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课程体系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立课程体系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立课程体系的意义

建立课程体系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能力标准;能力本位;课程改革;行业导向;中澳职业教育与培训国家项目

高职课程改革不能沿袭大学学科体系框架,而应对整个课程体系进行创新。我们根据中澳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的实践,将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专业按照学科体系设置的科目内容进行分解,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创新体系,将职业资格标准、证书发放、有效评估与教学质量之间进行有机的结合,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

一、根据行业人才的需求,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创新体系

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创新体系的构建是根据行业技术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工种需要的能力进行的标准化设计,包括“学习需求分析、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估”4个阶段(见图1),将能力标准、资格证书、评估指导原则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课程培训包,其培训包包含了能力标准、职业资格证书等级、鉴定指南、培训材料四方面内容,体现了当前国际职业教育“以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方向,使汽车技术试点专业职业教育不断适应行业、企业和劳动

力市场的要求。

二、课程设计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开发《汽车技术》专业证书培训包

根据中澳两国能力标准而制定的教学改革思路,把能力本位的课程设置与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培训接轨,开发了《汽车技术》车辆维修方向证书培训包,包括汽车技术一、二、三级证书的能力标准和职业资格证书等级、鉴定指南、培训材料等四方面内容,使《汽车技术》一、二、三级证书课程的能力与我国汽车维修工等级的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的能力相对应(见表1),拟订了两种能力标准的对比报告,广泛征求行业对汽车技术证书课程、能力标准及能力标准对比报告的意见,得到重庆市汽车行业协调委员会的认可,现已通过备案。

三、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创新体系的突破点

(一)开展行业需求分析,建立工种能力标准,明确培训方向

行业急需什么工种的员工,员工需要什么样的知识与技能,是课程创新体系的切入点。学校为此建立了战略组、行业联系组、课程开发组、师资培训组、信息组、平等与参与组,多方面协调开展课程改革工作。走访重庆电车公司维修厂、重庆东风汽车特约维修站等整个维修行业,采用问卷、座谈会等调查方式,开展企业工种及员工知识、技能需求的调查,对收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归类,制定重庆市汽车行业培训需求的工种图,确定与工种职责相匹配的能力标准,征询行业对能力标准的修改意见,最后由重庆汽车行业委员会认可备案,为新课程开发提供了准确的行业导向。

(二)按能力标准设置课程,培养应用性人才

课程设置强调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相统一,增强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保证学生从学校平稳过渡到就业岗位,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在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设计中,应着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1.将课程设置为文化课和专业课两大类,加大专业课学习的强度

将课堂设在实训基地,采用边学理论边学技能的教学方式,模糊“专业理论课授课学时”、“实践教学学时”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等概念。学生一进校就开始接触专业学习,增加学生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自信心。汽车技术专业课与文化课在改革前后学时数分配情况见图2。

2.专业课程科目按照能力标准设置,突破传统学科体系的课程结构。

将传统学科体系中的一门专业课的学习内容或某章节的学习内容按照能力标准设置成几门课,为整个课程设计奠定基础。

3.倡导“学习理论知识够用”的原则

将传统学科专业基础知识融人能力标准中,降低理论课学习深度,不再单独开设《机械工程基础》、《汽车运行材料》、《电工电子学》等专业基础科目。

4.设置必修核心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设置为规定核心课程和规定课程。学习规定的专业课程之前,先学习《遵守职场卫生安全程序》、《使用和维护职场工具和设备》、《参与职场信息交流》、《与顾客建立良好关系》这4门规定的核心课程、,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与企业文化的密切联系(见图3),深刻理解自己即将从事的企业应有的外在素质和内在的企业文化的内涵,帮助学生树立从业意识和安全意识,为完成3年中规定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职业规范基础。这些课程在传统的学科体系中是没有涉及的。

5.职业道德教育始终贯穿于整个职业教育把传统的《职业道德》课程中的内容融人每一

个能力标准中进行考核,将空洞的条款式教学内容直接转化成学生即将从事的工作场所的具体职业素质要求。学习时间由原来的20学时变成了穿插在校3年的专业课学习中.使学生的能力完成和职业道德意识养成相互交融。当学生跨入工作场所时,就已经明白自己在职场工作中的责任,切实对学生就业指导、上岗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6.课程按照能力标准中的关键要求命名

新课程的名称按照能力标准中关键要素确定,并且在课程名称上使用了动词。使培训者一看到名称很容易明白学习本门课程应达到的能力是什么,能否满足本人的学习需求,如将原有的《实用汽车英语》名称按照能力标准改成《职场英语交流》。

7.根据学生个体需求设置专业选修课

在满足行业用人能力标准的前提下,在学习证书Ⅱ、证书Ⅲ课程的同时,设置了8门专业选修课,既满足了学生个体不同的学习需求,又满足了优秀学生和企业短期培训的需求,如“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方法”专业选修课,尽管证书Ⅱ、Ⅲ的能力标准中都涉及“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方法”的能力,但如果学习者选修这门课程,就可在原来的单项检测与故障诊断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并融会贯通。

四、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弹性教学设计,开发相应的教学资源

职业培训的教学设计是确保以能力为标准的课程创新体系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可以有效地进行计划、开发、评价、管理教学过程,确保学生的表现在弹性学习时间内达到能力要求。学院汽车技术专业实施的教学设计周期如图4所示。其特点有:

首先.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特征,教学活动应围绕学员展开。学生应明白教师不是所有知识的源泉,不应把精力集中在教师身上。

其次,在课堂教学上突破以教师讲述为主的传统教法,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特征、学习资源等因素,利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的不同接受能力,选取恰当的学习活动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学生由传统教学中的被动角色变成了学习的主人,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问题的综合解决能力。

再次,灵活的弹性学习制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选择学习阶段,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征和需求,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材料,实施灵活的学习计划、教学手段,选择现代教学设备,提供灵活的教学鉴定方法,以便学生在不同时段、不同学习场所和地区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弹性学习。因此,编写易于阅读和自学的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是教学设计的关键。

最后,教学用书易于阅读和自学。学生用书中将学习者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机的融合,充分体现知识够用的原则;将学生用书有序的学习逻辑按照能力在职场工作过程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更接近实际工作要求;将学生学习鉴定内容和鉴定的时间在学生用书中注明,有利于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用书在包含学生学习用书内容的基础上,还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用书中涉及的问题答案,这有利于教师在讲授同一门课程的能力标准时收到相同的教学效果。

五、建立能力标准的学习成果鉴定方式,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的平等与参与

传统学生学习成果评定通常采用书面问卷的方式进行,其评定标准是60分合格。这种鉴定方式存在着三方面的缺点:一是有相当部分学生还有40分的知识或技能未掌握,这样的学生很难走人工作岗位;二是书面问卷一般擅长鉴定学生的,知识部分,对职场中要求学生掌握的技能鉴定有很大的局限性,无法了解学生对实践能力的考核;三是职场中学生实际的职业道德无法在这样的考评中真实反映。因此,在开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创新体系中,应以能力为标准,建立有效、可靠、灵活、公正的鉴定原则,建立每一门课程对应的能力鉴定标准,建立观察、口头提问、书面考试、调查报告、技能展示、陈述素材等多形式相结合的鉴定方式。

师生在鉴定前可以选取适合学习内容的各种鉴定方式进行学习考核评定,只有在学生完成能力标准中每一个知识、技能、态度的要求后,教师才能鉴定学生具有的能力是否合格。更为重要的是,只要通过能力标准鉴定,学生学习的成果就通过“学分制”累计个人学分加以体现。学生可根据证书课程完成情况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实现灵活而多次的“进”、“出”培训过程,解决了我国职业技术再培训、

失业转岗培训及贫困生学习经费等问题,从根本上实现终身职业教育的思想及职业教育的平等与参与。

六、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估体系,监控课程开发质量

为提高课程开发质量,必须时时监控课程开发的每一个环节。在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应把学生、教师、企业、家长、教育部门作为评估对象,从学习者和工作场所反应、学习效果、学生上岗的适应性、生产技术发展对新课程的认可4个方面,对课程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在评估过程中确认新的或修改的内容,与行业认可的能力标准保持一致。对修改部分由行业协调委员会和行业相关部门的代表签署意见,同意后备案,使评估具有公证性。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开发监督和评估体系见图5。

建立科学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是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关键。中澳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在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专业课程改革中的实践,必将推动我国职业教育走向国际化,对国内产品质量的提升及产业工人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第二届国际职业大会的建议[EB/OL].—emit@moe.edu.en,1999-4-26.

[2]杨进.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挑战与对策[C].中澳职教论坛,2003—11-27.

建立课程体系的意义范文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在国家积极鼓励和支持多种形式办学和高校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的背景下,独立学院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状况直接关系到了学院的生存和发展。加强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择业技巧,积极为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成为独立学院的共识和面临的重要任务。

本文在对重师涉外商贸学院就业指导实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了构建全程性、全方位的具有特色的“四课一体”的“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有特色的就业指导课教学和实践,开发适用独立学院的培养大学生职业发展力和打造就业力的指导体系将成为必然趋势。

一 重庆市独立学院就业指导课的开设现状

通过采取实地走访和电话调查的方式,对重庆市7所独立学院就业指导课的开设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内容包话课程开设的形式、学期安排、是否纳入教学计划、学分(课时)、使用的教材和教师队伍情况等问题,根据调查结果,我们知道7所学校在就业指导课开没上不一致;课程开设的形式上必修课和选修课不一致;开课的学期安排更是各异;所有学校都把就业指导课纳入了教学计划,符合教育部2003[6]号文件精神;但是学分不一样,差别较大;所采用的教材大部分以市教委编写的材料为主,也有不少学校使用自主编写的教材;教师队伍基本上都是“专、兼”相结合。另外,有些学校在课程管理上重视不够,经费投入也不到位。

二 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双方对就业指导课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基本配套设施缺乏

虽然重庆市7所独立学院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也有了一定的经验和沉淀,但是仍有不少学院对开设就业指导课存在认识模糊,不够重视,使得学生在课堂接受程度上大打折扣。很多学校在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上缺乏对低年级学生长远个性规划和职业生涯发展的关注,更有甚者只是每学年开一或两次讲座取代就业指导课。尽管重庆市几所独立学院都将就业指导课作为一个必修课,但安排的课时量少,上课集中,学生人数众多,从而使授课内容不是蜻蜒点水就是泛泛而谈,教师无从下手,学生无从听起,支离破碎的讲解使就业指导课体系不完善,没有很好的发挥作用。

2 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模式太过单一,缺乏创新

目前,我市几所独立学院就业指导课教学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大班教学,学生人数大都在200~300之间,而且跨学院、跨专业、跨层次。课堂讲授呈现出“灌输式、填鸭子式”的教育,形式单一,学生兴趣不高,参与积极性低,因而导致就业指导课学生缺课的情况十分严重。同时,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方式全部围绕课堂和理论教学,这本身就忽略了对学生就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应用性和可操作性上大打折扣,学以致用的教学功能得不到很好的体现。

3 就业指导课的教师队伍建设严重滞后

专业化的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是做好就业指导课教学工作的有力保障,就业指导课教学工作越来越呈现出专职化的特点,其课程体系涉及到教育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需要有一个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来承担教学任务。目前,我市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大多是专、兼结合,辅导员兼任为主,其他人员为辅。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所学专业与该课程不相关联,缺乏系统的业务培训,大都依靠自学和多年积累就业工作经验来完成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工作,不能满足学生择业、就业、创业的实际需求。

三 “四课一体”课程体系的构建

独立学院的生源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培养的是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必须探索与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相匹配的就业指导模式,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要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根据教学和实际的需要,就业指导实践课程可以调整为3个学分,其中理论教学2个学分,24个学时,必修课18个学时,公选课6个学时;实践课1个学分,12个学时。新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内容:

1 理论部分

根据不同年级的不同特点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大一主要是专业思想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大二主要是基本职业能力培养、职业资格考评认知和创业培训;大三是求职礼仪、就业形势分析、创业培训和考研或专升本引导;大四主要针对简历制作、就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各类招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公招等)培训、就业程序和服务等。可以根据不同需求采取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可以用公选课的方式进行替代。如重师涉外商贸学院,要求本科在校生必须在校期间修满4个公选课程,专科生必须修满3个公选课程,这样的方式也可以纳入到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中。

2 实践部分

组织开展职业规划大赛、简历制作比赛、就业模拟比赛等,举办求职礼仪讲座、创业社团、企业招聘人员讲座、就业先进事迹报告团等活动丰富就业指导实践课的内容。以重师涉外商贸学院为例,学校每年举行的“职业规划大赛”、创业社团开展的系列活动、还有“有模有your.g”等活动都可以作为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实践课程的补充部分。

3 技能部分

以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为例,学院依托现代教育培训学院和国际交流学院,组织开展职业资格认证、专业技能认证、外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及其他与专业相关的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和考试工作,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

4 实训部分

结合实习和暑期社会实践,与企业单位、实习或实训基地等联系,在部分专业开展就业实训、顶岗实习,探索校企合作培训毕业生的模式,延伸就业指导的范围,增加就业指导的实效性和社会性。如重庆市教委每年寒暑假举行的假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与此同时,重师涉外商贸学院下面各二级学院也积极开展一些实训活动,如:管理学院与合川区财政局合作建立财务管理实习基地,组织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前去实习,与重庆维景酒店、重庆小天鹅集团、合川锦城宾馆建立实训基地,许多学生先后在那里实习并就业。

四 “四课一体”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

1 进一步完善了理论课教学内容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求职面试技巧、创业理论教育、就业政策、毕业生合法权益保护、简历制作、就业问题心理分析等诸多方面的理论教学,理论教学内容进一步完善。同时,在选修课方面,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学生考证、考研、专升本、考公务员等方面增加了新的课程内容安排,理论教学内容得到了充实。

2 增加了实践课教学的内容

学生的就业综合能力在面对用人单位面试双向选择时,显得尤为重要。在就业市场里,学生就业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他就业成功率的好坏。增加就业实践课程内容,对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有很大帮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考察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学习成绩,而是综合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综合能力,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征服职场。

3 把创业创新教育纳入课程内容

根据国家以学生创新创业促进就业的要求,学校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意识教育、创业能力培养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可以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能积极带动学生参与创业实践,加强学生创业实践的锻炼。

4 增加了实训课的实践教学内容

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学生只有通过学以致用把所学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更好地理解。学生把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能力相结合通过社会实践锻炼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校企合作能为学生提供与专业相符合的实训、实习场所,让学生早一步与社会接轨,到帮助他们更好地融人社会,迎接就业挑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育厅[2007]7号.

[2]戴荣四,沈慧.构建“四段式”就业指导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8(12):67-68.

建立课程体系的意义范文3

规范课程名称

在分析“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分析比较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物流学”“供应链管理方法”“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等有“供应链”关键词的课程教学大纲内容,发现主体内容就是“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内容,与该课程教学主要内容重合率非常高。尽管不叫“供应链管理”课程,但有的高校采用的教材就是“供应链管理”教材。另外,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来看,物流已经成为供应链管理的一个要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这些课程实质上就是“供应链管理”课程。名称上的不统一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学工作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把这些课程名称统一为“供应链管理”课程,为促进各高校“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的交流以及提高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规范内容体系

课程内容体系包括的内容说法不统一,但课程内容体系应该既要有对教师“教”的基本要求,又要有对学生“学”的基本要求。因此,比较合理的“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体系应该包括课程性质(依据面向的专业而定)、课程教学目的与目标、课程教学内容及相应目的与目标、学时分配、教学要求(对各个教学环节提出的要求,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生自学、作业环节和考试环节等)、教材选用及参考书推荐和其他说明(如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等)。

科学设定教学目的和目标

应紧密围绕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这个根本目标来明确“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整体教学目的和目标,并把整体教学目的和目标分解落实到各个章节之中,形成以各章节具体教学内容为基础的具体的教学目的和目标。总的来说,“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学目的应该是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一些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理论观点,以及结合管理技术、物流技术、工程技术的分析思路与方法。

需要指出,在设定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过程中,要注意二者的区别。教学目的是对教师要教什么的说明,着眼于教师的教,应采用“了解、领会”等描述心理过程的内隐体验动词或“掌握、应用”等词语。教学目标则着眼于学生学习的结果,宜采用“归纳、说明”等表述特定动作的外显行为动词,表义具体,深广度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另外,鉴于“供应链管理”课程具有比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特点,在设定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过程中,还要注意避免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缺陷。

精选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课程内容体系的核心,要通过课程内容的教学最终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和目标。由于“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涉及面非常广泛,每一方面的内容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因此精选课程内容就成为完善该课程内容体系的关键。从对我国高校“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的分析来看,精选后的课程内容应该包括供应链管理概述、供应链构建、供应链业务外包、供应链合作伙伴、供应链采购管理、供应链物流管理、供应链生产计划与控制、供应链库存管理、供应链信息管理、供应链业务流程重组、供应链管理方法和供应链绩效管理等12部分内容。这些内容也是供应链管理的最基本的理论知识。考虑到供应链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在不断提高,也要把供应链管理战略作为供应链管理概述的一部分纳入课程内容。为了体现供应链管理课程的特点,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这些课程内容中都要以案例分析、模拟实验、课程设计、现场参观等形式加入实践教学内容。

合理分配学时

学时分配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总学时的分配,二是每个教学单元(或每章)学时的分配。总学时方面,鉴于各高校的做法以及“供应链管理”课程的重要性,建议给物流类专业学生每周上3学时,总学时为48学时~54学时;而给非物流类专业学生每周上2学时,总学时为32学时~36学时。具体总学时数的多少还取决于每学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周数。在每个教学单元(或每章)的学时方面,具体学时的分配不仅取决于总学时,而且还要看课程具体内容、相应的教学目的和目标、教学具体环节以及与其他课程内容的交叉程度等。就前面的12部分课程内容来说,如果总学时分别为32学时和48学时,则建议各教学单元(每章)的学时分配如下:

供应链管理概述为4学时~6学时;供应链构建为3学时~5学时;供应链业务外包为2学时~3学时;供应链合作伙伴为4学时~6学时;供应链采购管理为2学时~3学时;供应链物流管理为2学时~3学时;供应链生产计划与控制为2学时~3学时;供应链库存管理为3学时~4学时;供应链信息管理为2学时~3学时;供应链业务流程重组为2学时~3学时;供应链管理方法为3学时~4学时;供应链绩效管理为3学时~5学时。其中,前面的数字为32学时所分配的各教学单元(每章)的学时,后面的数字为48学时所分配的各教学单元(每章)的学时。当总学时为48学时时,各教学单元(每章)可根据需要扩充理论内容、增加案例分析、安排课程设计、现场参观、实验等。

选用合适教材及参考书

选用合适的教材,按教材进行生动的教学,是高校完成人才培养要求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在各种《供应链管理》教材层出不穷的今天,如何满足学科自身教学需要,科学、合理地选用教材,已成为各高校“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管理者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从内地高校目前选用教材情况来看,选用最多的是马士华教授等所(编)著的《供应链管理》一书,同时由于这本书与精选后的“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符合度非常高,因此建议在选用教材时首选此书。至于参考书,可以推荐5本左右,其中至少应该包括一本英文版的《供应链管理》和一本《供应链管理案例》,为学生全方位学好“供应链管理”课程创造有利条件。

建立课程体系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环境工程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029-02

高等学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在创业创新的大潮中,人才是创业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的因素。教育要面向时代,历史性地承担起知识和技术创新的伟大使命,为创新创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1],如何让学生拥有创新应用能力成为了人才培养的核心工作。

全国目前有14000多个工程教育专业,占高等学校专业总布点数的 ;工程专业类在校生超过400万人,占全国本科总数的。这些数据清楚地告诉我们,工程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教育界对工程教育非常关注,从工程师的培养目标、知识体系和培养模式等多方位进行积极的探讨改进。

环境工程专业是一门将环境保护落实到工程措施上的综合学科,是环境保护产业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2,3],将来能为企事业单位解决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4],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本科教育应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企事业单位急需的技术人才。目前很多院校在环境工程教育中上存在诸多不足,实践教育弱化趋势尤其明显,与企业联系不紧密,重“学”轻“术”,造成工程性缺失和创新性不足。为此,以环境工程学科为例探讨实践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

一、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工程能力培养的社会背景

在科本生培养过程中,当前高等学校以工程能力提升为目标的培养模式改革面临多方面的压力。

1.工程教育认证。我国从2005年开始开展工程教育认证,使得一直强调的“提高教学质量”第一次有了明确合理的参照标准,几乎所有相关院校都对参与工程教育认证表现出空前的热情。申请工程教育认证的各高校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环境工程专业作为试点专业,在2007年下半年启动了认证工作。工程教育认证作为保证教育质量的外部评估,由专门职业学会会同专业领域的教育工作者共同进行,以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为出发点,强调工程教育的基本质量要求,以提高工程人才培养对工业产业的适应性。

2.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2010年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背景。201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将推进创业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之源、富民之道、强国之策[5]。这相应对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没有创新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创新的人才。

4.环境污染的巨大压力。我国目前处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面临的环境问题复杂多样,压力巨大[6],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人们已经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代价极大,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起来,国家已将保护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中[7]。随着国家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环保产业近年来得以快速发展,产业领域不断拓展,技术和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升级,未来发展潜力巨大[8],亟需具有良好职业能力的环境工程技术人才。

鉴于上述社会背景,基于社会需求和环境工程专业特点,以提升工程能力为目标,以教学改革创新为动力,创新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二、环境工程专业培养要求

环境工程专业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与许多学科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现代环境工程所具有的科学性、社会性、实践性、创新性、复杂性、本土性等特征日益突出,覆盖面也不断扩展。

在创新创业背景下,环境工程毕业生应当具有更为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扎实的工程专业技能,还要具备创新应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具体来看,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环境基础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污染治理的原理、方法和技术。

3.具有环境工程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设计能力。

4.熟悉国家环境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5.了解国内外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理论及技术前沿、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前景、环境科学的发展动态以及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动态。

6.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7.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试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的能力;归纳、整理、分析试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以工程能力提升为目标的环境工程课程体系改革

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全面提高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我校以优化课程体系为核心,在课程建设方面按照“加强基础、深化实践”的原则来改进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构建如下。

1.学科基础课的构成。除跨学科数学、物理、计算机基础课外,重点以化学类课程(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学工程)为基础课,凸显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在化学污染物监测治理方向基础雄厚的特色,各课程都设置了相应的实验课;此外,设置了生物生态类(包括环境微生物、环境生态学、生物化学)及工程类基础课程(电工学、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施工、流体力学),目的是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工程应用基础。

2.专业理论课的构成。主干课程为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为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在水、气、土壤、固废、噪声分别设置相应的污染控制技术专门课程。理论教学成为系统传授环境工程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

3.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是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9]。实践教学环节是我校本科生培养计划制定过程中重点改革内容,新制定的培养计划中的实践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化学化工类基础课程实验;(2)课程设计,包括水污染控制课程设计、大气污染控制课程设计、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课程设计;(3)专业基础课实验,包括环境化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环境工程学实验、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该类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适当增加了设计性实验;(4)集中实践课程,利用三周进行环境工程综合实验,主要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验讲义与学生方案设计相结合,进行工业废水处理、生活废水处理、水质综合监测评价和数据的质量控制;(5)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分别在二、三、四年级开设;(6)毕业论文(设计),利用第八学期,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进行研究性实验或工程项目方案设计。

上述各实践环节层层递进,形成了课程设计、验证性实验、综合实验、现场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实践能力五级培养模式,可明显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通过从模拟验证,到综合性、研究性实践,最后完成独立课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我校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在实验室工作的适岗时间短,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也有所提高。

从创新能力形成的原理来看,实践是人的创新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径,又是人的创新能力发展的动力,还是检验人的创新活动成果的唯一标准。实践教学尤其是综合性、研究性实践环节,对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有着特殊的作用。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近年来,我们正在积极探索依托环保行业企业、面向社会的培养新途径,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应用型课题的科研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结束语

提高大学生工程能力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和一个系统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培养方式,通过上述一系列课程建设手段,逐步构建符合社会发展和环境工程学科专业要求的课程体系,使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和实践技能,才能使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得以落实。

参考文献:

[1]邱荣富,唐方利,李相林,周剑.对我国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几点思考[J].时代教育,2008,(7):131-132.

[2]黄丽坤,王鑫,夏至,黎晨晨,徐忠,吴春.以提高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51):97-98.

[3]孙红文,戴树桂,徐建,马小东,汪磊,张彦峰.以重点学科为依托培养本科创新人才――南开大学环境化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7):11-13.

[4]胡庆昊,韩照祥,马卫兴,陈文宾.浅谈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中实践能力的培养[J].甘肃科技,2010,26(11):176-177.

[5]于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对大学人才培养的思考[J].亚太教育,2015,(33):263.

[6]杨明,贾向桐.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生态和谐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2013,(7):55-59.

[7]王金南,秦昌波,田超,程翠云,苏洁琼,蒋洪强.生态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2015,(5):9-14.

建立课程体系的意义范文5

[论文关键词]化工原理 “教学做”一体化 项目化教学 实训基地建设

“化工原理”课程是研究化工单元操作过程规律,进行设计优化和操作优化的一门重要的实践性、工程性、应用性的化工专业主干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对于高职化工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素质培养起着主要支撑功能。高职“化工原理”课程的设计理念与思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课程设计基于多元智能的人才观,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观,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学习情境的建设观,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课程开发观等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借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突出化工行业特色,建立“以化工项目任务为载体,以行动为导向,以完成综合性工作任务为目标,教学做一体化的职教模式”。

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重构课程内容体系,全面实施“项目化教学”

“化工原理”课程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打破学科体系,重新构建教学内容。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开发与设计,全面实施“项目化教学”,把整个学习内容归纳分解为“流体输送系统的认识”“液体的压力测量”“管子的连接和阀门的安装及使用”“列管换热器的选型”等16个项目,科学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强化应用能力的训练,突出本课程的应用性、工程性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项目化教学”是以项目为载体,工作任务为驱动,工作过程为行动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教、学、做”一体化,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通过教师到企业生产岗位调查,对企业一线技术骨干、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访谈,完成化工单元操作岗位核心能力工作分析表,然后在企业人员共同参与的情况下,针对工作分析表分解出任务表,确定化工单元操作的工作过程作为课程的主线,并据此设计教学项目和学习任务。它是从生产实际出发,选择典型事例作为教学的主题,以实践为导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并且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行动导向的教学观”进行教学设计。本课程采用“教、学、做”合一的职教模式,在理实一体多媒体教室,实施开放式的教学方式,采取分组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自主设计、策划、完成、评价整个工作任务。学生为完成工作任务,在获取信息、设计方案、制定操作规程、操作等完整实践过程中“做中学,学中做”,从而掌握职业技能、获得专业知识。根据“行为导向”原则,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构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运用新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的问题。在每个项目教学内容完成后,选用实际工程案例对其综合分析、解剖和总结,由此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和增强工程应用的意识。

基于建构主义的项目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改变了传统的三个中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课程追踪企业对岗位人员的考核评价标准,根据行业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定期开展岗位工作调查,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努力追求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模式,以满足不断提高的技术对从业人员的要求。

二、建立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职教模式

本课程主要是将“项目化教学”“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化工单元操作综合实训”“化工单元操作课程设计”“计算机化工单元仿真实训”“参观实习”“生产性实训”“企业顶岗实习”“先进辅助教学手段”“网络教学技术”等多种教学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专业知识培养和素质教育、教学和生产实践为一体。构建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突出实践能力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技能培养模式。

以培养学生具备基本职业素养和技能为目标,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设计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进行化工单元操作实验,探索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化工课程设计包括:列管式换热器设计、填料吸收塔工艺设计、板式精馏塔工艺设计等。计算机化工仿真实训技术,开发了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加强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扩大受益面。 转贴于

1 化工单元操作综合实训室。学院投资300万元建成了“化工生产实训基地”,包括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室、化工校内实训基地,总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米,拥有雷诺实验、柏努利实验、流体流动综合实训装置、阻力综合实训装置、离心泵性能综合实训装置、管路拆装实训装置、传热综合实训装置、过滤综合实训装置、精馏操作综合实训装置、吸收操作综合实训装置、干燥综合实训装置、流态化干燥综合实训装置、气体膜分离综合实训装置、洞道干燥实验装置、板框过滤机及过滤实验装置、双锥回转真空干燥器、箱式干燥器、水环式真空泵、结晶器、DCS化工过程控制系统等实验实训装置一百多台套。经过多年的建设,综合实训室现具有符合要求的各种设备,功能齐全,实训效果良好,能够满足化工原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要求。

2 化工仿真实训室。学院建设了化工单元仿真实训室及化工装置仿真实训室,配置了200台计算机和北京东方仿真公司的化工仿真实训软件。通过形象、科学、简易、安全、经济、有效的化工仿真模拟技术,可进行化工单元仿真实训和模拟真实的化工生产操作。化工单元仿真实训包括:离心泵、精馏塔、换热器、液位控制、吸收解吸、固定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压缩机等。化工生产仿真实训操作包括:乙烯、聚丙烯、乙醛氧化制醋酸、催化裂化、催化重整等装置,具有模拟工厂开车、停车、正常运行和各种事故现象的处理,再现真实生产过程的实施动态特性。达到了既能对生产实际有一个很好的认识,又能亲自动手进行反复操作,更全面、具体、安全和深入地了解不同的化工生产操作,锻炼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应用技能。

3 先进辅助教学手段和网络教学资源。配套了先进的辅助教学设施,如教学课件、教学录像片以及教学模型等。围绕教学内容制作课程的ppt、Flash动画素材、CAI教学短片,以及网络教程和习题训练等,利用人机相交界面的多媒体效果,拓展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同时提升了教学团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的能力,显示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设施开展专业课教学的优势和成果。《化工原理》课程配套的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习题、授课录像、实训指导书及参考文献目录等都已经在校园网上开放,初步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三、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加强建设实训实习基地是彰显高职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学院大力开展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改善实训实习条件,建成中央财政支持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并且根据化工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充分利用泸天化、四川天华等二十多家大型化工企业,建设适合化工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校企共建“校中厂、厂中校”实训实习基地。以校企合作为模式,进行参观实习,师生共同参与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强化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并且建立了完整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和“多元性”的考核评价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建设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本课程教学队伍的建设和配置,充分考虑了专业教学对双师素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本要求,建成有专兼职教师组成的教学队伍。安排专任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使专任教师都成为“双师型”教师。并且聘请20位校外兼职老师,他们具有专业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胜任本课程的实训实习的指导、课堂教学、项目开发等工作任务,为课程“教、学、做”一体化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建立课程体系的意义范文6

摘要:本文依据职业教育能力本位观,分析了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并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四层五块一贯穿” 课程结构构建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实践证明,该体系提高了教学质量,实现了学生、社会、学校共赢的目标。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工商管理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中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要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一直在探索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确定专业人才能力目标

顾名思义,职业教育是提供某种职业、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的教育。教高[2006]16号文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技能是人们运用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顺利完成工作任务的职业活动,它包括动手技能和智力技能。高技能人才必须手脑并用,应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并能解决企业第一线的难题。因此,高职教育必须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职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它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工商管理作为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它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基本知识研究如何运用现代经济管理的原理与方法对企业进行有效管理,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经营策略。高职学生应成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经过多年的社会调研、实践,并不断修正,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指现代工商企业管理能力,包括生产、采购、市场营销、行政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管理能力,注重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结合,以获得合理的知能结构。

2.方法能力方法能力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及学习方法,包括自主学习、职业规划、获取新知识与信息搜集、决策等能力,以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3.社会能力社会能力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包括较强的现场管理和组织能力、处理公共关系能力、与人沟通合作的团队协作能力;良好的思想品德、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务实勤奋、谦虚好学的品质等。

此三项能力要素的整合决定个体在动态变化的职业生涯中的应对能力。

二、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一组由相互联系且互相制约的课程组成的有机整体,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中心环节。教高[2006]16号文指出:“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职业能力本位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纵横交织的系统化课程结构。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经多年实践,确定了“四层五块一贯穿”的“宽平台、活模块”职业能力课程结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基本素质与通用能力层:本层包含基本素质与通用能力模块和大学生素质拓展模块。基本素质与通用能力模块培养学生应具备的思想、道德、科学、人文、健康素质以及语言文字、人际交往、学习适应、信息处理、自我管理和就业创业等能力。大学生素质拓展模块通过社会实践与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使学生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

职业岗位(群)基础知识与技能(模块)层:按专业所属行业必备的通用基本技能要求设置课程,搭建职业能力基础平台。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和相应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制订课程标准,安排专业见习。[1]选择能支撑本专业核心职业岗位的职业基础技能资格证,一般取国家承认的资格证书。组织学生参加本类专业所属行业、地区职业基础技能竞赛。

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认证(模块)层:根据专业核心职业岗位技能要求设置课程,形成本专业核心职业能力。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和职业岗位典型工作过程制订课程标准、设计课程项目,以理论实践一体化方式组织教学,安排生产性顶岗实习。必考本专业核心职业岗位资格证,一般取国家承认的资格证书。

综合职业素质与能力(模块)层:根据专业综合性职业岗位技能要求,设计多个核心职业岗位需要的综合性技能课程,如职业拓展能力限选课(以职业岗位综合性训练项目组织教学)、毕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实现职业训练与学生就业零距离对接。训练学生毕业后获取本专业职业岗位二级资格证书的基本能力。组织学生参加本类专业所属行业、地区及全国性职业技能竞赛。

本课程结构始终贯穿着职业能力本位这条主线。据此,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能力本位课程体系见表1。

三、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评价专业课程体系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中指出:以能力为核心,以职业资格标准为纽带,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有效衔接。据此,本课程体系具备如下特点。

1.始终贯穿职业能力培养主线一个职业包含若干工种或岗位,一个工种或岗位有不同等级的职业能力要求。本体系横向以职业中的工种或岗位设置课程,纵向以职业等级要求安排课程顺序,从而形成纵横交织的职业能力课程体系。本改革实施后,该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明显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上升到99%以上。

2.以国家职业标准为职业能力的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各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知识水平和技能要求对从业者做出明确的规定。它通过工作分析方法描述胜任各种职业需具备的能力,反映了企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国家职业标准可作为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的依据。本改革实施后,该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资格取得率从2009年的78%提升到2012年的100%。

3.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整合和序化课程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学生的职业能力是职业能力三要素在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境中通过内化、整合和迁移而形成的。因此,课程开发和序化必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本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和综合职业素质必修课完全模拟真实工作过程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4.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保持课程体系的先进性当今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加快了职业能力的动态变化,因而出现国家职业标准有时滞后于职业发展的状况,技能竞赛对此可做弥补。行业、地区和全国性职业技能竞赛均有紧跟科技进步的著名企业支持,因此竞赛内容及时反映相关职业的新成果,体现竞赛的先进性。仅2012年,该专业组织学生参加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6次,获奖3项(分别为“2012年全国大学生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大赛”广东赛区团体三等奖、“2012年第五届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决赛团体三等奖、“全国统计调查技能大赛” 团体和个人二等奖)。实践表明,职业技能竞赛反馈的信息促进了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课程体系的不断优化。

课程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组织的一组有序的教学活动,它体现的是教育思想,实现的是人才培养目标。能力本位教育观强调学习主体通过行动实现能力的内化,是素质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体现。它冲破了传统的以知识传承为主的教学模式的藩篱,创建理论、实践二元合一的教学模式。能力本位课程体系解构了以结构逻辑为中心的学科型“知识体系”,重构以工作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能力本位课程考核由传统的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转变成由学习主体自我建构的承载着经验和策略的“过程性知识”为主。这场教育变革正推动着中国职业教育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的教改实践证明,这种变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实现了学生、社会、学校共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