包括国外文化类、历史文化类、文学艺术类、道德理性类、沟通与领导类和经济类六类选修课程,要求本科学生在这六类课程里面各选修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模块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知识讲座;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包括个性化课程和跨专业课程;实践课程模块包括实验和课程设计。

专业核心课程的教材优先选用成熟的英文版本,并施行双语教学,以增强学生对专业英语的读写能力。专业核心课程的课堂教学,宜施行基于工程项目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实例的讨论与任课教师互动沟通,使学生主动参与课程教学全过程。部分专业课程之间,邀请企业工程师开设课程衔接讲座,解决课程之间相对独立、缺乏联系,以及教学内容与专业联系不密切的问题。课程以考核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为主,采取大作业、研究报告或文献综述报告的形式。

4.校外培养模式的构建

校外培养是指在与输电线路工程相关的企业有供电公司、电力设计院和送变电公司开展企业实践教学,4年期间累计1年在企业实践和做毕业设计。校外培养模式采取在校学习与在企业实践分阶段交替进行的方式,共设置企业实践1、企业实践2和企业实践3,三个阶段,见图2。

企业实践1设置在第2学期后期,时间为4周。这一阶段主要是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学习电力企业文化、电力法律法规和输电线路基础知识等,由企业有经验的工程师或管理者指导,目的是在学生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之前,对电力企业工作程序和方法、未来从事的职业、专业基础知识和知识结构有一定了解。

化学专业必修课程范文5

一、指导思想

实施免费师范生教育,是遵循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教育的三个方面,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围绕培养造就优秀教师和教育家的目标,大力推进师范教育改革。特别要根据基础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要求,精心制定教育培养方案,在全面推进学分制改革的总体思想指导下,按照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培养的基本要求,重新审视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优化师范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积极探索综合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人格健全、素养深厚、基础扎实、理念先进、技能突出”的基础教育优秀师资,进一步彰显“注重人格塑造、突出综合培养、强化实践训练、服务基础教育”的师范教育人才培养特色。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对高等师范教育专业提出了人才需求挑战,我们就必须完善音乐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的教育培养模式,完善培养机制,进一步强化教学环节,建立四年一贯的师范教育教学制度,构建由微格教学、教学观摩、教学见习、教育教学实习组成的师范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新课程是为真正落实我国素质教育而由国家中小学教研组统一编写和制定的课程模式,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高师院校也就必须总结自身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方面的不足,从教学观念、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评价体制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为基础教育培养更多更好的能适应新课改要求的新型教师。

有关音乐教育免费师范生的培养模式,各院校结合自身的特点,都研究制定了各自相应的音乐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各自在课程设置上的调整,都在于提高免费师范生的价值,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更加得心应手的使用本科学习阶段学习到的各项技能。尤其是根据我国高中新课程的要求,培养出了解高中新课程、理解高中新课程、有能力教好高中新课程的高素质本科毕业生。

二、音乐教育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1、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是专业教育课程和职业教育课程的基础,其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与公民教育,是学生了解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等方面的基本思想,形成学科知识的整体观念,促进不同学科知识及其思维方式的互动与迁移;使学生具备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全面发展、为学生未来从事教师职业奠定必要的基础。

教育部直属院校中,关于音乐教育免费师范生课程设置中,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学分都在50学分左右。通识教育课程由通识教育必修课与通识教育选修课组成。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学分占4/5(36-40学分左右),通识教育选修课占1/5(8—10学分左右)。

通识教育的课程是按照素质教育的理念设置的,目的在于通过通识课程的学习,是学生获得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养成基本的人文、科学和艺术素养,训练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判断能力、人际沟通与表达能力。

通识教育必修课主要从思想政治、外语、体育、信息技术、国防教育等方面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健康体育与国防教育课参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执行。

通识教育必修课的主要课程包括:《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语文》、《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大学体育》、《外语综合能力培训》、《文献检索》。

通识教育选修课是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领域中精选课程内容,优化组合供学生选修的相关课程,体现了课程的基础性、多元性和广博性,为学生的自主选择留下了空间。

2、学科基础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以学生学习相关学科和本学科的基础知识为目标,包括跨学科或学科门类的相关基础课程和本学科基础课程两部分,其课程设置、学时、学分都根据各学校的情况研究制定,学科基础课程原则上都在前两年开设,属于必修课程。

相关学科基础课程是为各专业学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以及基础性知识而设定的,各专业开设都在两门以上相关学科基础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是按照加强学科基础知识、拓宽专业面向的原则,为各专业方向设置的共同基础课程,课程内容要强调基础性。

三、专业教育课程研究

我国基础教育能否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学校是否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作为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高师院校的师范教育专业,培养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教师素质的最初构建和发展趋势。因此,培养模式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化教师的专业化训练,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执教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为目标。

在本科学习阶段,使学生学习并系统掌握音乐学科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了解音乐创作、理论研究及音乐艺术发展的动向状态,具有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学校音乐课堂教学、指导课外艺术活动、参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四年一贯的师范教育实践教学制度。

专业教育课程由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组成。其中学科基础课程是必修课程,专业课程中分为专业必修课、专业限定选修课、专业任意选修课。专业教育课程学分在70一80学分,其中专业必修课程学分占2/3左右,专业课程选修课学分占1/3左右。

1、专业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

(1)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相结合

在对音乐教育免费师范生学生进行学科专业的培养上,应加强师范性与教育性,体现为教育相对落后地区培养基础师资的目的,鼓励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到相对落后地区长期执教,使国家免费师范生政策及培养目标更具有理论意义与现实依据。

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的教育观,正确认识和把握学校音乐课程的性质、价值和目标,学会运用符合音乐教育规律的教学方法和科学的教学评估原则和方法高等音乐师范人才的培养,在坚持严格专业化训练的同时,兼顾我国不同地区师资水平差异造成的生源专业起点不同的特殊情况,进行学科专业方向学习的灵活调整,以综合能力为基础培养音乐人才。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普遍存在重专业、轻教育的现象,学生在学校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理论和技能,到实际工作岗位后却不会教音乐,不懂教育规律与方法,不能把已掌握的知识转化成有效的教学资源,所以,优化课程设置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

(2)加强各高等师范院校课程设置自主化

在课程设置中,实现必修课程的学科化、选修课程特色化。精选必修课程,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增加选修课门类,整合单项课程,课程形式多样化,使学生获得不同门类的基本学分,达到知识结构的均衡合理。

(3)在课程的形式和内容上进行拓展

学生除了学习必修的专业课程以外,可以根据未来从教地区的不同情况,选择进行学科专业学习,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条件、兴趣和发展需要,以及未来工作岗位的条件,选修有地方特色的专业积极主动的学习。如在乐器选修课程中,学生可以选择有家乡地方特色的乐器进行专业化学习,回到家乡可以带领学生因地制宜的开展教学,同时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起到推动作用。

(4)在教学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促进由学年学分制到完全学分制的过渡。

2、学科专业教育的课程要求

(1)在必修课程设置中,全面优化和更新教学内容。必修课程的设置上,应充分体现和反映基础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实施课程的多样化、精品化,实现学科内容的交叉与融合,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

例如,在专业主干课程的钢琴技能课中,加入歌曲伴奏能力的训练。在声乐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加入自弹自唱技能训练,这些都为适应未来的教师工作、提高执教能力奠定了基础。

(2)加强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构建由微格教学、教学观摩、教学见习、教育教学实习组成的师范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到中小学为期半年的教育教学实习制度。

通过观看优秀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视频等,讲解教学环节和实际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式。定期组织学生到中小学去实地观摩教学。不定期的请专家到学校举行专业讲座,请大师到学校讲授大师课,提高专业水平。

(3)加强与基层教育现状的信息交流,积极探索免费师范生培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逐步形成学校独特的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师范生免费培养教育特色。

四、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

1、相关学科基础课程的设置,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提高艺术修养。课程包括古典诗词鉴赏、艺术概论等。

2、本学科基础课程的设置,加强音乐理论的学习,提高音乐基础理论水平,提高音乐基本素质。课程包括乐理、视唱练耳、多声部音乐分析与习作、曲式与作品分析、文献检索与毕业论文写作、复调音乐、音乐教育学、音乐教学论等。

3、目前音乐教育专业学科专业必修课程为声乐、钢琴(演奏与伴奏)、器乐技能训练(中国乐器、外国乐器)、音乐史与名作欣赏(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中国民族音乐、外国民族音乐、合唱与指挥等。不同院校结合自身的特点,研究制定了各自相应的音乐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上都做了相应的调整,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更加得心应手的使用本科学习阶段学习到的各项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在音乐教育专业的专业招生考试科目中,通常有声乐、器乐、视唱练耳三门课程。学生进入本科学习阶段后,除了进行通识教育的课程的学习外,在专业必修科目中,主要的精力也都放在了声乐、器乐的学习上。声乐、钢琴、器乐课程的学时也是较其他必修课程中最多的,大多开课为6个学期。根据我国目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应大力加强《合唱与指挥》课程的学习。在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与音乐活动中,合唱指挥的应用尤为常见,在本科学习阶段加强合唱指挥的学习,加强组织合唱排练的能力,为学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钢琴专业学习中,还应培养学生为器乐和声乐伴奏的能力培养。在钢琴专业课程中加入歌曲伴奏,并加入即兴伴奏能力的训练,为的是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够因地制宜的顺利开展教学工作。在乐器技能训练课程中,学生通过对民族乐器或西洋乐器的学习,掌握乐器的基本演奏技巧,为未来的音乐教学拓展奠定了基础。

4、音乐教育专业限定选修课有:合奏与指挥、小型乐队编配、戏曲音乐概论、形体与舞蹈编导基础、歌曲写作与改编、音乐美学基础、音乐MIDI制作、交响乐队技能训练、民族乐队技能训练、合唱技能训练、合唱合奏基础训练等。这些课程的开课学期在1—8学期都从不同学期开始进行。理论课程的开课学期可以在第一学期,并且学时较短。技能训练与实践课程的学时可从第二学期开始,持续到第八学期。

5、专业任意选修课:音乐教育学、中外音乐教育史、中外音乐教育比较、音乐教育心理学、音乐学概论、民族音乐学、音乐评论、音乐编辑、和声学、复调、曲式与作品分析、配器法、声乐名作与演唱赏析、重唱与表演唱、声乐教学法、朗诵与正音、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钢琴名作与演奏赏析、钢琴教学法、中外管弦乐器演奏、器乐名作与演奏赏析、管弦乐器教学法、室内乐、戏剧表演与名作赏析、戏曲与说唱音乐、中外美术简史与名作鉴赏、电影艺术简史与名作鉴赏、舞蹈名作鉴赏、戏剧名作鉴赏、中国哲学简史、中外文学名著导读、音乐专业外语文献导读、少数民族乐器、民间音乐采风、民族音乐教学研究、地方戏曲赏析、音乐剧表演与创编、意大利语音等。可根据各自院校的不同教学条件与要求做相应的设置和调整。

五、教师教育与实践

1、公共必修课的设置;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政策法规等。

2、学科必修课:学科教学论(音乐)、中学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多媒体辅助教学与课件制作等。

3、实践课程:军事理论与训练、普通话水平培训与测试、粉笔字技能培训与测试、钢笔字技能培训与测试、必读书目阅读、教学技能训练、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专业实践与社会调查、科研训练、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等。

化学专业必修课程范文6

1物理学科课程建设规划

1.1物理课程理念与目标

(1)学科定位

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将继续学习基本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与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形成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打下基础.

为此,我校把物理学科定位为“以物理实验为基础,以物理知识为载体,以物理思维为主线,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见物思理,学以致用’的科学素养”为目标的一门学科.

(2)课程理念

①设计多样性、有特色的物理课程,为学生提供必备物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引领学生关注生活,学以致用.

②建立趣味性、选择性的物理课程,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和个性发展需求,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③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物理实验探究、物理调查和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力.

④注重课程评价的多元性和有效性,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倡导激励性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3)课程目标

物理学科课程构建的总体目标,立足于学校实际,围绕学校特色,以“有用有趣的物理”为核心,努力开发“实验探究”、“科学探索”、“实用数字”等有特色的物理课程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见物思理,学以致用”的物理学科综合素养.

1.2物理课程结构与规划

(1)课程结构

在学校的“植根式发展”课程顶层设计框架下,我校物理组根据自身的教学传统和学科的特点,以国家必修课程为基础,开发建设发展课程,打造特色课程,努力开发“实验探究” 、“科学探索”、“实用数字”三大特色课程群,建立相应的课程结构(如图1),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2)课程群规划

在浙江省学考课程和高考选考课程的基础上,我校开发并实施了发展课程群和特色课程群(表1),彰显浙江省特色示范学校的特色.

1.3物理课程设置及安排

(1)学考、选考课程规划

根据浙江省新高考方案,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根据拟报考学校专业要求,从7个学考科目中,选择3科作为[LL]选考科目,每科至多参加2次考试,考试时间是10月或4月,2015年10月开始实施.因此,我校对2014级高一学生(12个班级,480人)进行了选课意向问卷调查,对选课情况有一个了解.经统计,高一学生有215人只参加物理学考,有265人要参加物理选考,参加物理选考的学生占总人数的55.2 %.2015年3月,我校根据大学专业对课程的要求和本校的行政班级数,安排了8种选课方案让学生选择,进行分班教学.其中有物理选考的的班级有:物理/化学/生物3个班,物理/化学/政治 1个班,物理/化学/地理1个班,物理/生物/地理1个班.

2物理课程实施与评价建议

2.1必修课程校本化实施

(1)编写学习导引,落实必修作业校本化

2012年暑假开始,我校物理组集中全组教师共同编写学习导引,编齐必修、选修学习导引和高三一轮复习导引.学习导引设计了“学习目标”、“知识梳理”、“典例解析”、“理解巩固”、“能力提升”和“选做题目”六个板块.2014学年开始,根据浙江省规范化办学要求,每门学科只能选择一套配套练习,物理组又将原来的学习导引和浙江省物理作业本进行整合优化,重新编写了一套新的学习导引.

(2)开展校本教研,促进必修课程校本化

我校物理组通过校本教研制度化、常态化、主题化、多样化、课题化,以促进校本教研活动的有效达成,同时促进必修课程校本化.

第一,调整知识的顺序.认真分析教材内容, 了解学生实际状况, 对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做适当的调整与整合.如物理必修1第四章第七节中的《竖直上抛运动》移至第二章第六节之后,这样更有利于知识的连贯和联系.又如选修3-1与选修3-2第一章内容均为电磁学主要知识,放在一学期内完成,这样更有利于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第二,拓展知识的深度.挖掘教材, 围绕某一重点知识点进行拓展,如位移-时间图象、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应用等,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好准备,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拓展实验的空间.将教材中的部分实验进行整合和拓展.如,物理必修1的第一章第四节和第二章第一节实验放在一起,连续开3节学生实验课,增加学生的实验操作效果;又如,教学中增加“借助传感器测速度”、“测量反应时间”、“用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在电梯里感受超重与失重”等实验,增强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3)利用问题导学,打造物理教学特色化

根据我校“一组一特色”的要求,物理组开展了“五环节问题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五环节问题导学”,是指通过“发现问题问题归类解决问题问题结果问题拓展”的一种教学,以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实施的两种教学模式如下图所示:

①新课教学模式

②习题课教学模式

通过“五环节问题导学”新课教学模式和习题课教学模式,将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目标层次化,引领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促进物理有效教学.

2.2选修课程校本化开发

(1)以兴趣为基点,注重课程资源的生活化

构建充满生活化的校本课程,是调动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有效途径.本着“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思想,将知识融入生活,体现物理知识的生活化和趣味性.如《生活中的物理》、《桥梁的研究》、《自行车中的力学研究》等课程,将理论和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以活动为中心,注重课程资源的实践性

选修课程重视活动化教学方式,倡导“学中做”和“做中学”,学以致用.如开设《物理趣味实验》、《电子产品设计制作》、《家电维修基础》、《电子焊接》、《创新实验学与做》、《机械制图》等课程,将知识与活动实践紧密地结合,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实现认识上的升华.

(3)以科技为纽带,注重课程资源的实用性

引领学生关注社会和现代科技,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HJ1.45mm]践能力.如开设《无线电通信技术》、《物理与现代科技》、《新能源发电技术与设计》等课程,引领学生学以致用,体会物理对生活、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2.3必修和选修课程评价

(1)必修课程的评价建议

学分认定的评价指标,由模块修习过程和模块考试成绩两项构成.

学生参加学校开设的模块修习过程,包括作业与学习成果、交流合作与学生互评、学习态度与课堂评价三个方面,各占10%,共占30%.每项分A、B、C、D四等,等级由任课老师考核提供.

学生的模块考试成绩,占70%.模块考试分阶段测试和终结测试,由学校组织,测试成绩各占20%和50%.

学分认定标准:考核成绩满分为100分,成绩达到60分视为合格,同意认定学分.

(2)选修课程的评价建议

课程评价将结合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自评、互评等多维度评价.

评价结果分三档,优秀(20%)、合格、不合格(没有比例要求).最后根据评价结果,被评为优秀与合格的同学,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3物理课程建设反思

在浙江省深化课程改革实践中,我校物理组取得了一些经验.开发的选修课程《生活中的物理》被评为浙江省第二批精品选修课程.2013年8月和2014年8月,在浙江省教研室组织的“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培训活动中,向与会教师展示了我校物理组开发的选修课程案例.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校物理课程建设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

3.1成功之处

(1)提供丰富多样、富有特色的物理课程,更好地满足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见物思理,学以致用”的能力.

(2)通过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校本化开发,积极发挥了教师个人的特长,实现“一专多能”发展,从而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和选修课程教学能力.

(3)开发开设趣味性、实用性的课程,以“有趣有用的物理”为核心,突出学校“科学探索、实验探究、实用数字”特色,有利于学校特色化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