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药制造产业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药制造产业分析范文1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3.028
1 引言
当前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速度较快,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攀升,逐渐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在我国医药制造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我国医药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与全球市场上医药产业发达国家之间差距巨大。
2 文献综述
国外关于对于医药制造业的研究主要针对研发新药、知识产权等领域。Jorg C・Mahilich和Tonmads Roediger-Schluga(2003)通过研究医药产业R&D投入,发现R&D投入强度决定着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大小。Daron Acemogl、Joshua Linn(2004)从规模效应角度出发研究医药制造业的发展现状,提出医药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对产业国际竞争力有一定影响。
我国医药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国际竞争力,其中大多使用指标综合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DEA法。穆荣平、吴灼亮(2005)立足于我国医药制造业现状,综合评价分析医药制造业后发现影响我国医药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产业规模不大,由此提出了促进我国医药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提高的六个重点问题。韩娟(2008)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确定我国医药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大小。张海燕(2014)根据我国医药制造业现状科学地选取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我过医药产业国际竞争力与他国的差距。
综上所述,虽然国内外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成果数量丰富,但有关医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方面的研究不多,尤其是对中国与医药制造业发达国家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度比较分析较为稀缺。基于此,本文对我国医药制造业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与英、美、德、日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钻石模型对我国医药制造业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3 我国医药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依据科学性、数据的可得性原则,本文选取国际市场占有率(I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相对贸易优势指数(RTA指数)四个指标分析我国医药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本文以UN comtrade的数据为基础,将当前世界市场上医药制造业较为发达的英、美、德、日与我国进行比较研究。
3.1 国际市场占有率
国际市场占有率(IMS)①是指一个国家的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可用来反映一国某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变化,如果比重提高则说明该国的该产业的出口竞争力增强。IMS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呈正向关系。
由表1可知,德国医药制造业IMS最高,美国次之,表明两国医药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强劲;英国虽与德、美相差甚远,但与我国相比产业竞争力优势明显;日本则低于中国。2000-2015年期间,唯有德国的国际市场份额处于扩大状态。中国虽略有下降,但与英、美的大幅度下降相比属于小幅度波动。因而表1的数据表明我国医药制造业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在全球市场上尚不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3.2 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
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②,是指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在其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由于TC指数剔除了通货膨胀、汇率变动等变量影响,因而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之间可比。
通过对表2进行分析可知,就TC指数而言,德、英的国际竞争力优势最明显,中、美居中,日本则处于明显弱势。我国自2000年以来总体上处于下跌状态,TC指数自2012年开始由正转负,因而我国医药制造业并不具备比较优势。表2中除德国的TC指数有所提高外,其余四国均处于下滑趋势,可见与德国相比,其余四国的医药制造业并不具备国际竞争优势。
3.3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③是指一国某产品出口占该国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类产品出口占世界总出口份额的比例。RCA指数反映该国这一产品在该国出口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根据比值的大小确定这一产品在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
表3数据显示,2000-2015年英、德呈现出增长趋势;美国则持续小幅度波动,且2000年与2015年持平;中、日则处于递减趋势,且日本的下降幅度略大于我国。以2015年为例,英、德RCA指数在1.25-2.5范围内,表明两国医药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优势;而我国则为0.19,说明我国医药制造业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与英、美、德相比并不具备竞争力优势,且与三国差距较大。
3.4 相对贸易优势指数(RTA指数)
相对贸易优势指数(简称RTA指数)④体现医药制造业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的相对优势,相较于其他指标能更准确地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
从表4数据来看,RTA数值均为负,可见五国的医药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均处于下降状态。由于日本从2000年开始持续处于负值,可见该国的医药制造业并不具备国际竞争力。而原本竞争力优势最明显的美、德的竞争优势也逐步削弱。我国从2012年降为负数,可见我国医药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比较优势逐渐弱化。
4 我国医药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以钻石模型为理论基础,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产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行为及政府行为来分析我国医药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4.1 生产要素
高技术产业必然带有高投入的特征,医药制造业作为高技术产业大军中的一员,大量的R&D投入是必然的。我国医药制造业大多为仿制药而非原研药,究其原因为R&D投入不足。2015年美国辉瑞医药公司的R&D投入为76.9亿美元,占其销售收入的157%,而我国药企仅为4%-5%。我国医药制造业的研发强度远远低于医药制造业发达国家。而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之一的医药制造业,研发能力、研发投入极为重要,我国医药制造业要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增强R&D投入必不可缺。
4.2 需求条件
1978年至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医药制造业的需求也不断上升,医药制造业发展迅速,是我国医药市场发展最辉煌的30年,旺盛的国内市场需求刺激着我国医药产业发展。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内需。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深,人们对医药制造业的需求将会持续U大,医药制造业也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4.3 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
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的发展程度将会对产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强弱产生重要影响。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之间相互配合、协同发展的主要形式是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可以促进集群范围内企业之间的交流,扩大知识溢出效应范围,减低交易成本,有利于产业发展。医药制造业R&D投入成本高、长久的研发周期与较高的投资风险,都需要产业集群范围内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的配合,从而降低风险,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
4.4 企业行为
2015年我国医药制造业CR4、CR8分别为9.3%、10.8%,根据贝恩分类法,属于原子型。我国的医药制造业市场集中度偏低,医药制造业市场企业兼并行为频发。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为了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医药制造业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是必需的。
4.5 政府行为
由于无法对政府行为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因而钻石模型中政府行为属于可变因素。我国政府“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这为医药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政府的支持对于医药制造业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而言尤为重要。
5 结论
本文从市场能力角度构建了我国医药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IMS、TC指数、RCA指数、RTA指数对我国医药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测算分析,并与英、美、德、日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2000-2015年期间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尚不具备比较优势,在与英、美、德、日四国的医药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比较中,我国仅略强于日本。文章最后基于钻石模型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我国医药制造业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我国医药制造业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施角度。
注:①IMS = XijXig,其中。
②TC指数=,其中:Xij为j国i产品的出口,Mij为j国i产品的进口,Xij|Mj为j国净出口, Xij+Mij为j国i产品的进出口总额。-1
③RCA指数=XijXjXigXg,Xij表示j国家i产品的出口额,Xj表示j国家总出口额,Xig表示i产品全球出口额,Xg表示世界所有产品总出口额。RCA指数越大,则说明该产业国际竞争力越具有竞争优势。
④RTA指数=RCA指数-MijMjMigMg,Mij表示j国家i产品的进口额,Mj表示j国家总进口额,Mig表示i产品全球进口额,Mg表示世界所有产品总进口额。RTA指数正值表示某种商品相对于另一国具有相对优势,负值则表示不具有优势。
参考文献
[1]张彬.美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4):81-91.
[2]张海燕.中国医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4.
[3]杨秀云,郭永.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从创意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0,32(1):90-97.
医药制造产业分析范文2
关键词:医药制造业;σ收敛;β收敛;俱乐部收敛;地区差异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7-0119-03
近年来,关于地区差距问题,特别是我国三大地区(又称三大经济地带)发展的各种差距问题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1]。本文采用评价国民经济区域性研究中常用的收敛性分析方法探讨我国各地区医药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地区差异。
医药制造业作为一种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国各地区发展较不平衡。以往对医药产业的研究多侧重于主体需求影响因素、产业集中度的探讨,对于发展地区差距测算、发展变化态势及其产生原因的解释上明显不足,对医药产业的地区间协调发展的探讨也不太充分[2]。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地区差异的变化态势,运用σ收敛、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理论进行实证检验,对医药制造业发展收敛性特征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1 中国医药制造业发展地区差异演变态势
1.1 数据来源及选择
数据来源为各年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的省级医药制造业数据,时间段为1999—2009年间。考虑这11年的价格影响,以1999年为基期采用CPI进行平减处理。
1.2 地区差异演变态势
在进行收敛性检验之前,首先简要描述下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地区差距的演变状况。描述地区差异大小可以用标准差变异系数进行反映。其计算公式为: [3]。其中Xi为各省份(及直辖市)医药制造业总产值,表示全国各省份医药制造业总产值的平均值,n表示省份数量。根据以上公式可测算出1999—2009年我国各地区医药制造业的变异系数,还包括东、中、西部地区的变异系数。这里,东、中、西部地区的划分采用的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时将全国各省分为东、中、西部三地区的划分方法,其中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11个省份;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8个省份;西部地区包括广西、内蒙古、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份。
从图1可以看出,全国和西部的标准差变异系数最大,东部次之,中部最小。东部地区医药制造业总产值差距的变化趋势同全国整体的地区差距变化趋势最为相近,两者波动近乎一致。西部地区的差异在前六年较为平衡,后五年在一个短暂的下降之后有了较大的提升,这与近些年来愈加深入的西部大开发有关,这种开发的地区不均,最终导致差异不降反升。中部地区的差异变化不大,有升有降,趋于一种平衡。
2 中国医药制造业发展地区差异的收敛性分析及解释
收敛性概念来源于新古典增长模型,资本的边际报酬递减、共同偏好和共同技术是其基本理论假定。有学者研究探讨了两种收敛性概念[4]。第一种是σ收敛,它强调地区间的某项指标实际差距。如果地区间的某项指标差距缩小,就认为相关地区实现了收敛。另一种是β收敛,它描述了某项指标初始值与其后期增长之间的反比关系。如果一个初始指标值较低的地区比初始指标值较高的地区增长得快,就认为存在β收敛行为。应该强调的是β收敛是σ收敛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换言之,σ收敛包括β收敛,反之则不成立。
将这种收敛性引用到医药行业中来分析我国医药产业的区域发展的平衡情况。对应地,σ收敛指的是各省医药制造业总产值的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趋于缩小。一般用各地区总产值对数的标准差来衡量;β收敛是指各省总产值与省均总产值的增长速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也就是指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富裕地区。σ收敛、β收敛分别从总量(绝对)和增量(相对)两个角度对经济增长地区差异的变化进行分析。
2.1 医药制造业发展地区差距的σ收敛检验
检验是否存在σ收敛,主要是通过对σ收敛指数的测算来进行的。按照计算公式:
σ=。若σt+1
其中ln xi表示i地区医药制造业总产值的自然对数值,ln表示i地区医药制造业总产值平均值的自然对数值,n表示地区总量。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1999—2009年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地区差异的σ收敛指数。由图2可以看出,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地区差异总体上不存在σ收敛。全国整体和西部地区的σ收敛状况很类似,σ收敛指数的变化基本处于波动状态,没有明显的收敛和发散趋势;东部地区的σ收敛曲线在11年时间以来一直有微弱的发散趋势,中部地区则是在前六年时间有微弱的σ收敛,后五年明显呈发散趋势。
出现上述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各省经济发展不平衡,从各省每年的医药产业统计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出各地医药产业的地域差距也较大。由于医药产业的各个因素之间具有明显的影响和决定作用,因此没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产业利润,就无法积聚起产业升级以及产业跃迁和产业结构调整所必需的资源。一些医药大省集结地域优势、规模优势等,发展速度会快于一些资源贫瘠、初始条件落后的地区,不同省份之间医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的离差随时间推移反而加大。东部各省份的σ收敛指数呈较明显的发散状态就是上述原因所导致的。东部地区所涉及的11个省份中有制药业总资产占前五的山东、浙江、江苏、广东、天津等地,也有发展较为一般的其他省份如福建、海南等地,产业集群、发挥优势使得其σ收敛曲线呈发散状态[5]。
2.2 医药制造业发展地区差距的β收敛检验
β收敛分为两种,β绝对收敛和β条件收敛。其中β绝对收敛指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内,具有相同的参数值和生产函数的情况下,经济增长速度和初始水平之间存在着负相关,这就意味着所有地区的医药制造业总产值增长都收敛于相同的稳态,无论各地区的其他各个影响其增长要素的初始状况如何。β条件收敛则认为各个地区医药制造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不仅取决于初期水平,而且还要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上述公式即为检验β绝对收敛的模型。对于地区而言,如果简化公式中的估计系数β为负且在统计上显著,则说明医药制造业地区发展存在β收敛,即总产值较小地区的制造业产值增长比总产值较大的地区更快;如果该系数为正,且统计上显著,则不存在β收敛,即总产值较小地区的制造业产值增长比总产值较大的地区更慢,医药制造业总产值的增长呈现发散趋势。为简化起见,本文只分析β绝对收敛情况。
运用上述公式进行β收敛检验。1999年至2009年期间,β=-0.000286
在1999—2004年和2005—2009年间所得到的β值均为正值,分别为0.012911、0.012958,说明在这两个时间段内医药制造业不存在β绝对收敛,而11年来全国范围内的医药制造业总产值也只是存在非常微小的β收敛。所以,在全国范围内医药制造业几乎不存在β收敛,11年来各省市医药制造业发展处于一种较为平衡的状态,各省的差距几乎没有得到缩小。医药产业是一个依赖已有发展基础的企业,产业集群现象较为明显,这就导致医药产业发达省份的医药事业蒸蒸日上,而本身就不发达的省份停滞不前,这就是11年来医药产业的差距没能逐渐缩小的原因。
2.3 医药制造业发展地区差距的俱乐部收敛检验
俱乐部收敛[6]理论认为,由于经济体系中存在多重稳态均衡增长路径,只有初期经济发展水平接近、主要结构特征相似的国家或地区才会收敛于同一稳态,落后地区与先进地区可能各自内部存在着收敛,但它们之间却不存在收敛。
医药制造业总产值地区差异β收敛检验结果
从俱乐部收敛的结果可以看出,东部地区不存在收敛,中部地区的收敛较为明显,而西部地区只存在非常之微弱的收敛性。俱乐部收敛描述了三大地区中各省份在医药产业上差距是否缩小。很明显,中部和西部存在一定程度的收敛,而东部存在发散现象。因为东部地区本身是经济较发达地区,医药制造业总产值相对于其他两大地区高出较多。东部医药产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加上好几个省份产业集群现象较为明显,各省份的差距逐渐加大。而西部和中部在政策、环境和条件等方面有较明显的相似处,其总产值存在了一定程度的收敛。
对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地区差异收敛性特征总结如下:(1)1999—2009年,地区差异不存在σ收敛。只有1999—2004年间中部地区表现出一定程度的σ收敛特征,东部地区存在发散趋势,而西部水平和全国水平也不存在明显的σ收敛,呈较为平缓的波动状态;(2)1999—2009年间,地区差异存在β收敛,但收敛系数较小,收敛速度很慢;1999—2004年,2004—2005年两段时间均不存在β收敛,且表现为较为明显的发散趋势。(3)1999—2009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俱乐部收敛,其中中部和西部存在较为明显的收敛,而东部不存在收敛。
3 医药产业区域差异化的对策建议
尽管各省医药制造业和GDP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正等级相关,但是医药产业还是有着其较为明显的特殊性。医药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以及投资,对规模、地域环境等也有一定的要求。从医药产业收敛性分析中,可以看出医药产业并没有如各地GDP一样有趋于最终稳定状态的趋势,差距并没有逐渐减小。因为对于医药工业来说,发展较好的地区可以充分发挥其产业集群、政策以及现有技术基础的优势,继而可以促进地方医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并且还可以减少成本,避免重复投资以及资源的再利用。但是为了使得医药产业获得更长足的进步,还是应该给医药产业相对落后的地区一定的扶助,使其有更好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
第一,提高区域开放程度,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浙江、江苏等东部发达省份可以加强同邻省安徽、江西的经济合作,从而增强经济发达地区的辐射效应,带动邻省的医药制造业健康积极的发展。
第二,充分突出各个地区的产业优势,使得医药制造业发挥集聚效应,形成良性循环。加快协调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政策进一步落到实处。
第三,加大中西部地区的人才引进力度,大力支持中西部地区高校的发展。同时实施医药产业导向政策,将劳动密集型的制造工业尽量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更好地发挥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优势和自然资源的优势。
第四,加大对落后地区优惠政策的支持力度,并且在我国对外开放新的发展阶段中,各地区应把注意力放在基础设施和人才基础等环境条件的改善上,而不应过度地开展区域间优惠政策的竞争。
第五,认识差异,承认差异,但并不是要消除差异。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因地制宜地发展各地的医药制造业,走出具有地区特色的医药产业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郭朝先.我国三大地带俱乐部收敛了吗?[J].经济管理,2006,(21):76-80.
[2] 秦琳.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制药业技术创新效率收敛性分析[J].上海医药,2011,(7):347-351.
[3] 金雪军,金建培,卢佳.中国FDI发展地区差异的收敛性分析[J].财贸经济,2009,(1):84-88.
[4] 徐现祥,李郇.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趋同分析[J].经济研究,2004,(5):40-48.
医药制造产业分析范文3
关键词:医药制造业;区位产值指数;地区专业化指数;空间分离指数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3)05?0026?06
一、研究现状
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的区域专业化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主要有:Krugman[1]构造地区/国家指数比较美国和欧洲制造业的结构差异,发现欧洲各国家之间的专业化程度弱于美国各地区之间的专业化程度[1]。Feldman et al[2]对经济活动的专业化和多样化对创新的促进作用进行了比较,发现多样性能汇集互补性经济活动,更好地促进创新。Midelfart- Knarvik et al[3]借鉴了Krugman专业化指数(K-spec)对14个国家中的每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其余欧洲国家的平均水平比较。国内也有很多学者从事这方面研究,范剑勇[6]利用两位数水平的制造业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 1980、2001年地区专业化和产业集中率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绝大部分行业已经或正在转移进入东部沿海地区,中国当时处于产业高集聚、地区专业化地低的状况。程大中等[7]分析了中国服务业及其分部门的区位分布与地区专业化,发现整体服务业及其分部门的地区间差异要小于地区内差异即省际差异。冼国明[8]经研究发现1985年以来,中国产业地方化和地区专业化程度都在加深;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FDI 和对外贸易对中国产业布局的影响和产业集聚的推动作用变得更加强大和显著。苗长青[9]运用我国 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两位数制造业的数据,测算1995—2004年各地区的相对专业化指数,发现地区专业化有利于地区经济增长。朱胜勇[10]运用Krugman专业化指数、就业区位指数、区位产值指数和比较生产率指数分析了广州深圳两市服务业的差异和地区专业化的特征。而张洁[11]借鉴程大中和苗长青对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分布和绩效分析后,发现东部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规模比较大,但平均的利润水平和产出效率并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整个产业在东部地区的集中程度并不高。另一方面,产业集聚问题一直是区域经济的研究重点,国外很多学者都对此给予了足够的重视。Marshall(1890)认为集群是源于经济的外部性,明确外部性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波特认为同行业企业集聚产生的激烈竞争可以促使企业采用和创造新的技术。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经济学家一直忽略了空间因素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直到Grossman, Helpman (1991)为代表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把技术外部性内化,首次在内生经济增长中引入了地理因素,与知识相关联的正外部因素中,本地化的溢出只存在于某些国家(或地区)之内。而以Krugman等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将主流经济学长期忽视的空间因素纳入到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中,认识到生产要素空间区位的重要性,认为产业空间集聚导致技术溢出的外部性,进而激发创新,另外还有利于知识和信息传播,促进技能性劳动力市场的共享和企业近距离的市场交易。
自上个世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生物制药技术就经历了社会价值创造为主、市场价值创造为主以及社会价值与市场价值同步发展三个阶段,医药制造业的研发和产业化水平达到了一个新高度[4]。尤其在“十一五”时期,得到了平稳快速发展。首先产业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2005年我国医药制造业产值约4 250亿元,2010年跃升至约11 741亿元,年均35.2%增速,从业人数也从2005年的120万增长到170多万。二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专利授权量从2005年的 1 134件飙升至2010年的5 672件,企业内部研发经费从40万元增长至120万元,保持年均40%的增速。另外在基因测序和分析、新药创制与疫苗开发等生物技术前沿领域,我国布局了一系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而且中小企业研发活动活跃,产业核心竞争力有了显著提高。三是一批创新成果得到产业化。疫苗与诊断试剂、生物育种、绿色农用生物产品、生物能源、生物基材料、微生物制造领域重点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有力支撑了医药产业、现代农业的发展。四是产业形成集聚发展态势。北京、上海、长沙、泰州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发展势头迅猛,成为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5]。
本文希望通过分析中国医药制造业的省际专业化水平差异和空间集聚状态,概述我国区域和整体医药制造业的结构特征,对中央及地方政府抓住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发掘产业的发展潜力,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政策支持,由点及面带动全国医药制造业乃至所有高技术产业的繁荣发展具有导向作用。本文有两个重要发现:(1)我国医药制造业东部地区总体的专业化水平高于西部地区低于中部地区,而且区域间的专业化水平差异较大;(2)区域专业化水平在三个时段呈现“低?高?低”的特点,整个医药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程度也表现出“扩散?集聚?扩散”的规律。
二、数据与指标
本文使用区位产值指数、地区专业化指数和空间分离指数来探求中国医药制造业区域差异和整个产业的空间集聚度。文章采用的数据包括时间和区域两个维度,来源于2002—2011十年的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数据处理被分成2001—2004、2004—2007和2007—2010三个时间段。此外较之前很多学者对制造业、服务业的研究不同,本文聚焦的是高技术产业中的医药制造业,因此更具代表性。
(一) 区位产值指数
区位产值指数表示一个地区的特定产业的产值与该地区总产值之比,再除以样本总体该产业的产值与样本总体总产值之比。因为医药制造业作为技术含量较高的高技术产业的一类,而且高技术产业对全国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样本总体选择全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区位产值指数反映了产值的专门化率,若该指数大于2,则该地区的医药制造业在全国高技术产业范围内相对集中。用 表示在t年,地区j(j=1, 2, …, N)产业i的产出水平,∑i 表示在t年,地区j的总体产出水平,∑j 表示在t年全国产业i的总产出水平,∑i∑j 则表示在t年全国所有地区所有高技术产业的总产出水平。定义区位产值指数:
(二) 地区专业化指数
Krugman用指数∑i|Si? |来分析地区或国家间产业专业化水平差异,其中Si表示某个地区或国家产业i在所有制造业就业中所占的比重, 表示另一个地区或国家产业i在所有制造业就业中所占的比重,若指数值等于0,两区域产业就业份额是相同的,若等于2,则两地区产业结构毫不相干。该指数可以大致定量衡量结构差异,并进而衡量地区分工程度。为了比较全国各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差异,笔者借鉴克鲁格曼指数来测度专业化水平。对于每个区域,计算产业i的产值占地区产出的比重,即上文中提及的 。据此,可以把相同产业占其他地区产值的比重定义为 , 指除了地区j外,其他地区产业i产值占各地区产值的比重。因此,地区j和其他区域的产业结构差异就可以表示为 和 之差的绝对值。具体地区专业化指数表述如下:
该指标取值范围为[0, 2],当地区j的产业结构与全国的产业结构完全相同时,取值为0;完全不同时,取值为2。这个指标越高,则表明地区专业化程度越高。
(三) 空间分离指数(Spatial Separation)
传统的集聚指数仅能提供每个产业集中到少数区域的程度,但不能提供这些地区空间距离是不是很近或很远。若使用该类指数,一个产业可能主要集中在两个相邻的区域,也可能分裂在相隔遥远的两地。为了弥补这个缺点,Midelfart-Knarvik et al(2000)引入了区域间空间距离要素,定义了空间分离指数,具体的表示为产业i的空间分离指数(SPi):
σjk指两地区间的距离, 和 表征的含义与之前的界定完全相同,C是一个常数,为了限定SP在[0, 1]内,常数取值和距离单位选取有做微调。给定任一地区j,∑k σjk表示其他生产产业i的地区间的平均距离。整个式子表示一个以所有两个地区间的距离为权重的函数。如果所有的产业仅集聚在一个地方,则该指数为0,指数的值随着产业的空间扩散变大。本文采用该指数是为了测度全国医药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程度,由于各省市自治区间的空间距离一定,所以整个指数值的大小取决于各地医药制造业产值占该地区高技术产业的比重。
三、结果与分析
根据公式(1)和(2)得到2001—2010十年内31个省市自治区的区位产值指数,并分成三个时段取平均值得到表1的结果。从下表中,可以总结以下几个特征:首先,从大的区域上看,中西部较东部发达地区医药制造业发展相对集中;其次,地区间差异显著。整个东部地区除河北海南外,北上广、天津、江浙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区位产值指数明显偏低,而以山西、安徽、河南为代表的中部地区以及以青海、宁夏、新疆为代表的西部地区的产业集中程度更高,需要说明的是,整个地区的高技术产业中仅仅包括医药制造业,即产业集中度最高;另外,从这三个时间段看,整体表现“低?高?低” 的趋势,可能的解释是由于从第一时段到第二时段,各地政府不断加大技术资金等资源投入,正确地引导产业发展加之强有力的产业扶持,造成一定的“纵向效应”,即部分区域医药制造业的产出比重超过全国医药制造业的产出比重,医药制造业快速增长。而从第二时段到第三时段,随着产业多金和研发投入不足,人才素质不高,所以必须集中力量去发展某一类或几类产业;从各个地区看,按照2001—2010年十年间地区专业化指数的平均值大小,把31个省市自治区划分成四类区域(如图1)。从下图可以看出,河北、吉林、海南、云南、及青海等地区的专业化水平最高,处于第一类区域,而且的专业化指数最高,十年内均保持在0.8以上。宁夏、新疆、河南、山西等11个地区专业化水平次之处于第二类区域,浙江、安徽、四川等8个省市处于第三类区域,而北京、上海、天津、福建、江苏、辽宁等地区的专业化水平最低处于第四类区域。另外部分地区专业化水平的变化幅度过大,如新疆在2001—2010期间从0.64下降到0.22,山西从0.52下降至0.27。最后,从三个时段看,东中西三大区域的专业化指数也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特点。
根据公式(4)计算出2001—2010年SP指数,然后将指数分三个时段平均化就得到了十年间SP指数的变化趋势(如图2)。从下图可以明显看出SP指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特征:首先,在第一时段内,SP值大约为0.685,说明整个医药制造业处于空间分散阶段,各地区产业发展较均衡;其次,在第二时段,SP值大约为0.648,较第一时段有明显下降,产业空间集聚特征初现,表明一些地区逐渐实现了产业的专业化分工,表现在地区专业化水平的上升。最后阶段,SP值大约为0.666,较第二时段有提高,但小于第一时段,产业扩散之势明显。而SP指数在三个时段呈现的特征与区位产值指数(表1)和地区专业化指数(表2)的特点相契合。综合以上分析,十年间全国医药制造业的发展规律大体表现为“扩散?集聚?扩散”。这个规律基本上与一般产业的演化路径相契合,即在行业起步阶段,空间扩散之势显著,全国各地区均提高关切度,纷纷加大经费、人才和资本的投资,加快先进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正确引导和扶持产业,收益初见成果,各地产业发展较为均衡,具体表现在2001—2004这个时段;而在行业飞速发展阶段,部分地区抓住机遇,转移效益低或劣势产业,扩大优势产业规模,注重产业链的延伸以及整个产业合理的空间布局,进一步加大资金、科研人员和研发资本投入,改善管理水平,产业在这些地区日趋集聚,区域间专业化水平差异明显,表现在2004—2007这个时段;随着产业发展日趋成熟,规模效益达到一定程度,产业的范围经济作用趋强,产业从个别优势区域扩散到更大的范围,大多数地区产业发展均衡,专业化水平差异减小,表现在2007—2010这个时段。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对区位产值指数、地区专业化指数和行业空间分离指数的分析,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整个医药制造业的区域专业化水平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但低于中部地区。在2004—2007期间,中部地区专业化指数值为0.384,东部地区为0.345,西部地区为0.251,从数据上反映中部地区具有加快发展医药制造业的优势。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相比,存在着技术落后、研发资金投入不足及人才素质偏低的问题,东部地区虽有充沛的人财物资源,但其高技术产业多样化程度较高,电子计算机、航空航天、医疗设备制造业等高技术产业分散政府及相关部门投入的资源,医药制造业的相对地位较中部地区下降。另外中西部大多数地区的区位产值指数远远高于东部地区,尤其是、青海、云南、广西、海南、河北、河南等地产业集中度更高,各地政府应当充分利用产业集中优势,继续加大科技人才资源投入,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产业优势。
(2) 各地区间的专业化水平差异较大,其中东部地区各省市与西部地区的比较最为显著。西部地区最高值依次为为0.88,青海为0.79,云南为0.65,广西为0.57,而东部地区中经济发达地区专业化指数最高值北京仅为0.075,上海为0.099,广东为0.16,当然也有例外,如海南最高值达0.78,河北也有0.57。基于以上数据分析,专业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甚至相反。因此笔者认为那些西部经济较不发达或落后的地区方可抓住医药制造业的区域专业化优势,加大技术开发投入,重视技术成果转化效率,从而扩大自身的优势地位,逐步缩小与北上广等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
(3) 区位产值指数、地区专业化指数和空间分离指数在2001—2004、2004—2007和2007—2010三个时间段内基本呈现出“低?高?低”的特点。东中西三大区域的最高区位产值指数分别是0.73、3.97、2.98,表明医药制造业在中西部地区的高技术产业范围内相对集中。东中西三大区域的最高专业化指数分别为0.35、0.38、0.25,表明医药制造业是中部地区的相对优势产业。另外这三类指数在三个时段所表现的“低?高?低”的特点也验证了我国医药制造业“扩散?集聚?扩散”的一般规律。
医药制造业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五大高技术产业之一,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对区域经济增长及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战略地位[12]。为保证整个产业平稳较快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必须加大关切度,抓住重点区域和重点省市的产业发展潜力,继续加强先进技术的创新、相关配套政策体系建设,加大产业的技术研发、支撑体系建设等的资金投入[13],尤其是要增加研发经费投资,密切与地方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院所的联系,以攫取高素质人才。颁布较为明晰的产业政策,引导其走上平稳快速的发展道路,合理布局产业发展空间,为整个产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载体,适当延伸产业链以达到提升产业之目的,使其真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先导产业。
注释:
① 首先计算出任意两地区间的医药制造业产出比例的乘积,再乘以两地区间的距离,共得到465个数据,把所有数据加总得到SP指数。
参考文献:
[1] Krugman. Geography and Trade [M]. The MIT Press, 1991.
[2] Fledman, Audretsch. Innovation in cities: Science-based diversity, specialization and localized competition [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9(43): 409?429.
[3] Midelfart-Knarvik, Overman, Redding and Venables. The Location of European Industry [J]. 2002(4): .
[4] 洪进, 余文涛, 汪凯.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中国医药制造业技术的演化和治理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 2010, 11(11): 55?61.
[5]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司,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 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报告2010[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
[6] 范剑勇. 市场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趋势——兼谈对地区差距的影响[J]. 管理世界, 2004(6): 39?53.
[7] 程大中, 黄雯. 中国服务业的区位分布与地区专业化[J]. 财贸经济, 2005(7): 73?82.
[8] 冼国明, 文东伟. FDI、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J]. 管理世界, 2006(12): 18?31.
[9] 苗长青. 中国地区专业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工业两位数数据上的分析[J]. 产业经济研究, 2007(6): 8?14.
[10] 朱胜勇. 广州深圳服务业差异与地区专业化[J]. 区域经济, 2008(4): 24?28.
[11] 张洁.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分布和地区绩效分析[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1(2): 64?70.
[12] 赵玉林, 张倩男. 对经济增长有突破带动作用的高技术产业领域选择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10): 60?66.
医药制造产业分析范文4
从嵌入性和区域创新系统(RSI)两个层面对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进行解释。嵌入性理论认为经济行为不仅受到经济体系的约束,还受到文化风俗、习惯等的影响[6]。创新活动的组织既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也是社会化的过程,创新体系受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逐步社会情景化[7]。社会资本是决定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要素,社会资本来源于创新体系的区域嵌入性[8]。有学者研究了德国和英国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网络资本对技术创新的作用。研究发现,三种资本的提升与跨国公司创新体系的区域嵌入性密切相关[9]。RSI也印证了创新体系的本地化过程。隐性知识对技术创新至关重要,本地化交流能加速隐性知识共享和扩散[10]。非正式关系网络是集群中知识流动(特别是隐性知识)的重要载体,非正式关系网络在频繁的互动中逐步形成,带有很强的地域性[11]。集体学习是创新组织的重要特征,但集体性学习带有高度的心照不宣的性质[12]。通过本地化的集体学习,吸收全球的知识进行创新活动,外部知识的学习强化了本地集体学习机制,在本地与全球的互动之中创新能力逐渐提高[13]。继承上述研究成果,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的分析框架:①产业知识基础。知识基础决定着产业边界,通常包含知识可获取性和累积性双重维度,可获取性反映了获取知识的难易程度,累积性反映了新知识创造依赖历史积累知识的程度[14]。②行为者。企业R&D活动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是构建长期稳定技术创新体系最有效的渠道,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活动需要政府支持才能长期稳定[15]。企业是产业技术创新的主体行为者,而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以及政府是支撑行为者。③本地关联与交互作用。主体行为者与支撑行为者通过正式与非正式的交互作用构成本地关系网络。④本地制度环境。制度环境对行为者的意识、行为以及行为者之间的关联与交互作用起到调节和限制作用。
2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的评价指标与研究方法
2.1评价指标体系设置
2.1.1产业知识基础
知识可获取性用区域行业技术引进经费、消化吸收经费和技术改造经费三项指标测度;知识累积性用区域行业拥有发明专利数、研发机构数和资产规模比重来测度。
2.1.2主体行为者本地化
对主体行为者本地化的评价从创新资源区域集聚程度和区域企业间集聚程度展开。用R&D经费投入和R&D人员全时当量衡量创新投入区域集聚性。用发明专利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衡量创新产出区域集聚性。用完成单位R&D经费投入的企业数和完成单位R&D人员全时当量的企业数衡量创新投入在企业层面集聚性,用完成单位发明专利企业数和单位新产品销售收入企业数衡量创新产出在企业层面集聚性,其逻辑是完成单位指标所参与的企业数越多,创新资源在企业间越分散,企业间创新竞争越激烈,反之创新资源集聚于少数企业,创新竞争程度较低。
2.1.3支撑行为者本地化
政府、金融机构、大学等是企业创新的重要支撑,跨国公司知识溢出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用R&D经费内部支出中的政府经费、金融贷款,大学在医药卫生科技领域发明专利申请数和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分别衡量政府、金融机构、大学和跨国公司对医药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
2.1.4关联与交互作用本地化
关联与交互作用是行为者之间进行资源交换的重要途径。通过产业关联水平和校企合作水平进行测度。用医药制造业的产业供给系数和产业需求系数评价产业关联水平;用医药卫生科技领域校企合作申请发明专利数衡量校企合作水平。
2.1.5本地制度环境
用知识产权保护执行力度、行业准入政策、市场需求和市场经济发育程度测度制度环境对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的影响。知识产权保护执行力度用知识产权纠纷结案率衡量;用通过GMP认证企业数、取得生产许可证企业数衡量医药制造业行业准入政策情况;用人均医疗卫生费用支出和区域医疗机构就诊人数对本地用药需求进行测度;用区域私营经济户数和区域私营经济资产规模衡量本地市场经济发育程度。
2.2评价方法与指标处理
本文选取了众多指标评价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为规避指标之间相关性对评价结果的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获得各三级指标的量化结果[16],进而确定二级指标的权重以合成二级指标水平,采用同样方法合成总指数对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水平进行量化。对于指标体系中的复杂变量,如供给关联系数和需求关联系数,借鉴谢子远等研究的定义和计算公式[17];借鉴刘凤朝等的研究[18],利用《中国知网专利数据库》对大学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数进行检索,检索条件为“领域=医疗卫生领域”且“发明人国省名称”,且“发明人:大学不包含公司”,并对检索结果排查;区域校企合作申请专利数的检索条件为“领域=医疗卫生领域”“发明人国省名称”且“发明人:大学包含公司”,并对检索结果排查。
3中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实证分析
3.1权重确定
根据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01~2012年中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进行评价。主体行为者权重最高为0.42,说明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更多体现在主体行为者本地化上。其中,创新资源区域集聚度权重为0.21,创新资源企业集聚度权重为0.05;支撑行为者本地化权重为0.34。关联与交互作用本地化权重为0.35,产业关联和校企合作对本地化贡献均较大;本地制度环境权重为0.34。知识产权保护对本地化贡献较小为0.06,行业准入政策对本地化贡献为0.22。产业知识基础权重为0.15,对本地化贡献最小。知识可获取性对本地化促进作用大于知识累积性。
3.2结果分析
计算“十五”(2001~2005年)、“十一五”(2006~2010年)和“十二五”(2011~)各地医药制造业创新体系本地化水平均值,用SPSS17.0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为本地化水平高、较高、中等和低四类地区。(1)省域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的非均衡性。①第一类是本地化水平高的地区,包括江苏和广东。两地区医药制造业创新体系本地化水平逐渐提高;第二类是本地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和山东5个地区。这些地区创新体系本地化水平也逐渐增加;第三类是本地化水平中等的地区,包括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和贵州10个地区;第四类是本地化水平低的地区,包括安徽、福建、江西、广西、云南和陕西6个地区。这些地区医药制造业创新体系本地化水平逐渐降低。②本地化水平高的地区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且本地化水平逐渐加深,而内陆创新体系本地化水平都较低,且本地化水平逐渐减弱。(2)省域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差异。考察2001~2012年发明专利申请在大学、企业和校企合作的分布和企业创新竞争度情况①。各地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差异性体现在创新源和创新竞争程度两方面(见图1、图2)。①本地化水平高的地区。企业发明专利比重超过70%,占主导位置且日益突出,企业创新竞争程度较低。②本地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在北京和上海医药制造业创新体系中大学占主导,大学发明专利占比超过60%,但企业发明专利比重逐渐增加,企业创新竞争度逐渐降低。浙江、天津和山东的企业处于主导地位,企业创新竞争程度不高,但大学和校企合作的作用逐渐提升。③本地化中等的地区。辽宁、湖北和福建的大学占主导,但企业和校企合作的地位逐渐提升,企业创新竞争度有所降低。在河北、吉林、黑龙江、河南、湖南、重庆、四川和贵州地区,企业占据主导但创新竞争度较高。④本地化低的地区。校企合作在安徽和福建的地位较为突出,企业创新竞争程度较低;江西和广西的企业居主导,高校和校企合作并不突出;云南和陕西的大学和校企合作占主导,企业并不突出且创新竞争较为激烈。
4研究结论与局限
医药制造产业分析范文5
运用2003~2012年江苏省医药制造业“三废”――废水、废气与固体废物排放数据与化学制药、中药和生物制药三大类产业总产值分别回归分析,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借此提出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建议,并促进江苏省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与环境保护事业的稳健执行
关键词:
江苏;医药;产业结构;“三废”排放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0.006
0 引言
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和出口国,也是世界第三大药品市场。由于药品的生产需要多种原材料及多重化学反应,因此,制药行业“三废”――即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和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巨大且成分复杂。
产业结构调整是优化经济和环境平衡发展的重要途径,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Torvanger利用指标分解法并结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九个成员国在1973~1987年间的数据分析后发现,新能源技术和产业结构升级是降低碳排放的重要原因;Lantz和Feng通过计量回归分析后发现,加拿大在1970~2000年间的碳排放与技术进步之间呈现明显的“U”形关系,即满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
国内学者同样对这类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赵海霞等(2005)从实证出发,对江苏省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工业结构中技术水平及高污染行业的相对比重对环境有着直接影响;李玮、赵国浩(2010)对陕西省34个工业行业的污染排放强度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了重点发展、优化发展、引导发展、限制发展四种不同的结构优化策略,从而为工业行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上述分析角度大多较为宏观,对具体地区和行业的深入分析较少。江苏省医药产业近年来保持着20%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各项发展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但对其结构调整与“三废”排放之间关系的研究并不多。因此,本文将运用回归分析,探究江苏省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对“三废”排放量的影响。
1 江苏省医药产业结构与“三废”排放现状分析
1.1 江苏省医药产业结构现状概述
江苏省医药产业主要门类包括:制剂、原料药、医疗器械、中成药、生物制药、中药饮片、卫生材料和制药机械类。表1主要选取江苏省医药总产值中占比较大的化学制药大类(原料药与制剂加总)、中药大类(中成药与中药饮片加总)和生物制药大类进行产业结构分析。
2012年,江苏省规模以上制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290.7亿元,同比增长27.6%,约占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的1/8,化学制剂等子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由表1分析可知,2008~2012年工业总产值方面,化学制药由2008年占比62.46%下降至2011年占比58.05%,2012年回升至60.73%,总体维持在60%左右。中药大类由2008年占比8.23%下降至2012年占比7.74%,总体维持在8%左右。生物制药大类由2008年占比8.05%上升至2012年的10.63%,体现出该产业良好的发展势头。工业销售产值与工业总产值相似,化学制药和中药大类占比有所下降,总体分别维持在60%、8%左右,2012年生物制药占比超过10%,与2008年相比占比增长2.15%。利润总额方面,化学制药由2008年占比71.48%下降至2011年占比5900%,2012年回升至63.60%。中药由2008年占比6.47%上升至2010年占比9.06%,之后降低至2012年的7.14%。生物制药总体为上升趋势,由2008年占比8.02%增长至2012年占比9.88%。
1.2 江苏省医药产业“三废”排放现状
江苏省正面临工业化高级阶段的门槛,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环境质量的变化,而污染的情况具体表现在工业“三废”的排放方面:2003年,江苏省医药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分别是4913.31万吨、41.34亿标立方米和18.59万吨,而到了2012年,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则变化为5076.5万吨、114.8744亿标立方米和11.24737万吨。
具体分析来看,工业废水排放量前期处于上升态势,2005年增长速度一度高达22.09%,2007年废水减排21.10%,此后工业废水排放量呈现阶段性波动,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工业废气2003~2005排放量有所下降,2006~2008排放量极速上升,2008年甚至达到228.96%的增长率,经历了2009~2010减排控制,2011年开始排放量上升势头越发明显。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平均每年的减排幅度达到4%,尤其2011年,排放量下降35.96%。江苏医药产业“三废”排放量的变化情况各异,工业废水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总体变化幅度较小,整体平缓,而工业废气排放量变化大起大落,这与2008年江苏省医药企业数量剧增(总的增加了251家,化学制药大类增加了68家)以及废气包含种类繁多等因素有关,同时说明医药企业对废气处理有所疏忽。
2 江苏省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对“三废”排放的影响
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由于统计口径的调整,本文选取2003至2012年度江苏省医药制造业工业“三废”排放量以及化学制药大类、中药大类和生物制药大类的产值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数据来自《中国医药统计年报》、《江苏省统计年鉴》。对获得数据进行取对数与差分处理,以保证数据的可操作性。
2.2 数据分析
2.2.1 江苏省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对工业废水产生的影响
对废水排放量与细分产业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得到R2的值为0.756751,F值为4.148026,显著性水平为0.1,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具体来看,中药和生物制药大类的弹性系数分别在0.1水平和0.05水平上显著,中药产业工业总产值每增加1%,江苏省医药制造业废水排放量将增加1.12%,这与江苏省中药产业规模较小,废水处理技术水平有限的现实情况有关。因此,中药产业的发展在一定时期内加速了废水的产生。生物制药产业总产值每增长1%,江苏省医药制造业废水排放量将减少3.39%,这是由于生物制药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较高,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有限。化学制药产业虽然弹性系数不显著,但可以看出其对工业废水的排放有正向影响。
2.2.2 江苏省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对工业废物产生的影响
对固体废物排放量与细分产业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得到R2的值为0.931149,F值为18.0323,在0.01水平上显著,模型的拟合程度很好。具体来看,化学制药和中药产业的弹性系数在0.05水平上显著,生物制药产业的弹性系数在0.01水平上显著。化学制药产业工业总产值每增加1%,江苏省医药制造业工业废物的排放就减少6.35%;中药产业工业总产值每增加1%,江苏省医药制造业工业废物的排放将减少329%;生物制药产业工业总产值每增加1%,江苏省医药制造业工业废物的排放将增加12.49%。化学制药及中药产业对工业废物排放增速有着较好的抑制作用。而生物制药产业的快速增长却带来了工业废物排放量的高速增长。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医药统计年报》中工业固体废物包括危险废物、冶炼废渣、放射性废物和其他废物等。而国家危险废物目录中包括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生物化学药品、基因工程药物过程中的母液和培养基废物等。生物制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大量废物的排出,对环境产生了较差的影响。
2.2.3 江苏省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对工业废气产生的影响
对废气排放量与细分产业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得到R2的值为0.82617,F值为6.3371,在0.05显著性水平上显著,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具体来看,中药和生物制药大类的弹性系数并不显著,但不难看出这两个细分产业对于废气排放存在一定的负向影响,尤其是生物制药产业,其弹性系数的绝对值较大。化学制药产业与废气排放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弹性系数高达3.3323,说明化学制药产业的发展对于废气排放量整体上扬的趋势负很大责任,这与化学制药产业技术水平较低、资源耗费严重以及废气产生较多等特性有关。
2.3 结论分析
总的来看,中药产业排放的废水是一类含难降解物质和生物毒性物质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对水体的污染十分严重,因此对工业废水排放的正向影响较大,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则对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增长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在废物处理方面,江苏省中药产业以及化学制药产业的不断发展使得企业更加熟练、高效,化学制药产业的作用尤为突出。而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对于工业废物排放量的增长有着较强的促进作用。江苏省工业废气治理程度相对较低,化学制药产业与工业废气排放量的关系呈现出一种较强的正相关,中药产业与生物制药产业对废气排放的抑制作用还不够显著。
3 产业结构调整相关建议
3.1 区别对待细分产业
由上述分析可知,江苏省化学制药、中药、生物制药产业分别对废气、废水、废物排放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规范治理,达到减少结构性污染的目的。在中药产业方面,建议加强GAP、GMP、GSP等认证监管工作,从药材种植源头抓起,保证周边水质,做到及早防范、及早治理。化学制药行业应注重企业的兼并重组,督促企业技术升级,促进原料药生产企业向高附加值低污染度的制剂产业发展,重点规范废气排放标准。生物制药产业是江苏省未来医药经济重要增长极,一方面,应加强对生物制药产业的扶持,提高其在江苏省医药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另一方面,要积极寻求母液、培养基废物等的中和方法,促进固体废物的循环利用。
3.2 严格遵循行业标准
2010年7月1日,《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全面强制实施,2014年1月24日《环境保护综合名录》也正式。江苏省医药产业应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淘汰“两高一低”产品和落后工艺、技术装备,达成相关目录指标。江苏省医药产业应依照产业实情制定并严格实施产业指导计划,以单位增加值的污染物排放为基础,同时参考税收率、就业贡献率等指标,制定产业指导目录。
3.3 加强监督管理工作
对于符合江苏省医药产业结构优化目标的高技术企业和优势企业,制定鼓励和引导性的政策,促进这些企业的发展;对于相对劣势企业,制定鼓励产业升级、产业转移或退出的系统性政策;对于“三废”排放污染严重的企业,应禁止投资接受新项目,规定最后期限,实行强制淘汰。《江苏省“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中更多地关注医药企业废水以及废物排放治理情况,在废气排放方面未多涉及,因此,建议江苏省采取积极政策加大对工业废气排放标准的制定以及创新监管,从而抑制其增长势头。
参考文献
[1]Torvanger A.Manufacturing sector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in nine OECD countries,1973-87:A Diviia index decomposition to changes in fuel mix,emission coefficients,industry structure,energy intensities and international structure[J].energy economics,1991,(3):168186.
[2]Lantz,V,Feng,Q,2006.Assessing income,population,and technology impacts on CO2 emissions in Canada:where’s the EKC[J].Ecological Economics 57,229238.
[3]赵海霞,曲福田等.环境污染影响因素的经济计量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环境保护,2006,(2).
[4]李玮,赵国浩.基于环境约束的工业行业结构优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3).
[5]逯元堂,吴舜泽,马欣.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环境成效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S2):6972.
医药制造产业分析范文6
[关键词] 长期应收款;医药制造业;房地产业;黑色金属业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3. 003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3- 0007- 02
0 引 言
长期应收款指的是企业融资租赁产生的应收款项和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产生的应收款项。根据新会计准则,“长期应收款”科目用来核算企业的长期应收款,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融资租赁产生的应收款项、采用递延方式具有融资性质的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等产生的应收款项,以及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由长期应收款科目的核算内容可知,长期应收款内容复杂,受到企业经营策略选择、销售政策、财务计划的综合影响,而企业相关政策的决定因素不仅是内部的企业自身情况与管理者偏好,还有外部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行业周期等等,行业环境对企业的影响最具直接性,这样不同行业的长期应收款可能展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从这个角度进行分析,通过对不同行业长期应收款的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行业特征对长期应收款具有一定的影响,不同行业长期应收款的构成与变化趋势有差别。
2 分析与讨论
2.1 不同行业影响差异较大
本文选取医药制造业、房地产行业、黑色金属业进行对比分析。选取这三个行业的主要原因是,以医药制造业作为朝阳产业的代表行业,黑色金属业作为夕阳产业的代表行业,房地产业处于二者之间。三个行业具有不同的发展前景和行业特征,便于进行对比分析。根据万德数据库,可得三个行业的长期应收款与应收项目相关数据,本文采用三年期的长期应收款占应收项目比来直观反映长期应收款的变化趋势。三个行业2013年至2015年长期应收款占应收项目比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业、房地产业的长期应收款占应收项目比的变化趋势存在显著不同。结合图1与各行业2013年-2015年长期应收款数值进行进一步分析,房地产业的长期应收款总额不断上升,长期应收款占应收项目比也呈现出平稳上升的趋势。黑色金属业与房地产业的长期应收款占应收项目比都有所下降,下降程度存在差别。房地产业下降缓慢,而黑色金属业下降迅速。从长期应收款总额上看,房地产行业的长期应收款略有上升,而黑色金属业长期应收款不断下降,说明这两个行业的长期应收款在应收项目中的比重皆有下降,而长期应收款的变化情况影响了比率的下降速度。由以上分析可知,三个行业长期应收款的变化差异较大。
2.2 影响原因分析
长期应收款的变化明显具有行业特点,其原因可能为:①销售前景不同。医药制造业作为朝阳产业,销售规模会不断增加,有更大的机会通过递延方式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从而形成长期应收款。而黑色金属业销售规模增长速度已经放缓,可能会使销售带来的长期应收款不断减少。销售规模上,房地产业虽然可能无法实现医药制造业的快速增长,但房地产的长期性使其能够保证一定程度上销售对长期应收款的支持。②生产能力不同。医药制造业要保证销售规模的增长,就会扩大生产规模,对固定资产的需求将增加。而医药制造业作为朝阳行业,企业内部很可能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自行购买固定资产难度较大,会倾向于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取得固定资产,这样就形成大量的长期应付款,而在这一方面固定资产变化引起的长期应收款数量应该不会很多。黑色金属业与房地产业对固定资产的需求难以上升,尤其是黑色金属业,作为夕阳产业可能会缩减生产规模,闲置的固定资产将以融资租赁的方式提供给其他企业,这样就产生了长期应收款。但这样形成的长期应收款受到公司资产的限制,难以像销售形成的长期应收款那样能够持续增长,长期来看将有下降趋势。
本文进一步查阅公司年报,选取各行业长期应收款数额较大的公司进行进一步分析,年报中对长期应收款进行了较为完整的披露。例如,医药制造业的山大华特(股票代码:000915),其2013-2015年长期应收款都是由分期销售商品形成;黑色金属行业的宝钢股份(股票代码:600019),2013-2014年长期应收款来源为融资租赁与资产转让,2015年长期应收款来源为融资租赁、资产转让以及职工首套房优惠借款;房地产业的云南城投(股票代码:600239),其2013-2015年长期应收款为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债权,城投控股(股票代码:600649),其2013-2015年长期应收款为项目投资。上述长期应收款行业特点对长期应收款影响的分析与年报信息基本符合,医药制造业中企业的长期应收款更可能来自于销售活动,而黑色金僖涤敕康夭业中企业的长期应付款更可能来自于转让资产与对外投资活动。