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专业学习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专业学习规划范文1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数学规划;PMAP;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033-02
数学规划是应用型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简称信计专业)的主修课程之一,包括线性规划、运输问题、目标规划、整数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等内容。数学规划是一门应用科学,自1947年美国数学家丹捷格提出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单纯形法之后,数学规划迅速发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具有成千上万约束条件和变量的数学规划问题得到快速处理,数学规划在工业、农业、商业、军事、金融、管理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结合我校信计专业的具体特点,根据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要求,探讨应用型大学信计专业数学规划课程教学改革问题,提出基于PMAP(问题-模型-算法-实践)过程的教学改革与实施思路。
一、数学规划在信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信计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一个数学专业,随着21世纪信息时代到来,本专业是顺应应用数学与信息科学融合发展的背景下诞生的。我校信计专业强调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和计算机基础,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分析与处理、系统建模与优化和软件设计与开发三个专业基本能力。数学规划课程以高等代数、数学分析等数学课程为基础,同时也是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结构等课程的先期课程,是我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既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又对学生的数学基础与算法分析能力有较强的要求。数学规划课程对于我专业信息分析与处理、系统建模与优化和软件设计与开发三个专业基本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基于PMAP的教学过程
基于PMAP的教学过程是指按照数学规划自有的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特点,针对各类优化问题,使学生按照认识和处理事物的客观规律,完成从问题引入(Problem)、建立模型(Model)、理解和设计算法(Algorithm)到应用实践(Practice)的全过程,提升学生的优化技术应用能力与高端算法设计能力,并结合具体行业背景,综合应用数学和计算机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1.问题(Problem)的引入。数学规划很多问题来源于对实际问题的抽象和总结,具有重要的应用背景。但是一般教材在讲解过程中,重视对数学理论和求解过程的讲授,对问题的引入和建模讲解不够,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例如在讲解0-1规划过程中,教材中往往直接从模型开始讲起,对于0-1整数规划的应用背景讲解不多,学生缺乏对0-1规划的全面了解。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首先从0-1规划所能解决的问题入手,这些问题包括背包问题、大型医院的布点问题、手机基站的信号覆盖问题等,激发学生对问题探索的兴趣。将0-1规划通过实际问题引入,而不是枯燥地讲解数学理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建立模型(Model)。在问题引入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对问题建立数学描述方法,对问题进行数学模型。正如前面所说,传统的数学规划课程对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但是数学建模过程恰恰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完成信计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关键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对问题建模的教学,在引入实际问题后,让学生针对该问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加以分析、简化、抽象和归纳。建模过程为数学的实际应用打开了通道,提供了有效方式,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起了显著效果,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3.理解和设计算法(Algorithm)。数学规划问题的求解算法是该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学生需要重点理解和掌握的部分。以往数学规划课程教学往往过于偏重理论分析能力,但是无法将理论分析转化为对实际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因此,在数学规划课程教学中,应将促进学生对于算法的理解和实际应用作为主要目标,使大部分同学掌握该课程单纯性法、表上作业法、分枝定界法等数学算法的思想,能使用Matlab等数学软件自带软件包对数学规划问题进行求解。将数学规划算法的程序设计方法纳入教学过程,详细、完整、规范地给出各种优化方法的算法步骤。对于部分较优秀的同学,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设计计算机算法,编写程序,实现算法功能。
4.应用实践(Practice)。应用实践环节是PMAP教学过程的一个综合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完成从了解问题、建立模型、算法设计及应用求解的全过程,增强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和计算机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将在社会生活、企业管理、金融经济等领域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简化和提炼,形成若干和实际问题密切相关的课程实践项目,使学生感觉生动、有趣。把这些实践项目的教学贯穿融合在数学规划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从问题入手,完成PMAP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以实际工程实践成果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PMAP的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教学方法
在PMAP的实施过程中,从问题引入、数学建模、算法设计到应用实践,均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入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达到课程教学目的和人才培养要求。
1.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应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摆脱长期以来过于偏重理论教学、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差的局面。在数学规划课程教学中,我们基于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基于信计专业三个基本能力培养的角度,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开展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2.重视Matlab编程能力的培养。和计算机传统编程语言相比,Matlab具有学生学习门槛较低、实现方便等特点。而且Matlab已集成了很多优秀高效的数学软件包,为求解具体数学规划问题,学生可以直接调用而不用自己重新编写,能使得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将主要精力放在数学算法的实现和求解上,学习效率得到较大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得到提高,学习的信心也得到很大程度的加强。
3.注重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PMAP教学过程要求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由理论教授为主转为算法训练和动手实践为主。在数学规划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讨论式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布置大作业、设置答辩等环节,要求学生主动搜寻资料,查找解决方案,完成实践任务。通过这些环节,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加强,学习效果得到保证。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是信息时展的趋势。数学规划课程的讲解采用传统的理论讲解方式无法有效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学生不知如何运用这些数学知识,导致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下降。本文结合我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对应用型大学信计专业数学规划课程教学改革问题进行探讨。按照数学规划课程自有的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特点,提出了基于PMAP(问题-模型-算法-实践)过程的教学改革与实施思路,对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提供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计算机专业学习规划范文2
关键词:新时期计算机专业;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93-4
2013年10月12日,以“新形势下的计算机学科建设”为主题,“第十六届全国高校计算机院长/系主任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召开,近200位来自全国高校计算机学院院长、计算机系主任、计算机领域的专家学者、业界精英共聚一堂,研讨学科建设改革,交流人才培养举措,畅谈当前形势下计算机学科面临的热点、机遇与挑战,这次论坛会议的召开为新时期中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的建设和教学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和路子。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下发以后,中等职业学校根据近年来社会对计算机专业建设的要求,确立了“专业立校、质量兴校”的发展思路,致使学校近几年培养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对计算机操作熟练、有“实战”经验的网络管理毕业生更是受用人单位“疯抢”。所以说在中国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的今天,与之相关的信息技术也会得以高速发展,那么相关单位对有一技之长的中等专业计算机人才更是需求有加。
1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滞后的原因
1.1 信息技术课设置有问题。一是信息技术课教学课程设置多年不变,教材内容陈旧;二是教学有随波逐流现象。教学内容盲从于教材,看到网络受到世人的追捧,就会一拥而上教学网络相关课程,多媒体很时髦,把多媒体工具又添进教学内容;三是中职学校信息技术课教学没有专业特色。
1.2 教学方式存在问题。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上理论课多,实验、实习的机会抓得不够,忽视了中职学生操作技能的教育,致使学生样样都会一点,技能水平不高,不能够在一个方面能够很专业,没有一技之长,学生无法按照学到的知识在工作单位立即参与工作,社会适应能力差,出现学生的就业脱节。
1.3 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问题。一是大多数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都看重教学目标的完成,但在教学中常常表现出经验不足,不能够进行科研的问题;二是优秀计算机从业人员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市场”,有一技之长的教师不够安心,导致计算机教师流失快。三是学校不能保证教师业务进修和自我学习时间,知识教师的知识水平不能够与时俱进,影响了教学质量,学生学得知识在社会后“学非所用”,已是淘汰过时。
1.4 教学设施的问题。一是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就应该在计算机上上课,以便锻炼学生的上机实习水准,但就当前的情况来说不少学校对计算机专业的实习没有足够的机子应对,再加上有些学校机房设备老化,存在严重的设施投资资金短缺的问题。二是学生在单位碰到流行新式的配件反而无所适从;三是学生的实验、实习课时随意安排现象严重,并且在学生的训练教学上缺乏目标和监督。
1.5 教学方法的陈旧。就当前来说还有很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还是采用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说教式教学方式,教师没有时代赋予教师的现代教育意识和激情,没有充分认识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平台的互动式教学的先进性,不使用或者不会使用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平台教学,致使教学效率低下。
1.6 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的问题。目前学校的教师的教学、课题研究等因经费、精力等因素而使得教师对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积极性不高,这就使得中职学校的教师不去研究教学,更不去关注学科的前沿知识,最终使得大多数计算机专业教学结果和社会需求脱节。
2 新时期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策略
2.1 学校和教师要按照《规划》要求更新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理念,注重学科的前沿知识,及时组织相关人员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教学培养计划,适时跟进调整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与目标,逐步从“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收”的传统教学模式,过渡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根据市场需求,逐步把本专业建设成为集专业理论、学生实践、教师教学“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基地。
2.2 学校和教师要制定新时期的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标准。一是培养爱岗敬业,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与职业意识。二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学习必要的文化知识,重在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和社会的需求上下功夫。三是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科的前沿知识,力争与时代同步发展,同时培养能够适应计算机高速发展而对知识进行快速更新的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2.3 按照《规划》要求强化计算机专业建设。一是培养具有“双师型”素质的师资队伍。把教师送出去定期到高等学府参加各种计算机专业培训;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更要参加niit、思科、微软、ceac等考证,以此来保证教师知识的全面性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二是按照《规划》要求创设条件,积极推进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建设等名师工作工程,以此来提高骨干教师业务水平与学术水平。三是强化与企业的横向交流与纵向合作,在企业建设实习基地,让老师到企业锻炼,便于教师在教学时能够教育出与时代同步、社会适应能力较强的学生。四是进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综合化改革,尝试对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基础课和专业课进行整合教学,尝试进行考试改革,实施学生能力评价体系改革,采取激励评价机制。五是加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分制管理,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面和权力,使学生可以花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上,这是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尝试和探索。六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上机进行足够的训练,以此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加强操作能力训练与考核力度,让学生走向社会后即刻进入工作岗位状态。七是鼓励学生多参加人社部等部门组织的理论考试,让学生参加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国家文字录入技术鉴定,部分学生也可参加nit模块考试和niit培训,做到“艺不压身”,而且“强身健体”。八是是加强校园网资源库的建设,积极推挤教学管理的创新。根据《规划》精神和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积极推进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数据化、信息化,建立建全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各项管理制度,用制度来约束运行机制,以运行机制来规范“备、教、考、评”等教学活动,最终形成一个高效、有序的教学管理机制。
总之,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必须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文件精神,按照《中职学校计算机新课标》的要求,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科的前沿知识,以学生为本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是注重提高计算机专业建设的质量,保证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专业要结合现实生活的需要和学科前沿知识进行学科的自我调节、自我发展、自我更新,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以便能够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关部门的招工、就业市场的变迁和工作单位的变化,以便能够让计算机专业的走专门化道路,到社会上后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一技之长,为扩大学生的择业面和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托起职业教育的明天――2005上海中华职业教育论坛论文汇编》.
[2]黄新军.《研究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3]中国青年报.《机会改变命运中国应该向法国职业教育学什么》.
计算机专业学习规划范文3
计算机专业教学必须实现优化,这是技工院校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就业形式的客观要求。然而,针对专业教学进行优化,不单单针对教学内容,还要针对学生就业后的职业道德问题进行涉猎,否则,培养全面人才的目标便会越来越模糊。教学内容的优化也会触及到职业道德意识的课堂灌输,可见,优化计算机专业教学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供了土壤。
二、优化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策略
1、重视优化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必要性,彰显专业发展价值
将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放在一个合理的高度,并对优化专业教学进行实际拓展,才能将教学优化活动进行到底。当然,这需要技工院校的领导要通过有效的学习增长自身的管理知识,使其从战略高度把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优化问题。与此同时,技工院校的领导还要对当今的就业形势做以全面深入的分析,从而使学生明确专业教学优化与未来就业的内在关系。计算机优化的进程才能稳步推进,计算机专业的价值才能真正得以体现,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为学生搭就实习机会
通过实际行动才是优化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有效渠道,实际行动不仅包含技工院校的实际教学内容,还应当包含学生的实习活动。因此,技工院校学生的实习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对学生实习问题有一个提前的把握和预测。这就要求技工院校要与企业保持良好的沟通,构建并巩固合作关系,为学生的实习搭建良好的平台。如此,企业才能更加透彻的了解当代学生的自身能力,体会计算机专业教学优化的优势,也让学生充分感受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各种需求。了解的越充分,合作平台则会越来越多,学生实习机会具备了充分的保障,企业选择优秀人才才可能性越来越大,最终,企业与技工院校实现了双方的互动,对彼此有一个较为到位的了解,实现技工院校与企业的双赢。
3、注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确保进行优化进程
技工院校针对计算机专业教学进行优化,是促使学生实现顺利就业的要求,也是实现技工自身发展教育目标的必然选择。因此,技工院校要牢固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在学生入学时就及时构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使职业规划在起点上占据优势,并针对外界的情况对计算机专业教学进行及时的调整,使教学内容更加实用,使教学效果更加牢固,使教学目标及时实现。
三、结语
计算机专业学习规划范文4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教育;班主任;实践教学;人才培养;素质教育
0.引言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计算机学科作为信息技术变革的前沿,为信息革命的快速推进贡献了重要力量,同时中国的大学本科教育也正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面对各类转变,作为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班主任,应该怎样担负起班主任的职责,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班级管理和专业引导,让他们在大学阶段学有所成、毕业后成为服务企业和社会的实用型、创新型人才,这些都是大学班主任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在大学教育各阶段,班主任如果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鞭策和鼓励,将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重要作用。因此,大学班主任应该怎样引导和培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让学生成为有较强就业竞争力的大学毕业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当前大学班级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从班主任的角度探讨了怎样促进大学计算机学科的专业教育。
1.大学阶段的班级管理现状
当前,大学的班级管理普遍比较松散,很多班主任多以兼职身份管理班级,或者一位辅导员需要管理数以百计的学生,对学生的管理和引导往往力不从心。学生处于迷茫期或者专业教育阶段时若不能给予其良好的专业引导和个人发展建议,未能让学生充分挖掘其学习潜力,则不利于让学生更好地成为创新型、实用型人才。例如,低年级学生一般很难快速地从中学阶段的监督式学习转变为大学阶段的自我管理、自主学习模式,此时学生们迫切希望获得大学阶段不同课程的学习方法;而高年级学生则对重点培养哪些实践动手能力和大学后的毕业去向比较迷茫,不知道该为毕业后准备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徘徊于出国、考研、找工作和如何培养专业技能的犹豫中,这些困惑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有严重影响;作为计算机专业的班主任,应该从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课程间的逻辑关系、专业核心课程、不同课程的学习方法、如何学好专业基础课、如何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大学后的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良好的专业教育氛围下充分挖掘自己的学习潜能,努力成为大学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社会有用人才。
2.班主任在引导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教育方面的重要性
从高中阶段的监督学习过渡到大学阶段的自主学习,是学生能否卓有成效地完成大学阶段专业学习并成为优秀学生的关键。在学习方法的转变过程中,班主任最适合担任指导者的角色。在大学低年级的班会上,班主任应该经常强调大学的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积极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探讨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懂得有效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强调利用互联网搜索学习资料并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讲述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结构、课程间的依赖关系及相关性、不同课程的学习方法,积极在班内营造良好的专业教育学习氛围,为学生答疑解惑并及时做好专业引导,结合学生的职业规划向他们提供合理的大学学业规划建议,这些方法将成为学生课堂专业教育外的重要补充。
计算机专业是一门既需要掌握扎实理论基础又特别重视实践动手能力的学科,在计算机专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大背景下,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与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是企业的需要,也是培养大学生成为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因此,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该在班内积极营造良好的专业教育环境,以提高学生的程序开发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要求他们以应用型项目开发为指导,培养其程序开发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成为既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掌握较强实践开发经验的应用型毕业生。
3.班主任在班级内营造专业教育育人环境的一些方法
1)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培养。
大学阶段开设的课程较多,因专业方向不同,课程选择及课程的重要程度各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课程选择上有较多的自由,但学生们倾向于只重视与专业直接相关的课程,如程序设计、算法设计等课程,而轻视专业基础课,如高等数学、概率论、离散数学、数据库、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这些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对这些课程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其专业发展;同时,培养计算机专业宽口径、通用型人才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但学生通常向高年级学长打听各门课程的重要程度并决定是否认真学习这些课程,或者仅从课程名称上看该课程是否与专业相关来决定学习该课程的努力程度,从而造成学生对这些专业基础课掌握不够。由此,班主任应该向学生反复强调专业基础课的重要性,并结合一些实际应用案例进行讲解促使学生努力学习这些专业基础课程并深刻理解其中的原理。
2)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大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生职业形成期,学生在此阶段的兴趣爱好将决定其毕业后的职业规划,因此,班主任应该对学生进行职业引导,向学生介绍毕业后去向选择,让他们结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兴趣和个人能力来设计自己的大学学业规划,把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联系起来。班主任应该在学生的职业规划中当好向导,例如,在大学低年级的时候,班主任应该介绍大学毕业后有哪些毕业去向,如去国外读研、在国内读研、考录各级公务员、直接就业、参加乡村支教计划、参军、参与大学生村官计划等,简单介绍每种成才途径需提前做哪些准备;在大学高年级时,学生的目标已经比较明确,在此阶段,可以给学生做更具体的引导,如报考国内研究生的学生应该准备哪些专业课,研究生的培养机制是怎样的,研究生的考试方式以及报考学校选择,跨专业报考研究生的注意事项等,如果学生打算出国读研,应该具备怎样的英语能力,参加哪些英语资格考试,怎样选择学校,怎样申请国家公派资助留学,怎样和国外导师联系,怎样申请各机构和学校提供的奖学金等。班主任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所提供的引导将惠及学生一生,也让他们的大学生活因为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而充实、多彩。
3)做好课程间关系和专业核心课程的介绍。
大学阶段的课程比较多,但专业核心课程却是学好本专业的关键。作为班主任,应该在大学低年级时向学生们介绍本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及核心课程问的逻辑关系,介绍学好这些课程的学习方法,列出在相关课程学习过程中容易忽视的重要环节。例如,计算机专业不仅需要注重理论教学,也需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学习算法不仅要理解其思想,也要编写程序实现各算法。同时,班主任要向学生强调专业核心课程的重要性,要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学精这些课程,应该扎实训练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努力寻找力所能及的项目并设计开发等。
4)介绍大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方法。
由于大学阶段的学习方法与高中阶段完全不同,班主任应该向学生强调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图书馆的参考资料,培养学生利用搜索网站高效查找资料的能力。目前,众多高校都大大增加了培养计划中选修课的比重,且一般不为这些选修课统一征订教材,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学生要学好相关课程,高效利用网上的参考资料和视频教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网络资源易得的环境下,如何高效搜寻网络上的学习资料,怎样有效利用众高校提供的网上精品课程、国外著名高校提供的公开课视频讲座、网易公开课视频讲座和百度文库等各类资料将成为学生学好选修课的重要手段。班主任应该在班内集中学习搜索网站的使用方法、讨论各类资源的有效利用策略、在班内搭建便捷的学习资料共享平台,比如利用QQ群、微博、博客来实时信息,用百度云等大容量网盘提供学习资料共享平台,利用QQ邮件群发功能组建讨论组、提交作业和共享资料,按兴趣组建学习互助团队,相互推荐优质学习资料、共享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成立互帮互助学习小组等。
5)让班委会成为培养学生组织和管理能力的试验田。
班委会是一个班级的重要管理团队,良好的班委组织是一个团结向上班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的很多管理工作都是通过班委成员来组织和实施的,因此,担任班委成员能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作为班主任,应该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锻炼其组织能力,让班内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加入班委,组织并参与班级事务的组织与管理,锻炼其领导、组织、协作、沟通和交际能力,笔者的办法是依次给每位学生安排组织和管理班级活动的任务,例如,班内举办的各类活动可由全体学生轮流组织和担任主持,每周一次的班会晚讲评也可在班主任到场的情况下由学生轮流主持,由此可让全班学生都有机会锻炼语言组织和陈述表达能力。
6)作好任选课的引导。
当代大学教育要求宽口径的教育模式,因此在学好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同时,班主任应积极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推荐学生较系统地选修另外某一专业的核心课程,或者利用主辅修培养模式为学生辅修双学位提供建议,让他们根据本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或职业兴趣辅修第二专业,并给出辅修专业的核心课程列表,力争让主辅修专业问有可交叉的领域,例如,利用计算机专业的理论去解决辅修专业中的一些应用问题。让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能较系统地了解另一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核心课程,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具有更宽广的专业背景。
7)以项目为导向的应用能力培养。
培养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重视的环节。学生不仅要学好理论知以,还要把专业知识应用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中。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另外,企业也迫切希望招聘掌握扎实专业技能的熟练员工而非新手,而这些应用能力及专业技能需要学生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获得。因此,班主任应该要求学生以项目开发为引导,在完成项目需求分析、设计与开发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广泛寻找感兴趣的项目并作好需求分析,详细设计项目的各功能模块并认真开发项目直至完美,由此可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班主任也应该积极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为学生寻找参与项目的机会,推荐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去实习实训,指导学生申报大学生科研项目,介绍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组和科研项目等。
8)跟踪科技潮流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专业知识在快速更新,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技能要求在快速变化,因此,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要紧跟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步伐,瞄准当前信息技术领域的新技术、新应用、新潮流,以此作为切入点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较好的策略是跟踪国内外知名信息技术企业的岗位招聘要求,查阅该类企业的校园招聘网站或者招聘海报,如微软校园招聘、谷歌校园招聘、IBM校园招聘、百度校园招聘、腾讯校园招聘、网易校园招聘等,关注其招聘的众多岗位方向和各岗位所要求的专业技能,以学生感兴趣的岗位及其技能要求作为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努力掌握岗位所需的技术,…此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另外,这些企业所要求的岗位技能也代表了当前较流行的新技术,也是众信息技术企业要求新员工必须掌握的技能,以此作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切入点,让学生找出自身专业技能的不足,产生学习新技术的压力与动力,使之感受到只有掌握了这些新技术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计算机专业学习规划范文5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路径
知识经济时代现已到来,社会高速发展使得计算机得到各界广泛应用,社会对中职学生计算机能力要求有所增加,当前中职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环节中,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力度有所缺失,校内硬件配置相对落后,无法满足学生群体学习需求,也不能给予学生充分实践空间,无法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达成统一、协调。所以我们应该正视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现存问题,之后在此基础上探讨出切实可行策略,以至有效提升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一、现状要点分析
(一)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深
应该了解到,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计算机专业课程知识教学阶段,仅注重理论知识传授,而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自主动手能力,部分学生虽然对计算机主板功能内容和计算机处理器效率提升内容有所了解,但计算机硬件组成知识可谓一无所知,不知运用何种方法去进行正规类型的电脑组装。上述内容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现有教学弊病,课程学习实为基本,但动手能力却远逊于理论知识水平。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知识,浅尝辄止现象尤为严重,无法深度研究与详尽了解专业知识。与此同时,多数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群体一味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有时也会沉迷于电脑游戏中无法自拔,学生与学生之间无法达成优良沟通与积极交流,互相帮助与团队合作更是无从谈起。
(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大部分中职技术学校中,因为受到计算机专业课程发展历史短的影响,加之计算机教师并非计算机专业出身,教师团队专业知识系统化能力严重缺失,知识掌握程度较低,所以会呈现出师资力量薄弱态势。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以及计算机专业知识发展速度提升,大多数计算机专业教师知识储备源头均为老旧式计算机理论书籍,所以教师群体自身计算机知识略显陈旧,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大部分中职院校中,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知识水平偏低,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计算机行业内涵的深度了解,仅可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按照基本书本步骤进行讲解与内容复制,无法做出后续创新式计算机课程教学,教学目标并未得到确定,人才培养计划也未加以明确,不能进行学生整体学习水平提升。
(三)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主要由师资力量要素和培养方向要素所决定,部分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现象时有发生,有时还会存在因人开课等恶劣现象。作为校方,无法对现代化市场需求做出准确认知与实际调研,任教教师随意开设课程,教学目标缺乏一定教学针对性,学生培养方面也毫无计划可言,计算机课程规划较为混乱,哪门课程好就开设、哪种技术流行就教学,此类状况产生势必使学生学习迷茫,对不同类型学科知识仅有着初步的了解,不能够进行知识深度学习,从而呈现出泛而不精现象。学校课程配置状况不良致使计算机专业教学始终是纸上谈兵,随之便会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双向下降。
二、发展路径要点分析
(一)教育目标确立
旨在处理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诸多矛盾与问题,首要一点就是进行正规计算机专业教学目标确立,之后在此基础上校方应当进行教学定位。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内部应制定明确、正规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目标,因为计算机人才群体以社会应用型人才形式产生,期间不能被传统升学率观念和成绩评价人观念所约束。具体计算机教学中应将学生视为教学主体,校方和教师要作出适当教学引领,将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与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二者有机融合,深刻落实各项工作条例,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综合素质人才培养即为中职教育目的,要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掌握强劲技术操作能力,学习深层次技术与深层次知识,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顶端人才。
(二)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融合
较为正确的做法是,应以职业为导向,随之进行课程深化改革,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互融合,深度明确计算机课程培养策略与培养计划,稳步提升师资队伍教学水平,对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加以详细设置。不仅如此,还应进行教学计划合理制定与合理安排,从根本上提升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与企业间的有力互动,培养学生成为技术应用型人才,保证学生在进入企业之后能够适应新环境,以便能够消化新知识,通过岗位培训来达成企业、学校双赢局面。
三、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大众群体逐渐对中职教育事业的发展重视起来。众所周知,计算机专业教学是当前中职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操作环节,但在具体教学阶段仍旧存在诸多弊端与不足,我们应正视此类现状,从实际角度出发,通过教学目标确立和理论、实践相融来提升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董海真.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27)
计算机专业学习规划范文6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适应社会发展
随着计算机应用在各个行业的不断扩展,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它既为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也对中职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学校培养的是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中、初级人才,计算机专业教学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就业市场对人才的素质要求。
一、因材施教,激发学习兴趣
中职学校大都招生困难,所招学生学习程度不一。中职学校大部分学生基础很差,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高,来学校消磨时间、混日子、混文凭的学生大有人在,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刚人校时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差别较大,来自城市的学生的计算机操作已经十分熟练,但用电脑只是上网游戏,很少用来学习,与之构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村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较低。这些学生放在同一班级授课,容易形成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丧失学习积极性,基础差的同学又觉得学习费劲,丧失学习兴趣,影响了整体教学效果。
针对新生入学时计算机基础不同的现状,教学中可采取分层次教学。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在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恰当的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对同一探究任务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与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探究,确定不同层次的探究任务。教师要善于为那些低水平的学生创造一个不易失败的情境,把适合的问题和机会留给他们,同时给水平较高的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和活动,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留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以学生为本,培养学习兴趣
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中,大多以教师傅为中心。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不能提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学生个人的诉求得不到满足。这严重忽视了学牛作为教学的的卡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教授的知识,缺乏独立的思考和探索,学生自然也就提不起积极性。
新课标明确规定中职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转折时期,正处于新逻辑思维的起点上,教师要重视对中职生计算机技术兴趣的培养:
(1)操作必趣,是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计算机技术过程的兴趣。这种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计算机技术的动力。
(2)理论必趣,是对计算机的应用和计算机技术问题的兴趣。有这种兴趣的学生思维活跃,热衷于讨论、归纳、分析和争辩等思维活动,甚至会亲自进行一些计算机操作,他们具自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具有浓厚的计算机技术学习必趣。
三、加大资金投入,优化教学环境
受经费制约,相当数量的中职学校达不到基本的实验条件要求。一是大部分中职学校目前计算机的配置还很低,很多新型软件不能安装运行。二是由于后期维修资金不到位,计算机缺乏维护,学校可利用的计算机一天比一天少。
创设良好的实践环境从而对学生进行教育、启发、引导,在资金投入方面,中职学校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计算机的数量进行科学的计算,确保足够数量计算机的存在。其次,在对软件进行安装时要进行应用软件的分流安装。最后,还要注意的是,应加大开放机房的力度,确保学生能够随时进行学习和练习。
四、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整体规划教学
中职院校专业设置太过笼统,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综合性、系统规划性,教材安排也比较随意,没有将专业知识技能培养作为一个整体计划。计算机包括硬件和软件,硬件包括组装、电子电路知识、显示原理、打印原理、扫描仪等多种知识,软件更是包罗万象,既有编程开发又有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等多种知识,可谓无穷无尽,而且知识更新快,稍有懈怠就难以跟上最前沿的技术,因此,中职学校应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设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教材,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学生在校期间,要学习的专业内容、要用到的专业教材,应由专业老师共同拟定,细划知识点,做到不脱节、不重复。根据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目标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可以分阶段学习相关内容,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能力目标至少应包含以下方面:能熟练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常用软件的安装、启动和使用;熟练运用字处理、表格处理、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检测和防治计算机病毒,软件常见故障的检测和排除;了解计算机网络通信、多媒体技术、文件下载、收发电子邮件等。从就业市场看,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计算机形图像、计算机广告设计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操作等中级计算机技术
人才是非常受欢迎的。
因此,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应适应社会需求,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前提下,更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中职计算机教学可确定以下几个培养方向。办公自动化:培养办公自动化管理和操作技术人员;网页制作:设置以Dreamweaver、Flash为主的课程,培养能从事网页设计的人才;计算机网络:以学习网络操作系统为主,培养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多媒体技术:培养能从事计算机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电影电视等多媒体制作方面的人才;平面图像处理:培养能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广告设计等方面的人才等。
总之,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应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在完善中逐步走向强大。职业中学计算机教育也应针对社会需求,与实际衔接,注重学以致用,问题必能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董海真,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
[2]李淑晓,探究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教学研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